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压轴题集锦5-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压轴题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压轴题集锦5-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压轴题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压轴题集锦5-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压轴题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压轴题集锦5

一.解答题(共60小题)

1.已知椭圆C1的方程为,双曲线C2的左、右焦点分别是C1的左、右顶点,而C2的左、右顶点分别是C1的左、右焦点.

(1)求双曲线C2的方程;

(2)若直线与双曲线C 2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其中O为原点),求k的范围.

(3)试根据轨迹C2和直线l,设计一个与x轴上某点有关的三角形形状问题,并予以解答(本题将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思维层次评分).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x,y+2),=(x,y﹣2),且|=8.

(1)求动点M(x,y)的轨迹C的方程;

(2)过点(0,3)作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设,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四边形OAPB为矩形?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不存在,说明理由.

3.如图,已知定圆C:x2+(y﹣3)2=4,定直线m:x+3y+6=0,过A(﹣1,0)的一条动直线l与直线相交于N,与圆C相交于P,Q两点,M是PQ中点.

(Ⅰ)当l与m垂直时,求证:l过圆心C;

(Ⅱ)当时,求直线l的方程;

(Ⅲ)设t=,试问t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请求出t的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由.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和y轴上(如图),且OC=1,OA=a+1(a>1),点D在边OA上,满足OD=a.分别以OD、OC为长、短半轴的椭圆在矩形

及其内部的部分为椭圆弧CD.直线l:y=﹣x+b与椭圆弧相切,与OA交于点E.

(1)求证:b2﹣a2=1;

(2)设直线l将矩形O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直线l的方程;

(3)在(2)的条件下,设圆M在矩形及其内部,且与l和线段EA都相切,求面积最大的圆M的方程.

5.过点F(0,1)作直线l与抛物线x2=4y相交于两点A、B,圆C:x2+(y+1)2=1

(1)若抛物线在点B处的切线恰好与圆C相切,求直线l的方程;

(2)过点A、B分别作圆C的切线BD、AE,试求|AB|2﹣|AE|2﹣|BD|2的取值范围.

6.已知圆C:(x+4)2+y2=4,圆D的圆心D在y 轴上且与圆C外切,圆D与y 轴交于A、B 两点,定点P的坐标为(﹣3,0).

(1)若点D(0,3),求∠APB的正切值;

(2)当点D在y轴上运动时,求∠APB的最大值;

(3)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Q,当圆D在y轴上运动时,∠AQB是定值?如果存在,求出Q 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7.设椭圆=1(a>b>0)过点,且左焦点为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当过点P(4,1)的动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两不同点A,B时,在线段AB上取点Q,

满足?=?,证明:点Q总在某定直线上.

8.设椭圆,({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右准线为l,M,N是l上的两个动点,

(Ⅰ)若,求a,b的值;

(Ⅱ)证明:当|MN|取最小值时,与共线.

9.已知曲线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曲线C1的内切圆

半径为.记C2为以曲线C1与坐标轴的交点为顶点的椭圆.

(Ⅰ)求椭圆C2的标准方程;

(Ⅱ)设AB是过椭圆C2中心的任意弦,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是l上异于椭圆中心的点.

(1)若|MO|=λ|OA|(O为坐标原点),当点A在椭圆C2上运动时,求点M的轨迹方程;(2)若M是l与椭圆C2的交点,求△AMB的面积的最小值.

10.已知双曲线.

(1)求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

(2)已知点M的坐标为(0,1).设P是双曲线C上的点,Q是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记

.求λ的取值范围;

(3)已知点D,E,M的坐标分别为(﹣2,﹣1),(2,﹣1),(0,1),P为双曲线C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记l为经过原点与点P的直线,s为△DEM截直线l所得线段的长.试将s表示为直线l的斜率k的函数.

11.已知椭圆C1的中心和抛物线C2的顶点都在坐标原点O,C1和C2有公共焦点F,点F在x 轴正半轴上,且C1的长轴长、短轴长及点F到C1右准线的距离成等比数列.

(Ⅰ)当C2的准线与C1右准线间的距离为15时,求C1及C2的方程;

(Ⅱ)设过点F且斜率为1的直线l交C1于P,Q两点,交C2于M,N两点.当|MN|=8时,

求|PQ|的值.

1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1:=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F2也是抛物线C2:y2=4x的焦点,点M为C1与C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且|MF2|=.

(Ⅰ)求C1的方程;

(Ⅱ)平面上的点N满足,直线l∥MN,且与C1交于A,B两点,若,求直线l的方程.

13.如图,椭圆C:(a>b>0)的一个焦点为F(1,0),且过点(2,0).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若AB为垂直于x轴的动弦,直线l:x=4与x轴交于点N,直线AF与BN交于点M.(ⅰ)求证:点M恒在椭圆C上;

(ⅱ)求△AMN面积的最大值.

14.如图,椭圆=1(a>b>0)的一个焦点是F(1,0),O为坐标原点.

(Ⅰ)已知椭圆短轴的两个三等分点与一个焦点构成正三角形,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过点F的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若直线l绕点F任意转动,值有|OA|2+|OB|2<|AB|2,求a的取值范围.

15.设P为椭圆上的一个点,过点P作椭圆的切线与⊙O:x2+y2=12相交于M,N

两点,⊙O在M,N两点处的切线相交于点Q.(1)若点P坐标为,求直线MN的方程.(2)若P为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点Q的轨迹方程.

16.已知正三角形OAB的三个顶点都在抛物线y2=2x上,其中O为坐标原点,设圆C是OAB 的内接圆(点C为圆心)

(Ⅰ)求圆C的方程;

(Ⅱ)设圆M的方程为(x﹣4﹣7cosθ)2+(y﹣7sinθ)2=1,过圆M上任意一点P分别作圆C 的两条切线PE,PF,切点为E,F,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7.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M(2,0),AB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3y﹣6=0点T(﹣1,1)在AD边所在直线上.

(Ⅰ)求AD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Ⅱ)求矩形ABCD外接圆的方程;

(Ⅲ)若动圆P过点N(﹣2,0),且与矩形ABCD的外接圆外切,求动圆P的圆心的轨迹方程.

18.如图,中心在原点O的椭圆的右焦点为F(3,0),右准线l的方程为:x=12.

(1)求椭圆的方程;

(2)在椭圆上任取三个不同点P1,P2,P3,使∠P1FP2=∠P2FP3=∠P3FP1,证明:

++为定值,并求此定值.

19.已知椭圆C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椭圆C上的点到焦点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Ⅰ)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Ⅱ)若直线l:y=kx+m(k≠0)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M、N(M、N不是左、右顶点),且以MN为直径的圆经过椭圆的右顶点A.求证:直线l过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

20.已知半椭圆与半椭圆组成的曲线称为“果圆”,其中

a2=b2+c2,a>0,b>c>0.如图,设点F0,F1,F2是相应椭圆的焦点,A1,A2和B1,B2是“果圆”与x,y轴的交点,

(1)若三角形F0F1F2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求“果圆”的方程;

(2)若|A1A|>|B1B|,求的取值范围;

(3)一条直线与果圆交于两点,两点的连线段称为果圆的弦.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斜率为k的直线交果圆于两点,得到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落在某个椭圆上?若存在,求出所有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定点C(0,p)作直线与抛物线x2=2py(p>0)相交于A、B两点.

(Ⅰ)若点N是点C关于坐标原点O的对称点,求△ANB面积的最小值;

(Ⅱ)是否存在垂直于y轴的直线l,使得l被以AC为直径的圆截得弦长恒为定值?若存在,求出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2.设动点P到点A(﹣1,0)和B(1,0)的距离分别为d1和d2,∠APB=2θ,且存在常数λ(0<λ<1),使得d1d2sin2θ=λ.

(1)证明:动点P的轨迹C为双曲线,并求出C的方程;

(2)过点B作直线双曲线C的右支于M,N两点,试确定λ的范围,使,其中点O 为坐标原点.

23.已知椭圆C:(a>b>0)的离心率为,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坐标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求△AOB面积的最大值.

24.已知点D在定线段MN上,且|MN|=3,|DN|=1,一个动圆C过点D且与MN相切,分别过M、N作圆C的另两条切线交于点P.

(Ⅰ)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求点P的轨迹方程;

(Ⅱ)过点M作直线l与所求轨迹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B,若(+λ)?(﹣λ)=0,且λ∈[2﹣,2+],求直线l与直线MN夹角θ的取值范围.

25.在等差数列{a n}中,a4S4=﹣14,S5﹣a5=﹣14,其中S n是数列{a n}的前n项之和,曲线C n 的方程是+=1,直线l的方程是y=x+3.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判断C n与l的位置关系;

(3)当直线l与曲线C n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n,B n时,令M n=(|a n|+4)|A n B n|,求M n的最小值.

(4)对于直线l和直线外的一点P,用“l上的点与点P距离的最小值”定义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与原有的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是等价的.若曲线C n与直线l不相交,试以类似的方式给出一条曲线C n与直线l间“距离”的定义,并依照给出的定义,在C n中自行选定一个椭圆,求出

该椭圆与直线l的“距离”.

26.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A是椭圆C上的一点,且

,坐标原点O到直线AF1的距离为.

(I)求椭圆C的方程;

(II)设Q是椭圆C上的一点,过Q的直线l交x轴于点P(﹣1,0),交y轴于点M,若,求直线l的方程.

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三点A(﹣1,0),B(1,0),C(﹣1,),以A、B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C.

(I)求椭圆的方程;

(II)设点D(0,1),是否存在不平行于x轴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不同两点M、N,使

?若存在,求出直线l斜率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III)若对于y轴上的点P(0,n)(n≠0),存在不平行于x轴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不同两点M、N,使,试求n的取值范围.

28.如图,设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且A、B两点坐标为(x1,y1),(x2,y2),y1>0,y2<0,P是此抛物线的准线上的一点,O是坐标原点.

(Ⅰ)求证:y1y2=﹣p2;

(Ⅱ)直线PA、PF、PB的方向向量为(1,a)、(1,b)、(1,c),求证:实数a、b、c成等差数列;

(Ⅲ)若.

29.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A是抛物线上横坐标为4、且位于x轴上方的点,A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等于5.

(1)求抛物线方程;

(2)过焦点F作倾斜角为45°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求 A B的中点C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

30.已知点A(x1,y1),B(x2,y2)(x1x2≠0)是抛物线y2=2px(p>0)上的两个动点,O是

坐标原点,向量,满足,设圆C的方程为x2+y2﹣(x1+x2)x﹣(y1+y2)y=0.

(1)证明线段AB是圆C的直径;

(2)当圆C的圆心到直线x﹣2y=0的距离的最小值为时,求p的值.

31.双曲线C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直线为C的一条渐近线.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过点P(0,4)的直线l,交双曲线C于A、B两点,交x轴于Q点(Q点与C的顶点不重合),当,且时,求Q点的坐标.

32.已知椭圆C1:,抛物线C2:(y﹣m)2=2px(p>0),且C1、C2的公共弦AB过椭圆C1的右焦点.

(Ⅰ)当AB⊥x轴时,求m、p的值,并判断抛物线C2的焦点是否在直线AB上;

(Ⅱ)是否存在m、p的值,使抛物线C2的焦点恰在直线AB上?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m、p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3.已知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此椭圆上,且PF1⊥F1F2,|PF1|=,|PF2|=.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直线l过圆x2+y2+4x﹣2y=0的圆心M且交椭圆于A,B两点,且A,B关于点M对称,求直线l的方程.

34.已知一列椭圆.n=1,2….若椭圆C n上有一点P n,使P n到右

准线l n的距离d n是{p n F n}与{P n G n}的等差中项,其中F n、G n分别是C n的左、右焦点.

(I)试证:(n≥1);

(II)取,并用S n表示△P n F n G n的面积,试证:S1<S2且S n>S n+1(n≥3).

35.如图,以椭圆的中心O为圆心,分别以a和b为半径作大圆和小圆.过

椭圆右焦点F(c,0)(c>b)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大圆于第一象限内的点A.连接OA交小圆于点B.设直线BF是小圆的切线.

(1)求证c2=ab,并求直线BF与y轴的交点M的坐标;

(2)设直线BF交椭圆于P、Q两点,求证?=b2.

36.如图,椭圆Q:(a>b>0)的右焦点F(c,0),过点F的一动直线m绕点F

转动,并且交椭圆于A、B两点,P是线段AB的中点.

(1)求点P的轨迹H的方程.

(2)在Q的方程中,令a2=1+cosq+sinq,b2=sinq(0<q≤),确定q的值,使原点距椭圆的右准线l最远,此时,设l与x轴交点为D,当直线m绕点F转动到什么位置时,三角形ABD的面积最大?

37.如图,椭圆=1(a>b>0)与过点A(2,0)B(0,1)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T,且椭圆的离心率e=.

(Ⅰ)求椭圆方程;

(Ⅱ)设F1、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M为线段AF2的中点,求证:∠ATM=∠AF1T.

38.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右顶点为D(2,0),设点.

(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P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PA中点M的轨迹方程;

(3)过原点O的直线交椭圆于点B,C,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39.椭圆的中心是原点O,短轴长为,左焦点为F(﹣c,0)(c>0),相应的准线l与x 轴交于点A,且点F分的比为3,过点A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PF⊥QF,求直线PQ的方程;

(Ⅲ)设(λ>1),点Q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Q′,求证:.

40.若F1F2为双曲线﹣=1的左右焦点,O为坐标原点,P在双曲线左支上,M在右准

线上,且满足=,=

(1)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

(2)若此双曲线过点N(2,),求双曲线方程;

(3)设(2)中双曲线的虚轴端点为B1,B2(B1在y轴正半轴上),求B2作直线AB与双曲线交于A B两点,求⊥时,直线AB的方程.

41.已知直线l1:ax﹣by+k=0;l2:kx﹣y﹣1=0,其中a是常数,a≠0.

(1)求直线l1和l2交点的轨迹,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若是二次曲线,试求出焦点坐标和离心率.

(2)当a>0,y≥1时,轨迹上的点P(x,y)到点A(0,b)距离的最小值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

42.P,Q,M,N四点都在椭圆上,F为椭圆在y轴正半轴上的焦点.已知与共

线,与共线,且.求四边形PMQN的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43.如图,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长轴A1A2的长为4,左准线l与x轴的交点为M,|MA1|:|A1F1|=2:1.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点P在直线l上运动,求∠F1PF2的最大值、

44.设A、B是椭圆3x2+y2=λ上的两点,点N(1,3)是线段AB的中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椭圆相交于C、D两点.

(Ⅰ)确定λ的取值范围,并求直线AB的方程;

(Ⅱ)试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λ,使得A、B、C、D四点在同一个圆上?并说明理由.45.已知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c,0)、F2(c,0),Q是椭圆外的动点,满足||=2a.点P是线段F1Q与该椭圆的交点,点T在线段F2Q上,并且满足

?=0,||≠0.

(Ⅰ)设x为点P的横坐标,证明||=a+x;

(Ⅱ)求点T的轨迹C的方程;

(Ⅲ)试问:在点T的轨迹C上,是否存在点M,使△F1MF2的面积S=b2.若存在,求∠F1MF2的正切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6.已知方向向量为v=(1,)的直线l过点(0,﹣2)和椭圆C:+=1(a>b>0)

的焦点,且椭圆C的中心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在椭圆C的右准线上.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是否存在过点E(﹣2,0)的直线m交椭圆C于点M、N,满足?=.cot∠MON≠0(O为原点).若存在,求直线m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7.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为F1、F2,离心率为e.直线l:y=ex+a 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M是直线l与椭圆C的一个公共点,P是点F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设=λ.

(Ⅰ)证明:λ=1﹣e2;

(Ⅱ)若λ=,△MF1F2的周长为6;写出椭圆C的方程;

(Ⅲ)确定λ的值,使得△PF1F2是等腰三角形.

48.如图,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A是抛物线上横坐标为4且位于x轴上方的点.A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等于5,过A作AB垂直于y轴,垂足为B,OB的中点为M(O为坐标原点).

(Ⅰ)求抛物线C的方程;

(Ⅱ)过M作MN⊥FA,垂足为N,求点N的坐标;

(Ⅲ)以M为圆心,4为半径作圆M,点P(m,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试讨论直线AP 与圆M的位置关系.

49.已知双曲线C:=1(a>0,b>0)的离心率为,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1.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设直线y=kx+1与双曲线C的左支交于A、B两点,求k的取值范围;

(3)若另一条直线l经过点P(﹣2,0)及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b0的取值范围.

50.双曲线=1(a>1,b>0)的焦点距为2c,直线l过点(a,0)和(0,b),且点(1,0)到直线l的距离与点(﹣1,0)到直线l的距离之和.求双曲线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51.设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又与双曲线x2﹣y2=1相交于C、D两点,

C、D三等分线段AB.求直线?的方程.

52.如图,过抛物线x2=4y的对称轴上任一点P(0,m)(m>0)作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

两点,点Q是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I)设点P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λ,证明:

(Ⅱ)设直线AB的方程是x﹣2y+12=0,过A,B两点的圆C与抛物线在点A处有共同的切线,求圆C的方程.

53.(理科)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一条经过点(3,﹣)且方向向量为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交x轴于M点,又.

(1)求直线l方程;

(2)求椭圆C长轴长取值的范围.

54.已知动圆过定点P(1,0),且与定直线l:x=﹣1相切,点C在l上.

(Ⅰ)求动圆圆心的轨迹M的方程;

(Ⅱ)设过点P,且斜率为﹣的直线与曲线M相交于A,B两点.

(i)问:△ABC能否为正三角形?若能,求点C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ii)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求这种点C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55.设曲线C的方程是y=x3﹣x,将C沿x轴、y轴正向分别平行移动t、s单位长度后得曲线C1.

(1)写出曲线C1的方程;

(2)证明曲线C与C1关于点A(,)对称;

(3)如果曲线C与C1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证明s=﹣t且t≠0.

56.已知抛物线y2=2x.

(1)在抛物线上任取二点P1(x1,y1),P2(x2,y2),经过线段P1P2的中点作直线平行于抛物线的轴,和抛物线交于点P3,证明△P1P2P3的面积为;

(2)经过线段P1P3、P2P3的中点分别作直线平行于抛物线的轴,与抛物线依次交于Q1、Q2,试将△P1P3Q1与△P2P3Q2的面积和用y1,y2表示出来;

(3)仿照(2)又可做出四个更小的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可以做一系列的三角形,由此设法求出线段P1P2与抛物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57.如图,已知椭圆C:+=1,(a>b>0),点B是其下顶点,直线x+3y+6=0与椭圆C

交于A,B两点(点A在x轴下方),且线段AB的中点E在直线y=x上.

(I)求椭圆C的方程;

(Ⅱ)若点P为椭圆C上异于A,B的动点,且直线AP,BP分别交直线y=x于点M,N,证

明:?为定值.

58.如图,已知直线OP交椭圆C:+=1于点Q,其中O为坐标原点,点P的坐标为

(2,1),=,若椭圆C不经过原点的弦AB被直线OP平分于点D,且直线AP,BP 与椭圆C的另一交点分别为M,N.

(1)求椭圆C的方程;

(2)试研究直线MN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59.已知抛物线C1:y2=2px(p>0)与直线x﹣y+1=0相切,椭圆C2:+=1(a>b>0)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C1的焦点F重合,且离心率为,点M(a2,0).

(1)求抛物线C1与椭圆C2的方程;

(2)若在椭圆C2上存在两点A,B使得=λ(λ∈[﹣2,﹣1]),求|+|的最小值.60.已知椭圆+=1(a>b>0)的离心率为,过右焦点F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被椭圆

截得的弦长为1,过点(m,0)(0<m<a)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过点P(,0)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l,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ABQ为等边

三角形?若存在,试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中数学组卷0060题5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60小题)

1.已知椭圆C1的方程为,双曲线C2的左、右焦点分别是C1的左、右顶点,而C2的左、右顶点分别是C1的左、右焦点.

(1)求双曲线C2的方程;

(2)若直线与双曲线C 2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其中O为原点),求k的范围.

(3)试根据轨迹C2和直线l,设计一个与x轴上某点有关的三角形形状问题,并予以解答(本题将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思维层次评分).

【分析】(1)设双曲线C2的方程为,则a2=4﹣1=3,再由a2+b2=c2得b2=1,由此能求出故C2的方程.

(2)将代入得.由直线l与双曲线C2交于不同的

两点得:,由此能求出k的取值范围.

(3)若x轴上存在点P(m,0),使△APB是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m的取值范围.当k=0时,P点坐标为(0,0),即m=0;当k≠0时,设线段AB的中点M(x0,y0),线段

AB的中垂线方程为,令y=0,得,由此能求出m

的范围.

【解答】解:(1)设双曲线C2的方程为,

则a2=4﹣1=3,再由a2+b2=c2得b2=1,故C2的方程为

(2)将代入得

由直线l与双曲线C2交于不同的两点得:∴

且k2<1…①A(x1,y1),B(x2,y2),则∴

=

又∵,得x 1x2+y1y2>2,∴

即,解得:②,故k的取值范围为.

(3)若x轴上存在点P(m,0),使△APB是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m的取值范围.解:显然,当k=0时,P点坐标为(0,0),即m=0;

当k≠0时,设线段AB的中点M(x0,y0),

由(2)知

于是,线段AB的中垂线方程为,令y=0,得,由①知,

∴,∴m∈R,且m≠0.

综上所述,m∈R.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x,y+2),=(x,y﹣2),且|=8.

(1)求动点M(x,y)的轨迹C的方程;

(2)过点(0,3)作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设,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四边形OAPB为矩形?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不存在,说明理由.

(0,

【分析】(1)因为,且.所以动点M到两个定点F

﹣2),F2(0,2)的距离的和为8.由此能求出动点M(x,y)的轨迹C的方程.

(2)若直线l是y轴,则A、B是椭圆的顶点.,所以O与P重合,与四边形OAPB是矩形矛盾.所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3,A(x1,y1),B(x2,y2),由,由于△=(18k2)﹣4(4+3k2)(﹣21)>0恒

成立.由韦达定理.因为,所以OAPB是平行四

边形.由此能够导出存在直线,使得四边形OAPB为矩形.

【解答】解:(1)因为,且.

所以动点M到两个定点F1(0,﹣2),F2(0,2)的距离的和为8.

所以轨迹C以F1(0,﹣2),F2(0,2)为焦点的椭圆,

方程为.

(2)为直线l过点(0,3).

若直线l是y轴,则A、B是椭圆的顶点.

所以O与P重合,与四边形OAPB是矩形矛盾.

所以直线l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3,A(x1,y1),B(x2,y2)

由,

由于△=(18k2)﹣4(4+3k2)(﹣21)>0恒成立.

由韦达定理.

因为,

所以OAPB是平行四边形.

若存在直线l,使得四边形OAPB为矩形,

则OA⊥OB,即,

2020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试题(含答案)

2020高考虽然延期,但是每天练习一定要跟上,加油! 圆锥曲线 一. 选择题: 1.(福建卷11)又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的两个焦点为F 1、 F 2,若P 为其上一点,且|PF 1|=2|PF 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B A.(1,3) B.(]1,3 C.(3,+∞) D.[)3,+∞ 2.(海南卷11)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 = 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 -1)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A ) A. (4 1 ,-1) B. (4 1,1) C. (1,2) D. (1,-2) 3.(湖北卷10)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 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 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 为一个焦点 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 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 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12c 和22c 分别表示椭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12a 和22a 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①1122a c a c +=+; ②1122a c a c -=-; ③1212c a a c >; ④ 1 1 c a <2 2 c a . 其中正确式子的序号是B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湖南卷8)若双曲线22221x y a b -=(a >0,b >0)上横坐标为32 a 的点 到右焦点的距离大于它到左准线的距离,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B ) A.(1,2) B.(2,+∞) C.(1,5) D. (5,+∞) 5.(江西卷7)已知1F 、2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120MF MF ?=u u u u r u u u u r 的点M 总在椭圆内部,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C A .(0,1) B .1 (0,]2 C .(0, 2 D .,1)2 6.(辽宁卷10)已知点P 是抛物线22y x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点(0,2)的距离与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A ) A B .3 C D .92 7.(全国二9)设1a >,则双曲线22 22 1(1)x y a a - =+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是( B ) A . B . C .(25), D .(2 8.(山东卷(10)设椭圆C 1的离心率为 13 5 ,焦点在X 轴上且长轴长为 A B C D -

(完整版)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圆锥曲线 一、考点(限考)概要: 1、椭圆: (1)轨迹定义: ①定义一:在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椭圆,两定点是焦点,两定点间距离是焦距,且定长2a大于焦距2c。用集合表示为: ; ②定义二: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个常数e,那么这个点的轨迹叫做椭圆。其中定点叫焦点,定直线叫准线,常数是离心 率用集合表示为: ; (2)标准方程和性质:

注意:当没有明确焦点在个坐标轴上时,所求的标准方程应有两个。 (3)参数方程:(θ为参数); 3、双曲线: (1)轨迹定义: ①定义一:在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两定点是焦点,两定点间距离是焦距。用集合表示为: ②定义二: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个常数e,那么这个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其中定点叫焦点,定直线叫准线,常数e是离心率。 用集合表示为:

(2)标准方程和性质: 注意:当没有明确焦点在个坐标轴上时,所求的标准方程应有两个。

4、抛物线: (1)轨迹定义:在平面内到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定点是焦点,定直线是准线,定点与定直线间的距离叫焦参数p。用集合表示为 : (2)标准方程和性质: ①焦点坐标的符号与方程符号一致,与准线方程的符号相反;②标准方程中一次项的字母与对称轴和准线方程的字母一致;③标准方程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有别于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

二、复习点睛: 1、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结构: 2、椭圆各参数间的关系请记熟“六点六线,一个三角形”,即六点:四个顶点,两个焦点;六线:两条准线,长轴短轴,焦点线和垂线PQ;三角形:焦点三角形。则椭圆的各性质(除切线外)均可在这个图中找到。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压轴题集锦2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压轴题集锦2 一.解答题(共60小题) 1.如图,F1(﹣c,0),F2(c,0)分别是双曲线C:=1(a,b>0)的左,右焦点,过点F2作x轴的垂线交双曲线的上半部分于点P,过点F1作直线PF1的垂线交直线l:x=﹣ 于点Q. (1)若点P的坐标为(4,6),求双曲线C的方程及点P处的切线方程; (2)证明:直线PQ与双曲线C只有一个交点; (3)若过l:x=﹣上任一点M作双曲线C:=1(a,b>0)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T1,T2,问:直线T1T2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请求出该定点;否则,请说明理由. 2.已知曲线C1:+=1(a>b>0,x≥0)和曲线C2:x2+y2=r2(x≥0)都过点A(0,﹣1),且曲线C1所在的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 (1)求曲线C1,C2的方程 (2)设点B,C分别在曲线C1,C2上,k1,k2分别为直线AB,AC的斜率,当k2=4k1时, ①直线BC是否经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②设E(0,1),求||?||的最大值.

3.已知B(﹣1,0),C(1,0),P是平面上一动点,且满足||?||=?. (1)求点P(x,y)的轨迹C对应的方程. (2)如果点A(m,2)在曲线C上,过点A作曲线C的两条弦AD和AE,且AD⊥AE,问直线DE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该定点坐标;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4.已知F1、F2为椭圆C:的左,右焦点,M为椭圆上的动点,且? 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2.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点作不与y轴垂直的直线l交该椭圆于M,N两点,A为椭圆的左顶点.试判断∠MAN是否为直角,并说明理由. 5.已知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F1,F2关于直线x+y﹣2=0的对称点是圆C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 (Ⅰ)求圆C的方程; (Ⅱ)设过点F2的直线l被椭圆E和圆C所截得的弦长分别为a,b.当ab最大时,求直线l 的方程. 6.过抛物线E:x2=2py(p>0)的焦点F作斜率率分别为k1,k2的两条不同直线l1,l2,且k1+k2=2.l1与E交于点A,B,l2与E交于C,D,以AB,CD为直径的圆M,圆N(M,N为圆心)的公共弦所在直线记为l. (Ⅰ)若k1>0,k2>0,证明:; (Ⅱ)若点M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为,求抛物线E的方程. 7.如图,椭圆C:经过点P(1,),离心率e=,直线l的方程为x=4. (1)求椭圆C的方程; (2)AB是经过右焦点F的任一弦(不经过点P),设直线AB与直线l相交于点M,记PA,

【2020届】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专题复习:圆锥曲线解答题12大题型解题套路归纳

【高考数学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解答题!】注:【求解完第一问以后,】→WILL COME ACROSS圆锥曲线题10大题型:(1)弦长问题(2)中点问题(3)垂直问题(4)斜率问题(5)对称问题(6)向量问题(7)切线问题(8)面积问题(9)最值问题(10)焦点三角形问题。中的2-----4类;分门别类按套路求解; 1.高考最重要考:直线与椭圆,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第一问最高频考(总与三个问题有关):(1)———————;(2)——————————;(3)—————————; 2.圆锥曲线题,直线代入圆锥曲线的“固定3步走”:---------------------------------------------------; ——————————————————————————————————————; 3.圆锥曲线题固定步骤前9步:-------------------;---------------------------------------------;————————————;—————————;——————————;—————————————————;———————————;——————————————; 4.STEP1:首先看是否属于3种特殊弦长:(1)圆的弦长问题;(2)中点弦长问题(3)焦点弦长问题;→(1)圆的弦长问题:(2法)首选方法:垂径定理+勾

股定理:图示:--------------------------------;公式为:-------------------------;其中求“点线距”的方法:———————;次选:弦长公式;→(2) 中点弦长问题:(2法)首选方法:“点差法” 椭圆:(公式一)--------------------------------;(公式二)--------------------------------;副产品:两直线永远不可能垂直!原因:___________;【两直线夹角的求法:(夹角公式)___________;】双曲线(公式一)--------------------------------;(公式二)--------------------------------;抛物线:形式一:___________;(公式一)--------------------------------;(公式二)--------------------------------;形式2:___________;(公式一)--------------------------------;(公式二)--------------------------------;附:“点差法”步骤:椭圆:“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而不求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率公式”+“中点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公式:(公式一)-------------------;(公式二)---------------------;附:“点差法”步骤:抛物线;形式一___________;:“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而不求法”___________________;“斜率公式”+“中点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公式:(公式一)---------------------;(公式二)--------------------;附:“点差法”步骤: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圆锥曲线

圆锥曲线 一、填空题 1、(2015年江苏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P 为双曲线221x y -=右支上的一个动点,若P 到直线10x y -+=的距离大于c 恒成立,则c 的最大值 为___ 2 __________。 2、(2013年江苏高考)双曲线19 162 2=-y x 的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 3、(2013年江苏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 )0,0(122 22>>=+b a b y a x ,右焦点为F ,右准线为l ,短轴的一个端点为B ,设原点到直线BF 的距离为1d ,F 到l 的距离为2d ,若126d d =,则椭圆 C 的离心率为 。 4、( 南京、盐城市高三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C : y x 42=的焦点为F ,定点)0, 22(A ,若射线FA 及抛物线C 相交于点M ,及抛物线C 的准线相交于点N ,则FM :MN= 5、(苏锡常镇四市 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已知双曲线22 221(,0) x y a b a b -=>的离心率等于2,它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1,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 6、(泰州市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已知双曲线22 14x y m -=的渐近线方程为 2 y x =± ,则m = ▲

7、(盐城市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若抛物线28y x =的焦点F 及双曲线 22 13x y n -=的一个焦点重合,则n 的值为 ▲ 8、( 江苏南京高三9月调研)已知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渐近 线方程 为y =±3x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9、( 江苏苏州高三9月调研)已知双曲线22 15 x y m -=的右焦点及抛物线 212y x =的焦点相同,则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10、(南京市、盐城市 高三)若双曲线222(0)x y a a -=>的右焦点及抛物线 24y x =的焦点重合,则a = ▲ . 11、(南通市 高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直线2y x =±为渐近线,且经过抛物 线24y x =焦点的双曲线的方程是 12、(苏州市 高三上期末)以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顶点,顶点为中心,离心率为2的双曲线标准方程为 13、(泰州市 高三上期末)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右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是其 到左顶点距离的一半,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 ▲ 14、(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5月调研(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22 19x y m -=的一个焦点为(5,0),则实数 m = ▲ 15、(南京、盐城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淮安三模))在平面直角坐 标系xOy 中,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两条渐近线及抛物线y 2=4x Y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详解【免费】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椭圆与双曲线的经典 结论+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总结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以下方法: 1、定义法 (1)椭圆有两种定义。第一定义中,r 1+r 2=2a 。第二定义中,r 1=ed 1 r 2=ed 2。 (2)双曲线有两种定义。第一定义中,a r r 221=-,当r 1>r 2时,注意r 2的最小值为c-a :第二定义中,r 1=ed 1,r 2=ed 2,尤其应注意第二定义的应用,常常将 半径与“点到准线距离”互相转化。 (3)抛物线只有一种定义,而此定义的作用较椭圆、双曲线更大,很多抛物线问题用定义解决更直接简明。 2、韦达定理法 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 3、解析几何的运算中,常设一些量而并不解解出这些量,利用这些量过渡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法称为“设而不求法”。设而不求法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而产生的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即设弦的两个端点A(x 1,y 1),B(x 2,y 2),弦AB 中点为M(x 0,y 0),将点A 、B 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作差后,产生弦中点与弦斜率的关系,这是一种常见的“设而不求”法,具体有: (1))0(122 22>>=+b a b y a x 与直线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 020=+k b y a x 。 (2))0,0(122 22>>=-b a b y a x 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 020=-k b y a x (3)y 2 =2px (p>0)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2y 0k=2p,即y 0k=p. 【典型例题】 例1、(1)抛物线C:y 2 =4x 上一点P 到点A(3,42) (2)抛物线C: y 2 =4x 上一点Q 到点B(4,1)与到焦点F 的距离和最小,则点分析:(1)A 在抛物线外,如图,连PF ,则PF PH =

高考圆锥曲线压轴题型汇总

高考圆锥曲线压轴题型汇总

————————————————————————————————作者:————————————————————————————————日期:

高考圆锥曲线压轴题型总结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一般采取设而不求,利用韦达定理,在这里我将这个问题分成了三种类型,其中第一种类型的变式比较多。而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在这里也用得多,两种思想可以提供简单的思路,简单的说就是只需考虑未知数个数和条件个数,。使用韦达定理时需注意成立的条件。 题型4有关定点,定值问题。将与之无关的参数提取出来,再对其系数进行处理。 (湖北卷)设A 、B 是椭圆 λ=+223y x 上的两点,点N (1,3)是线段AB 的中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椭圆相交于C 、D 两点. (Ⅰ)确定λ的取值范围,并求直线AB 的方程; (Ⅱ)试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λ,使得A 、B 、C 、D 四点在同一个圆上?并说明理由. (I )解法1:依题意,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 λ=++-=2 23,3)1(y x x k y 代入,整理得 .0)3()3(2)3(222=--+--+λk x k k x k ① 设是方程则212211,),,(),,(x x y x B y x A ①的两个不同的根, 0])3(3)3([422>--+=?∴k k λ ② ) 3,1(.3) 3(2221N k k k x x 由且+-= +是线段AB 的中点,得 .3)3(,1222 1+=-∴=+k k k x x 解得k=-1,代入②得,λ>12,即λ的取值范围是(12,+∞). 于是,直线AB 的方程为.04),1(3=-+--=-y x x y 即 解法2:设则有),,(),,(2211y x B y x A .0))(())((33, 3212121212 2222121=+-++-??????=+=+y y y y x x x x y x y x λλ 依题意, . ) (3,2 12121y y x x k x x AB ++- =∴≠ . 04),1(3). ,12(.12313,)3,1(.1,6,2,)3,1(222121=-+--=-+∞∴=+?>-==+=+∴y x x y AB N k y y x x AB N AB 即的方程为直线的取值范围是在椭圆内又由从而的中点是λλΘ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大题集大全

高考二轮复习专项:圆锥曲线 1. 如图,直线l1与l2是同一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交点是A ,点B 、D 在直线l1 上(B 、D 位于点A 右侧),且|AB|=4,|AD|=1,M 是该平面上的一个动点,M 在l1上的射影点是N ,且|BN|=2|DM|. 2. (Ⅰ)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动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 (Ⅱ)过点D 且不与l1、l2垂直的直线l 交(Ⅰ)中的轨迹C 于E 、F 两点;另外平面上的点G 、H 满足: ○1(R);AG AD λλ=∈u u u r u u u r ○22;GE GF GH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30.GH EF ?=u u u r u u u r 求点G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 设椭圆的中心是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 23=e ,已知点)3,0(P 到这个椭圆上的点的最远距离是4,求这个椭圆的方程. 3. 已知椭圆)0(1:22221>>=+b a b y a x C 的一条准线方程是, 425=x 其左、右顶点分别 是A 、B ;双曲线1 :22 222=-b y a x C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3x -5y=0. (Ⅰ)求椭圆C1的方程及双曲线C2的离心率; (Ⅱ)在第一象限内取双曲线C2上一点P ,连结AP 交椭圆C1于点M ,连结PB 并延长交椭圆C1于点N ,若=. 求证:.0=? B A D M B N l2 l1

4. 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右焦点F (c,0)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1,倾斜角为45°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设AB 中点为M ,直线AB 与OM 的夹角为αa. (1)用半焦距c 表示椭圆的方程及tg α; (2)若2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专题-理科

圆锥曲线专题 【考纲要求】 一、直线 1.掌握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点法向式方程、点斜式方程,认识坐标法在建立形与数的关 系中的作用; 2.会求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理解方程中字母系数表示斜率和截距的几何意义:懂得一元二 次方程的图像是直线; 3.会用直线方程判定两条直线间的平行或垂直关系(方向向量、法向量); 4.会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和夹角,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二、圆锥曲线 1.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意义,并能由此利用代数方法判定点是否在曲线上,以 及求曲线交点; 2.掌握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并理解上述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标准方程的 推导过程; 3.理解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有关概念及简单的几何特性,掌握求这些曲线方程的基本 方法,并能根据曲线方程的关系解决简单的直线与上述曲线有两个交点情况下的有关问题; 4.能利用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判定,确定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能利用 解析法解决相应的几何问题。 【知识导图】【精解名题】 一、弦长问题 例1 如图,已知椭圆 2 21 2 x y +=及点B(0, -2),过点B引椭圆的割线(与椭圆相交的直线)BD与椭圆交于C、D两点 (1)确定直线BD斜率的取值范围 (2)若割线BD过椭圆的左焦点 12 ,F F是椭圆的右焦点,求 2 CDF ?的面积 y x B C D F1F2 O

二、轨迹问题 例2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O ,O 是坐标原点,点A 在线段MN 上移动,x=4,y=t (33)t -≤≤上移动,点C 在双曲线 22 1169 x y -=上移动,求点B 的轨迹方程 三、对称问题 例3 已知直线l :22 2,: 1169 x y y kx C =++=,问椭圆上是否存在相异两点A 、B ,关于直线l 对称,请说明理由 四、最值问题 例4 已知抛物线2 :2()C x y m =--,点A 、B 及P(2, 4)均在抛物线上,且直线PA 与PB 的倾斜角互补 (1)求证:直线AB 的斜率为定值 (2)当直线AB 在y 轴上的截距为正值时,求ABP ?面积的最大值 五、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5 已知(,0),(1,),a x b y → → == ()a → +⊥()a → - (1)求点P (x, y )的轨迹C 的方程 (2)直线:(0,0)l y kx m k m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且在以点D (0,-1)为圆 心的同一圆上,求m 的取值范围 六、探索性问题 例6 设x, y ∈R ,,i j →→ 为直角坐标平面内x, y 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若向量 (2)a x i y j → →→=++,且(2)b x i y j →→→=+-且8a b →→ += (1)求点M (x, y )的轨迹方程 (2)过点(0,3)作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设OP OA OB → → → =+,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 ,使得四边形OAPB 是矩形?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数学高考圆锥曲线压轴题

数学高考圆锥曲线压轴题经典预测 一、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y2 = b2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如图,A,B,D是椭圆C的顶点,P是椭圆C上除顶点外的任意点,直线DP交x轴于点N直线AD交BP于点M,设BP的斜率为k,MN的斜率为m,证明2m-k为定值. y2 = b2

二、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y2 = b2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过原点的直线与椭圆C交于A,B两点(A,B不是椭圆C的顶点).点D 在椭圆C上,且A D⊥AB,直线BD与x轴、y轴分别交于M,N两点. (i)设直线BD,AM的斜率分别为k1,k2,证明存在常数λ使得k1=λk2,并求出λ的值; (ii)求△OMN面积的最大值. ★★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A为C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过点A的直线l交C于另一点B,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D,且有|FA|=|FD|.当点A的横坐标为3时,△ADF为正三角形. (Ⅰ)求C的方程; (Ⅱ)若直线l1∥l,且l1和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E, (ⅰ)证明直线AE过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

(Ⅰ)求C1、C2的方程; (Ⅱ)过F1作C1的不垂直于y轴的弦AB,M为AB的中点,当直线OM与C2交于P,Q两点时,求四边形APBQ面积的最小值. 三、圆锥曲线与过定点(定直线)问题

四、圆锥曲线与求参数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x轴 (Ⅰ)求椭圆C的方程; 的中点,射线OE交椭圆C与点P,设OP→=tOE→,求实数t的值. 五、存在性问题 y2 = b2

②问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直线OA、OB、OC、OD的斜率k OA、k OB、k OC、k OD满足k OA+k OB+k OC+k OD=0?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六、轨迹方程

全国卷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大题集大全

全国卷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大题集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二轮复习专项:圆锥曲线大题集 1. 如图,直线l 1与l 2是同一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交点是A ,点B 、D 在直线l 1上(B 、D 位于点A 右侧),且|AB|=4,|AD|=1,M 是该平面上的一个动点,M 在l 1上的射影点是N ,且|BN|=2|DM|. (Ⅰ)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动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 (Ⅱ)过点D 且不与l 1、l 2垂直的直线l 交(Ⅰ)中的轨迹C 于E 、F 两点;另外平面上的点G 、H 满足: (R); AG AD λλ=∈2; GE GF GH +=0.GH EF ?= 求点G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 设椭圆的中心是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 23 = e ,已知点)3,0(P 到 这个椭圆上的点的最远距离是4,求这个椭圆的方程. 3. 已知椭圆)0(1:22221>>=+b a b y a x C 的一条准线方程是 , 425=x 其左、右顶点分别 B A D M B N l 2 l 1

是A、B;双曲线 1 : 2 2 2 2 2 = - b y a x C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3x-5y=0. (Ⅰ)求椭圆C1的方程及双曲线C2的离心率; (Ⅱ)在第一象限内取双曲线C2上一点P,连结AP交椭圆C1于点M,连结PB并延长交椭圆C1于点N,若AM=. 求证:.0 = ?AB MN 4. 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右焦点F(c,0)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1,倾斜角为45°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设AB中点为M,直线AB与OM的夹角为αa. (1)用半焦距c表示椭圆的方程及tanα; (2)若2

历年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试题汇总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详解——圆锥曲线 一、选择题 1.设双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的渐近线与抛物线y=x 2 +1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C ) (A (B )2 (C (D 2.已知椭圆2 2:12 x C y +=的右焦点为F ,右准线为l ,点A l ∈,线段AF 交C 于点B ,若3F A F B =,则||AF = (A). (B). 2 (D). 3 3.过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右顶点A 作斜率为1-的直线,该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 的交点分别为,B C .若1 2 AB BC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 A B C D 4.已知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为F ,右顶点为A ,点B 在椭圆上,且BF x ⊥轴, 直 线AB 交y 轴于点P .若2AP PB =,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2 C .13 D .12 5.点P 在直线:1l y x =-上,若存在过P 的直线交抛物线2 y x =于,A B 两点,且 |||PA AB =,则称点P 为“ 点”,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直线l 上的所有点都是“点” B .直线l 上仅有有限个点是“点” C .直线l 上的所有点都不是“ 点” D .直线l 上有无穷多个点(点不是所有的点)是“ 点” 6.设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x 2 +1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4 5 B. 5 C. 25 D.5 7.设斜率为2的直线l 过抛物线2 (0)y ax a =≠的焦点F,且和y 轴交于点A,若△OAF(O 为坐标原点)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压轴题集锦1

圆锥曲线60道题 一.解答题(共60小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C:+y2=1 (a>0,a≠1)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1,F2, 直线l:y=kx+m(k,m∈R)与椭圆交于A,B两点. (1)若M为椭圆短轴上的一个顶点,且△MF1F2是直角三角形,求a的值; (2)若k=1,且△OAB是以O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求a与m满足的关系; (3)若a=2,且k OA?k OB=﹣,求证:△OAB的面积为定值. 2.已知椭圆(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设点A(0,b),在△AF1F2中,,周长为. (1)求椭圆Γ的方程; (2)设不经过点A的直线l与椭圆Γ相交于B、C两点,若直线AB与AC的斜率之和为﹣1,求证:直线l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3)记第(2)问所求的定点为E,点P为椭圆Γ上的一个动点,试根据△AEP面积S的不同取值范围,讨论△AEP存在的个数,并说明理由. 3.已知椭圆C1:=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其中F2也是抛物线C2: y2=4x的焦点,M是C1与C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且|MF2|=. (Ⅰ)求椭圆C1的方程; (Ⅱ)已知菱形ABCD的顶点A、C在椭圆C1上,顶点B,D在直线7x﹣7y+1=0上,求直线AC的方程. 4.已知F1(﹣2,0),F2(2,0),点P满足|PF1|﹣|PF2|=2,记点P的轨迹为E. (1)求轨迹E的方程;

(2)若直线l过点F2且与轨迹E交于P、Q两点. (i)无论直线l绕点F2怎样转动,在x轴上总存在定点M(m,0),使MP⊥MQ恒成立,求实数m的值. (ii)在(i)的条件下,求△MPQ面积的最小值. 5.在平面直角坐标平面中,△ABC的两个顶点为B(0,﹣1),C(0,1),平面内两点P、Q 同时满足: ①++=;②||=||=||;③∥. (1)求顶点A的轨迹E的方程; (2)过点F(,0)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直线l1,l2与点A的轨迹E的相交弦分别为A1B1,A2B2,设弦A1B1,A2B2的中点分别为M,N. (ⅰ)求四边形A1A2B1B2的面积S的最小值; (ⅱ)试问:直线MN是否恒过一个定点?若过定点,请求出该定点,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E:=1(a>b>0)的离心率为,焦距为2.(Ⅰ)求椭圆E的方程. (Ⅱ)如图,动直线l:y=k1x﹣交椭圆E于A,B两点,C是椭圆E上的一点,直线OC的 斜率为k2,且k1k2=,M是线段OC延长线上一点,且|MC|:|AB|=2:3,⊙M的半径为|MC|,OS,OT是⊙M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S,T,求∠SOT的最大值,并求取得最大值时直线l的斜率. 7.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F1、F2分别为左、右焦点,椭圆的一个顶点与两焦点构成等边三角形,且||=2.

全国卷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大题集大全

高考二轮复习专项:圆锥曲线大题集 1. 如图,直线l 1与l 2是同一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交点是A ,点B 、D 在直线l 1上 (B 、D 位于点A 右侧),且|AB|=4,|AD|=1,M 是该平面上的一个动点,M 在l 1上的射影点是N ,且|BN|=2|DM|. (Ⅰ)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动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 (Ⅱ)过点D 且不与l 1、l 2垂直的直线l 交(Ⅰ)中的轨迹C 于E 、F 两点;另外平面上的点G 、H 满足: ①(R);AG AD λλ=∈②2;GE GF GH +=③0.GH EF ?= 求点G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 设椭圆的中心是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23 = e ,已知点)3,0(P 到这个椭圆 上的点的最远距离是4,求这个椭圆的方程. 3. 已知椭圆)0(1:22221>>=+b a b y a x C 的一条准线方程是 , 425=x 其左、右顶点分别 B A D M B N l 2 l 1

是A、B;双曲线 1 : 2 2 2 2 2 = - b y a x C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3x-5y=0. (Ⅰ)求椭圆C1的方程及双曲线C2的离心率; (Ⅱ)在第一象限内取双曲线C2上一点P,连结AP交椭圆C1于点M,连结PB并延长交椭圆C1于点N,若MP AM=. 求证:.0 = ?AB MN 4. 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右焦点F(c,0)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1,倾斜角为45°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设AB中点为M,直线AB与OM的夹角为αa. (1)用半焦距c表示椭圆的方程及tanα; (2)若2

历年高考数学圆锥曲线第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数学试题圆锥曲线 一. 选择题: 1.又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若P 为其上一点, 且|PF 1|=2|PF 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B A.(1,3) B.(]1,3 C.(3,+∞) D.[)3,+∞ 2.(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 = 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离与点P 到 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A ) A. ( 41 ,-1) B. (4 1 ,1) C. (1,2) D. (1,-2) 3.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 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 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 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 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12c 和22c 分别表示椭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12a 和22a 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①1122a c a c +=+; ②1122a c a c -=-; ③1212c a a c >; ④ 11c a <22 c a . 其中正确式子的序号是B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若双曲线22221x y a b -=(a >0,b >0)上横坐标为32 a 的点到右焦点的距离大于它 到左准线的距离,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B ) A.(1,2) B.(2,+∞) C.(1,5) D. (5,+∞) 5.已知1F 、2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120MF MF ?=的点M 总在椭圆内部,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C A .(0,1) B .1 (0,]2 C . D . 6.已知点P 是抛物线22y x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点(0,2)的距离与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A )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总结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题 技巧总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解圆锥曲线问题的常用方法大全 1、定义法 (1)椭圆有两种定义。第一定义中,r 1+r 2=2a 。第二定义中,r 1=ed 1 r 2=ed 2。 (2)双曲线有两种定义。第一定义中,a r r 221=-,当r 1>r 2时,注意r 2的最小值为c-a :第二定义中,r 1=ed 1,r 2=ed 2,尤其应注意第二定义的应用,常常将 半径与“点到准线距离”互相转化。 (3)抛物线只有一种定义,而此定义的作用较椭圆、双曲线更大,很多抛物线问题用定义解决更直接简明。 2、韦达定理法 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 3、解析几何的运算中,常设一些量而并不解解出这些量,利用这些量过渡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法称为“设而不求法”。设而不求法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而产生的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即设弦的两个端点A(x 1,y 1),B(x 2,y 2),弦AB 中点为M(x 0,y 0),将点A 、B 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作差后,产生弦中点与弦斜率的关系,这是一种常见的“设而不求”法,具体有: (1))0(122 22>>=+b a b y a x 与直线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 020 20=+k b y a x 。 (2))0,0(122 22>>=-b a b y a x 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 020 =-k b y a x (3)y 2=2px (p>0)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2y 0k=2p,即y 0k=p. 【典型例题】 例1、(1)抛物线C:y 2=4x 上一点P 到点A(3,42)与到准线的距离和最小,则点 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2)抛物线C: y 2=4x 上一点Q 到点B(4,1)与到焦点F 分析:(1)A 在抛物线外,如图,连PF ,则PF PH =现,当A 、P 、F 三点共线时,距离和最小。

圆锥曲线压轴题含答案

1. 已知点100(,)P x y 为双曲线 22 22 1(8x y b b b -=为正常数)上任一点,2F 为双曲线的右焦点,过1P 作右准线的垂线,垂足为A ,连接2F A 并延长交y 轴于点2P . (1)求线段12P P 的中点P 的轨迹E 的方程; (2)设轨迹E 与x 轴交于B ,D 两点,在E 上任取一点Q 111()(0)x y y ≠,,直线QB ,QD 分别交于y 轴于M ,N 两点.求证:以MN 2. 如图,已知圆G :2 2 2 (2)x y r -+=是椭圆2 216 x y +=1的内接ABC △的内切圆,其中A 为椭圆的左顶点. (1)求圆G 的半径r ; (2)过点M (0,1)作圆G 的两条切线交椭圆于E ,F 两点,证明:直线EF 与圆G 相切. x

3. 设点00(,)P x y 在直线(01)x m y m m =≠±<<,上,过点P 作双曲线22 1x y -=的两条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定点10M m ?? ??? ,. (1)过点A 作直线0x y -=的垂线,垂足为N ,试求AMN △的垂心G 所在的曲线方 程; (2)求证:A M B 、、三点共线. 4. 作斜率为1 3 的直线l 与椭圆22:1364x y C +=交于,A B 两点(如图所示), 且P 在直线l 的左上方. (1)证明:PAB ? 的内切圆的圆心在一条定直线上; (2)若60o APB ∠=,求PAB ?的面积. A x y O P B

5. 如图,椭圆22122:1(0)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为32,x 轴被曲线2 2:C y x b =-截得 的线段长等于1C 的长半轴长.(1)求1C ,2C 的方程;(2)设2C 与y 轴的焦点为M ,过坐标原点O 的直线l 与2C 相交于点A,B ,直线MA,MB 分别与1C 相交与,D E . ①证明:MD ME ⊥; ②记MAB ?,MDE ?的面积分别是1S ,2S .问:是否存在直线l ,使得121732 S S =?请说明理由. 6. 已知抛物线2 :4C y x =的焦点为F ,过点(1,0)K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1)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2)设8 9 FA FB =,求BDK ?的内切圆M 的方程 .

(完整word版)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圆锥曲线(一)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圆锥曲线(一) 1.设F 1,F 2为椭圆22 143 x y +=的左、右焦点,动点P 的坐标为(-1,m ),过点F 2的直线与 椭圆交于A ,B 两点. (1)求F 1,F 2的坐标; (2)若直线P A ,PF 2,PB 的斜率之和为0,求m 的所有整数值. 2.已知椭圆2 214 x y +=,P 是椭圆的上顶点.过P 作斜率为k (k ≠0)的直线l 交椭圆于另一点A ,设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B . (1)求△P AB 面积的最大值; (2)设线段PB 的中垂线与y 轴交于点N ,若点N 在椭圆内部,求斜率k 的取值范围. 3.已知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为5,定点()2,0M ,椭圆短轴的端点是 1B ,2B ,且21MB MB ⊥.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设过点M 且斜率不为0的直线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试问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P ,使PM 平分APB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已知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 1 1612x y +=,点(0,1)E . (1)经过点E 且倾斜角为 3π 4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求||AB . (2)问是否存在直线p 与椭圆交于两点M 、N 且||||ME NE =,若存在,求出直线p 斜率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椭圆1C 与2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分别在x 轴与y 轴上,它们有相同的离心率2 e =,并且2C 的短轴为1C 的长轴,1C 与2C 的四个焦点构成的四边形面积是22. (1)求椭圆1C 与2C 的方程; (2)设P 是椭圆2C 上非顶点的动点,P 与椭圆1C 长轴两个顶点A ,B 的连线PA ,PB 分别与椭圆1C 交于E ,F 点. (i)求证:直线PA ,PB 斜率之积为常数; (ii)直线AF 与直线BE 的斜率之积是否为常数?若是,求出该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