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传染病概况及进展(新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发传染病)PPT课件

人禽流感
人禽流感的治疗
一、隔离治疗
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进行 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
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粘膜充血药、止咳祛 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
应在发病 48 小时内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达菲) 离子通道M2阻滞剂: 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SARS
几种常见的新发传染病
人禽流感
人禽流感的临床特点
潜伏期: 一般为1~7天,通常为2~4天。 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流感,主要为发热
、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 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 部分患者: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 道症状; 可有肺部实变体征。 血常规:WBC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WBC总数及淋 巴细胞下降。 可出现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伴胸腔积液。 确诊依靠病原学
1996年5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发表 的1996年世界健康状况报告中说,人类健康仍 面临着传染病的严重威胁,世界同各种传染病作 斗争的任务更加艰巨。
为此,WHO把199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 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
新发传染病的概述
造成传染病蔓延的诸多因素
主要呼吸道: 消化道:感染动物的肉、蛋,污染的水和食物等 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
易感人群(Susceptible population ):
人类普遍易感,就现有病例,儿童较为多见 从事家禽业或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家禽饲养、销售及
宰杀等场所的人为高危人群
新发与再燃传染病的特点 承医附院
人禽流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疯牛病 丙型病毒性肝炎 艾滋病 手足口病 甲型H1N1流感 蜱虫和无形体病
发传染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课件PPT

培训与演练
组织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 、学校等不同群体的培训和演练,提 高他们在应对传染病时的应急处置能 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信息共享
加强国际间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及时掌握全球疫情动态,共同应对跨国传染病威胁。
技术交流
开展国际间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全球防控水平。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强化部门协作
加强卫生、公安、交通等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形成防控合力,提高 防控效率。
提高全民素质,加强健康教育
01
普及防控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传染病防控知 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 能力。
02
加强学校教育
03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长期影响
发传染病可能导致长期健康问题,如后遗症、慢性疾病等,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发传染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医疗资源压力
发传染病爆发会对医疗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如床位、医护人员等紧缺。
经济发展受阻
发传染病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旅游业下滑、供应链中断等问题,影响经济发展。
社会恐慌与不稳定
发传染病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影响社会秩序和安全。
加快技术创新
02
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应用,提高检测、预
防和治疗的技术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
03
积极参与国际传染病防控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我国防控能力。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传染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为防控工 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加强执法监督
组织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 、学校等不同群体的培训和演练,提 高他们在应对传染病时的应急处置能 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信息共享
加强国际间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及时掌握全球疫情动态,共同应对跨国传染病威胁。
技术交流
开展国际间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全球防控水平。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强化部门协作
加强卫生、公安、交通等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形成防控合力,提高 防控效率。
提高全民素质,加强健康教育
01
普及防控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传染病防控知 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 能力。
02
加强学校教育
03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长期影响
发传染病可能导致长期健康问题,如后遗症、慢性疾病等,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发传染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医疗资源压力
发传染病爆发会对医疗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如床位、医护人员等紧缺。
经济发展受阻
发传染病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旅游业下滑、供应链中断等问题,影响经济发展。
社会恐慌与不稳定
发传染病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影响社会秩序和安全。
加快技术创新
02
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应用,提高检测、预
防和治疗的技术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
03
积极参与国际传染病防控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我国防控能力。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传染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为防控工 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加强执法监督
最新常见的传染性疾病PPT课件

2024/3/12
19
• 临床特征主要症状有发热及上呼吸道卡 他症状,一般发热低到中等度,亦有突 发高热伴惊厥者。麻疹粘膜斑为本病早 期特征。随皮疹隐退全身中毒症状减轻, 热退,精神、食欲好转,咳嗽改善而痊 愈。整个病程约10~14天。
2024/3/12
20
• 麻疹的预防
• 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呼吸 道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 凡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并根据 情况给予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 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4周。在麻疹流 行期间,应大力宣传患者不出门,医药 送上门,易感儿不串门,集体机构加强 晨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
2024/3/12
23
• 肺结核的预防
• 尽早发现病人,实行直接监视下治疗, 这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最重要的措施, 因为他能直接控制结核病的传染源。
• 虽然,切断传播途径很难有切实可行的 措施,但由于结核病菌通过尘粒和飞沫 传播,而飞沫漂浮在空气中的。所以教 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 气新鲜。研究证明,通风将明显减少飞 沫浓度,从而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 机会。
2024/3/12
14
• 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岁 的儿童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 可终身免疫。
• 本病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起病急。 轻、中度发热,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 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为期1~6日的 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脱皮后不留 疲痕。结疤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 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 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 肺炎。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 、真菌、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 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 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新发传染病介绍ppt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加强健康教育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 公众对健康生活方式和预 防传染病知识的认知,培 养健康生活习惯。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公众保持良好卫生习 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 接触患者等。
提供健康咨询渠道
建立多种渠道为公众提供 健康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 ,缓解恐慌情绪,提高健 康素养。
切断传播途径
减少聚集
减少公众聚集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以减少病毒的传 播。
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上应佩戴口罩,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接种疫苗
对于易感人群,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病毒的感 染。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接触患者 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 传播。
治疗
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 他韦等,同时对症治疗以 缓解症状。
埃博拉出血热
症状
发热、头痛、关节疼痛、 肌肉疼痛、呕吐、腹泻等 。
传播途径
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 、呕吐物等,也可通过接 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 。
治疗
以支持治疗为主,可使用 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但 需注意并发症和继发感染 。
播方式。
季节性
部分新发传染病具有明显的季节 性特征,如H7N9流感在春季高发 。
人群易感性
新发传染病往往对人群普遍易感, 但不同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的人 群在感染后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存在 差异。
02
几种主要新发传染病的介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起源
SARS最初在中国广东发生,主要源 于野生动物传播。
新发传染病PPT课件

社区防控策略
加强社区管理
建立完善的社区防控体系, 包括疫情监测、信息报告、 宣传教育等方面。
开展健康宣传
通过宣传栏、广播、微信 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居 民普及健康知识和防控措 施。
实施隔离措施
对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实 施隔离措施,减少病毒传 播。
医疗机构应对策略
完善诊疗流程
建立专门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02
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利用基因重组技 术生产病毒蛋白,诱发人体产 生免疫反应。这类疫苗安全性 高、生产周期短,是未来疫苗 研发的重要方向。
03
mRNA疫苗
04
mRNA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通 过注射编码病毒抗原的mRNA来 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这类疫苗 具有研发速度快、免疫效果好的 优势,但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仍 需进一步观察。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对新发传染病的认识 和防护意识,确保医疗安全。
强化医院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 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05 实验室检测与诊断技术
实验室检测技术概述
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定义
利用实验室手段对病原体进行检测和鉴定,为传染病的预防、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意义
疫苗前景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疫苗 研发将更加注重个性化、精准化 和联合免疫策略。同时,加强国 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新 发传染病的挑战。
07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监测与预警能力不足
01
目前全球传染病监测体系仍存在漏洞,对新发传染病的预警能
力有待提高。
防控措施不够精准
02
针对不同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缺乏个性化,有时导致资源浪费和
传染病流行现状及新发传染病应对措施课件

后流感大流行死亡100万人。肠伤寒和痢疾流行。
二、目前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
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株不断增加
动物间传染病不断侵袭人类
1.炭疽、霍乱、鼠疫百年未尘封
霍乱:18世纪首次出现印度,来自鸡瘟又称鸡霍乱,
后来由鸡传给人类,死亡率30-100%,随着英国殖民者
微生物进化(内在因素)
病原体在短时间内发生大片段基因获得或缺失的“飞
跃”式突变,
获得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产生毒素的能力
由弱毒株变为强毒株
社会环境变化(外在因素)
经济全球化;
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大幅度增加;
动物的聚集地不断被破坏或占有;
污染和空气变暖;
战争和自然灾害
3、国外控制新发传染病的概况
27人,
MRES主要中老年(49岁)SARS(20-30岁)’医务人员感染
情况: SARS感染率高,病情重(严重30%),MRES感染率低
,症状轻(严重15%).
四、新发传染病特点及应对措施
1、新发传染病特点
新发传染病是指在人群中新出现的或者过去存
在于人群中,但是其发病率突然增加或者地域
分布突然扩大的传染性疾病
某些疾病原来在动物间传播,但病原体发生基
因变异后具备了在人群中传染的能力。
艾滋病原是非洲灵长类动物的疾病;
疯牛病和禽流感则分别是奶牛和家禽的疾病;
埃博拉出血热是非洲猎人吃了得病的野兽肉后
患上的;
尼帕病毒脑炎是带有该病毒的蝙蝠-猪-人
1、新发传染病的特点
传播范围广不易控制,由于各种储存宿主的存
在,疾病可以随宿主的迁移而传播。
二、目前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
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株不断增加
动物间传染病不断侵袭人类
1.炭疽、霍乱、鼠疫百年未尘封
霍乱:18世纪首次出现印度,来自鸡瘟又称鸡霍乱,
后来由鸡传给人类,死亡率30-100%,随着英国殖民者
微生物进化(内在因素)
病原体在短时间内发生大片段基因获得或缺失的“飞
跃”式突变,
获得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产生毒素的能力
由弱毒株变为强毒株
社会环境变化(外在因素)
经济全球化;
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大幅度增加;
动物的聚集地不断被破坏或占有;
污染和空气变暖;
战争和自然灾害
3、国外控制新发传染病的概况
27人,
MRES主要中老年(49岁)SARS(20-30岁)’医务人员感染
情况: SARS感染率高,病情重(严重30%),MRES感染率低
,症状轻(严重15%).
四、新发传染病特点及应对措施
1、新发传染病特点
新发传染病是指在人群中新出现的或者过去存
在于人群中,但是其发病率突然增加或者地域
分布突然扩大的传染性疾病
某些疾病原来在动物间传播,但病原体发生基
因变异后具备了在人群中传染的能力。
艾滋病原是非洲灵长类动物的疾病;
疯牛病和禽流感则分别是奶牛和家禽的疾病;
埃博拉出血热是非洲猎人吃了得病的野兽肉后
患上的;
尼帕病毒脑炎是带有该病毒的蝙蝠-猪-人
1、新发传染病的特点
传播范围广不易控制,由于各种储存宿主的存
在,疾病可以随宿主的迁移而传播。
2024全新传染病管理ppt课件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合理饮食、充足睡眠、 适当锻炼等,以增强身体 免疫力。
接种疫苗
鼓励个人积极接种疫苗, 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 染风险。
社区防控体系建设
社区防控策略
介绍社区在传染病防控中的策略 ,如加强社区管理、开展健康宣
传、实施环境消毒等。
社区卫生服务
阐述社区卫生服务在传染病防控中 的作用,如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开 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
药物研发及临床试验成果
抗病毒药物研发
针对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研发
通过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中药新药研发
挖掘中药在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潜力,研发中药新药。
患者心理干预与康复辅导
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 措施。
加深了对传染病管理的认识
01
通过学习,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染病的危害性及管理
的重要性。
掌握了实用的预防控制措施
02 学习到了针对不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今后的
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帮助。
增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03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
和能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A
传染病全球化趋势加剧
05 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现有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管理的影响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传 染病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和依据。
02
现有法律法规明确了各级政府、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等在传染病管理中的职责和权利。
03
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治疗等方面做出了详 细规定,为有效应对传染病提供了有力保障。
接种疫苗
鼓励个人积极接种疫苗, 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 染风险。
社区防控体系建设
社区防控策略
介绍社区在传染病防控中的策略 ,如加强社区管理、开展健康宣
传、实施环境消毒等。
社区卫生服务
阐述社区卫生服务在传染病防控中 的作用,如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开 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
药物研发及临床试验成果
抗病毒药物研发
针对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研发
通过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中药新药研发
挖掘中药在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潜力,研发中药新药。
患者心理干预与康复辅导
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 措施。
加深了对传染病管理的认识
01
通过学习,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染病的危害性及管理
的重要性。
掌握了实用的预防控制措施
02 学习到了针对不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今后的
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帮助。
增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03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
和能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A
传染病全球化趋势加剧
05 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现有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管理的影响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传 染病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和依据。
02
现有法律法规明确了各级政府、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等在传染病管理中的职责和权利。
03
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治疗等方面做出了详 细规定,为有效应对传染病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发传染病概况及进展(新PPT课件

新发传染病(EID)具有多种特点,包括疫情初期临床医生不认识、病因不能确定等,同时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且没有国界。新的病原体发生机理涉及基因的水平转移和缺失,导致细菌获得新的毒力基因或适应新环。人类与病原体的斗争是永远的,细菌和病毒经过千锤百炼,可通过基因突变应付人类的治疗措施。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包括人类乱捕杀野生动物、新开农田、便捷的交通等,以及HIV感染、医学干预、生态变化等。传染病再度肆虐人类,全球近1/3的死亡人数因传染病致死。历史上,烈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天花等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而流行性感冒也曾多次世界大流行。面对严峻的传染病形势,防治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全球高度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所以,人类不仅要注意自身的疾病,还要关注 动物的健康和疾病,
✓ 因为如果动物患病,也常常会把疾病传染给人 类。
15.04.2021
.
32
人畜共患病的种类
据有关文献记载,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
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另有100种 以上的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类。
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 性动物病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89种,
15.04.2021
.
13
流行性感冒在上世纪发生7次世界大流行, 其最严重的是1918-1919年的流行,估计 全世界发病人数超过5亿,病死2000万人。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自2002年11月中旬截 止2003年6月23日全球累积病人数已经达 到8459人,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曾出现 过非典和疑似患者。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 特别行政区是此传染病的高发区,全球的 90%病例在中国。
解放前,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麻疹、伤寒、痢 疾、斑疹伤寒以及结核病,疫情也很严重,每年吞噬 许多人的生命,即往多年来传染病一直是各种疾病死 亡数第一原因
15.04.2021
.
15
传染病在河南的危害
直到20世纪40年代,全省人口死亡率达24.4%, 婴儿死亡率达30%;天花,霍乱,白喉,百日咳 等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高达20%;人口平均寿命仅 35岁。
1934——1936年间,我市汤阴县天花大流行, 全县499个大小村庄无一幸免。
1946年,全省伤寒病例199万例,占当年全国伤 寒病例总数的34.17%。
1948年全省黑热病患病人数590万以上;同年,
沁阳,博爱县一带疟疾爆发流行,有的村庄发病
高达90%以上。
15.04.2021
.
16
15.04.2021
15.04.2021
.
5
EID的特点:没有国界,是世界性的
国际贸易 旅游 交通工具
15.04.2021
.
6
新的病原体发生机理:
拿来和扔掉-产生新的病原菌
近年来对细菌的进化有了新的认识,一是某些基 因的水平转移—“拿来(GAIN)”, 拿来可使 细菌获得新的毒力基因,产生或增强致病性;
一是某些基因和功能的缺失—“扔掉 (LOSE) ”,可失去有些对细菌本身可有可无 的或者根本就是多余的基因,也使细菌更能够适 应新的环境,或者生命力更强。
15.04.2021
.
11
传染病再度肆虐人类
WHO报告,全球因各种疾病死亡的人数 中,有近1/3是因传染病致死,传染病 再次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传染病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和发展。
人类面对传染病严峻的形势,防治任务 十分艰巨。
世界各国政府对传染病的防治应给与高 度关注。
15.04.2021
.
12
传染病在全世界的危害
15.04.2021
都是嘴馋惹的祸!
.
29
动物和人类的疾病史
鼠疫:出现时间公元6世纪
- 传播动物|鼠,由鼠的寄生虫跳蚤传播给人 -病死率30%~100%
霍乱:出现时间18世纪
- 传播动物|鸡;最早说的鸡瘟也就是鸡霍乱 -病死率30%~100%
炭疽:出现时间19世纪
- 传播动物|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 -病死率20%
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初期的35岁延长到70岁。
15.04.2021
.
19
传染病面临的形势
一些旧的传染病被控制,一些新的传染病 逐渐出现,一些老的传染病死灰复燃。 1980年5月33届世界卫生大会WHO主席 向全球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 1981年6月5日美国发现AIDS。 从1972年起统计,已有40余种新的病原 体出现,今后新的传染病会逐渐增多
SARS病毒
.
SARS
27
人类所患的狂犬病、艾滋病、禽流 感、疯牛病、SARS,都是从狗、 猴、鸡鸭、牛、果子狸传染的。猪
又引起疾病—— ?
15.04.2021
.
28
吃出来的瘟疫
2000年
2003年 炎
2004年
2005年 染
牛肉 -----疯牛病 果子狸 -----传染性非典型肺
鸡鸭 -----人禽流感 死猪 ------人猪链球菌感
卡波肉瘤、体腔淋巴瘤
或卡波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KSHV)
1995
Nendravirus
脑膜炎
1996
阮粒(阮毒体)
克-雅氏病
1997
A型流感病毒
流感
1997
输血传播病毒(TTV)
?
1997
肠道病毒71
流行脑炎
1998
尼帕病毒
脑膜炎、脑炎
1999
A型流感病毒
流感
1999
西尼罗河样病毒
脑炎
15.024.0200213
15.04.2021
.
14
传染病在中国的危害
鼠疫仅1910年东北地区流行时,病死42000人以上。
霍乱百余年来屡屡从国外传入,解放前的50年发生过 12次大流行。仅1932年从上海蔓延到21个省的303 个城市,患者10余万,病死34 000人。
天花1939~1949年的10年间,全国各地的天花患 者约38万,1947年有患者2万人,死亡3400人。
历史上鼠疫(plague)、霍乱(cholera)、天花 (smallpox)等烈性传染病给人类造成很大灾难。 公元6世纪第-次鼠疫大流行,欧洲死亡近1亿 公元14世纪第二次‥‥‥‥‥ 欧洲病死2500万,
约占该洲人口的1/4 亚、非两个洲死亡2400万 公元18世纪第三次‥‥‥‥‥ 印度病死1200万。
抗生素及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常用的就有100 多种。可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病死率仍相当高, 细菌、病毒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应付人类的治疗 措施,
还以基因突变来适应自然界,产生新的变种, 对人类产生新的威胁。
15.04.2021
.
8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1)
人类乱捕杀野生动物:每年都能从动物中分离出 2~3种新的病毒。有的能引起人类感染。 新开农田:草体改农田,带病毒的节肢动物把病 毒传给人。 便捷的交通:国际旅游和贸易的显著增长,有利 于传染病的播散 世界的都市化:全球人口增长并向城市集中; 50年代千万人口的城市仅2个,2000年增至24 个。
.
24
15.04.2021
.
25
近三十年来新发现病原体
年份
病原
疾病
1972 萼状病毒 1972 弯曲菌 1973 轮状病毒 1975 星状病毒 1975 细小病毒
象 1976 微小隐孢子虫 1977 埃波拉病毒 1977 嗜肺军团菌 1977 汉坦病毒 1980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 1982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1 1982 伯氏包柔螺旋体 198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1983 大肠杆菌 O157:H7 1983 幽门螺杆菌 1988 人类疱疹病毒-6(HHV-6) 1988 埃利希体
.
26
近三十年来新发现病原体
年份
病原
疾病
1989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1990
人类疱疹病毒-7(HHV-7)
幼儿急诊
1990
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
1992
霍乱弧菌O139:
新类型霍乱
1992
巴尔通体
猫抓病
1993
Sin nombre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1993
庚型病毒
庚型肝炎
1994
人类疱疹病毒-8(HHV-8)
已知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存在并流行的有34种。 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90种。
15.04.2021
.
33
人类与动物为什么会 患同一种疾病?
15.04.2021
.
34
反思1:人与动物基因相近
人类基因的构成跟其他哺乳动物没有太大区别, 比如人同老鼠相比,在3万个左右的基因中,只有 300个基因是老鼠所没有的,这正如2000年前孟子 所感叹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 人和动物的基因型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别的动物 身上寄生的微生物与之相适应,无法引起病害. 可是如果人和野生动物甚至和家养的动物接触,微 生物传染其变异体,对人或许就是致命的!
腹泻(暴发) 腹泻(暴发) 婴儿腹泻的主要原因 腹泻(暴发) 慢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危
急性肠炎 埃波拉出血热 军团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毛状T细胞白血病 莱姆病 艾滋病(AIDS) 出血性肠炎;溶血尿毒综合征 胃炎,胃出血,胃癌 幼儿急诊(婴儿玫瑰疹) 人类埃利希体病
15.04.2021
15.04.2021
.
35
狗与人类的基因数量大致相同
狗的基因资料有助于人类研究与基因相关的疑难 病症。 由于长期选择性繁殖的关系,许多种狗也很容易 患有与人类同样的基因疾病,如癌症、心脏病、 聋哑、失明和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等。 目前在人体上直接进行这些疑难病症的治疗研究 非常困难,但却可以借助对狗的研究直接进行。
新发传染病概况及进展
林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7.20
15.04.2021
.
1
新发传染病( EID )的特点
二十世纪最后几十年内,全球新出现了30 多种疾病(主要为动物源性), 同时许多以前呈下降趋势的疾病如今又卷 土重来,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 社会、个人行为、经济、政治和生态环境 等因素 以及微生物、宿主和环境之间的复杂相互 作用使得疾病的类型不断变化。
15.04.2021
.
20
1972年以来发现的新病原体
病毒17种 细菌11种 寄生虫6种
国外发现32种 国内发现2种
15.04.2021
✓ 因为如果动物患病,也常常会把疾病传染给人 类。
15.04.2021
.
32
人畜共患病的种类
据有关文献记载,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
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另有100种 以上的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类。
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 性动物病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89种,
15.04.2021
.
13
流行性感冒在上世纪发生7次世界大流行, 其最严重的是1918-1919年的流行,估计 全世界发病人数超过5亿,病死2000万人。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自2002年11月中旬截 止2003年6月23日全球累积病人数已经达 到8459人,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曾出现 过非典和疑似患者。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 特别行政区是此传染病的高发区,全球的 90%病例在中国。
解放前,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麻疹、伤寒、痢 疾、斑疹伤寒以及结核病,疫情也很严重,每年吞噬 许多人的生命,即往多年来传染病一直是各种疾病死 亡数第一原因
15.04.2021
.
15
传染病在河南的危害
直到20世纪40年代,全省人口死亡率达24.4%, 婴儿死亡率达30%;天花,霍乱,白喉,百日咳 等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高达20%;人口平均寿命仅 35岁。
1934——1936年间,我市汤阴县天花大流行, 全县499个大小村庄无一幸免。
1946年,全省伤寒病例199万例,占当年全国伤 寒病例总数的34.17%。
1948年全省黑热病患病人数590万以上;同年,
沁阳,博爱县一带疟疾爆发流行,有的村庄发病
高达90%以上。
15.04.2021
.
16
15.04.2021
15.04.2021
.
5
EID的特点:没有国界,是世界性的
国际贸易 旅游 交通工具
15.04.2021
.
6
新的病原体发生机理:
拿来和扔掉-产生新的病原菌
近年来对细菌的进化有了新的认识,一是某些基 因的水平转移—“拿来(GAIN)”, 拿来可使 细菌获得新的毒力基因,产生或增强致病性;
一是某些基因和功能的缺失—“扔掉 (LOSE) ”,可失去有些对细菌本身可有可无 的或者根本就是多余的基因,也使细菌更能够适 应新的环境,或者生命力更强。
15.04.2021
.
11
传染病再度肆虐人类
WHO报告,全球因各种疾病死亡的人数 中,有近1/3是因传染病致死,传染病 再次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传染病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和发展。
人类面对传染病严峻的形势,防治任务 十分艰巨。
世界各国政府对传染病的防治应给与高 度关注。
15.04.2021
.
12
传染病在全世界的危害
15.04.2021
都是嘴馋惹的祸!
.
29
动物和人类的疾病史
鼠疫:出现时间公元6世纪
- 传播动物|鼠,由鼠的寄生虫跳蚤传播给人 -病死率30%~100%
霍乱:出现时间18世纪
- 传播动物|鸡;最早说的鸡瘟也就是鸡霍乱 -病死率30%~100%
炭疽:出现时间19世纪
- 传播动物|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 -病死率20%
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初期的35岁延长到70岁。
15.04.2021
.
19
传染病面临的形势
一些旧的传染病被控制,一些新的传染病 逐渐出现,一些老的传染病死灰复燃。 1980年5月33届世界卫生大会WHO主席 向全球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 1981年6月5日美国发现AIDS。 从1972年起统计,已有40余种新的病原 体出现,今后新的传染病会逐渐增多
SARS病毒
.
SARS
27
人类所患的狂犬病、艾滋病、禽流 感、疯牛病、SARS,都是从狗、 猴、鸡鸭、牛、果子狸传染的。猪
又引起疾病—— ?
15.04.2021
.
28
吃出来的瘟疫
2000年
2003年 炎
2004年
2005年 染
牛肉 -----疯牛病 果子狸 -----传染性非典型肺
鸡鸭 -----人禽流感 死猪 ------人猪链球菌感
卡波肉瘤、体腔淋巴瘤
或卡波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KSHV)
1995
Nendravirus
脑膜炎
1996
阮粒(阮毒体)
克-雅氏病
1997
A型流感病毒
流感
1997
输血传播病毒(TTV)
?
1997
肠道病毒71
流行脑炎
1998
尼帕病毒
脑膜炎、脑炎
1999
A型流感病毒
流感
1999
西尼罗河样病毒
脑炎
15.024.0200213
15.04.2021
.
14
传染病在中国的危害
鼠疫仅1910年东北地区流行时,病死42000人以上。
霍乱百余年来屡屡从国外传入,解放前的50年发生过 12次大流行。仅1932年从上海蔓延到21个省的303 个城市,患者10余万,病死34 000人。
天花1939~1949年的10年间,全国各地的天花患 者约38万,1947年有患者2万人,死亡3400人。
历史上鼠疫(plague)、霍乱(cholera)、天花 (smallpox)等烈性传染病给人类造成很大灾难。 公元6世纪第-次鼠疫大流行,欧洲死亡近1亿 公元14世纪第二次‥‥‥‥‥ 欧洲病死2500万,
约占该洲人口的1/4 亚、非两个洲死亡2400万 公元18世纪第三次‥‥‥‥‥ 印度病死1200万。
抗生素及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常用的就有100 多种。可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病死率仍相当高, 细菌、病毒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应付人类的治疗 措施,
还以基因突变来适应自然界,产生新的变种, 对人类产生新的威胁。
15.04.2021
.
8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1)
人类乱捕杀野生动物:每年都能从动物中分离出 2~3种新的病毒。有的能引起人类感染。 新开农田:草体改农田,带病毒的节肢动物把病 毒传给人。 便捷的交通:国际旅游和贸易的显著增长,有利 于传染病的播散 世界的都市化:全球人口增长并向城市集中; 50年代千万人口的城市仅2个,2000年增至24 个。
.
24
15.04.2021
.
25
近三十年来新发现病原体
年份
病原
疾病
1972 萼状病毒 1972 弯曲菌 1973 轮状病毒 1975 星状病毒 1975 细小病毒
象 1976 微小隐孢子虫 1977 埃波拉病毒 1977 嗜肺军团菌 1977 汉坦病毒 1980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 1982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1 1982 伯氏包柔螺旋体 198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1983 大肠杆菌 O157:H7 1983 幽门螺杆菌 1988 人类疱疹病毒-6(HHV-6) 1988 埃利希体
.
26
近三十年来新发现病原体
年份
病原
疾病
1989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1990
人类疱疹病毒-7(HHV-7)
幼儿急诊
1990
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
1992
霍乱弧菌O139:
新类型霍乱
1992
巴尔通体
猫抓病
1993
Sin nombre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1993
庚型病毒
庚型肝炎
1994
人类疱疹病毒-8(HHV-8)
已知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存在并流行的有34种。 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90种。
15.04.2021
.
33
人类与动物为什么会 患同一种疾病?
15.04.2021
.
34
反思1:人与动物基因相近
人类基因的构成跟其他哺乳动物没有太大区别, 比如人同老鼠相比,在3万个左右的基因中,只有 300个基因是老鼠所没有的,这正如2000年前孟子 所感叹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 人和动物的基因型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别的动物 身上寄生的微生物与之相适应,无法引起病害. 可是如果人和野生动物甚至和家养的动物接触,微 生物传染其变异体,对人或许就是致命的!
腹泻(暴发) 腹泻(暴发) 婴儿腹泻的主要原因 腹泻(暴发) 慢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危
急性肠炎 埃波拉出血热 军团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毛状T细胞白血病 莱姆病 艾滋病(AIDS) 出血性肠炎;溶血尿毒综合征 胃炎,胃出血,胃癌 幼儿急诊(婴儿玫瑰疹) 人类埃利希体病
15.04.2021
15.04.2021
.
35
狗与人类的基因数量大致相同
狗的基因资料有助于人类研究与基因相关的疑难 病症。 由于长期选择性繁殖的关系,许多种狗也很容易 患有与人类同样的基因疾病,如癌症、心脏病、 聋哑、失明和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等。 目前在人体上直接进行这些疑难病症的治疗研究 非常困难,但却可以借助对狗的研究直接进行。
新发传染病概况及进展
林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7.20
15.04.2021
.
1
新发传染病( EID )的特点
二十世纪最后几十年内,全球新出现了30 多种疾病(主要为动物源性), 同时许多以前呈下降趋势的疾病如今又卷 土重来,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 社会、个人行为、经济、政治和生态环境 等因素 以及微生物、宿主和环境之间的复杂相互 作用使得疾病的类型不断变化。
15.04.2021
.
20
1972年以来发现的新病原体
病毒17种 细菌11种 寄生虫6种
国外发现32种 国内发现2种
15.0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