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特色饮食的食疗价值
少数民族经典菜肴

少数民族经典菜肴作者:赵德贵来源:《烹调知识》 2019年第8期景颇族——手抓饭手抓饭是云南德宏州景颇族及傈僳族的美味盛宴,凡有亲朋好友来家做客,主人都会用竹子编制的簸箕摆上丰富的菜肴和米饭,请客人用手抓食。
客人用手抓起清香的米饭和美味的菜肴捏合成团,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原始风味袭上心头。
用象征大丰收和大团结的大簸箕盛着玉米饭、紫米饭和白米饭,上面再有序地摆放着烤猪肉、烤牛肉、烤鹌鹑、烤胡子鱼、鬼鸡蛋、竹筒肉、冲干巴、干笋、香菜等特色佳肴,和着醇香的米酒,丰盛而不显油腻,让人一看便食欲大开。
景颇族的手抓饭的特色在于,首先米饭的颜色是关键,采用的是植物的叶片和树杆舂碎取汁然后将米浸泡染色,蒸熟后就是想要的颜色,俗称花米饭。
然后就是配有烧烤类的五花肉、猪脸等;凉菜类的鬼鸡、紫苏叶、鱼腥草等;舂菜类的喃咪、是小米辣、大芫荽、柠檬草等;还有甜品类的甩手粑粑,最后是虫子类的包烧,就看你敢不敢尝试了。
直接用手抓食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新鲜、实在!不同于传统的中西餐,手抓饭除了免于繁琐的式样,最主要的是把景颇族的美食用最朴实的方式呈现在食客的面前,让人遐想无限!客人一定要酒足饭饱才算主人好客,热情洋溢的景颇姑娘还会在桌旁深情吟唱祝酒歌,与客人共饮进门酒、同心酒、交杯酒和出门酒,真是无酒不成宴,酒香情意浓。
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正是景颇族人爱吃手抓饭的魅力所在。
土家族——腊肉在鄂西土家族,每年的冬至后和开春前,无论城里乡下,就进入腌制腊鱼、腊肉,晾晒腊鱼、腊肉的好时节了。
冬至数九,进九后,冬腊月天的水为“腊水”,只有在冬至后和开春前用“腊水”腌制的鱼肉,才能称为腊鱼、腊肉。
腊肉,是土家族招待客人的传统主用食品。
特别是杀年猪后,土家族兴“喝刨汤”的传统习俗,就是接不少亲戚朋友,痛痛快快地吃一顿鲜猪肉。
一是庆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二是体现土家族生活和谐;三是体现土家族保持传统民俗“好食共尝”的互爱友谊,同时也体现主人的大方。
怒族文化简介

•
怒族的服饰
•
怒族妇女善于织麻布,因 此怒族男女均喜欢穿用麻布织 的衣服。 • 成年男子喜欢在腰间佩挂 砍刀,中老年男女均以布绑小 腿下部。妇女一般穿衣长到踝 的麻布袍,在头部和胸部、佩 戴、珊瑚、马瑙、贝壳,等装 饰品。 • 年轻姑娘喜欢在衣服边上 绣上各色花边,外面加一条围 裙,头披栏式竹楼,俗称“千 脚落地”,修建时依地势竖 若干木柱,用竹蔑固定地板、 墙面和房顶。楼下关牲畜, 楼上住人。
另一种为垛木平顶房, 以榫卯结构的木屋架支撑, 以圆木两头加卡榫相叠为墙, 开有小窗,用薄石板盖顶。
•
结束语
•
现在,怒族人民和全国其他民族一道, 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富裕的幸福 生活 。
• 怒族饮食每日两餐, 主食以玉米为主,制作方 法从爆米花逐渐变为煮焖 成咕嘟饭、包谷稀饭。 特色制作包谷粑粑、 石板粑粑。贡山怒族咕嘟 酒最有特色,饮用时对入 蜂蜜,清醇香甜,开胃可 口。 怒族典型食品:漆油 焖鸡,烧羊肚,漆油茶, 咕嘟酒等。
咕嘟饭 漆油茶
•
•
石板粑粑
咕嘟酒
怒族的建筑
• “怒人居山巅”、“覆 竹为屋,编竹为垣”,这是 古人对怒族居住生活的描述。
•
•
怒族的节庆
• 怒族的传统节日有过年、 鲜花节和山林节,其中以过 年的节日气氛最浓,即隆重 又古朴。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是 怒族的鲜花节,这天一早 怒 族群众穿上盛装,手捧鲜花 朝拜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仙女”——阿茸。并举行各 种娱乐活动,边吃边喝、边 唱边跳,整个山谷都沉浸在 古朴而隆重的节日气氛中。
怒族文化简介
一年三班
怒族文化简介
• • • • • 某同学:怒族的分布 某同学:怒族的节庆 某同学:怒族的服饰 某同学:怒族的饮食 某同学:怒族的建筑
民族饮食——怒族食俗

怒族是中国云南的古⽼民族之⼀,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等地。
怒族有⾃已的语⾔,⽆⾃已的⽂字,怒族过去崇拜图腾,信万物有灵。
主要从事农业、⼿⼯业和商业。
怒族习惯于⽇⾷两餐。
其主⾷绝⼤部分以⽟⽶为主。
⽟⽶的⾷⽤⽅法从爆⽶花逐渐发展为煮焖成咕嘟饭(类似⽟⽶⾯稠糊)、包⾕稀饭,做成包⾕粑粑,⽯板粑粑最有特⾊。
少数信奉喇嘛教的怒族也吃酥油糌粑。
常见的蔬菜有青菜、⽩菜、萝⼘、⽠⾖、辣椒等。
每年五、六⽉还需到⼭林中采集野菜。
常采的有⽵笋、野百合、各种块根类及蕨类植物,以及做调味⽤的姜、葱、花椒等。
含淀粉为主的植物当粮或制成粉做粑粑⽽⾷。
⾁类来源靠饲养的⽜、猪、鸡、狗、⽺,常捕鱼和打猎。
在落后的⾃然经济条件下,渔猎仍然补充⼀部份⽣活来源,尽管捕鱼不多,在怒江平缓地带,仍有⼈抽空捕鱼,或⽤⽵钩钓鱼。
在现代⽣活中,野兽⽇渐减少,狩猎不占主要地位,但农闲时期,仍有⼈三五成群,上⼭打猎。
以民族或村寨为单位的集体狩猎,则限于猎取熊、虎、野⽜之类的⼤野兽。
按照传统习惯,猎获⼤野兽时,见者有份,兽⾁在全民族或家族内平均分⾷,怒族"以射猎为⽣涯"的情况,近数⼗年已有显著改变,但"猎禽兽以佐⾷"、"好⾷⾍⿏"的习惯仍⽆改变。
撒拉是怒族⼈独具特⾊的美味佳肴。
贡⼭怒族⼈最喜爱吃"撒拉",也是⽤来招待贵客及亲朋好友的传统美味佳肴。
撒拉是选⽤鸡⾁和酒作为原料,先把鸡洗净剁成⼩块,放⼊油锅内爆炒,加⼊烧酒,盖上锅盖,焖煮⼗来分钟便可⾷⽤。
这种⽤酒焖煮的鸡,其鸡⾹酒味扑⿐,味道⼗分鲜美。
每逢过年过节或婚嫁喜庆时,才制作"撒拉"。
妇⼥在40岁前不吃⼼肺,⼉童还要禁⾷熊、虎、豺⾁,禁⾷鸡⽖、鸡⾎。
喜⾷漆油,常⽤漆油焖鸡、烤⽺⾁。
贡⼭怒族的咕嘟酒最有特⾊。
饮⽤时,对⼊蜂密,清醇⾹甜、开胃可⼝。
不论男⼥,都能豪饮,⽽且饮酒必歌,每饮必醉。
怒族饮茶是仿制藏族的酥油茶⽽制作的漆油茶。
独具特色的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带你了解蒙古人的饮食)

独具特色的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带你了解蒙古人的饮食)蒙古族特色主要体现在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
蒙古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的菜点原料。
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
菜点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
烧牛蹄筋:以牛蹄筋和大葱加工烧制的佳肴。
此菜用料讲究,色白透明:油清底亮,口香筋软,富含营养,常用于迎宾宴席。
马奶酒: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时,即成为马奶酒。
奶皮子:味道纯香、营养丰富。
酥油:酥油味道独特营养价值极高,中西餐均可饮用。
奶酪:质硬而酸甜,是蒙古族民众喜爱的奶食品之一,蒙古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
在创造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时,也形成了相应的饮食习俗。
这些习俗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
先白后红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为先白后红。
白指白食,乳及乳制品;红指红食,肉及肉制品。
这种称呼极富色彩感和生动性。
蒙古人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
如果夸你心地像乳汁一样洁白,你就得到了最高的奖赏。
牧民有谁不慎撒了奶子,就会马上用手指蘸了抹在额上,说一声“啊唏,折福了”。
若是掉一点儿肉,或许就随手丢给了猫、狗。
不论大小宴席,都用白食开路。
主人端来一只盛奶的银碗,按照辈份年龄,让客人一一品尝,这是一种神圣的礼节。
客人即使七八十岁,大过主人几倍,也要跪接银碗。
不是给主人跪,是给乳汁跪。
婚礼上的人多,行这一礼节如果漏掉一位,对主人是最大的失误,对客人是最大的不敬。
每逢祭奠翁衮山神、敖包、苏鲁德的时候,都要用新挤的鲜奶向上天和圣主祭洒。
在喜庆和祈祷之后,往往挥动着桶里的鲜奶,进行招福致祥的仪式。
放羊背子的时候,一只绵羊割六七件,盛在一只大盘里,略似平日卧状。
羊头在上面,羊头上面又抹了黄油,表示红食仍要以白食为先导。
如果你到牧区,看到手扒肉上来就下手,不先品尝奶食,那就要被主人下看。
以饮为主谚云:“学之初啊(蒙文的第一个字母),食之初茶”。
茶是蒙古人的面子,又是蒙古人的主食。
滇西北各民族的美味特色

F Q情风滇西北地区———怒江、丽江、迪庆。
滇西北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要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间频繁地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族文化大走廊”,因此,无论在各民族成份的构成上,还是在宗教、民俗、衣食住行、歌舞艺术等方面都形成了既保留各自的特色,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熔铸出滇西北各民族文化特有的宽容开放精神,促成了滇西北地区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并存。
纳西族的经典菜———吹猪肝寺不,寺不这个名字奇怪吧!它可是迪庆纳西族的一道特色名菜,纳西语意为“吹肝”。
将新鲜猪肝用插入的麦竿儿吹胀到最大,然后撤掉麦竿儿,将胀大的猪肝用蒸笼蒸熟。
此菜铁质丰富,是补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食用猪肝可调节和改善贫血病人造血系统的生理功能;猪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具有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机能的作用;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维持健康的肤色,对皮肤的健美具有重要意义。
“吹猪肝”是纳西族请客时必备的一道传统名菜。
它制法特殊,色美爽口。
主料猪肝配以芫荽、炒花生米、盐、醋、油辣子、芝麻等拌在一起。
吹猪肝是要在农历冬腊月,将鲜猪肝吹膨胀后晒干。
制作时将猪肝煮熟,冷却后切成薄片拌上配料、佐料,拌匀就可作盘菜食用了。
原料:猪肝500g 。
红椒25g ,青蒜25g ,植物油50g ,精盐1g ,味精2g ,香油5g ,蚝油5g ,干椒粉1g ,五桂花/文56F Q风情香粉15g,料酒5g,葱10g,姜10g。
制作:1.将猪肝切成大块,入冷水锅中,加入葱、姜、料酒、五香粉煮熟捞出,用挂钩挂在通风处吹干(4天)。
2.将吹干的猪肝切成薄片;红椒去籽去蒂,切成菱形片;青蒜切马蹄形待用。
3.锅置旺火上,放入底油,下猪肝煸香,再放入红椒片、干椒粉、精盐、味精、蚝油煸炒均匀,放入青蒜,淋上香油,翻拌几下,出锅装盘即成。
最豪爽的风味菜肴———藏族泥巴烧牛肉云南迪庆是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即是由原中甸县改名的香格里拉,它是云贵高原海拔最高的城市,其气候也显得有些怪异。
在云南一族一道特色菜

PAGE 74Health m mm舌尖食话在云南,一族一道特色菜—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七彩云南的多个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饮食习俗。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云南这些少数民族风味独特的菜品足以诱惑你的味蕾。
阿昌族——酸辣谷花鱼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 早的少数民族之一。
阿昌族喜吃芋头,传说古代庆 丰收时,杀狗和吃芋头必不可少。
稻田养鱼是日常 吃鱼的主要来源,食用时多将鲜鱼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
以酸辣谷花 鱼(栽秧时将鱼苗放入田内,谷熟后取鱼,称谷花 鱼)最具特色。
德昂族—酸笋炖鸡酸笋有一股子呛鼻的酸味,闻着口中唾液开始 加速分泌,喜爱酸笋的人一闻到这股味道就会有食 欲,德昂族酸笋炖鸡就是利用酸笋入味的一道美 食。
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 时都要加酸笋调味。
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 风味的腌菜、腐卤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拉祜族—烤肉拉祜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
“拉祜族”是 自称,“拉”意为虎,“祜”意为在火旁将肉类烤 到发香的程度。
过去,拉祜族居于山野密林中,以烤肉 包韭窠狩猎为生,解放后,才逐渐迁出森林,过上农耕生 活。
从“拉祜”二字就可看出这是一个以烤肉著 称的民族。
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是猎获的野 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叶将肉包住埋人火 中,烧熟而食。
典型食品主要有拉祜族烤肉、松鼠 干巴、干糁、香草烤牛肉等。
怒族一漆油茶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怒族习惯于日食 两餐。
其主食绝大部分以玉米为主。
怒族饮茶是仿 制藏族的酥油茶而制作的漆油茶,常可作为产妇或 体弱者食用的补品。
典型食品主要有琵琶肉、漆油 焖鸡、烧羊肚、漆油茶、咕嘟酒等。
t KM—鱼包韭菜聚居在以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 县为中心及其邻近地区的水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 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喜食糯米食品、喜食鱼、喜吃酸辣、喜喝酒的饮食特点。
傈僳族饮食文化介绍

傈僳族饮食文化介绍傈僳族,一个敢在刀尖上跳舞,火海中沐浴的奔放民族,因“上刀山、下火海”、“江沙埋情人”等叫人心惊胆战的民族表演和热情的风俗而被外人所知,除了这些之外,傈僳族的饮食也是独具一格。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傈僳族饮食文化介绍,希望你喜欢。
傈僳族饮食文化极其丰富,有阔耍俄勒、苦荞粑粑蘸蜂蜜、琵琶肉、籼米粑粑、清水煮乳猪等美味佳肴。
大多数居住在高山地区的以包谷、荞麦为主食。
蔬菜有小白菜、小青菜和芋头,特别是芋头深受傈僳人民喜爱,每家都要栽种,既可做菜,又可兼做粮食。
平时傈僳人煮包谷饭时很少放油盐,到吃时才沾少许盐巴。
除杀牲祭鬼或过年外,很少吃肉,间或猎获野兽,也须在本寨或家族内平分。
傈僳族的烹饪方法主要是饭菜合煮,做时先把粮食放入锅内熬煮,更换两次水,到快熟时放进青菜、白菜等,煮到菜烂即可。
吃饭时由家庭主妇按家里人口多少,平均每人一大木碗。
傈僳族的副食品有各种肉类、蛋类、鱼、猪肉、牛肉、小鸟等喜爱的烧食,这是傈僳族人吃肉的传统方法。
每当过年或有婚嫁喜庆时,都要杀猪。
傈僳族的生活用具较为简陋,大多以三块石头和土锅煮饭,少数富裕人家用铁锅和铁三角架,一般人家没有陶瓷碗,大多用木勺、木碗,背水用木桶或竹筒。
傈僳族人都喜欢喝水酒,每年九十月份粮食收获后,人们以包谷、高粱和稗子为原料,捣碎后进行蒸煮,放入酒药,装罐封存,数十天后即可启封冲饮。
启封后将酒糟盛入温水中搅拌,主人先尝后即可过滤倒入酒杯敬客。
酒糟可兑制二至三次。
傈僳族以酒待客的最高礼节是饮双人酒,俗称饮“同心酒”。
饮时主人和贵宾各出一手捧起木碗,同时喝下,表示主客之间亲密无间,情同手足。
此外,傈僳族喜饮一种麻籽茶。
制作麻迷茶时,先将麻籽入锅用微火焙黄,然后捣碎投入沸水中煮6-7分钟,取出沥渣,汤仍入锅放盐或糖煮沸即可饮用。
麻籽茶洁白,多饮也像饮酒一样能够醉人。
在贡山一带的傈僳族,受当地藏族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有喝酥油茶的习惯。
每一种傈僳人的食物,都蕴含深厚的文化,饮其食而不知其蕴,则形同嚼蜡,可填胃而不知其道,虽五味可口,却是不尽人意。
青海春节必吃美食推荐

青海春节必吃美食推荐在中国,春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团聚、欢乐祥和的时刻。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春节传统美食,而青海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许多独特的春节美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青海春节必吃的美食,让您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品味青海的美味。
一、酥油茶酥油茶是青海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饮品之一,也是青海人民每天必不可少的饮品。
在春节期间,酥油茶更是成为了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它是由茶叶、牛奶、酥油和盐等原料制作而成,香浓可口,是一道既温暖身心又有营养的饮品。
二、糌粑糌粑是青海地区传统的主食之一,被誉为藏族人的“面食之王”。
它由青稞面制作而成,突出了青稞的特色和独特口感。
糌粑可以搭配酥油茶一起食用,不仅口感独特,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春节期间青海人民喜爱的美食。
三、羊肉火锅在寒冷的冬天,吃一顿热腾腾的羊肉火锅是一种享受。
青海地区以牧羊业为主,因此羊肉成为了当地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羊肉火锅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当地特产的羊肉片和各种蔬菜,搭配鲜美的汤底,充分展现了青海的风味和特色。
四、特色面食除了糌粑,青海地区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面食,比如乌鱼面、荞面、果子面等。
这些面食制作精细,口味独特,每一口都能尝到浓浓的年味。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饭店,品尝一碗正宗的青海特色面食,都会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春节氛围。
五、酸奶青海以其优质的牛奶和独特的发酵技术而闻名,所以这里的酸奶非常有名。
酸奶口感细腻,酸甜可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在春节期间,无论是作为一种甜点还是一种饮品,酸奶都能给人带来清新的味觉享受,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春节美食。
六、藏式火锅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青海的餐饮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
在春节期间,一些地方会推出藏式火锅,将藏族风味与火锅相结合,给人们带来全新的美食体验。
藏式火锅选用的是高原特产的牛、羊肉等食材,搭配独特的藏族调料,味道鲜美,醇厚,让人回味无穷。
七、张掖大盘鸡不容错过的还有青海的特色美食——张掖大盘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 ,各种作物都易 于生 长 ,怒 江大峡 谷素 有 “ 物活 化 植
石王国” 之称 ,这就为怒 族人 们提供 了种 类繁 多 的食 物 材 料。怒族人 民充分利 用这 些丰 富 的动 植物 资源 发展 出 了一 系列具有食疗作用 的饮食 。
1 漆油炖鸡 漆油 ,是最具怒 族特 色的 食材 ,它是 从 漆树 籽 中压榨
怒 族 特 色饮 食 的 食 疗 价 值
向芯慰 谢 薇 王 志红
昆明 60 0 55 0 云南中医学 院 ,云南
【 摘
要】 世居怒江 的怒族人 民,在独特的立体气候 ,复杂的峡 谷地貌 ,多元 的 自然条件 影响下 ,形 成了独特 的饮食文 化。怒族饮
食主要采取 煮、炖 、烤、凉拌等 多种烹饪手法 ,营养价值保存较充分 。怒族菜 色鲜香诱人 、品种搭配合理 、营养 丰富 ,蕴含着 丰富的养生
6 董棕粉羹
’
怒族人 民利用漆油 的营养 和药 用价值 ,用来炖鸡 食用 。
漆 油炖鸡 ,是怒族 的传统 食 品 ,据世 代怒族 人们 的亲 身食
用 ,总结出漆 油 具 有催 乳 、补 血 、止 血 、止 痛 、止 咳 喘 、
消炎 、提神补气 、舒 筋活 血等 独特功 用。怒 江大 峡谷 各族 群众 一直将其用作产妇 ( 引产 、流产 、正常分娩 ) 、妇女痛 经 、手术 病人 、年 老 多病 者 及 心 悸 、 胃病 、风 湿 、体 虚 、
虫”2。漆树嫩 叶是类似香椿 的上好蔬 菜 ,可以直接凉拌生 - ] 吃 。漆树嫩叶炒 食 ,味道 鲜美 可 口,刺激 食欲 ,令人 饭量 倍增 。漆树嫩 叶还 可 与鸡蛋 或 肉末 同炒 ;也可先 在滚 烫 的 开水里煮熟后 ,再 混着 核桃 仁在木 臼里 舂碎 后凉拌 ,这是 怒族较特别 的食物制作方法 。 4 凉拌 ( 或素 炒) 苦荞 叶 怒江地 区顺 口溜 “ 杆有 门杠 粗 ,养 叶似 斗笠 宽 ,荞 荞 粒有鸡蛋大 ,一束穗结籽可做 三个馍馍 ,老 人吃 了可 高寿 , 孩子吃 了长 得快 ,青 年 人 吃 了 身体 壮 ,姑 娘们 吃 了特 别 美” 。形象地讲述 了养麦 的神奇保 健作用 。 每年七 、八月 ,即可采集 荞 麦嫩 叶。养 叶可 直接 用来 素炒 、煮汤 ,也可 焯水后 凉拌 。该菜 不仅 昧美 可 口,还具 有理气止痛 ,健脾利湿 的功效 。
江 、澜沧江上游两 岸 的泸 水 、福 贡 、贡 山 、兰 坪 等地 ,少 数居住 在 迪 庆 藏 族 自治 州 维 西 县 ,省 内 人 口 约 2 9万 . ( 0 5年全 国人 口普查 ) 20 。 怒江峡谷 因具 有 高 山深 谷 特有 的 自然条 件 ,形 成 寒 、 温 、热三种气候 :江边 湿 热 ,山腰温 和 ,山巅 寒冷 。这种 自然地势的高低悬 殊 和气候 温差 悬殊 ,促 成 了植物 的垂直
知识 ,体现了较高的食疗 价值。
【 关键词 】 怒族 ;特色饮食 ;养生 ;食疗 【 中图分 类号】R 9 2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8 1 (02 4 OO 0 07— 57 2 1 )o - O3— 2
怒族是云南 特有少 数 民族之 一 ,世代 居住 在滇 西北 怒
董棕粉是用董 棕树 的髓心 所含 淀粉加 工而 成 ,董棕 树
跌 打损伤等病症 的营 养保 健 品。在 怒江 地 区的村寨 ,产后
妇女食用 漆油炖鸡三 日,就可下床种地干活 。
2 漆油茶
是一 种非常古 老的树 木 ,现 已列为 国家二 级保 护植 物。董 棕粉 可代 粮食用 ,饥 荒 时期怒 族人 们就 以此为 食 ,还可 用 来 酿酒 。董棕 粉形似藕粉或土豆 粉 ,呈浅粉红 色 ,有光泽 , 其质轻 ,手 捻之有 滑腻感 ,昧淡 、微涩 ,晒干后 加 糖调 成 糊状 即可食用 。 董棕 粉在怒江 地 区均 有销 售 ,其具 有健 脾 、止 泻 的药 用功效 ,主治 消化 不 良、腹痛 腹 泻 、痢疾 等 胃肠 道疾 病 。 当地 的家长常 用董棕 粉直 接冲 开水 给d J 食 用 ,来 治疗 小 ,L 儿 的胃肠疾病 。怒族 人将其 作 为早餐 食用 ,认 为其 具有 调 养 、滋补身体 的作用 。
驱寒保 暖。 3 凉拌 ( 或小 炒 l漆树 叶
漆树 叶为漆树 的嫩 叶 ,其 “ 叶涩微 苦 ,主 治消积 、蛔
出来的油脂 ,是怒族 人 民 日常 烹调用 油 。漆 油籽 “ 富含 蛋 白质 、脂 肪 、粗纤 维 、钙 、磷 等 多种 人体 必需 营 养元 素 , 其粗纤维含量 比玉米高 出 1 ”。 5倍 …
竹叶菜是贡 山怒族 的特 色莱 ,生长在海 拔 4 0 0 0多米 的 雪山上 ,“ 性味苦 、寒 ,有清热 解毒 ,利 水消肿 之功 ” J 。 当地怒族一般 将其用 来煮 汤或 烫火锅 食用 ,口感脆 嫩 ,味 道鲜美。竹叶菜煮火锅 还 可以缓解 食 用火锅 引起 的燥 热和 长期 食用 肉食 而生 的湿热 ,是 一种 极其珍 贵 的野菜 ,具 有 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
民 簇 医 药
E h o d en a d Et n p a ma y t n me ii e n h o h r c
中 国民 族 民间 医药
C ieeju lo tnm dcn n tnp am c hns oma feho e i e ad eh ohr ay i ・3 ・
贡山怒族 有饮用 漆油 茶的 习惯 ,漆 油茶是 仿制 藏族 的
酥油 茶而制作 的 ,配料 包括漆 油 、奶 或奶 粉 、盐 或 糖 、核
桃仁 、芝麻籽 等等 。漆 油茶 是一 种富 含脂 肪、蛋 白质 的高 热量滋补饮料 ,其 甚至可作为产妇或体 弱者食用 的保健 品。 在贡 山山地 高寒 地 区 ,漆油 茶 可 为体 力 劳动 者补 充 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