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_杨贵庆
对城乡规划学科的看法

对城乡规划学科的认识与理解目录一、城乡规划学科的学科内涵 (1)1.1对城乡规划学科的初步认识 (1)1.2城乡规划学科的理论基础 (1)1.3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1.4城乡规划学科的演变和发展 (2)二、城乡规划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 (3)三、国内外设置城乡规划学科的状况和发展情况 (3)3.1西方发达国家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 (3)3.2欧美国家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状况 (3)四、城乡规划学科与建筑学和景观学的关系 (4)五、城乡规划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4)六、总结 (5)参考文献 (5)摘要:城乡规划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我们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以城乡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经过长时期的发展使研究领域得到扩展。
但由于“建筑工程类”的知识面已无法面对城乡综合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制约了城乡规划的学科发展。
城乡规划学科与建筑学和景观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具体分工又有不同,城乡规划学科对于提高城镇化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着重要意义。
尽管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前景很好,但是任然需要我们好好学习,不断努力,认真领悟规划的魅力。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市规划、学科内涵、演变发展、问题、前景一、城乡规划学科的学科内涵1.1对城乡规划学科的初步认识距离开始接触城乡规划这门学科也已经快一年了,对城乡规划这门学科也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但对城市这样一个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还是缺少生活体验的,对城市更加缺少一些感性认识。
城乡规划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这门学科需要我们掌握很多领域的知识,比如气象、地理、水文和工程地质。
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认知过程和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才能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城乡规划学科。
1.2城乡规划学科的理论基础城乡规划理论是对城市和乡村规划的普遍性和系统化的一种认识,是理解城市发展和规划过程的知识形态。
城乡规划本身的复杂性、综合性与实践性,而且涉及不同的价值基础,因此规划理论本身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是丰富的。
着力构建“城乡规划学”学科体系——城乡规划一级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登

觉得 目前规划学科 的内涵外 延都不是很清晰 ,相 9 一 . 菡 洋壁 帐望礴 对而言外延不清晰 没有太大关系 可能反 而有 利 一 鲒j眢 抖岜 曩 于学科之 间的交叉融合 ,这也是城 乡规划学发展 的重要驱动 力之一 。问题在于内涵的界定 究 竟 哪些是城 乡规 划学 的核 心内涵 ,是其他学科无 法 替代 的7我们要 防止在 学科 的交叉融合 中失去 自 我。因此需要明确城 乡规划学的 内涵核心体系 。
面 学科 分类是我们所有分 类的基础 包括 职业
制度 设计 、职称制度设计 、统计制度设计 ,还 有
科 研 项 目分 类 、文 献 分 类 ,以 及 其 他 一 系 列 服 务
业 的分类 都 以此为基础 ;另一方 面 ,很 多资源 的配 置 ,比如职务或 岗位 职数的设置 科研 经费 的额 度 、科研项 目的立项 甚至院士 的推荐 等 , 都在 相 当大程度上取 决于学科地位 的高低 ,现实 工作 中存在的不少 问题 也与学科分 类有关 。 国务院 已经确定城 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设 置 由城 市规划到城 乡规 划学 是学科建设 的新 契机 。这主要取决于我 国所 处的特定历史 时期。 规 划 工作 在计 划经 济体 制下和 市 场经 济体 制 下
西 < 广 ∽ 0∞ c 。1 彗 0 z Lz 1
一 薅 潜堑 0T L z o乃 v v 一y A 兰z E I v E
学院 、重庆建 工学 院来写 。我个人参与过这件事 情 书 名 叫 《 乡规 划 》 ,第一本 教科 书 不是 城
位 专 家 对 如 何 进 行 学 科 建 设 的 高 见 ,也 期待 通 过
系 、尽量满足不 同群体 的利益需求 。强调 了规 划
的公共政策属性 ,使得城 乡规划学科 的研究领域
城乡规划学什么

城乡规划学什么城乡规划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和乡村空间组织、发展和管理的学科。
它涉及到城市化现象、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城乡规划学的学科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性、应用性、科学性、可持续性。
首先,城乡规划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需要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如城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城乡规划学的目标是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探索城市和乡村发展的最佳方式,以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乡规划学具有应用性。
城乡规划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城乡发展和管理中。
通过制定城市和乡村的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方案,城乡规划学能够引导和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再次,城乡规划学具有科学性。
城乡规划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主要基于科学理论和分析模型。
通过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城乡规划学可以量化城市和乡村的空间组织和发展趋势,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城乡规划学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城乡规划学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核心目标之一。
城乡规划学提出了许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方法,如节约用地、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
同时,城乡规划学也关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和乡村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城市化、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城乡规划学为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规划概述-鲁教版选修四城乡规划教案

城乡规划概述-鲁教版选修四城乡规划教案一、概念定义城乡规划是指对城乡空间进行系统规划和布局的过程,旨在合理和协调地安排城乡各要素的空间分布,形成城乡的各自功能区和空间格局。
二、发展历程1. 早期城乡规划早期城乡规划主要体现在古代城市规划中,例如中国的城市规划较早体现在《周礼》、《齐民要术》等书籍中。
2. 现代城乡规划20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空间与资源分配不合理,城市环境问题突出。
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城乡规划逐渐成为各国发展城市的重要工具。
3. 国内城乡规划我国城乡规划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起,其重要性逐渐被政府意识到,城乡规划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我国城乡规划主要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
其中总体规划是最重要的一项,主要制定15-20年的城市发展方针。
三、城乡规划的意义城乡规划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 推动城市发展通过科学、全面的规划,可以帮助城市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推动城市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城乡规划,可以更合理、更有序地安排城乡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并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
3. 促进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城乡规划不仅考虑城市经济发展,也针对城市社会的发展,通过规划,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4. 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可以在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因地制宜,采用科学、可行性策略,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5. 促进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规划的全面、科学、系统性质,可以使城市治理更加标准化,提升城市行政管理水平和提供公共服务设施的能力。
四、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城市总体规划,是城乡规划的“总纲领”。
1.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包括基本原则、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布局、市政公用设施、交通、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是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科学性很强的规划工作。
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塑造的几点思考

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塑造的几点思考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涉及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地区规划等领域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为城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指导。
地方院校作为培养地方人才的主要渠道,城乡规划专业在地方院校中的特色塑造尤为重要。
以下是我对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塑造的几点思考。
应注重地方特色培养。
地方院校肩负着培养地方发展所需专业人才的使命。
在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本地区的了解和认同,注重传授本地区城乡规划工作的具体经验和实践案例,使学生能够适应本地区的发展需求和规划工作特点。
可以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规划设计单位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本地区的规划工作中,增强其对地方发展的认识和参与意识。
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应当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方院校在教学中可以借鉴一线城市和国际先进城市的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开展实践案例分析和模拟规划设计活动。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真实的规划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注重跨学科的培养。
城乡规划专业需要综合运用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地方院校在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中应当注重跨学科的培养。
可以开设相关学科的课程,如地理信息系统、城市经济学、社区规划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的工作能力。
可以引入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应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学科,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
地方院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可以开设创新设计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规划方案的独立设计和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和实践项目,提供平台和机会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塑造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注重地方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塑造的几点思考

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塑造的几点思考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城乡规划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地方
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塑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实践课程、组
织学生参与实际规划项目、举办实践研讨会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关注地方实际情况。
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应该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注
重培养学生对当地城乡规划的熟悉程度。
可以开设地方城乡规划课程,邀请当地城乡规划
部门的专家教授来讲授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当地的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地方城乡
规划的了解。
第四,要注重跨学科融合。
城乡规划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地方院校城乡
规划专业的特色塑造需要注重跨学科融合。
可以通过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邀请相关
学科的专家教授来进行授课,组织学生参与跨学科的研究项目等方式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
流和融合。
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塑造还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基
地的建设。
可以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建立城乡规划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学
生实践教学的场所和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塑造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地方实际情况、
加强实用性教学、注重跨学科融合、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几个方
面的思考。
通过这些努力,才能使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具有明显的特色,培养出多层次、多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地方城乡规划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_杨贵庆

53【作者简介】杨贵庆(1966-),男,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修改日期】2013-09-13【文章编号】1002-1329 (2013)10-0053-07【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A 【摘要】讨论了我国新中国建立后城乡规划、城市规划再到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历史发展,指出“城乡规划学”是揭示城乡发展规律并通过规划途径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
它具有自身的科学性。
社会公平、公正是城乡规划思想发展的基本主线之一。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构建了当今我国城乡规划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对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发挥科学指导作用。
当前我国城乡规划学科建设应加强在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支撑作用,构建不同背景规划专业的共同基础平台,构建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亟待颁布专业设立的“准入制度”。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学科建设ABSTRACT: From a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ispaper examines several important periods during the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from “Urban and RuralPlanning” in the 1950s to “Urban Planning,” andagain to the presen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discipline which has been classified as the first-level subject. The paper expounds that the “Urbanand Rural Planning” discipline is to reveal the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law and to achiev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means of planning, andit has its own scientific nature. Social equity andjustice is one of the basic threads throughout thethought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Theories from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have built a theoretical system for today’s Chinese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iscipline, which willfurther play a guiding role for the Chinese urban andrural construction. The paper argues that China’scurren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iscipline shouldstrengthen the secondary-level subject in orderto support the first-level subject, and construct acommon fundamental platform for the planning education with various backgrounds, formulate a basic framework for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establish an “access system” for the newcomer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lanning education.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iscipline; fi rst-level subject;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自2011年“城乡规划学”从过去学科架构中与建筑学作为“隶属”关系的二级学科转变成为一级学科以来,规划学界不断涌现对其内涵、构架和学科发展等方面的热烈讨论②③。
对城乡规划的看法 专业导论

对城乡规划的看法我选择城乡规划这个专业一是因为这个专业已经被划为一级学科,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前景也很好,再加上现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的规划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二是我有一个叔叔是一级建筑师,他和我父母都很希望我从事与建筑有关的工作。
三是我也希望未来学有所成之后能有机会把家乡建的更美丽。
所以高考后经过一番慎重的思考,我最终选择了城乡规划这个专业。
城乡规划这个专业的工作内容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规划城市和乡村。
但如果要规划一座城市,城市布局、建筑风格、交通规划、管理模式……所有这些都在规划者的考虑范围之内。
随着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单一的城市,还会考虑到城市与城市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协调,甚至是区域性的多个城乡联动规划,实行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实现城乡一体、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城乡规划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需要经济、地理、交通、社会、历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的支撑。
城乡规划属于工学中的建筑类。
传统的建筑学涵盖非常广,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一些专业都被包含其中。
随着建筑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这些专业逐渐从建筑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专业。
所以,规划和建筑学有极深的渊源。
该专业开设的主干学科是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学;主要课程包括建筑学基础课程、设计类课程、城乡规划理论课程、软件技术课程等。
城乡规划专业最重要的是会做规划设计,所以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而要提高设计能力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手头表达能力,其二是理论水平。
因此,在大学期间我将进行大量的画图练习,每天都进行钢笔画练习,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在建筑制图这一方面我会认真完成每一幅工图,学习电脑制图后我将每日进行电脑制图的练习,上网搜索该软件的教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学习画图的基本规则与方法,培养自己画图的良好习惯。
这是手头表达能力。
另外我不仅要将课本上关于城乡规划的理论内容学会,而且我将阅读大量有关城市规划和建筑的理论书籍,也会抽空外出参观一些有名的建筑或者建筑设计展,从而提高自己对建筑设计的敏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作者简介】杨贵庆(1966-),男,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修改日期】2013-09-13【文章编号】1002-1329 (2013)10-0053-07【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A 【摘要】讨论了我国新中国建立后城乡规划、城市规划再到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历史发展,指出“城乡规划学”是揭示城乡发展规律并通过规划途径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
它具有自身的科学性。
社会公平、公正是城乡规划思想发展的基本主线之一。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构建了当今我国城乡规划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对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发挥科学指导作用。
当前我国城乡规划学科建设应加强在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支撑作用,构建不同背景规划专业的共同基础平台,构建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亟待颁布专业设立的“准入制度”。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学科建设ABSTRACT: From a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ispaper examines several important periods during the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from “Urban and RuralPlanning” in the 1950s to “Urban Planning,” andagain to the presen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discipline which has been classified as the first-level subject. The paper expounds that the “Urbanand Rural Planning” discipline is to reveal the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law and to achiev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means of planning, andit has its own scientific nature. Social equity andjustice is one of the basic threads throughout thethought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Theories from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have built a theoretical system for today’s Chinese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iscipline, which willfurther play a guiding role for the Chinese urban andrural construction. The paper argues that China’scurren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iscipline shouldstrengthen the secondary-level subject in orderto support the first-level subject, and construct acommon fundamental platform for the planning education with various backgrounds, formulate a basic framework for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establish an “access system” for the newcomer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lanning education.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iscipline; fi rst-level subject;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自2011年“城乡规划学”从过去学科架构中与建筑学作为“隶属”关系的二级学科转变成为一级学科以来,规划学界不断涌现对其内涵、构架和学科发展等方面的热烈讨论②③。
城乡规划学学科的发展变化既是其自身发展演进的结果,同时也充分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今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面临的艰巨复杂的新问题,以及新形势下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对高层次规划设计和管理人才等方面的需求,呼唤学科的发展变革,因此可以说,“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在我国当今城乡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应运而生。
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学”,从字面表述上看,虽然只是把原来的“市”改成了“乡”,并增加了一个“学”,但在内涵本质方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阶段的变化和对当今城乡规划作用的期待。
我国“城乡规划学”经历了60多年发展,如何理解“城乡规划学”的“城”与“乡”内涵上的重要变化?如何看待“城乡规划学”之“学”的含义?它对当前我国城乡规划学科建设有怎样的启发?本文试从“城乡规划学”的关键字分析入手,阐述对作为一级学科的城乡规划学内涵的几点认识,抛砖引玉,以期更好地推进和完善本学科建设。
1 “城乡规划学”之“城”和“乡”1.1 新中国早期的“城乡规划”这次城市规划学科更名中最大的改变是去掉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①杨贵庆DISCRIMINATION ON BASIC CONCEPT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ISCIPLINE AND REFLECTIONS ON ITS CONSTRUCTIONYANG Guiqing 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杨贵庆D i s c i p l i n a r y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2013年 第37卷 第10期 VOL.37 NO.10 OCT. 201354了“市”,增加了“乡”,把原来单纯“城市”对象拓展成为“城乡”。
这反映了当今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和规划重点。
然而,“城乡规划”这一表述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学科历史发展来看并不是第一次。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按照当时苏联土建类专业目录设立了“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的前身)④,之后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城乡规划(上、下册)》。
这本教材是由“城乡规划”教材选编小组选编的,共分为四篇,而其中第四篇有“农村人民公社规划”,分别对解放前后我国农村发展概述、农村人民公社规划的任务与内容、农村人民公社规划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编写,对农村生产规划和居民点规划两个方面均作了较好的论述⑤。
这本教材是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成立之后第一本专业教材。
可见,“城乡规划”一词在专业建设之初就已把“城”和“乡”作为共生的概念加以统筹。
虽然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限于当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而论述不足,但采用“城乡规划”一词已经可以反映当时对专业和学科内涵的全面认识。
同时,在新中国早期的规划实践方面,“乡”也已经作为规划的重要对象。
例如1958年第10期《建筑学报》发表了李德华、董鉴泓、臧庆生等人的论文《青浦县及红旗人民公社规划》,介绍了关于人民公社规划的方法与实践案例。
论文的署名不仅有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组的成员,而且还包括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的3位作者,反映了当时对农村居民卫生和健康保健等方面的重视。
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了“全县的规划”、“乡的现状调查”、“人民公社的规划”以及“居民点规划”四个部分⑥。
可见,新中国早期的规划专业,不仅在理论和教学方面,而且在规划实践方面,都已经把“城”、“乡”两个方面作为规划的对象来共同看待。
“城乡规划”一词在1961年出版的第1版《辞海试行本・第16分册・工程技术》中曾作为专门一节的名称出现⑦。
这一节包括20个词条的名词解释,其中第1个词条“城乡规划”表述为“对城市和乡镇的建设发展、建筑和工程建设等所作的规划”,其内容包括“确定城乡发展的性质、规模和用地范围,研究生产企业、居住建筑、道路交通运输、公用和公共文化福利设施以及园林绿化等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并加以布置和设计,使城市建设合理、经济,创造方便、卫生、舒适、美观的环境,满足居民工作和生活上的要求”。
该词条还指出了城乡规划具体的建设方案,分为“(1)总体规划,是整个城、乡在一定年限内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全面安排和布置,用以指导城乡逐步建设发展;(2)详细规划,是为城、乡全部或局部地区近期建设的安排”。
由此可见,当时对“城”和“乡”的研究与规划是同等对待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第2个词条“城市规划”,其解释为“即城乡规划”。
这既说明“城乡规划”覆盖了“城市规划”,也说明“城市规划”要作为“城乡规划”来看待,“城乡规划”比“城市规划”更为准确地表达了专业和学科名称。
综上所述,新中国早期的“城乡规划”已作为工程学科的一个专门领域,是一个学科的总括,它自身包含着城市、区域、卫星城镇和自然村等规划对象,研究和规划范围覆盖了城与乡。
1.2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城市”一跃成为城乡规划发展领域的主角。
1980-2010年的30年间,我国城镇化水平从20%左右提高到约50%,几乎是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1000万人。
这30年间,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增加,大城市、特大城市成为区域城镇体系中的重要角色。
城镇工业经济在地方产业结构比例中占据绝大多数,相比之下,农业产业经济的贡献比例不断下降。
在我国沿海地区一些乡镇工业发达的城镇,农业对GDP的贡献比例微乎其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投资的推波助澜,我国一些投资环境优越的地区,城镇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土地空间规模等突飞猛进。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城镇成为规划学科发展的主题和重点已不足为奇,而“乡”的角色的重要性逐渐减弱。
同时,规划专业教育也已把对城市的研究和规划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规划教材也跟随城市的主题发生了改变。
1981年出版了《城市规划原理》第1版,书名中已经不再有“乡”。
其后的第2版《城市规划原理》(1991年)、第3版《城市规划原理》(2001年)中,绝大多数章节都是将城市作为主要内容,并不断补充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发展理论与技术经验,而乡村规划的内容相对来说不断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