管理学 案例研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分析逻辑 • 数据处理的原则在开始数据分析之前就应 该加以界定,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分析工作的 顺利进行。然而在2007中国企业管理案例 论坛选出的18篇质量相对比较高的研究中, • 没有1篇对此有所交待,说明我国学者对此问 题的认识还很不够。
• 3· 研究标准 • 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在正式研究之前制定一套符合逻辑的案例 研究检验标准是很有必要的。在评定社会研究的质量时,常常要 用到四种检验标准:建构效度、内在效度、外在效度和信度。由 于案例研究也是社会研究的一种,因此这四种检验同样也适用于 案例研究,只不过检验的方法有所不同。 • 社会研究中的效度指的是一种互动关系,是研究结果和研究的其 他部分(包括研究者、研究的问题、目的、对象、方法和情境)之 间的一致性。案例研究中的建构效度可以通过在资料收集阶段采 用多种资料来源、案例写作阶段让主要的资料提供者对研究报告 草案进行检验等保证其测量的正确性; • 内在效度可以通过将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模式与建立在理论构建 基础上的模式相匹配、对原创观点不断循环修正、排除与理论假 设相对立的竞争性假设等方法保证研究的 • 因果关系; • 外在效度可以通过提高研究假设的正确性及采用多案例保证研究 结论的推广性; • 信度则可以通过在资料收集之前制定详细的研究草案、对收集到 的资料建立数据库等保证研究能够获得重复。
• (3)案例分析单位的确定。选择好案例后, 接下来就面临着对案例的哪个方面进行分 析的问题,即定义分析单位。一般情况下,案 例分析单位的确定要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类 型而定,可以是一个人、群体或组织,也可以 是一个决策、方案或实施过程等。选择的 过程中可以参考和该问题有关的前期研究 成果,尽量做到和前人研究中的分析单位相 似,或者比前人界定地更加明确,以指导后续 的研究工作。
• (二)理论建构
• 案例研究与其他研究方法一样也需要理论指导,无论案 例研究是提出理论还是验证理论,正式研究之前进行理 论建构都极为重要。 • 首先,理论的构建能够为整个研究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 蓝图,即使形成的是一个较为粗糙的研究框架,也能防止 收集资料的时候过分关注一些不相干、无意义和杂乱的 信息。 • 其次,理论建构还有利于案例的归纳和总结,因为如果将 案例研究最后得到的结论与之进行对照,无论支持与否 都能提高该研究的质量。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案例研究 的理论建构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在研 究开始提出的假定就是客观正确的,随着研究的进行,原 来的假定也许会被修改以便更好的指导研究的开展。 • 即应该把现有理论和现象看的同等重要,既要从现有理 论中发现和案例研究相关的变量用于指导案例研究,同 时也要对现有的理论假定进行及时的补充和修正。
• 根据张梦中与马克· 霍哲的看法,前三种观点 都认为案例研究有其局限性,只是对特殊事 件的研究方法,不能推出普遍性结论;而后两 种则认为案例研究能够得出新的假设与普 遍性结论。案例研究方法专家罗伯特· K· 殷 (Robert K. Yin,1984)为案例研究下了一个 经典的定义:案例研究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探 究,它研究现实生活背景中的暂时现象 (Contemporary Phe-nomenon);在这样一种 研究情境中,现象本身与其背景之间的界限 不明显,(研究者只能)大量运用事例证据 (Evidence)来展开研究。
• 故,案例研究是一种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定事件 的系统的研究方法,在其结论的普 遍性上确实存在缺陷,但这并没有 否定该方法的重要性。案例研究方 法也不必须追求一个确定性的或规 律性的结论,实际上只要得出或然 性的结论与观点,能够有助于知识 的积累就可以了。
• 案例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方法中的一种。 相对于其他定性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有如下 优点: • (1)研究的目标与范围比较容易确定,因此在 时间与精力相同的情况下,案例研究使人们 对研究对象做更加集中的研究。 • (2)案例研究收集资料的渠道比较丰富,研究 的手段也比较多样化。 • 案例研究可以采取进行访谈、(历史)资料分 析、直接观察等方式收集材料。事实上,案 例研究并不一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 调查,根据罗伯· K· 殷的观点,即使在图书馆里 也可以完成高质量的案例研究。
• 好的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不仅要满足 • 1实证性(该研究结论能够得到实证检验)和 • 2解释性(该研究结论比其他竞争性理论能更好的 解释研究问题),还应该满足 • 3证伪性(任何从研究结论中得到的推论都正确)和 4逻辑连贯性 (从研究结论中得到的各个推论相互 之间不矛盾)。 • 案例分析如果能够做到这四个要求,那么它的严谨 性并不比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差。案例分析的证 伪性和逻辑连贯性可以通过形成研究结论时考虑 较多的推论来获得;案例分析的实证性可以通过多 案例分析来获得;案例分析的解释性则可以通过与 较多的竞争理论相比较而得到
• (三)研究设计 • 研究设计是研究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 的一环,其本质是用实证资料把需要研究的 问题和最终研究结论连接起来的逻辑顺序, 研究设计部分主要是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 供服务的,包括 • 1如何选择案例、 • 2如何分析资料 • 3如何判断案例研究的质量。
• 1· 案例设计 • (1)案例选择标准。理论建构完成后,就需要选择合适 的案例进行正式研究。由于案例研究法是通过对某个 (或几个)案例的研究来达到对某一类现象的认识,而不是 对样本所在总体的认识,因此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典型 性”。 • (2)案例设计原则。挑选好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后, 接下来就要从中确定个案的数量。当批驳或检验某个理 论时,对某极端案例或独一无二的案例进行分析时,用于 纵向案例的研究时,比较适合选择单案例。单案例虽然 能用来说明某方面的问题,但是对于理论的形成是远远 不够的,因此在实践过程中,研究者往往利用多案例研究 法,通过对各个案例得到的研究结论进行比较、归纳和 总结,从而提炼出更加全面和更有说服力的理论。 Sanders)提出在运用多案例进行问题分析时,最佳案例 数目为3 ~6个, Yin则认为是6~10个。Eisenhard的观点 是当少于4个时,研究很难产生出理论来;但当超过10个时, 资料的收集就会变得非常庞大,使得案例之间的相互比 较变得不切实际,因此建议为4~10个比较合适
• 案例研究一般是通过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来说明 问题。 • 根据实际研究中运用案例数量的不同,案例研究可 以分为单一案例(Single Case)研究和多案例 (Multiple Cases)研究。 • 单一案例研究主要用于证实或证伪已有理论假设 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它也可以用作分析一个极端 的、独特的和罕见的管理情境。通常,单一案例研 究不适用于系统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偏好单一案 例研究方法的学者认为,单一案例研究能够深入、 深度地揭示案例所对应的经济现象的背景,以保证 案例研究的可信度。
• (3)案例研究能够使读者更加清楚的把握特 定事件的细节与重要的因素。同时,案例研 究也能有助于读者对相似的案例进行相应 的分析与判断。(4)案例研究能够弥补现有 理论体系的不足。在现有理论无法解释某 些事件的情况下,通过特定的案例来为人们 提供新的观点与启发。
• 罗伯特· K· 殷认为,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之前,必须考 虑的三个条件是: • (1)该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类型是什么,包括什么人、 什么事、在哪里、怎么样以及为什么。(2)研究者 对研究对象及事件控制的程度如何。(3)研究的重 心是当前的事情还是过去的事情。 • 在他看来,案例研究比较适合研究怎么样、为什么 这样的问题,它不需要对研究过程进行控制,并且研 究重点是当前的事情。但是实际上,案例研究并 不一定是研究当前的问题。研究历史发生的事情 也可以进行案例研究。这里只是为了区别于历史 分析法而做出的界定。
• 在多案例研究中,研究者首先要将每一个案 例及其主题作为独立的整体进行深入的分 析,这被称作为案例内分析(Within-Case Analysis);依托于同一研究主旨,在彼此独立 的案例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将对所有案 例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抽象的、精辟的 研究结论,这一分析被称作为跨案例分析 (Cross-Case Analysis)。多案例研究能够更 好、更全面地反映案例背景的不同方面,尤 其是在多个案例同时指向同一结论的时候, 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将显著提高。
(四)资料收集
• 案例研究与其他社会研究方法相比较而言 有一个突出的优势,那就是研究者可以从案 例中获取极为丰富的研究资料。这些资料 的获取可以通过文件法、档案记录、访谈、 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等。资 料的收集过程中,要尽量使用多种证据来源, 并注意及时记录和整理相关资料。
(五)资料分析
我国案例研究的规范性问题
• 我国有些学者习惯于从某个地方有限的案 例资料出发,简单地得出具有普遍性的判断 与结论,不进行规范的研究设计和资料检验, 不考虑更多的竞争性解释,也不进行“反事 实推论”,掉入选择性偏差的陷阱,使得基于 局部地方案例素材得出的评价或结论具有 明显的局限性,从而影响了研究的质量
• 学者毛基业和张霞通过对参与2007中国企业管理 案例论坛的18篇质量相对比较高的研究型案例进 行分析后,也发现我国学者在案例研究的规范性上 存在着欠缺,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研究问题过于宽泛,没有真正做到“明确”,从 而不能真正界定和指导后续研究; • (2)研究案例的数量太少,使得研究结论缺乏坚实的 论据支撑; • (3)数据收集过程和方法不详,影响其他人对结论 的检验; • (4)缺乏数据分析过程,也就是如何从数据到结论 没有交待清楚。其中,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方法上 的不规范很大程度地影响了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 度
• 针对这些问题,有几位著名学者进行了较早的探索。 Yin 认为案例研究应该严格遵循 • 1问题设定 • 2研究方案设计 • 3研究方案实施、 • 4资料分析和 • 5报告撰写五个步骤,其中研究方案设计部分必不 可少,否则整个研究将无法开展。Eisenhardt 主张 案例研究应该尽量采用多案例分析,案例数目如果 过少,得出的经验就不能令人信服; 此外,研究结束 后还应将研究结论和以往相似的理论进行比较,以 体现研究的价值
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操作过程设计
• (一)确定研究问题 • 研究要回答的问题反映了案例研究的目的, 只有确定了研究问题,才能使诸如文献的回 顾、研究的设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等工 作有所侧重,也使研究者的思维更加集中,因 此研究问题应该定义的越具体越好。通常 情况下,这部分的确定需要研究者经过充分 的文献阅读和现象观察,对相关知识背景要 进行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什么 已经知道、什么还不知道、要研究什么和 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案例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科 学研究的规范化而成熟起来的。作为 一种越来越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研 究中的一种方法论,它在中国学术界存 在着许多争议和误读。
概念争议
• 案例研究是一种解释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 各个学者对案例研究的定义都有所不同。阿 德尔曼(1997)将案例研究看作是一组研究方 法的笼统术语,这些方法着眼于一个事件的研 究。尼斯贝特 (1978)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对 特殊事件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贝纳德 (1928)认为案例研究是用来阐明和支持命 题和规则的方法 ,而不是归纳出新的解说。 # 肖(Shaw,1927)进一步认为,案例研究强调总 的场景或所有因素的组合,描述现象发生的事 件过程或事件后果,在大环境底下对个体行为 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形成假设。而在吉(1950) 看来 , 作为研究方法 , 案例研究首先用于当前 资料或数据,并得出归纳性的普遍结论。
• 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将案例研究方 法区分为1探索型、2描述型、3解释型和4评价型 (Evaluation)四种类型。 • 1探索型案例研究侧重于提出假设,它们的任务是 寻找(新)理论(Theory-Seeking); • 2描述型案例研究侧重于描述事例,它们的任务是 讲故事(Story-Telling)或画图画(Picture-Drawing); • 3解释型案例研究侧重于理论检验(TheoryTesting); • 4而评价型案例研究侧重于就特定事例作出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