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经济发展的启示
“考—教—学”一致性视角下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以2022_年高考全国甲卷地理第36_题为

图1基于高考评价、课程标准、教材一致性的分析框架(二)高考试题分析【2022年全国甲卷地理试题】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
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
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
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
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
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图略)。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6分)(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8分)(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分)(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4分)纵观以上高考试题,笔者试图从命题情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方面对试题进行分析。
在命题情境方面,本题以瑞士发展特色经济为情境载体,学生可以通过图文材料获取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而对区域经济特色发展的条件、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工业、金融业的区位分析,引导学生树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人地和谐的区域经济发展理念。
在必备知识方面,本题考查区域产业区位分析的相关知识,区域以国家为尺度,区位分析包括工表1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地理第36题与《课程标准》、教材一致性分析图2自然资源及非农产业因果链本小题的行为动词为“说明”,即需要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分析,存在因果链条。
其中,学生可从图文信息中获取如等高线、年降水量、河湖众多等优势自然资源信息,同时对等高线数值和疏密进行分析,推断出山峰和地势落差大等地理信息,从而明确地势落差、山地多、年降水量大、河湖众多成为瑞士发展特色经济的关键优势自然资源。
从优势自然资源到发展非农产业,学生需要把握产业的相关概念。
图3产业选择背后的原因本小题与第(1)题的解题思路不同,学生需结合产业发展选择的结果,即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分析其背后的地理原因。
考点十二:世界地理(含解析)——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 全国卷版

考点十二:世界地理——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全国卷版如下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
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地区比东欧平原降水少。
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0全国II卷)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地区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①距水汽源地远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③地势南高北低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020全国II卷)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A.苔原带B.森林带C.森林草原带D.草原带3.(2020全国II卷)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A.沼泽分布少B.太阳辐射强C.河流向北流D.远离北冰洋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
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
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020全国III卷)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A.林线与雪线更高B.林线与雪线更低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5.(2020全国III卷)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A.暖干B.暖湿C.冷湿D.冷干6.(2020全国III卷)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A.林线升高,雪战升高B.林线降低,雪线升高C.林线升高,雪线降低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乡村振兴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并从中汲取启示。
一、瑞士的精细规划瑞士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乡村振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精细化规划。
瑞士政府通过统一的乡村规划,明确乡村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同时,注重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的效率。
这种精细化规划的经验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
二、日本的农业产业链升级日本作为农业发达国家,其农业产业链升级经验值得我们注意。
日本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产业,提高附加值。
同时,注重培育农产品品牌,帮助农民打开市场。
这种农业产业链升级的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启示。
三、芬兰的创新教育芬兰作为教育强国,乡村教育发展成就显著。
芬兰政府注重乡村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同时,芬兰还推动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合作,开展教育交流,提高乡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这种创新教育的经验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
四、加拿大的农村社区建设加拿大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政府注重加强对农村社区的支持,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同时,加拿大政府积极鼓励农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这种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具有积极意义。
五、希腊的乡村旅游开发希腊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的国家,乡村旅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政府注重保护和开发乡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这种乡村旅游开发的经验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启示,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六、德国的农产品质量管理德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高度声誉,其成功之处在于注重农产品质量管理。
德国政府建立了严格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乡村振兴的国内外成功案例解析

乡村振兴的国内外成功案例解析近年来,中国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以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富裕。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借鉴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本文将对国内外的乡村振兴成功案例进行解析。
一、瑞士:农业多元化带动乡村经济瑞士的乡村振兴成功经验主要集中在农业多元化方面。
瑞士的高山地形条件限制着传统农业的发展,但他们成功地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了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
这一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带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日本: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发展日本的乡村振兴成功经验主要在于农业科技的创新。
日本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日本还积极推动农业与工业、旅游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
三、中国:农村产业转型带动乡村发展在中国,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也层出不穷。
例如,浙江省桐庐县通过发展茶叶产业和乡村游,实现了农村产业的转型。
该县建设了一批农村旅游景区和茶园,大力推广农村旅游和茶叶销售,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乡村经济的发展。
四、英国: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英国的乡村振兴案例主要在于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英国的乡村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保护乡村建筑和历史风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旅游。
乡村旅游的兴盛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和服务业发展,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五、法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品牌打造助推乡村经济法国的乡村振兴案例主要涉及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品牌打造。
法国将一些特色农产品注册为地理标志,保护了品牌的独特性和质量。
这些农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出口到全球市场,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六、乡村振兴的共同特点通过对这些国内外乡村振兴成功案例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乡村振兴的共同特点。
首先,多元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发展农业、旅游、文化等多个产业,实现乡村经济的繁荣。
其次,科技创新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
瑞士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启示

传统 的钟 表 和纺织 业 。长 期 以来 ,瑞 士 中小 企 业 克 服 国 内市 手表 。瑞士 中小企 业 与这 些 知名 厂商 协 作 配 套 带来 的实 惠 是 场狭 小 、周 围都是 工业 高 度发 达 的欧 洲 资本 主义 大 国 等不 利 十分 可观 的 ,因 为知名 厂 商 在 很 大 范 围 内组 织 产 品 的 开 发 、 条件 ,依 靠传 统 的技 术优 势 ,以深 加工 为 主 ,生 产 高 度专 业 生产 与销 售 ,网 络体 系 十分健 全 ,既使 本 不 利 于 中小 企 业 发 化 ,产品 主要 面 向 国际市 场 ,为瑞 士 工业 现代 化 和 产 品 占领 展 的 销 售 网 络 也 十 分 发 达 ,瑞 士 中 小 企 业 自 是 免 去 销 售 之 国际 市场 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被 誉 为瑞 士 经 济发 展 的 “ 动 苦 ,更 何况 , 自 己干 得 好 ,订 单 多 拿 不 说 ,还 可 以经 “ 主 亲 力 ” 和 “ 撑点 ” 支 。通 过对 瑞 士 中小 企 业 的 生存 和发 展 的研 家 ” 引 荐 ,得 到更 多发 展 机 会 。对 此 ,我 们 得 到 的启 示 是 :
海
瑞 士 中小 企业 很早 就认 识 到 ,随着 专 业 分 工发 展 到 相 当 N - 为 主 ,生产 高 附加 值和 无 法取 代 的特 色产 品 r 程 度 ,很 多 拥有 强 大 的资金 实 力 、科 技 实力 和 品 牌 、市 场 网 瑞士 保持 着 一百 多 年钟 表 王 国地 位 ,主要 靠 的是 中小 企 络 的大 企业 为 了最 大 限度地 降 低生 产 成本 ,实 现效 益 的 最 大 业世 世 代代 相传 的钟 表 技 术 。2 0世 纪 6 0年 代 以前 瑞 士 钟 表 化 ,必将 寻找合 适 的协 作配 套 伙 伴 。为此 ,瑞 士 中小 企业 十 几乎 独 霸世 界市 场 ,到 了 2 0世 纪 7 0年代 , 日本 、香港 、美 分重 视 与世 界 著名 大 企 业 沾 上 “ 带 关 系 ” 目前瑞 士机 械 国 的电 子表迅 速 崛起 ,对 瑞 士传 统 的 机械 钟 表 业 形成 了猛 烈 裙 。 制造 业 3 0 0 0多家 中小 企 业 中 ,近 一半 专 门 为 欧 洲 汽 车 生 产 的 冲击 ,面对 国际钟 表市 场 的激 烈 竞 争 ,瑞 士 在 大力 开 发 电 大厂 生产 汽车 零配 件 。瑞 士 自己没 有 汽车 制 造 厂 ,但 其小 厂 子表技 术 的 同时 ,保 持 中小 企 业 生 产 传 统 机 械 表 的 技 术 优 专 门生产 汽 车 的某一 个部 件 和零 件 供 外 国汽 车 行业 配 套 。由 势 ,走 “ 专精 优 特” 路 线 ,将 产 品做 到极 致 ,做 出 了 同行 业 于这 些产 品技 术 优 、质量 高 ,德 国奔 驰 、大 众 、意 大利 菲 亚 其他 人无 法取 代 的地 步 ,如 大力 发展 高档 名 牌 表 和豪 华 装 饰 特等 大汽 车厂都 主动 进 口瑞 士 这 些小 厂 的零 配 件 为 其 配套 服 表 ,瑞 士 的 老 牌 名 表 欧 米 伽 、 劳 力 士 和 具 有 收 藏 价 值 的 金
瑞典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启示

政府采购制 当人们更多地认为自主创新就是从供给层面增加技术、管理以及制度 等方面的创新产品时,雷永博格和埃里克松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 则强调了增加“创新需求”对于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意义。埃里克松分析 说: “为承担新技术产品开发初期的市场不确定风险,政府可以扮演领先使 用者的角色或者推动公众需求,一则可以保障企业创新投资的回收,再则 也可引发市场后续的需求。”
皇家理工学院
斯德哥尔摩大学
一(4)出口
瑞典幅员较小,一个如贵州省面积的小国,是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瑞典 的外贸政策传统上一直是以普遍取消关税及其它贸易壁垒为宗旨,支持世界贸易自 由化。在加入欧盟后,执行欧盟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法规。瑞典与其它北欧国家在许 多领域,包括经济、贸易、能源、消费政策和立法等进行合作。瑞典是世界贸易组 织成员国,在对外贸易中遵循世贸组织的协定和规定。
二(2)企业
技术优势和工厂承诺结合,强调质量和创新设计高度。企业起到了科技创 新的主导作用,绝大部分科研创新成果是企业取得的,企业与大学合作,共同 开发高新项目。
二(3)大学
并入政府的创新计划和扶持对象中,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
二(4)中小企业也得到了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瑞典政府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 业的繁荣和发展不仅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而且增加就业机会、增强技术 创新能力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瑞 典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社会创造了宝贵的价值,也为瑞典IT发展水平位居 全球榜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瑞典的成功毫无疑问大部分归功于它在早期就从原材料出口转向了含有高科技 内容附加值的制造产品出口,瑞典的工业力量继续依赖于
全国通用2024_2025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4区域与区域发展

专题14 区域与区域发展一、综合题1.(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
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
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
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供应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
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
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缘由。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答案】(1)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电力工业;河湖众多,风景美丽,经济发达,可发展旅游产业。
(2)山地多,矿产资源、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
(3)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发达;作为中立国,政局稳定。
(4)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产业发展供应稳定的环境。
【解析】本题以瑞士的相关介绍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气候、工业、地形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1)由材料可知,瑞士每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丰富,由图可知,瑞士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发展电力工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
(2)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地形高峻,大宗货物运输成本高,难度大,低原料消耗的的工业占地小,运输便利,同时又可以削减对资源的损耗。
(3) 瑞士位于欧洲中南部,经济发达,资金和法律相对完备,中立国家不会轻易遭遇斗争,并且政治局势比较稳定。
客户更情愿在瑞士享受金融服务。
(4)一个区域想要发展,就须要因地制宜,不能强行违反自然环境造就的区位条件,故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同时,法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众多投资人看重的点。
瑞士旅游发展经验

瑞士归来话旅游——浅谈瑞士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杨小英瑞士是旅游发展的先驱,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发达国家。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瑞士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几年的旅游收入均在200亿瑞士法郎以上,超过了瑞士的钟表业和银行业。
2004年,瑞士旅游总收入为248亿瑞士法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
瑞士旅游业的发达,首先得益于独特的旅游资源。
瑞士是一个内陆国家,国土面积不大,但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却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每年到瑞士旅游的过夜客人达6000多万人次,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瑞士旅游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启示之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是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前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既是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前提,又是旅游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按照此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近期与远期结合的方针。
坚持有序利用、持续发展。
为此,旅游开发建设要遵循“三个必须”:一是必须规划先行,先规划后开发,避免盲动。
要充分考虑旅游基础设施的空间比例和完善程度、旅游者接触大自然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当地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承受力;二是必须赋予规划的权威性,避免随意。
要以法律、法规为保障,规划一旦确定就不得随意更改;三是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避免盲目。
要加大旅游发展规划的宣传力度,增强旅游管理者的规划意识和理念,让严格按规划办事成为每一个管理者和经营者的自觉行动。
比如,瑞士日内瓦湖边建筑的式样,屋顶的倾斜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当地的居民要想多开一扇窗户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
山区不许盖超过四层高的楼房,并且也不许多盖楼房。
启示之二:保护环境、有序利用,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有序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又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瑞士政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积极培养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组织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进行定量环保研究,分析未来旅游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需要采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