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

合集下载

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语文第一册教材介绍

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语文第一册教材介绍

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语文
第一册教材介绍
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语文第一册教材介绍
一、课程背景
本册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旨在结合实际,以
新课程为指导,以汉语国际研究和国家现行学术理论为指导,培养学
生关注民族文化,重视语文学习的正确观念,以汉语传承和发展为目标,使学生掌握优秀中华文化,勇敢地探索成长,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二、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由汉语教学基本元素、语文知识以及文本教学等模块组成。

国学模块:教育学生重视国学精神,培养国学素养,重点为“国学认知”和“国学感悟”;
汉语从字到句模块:以汉语从字到句的构成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语
言积累和理解能力为重点;
文本教学模块:教导学生如何正确阅读文本,以阅读文本为中心,通
过细心观察,活跃思维,分析思考,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
兴趣。

三、教学手段
教学设计采用阅读、情景、活动和诗词等项目来进行,将情景复习、
语言交流、学习技巧、要点分析等教学步骤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掌握
语文学习的技巧,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材精神
1、培养学生关注民族文化,重视语文学习的正确观念,以汉语传承和发展为目标。

2、以新课程为指导,以汉语国际研究和国家现行学术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优秀中华文化。

3、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学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4、加强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勇敢地探索成长,使之在新的水平上自信地学习语文。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说明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兼谈小学毕业年级的语文教学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供实施义务教育的五年制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使用。

这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第十册教材既按照整套教材的总体设计继续安排新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又注意对前几年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复习,力求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本册安排的新的训练内容和要求1.本册有22篇课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5篇,阅读课文5篇。

有17篇是现行教材中的保留篇目,新《菩萨蛮·大选的5篇课文是《马踏飞燕》、柏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梅花魂》和《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些新选的课文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意义,体裁也多样。

《马踏飞燕》介绍了东汉时期的一匹铜制骏马,配有这一珍贵出土文物的照片;《梅花魂》通过梅花的秉性,表达了海外华人眷恋祖国的心情;《菩萨蛮·大柏地》是毛泽东主席写的一首古体诗词,“菩萨蛮”是词牌的名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七言律诗;《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赞颂延安精神的新诗。

2.本册课文编排以重点训练项目为核心,兼顾内容上的联系,分成6组,每组有3—4篇课文和1个“基础训练”。

新安排的读写训练项目有4个:“分辨事物和联想”、“展开合理的想象”、“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和“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分辨事物和联想”、“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侧重于读的训练,“展开合理的想象”、“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侧重于写的训练,读的训练和写的训练互相对应、穿插安排。

这些训练项目都是在前几年读写训练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

上述4个重点训练项目分别安排在第二、三、四、五组。

这几组的课文都按照训练项目的要求编排,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注意落实训练项目的训练,每组课文后面有一篇“读写例话”,对该组的重点训练项目作概括说明和归纳小结,然后再通过“基础训练”中的阅读和作文练习对重点训练项目进行复习,使学生逐步形成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 25页PPT文档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 25页PPT文档
睛” 21.小八路 22.王二小23.明明上学24.一只小羊羔25.要下雨了26.小壁虎借尾巴 27.三只白鹤△.咕咚28.锄禾29.吃水不忘挖井人30.达尔文和小松鼠
△.斧子的故事 自读课本 《机智的小山羊》
返回目录
第三册
归类识字(一) 1.秋天2.温暖3.诚实的孩子4.蓝树叶5.坐井观天6.狼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
进入目录
➢ 第一册 ➢ 第二册 ➢ 第三册 ➢ 第四册 ➢ 第五册 ➢ 第六册 ➢ 第七册 ➢ 第八册 ➢ 第九册 ➢ 第十册
目录
第一册
拼音学文 1.我是中国人 2.我们爱老师 3.我爱爸爸妈妈 4.农 村大变样
5.小竹排在画中游 6.比尾巴 看图学文 7.秋天到了 8.小猫种鱼 9.小山羊 课文10.鹅11.小小的船 12.蒲公英的种子 13.雪地里的小画家14.哪座房子最漂亮15.过桥
16.小公鸡和小鸭子 自读课本 《小雨沙沙》
返回目录
第二册
看图学词学句 1.春天 2.花园果园 3.泉水小溪 4.祖国多么广大 5.热爱中国共产党
看图学文 6.画 7.乌鸦喝水 8.小猴子下山 9.司马光 课文 10.谜语 11.春风吹 12.燕子飞回来了△.大熊猫 13.两只小狮子 14.小
白兔和小灰兔 15.王冕学画△.小猫钓鱼 看图学词学句 16.蔬菜 17..庄稼的好朋友 18.浪花 19.跳伞 20.奇妙的“眼
和小羊 归类识字(二)7.骆驼和羊8.我要的是葫芦9.画鸡蛋
10.吃墨水11.补丁 12.狐狸和乌鸦13.小马过河14.捞月亮15.美丽的公鸡
16.精彩的马戏 归类识字(三)17.静夜思18.北京19.初冬20.蜘蛛
21.草 22.植物妈妈有办法23.动物过冬

《三峡之秋》说课稿

《三峡之秋》说课稿

《三峡之秋》说课稿《三峡之秋》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中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它既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三峡之秋的特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能力目标:(1)提高有感情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培养写作能力。

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情感目标: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了解一天中随着时间的变化,景物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

4、教材的处理: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且文辞优美,因此,我采用开放式教学法。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边读边思考。

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讨论、研究、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合作能力。

使学生在读中体会三峡秋天景色的无穷魅力,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理论依据:这节课我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在课堂上以读代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体会课文文辞的优美,鼓励学生在自主交流中说出不同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受,并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想象。

形成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教学设计:(1)导入:本节课采用情景导入法进行导入,先用多媒体播放三峡景色的图片,创设一种优美的、引人入胜的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本课我分四部分进行:首先,引导学生按阅读提示自读课文,并采用“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26页PPT资料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26页PPT资料
基础训练8 自读课本 《一幅难忘的画》

返回目录
第七册
1.趵突泉2.卢沟桥的狮子3.参观刘家峡水电站4.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基础训练(一)5.古诗两首 早发白帝城 山行6.古井7.全神贯注8.峨眉道上 基础训练(二)9.鱼游到了纸上10.火烧云11.观潮12.我家的猫 基础训练(三)13.十里长街送总理14.倔强的小红军15.大森林的主人 基础训练(四)16.爬山虎的脚17.鲸18.雪猴 基础训练(五)19.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0.再见了,亲人21.一个苹果 基础训练(六)22.颐和园23.圆明园的毁灭24.新型玻璃25.电脑“管家” 基础训练(七)26.古诗两首 江雪 梅花27.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8.西门豹
奇观 基础训练519.长征20.伟大的友谊21.革命烈士诗两首 囚歌 我的自白书 22.金色的鱼钩 基础训练623.一夜的工作24.难忘的一课25.第一场雪 基础训练726.太阳27.只有一个地球28.我的新朋友——电脑
基础训练8 自读课本 《山泉流过的地方》
归类识字(一) 1.小蝌蚪找妈妈2.骄傲的孔雀3.春晓4.丑小鸭5.春雨6.称象7.
刻舟求剑 8.黄鹂和山雀 归类识字(二)9.我们也要当红军10.难忘的泼水节11.所见
12.蜜蜂引路 13.数星星的孩子 14.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5.不懂就要问16.
我的爸爸 17.快乐的节日 归类识字(三)15.黄山奇石16.雷雨17.日月潭18.回声19.葡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
进入目录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第六册 第七册 第八册 第九册 第十册
目录
第一册
拼音学文 1.我是中国人 2.我们爱老师 3.我爱爸爸妈妈 4.农 村大变样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一册教案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一册教案

说明根据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我国1993 年开始执行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即1993 年秋季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将正式使用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

根据国家教委规划,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五四学制和六三学制两套教材。

包括小学和初中的所有学科共计22 门学科。

这两套教材已从1990 年秋季起,在全国28 个省、市、自治区,几十万学生中试验,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这两套教材的总体设计思想是以教科书为基础,是具有整体性的系列化教材。

除教科书外,还有教师教学用书、挂图、图册、课外读物、实验手册、课外习题集、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和录像带等配套教材。

为了有利于全体学生生动、主动、全面地发展,系列化教材体现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要求,即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打下最必要的、共同的、扎实的基础。

系列化教材同时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师资、学生基础、办学条件的不同,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爱好和特长,有利于因地、因校制宜和因材施教。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九年义务教育系列化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教案系列丛书》。

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学校的教师编写的,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配套使用。

本系列丛书包括与五四学制和六三学制教材配套使用的教案各一套,按照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的原则编写。

编写按教学进度要求,每一课时都配有一份教案。

本系列丛书的编写队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各学科教科书编写者和全国各地优秀教师共同组成,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尽量增强本系列丛书的实用性。

编写者充分注意到已有的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编写教案时紧扣教学大纲,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经常遇到的问题详加说明、分析,同时还结合不同课型及教学内容的特点辅以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则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

返回目录
第七册
1.趵突泉2.卢沟桥的狮子3.参观刘家峡水电站4.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基础训练(一)5.古诗两首 早发白帝城 山行6.古井7.全神贯注8.峨眉道上 基础训练(二)9.鱼游到了纸上10.火烧云11.观潮12.我家的猫 基础训练(三)13.十里长街送总理14.倔强的小红军15.大森林的主人 基础训练(四)16.爬山虎的脚17.鲸18.雪猴 基础训练(五)19.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0.再见了,亲人21.一个苹果 基础训练(六)22.颐和园23.圆明园的毁灭24.新型玻璃25.电脑“管家” 基础训练(七)26.古诗两首 江雪 梅花27.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8.西门豹 基础训练(八) 自读课本 《洞庭秋月》
燕子
•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 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 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 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 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 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返回目录
第三册
归类识字(一) 1.秋天2.温暖3.诚实的孩子4.蓝树叶5.坐井观天6.狼 和小羊 归类识字(二)7.骆驼和羊8.我要的是葫芦9.画鸡蛋 10.吃墨水11.补丁 12.狐狸和乌鸦13.小马过河14.捞月亮15.美丽的公鸡 16.精彩的马戏 归类识字(三)17.静夜思18.北京19.初冬20.蜘蛛 21.草 22.植物妈妈有办法23.动物过冬 自读课本 《冬姑娘的礼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太阳》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课文。

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太阳的常识:离地球有多远,它有多大,多热。

说明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太阳的大小,太阳的热度;第二部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教学难点是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二、说教法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在观察某些事物的基础上,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

所以我是侧重一下几方面教的:1、抓住说明文的构段特点进行教学。

教师精讲第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找出说明文在结构上注重一段一意,段首概括的规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自学相似段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抓住课文中语言,了解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文第一段为了讲清楚太阳的三大特点,运用了大量的数字来说明,给学生的感觉是一目了然。

但是为什么要引用传说,就是为了增加文章的生动*,这样教学既使学生了解了学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再比如说,太阳很大,会发光,会发热。

为什么又提到了地球和钢铁呢?这就运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具体化、形象化。

这样做的目的是,既教了课文,又学会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3、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不强。

在教学过程中,我制作了课件,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是一举多得的方法。

三、说学法这篇课文没有过多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这样去学习:1、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学生先自读课文几遍,有个别学生可先背诵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13
布置作业:
1.把课文描写漓江水的特点和 桂林山的特点的句子摘抄到读书笔记 本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14
课件制作:李妍
山东省烟台市盲人学校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7
分组讨论问题:
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 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2、第一句在第三段中的作用是什么? 3、 体会桂林山的特点,并有感情地 朗读出来。每组推选一个代表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8
拔 地 而 起 , 各 不 相 连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
语 文
(第九册)
桂林山水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1
桂林山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课文朗读
2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二00六年五月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15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波 澜 壮 阔 的 大 海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6Leabharlann 水 平 如 镜 的 西 湖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9
象鼻山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10
骆驼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11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12
小结: 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