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车系新技术名词简释

合集下载

奥迪的quattro技术图文

奥迪的quattro技术图文

奥迪的quattro技术图文2006-11-08 17:37quattro,中文译名“昆特”,通俗诙谐叫法“裤衩”,明白奥迪的人对它都不会陌生,他们会第一时间想到奥迪独有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

确实,该系统在国内知名度很高,关于该技术或者系统的文章比比皆是,但是在本文中,笔者会为您带来一些很多人不知道的东西,比如quattro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和无极变速箱搭配等等。

当然,quattro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肯定是文中重点。

Quattro从实质上说是一家德国的改装公司,隶属于奥迪公司,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改装奥迪的各个车型,同时为奥迪提供技术支持,它和奥迪的关系就如同AMG和奔驰。

四驱技术就是quattro公司最为有名的技术系统,叫的人多了,人们就把quattro等同于了奥迪独有的四驱系统,而很少有人知道quattro其实也是一家改装公司。

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一点,笔者再提一句:奥迪高性能车S、RS系列都是出自quattro公司之手。

说完厂家,下面切入正题,开说quattro技术。

上图是搭载quattro系统汽车的结构图,动力从发动机发出后通过变速箱传到前差速器和中央差速器,前差速器将动力直接传给前轴驱动,中央差速器将动力传给传动轴再到后桥,驱动后轮。

Quattro四驱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托森中央差速器和紧凑的传动结构设计。

从图上可以看出,quattro系统的变速箱、前差速器和中央差速器整合在一个壳体里,这种设计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成本比分体式低,传动效率却比分体式高。

发动机的动力从变速箱输出以后直接连接到托森中央差速器上,通过齿轮驱动托森中央差速器的壳体旋转,壳体再带动蜗杆行星齿轮转动,然后把动力分到两跟输出轴上。

前端的输出齿轮通过一跟短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前桥差速器上;后端直接连接长长的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后差速器上。

很显然,变速箱输出的动力首先要经过托森中央差速器,然后再分配到前后桥。

然后转动前后四轮以驱动汽车前进。

全新奥迪A8L技术解析

全新奥迪A8L技术解析

豪华科技排头兵全新奥迪A8L技术解析“突破科技启迪未来”是奥迪对造车的理解,也正是应为这句话,使奥迪利用先进科技,成为引领汽车发展的厂商之一。

追溯奔驰和宝马悠久的发展史,奥迪的背后同样有着许多故事,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能有它们那样的影响力,直到奥迪第一代豪华轿车A8的上市,才出现转机“突破科技启迪未来”是奥迪对造车的理解,也正是应为这句话,使奥迪利用先进科技,成为引领汽车发展的厂商之一。

追溯奔驰和宝马悠久的发展史,奥迪的背后同样有着许多故事,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能有它们那样的影响力,直到1994年奥迪第一代豪华轿车A8的上市,才出现转机。

2011年全新奥迪A8L满载着时下领先的技术来到中国,再次抢夺豪华车市场份额,2月28日即将上市,在此之前让我们一道来了解一下奥迪是如何将自己的宣传语真正应用到现实的。

[奥迪A8 万]| 参数| 文章| 图库| 论坛|全铝车身ASF(Audi Space Frame)尽管并不是首款使用全铝材料打造的奥迪A8L,和上一款相比在性能上仍有大幅提升。

庞大的车架仅重241kg,奥迪采用的空间框架结构比传统钢制车身有40%的轻量化优势,它采用了仿生学元素,参考动物骨骼结构以及自然形成的承重结构,对复杂的几何零部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奥迪全新A8L经过多种冶金工艺进行加工,其中包括22%的挤压成型铝合金件、35%的高精度真空铸造铝件、35%的液压成型铝合金板材,经过44米无缝激光焊接,ASF车身就此诞生。

另外新款A8L的ASF车身刚性与抗扭强度较上代相比提升了25%。

如此好的应用仍然具有其弊端,首先就是要想达到和钢材相同的抗扭强度就需要更厚的铝材,另外,车辆一旦发生碰撞,金属变形扭曲,由于加工工艺特殊性,维修成本也要比传统材料高出许多。

V8 FSI机械增压+汽油直喷全新奥迪A8L配备全新 V6汽油直喷机械增压发动机,增压器由发动机曲轴通过多楔带连接并驱动,使发动机在很低的转速就能够产生高增压值。

新潮、新锐、新技术——详解奥迪S3

新潮、新锐、新技术——详解奥迪S3

与前 部 色 的设 计相 比 ,尾部设 计略 显平 庸 保
守. 没有 过 多 的亮 点 . 重新设 计 的后保 险杠 和底 盘 护 板将 双排气 管整 合到 了其 中 ,尾灯 的造 型也经 过 J 修改 , 色 的 “ ”标 和 与车 身 同 色的 扰 流板 是 最 红 S
眼 的地方 :
了奥迪独有的 q ar 全时四轮驱 动系统,再 加上 6 u to t 档 手动 变速 系统 的 支持 ,奥 迪 s 3由静止 加速 到 lO m h 仅需 要 5 O k ,仅 . ,而极速 如果不被 电子限 7秒 制. 肯定不会 只停 留在 2 0 n 的水平 上。 5 k ̄
奥迪 s 配备 了 S系列最新的运 动悬挂 , 3 为双叉臂 , 后部为四连杆式 , 车身高度较 A 降 3 2 m 将操控性与舒适性 很好 的结 合在一 起。 5 m, 当然 ,出色 的性 能不会 被隐藏 在发 动机
一 … 一・ - ・一 , …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l ‘ 一
~一 一f 一t 一- ・ .一 ・ ,… _, 一 一 , =, f 一I 一、 一 . 一 , ・一 一
t^ 一一 , 一 J , 一 一 一 … 一 , ・ 、
维普资讯
4 2
技 术 纵横
轻型汽车技术
2 6 ㈨ (8) 2 总
当我们 还在为奥迪 A 可能会 国产 而兴奋不 已 3 的时候 , 奥迪今天正式推出了旗下最新的 “ 小钢炮”

S 。 3
奥迪 s 3上的 2 . T S 发动机要 比 A 0升 F I 4的发 动机厉害 很多 , 在宝马 1系推 出之前 , 奥迪 A 3可以
面, 从你 看到它 的第一 眼起 , 就一定觉 得它 你 很普通 .『 .由镀铬饰 条包围的 “ 大嘴” 是第一们

奥迪车身底盘技术解析

奥迪车身底盘技术解析

奥迪车身底盘技术解析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作为汽车的三大件,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成形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底盘不单单指的是汽车底部车架,它其实是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模块化纵向平台:自锁中央差速器自锁式中央差速器应用于前置纵向发动机的奥迪车型中(quattro传动系统的核心是自锁中央差速器),采用了纯机械式周转齿轮结构,以40:60的比例将传动扭矩传递给前后轴。

在常规驱动中,驱动扭矩的60%通过直径较大的空心轮及其相关的输出轴传到后轴。

40%通过较小的太阳轮进入前轴。

这种不对称的动态扭矩分配导致运动处理,强调后方推进力。

当差速器传递扭矩时,斜花键会立即产生轴向力。

在最新形式中,中央差速器可以将70%的扭矩转移到前部,或者将多达85%的扭矩转移到后部。

高锁定值可实现清晰定义的扭矩分配,并与诸如ESC 和车轮选择扭矩控制之类的控制系统进行高精度交互。

为了获得更大的动力和驾驶安全性,基于模块化纵向平台的顶级奥迪车型也可以配备运动型差速器。

模块化横向平台:电动液压多片离合器对于带有横置发动机的紧凑型车型,奥迪使用quattro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具有带液压执行器的电控多片离合器。

它安装在后差速器之前的传动轴末端,以优化重量分配。

离合器内部是一包成对安装的金属摩擦环,彼此成对安装。

每对中的一个环与离合器篮永久啮合,该离合器篮随传动轴旋转。

每对中的另一个环连接到通向后差速器的轴。

全轮驱动软件根据大量数据不断计算前后桥之间的正确扭矩分配。

当需要扭矩时,高效的电动轴向柱塞泵可在短短几毫秒内建立多达40 bar的液压。

它将摩擦片压在一起,从而可以将驱动扭矩可变地传递到后桥。

电子控制的多片离合器确保最佳的牵引力,行驶动态和行驶安全性,同时通过主动控制的扭矩分配实现动态操纵。

在带有横向安装发动机的运动型车型中,对多片离合器的管理着重于动力。

解析奥迪TFSI和FSI技术

解析奥迪TFSI和FSI技术

新款3.0 TFSI:高科技V6机械增压发动机3.0 TFSI两项尖端技术——汽油直喷和机械增压的完美结合。

动。

也就是从那时起,奥迪涡轮增压发动机开始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引起巨大轰动。

采用多楔带驱动,因此可以在发动机怠速启动时提供强大的牵引力。

3.0 TFSI转/分钟的低转速情况下也可以获得420牛•米的峰值扭矩,并且能够一直持续到4850转/分钟。

自然吸气式发动机。

3.0 TFSI6500转/分钟,并且在4850转/分就可以达到额定输出功率213千瓦(290匹马力)。

燃油效率最高分3.0TFSI发动机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获得燃油效率的最高分。

其强大的牵引力可以配合使用更大范围的变速箱传动比,使本已卓尔不群的燃油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其实,这款3.0 TFSI准。

通过增压器的空气密度很低,转子几乎是自由转动,这样所需的驱动力微乎其微。

新款3.0 TFSI转/分钟,叶片与壳体的间隙仅有千分之几毫米。

转子每小时可以传送1000公斤气流。

集成安装的两个铝制的水冷式中冷器分别连接在一个独立冷却回路上,经过其中的被压缩的热空气将再次冷却,从而提高了进入燃烧室空气的含氧量。

这一系列措施使机械增压器的噪音降到最低。

强化的曲轴箱相关部件间的摩擦阻力。

两个进气凸轮轴相位调整范围达到42度曲轴转角。

从而在进气道内形成更利于油气混合的进气涡流。

喷射燃油系统是一项全新的设计,共轨喷射系统所带的六孔燃油喷嘴以150巴的高压将燃油直接喷射进燃烧室。

燃油喷嘴的出色响应能力可以使其在每个压缩行程进行多达3次的燃油喷注,从而优化了燃烧过程,进一步提升了新款3.0 TFSIFSI:燃油直喷技术在能源不断稀缺的今天,谁能让发动机减少耗能的同时又发挥更强的动力,谁就将赢得未来更大的市场。

FSI油直喷技术,并引领了汽油发动机的发展趋势。

当驾驶者开车行驶在路上时,最深切的体会就是减少了换档的次数,操控更轻松,而15%,是FSI的各项技术不断改进的综合成果。

全新一代奥迪A8L技术讲解

全新一代奥迪A8L技术讲解

● 轻量化高效以及驾驶模块◆ 车身轻量化及结构安全其实A8L很多设计理念都是围绕着轻量化和高效而进行的,主线确定后逐渐丰富分支以获得其他理想的性能,包括驾驶感和舒适感。

在1994年奥迪就认识到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性,在10几年中这个理念也贯彻了很多我们熟知的超级跑车,对与跑车来说更轻的车身即可获得更好的动力性和操控性。

对于轻量化来说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减轻车身重量,A8L使用了奥迪ASF车身轻量化的设计理念,车身框架绝大部分都使用了质量轻的铝合金材质,与传统的钢制结构相比重量显著减轻约40%,新A8L的白车身重量为241公斤。

所谓白车身就是车身结构级覆盖件不含内饰、动力等其他任何附件而且是未喷漆状态。

轻量化并非一拍脑门就随意的多车身结构进行简化,工程师也为我们描述了优化过程,在一块曲面结构上(以翼子板为例),将翼子板的受力进行分析并逐步进行优化,也就是说一点一点的拿掉多余部分而剩下的结构就为最精简且不影响强度的最优结果。

A8L也与自己的竞争对手进行了重量对比,不像很多国内厂商那样直接指出自己对手的名字,奥迪只是将他们用竞争对手1/2/3来表示,不过我们很容就想到他们分别是谁,奔驰S级、雷克萨斯LS、辉腾或宝马7系。

而车身轻量化绝不是代表车身强度的降低,高中时我们就学过一般合金的强度都要高于合成它的金属,而且通过合理的车身刚性结构以及缓冲区的设计同样可以应付碰撞保护加成人员的安全,最直观的就是获得较高的碰撞得分。

A8L在驾驶时前设置了"ω"型的衡量有效保护车厢结构。

除结构外不同强度的材质也是坚固结构的保证,A8L车身使用了不同强度的材质,包括铆钉、车架和蒙皮在内,在做到减轻重量的同时安全上不打折扣。

● 有关高效节能与操控除车身轻量化外还在其他方面进行优化达到高效这个目的,在高效这一环节中一直贯穿这一个环保理念,之前说到节能人们就想到节油,而现在人们最常提到的是减排,即减少二氧化碳盘放量。

奥迪汽车技术名词

奥迪汽车技术名词

奥迪汽车技术名词一、奥迪quattro提到全时四驱,相信很多人脑海里都会闪现一个词,那就是奥迪的quattro!奥迪是最早将四轮驱动装置运用在拉力赛中并取得巨大成功的车厂。

那么究竟什么是quattro?答:quattr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对于奥迪来说quattro还有其他含义。

1980年奥迪公司研发了quattro四轮驱动系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奥迪80底盘的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quattro。

另外奥迪旗下还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

因此,quattro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

提到了quattro,很多人又会紧接着联想到另外一个词那就是Torsen差速器,在这里我们翻译成托森差速器。

托森差速器是一个扭矩感应式限滑差速器,在quattro系统中,它作为中央差速器安装在变速箱的输出端,动力从变速箱出来后会先经过托森差速器,之后再分配到前后桥。

多数带有quattro标志的奥迪车都装备了托森差速器,对于这些车来说,托森差速器是实现全时四轮驱动的核心部件。

quattro是奥迪四轮驱动系统的总称,所有奥迪生产的装备四轮驱动系统的车都可以加上“quattro”后缀。

这就好像大众辉腾的四驱系统实际上完全移植了奥迪quattro,但在大众品牌下依然要叫“4motion”。

如果从机械原理角度讲,奥迪TT 和A3上的四驱系统确实没有装备托森差速器,而是采用大众4motion的结构。

因此说奥迪TT和A3不是quattro这种说法不正确,但从结构原理上讲也有一定道理。

二、multitronic®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器multitronic®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器是一款无级变速器,集手动变速箱的动态性和经济性与自动变速箱的便利性于一体。

利用无级变速和自适应图谱控制功能,multitronic能够确保发动机始终处于最优转速。

全新奥迪A4L技术亮点解读(上)

全新奥迪A4L技术亮点解读(上)
就发动机机械部分而言,两个功率等级 的发动机改动基本一致,均采用了一系列减 小摩擦的措施,二者区别在于换气和燃烧方
图1 第三代MLBevo 2.0 L-TFSI 4缸发动机
式。其中功率等级1的发动机,采用的是改进 过的米勒循环燃烧方式。该发动机在2015年 5月的维也纳发动机学术交流会上,被誉为本 级别发动机中效率最高的汽油发动机。
全 新奥 迪 A 4 L可 配 备自适 应 巡 航 系 统 (包括堵车辅助系统)、预测式高效辅助系 统、主动式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奥迪换道辅 助系统、泊车辅助系统、后方交通辅助系统、 预防保护系统等舒适及安全配置。同时配备 第二代MMI信息娱乐平台,MMI操纵面板的 中心部件是全触摸式触屏。可选装抬头显示 系统,该系统可以把相应的信息转换成易于 快速理解的符号和数字并投射到风挡玻璃 上。标配单区自动空调,可选装3区舒适自动 空调。
②活塞冷却喷嘴 由于功率等级1的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 装置有所变化(窜气要绕过平衡轴),因此缸 体的制造也有变化。这就影响到了活塞冷却 喷嘴的安装位置,不再位于曲轴箱处。 在前代的发动机上,有一个定位棱边用 于安装活塞冷却喷嘴,现在这款新发动机上 则取消了这个定位棱边,因此在安装活塞冷 却喷嘴时,要注意精确对准,否则就无法保证 活塞冷却功能的可靠性(图6)。
②通过缩小压缩容积,使压缩比从9.6:1 提高到11.7:1。
③气门挤气带有变化。 ④燃烧室顶下沉9 mm。 ⑤活塞形状有变化。 ⑥FSI喷油器位置更靠近燃烧室。 ⑦进气道形状做了重新构造,进气道变 得更直了,这样可以改善充气运动。 ⑧火花塞和高压喷油器以及活塞形状 都针对燃烧室形状做了重新匹配。 ⑨排气门的气门杆油封采用双密封 唇口。 (4)链条机构 链条的基本结构直接取自前代发动机, 但是有所改进。由于摩擦降低,所以链条结 构所需的驱动功率也降低了。功率等级1的发 动机改进较多,下面进行具体介绍。 ①链条导向装置(图8) 张紧导轨用于在2个凸轮轴正时齿轮间 引导链条,但是它几乎不接触链条。新发动 机的链条导向装置加长了,且用螺栓拧在气 缸盖罩上,以作为防跳板使用。导轨的两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迪车系新技术名词简释ADAPTIVE AIR SUSPENSION SYSTEM自适应式空气悬架系统,可以根据路面情况,自动调节车身高度和悬挂的韧性,使操控灵活性与乘座舒适性完美结合,驾驶者可以自由选择AUTOMATIC(自动),COMFORT(舒适)、DYNAMIC(动感)和LIFT(车身升高)4种悬架工作模式。

ADAPTIVE LIGHT自适应前照灯,该技术远胜于传统的前照灯。

在转弯期间,在前照灯照亮道路的直线区域之前,道路前方以及弯道周围的障碍物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黑暗之中。

但是,奥迪的自适应大灯可以动态调节方向盘的移动以及车辆前进方向的变化:根据各种参数,例如行驶速度、转向角和偏移速率等,计算出前照灯位置必要的修正值。

在10km/h到110km/h的速度范围内,前照灯组可随方向盘的转向角度最多旋转15°。

在转向和转弯时显著改善道路前方的照明,同时,由于驾驶员能够及早发现路面障碍物及其他车辆,并在警觉度足够高的情况下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反应,因此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ADAPTIVE CRUISE CONTROL自适应定速巡航控制系统,该系统借助特殊的雷达传感器测量与前方汽车之间的距离以便控制车速,并确保行驶速度不超过设定值。

此外,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还能自动与前方行驶的汽车保持恒定的距离。

ADVANCED KEY高级钥匙,这种先进的车钥匙其实一套电子存取和授权识别系统。

携带车钥匙的驾驶员在离汽车大概1.5m的范围内停下,然后将手伸向车门把手,车门内的接近传感器和钥匙壳内的射频脉冲发生器立即识别钥匙身份。

拉动车门把手时,汽车可以自动开锁。

这种高级钥匙在驾驶员的口袋中即可开锁并起动汽车。

AUDI DRIVE SELECT奥迪驾驶模式选择,奥迪驾驶模式选项系统综合了各种决定驾驶品质的尖端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器、转向机构(可选配),避震器(可选配)和运动差动器(可选配)。

驾驶员可以随时调节这些系统的特性以满足个人的偏好。

作为新型的动力系统中,奥迪驾驶模式选项系统可帮助驾驶员根据各自的车辆配置调节技术部件的特性,包括发动机、变速器、转向机构、减震器和运动差动器,随时满足个人偏好,并成功地将舒适性和运动特性综合起来。

AUDI LANE ASSIST奥迪车道偏离辅助报警系统,帮助驾驶员保持在车道内,防止发生事故。

如果汽车开始偏离车道,辅助系统借助方向盘振动来提醒驾驶员。

奥迪车道辅助系统并不主动干预驾驶。

奥迪车道辅助系统利用汽车前部的摄像机探测车道标志线。

一旦摄像机探测到汽车车道两侧的标志线,该系统立即启动。

如果汽车开始逼近某条探测到的车道标志线,方向盘随即振动以提醒驾驶员汽车正在偏离自己的车道。

如果驾驶员使用转向信号灯,则不会发出报警信号。

AUDI PARKING SYSTEM奥迪驻车系统,可提供全面的驻车和操控协助。

系统可探测驾驶员看不见的障碍物,提供可靠的报警信号,该系统在保险杠集成了8个超声波传感器,可探测与障碍物的距离并将测量数据输入控制单元。

一旦汽车前方的障碍物距离小于120cm或后方障碍物距离小于160cm,系统会发出间歇性声音信号。

如果距离小于30cm,系统将发出连续性声音报警信号,提示驾驶员注意。

AUDI SIDE ASSIST奥迪车道变换辅助系统,该系统能在其他车辆进入车侧危险区域、驾驶人打方向灯采取变换车道操作时,以车侧后视镜内侧的LED警示灯组快速闪烁,警告驾驶人,后方有车辆接近。

提示驾驶人变换车道时注意后方车辆。

AUDI SPACE FRAME奥迪空间框架,英文缩写为ASF,奥迪空间框架结构是一种高强度的铝合金框架结构,所有面板嵌入其中,因此还具有承载功能。

由于与这些高强度铝合金面板一起使用,铝制车身还具有极佳的刚度,可提供出色的防撞功能,同时还大大降低了车身重量。

奥迪铝制空间框架结构除了具有重量更轻、车身强度更高的优点外,还能在设计过程中自由选择铸件和复杂的形状等优点,这些都是钢制面板无法企及的。

因此采用该技术可以提高安全性、使轿车具备更佳的性能和操控性,也大大降低了油耗。

AUDI A8轿车就采用了这种技术。

AUTI MAGNETIC RIDE奥迪电磁减震系统,英文缩写为AMR,这套系统使用的减震器不同于以往依靠电磁阀体控制减震器阻尼特性的技术,它在减震器中填充的是一种叫做“磁流液”的液体,是可磁化的软铁颗粒悬浮在碳氢化合物溶液中的悬浮液体。

减振器活塞杆中带有电磁线圈,产生的可变磁流穿过液体。

当线圈电流关闭时,磁流变液体没有磁化,软铁颗粒随机地分散在液体中,悬浮液的性能和普通的液压油一样。

充电后,磁场使铁颗粒沿流体方向形成纤维结构排列。

结构中粒子之间结合的强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所以改变电流就改变阻尼性能,变化范围很宽。

因此减震器的减振力会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减震器的刚性可以在数秒之内做出调整。

利用轮速传感器的信号以及与其它系统例如转向机构和ESP之间的通讯信号,控制单元能计算出各种驾驶状况下的最佳减振力。

奥迪的TT和R8轿车均配备有这种系统。

AUTI MUSIC INTERFACE奥迪音乐界面,英文缩写为AMI,是用来代替传统CD换碟机的全新数码音频播放设备。

装备有该接口的车型用专用的AMI线缆即可连接iPod、U盘、移动硬盘、读卡器等移动存储设备,并直接读取播放其中的音/视频文件,或将外部音频播放设备如手机、MP3、MP4等输入至车载音响,为驾乘人员提供精彩的数码娱乐方式。

ESP WITH ROOF RACK DETECTION电子稳定系统(配备车顶行李架载荷感应装置),是奥迪Q5轿车采用的一项技术,ESP电子稳定系统通过传感器感应车顶行李架的载荷,可使变速器做出极其快速的响应,丝毫不影响出色的驾乘舒适性。

车顶行李架传感装置配有与电子稳定系统控制单元直接连接的传感器。

如果车顶配备了行李架,传感器会发出信号,根据汽车重心高度的变化对操控参数进行调节。

因此,即使车顶载荷达到100kg 的最高载荷时,电子稳定系统依然能够快速做出响应。

车顶空载时,ESP电子稳定系统让驾驶者可以充分享受奥迪Q5的操控潜能。

E-TRON奥迪公司新开发的一款纯电力驱动的高性能跑车。

在前后轴上分别有两个电动机直接驱动车轮,采用矢量扭矩(TORQUE VECTORING)分配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将四个电动机的动力恰到好处的分配给各个车轮,使车辆实现卓越的动力和精准的操控性能。

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汽油缸内直喷技术,英文缩写为FSI,通过汽油直喷技术可将燃油直接喷入燃烧室。

喷油器可按毫秒级精度调节燃油喷射量,喷射的汽油压力在30~110bar 之间。

在喷射过程中,汽油的蒸发对汽缸具有重要的冷却作用。

优势之一就是增加汽缸充气量,相应增加了发动机功率输出。

此外,这种冷却效果还可以降低发动机爆震的可能性。

这就意味着与传统的燃油喷射系统相比,FSI汽油直喷发动机的压缩比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HILL-START ASSIST CONTROL斜坡起动辅助控制系统,英文缩写为HAC,在坡路行驶时,该系统允许车辆在制动踏板松开后仍能保持数秒的持续制动力,使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踩动油门踏板,因此极大程度地避免了车辆溜坡的危险。

HOMELINK是一种可编程远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车库门和大门的启动机制。

汽车出厂时内部即配备控制按钮,安装于遮阳板上。

固定安装不仅可以使该系统无缝集成于汽车内部,还能够有效防窃。

HomeLink不需要额外安装电池;由于使用独立的外部天线,因此能够实现长距离操作。

MULTI MEDIA INTERFACE多媒体交互系统,英文缩写为MMI,是奥迪轿车所有信息娱乐部件的控制点,包括车载电话、手机、收音机、导航设备或电视,MMI能够帮助您轻松访问这些设备,使用它们的功能。

虽然功能不断增加,用户指南却保持一贯简单明了的风格,系统操作符合逻辑且简单易懂。

组合式旋转控制器/控制按钮是MMI的核心部件,该按钮四周配备4个控制键。

在控制单元两侧,共有八个功能键,可用于直接选择主菜单。

通过8个功能键可以对娱乐、通讯、信息与车载系统进行控制。

在各个菜单下,驾驶者可通过旋转/按压控制键激活所需功能,菜单结构设计合理,界面直观易懂,具备高度的人性化。

MULTITRONIC奥迪公司研发的无极变速/手动一体式变速器,集手动变速箱的动态性和经济性与自动变速箱的便利性于一体。

利用无级变速和自适应图谱控制功能,能够确保发动机始终处于最优转速。

与传统的自动变速箱相比,奥迪MULTITRONIC能够提供更为出色的加速度;由于发动机始终接近最佳运动状态,因此油耗在多数情况下都低于手动变速箱。

QUATTRO奥迪公司研发的全时四轮驱动系统,为前后轴所有车轮分配持久动力。

为各个车轴提供动力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使汽车保持良好的均衡能力。

使汽车在提速期间仍能维持良好的牵引力和较高的安全性,即使在汽车打滑的情况下,全时四轮驱动技术也能保证汽车平稳运行。

在路面湿滑的情况下,如果一个车轴的车轮失去抓地力且有可能打滑,中央差速器将把驾驶扭矩自动持续调整至另一个车轴。

R TRONICR TRONIC无级变速器是一款自动控制手动变速器,配有专门研发的操纵杆。

R TRONIC无级变速器将传统手动变速器的燃油效率与自动变速器的简便易用集为一体。

奥迪R8轿车就采用了这种变速器。

SERVOTRONIC电子伺服系统,奥迪公司轿车采用的一种速敏式动力转向系统,当汽车以低速行驶(如进出停车场时)时,动力辅助系统将处于最高级别,帮助驾驶者轻松操控方向。

随着汽车逐渐加速,电子系统将逐步降低动力辅助水平,与传统动力转向功能相比,这种技术能够使驾驶者得以更为准确地操纵汽车。

进入停车区域时低速慢行,驾驶者即可轻松将车驶入停车位。

在较高车速下,动力转向系统将做出直接而准确的反应,为驾驶人提供赛车驾驶体验。

高速条件下的直接转向反应将使驾驶者体验到与路面直接接触的感受。

SIDEGUARD奥迪公司研发的头部安全气囊侧面防护系统,在侧撞事故中,头部安全气囊侧面防护系统能够为前排和后排驾乘者的头部区域提供保护。

SIDEGUARD系统与侧面安全气囊形成有效互补。

头部安全气囊与正确使用的三点式安全带共同发挥作用,能够缓冲驾乘者头部与汽车内部部件或外部物体之间的冲击力。

这种气囊还有助于减少撞击事故中乘员颈部遭受的冲击。

SPEECH DIALOGUE SYSTEM语音对话系统,英文缩写为SDS,利用语音对话系统,驾驶员可以控制汽车电话、收音机、CD播放器、自动换碟CD播放器、电视接收器以及导航系统的所有主要功能。

S SPORTS SEATS形运动座椅,座椅的角度与深度可变,用户可以进行相应调整,使其完美契合驾乘者体形和各种坐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