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的历史变化

合集下载

外滩历史

外滩历史

1902年~1937 年。外滩快速发 展。这时候来到 这里的人可以被 称为冒险家,他 们来淘金,也来 挥霍,此时的上 海是远东最有吸 引力的城市,冒 险家的乐园。
东方的"华尔街"
1845年外滩被辟为英租界后,外国的 洋行、银行等相继在此建立,至20世纪 初,由于外国银行大量进驻上海,上海 不仅成为旧中国的金融中心,外滩更是 称为了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的大本营。 此外,还有西方大商贾的高级俱乐部--上 海总会,还有英商亚西亚火油公司大楼。 不少银行或财团在外滩大兴土木,营建 豪华大厦。 当年作为繁华的上海金融中心,外 滩附近聚集了各国颇具实力的银行:英 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日本横滨 正金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法国东 方汇理、美国花旗银行、比利时华比银 行等,使外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方华 尔街"。
自从上海开埠以来,外滩一直是上海的高级商务区。这里的绝大部分建筑,都 是为金融家服务的。众多的银行都希望能在外滩争得一席之地。外滩也成为了上 海的华尔街,是上海历史的缩影。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金融家,都把上海外滩 当作远东的金融宝地,外滩的各式各样的房子也体现了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上 海人把外滩作为一段历史保留起来。 昔时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的这条滨江大道,如今是上海最具"海派特色"的景点。
1937年~1949 年。战乱,繁 盛的都市骤然 陨落。虽然仍 有浮华的表面, 但下面却暗藏 着暗杀、斗争。 但无论如何, 生活还要继续, 人们仍然需要 梦想与爱。
淞沪会战 :战斗在当时 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的 市区和郊区进行,当时 上海为中国第一大商港, 每年对外贸易额占全国 二分之一以上。只有上 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 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 行武装中立,分别划为 法、英、美、意4国军 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 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 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 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 地。中日双方共有约 100万军队投入战斗。 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上海外滩导游词

上海外滩导游词

上海外滩导游词上海外滩导游词(一)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是上海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

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外滩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

早晨,外滩是人们的健身的场所;白天,它是繁华热闹的游览胜地;晚上,则是情侣的恋爱天地。

每当华灯初上之时,外滩各栋建筑物上灯光辉煌,一座座犹如水晶宫似的,令海内外游客赞叹不已。

徜徉在这里,我们领略着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着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感受着绿树花坛间大都市园林的别样风味,享受着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和明媚阳光。

外滩得名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

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

(关于黄浦江的源头,以前有的说在淀山湖,有的说在太湖。

但以湖泊作为江河源头的在世界地理中很少见,况且太湖是个浅湖盆,有多方来水,不能算作完整的源。

找到太湖的源头才能找到黄浦江真正的源。

经过考察考证,龙王山下的西苕溪以145公里长度、18亿立方水量、28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供给量占太湖水的70%,为太湖水源之首。

龙王山为黄浦江源头的结论便据此得出。

)在150年前,上海仅是江南沿海的一个中等县城,航运事业很不发达,人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

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

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

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一、历史背景1.1 上海外滩的地理位置1.2 上海外滩的历史沿革二、万国建筑的兴起2.1 上海作为通商口岸的意义2.2 欧洲各国租界的建立2.3 外滩作为商业中心的重要性三、外滩万国建筑的风格特点3.1 中西建筑相融合的特色3.2 历史洋楼的建筑风格3.3 外滩建筑的设计理念四、著名的万国建筑4.1 外滩十大建筑1.上海外滩俄罗斯领事馆2.张园3.黄浦公园石库门建筑群4.渣打银行5.上海远东银行6.中国银行大楼7.汇丰银行大楼8.东京建筑(现中外运长阳大厦)9.宝琛楼10.外滩十八号大楼4.2 典型建筑案例介绍4.2.1 上海外滩俄罗斯领事馆4.2.2 张园4.2.3 黄浦公园石库门建筑群五、外滩万国建筑的影响5.1 对当代建筑的启示5.2 对上海城市形象的塑造5.3 对文化交流的促进六、结语以上是对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的全面介绍。

从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出发,我们了解到外滩之所以成为万国建筑的聚集地,是因为上海作为通商口岸的地位和欧洲各国租界的建立。

而外滩万国建筑的兴起也标志着上海作为商业中心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外滩万国建筑的风格特点和具体的建筑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西建筑相融合的特色以及建筑设计理念的体现。

这些著名的万国建筑对当代建筑、上海城市形象和文化交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作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不仅体现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了解上海外滩万国建筑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上海外滩的百年变化史看看属于爸妈的年代

上海外滩的百年变化史看看属于爸妈的年代

上海外滩的百年变化史看看属于爸妈的年代从外滩源的第一幢建筑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30多年。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外滩尽管一直都是上海的象征,但它每个年代的含义却不相同……30年代金融业的变化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外滩历史建筑群里,最年轻的一幢建成于1937年。

从1号到33号,很多是银行大楼:中国通商银行、汇丰银行、德华银行、华俄道胜银行、台湾银行、麦加利银行、中国银行、横滨正金银行、东方汇理银行,江海关大楼也在这里,加上友邦、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和不远处九江路上的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外滩无疑是上海金融中枢。

50年代人民大解放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当外国人设立的“江海关”变成了中国上海海关;当汇丰银行大楼变成了上海市府大楼;当“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公园变成人人可以免票入园……外滩成为国人结束屈辱“从此站起来了”的象征。

60年代爱情、约会的变化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那个年代上海人普遍住房条件窘迫,男女青年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只能到户外去。

那时又没有咖啡馆、酒吧、舞厅可泡,因此上海的情侣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外滩。

趴在防洪墙上,脸朝着黑黝黝的黄浦江水,从背后完全认不出谁是谁。

一对对情侣之间,可能只有一个拳头的距离,大家呢喃低语,互不干扰。

80年代开启新时代国门重新打开以后,老外们的第一站就是外滩。

他们为外滩带来了很多最新鲜、最时髦的东西。

比如,中国的第一家KFC就开在外滩。

当时上海总会已经成了东风饭店,现在东风饭店又变成了外滩华尔道夫。

现在时髦潮流的代表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顶级碗表在外滩包楼开店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外滩,搬迁至人民广场。

于是,外滩做回单纯的城市品味象征。

很多银行搬回来了,很多高级餐厅来了,很多奢侈品店来了,很多顶级酒店来了……连外滩气象台都变成了酒吧。

珠宝皇帝在外滩办展览你甚至可以在沙逊阁里做当年翘脚沙逊最爱做的事情——对着黄浦江和浦东放空。

在外滩就餐、住宿、购物成了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如今,很多十里洋场的场景,在这里复刻,外滩的美,当然不止奢华这一种!它华丽雍容,却也不失灵动娇俏,它孕育了无数的名人伟绩,见证了上海的百年跌宕,那从奢华中透出的历史沉淀,让人迷醉!。

上海外滩的历史与风貌

上海外滩的历史与风貌

上海外滩的历史与风貌上海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江畔,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也是一座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的景区。

上海外滩以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欧洲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并成为了国内外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胜地。

上海外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上海正处于中国近代史重要阶段的起点。

外滩最早是一个渔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忙的港口。

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中国面向外界的窗口,外滩也逐渐成为了上海的商业中心。

19世纪末,随着外商投资的大量涌入,外滩逐渐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和金融中心。

在外滩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外国建筑师和设计师纷纷展现才华,营造出了外滩独特的欧洲风情。

外滩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包括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新古典主义等,形成了一道别样的建筑风景线。

这些建筑的主体都以黄色砖石和白色立柱为主要颜色,延续了欧洲建筑的经典元素。

外滩的主要建筑包括“半岛酒店”、“南京东路20号”、“英国总领事馆”等。

其中,“半岛酒店”是外滩最有名的建筑之一,建于1929年,虽经过多次翻新,但仍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它是一座属于当时最高级别的豪华酒店,内部装饰奢华,服务一流,吸引了众多名人和政要入住。

“南京东路20号”作为外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923年,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建筑,曾作为外滩的旅游宣传中心和商业街。

除了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外,外滩还保留了许多历史悠久的标志性雕塑和纪念碑。

最著名的是外滩的“各国领事馆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旗广场”,它由各国领事馆的国旗组成,彰显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都市的地位。

如今,外滩已经成为一座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旅游胜地。

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和拍照。

外滩的夜景尤为壮观,当夜幕降临时,整个外滩灯火辉煌,霓虹灯的闪烁与建筑的瑰丽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除了欣赏外滩的建筑和夜景外,游客们还可以参观外滩的相关博物馆和展览。

上海外滩建筑的前世今生

上海外滩建筑的前世今生

上海外滩建筑的前世今生外滩英文:The Bund上海话拼音:nga thae「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

1844年起「外滩」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直至1943年收复租界后,百年外滩租界史告一段落。

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外滩」百年来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建筑,最终奠定如今独具魅力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承载了丰富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

无论你是否生活在上海,外滩都是一处值得探索和品位的文化地标,它的诞生,建立在百年文化积淀之上,它的繁华背后,更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的沧桑历程。

外滩 1 号No.1 The Mc Bain Building外滩1号初建于1916年,由英国「麦边洋行」投资,「马海洋行」设计。

是当之无愧的「外滩第一楼」。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平面「回」字形中央天井,外观带巴洛克装饰。

朝向延安东路和外滩的两个立面,分别设置两排爱奥尼式立柱,柱头涡卷优美,是点睛之笔。

1917年,壳牌石油旗下「亚细亚火油公司」购入命名「亚细亚大楼」。

解放后成为「上海冶金设计院」所在地,1996年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

外滩2 号No.2The Shanghai Club Building外滩2号建成于1911年,由「马海洋行」设计。

作为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曾是当时上海滩最豪华的社交场所。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

立面三段式设计,中部贯通两层的爱奥尼克柱廊引人瞩目。

窗楣、窗裙及墙面装饰均为巴洛克风格。

屋顶两侧各一座巴洛克式瞭望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总会」命运多舛,1941年沦为「日军海军武官府」。

1956年上海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国际海员俱乐部」。

1971年又化身「东风饭店」。

2011年,外滩2号百岁生日之际,又经历修整,恢复历史旧貌,变身为低调奢华的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浸满了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回忆。

上海外滩的历史变化

上海外滩的历史变化
塔,群米日 。列”,东 亚隔与方 洲江外明 第相滩珠 的
大第那志 厦 三 就 性 19 。 、 是 建 99 中人筑年 国们傲初 第期然, 一待屹上 海 立 的已 市 黄 久 88 层的浦又 一 江 世 金 茂界畔座 ,标
金 茂 大 厦
自此,上海外滩又多了两个标志性的建 筑,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衬托着 浦东美丽的滨江大道。外滩观光隧道犹如一 条纽带连接着浦东和浦西,挽着手共同发展!
到20世纪40年代,上海外滩已经基 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在短短的一个多 世纪中,上海从一个海滨小城一跃成为 远东最大的都市。
20 年 代 的 外 滩
30年代的外滩
50年代的外滩
80年代初期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
90 一望“建 年 , , 万 成 19 世 建 国 。 94 东 代 界设建塔年 方 中 第 完 筑 高 10 明 后 三 成 博 46 月 珠 高时览 8 1 期
块租界无数的探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各个入侵的殖民国争夺的肥肉各国租界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纷纷在此建造它们的体面建筑
上海外滩的历史变化
费思谅
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 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的发展 变化也是我们祖国发展变化的缩影。 看着现在高楼林立,晚上灯火辉煌 的外滩,谁又能想像出她从前的样 子呢?
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滩
如 今 的
夜景
外滩的夜景真美啊!从上海外滩的骤变不难看出上 海这么多年来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上海的日趋国际化。 在此我衷心的祝愿外滩越来越繁荣,同时也希望上 海能成功的举办2010年的世博会,希望祖国越来越昌 盛!
谢谢大家!
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各 个入侵的殖民国争夺的肥肉,各国租界 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纷纷在此建 造它们的体面建筑。逐渐地,租界初期 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 新的豪华大厦起立。这里原来驻有英国 的汇丰银行,当时的英国人称它是"从苏 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华贵的一幢建筑"。

上海外滩发生的历史故事

上海外滩发生的历史故事

上海外滩发生的历史故事在上海的黄浦江畔,坐落着一段迷人的历史故事-外滩。

百年来,外滩见证了上海从普通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巨变,也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

外滩最为人所知的故事之一就是有关英租界与美租界间的“狗战”。

在19世纪末,上海分为英租界和美租界,两界行政权争夺激烈。

据说,英租界的警犬在一次巡逻中误闯进美租界,引发了双方的激烈冲突。

最后,在数月的争夺后,英租界与美租界达成了协议,对外滩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划归,结束了这场“狗战”。

另一个让外滩著名的事件是1937年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的“血雨腥风”。

当时,日本侵略军攻占了上海,并在外滩一带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日军对民众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强奸,整个外滩一度变成了人间地狱。

这段血腥的历史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象征。

除了这些战争故事,外滩还承载了许多艺术和文化的记忆。

在20世纪上半叶,外滩聚集了大批的西洋建筑,成为了当时国际大都市的象征。

徐志摩、丁玲、巴金等许多文艺名人都曾在外滩留下过足迹,他们的作品和文化活动也为外滩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如今的外滩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了上海的地标之一。

游客们在这里可以看到繁华的陆家嘴金融区,欣赏到别具一格的现代建筑,还可以沿着江边漫步,感受到外滩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

每天夜晚,外滩的灯光璀璨,与对岸的浦东陆家嘴形成了美丽的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和留影。

无论是承载着战争记忆的历史事件,还是流传着艺术和文化的历史故事,上海外滩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上海的骄傲,也是城市文化的象征。

走进外滩,你会发现,这里蕴藏着千百年的历史,不仅仅是一段故事,更是上海的灵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历史最老的部 分之一。 1845年起今天的外滩地带被划 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 码头,并在这里铺设了马路和加固了江 岸。英国商人的房子也得到了英军的保 护。因为有了这么一块租界,无数的探 险家、商人纷纷踏上了这块海滩。洋人 喜欢在泥滩上跑马,跑出了一条 500 米 长的小道,当时上海人称它为 " 马路 " 。 英国人管这条马路叫外滩(Bund)。
到20世纪40年代,上海外滩已经基 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在短短的一个多 世纪中,上海从一个海滨小城一跃成为 远东最大的都市。
20 年 代 的 外 滩
30年代的外滩
50年代的外滩
80年代初期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
90 一望“建 年 , , 万 成 19 世 建 国 。 94 东 代 界设建塔年 方 中 第 完 筑 高 10 明 后 三 成 博 46 月 珠 高时览 8 1 期
外 滩
如 今 的
夜景
外滩的夜景真美啊!从上海外滩的骤变不难看出上 海这么多年来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上海的日趋国际化。 在此我衷心的祝愿外滩越来越繁荣,同时也希望上 海能成功的举办2010年的世博会,希望祖国越来越昌 盛!
谢谢大家!
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各 个入侵的殖民国争夺的肥肉,各国租界 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纷纷在此建 造它们的体面建筑。逐渐地,租界初期 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 新的豪华大厦起立。这里原来驻有英国 的汇丰银行,当时的英国人称它是"从苏 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华贵的一幢建筑"。
20世纪的外滩
塔,群米日 。列”,东 亚隔与方 洲江外明 第相滩珠 的
大第那志 厦 三 就 性 19 。 、 是 建 99 中人筑年 国们傲初 第期然, 一待屹上 海 立 的已 市 黄 久 88 层的浦又 一 江 世 金 茂界畔座 ,标
金 茂 大 厦
自此,上海外滩又多了两个标志性的建 筑,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衬托着 浦东美丽的滨江大道。外滩观光隧道犹如一 条纽带连接着浦东和浦西,挽着手共同发展!
上海外滩的历史变化
费思谅Leabharlann 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 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的发展 变化也是我们祖国发展变化的缩影。 看着现在高楼林立,晚上灯火辉煌 的外滩,谁又能想像出她从前的样 子呢?
19世纪的上海外滩
法国冒险家描述当年的外滩:“不计其数的 污水沟和小河纵横交错,到处是坟墩。低矮肮 脏的茅屋,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棚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