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水稻基础知识点总结

水稻基础知识点总结

水稻基础知识点总结水稻,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水中的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重要的主粮之一。

水稻的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七大农作物”之一,对于世界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水稻的种植繁育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和研究,培育出了各种不同品种的水稻。

本文将对水稻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水稻的生长环境、植株生长特点、主要品种、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一、水稻的生长环境1. 气候条件水稻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较高。

一般而言,水稻的生长适宜温度在20-35摄氏度之间,生长最佳温度为25-30摄氏度。

水稻对日照充足的要求较高,光照充足利于水稻的生长和穗粒的形成。

另外,水稻对降水的需求也较大,一般生长季节的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左右较为适宜。

2. 土壤条件水稻最适合的土壤是肥沃的水田土壤,同时对于排水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

水稻耐水性强,但不耐涝。

因此,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壤应该是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3. 光照条件水稻对光照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穗期,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穗粒的形成和充实。

而且光照对水稻的生长孕育周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缺乏充足的光照会影响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二、水稻的植株生长特点1. 水稻的生长节律水稻的生长节律主要分为五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幼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在每个生长阶段中,水稻植株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种植管理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来进行调整。

2. 水稻的生长习性水稻是一种重茬作物,对水排水性能有一定的要求。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对水的需求比较大,需要保持水田内的水分稳定。

3. 水稻的生长特点水稻的生长特点主要体现在叶片形态、分蘖和根系生长等方面。

水稻植株的叶片常呈长椭圆形,叶脉平行,叶子有成草状和柄状的区别。

水稻的分蘖能力较强,一株水稻可以分蘖多株,这也是水稻的高产生长特点之一。

(完整版)水稻基础知识

(完整版)水稻基础知识

迟熟粳
“强-强-短”型: 华中晚稻籼
“弱-中-长”型: 华中中熟籼, 及粳、云贵的迟熟籼及粳
中籼稻主要类型
“强-中-中”型: 华南晚稻的
“弱-强-长”型: 华南及云贵
迟熟粳、云贵的迟熟籼
的冬稻籼
“强-强-中”型: 华南一季粳
“中-中-短”型: 华北的中、
(三)水稻发育特性理论的应用
1.在栽培技术方面的应用
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包括种子发芽和根、 茎、叶、蘖的增长,并为过渡到生殖生长期积累 必要的养分。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
(1)幼苗期: 从稻种萌动开始至3叶期。
(2)返青期: 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 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 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这段时间称返青期。
(3)分蘖期: 从4叶长出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 节为止。返青后分蘖不断发生,到开始拔节时, 分蘖数达到高峰。杂交水稻由于稀播,通常在秧 田即开始分蘖。
部分组成。
分蘖节或根节: 稻茎基部的节间不伸长, 各节密集,节上发生根和分蘖,习惯上称它为
分蘖节或根节。
茎秆: 茎上部有若干伸长的节间形成茎秆。
6.穗的发育 (1)形态结构
小穗 稻 二次枝梗 穗 一次枝梗
小穗梗 穗轴
(2)稻穗的分化发育
稻穗分化时期的检查: ①第一苞原基分
化到花药形成以前, 以全穗发育为对象划 分发育时期;
分蘖位: 分蘖在母茎 上所处的叶位。
(2)分蘖特性
1)分蘖叶位数: 凡分 蘖叶位数多的品种,分 蘖期长,生育期一般也
较长。
(2)分蘖特性
2)对环境条件敏感: 在分蘖叶位数相同的品 种间,但对温、光、水、肥等条件敏感的品种, 当条件不适宜时,分蘖芽处于休眠状态,分蘖发 生率低。

水稻的科学知识

水稻的科学知识

水稻的科学知识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

水稻的种植历史已经超过5000年,至今仍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本文将从种植到产量方面介绍水稻的科学知识。

一、水稻的生长环境水稻是一个喜温潮湿的作物,它需要充足的阳光、温度、水分和适量的营养成分。

水稻的种植范围主要集中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都比较适宜水稻生长。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最适宜的温度为20℃至30℃之间,最适宜的湿度为60%至70%,最适宜的光照为每天10个小时以上。

二、水稻的种植方式常见的水稻种植方式有直插法、深松法、薄播法、梯田种植法等多种。

其中直播法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效率最高的种植方式之一。

直播法就是在开垦好的土地上,把水稻种子直接播种在泥土里,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将其转移到水田中进行管理。

深松法就是在种植前先将土地松动,然后再进行种植。

薄播法可以使每块土地都能够为水稻提供足够的养分和水分,有效地提高产量。

三、水稻的产量水稻的产量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如水稻的品种、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

目前,水稻的品种越来越多,新的高产水稻品种不断被育种出来。

同时,对土壤的调整和改良也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气候变化也会影响水稻的产量,例如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条件都会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

四、水稻的种植技术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有许多具体的技术和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例如,选用适宜的品种,正确施肥,及时采取防治病虫害等措施。

在种植初期,适当地浇水可以刺激水稻根系的生长,促进植株的繁荣成长。

在收割后,要及时地对水田进行再生,这样可以为下一年的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总之,水稻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了解水稻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种植和管理水稻,提高粮食产量,造福人民。

与水稻有关的知识点总结

与水稻有关的知识点总结

与水稻有关的知识点总结一、水稻的生长习性1.生态适应性强:水稻适应性较强,能适应较广的生态环境。

一些品种甚至能生长在海拔约3000米的地区。

水稻的栽培分布范围很广,可生长于纬度11°-40°之间,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2.需水量大:水稻是一种水生作物,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季节,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分。

在成熟期,水稻要求不怕臭12毫米以上的降水量的地区,又要求土壤保水量在90-120毫米,是所有农作物中对水分需求最大的作物。

3.温度要求较高:适宜生长温度在20-38℃之间,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

在细胞分裂活跃,竞争性之大。

4.光照要求: 水稻的光照要求不严格,一般对光照充足速适应。

但不耐阴蔽。

5.肥料要求:在生长初期,水稻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其次是磷肥和钾肥。

生长期间,更是需要充分的肥料供应,否则将极大地影响水稻的生长。

二、水稻的分类1.按生长习性分类:水稻可分为纯水稻和混合水稻。

纯水稻以耐淹的水稻为主,耐淹水稻是在泽地中长大的水稻,它生长期需要越淹越好,一般种植在水稻一年两熟的地区。

龙泰二号、黑龙二号、安徽丰实一号耐淹水稻;遭淹水稻是在台润地长大的水稻,一般种植在水稻一年一熟的地区。

红海蜀农一号适于遭淹水稻。

混合水稻以耐淹性弱的稻米和耐淹性强的稻谷为主(或其他混交作物)。

2.按成熟期分类:水稻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

早稻是指生长周期短,播种到收获期间不超过110天的水稻;中稻是指播种到收获期间为111-135天的水稻,它一般是晚稻和早稻的中综品种;晚稻是指生长周期较长,播种到收获期间超过一百五天的水稻。

三、水稻的主要品种1.籼稻:籼稻是中国栽培面积最广泛的水稻品种,经济效益较高,其米质糯软,适宜制作寿司、粽子等,深受人们喜爱。

籼稻粒形被称之为眼对眼,垂直的基粒形对粒,个头偏长。

2.粳稻:粳稻是国内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栽培在江淮、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香米就是粳稻。

关于水稻的知识

关于水稻的知识

关于水稻的知识一、水稻的概述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主要的能源来源。

水稻属于禾本科,是一种单子叶植物,其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两大类:籼稻和粳稻。

籼稻适宜生长在温暖、潮湿和多雨的地区,而粳稻则适宜生长在寒冷、干燥和高海拔的地区。

二、水稻的起源与历史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早在7000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水稻进行了不断地改良和培育,使其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

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已经出现了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的农业社会。

三、水稻的生长习性1. 生长环境水稻喜欢温暖、湿润和充足阳光的环境。

对于温度来说,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之间;对于湿度来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并且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供给。

2. 生长周期水稻的生长周期一般为4-6个月,其中包括了发芽、分蘖、抽穗、开花、结实等多个阶段。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给予不同的养分和管理方法。

3. 生长要求水稻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充足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PH值。

同时,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和保持适宜的湿度。

四、水稻种植技术1. 土壤准备在种植之前,需要将土壤进行深耕松土,并且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同时,还需要注意调节土壤PH值和保持适宜的湿度。

2. 播种方法播种方法一般有直播、秧田插秧和机插三种方式。

其中直播是指将水稻种子直接撒在泥田里;秧田插秧是指先把水稻种子在育秧田里育苗,然后再将幼苗移栽到泥田里;机插则是采用农用机械将幼苗直接插入泥田里。

3. 管理技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浇水、施肥、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同时还需要注意及时修剪、调整密度和保持适宜的湿度。

五、水稻的营养价值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其主要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碳水化合物是水稻最主要的成分,占据了其总重量的70%-80%左右。

此外,水稻中还含有一些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物质,如钾、镁、锌等。

水稻农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水稻农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水稻农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水稻的生长习性1. 生长期和温度要求:水稻的生长周期通常分为幼苗期、分蘖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水稻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摄氏度,其中对于花序分化和开花的温度要求较高。

2. 光照需求: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水稻对光照要求较高,光照充足可以促进生长和光合作用,有利于籽粒的灌浆和成熟。

3. 土壤要求:水稻适合的土壤酸碱度为5.5-6.5,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和养分,并且排水良好。

4. 水分需求:水稻是水生植物,对水分需求较大。

适宜的湿润环境有利于其生长,但要防止积水。

水稻的品种分类1. 根据成熟期的不同,水稻可以分为早、中、晚熟品种。

2. 根据稻谷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

籼稻籽粒较长,粳稻籽粒较短。

3. 根据生态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旱地稻、水稻和深水稻。

4. 根据植株的株型特点,可以分为直立型和匍匐型。

5. 根据谷粒含硬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硬粳和软粳。

水稻的播种和管理1. 水稻的播种方式:水稻可以直播、移栽和直播与移栽结合的方式进行播种。

2. 施肥管理:水稻的常规施肥有基肥和追肥两种。

基肥主要是在耕种前施用,追肥主要是在水稻生长期间进行追肥施肥。

3. 病虫害管理: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等,需要及时采取农药防治措施。

4. 灌溉管理:适时合理的灌溉对于水稻生长十分重要,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进行灌溉。

5. 除草管理:水稻的除草主要通过化学除草剂和机械除草进行。

水稻的收获和加工1. 水稻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籽粒成熟后进行,要确保籽粒完全成熟。

2. 收获方式:水稻的收获可以使用收割机械进行,也可以进行人工收割。

3. 水稻的加工:水稻的加工主要包括脱粒、碾米、磨粉等步骤,将稻谷加工成大米和米粉等成品。

水稻的栽培技术1. 水稻的育种技术:通过育种工作繁育出高产、抗病虫、适应性强的水稻新品种。

2. 水稻的栽培密度:不同品种和生态类型的水稻,其密度有一定的要求。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1. 水稻形态特征水稻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水稻的茎直立,高度在30-200厘米之间,叶子狭长而尖,叶鞘紧贴于茎上。

水稻的根系发达,具有多根性。

水稻的花结为穗状花序,穗状花序由许多小花组成,小花呈两性花。

水稻的果实为谷粒,谷粒表面光滑,色泽丰富。

2. 水稻的种质资源水稻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共有60000多种水稻的品种,可以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三大类。

籼稻主要产于亚洲东南部地区,适应长日照和高温多湿的生长条件;粳稻主要产于亚洲国家和地区,适应于丰水充沛的气候和环境;糯稻主要产自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温度没有特殊要求。

3. 水稻的主要培育原则水稻培育的原则主要包括选择优良种质,进行杂交育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等。

这些原则都是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品种,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4. 水稻的育种方法水稻的育种方法主要包括自交育种、杂交育种、同源系选择和分子育种等。

自交育种是指在自花授粉的情况下进行选种和繁殖,杂交育种是指利用两个亲本进行人工授粉,同源系选择是指通过多代自交育种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同源系,分子育种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育种选择和识别。

这些育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

5. 水稻的优质育种水稻的优质是指水稻的风味好、口感佳、糙米产率高、淀粉含量低等特性。

水稻的优质主要与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有关。

水稻的优质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具有优良的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种质资源,利用杂交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选育,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6. 水稻的抗逆育种水稻的抗逆育种是指培育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和抗逆性的水稻品种。

抗旱水稻是指可以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涝水稻是指可以在涝灾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病虫害水稻是指可以在病虫害侵害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逆性水稻是指具有抗灾性和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水稻理论知识点总结

水稻理论知识点总结

水稻理论知识点总结一、水稻的种类水稻是由中国南部的青稞原种和东南亚的毛穗原种演化而来的。

按照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的不同,水稻可以分为两大类:籼稻和粳稻。

1.籼稻由长柄稻、鸡心稻和糯稻三个种型组成,其中长柄稻地理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它的种子外壳薄、宜长途运输和石板上整米。

2.粳稻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和欧洲、非洲北部和美洲一些地区,粳稻水稻的种子外壳较厚,不易碾磨。

3.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籼稻的外壳薄、宜长途运输和石板上整米,而粳稻种子外壳较厚,不易碾磨。

二、水稻的生长环境水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主要包括气温、光照、水分和土壤等方面。

1.气温:水稻的温度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5℃,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超过40℃时会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

2.光照:水稻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

3.水分:水稻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缺水或者过湿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特别是在播种前后、抽穗-乳熟过程和坐秧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

4.土壤:水稻对土壤的要求比较宽松,要求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疏松、透气和具有一定的保水、排水能力。

三、水稻的生长过程水稻的生长过程主要包括生育期、生育期和生育期等三个阶段。

1.生育期:水稻从种子开始到成苗为止,这一阶段的时间安排,直接关系到水稻后期的生长和产量。

2.生育期:水稻从出苗长至抽穗、拔节并且继续生长的期间,一般称为生育期。

3.生育期:水稻从传粉-结籽-成熟等期间,叫生育期。

四、水稻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纹枯病、白叶枯病、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等。

为了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合理施肥,适时春播,使植株生长较为平衡。

2.生产种子时,要求产地必须是病虫害科学观测标准实验田。

3.间作或配套种植驱虫菊花等。

可以预见,减少使用农作物上的化肥和农药。

五、水稻的栽培技术水稻的栽培技术对于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设定和采取一些农业生产技术:1.合理的品种选择: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抗病虫性能好的种子进行播种,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基础知识一、粮食籽粒的构造、分类:1、分类:按用途和植物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分四类:A.谷类:也叫禾谷类,主要含有淀粉,一般作为主食之用。

如:小麦、大麦、水稻、玉米、高粱等。

B.豆类:豆类一般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习惯上作副食用,豆类中大豆特别是花生,因为含油较多也通常列入油料。

C.油料:共同特点是富含脂肪,是榨油的原料,油料中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榨油后饼粕中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是良好的蛋白质资源。

如:大豆、油菜籽。

D.薯类: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如:甘薯条、甘薯丝。

1、构造:各种粮食的基本构造具备共同性,一般由皮层、胚、胚乳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皮层------对粮粒起保护作用,皮层的颜色、花纹、茸毛特点是鉴别良种的依据。

胚--------胚是粮粒生命活动最强的部分。

多种粮粒的胚形态尽管不同,但基本都有四部分组成。

即胚芽、胚茎、胚根、籽叶,种子萌发后,胚根、胚茎和胚芽分别形成植物的根、茎、叶及其过渡区,因而胚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胚最容易生虫、生霉,胚大的粮粒难保管,如玉米。

胚乳-------胚乳是储藏营养物质的组织,稻谷粮粒的胚乳特别发达,豆类和部分油料的种子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

稻谷籽粒的分类和形态结构1、分类:根据稻谷的粒型和粒质不同分为五类(GB1350---1999):A.早籼稻谷: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胶质粒较少。

B.晚籼稻谷: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少或无腹白,胶质粒较多。

C.粳稻谷:粳型非糯性稻谷的果实,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米质粘性较大胀性较小。

D.籼糯稻谷:籼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型,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E.粳糯稻谷:粳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椭圆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2、形态结构:稻谷加工去壳后为糙米,糙米有胚的一面叫腹面,无胚的一面叫背面,背上有一条纵沟,在米面两侧各有两条纵沟,称侧纵沟。

纵沟的深浅因品种不同而异,对碾米工艺影响较大,纵沟深的稻米加工不易精白,对出米率也有影响。

糙米粒------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一般呈白色或乳白色,稻谷有后熟作用。

胶质部分-----胚乳中蛋白质较多而结构较紧密的部分,呈蜡状,色深且透明。

粉质部分------胚乳中蛋白质较少而结构疏松的部分,色较白且不透明。

腹白--------粉质部分位于米粒腹部时称为“腹白”心白--------粉质部分位于米粒腹部中心时称为“心白”不同品种的稻谷,其米粒腹白和心白的有无及大小各不相同;同品种稻谷由于生产条件不同,腹白和心白的有无及大小也有差异。

一般籼稻的腹白或心白比粳稻的大。

生长条件差、水肥不足的稻谷其腹白和心白比生产条件好、水肥充足的大。

腹白和心白组织疏松,质地脆,加工时容易碾碎。

稻谷外型-------芒、护颖、茸毛、小穗柄。

二、稻谷的国家标准和项目解释(GB 1350---1999)1、国家标准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按出糙率和整精密率分等级,质量指标如下表:籼稻谷质量指标粳稻谷、经糯稻谷按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等级质量指标见下表:粳稻谷质量指标各类水稻以三等为中等标准,低于五等的为等外稻谷。

各类稻谷中黄粒米不超过1%各类稻谷中谷外糙米不超过2%混有其他类稻谷不超过5%二、名词解释:1、出糙率:净稻谷脱壳后的糙米(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2、整精米:糙米碾磨成精度为国标(GB1354)三级大米时,米粒产生破碎,其中长度仍达到完整精米粒平均长度的四分之三以上(含五分之四)的米粒。

3、整精米率:整精米占净稻谷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4、不完善粒:包括下列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①未熟粒:籽粒未成熟不饱满,米粒外观全部为粉质的颗粒②虫蚀粒:被虫蛀蚀并伤及胚乳的颗粒③病斑粒:糙米胚或胚乳有病斑的颗粒④生芽粒:芽或幼根已突出稻壳,或检验糙米芽或幼根已突破种皮的颗粒。

⑤霉变粒:稻谷生霉,去壳后糙米胚或胚乳变色或变质的颗粒。

5、谷外糙米:稻谷由于收割或其他机械损伤等原因形成的糙米粒。

6、杂质:除本种粮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下列几种:①筛下物: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的物质②无机杂质:泥土、沙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杂质。

③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稻谷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无机物质。

7、黄粒米: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颗粒。

8、色泽、气味:稻谷固有的色泽、气味。

三、稻谷各项指标的检验:1、分样方法操作方法:A、四分法:①样品倒在光滑平坦的桌面或玻璃板上,用两块分样板将样品摊成正方形。

②然后从样品左右两边铲起样品约10cm高,对准中心同时倒落,再换一个方向同样操作(中心点不动)如此反复混合四、五次。

③再将样品摊成等厚的正方形,用样品板在样品上画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对角。

④取出其中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

⑤剩下的样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复分取,直到最后剩下的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接近20g为止。

B、分样器法1、将清洁的分样器放稳,关闭漏斗开关,放好接样斗,将样品从高于漏斗口约5cm处倒入漏斗内,刮平样品。

2、打开漏斗开关,待样品流尽后,请拍分样其外壳,关闭漏斗开关。

3、再将两个接样斗内的样品同时倒入漏斗内,继续照上法重复混合两次。

4、以后每次用一个接样斗内的样品按上述方法继续分样,直至一个接样斗内的样品接近W为止。

2、杂质的检验方法:操作方法:①用分样器混合样品后,分取试样W②分取后的试样,倒入套好的筛层中(规定筛层: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套上筛底)盖好筛盖。

③然后将选筛放在玻璃板或光滑的桌面上,用双手以每分钟110--120次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各筛动一分钟,(筛动的范围掌握在筛选直径扩大8—10cm)④再按照标准捡出样品中的大型杂质和小型杂质以及矿物质(其中包括异品种粮粒)等非食用物质,一起称重(W1)检验杂质试样用量规定表(W)⑤、结果计算:W1检验杂质总量(%)﹦----------------×100%W3、类型和互混检验:外形特征检验①籼、粳、糯互混取净稻谷十克,净脱壳后不加挑选的取出200粒(小粒除外),按质量标准中分类的规定,捡出混有异类等粒数(M),计算互混百分率。

②异色粒互混:在检验不完善粒的同时,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捡出混有的异色粒,称重,计算异色粒百分率。

剖粒检验:主要是检验粮食的软、硬质①分取完善粒试样100粒,先从外观鉴别软、硬质,外观鉴别不清时,可将粮粒从中部切断。

观察断面,玻璃状透明体者为硬质部分,根据硬质部分所占比例,按质量标准规定确定是否硬质粒,然后以硬质的粒数计算软硬质含量。

②用透视箱鉴别粮食软硬质。

③染色检验:主要鉴别粳性和糯性4、黄粒米检验①水稻中黄粒米的检验:稻谷检验出糙率以后,将其糙米试样用小型碾米机磨至近似标准二等米的精度,除去糠粉,称重,作为试样称重,再按规定捡出黄粒米,称重。

二者之比为黄粒米所占的百分比。

②大米中黄粒米的检验分取大米试样50克,按规定捡出黄粒米(小碎米中不检验黄粒米)称重,黄粒米的重量比试样重量即为黄粒米所占的百分比。

5、出糙率的检验操作方法①从平均样品中称取净稻谷(除去谷外糙米)试样20g(W)②先捡出生芽粒和生霉粒,单独剥壳,称重(W1)③然后将剩余试样用砻谷机脱壳,除去糠杂,糙米称重(W2)④再捡出不完善粒,称重(W3)⑤糙米重量和不完善粒重量分别加上生芽粒、生霉粒重量即为糙米总重量和不完善粒总重量计算结果:( W1+W2)-(W1+W3)÷2出糙率(%)=---------------------------×100%W6、整精米率的检验7、垩白粒、重度垩白、及病斑粒的检验①按照分样操作方法,分取试样150g②之后把称取的样品用精米机进行碾磨(潮水稻用70S,烘干后的水稻用60S)③取出试样用谷物筛(⊙2.5mm)按出米率方法筛选,然后用四分法分取样品20g(W)④在分取后的样品中挑出垩白粒(W1)其中包括重度垩白(W2)以及碎米(W3)以及病斑粒(W4)并称重。

W2重度垩白(%))=-------------×100W-W3⑤从精米试样中随机取出整精米100粒,捡出有垩白的米粒,按下列公式计算,重复一次,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垩白米粒数垩白粒率(%)=-------------×100总粒数垩白:指米粒胚乳中的白色不透明部分,包括腹白、心白、背白。

重度垩白:在垩白粒中,白色不透明部分占米粒投影面积百分之三十以上(含30%)的米粒。

垩白粒率:由垩白的米粒占整个米样粒数的百分率。

垩白大小:垩白米粒平放,米粒中垩白面积占该整米粒投影面积的百分比。

从捡出的垩白米粒中随机取十粒(不足十粒者按实有数取),将米粒平放,正视观察,逐粒目测垩白面积占整个籽粒投影面积的百分率,求出垩白面积的平均值,重复一次,求两次测定结果平均值为垩白大小.垩白度:垩白米的垩白面积总和占试样米粒面积总和的百分比。

垩白度(%)=垩白粒率×垩白大小8、爆腰率的检验9、谷外糙米检验10、水分的检验11、各类大米的精度,(2009年又重新修改规定)以国家规定的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在规定精度标准样品时要参照下述文字规定:特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标准一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标准二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标准三等: 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二分之一的占70%以上;12、出米率的检验13、碎米的检验(引用标准GB 5503—85)碎米:在规定精度下长度小于完整米粒平均长度四分之三的米粒。

碎米率:碎米占全部精米的质量分数(%)操作方法:①从检验过的杂质样品中称取试样50g(w)②放入直径2.0mm圆孔筛内,下接直径1.0mm圆孔筛和筛底按规定进行筛选;⑤然后将留存在直径1.0mm圆孔筛上的碎米(捡出整粒米)称重(w1),即为小碎米重量。

⑥留存在直径2.0mm圆孔筛上的试样,按规定捡出大碎米(即不足正常整米三分之二的碎米)称重(W2)结果计算:W1小碎米含量%=--------------×100%WW2大碎米含量%=--------------×100%W碎米总量(%)=小碎米含量(%)+大碎米含量(%)我公司产品介绍:“盐丰47”品种介绍1)审定编号:辽审稻[2001]95号2)品种来源: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1991年以光敏不育系AB005S转育而成的十余个新型不育系为母本,以丰锦、秋光、辽粳5号等品种为父本,自然混合杂交系选而成,被南方人誉为“东北人香米”深受消费者欢迎,达到部颁2级标准,食味极佳3)特征特性:株高95~97厘米,半紧穗,穗长14.9厘米,穗粒数116粒,少芒,千粒重27.5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