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自动操作控制的PLC程序设计(3)

合集下载

机械手的PLC控制-PLC课程设计

机械手的PLC控制-PLC课程设计

一、要求机械手的PLC控制1.设备基本动作: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分为顺序的8个工步:既从原位开始经下降、夹紧、上升、右移、下降、放松、上升、左移8个动作后完成一个循环(周期)回到原位。

并且只有当右工作台上无工件时,机械手才能从右上位下降,否则,在右上位等待。

2.控制程序可实现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自动又分为单工步、单周期、连续三种工作方式。

3.设计既有自动方式也有手动方式满足上述要求的梯形图和相应的语句表。

4. 在实验室实验台上运行该程序。

二参考1. “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2.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

3.“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

其中工作方式时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

注解:“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例中只有手动和自动(连续)两种操作模式,使用顺序控制法编程。

PLC 机型选用CPM2A-40型,其内部继电器区和指令与CPM1A系列的CPM有所不同。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

本例中的程序是用三菱公司的F1系列的PLC指令编制。

有手动、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操作方式。

手动方式与自动方式分开编程。

参考其编程思想。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

其中工作方式有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

用CPM1A编程。

这里“误操作禁止”是指当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工作方式时,按一次操作按钮自动运行方式开始,此后再按操作按钮属于错误操作,程序对错误操作不予响应。

11.PLC控制气动机械手实训案例

11.PLC控制气动机械手实训案例

PLC控制气动机械手实训案例一、机械手的工作过程与控制要求1.机械手概况:搬运机械手将工件从左工作台搬往右工作台,机械手的结构和各部分动作的示意图如图8-59所示:图8-59 机械手工作过程示意图(1)机械手所有的动作均由气压驱动。

(2)它的上升与下降、左移与右移等动作均由二位五通双控电磁换向阀控制,即当下降电磁阀通电时,机械手下降;下降电磁阀断电时,机械手停止下降;只有当上升电磁阀通电时,机械手才上升。

(3)机械手的夹紧和放松用一个二位五通单控电磁换向阀来控制,线圈通电时夹紧,线圈断电时放松。

2.机械手的工作过程:机械手的动作顺序和检测元件、执行元件的布置示意图如图8-60所示:图8-60 机械手动作顺序和检测元件、执行元件布置示意图(1)机械手的初始位置停在原点,按下启动按钮后,机械手将依次完成下降—夹紧—上升—右移—再下降—放松—再上升—左移八个动作。

(2)机械手的下降、上升、右移、左移等动作的转换,是由相应的限位开关来控制的,而夹紧、放松动作的转换是由时间来控制的。

(3)为保证安全,机械手右移到位后,必须在右工作台上无工件时才能下降,若上一次搬到右工作台上工件尚未移走,机械手应自动暂时等待。

为此设置了一只光电开光,以检测“无工件”信号。

3.控制要求(1)手动工作方式:利用按钮对机械手每一动作单独进行控制。

例如,按“下降”按钮,机械手下降,按“上升”按钮,机械手上升。

用手动操作可以使机械手置于原位,还便于维修时机械手的调整;(2)单步工作方式:从原点开始,按照自动工作循环的步序,每按一下动按钮,机械手完成一步的动作后自动停止。

(3)单周期工作方式:按下启动按钮,从原点开始,机械手按工序自动完成一个周期的动作,返回原点后停止。

(4)连续工作方式:按下启动按钮,机械手从原点开始按工序自动反复连续循环工作,直到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自动停机。

或者将工作方式选择开关转换到“单周期”工作方式,此时机械手在完成最后一个周期的工作后,返回原点自动停机。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机械手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进行控制,但由于其处理能力和稳定性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高效、精确和可靠的要求。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PLC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手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PLC控制器、机械手本体、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

其中,PLC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采用高性能的PLC模块,能够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机械手本体包括手臂、手腕、抓手等部分,通过执行器进行驱动和控制。

传感器则用于检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和位置信息,为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提供支持。

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它决定了机械手的运动方式和控制精度。

本系统采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通过编写梯形图或指令代码来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程序包括主程序和控制程序两部分。

主程序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流程,而控制程序则负责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3. 控制策略本系统采用基于位置的控制策略,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机械手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与目标位置进行比较,计算出位置偏差,并通过执行器对机械手进行精确的控制。

同时,系统还具有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功能,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控制。

三、系统实现1. 硬件连接硬件连接是整个系统实现的基础。

首先需要将PLC控制器与机械手本体、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进行连接,确保各部分之间的通信和信号传输畅通。

同时,还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

根据实际需求和机械手的运动特性,编写相应的梯形图或指令代码,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大小球分拣机械手plc课程设计

大小球分拣机械手plc课程设计

大小球分拣机械手plc课程设计一、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核心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生产线中。

本文将以大小球分拣机械手为例,介绍PLC课程设计的具体实现过程。

二、问题描述大小球分拣机械手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化分拣设备。

该设备可以对大小不同的球进行快速准确地分类。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等),可能会导致分拣错误或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需要设计一套PLC控制系统来保证该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PLC课程设计方案1. 设计目标本次PLC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功能:(1)检测传感器信号;(2)通过程序控制机械手移动;(3)根据传感器信号判断球的大小;(4)将球分类到相应的出口。

2. 系统组成本次PLC课程设计所需组成如下:(1)大小球分拣机械手;(2)传感器;(3)PLC控制器;(4)电磁阀。

3. 系统设计(1)传感器信号检测在大小球分拣机械手中,需要使用传感器来检测球的大小。

这里我们可以选择光电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

当球经过传感器时,会产生相应的信号。

PLC通过读取传感器信号来判断球的大小。

(2)机械手控制机械手是本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PLC课程设计中,我们需要通过程序控制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具体实现方法可以采用脉冲输出方式或者模拟输出方式。

(3)分类出口控制分类出口是将不同大小的球分别送往不同位置的关键部件。

在本系统中,我们需要通过电磁阀控制分类出口的开闭状态,实现将球分类到不同位置的目标。

四、程序设计本次PLC课程设计所需编写程序如下:(1)读取传感器信号;(2)根据信号判断球的大小;(3)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机械手移动;(4)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电磁阀开闭状态。

五、总结本文介绍了PLC课程设计的具体实现过程。

在大小球分拣机械手中,通过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球分类功能。

机械手控制设计_梯形图设计(PLC设计课件)

机械手控制设计_梯形图设计(PLC设计课件)

启动:右位且夹紧到位;左位且放松到位 停止:到达上升位置
输入
I0.5
行程开关SQ4
机械手左限
I0.6
行程开关SQ5
机械手右限
I0.7
行程开关SQ6
机械手夹紧位置
I1.0
行程开关SQ7
机械手放松位置
I0.4
行程开关SQ3
机械手上限
I0.7 I0.6 I1.0 I0.5
Q0.1 I0.4 Q0.3 Q0.2
行程开关SQ5
机械手右限
I0.7
行程开关SQ6
机械手夹紧位置
I1.0
行程开关SQ7
机械手放松位置
I0.4
行程开关SQ3
机械手上限
I0.7 I0.6 I1.0 I0.5
Q0.1 I0.4 Q责,敢担当,勇图强。
三、梯形图设计
机械手自动控制 机械臂升降控制-上升
输入
I0.5
行程开关SQ4
机械手左限
I0.6
行程开关SQ5
机械手右限
I0.7
行程开关SQ6
机械手夹紧位置
I1.0
行程开关SQ7
机械手放松位置
I0.4
行程开关SQ3
机械手上限
I0.7 I0.6 I1.0 I0.5
Q0.1 I0.4 Q0.3 Q0.2
6.右转,离开左侧位
尽职责,敢担当,勇图强。
三、梯形图设计
机械手自动控制 机械臂升降控制-上升
机械臂下降,下降到位置,抓取工件(夹紧),上升,传送带1启动,机械手上升到位置,左转,左转到位,下降,放 置工件(放松),上升,右转,下降,继续抓取工件。
启动:右位且夹紧到位;左位且放松到位 停止:到达上升位置

机械手的PLC控制程序

机械手的PLC控制程序

机械手的PLC控制程序摘要本设计利用PLC控制程序调试,能够完成机械手的下降,夹紧,上升,右移,下降,松开,上升,左移等一系列的动作,完全符合现实工业生产的需要,经触摸屏模拟调试效果良好,其连续性运行或手动的操作都符合要求,整个程序符合自动化的生产的要求。

本文配有动作示意图,I/O分配表,I/O连接图,梯形图和触摸屏画面,同时有程序的详细分析。

关键词:机械手;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PLC;触摸屏目录摘要 (1)1. 概述 (4)2. 控制要求 (4)2.1. I/O连接图 (5)2.2. 程序解释 (6)2.3. 完整梯形图如下所示 (11)2.4. 触摸屏画面 (14)3. PLC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5)3.1工作环境 (15)3.1.1 温度 (15)3.1.2 湿度 (15)3.1.3 震动 (15)3.2 空气 (15)3.3安装与布线 (16)3.4 外部安全 (16)3.5 PLC的接地 (16)4.结束语 (16)5.参考文献 (16)1.概述机电一体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成分显来越来越重要,大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运动的机器,它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种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设备,对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推动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设计采用PLC作为控制机对工业机械手进行控制及监控。

它能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从而大大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机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

2.控制要求如图所示是一台机械手传送工件机械运动状态示意图,其作用是将工件从A点传递到B点。

机械手的初始置位停在原点,按下启动后按钮后,机械手将下降—夹紧工件延时2秒-上升-右移-再下降-放松工件延时2秒-再上升-左移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机械手的下降、上升、右移、左移等动作转换,是由相应的动作开关来控制的,而夹紧和放松的转换是有时间来控制的气动机械手的升降和左右移行作分别由两个具有双线圈的两位电磁阀驱动气缸来完成,其中下降与上升对应电磁阀的线圈分别为YV3与YV1,右行、左行对应电磁阀的线圈分别为YV2与YV4。

机械手控制plc程序

机械手控制plc程序

机械手控制plc程序【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PLC 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定义2.PLC 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PLC 的应用领域与优势三、PLC 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1.指令的使用2.程序的设计流程3.程序的调试与优化四、机械手与 PLC 的结合1.机械手的基本概念与结构2.机械手的运动控制与 PLC 的关联3.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技术。

PLC 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设备,已经逐渐成为生产自动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手作为现代制造业中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设备,其运动控制与 PLC 密切相关。

本文将围绕机械手控制 PLC 程序这一主题,介绍 PLC 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以及 PLC 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机械手与PLC 的结合应用。

二、PLC 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定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 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数字计算机,具有较高的性能、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2.PLC 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PLC主要由输入/输出(I/O)模块、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CPU根据输入信号的状态,执行存储器中预先编写好的程序,根据程序的逻辑关系,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机械设备等被控对象的自动化控制。

3.PLC 的应用领域与优势PLC 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控制场合,如生产线、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线等。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较高的性价比、较强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易于编程与维护等。

三、PLC 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1.指令的使用PLC 程序设计中常用的指令有:输入/输出指令、逻辑运算指令、计时/计数指令、移位/循环指令等。

根据实际控制需求,合理选用指令是提高程序效率和可靠性的关键。

工件传送机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工件传送机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工件传送机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生产线采用了机器人机械手来完成工作,其中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是关键。

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则是机械手控制系统常见的一种解决方案。

本文将以工件传送机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为例,介绍其具体的设计过程及程序实现。

设计1. 系统架构工件传送机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工件传送机的传送控制系统•机械手系统的控制系统•工件传送机与机械手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传送控制系统和机械手控制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两者通过数字信号进行通信。

数据通信系统则负责将两个控制系统之间的信号进行传递。

2. 系统设计思路(1)传送控制系统工件传送机的传送控制系统主要由传送带、传感器和PLC组成。

传送带通过电动机带动工件实现传送,传感器布置在传送带两端,用于检测是否有工件到达;PLC则负责控制电动机的启停以及检测传感器信号。

具体实现思路如下:1.首先设置三个输入口I0.0、I0.1、I0.2对应传感器信号,一个输出口Q0.0对应电动机控制信号。

2.当传送带上某个工件到达传感器I0.0时,PLC将Q0.0输出高电平启动电动机,并等待传送带上的工件到达传感器I0.1。

3.当传送带上的工件到达传感器I0.1时,PLC将Q0.0输出低电平停止电动机,并等待再次检测到传送带上的工件到达I0.0。

(2)机械手控制系统机械手控制系统主要由机械手、电机、电磁阀和PLC组成。

机械手由三个电机驱动,电磁阀用于控制夹爪的开合,PLC则负责控制电机的旋转和电磁阀的开合。

具体实现思路如下:1.首先设置两个输入口I0.3、I0.4分别对应机械手上电机的位置信号,一个输出口Q0.1对应电机控制信号,以及一个输出口Q0.2对应电磁阀控制信号。

2.PLC对电机控制信号进行控制,将其转动到相应的位置。

3.控制电磁阀将夹子打开,机械手下降,夹取工件。

4.控制电机转动,将机械手移动到指定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机械手的工作原理1.1 机械手的概述 (1)1.2 机械手的工作方式 (2)2机械手控制程序设计2.1 输入和输出点分配表及原理接线图 (3)2.2 控制程序 (4)3梯形图及指令表3.1 梯形图 (9)3.2 指令表 (11)总结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5)1机械手的工作原理1.1机械手的概述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

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和运动机构组成。

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

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

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

为了抓取空间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体,需有6个自由度。

自由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

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

一般专用机械手有2~3个自由度。

机械手的种类,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气动式、电动式、机械式机械手;按适用范围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按运动轨迹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机械手等。

机械手通常用作机床或其他机器的附加装置,如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生产线上装卸和传递工件,在加工中心中更换刀具等,一般没有独立的控制装置。

有些操作装置需要由人直接操纵,如用于原子能部门操持危险物品的主从式操作手也常称为机械手。

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大等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例如:1、机床加工工件的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车床、组合机床上使用较为普遍。

2、在装配作业中应用广泛,在电子行业中它可以用来装配印制电路板,在机械行业中它可以用来组装零部件。

3、可在劳动条件差,单调重复易子疲劳的工作环境工作,以代替人的劳动。

4、可在危险场合下工作,如军工品的装卸、危险品及有害物的搬运等。

5、宇宙及海洋的开发,军事工程及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和试验。

1.2机械手的工作方式机械手电气控制系统,除了有多工步特点之外,还要求有连续控制和手动控制等操作方式。

工作方式的选择可以很方便地在操作面板上表示出来。

当旋钮打向回原点时,系统自动地回到左上角位置待命。

当旋钮打向自动时,系统自动完成各工步操作,且循环动作。

当旋钮打向手动时,每一工步都需要按下该工步按钮才能实现。

以下是设计该机械手控制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1、机械手传送工件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手传送示意及操作面板图2、机械手顺序动作的要求是:1) 按下起动按钮SB1时,机械手系统工作。

首先上升电磁阀通电,手臂上升,至上升限位开关动作。

2) 左转电磁阀通电,手臂左转,至左转限位开关动作。

3) 下降电磁阀通电,手臂下降,至下降限位开关动作。

4) 启动传送带A运行,由光电开关SP检测传送带A上有无物品送来,若检测到物品,则抓紧电磁阀通电,机械手抓紧,至抓紧限位开关动作。

5) 手臂再次上升,至上升限位开关再次动作。

6) 右转电磁阀通电,手臂右转,至右转限位开关动作。

7) 手臂再次下降,至下降限位开关再次动作。

8) 放松电磁阀通电,机械手松开手爪,经延时2秒后,完成一次搬运任务,然后重复循环以上过程。

9) 按下停止按钮SB2或断电时,机械手停止在现行工步上,重新起动时,机械手按停止前的动作继续工作。

2机械手控制程序设计2.1 输入和输出点分配表及原理接线图2.1.1 PLC I/O分配表1 机械手传送系统输入和输出点分配表名称代号输入名称代号输入名称代号输出启动SB1 X0 夹紧SB5 X10 电磁阀下降YV1 Y0 下限行程SQ1 X1 放松SB6 X11 电磁阀夹紧YV2 Y1 上限行程SQ2 X2 单步上升SB7 X12 电磁阀上升YV3 Y2 右限行程SQ3 X3 单步下降SB8 X13 电磁阀右行YV4 Y3 左限行程SQ6 X4 单步左移SB9 X14 电磁阀左行YV5 Y4 停止SB2 X5 单步右移SB10 X15 原点指示EL Y5 手动操作SB3 X6 回原点SB11 X16连续操作SB4 X7 工件检测SQ7 X17图2、原理接线图2.1.2选择PLC该机械手为开关量控制,且所需的I/O点数不多,因此选择一般的小型低档PLC即可。

由于所需的I/O点数分别为17和8点,考虑到机械手操作的工艺固定,选用MRFX N482 的PLC来实现机械手控制系统。

2.2 控制程序2.2.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包括回原点程序,手动单步操作程序和自动连续操作程序,如图3所示。

其原理是:把旋钮置于回原点,X16接通,系统自动回原点,Y5驱动指示灯亮。

再把旋钮置于手动,则X6接通,其常闭触头打开,程序不跳转(CJ为一跳转指令,如果CJ驱动,则跳到指针P所指P0处),执行手动程序。

之后,由于X7常闭触点闭合,当执行CJ指令时,跳转到P1所指的结束位置。

如果旋钮置于自动位置,(既X6常闭闭合、X7常闭打开)则程序执行时跳过手动程序,直接执行自动程序。

2.2.2回原位程序回原位程序如图4所示。

用S10~S12作回零操作元件。

应注意,当用S10~S19作回零操作时,在最后状态中在自我复位前应使特殊继电器M8043置1。

2.2.3手动单步操作程序如图5所示。

手动操作时用X10~~~X15对应的六个按钮控制夹紧,松开,机械手的升,降,右行,左行,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在手动程序中设置了必要的联锁,以防止功能相反的两个输出继电器同时为ON。

上下左右极限开关X2,X1,X4,X3的常闭触点与控制机械手的Y0,Y2,Y3,Y4线圈串联以防止机械手行程超限出现事故。

用上限位开关X2,为ON,作为手动左行右行的条件,禁止机械手在较低的位置水平移动,避免于地面上的东西碰撞。

图5 手动单步操作程序2.2.4自动操作程序自动操作状态转移见图6所。

当机械手处于原位时,按启动X0接通,状态转移到S20,驱动下降Y0,当到达下限位使行程开关X1接通,状态转移到S21,而S20自动复位。

S21驱动Y1置位,延时1秒,以使电磁力达到最大夹紧力。

当T0接通,状态转移到S22,驱动Y2上升,当上升到达最高位,X2接通,状态转移到S23。

S23驱动Y3右移。

移到最右位,X3接通,状态转移到S24下降。

下降到最低位,X1接通,电磁铁放松。

为了使电磁力完全失掉,延时1秒。

延时时间到,T1接通,状态转移到S26上升。

上升到最高位,X2接通,状态转移到S27左移。

左移到最左位,使X4接通,返回初始状态,再开始第二次循环动作。

在编写状态转移图时注意各状态元件只能使用一次,但它驱动的线圈,却可以使用多次,但两者不能出现在连续位置上。

因此步进顺控的编程,比起用基本指令编程较为容易,可读性较强。

2.2.5机械手传送系统梯形图如图7所示。

图中从第0行到第27行为回原位状态程序。

从第28行到第66行,为手动单步操作程序。

从第67行到第129行为自动操作程序。

这三部分程序(又称为模块)是图3的操作系统运行的。

回原位程序和自动操作程序。

是用步进顺控方式编程。

在各步进顺控末行,都以RET结束本步进顺控程序块。

但两者又有不同。

回原位程序不能自动返回初始态S1。

而自动操作程序能自动返回初态S2。

3、梯形图及指令表3.1 梯形图图7 机械手传送系统梯形图3.2指令表总结机械手的控制对于很多场合需求很大,不论是机床使用的小型系统还是流水线上的这类设备,其基本动作要求类似,所以控制的实现也可以相互借鉴。

对于控制程序的编写,这里给出的只是一种实现手段,使用可编程控制器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实现这样的控制,针对所用的具体系统的情况,设计人员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来编写程序。

机械手高效的工作效率,准确的定位精度,以及简单的结构及控制方式是人手不能替代的,机械手的使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按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书写:1.廖常初,FX系列PLC编程的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2.范永胜,王岷.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3.齐从谦,王士兰.PLC技术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4.王晓军,杨庆煊,许强.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附录主要元器件的型号选择:文字符号名称型号规格KT 时间继电器MT5CR 50Hz,240VFU 熔断器RL1QS 断路器DZ20 50Hz SB1,SB2,,SB5,SB6按钮LAY3SB7,SB8,SB9,SB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