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规模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云南省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云南省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摘要】云南省财政收入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和制度、外部环境、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较大,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度也直接影响到财政收入的增长。
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对云南省财政收入造成影响。
为了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建议政府应做好财政政策的支持,加大对财政收入相关领域的投入,同时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预警,适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以促进云南省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云南省、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组成、经济发展、政策、制度、外部环境、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管理、政策支持、建议、影响、分析、结论、研究、背景、目的。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云南省财政收入是一个国家财政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稳定运行和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云南省财政收入的增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影响因素。
云南省财政收入的组成结构多样,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都有所体现。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成为影响云南省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策和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也直接影响着云南省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稳定。
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如国际经济形势、自然灾害等,也会对云南省财政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将对云南省财政收入产生影响,而这其中的关系也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云南省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形成机制,为制定有效的财政政策和管理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财政收入组成、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和制度、外部环境、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云南省财政收入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意见,促进云南省财政收入管理的完善和政策支持的提升,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进步。
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比如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员数,税收体制,科教进步等等。
本文针对国家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 E - v i e w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回归、检验、多重共线性以及自相关分析,建立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了影响财政收入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我国财政收入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一、研究目的要求:财政收入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它是一个国家各项收入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
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往往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其次,财政收入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因此,研究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财政收入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1981年全国财政收入为1175.79亿元,到2008年已经增长到61330.35亿元,增长十分快速。
为了研究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财政收入的增长规律,预测中国财政未来的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影响财政收入水平的因素可能有很多。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税收、就业、科学教育发展程度、税收体制、固定资产投资等都可能对财政收入有影响。
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财政收入增长的数量关系,需要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一)理论综述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所关注的问题。
尤其在财政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财政收入的讨论。
现将一些观点综述如下:1.政府职能范围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直接因素。
关于政府职能范围,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西文经济学家,主张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由“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进行自发调节,政府活动被限制在像“守夜人”那样极小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收支规模很小。
财 政 收 入

表现为一个过程
财政收入首先应理解为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财政 分配活动的第一阶段,即组织收入、筹建资金阶
段,它是财政分配的基础,没有财政收入就不存在 财政支出。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按财政收入来源 分类
按财政收入形式 分类
①按部门结构分类:第一产业收入, 第二产业收入,第三产业收入
②按所有制结构分类:国有经济收 入,集体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 ③按社会产品价值构成分类:C的 收入,V的收入,M的收入
财政与金融
①设立偿债基金 ②依靠财政盈余 ③通过预算列支 ④举借新债
六、国债市场
发行市场和流通 市场
国债市场的功能
①国债发行市场指国债发行场所, 又称国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 国债交易的初始环节
②国债流通市场又称国债二级市场, 是国债交易的第二阶段
①实现国债的发行、偿还 ② 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在现代社会,主要发达国家的国 债大都是通过国债市场发行的,并 有相当部分是通过国债市场偿还的
财政收 入形式
财政收入形式 结构的演变
利改税以前表现为利强税弱;利改税 后则表现为税利并存,预算外强,预 算内弱(费强税弱)的特点。
现阶段财政收 入形式结构存
在的问题
①费税结构失衡,收费膨胀。②财政收入 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符合公共财政 的要求。③预算内收入不足,预算外收入 和制度外收入膨胀。
财政收入形 式结构的优
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调节金融市场,维持经济稳定 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基本平衡 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促进两者的相互转化和基本协调 调节投资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四、国债的发行
国债的发行
发行方式
①定向发售 ②承购包销 ③招标发行
云南省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云南省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摘要】云南省财政收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宏观经济因素、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因素、产业结构以及外部环境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云南省的财政收入水平。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云南省财政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财政政策的建议。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着重于深入探讨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更有效地提高云南省财政收入水平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云南省财政收入的形成机制,为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宏观经济、财政政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外部环境、综合考虑、财政政策制定、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云南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其财政收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云南省的财政收入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云南省财政收入的增长并非完全受内生因素影响,外部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但也存在诸多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探究影响云南省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云南省经济发展的状况,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本研究将从宏观经济因素、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因素、产业结构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探讨这些因素对云南省财政收入的影响,为未来深入研究云南省财政收入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云南省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财政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具体目的如下:1. 系统性探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云南省财政收入的影响。
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全面分析,揭示不同经济指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机制,为预测财政收入提供依据。
2. 分析财政政策对云南省财政收入的影响。
通过对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及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为优化财政管理提供参考。
云南省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云南省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一、引言财务收入是一个省份、市县或政府的收入来源之一,财政收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民生福祉。
云南省是我国较为贫困的省份之一,财政收入是其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
本文将以云南省为例,对其财政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云南省财政收入现状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理状况绝佳,既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的地方。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地理位置偏远的不利条件,云南省的发展并不是很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财政收入是其核心问题之一。
根据云南省财政厅的数据,2019年全省财政收入总额为1464.63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比为95.7%。
从收入来源来看,税收类收入是云南省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次是非税收入,最后是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及其他财政性收费收入。
三、云南省财政收入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影响一个地区的财政收入,经济发展越好,财政收入也会相应的提高。
云南省经济总量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其人均生产总值属于全国较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收入就相对较少。
2.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税收政策灵活、合理,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纳税,也可以激发一些人们的投资热情,从而增加税收收入。
同时,税收政策的合理性会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心理,从而影响到税收收入的增长。
3.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的主要因素之一。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拥有极佳的气候条件以及众多的矿产资源,包括铅、锌、云锡、金、银等多种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且带来更好的财政收入。
4.区域发展不平衡云南省区域发展不平衡严重,也是导致其财政收入增长不足的重要原因。
云南省中部和东部地区富含贵重的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经济发达,而西部和南部则缺乏这些资源,经济水平相对较低。
分析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

分析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财政收入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89年的2664.9亿元到2008年的61330.35亿元,20年平均每年增长了16.98%。
为了研究影响中国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财政收入的增长规律,预测中国财政收入未来的增长趋势,我们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财政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年底就业人数。
一、模型的建立本模型主要反映的是财政收入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选择“财政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财政支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底就业人数”、“进出口总额”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到以下数据。
年份财政收入(亿元)财政支出(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年底就业人员数(万人)进出口总额(亿元)1989 2664.90 2823.78 1260.70 601.50 7074.20 55329 1116.00 1990 2937.10 3083.59 1510.20 686.30 7250.30 64749 5560.10 1991 3149.48 3386.62 1700.60 708.60 8245.70 65491 7225.80 1992 3483.37 3742.20 2026.60 784.00 9704.80 66152 9119.60 1993 4348.95 4642.30 2577.40 921.60 12462.10 66808 11271.00 1994 5218.10 5792.62 3496.20 1221.00 16264.70 67455 20381.90 1995 6242.20 6823.72 4283.00 1577.70 20620.00 68065 23499.90 1996 7407.99 7937.55 4838.90 1926.10 24774.10 68950 24133.80 1997 8651.14 9233.56 5160.30 2090.1 27298.90 69820 26967.20 1998 9875.95 10798.18 5425.10 2162.00 29152.50 70637 26849.70 1999 11444.08 13187.67 5854.02 2210.30 31134.70 71394 29896.20 2000 13395.23 15886.50 6280.00 2253.40 34152.60 72085 39273.20 2001 16386.04 18902.58 6859.60 2366.40 37595.20 73025 42183.60 2002 18903.64 22053.15 7702.80 2475.60 42027.10 73740 51378.202003 21715.25 24649.95 8472.20 2622.20 45842.00 74432 70483.50 2004 26396.47 28486.89 9421.60 2936.40 59501.00 75200 95539.10 2005 31649.29 33930.28 10493.00 3254.90 67176.60 75825 116921.80 2006 38760.20 40422.73 11759.50 3587.00 76410.00 76400 140971.45 2007 51321.78 49781.35 13785.80 4140.40 89210.00 76990 166740.19 2008 61330.35 62592.66 15780.76 4760.62 108488.00 77480 179921.47设定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μ二、参数估计将上述数据输入Eviews 软件中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以下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4/10 Time: 13:12 Sample: 1989 2008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5128.266 6249.727 0.820558 0.4267 X1 1.177815 0.163365 7.209705 0.0000 X2 -2.438244 1.040729 -2.342824 0.0357 X3 7.059414 2.826045 2.497984 0.0267 X4 -0.263680 0.184393 -1.429990 0.1763 X5 -0.082663 0.104103 -0.794049 0.4414 X60.1218670.0370993.2849480.0059 R-squared0.998280 Mean dependent var 17264.08 Adjusted R-squared 0.997487 S.D. dependent var 16847.80 S.E. of regression 844.645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6.58493 Sum squared resid 9274545. Schwarz criterion 16.93344 Log likelihood -158.8493 F-statistic 1257.743 Durbin-Watson stat1.576982 Prob(F-statistic)0.000000由表中的数据可得模型估计的结果为:1234565128.266 1.177815 2.4382447.0594140.263680.0826630.121867XX X X X X Y ∧=+-+--+ (6249.727) (0.163365) (1.040729) (2.826045) (0.184393) (0.104103) (0.037099) t= (0.820558) (7.209705) (-2.342824) (2.497984) (-1.429990) (-0.794049) (3.284948)20.998280R=20.997487R= F=1257.743 df=13 三、模型检验1. 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的财政支出每增长1亿元,财政收入增长1.177815亿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长1元,财政收入减少2.438244亿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长1元,财政收入增长7.059414亿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增长1亿元,财政收入减少0.263680亿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年底就业人数每增加一万人,财政收入减少0.082663亿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增长0.121867亿元。
财政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财政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1. 引言财政收入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出售国有资产等方式所得到的经济资源,它是政府维持运转、实现各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目标的重要来源。
财政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运转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因此,提高财政收入一直是各国政府的关注焦点。
本文就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对财政收入影响最大的因素。
2. 财政支出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高财政支出需求会增加财政税收负担,政府若希望维护政府预算平衡,需要采取措施来平衡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
从理论上讲,政府支出(G)的增长将导致减少税收(T)与财政的预算平衡,造成政府财政红字(G>T),反之,若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和支出之差会减少,财政预算平衡。
政府支出对税收收入的影响需要根据税收的弹性来判断。
财政税收弹性是指税收收入随宏观经济变动而变化的程度。
一般的、国际惯例认为,税收弹性在-1和0之间,说明税收的变化幅度小于宏观经济变化幅度。
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政府支出最终会增加财政赤字(G>T),降低政府支出也可以有效地减轻财政压力,提高财政收入。
3. 经济增长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通常来说,经济增长对政府税收收入产生正向影响。
当经济增长时,企业和个人的收益增加,交税的贡献增加,税收收入将得到增加。
同时,经济增长还不断制造新的商业机会,吸引新的投资者进入市场,为政府创造更多收入机会,促进了财政收入增长。
然而,这也要取决于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
若税收政策没能与经济增长同步,税收收入的增长可能会因为税收收益弹性过低了,而随经济增长幅度的减小而减小。
因此,税收收益弹性的大小以及政府设立的税收政策和税收政策都是决定税收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4. 财税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财税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财政政策中的重要部分。
政府对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有充分的话语权,以不同的税收政策来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具体作用如下:•调整税率:这是最简单的调整手段,调整税率可以多或少地影响税收收入。
《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eviews分析)要点

《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摘要:对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财政收入质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收入实证分析影响因素一、引言财政收入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它是一个国家各项收入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
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往往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其次,财政收入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宏观调控的首要问题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问题,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包括总量上的平衡和结构上的平衡两个层次的内容。
财政收入的杠杆既可通过增收和减收来发挥总量调控作用,也可通过对不同财政资金缴纳者的财政负担大小的调整,来发挥结构调整的作用。
此外,财政收入分配也是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合理分配的主要工具。
在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是税收收入。
因此,在税收体制及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会随着经济繁荣而增加,随着经济衰退而下降。
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国有经济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四种形式,因此,财政收入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看,财政收入又表现为来自各经济部门的收入。
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就是在财政收入中,由来自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收入所占的不同比例来表现财政收入来源的结构,它体现国民经济各部门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和服务业等部门。
因此,本文认为财政收入主要受到总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其他收入和就业人口总数的影响。
二、预设模型令财政收入 Y(亿元)为被解释变量,总税收收入X1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X2 (亿元)、其他收入X3 (亿元)、就业人口总数为X4(万人)为解释变量,据此建立回归模型。
二、数据收集从《 2010 中国统计年鉴》得到1990--2009 年每年的财政收入、总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工、其他收入和就业人口总数的统计数据如下:obs 财政收入 Y 总税收收入X1国内生产总值X2 其他收入 X3就业人口总数X419902937.1 2821.86 18667.8 299.53 64749 19913149.48 2990.17 21781.5 240.1 65491 19923483.37 3296.91 26923.5 265.15 66152 19934348.95 4255.3 35333.9 191.04 66808 19945218.1 5126.88 48197.9 280.18 67455 19956242.2 6038.04 60793.7 396.19 68065 19967407.99 6909.82 71176.6 724.66 68950 19978651.14 8234.04 78973 682.3 69820 19989875.95 9262.8 84402.3 833.3 70637 199911444.08 10682.58 89677.1 925.43 71394 200013395.23 12581.51 99214.6 944.98 72085 200116386.04 15301.38 109655.2 1218.1 73025 200218903.64 17636.45 120332.7 1328.74 73740 200321715.25 20017.31 135822.8 1691.93 74432 200426396.47 24165.68 159878.3 2148.32 75200 200531649.29 28778.54 184937.4 2707.83 75825 200638760.2 34804.35 216314.4 3683.85 76400 200751321.78 45621.97 265810.3 4457.96 76990 200861330.35 54223.79 314045.4 5552.46 774802009 68518.3 59521.59 340506.9 7215.72 77995三、模型建立1、散点图分析350000300000250000200000X1X2 150000X3X4 100000500000 10000 30000 50000 70000Y2、单因素或多变量间关系分析Y X1X2X3 X40.9989134611 0.9934790452 0.8770144886 0.9836027198Y 1 47853 90804 79564 415080.9989134611 0.9937402677 0.8556377347 0.9849352965X1 47853 1 18469 44782 934920.9934790452 0.9937402677 0.8561835802 0.9862411656X2 90804 18469 1 28471 804590.8770144886 0.8556377347 0.8561835802 0.8109403346X3 79564 44782 28471 1 503810.9836027198 0.9849352965 0.9862411656 0.8109403346X4 41508 93492 80459 50381 1 由散点图分析和变量间关系分析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财政收入Y 与解释变量总税收收入X1、国内生产总值X2 、其他收入 X3 、就业人口总数 X4 呈线性关系,因此该回归模型设为:Y0 1 X 1 2 X 2 3 X 3 4 X 43、模型预模拟由eviews 做 ols 回归得到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1/14/11 Time: 17:51Sample: 1990 2009Included observations: 20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7299.523 1691.814 4.314614 0.0006X1 1.062802 0.02110850.34972 0.0000X2 0.001770 0.0045280.391007 0.7013X3 0.873369 0.1198067.289852 0.0000X4 -0.115975 0.026580-4.3631600.0006 R-squared 0.999978 Mean dependent var 20556.75Adjusted R-squared 0.999972 S.D. dependentvar19987.03S.E. of regression 106.6264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38886 Sum squared resid 170537.9 Schwarz criterion12.63779 Log likelihood -118.8886 F-statistic 166897.9 Durbin-Watson stat 1.496517 Prob(F-statistic) 0.000000 Y 7299.523 1.062802X 10.001770X 20.873369X 30.115975X 4(4.314614) ( 50.34972 ) ( 0.391007) ( 7.289852) ( -4.363160)R20.999978 R 2166897.9 D .W 1.4 9 6 5 1 70.9 9 9 9 7 2 F四、模型检验1.计量经济学意义检验⑴多重共线性检验与解决求相关系数矩阵,得到:Correlation MatrixY X1X2 X3 X40.9989134611 0.9934790452 0.8770144886 0.98360271981 47853 90804 79564 41508 0.9989134611 1 0.9937402677 0.8556377347 0.984935296547853 18469 44782 934920.99347904520.9937402677 0.8561835802 0.986241165690804 18469 1 28471 804590.87701448860.8556377347 0.8561835802 0.810940334679564 44782 28471 1 503810.98360271980.9849352965 0.9862411656 0.810940334641508 93492 80459 50381 1发现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收入规模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一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抽泣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财政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灵,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
它既是政府的集中性分配活动,又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二财政收入规模分析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
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5896亿元,同比增加3216亿元,增长9.8%;地方本级收入32581亿元,同比增加3931亿元,增长13.7%。
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05亿元。
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9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8%;非税收入8962亿元,比上年增长26.1%。
主要收入项目:国内增值税增长2.7%,国内消费税增长85.3%(剔除成品油税费改革和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的增收因素后增长7%左右),营业税增长18.2%,企业所得税增长3.2%,个人所得税增长6.1%,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4.6%,关税下降16.2%,证券交易印花税下降47.9%,车辆购置税增长17.5%。
另外,出口退税6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相应减少财政收入。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规模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水平(见表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财政快速增长是中央和地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增速从总体来讲是快于地方的(见表二)。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财政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而不断增长的,年平均增速:“六五”时期为11.6%,“七五”时期为7.9%,“八五”时期为16.3%,“九五”时期为18.7%,“十五”时期为18.7%。
2007年财政收入规模比1978年增长了45倍,比1990年增长了17倍,比2000年曾整了3.8倍。
79年到07年平均增长14.1%,91年到07年平均增长18.3%,01年到07年平均增长21.2(见 图一,图二)。
如此高速的增长与我国经济整体 上升不无关系,在我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史上都是罕见的奇迹!图一2007年财政收入规模教以前年度增长速度比较 图二 改革开放后财政收入规模平均增长图三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原因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的增长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决定的,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经济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该国财政收入总额就较大。
即在假定税收制度不变、管理力度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源越丰富,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越高;同一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越高,财源越丰富,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越高;当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管理体制和税制结构相对稳定的时期,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便会相对稳定。
从横向来看,在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在中等收入国家要高于低收入国家。
从纵向来看,英、法、美三国1880年全部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目前已上升到30%-50%,并保持相对稳定,如美国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0%左右。
所以经济决定财政,没有经济不发达而财政可以丰裕的。
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而生产技术水平是内含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的,因为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柱。
所以,生产技术水平也制约着财政收入的规模。
(2)财政政策和分配制度1 分配政策:1)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决定剩余价值占整个社会产品价值的比例,进而决定财政分配对象的大小。
2)财政分配政策决定财政集中资金的比例,从而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
2 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影响到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分配,财政收入在这三者间是一个联系又制约的关系,当过分强调企业、个人的利益,则会减少财政收入的规模。
反之,又会降低企业个人的积极性,影响财政的长期发展。
(3)价格的影响由于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
价格会影响到价值的实现,从而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
1 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1)财政收入增长率大于物价上升率既有实际增长,又有名义增长;2)财政收入上升率大小物价上升率名义上正增长,实际负增长;3)财政收入上升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只有名义增长,实际不增不减。
2 价格分配的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不同原因会带来不同影响:1)连年财政赤字造成通货膨胀,财政通过赤字从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
2)在国民收入只因物价上升形成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长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长就是通过价格再分配机制实现的。
财政收入增量=GDP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价格再分配所得3)如果通胀不是由赤字引发的,财政在再分配中有得有失,而且可能所失大于所得,即财政收入实际下降。
财政学教学案例与分析案例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温家宝总理说:“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第三,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的压力非常之大。
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状态。
第五,财政负担沉重,金融不良资产比例较多。
”简要分析:财政学的对象范围和研究范围是有区别的。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指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分配关系及发展规律。
而研究范围要比对象范围宽泛得多,除对象范围外,尚包括对象范围之外的一些现象和事物。
如果就温总理提出的五个问题来分析,在相当程度上都可以纳入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并从中表现出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思考题:请分析温总理提出的上述五个问题中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案例二: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收入分配政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
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简要分析:从十六大报告中可以明确,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应充分肯定在国民收入初分配中注重效率,在再分配中则应注重公平,这是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准则。
财政作为国家分配社会产品与国民收入的重要杠杆,并不直接干预初分配,但有必要通过财政再分配来体现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差距的必要调节,这对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改革个人所得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等制度措施来实现。
思考题:财政应如何实现十六大报告关于收入分配政策的目标?案例三:财政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的数据分析参考资料:《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编陈共表—2 我国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支出及其比重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简要分析:1.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交出。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可以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
2.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受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由于政府较少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财政收入比较充裕,财政职能侧重于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因而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或与购买性支出相当,或较购买支出增长更快。
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较多地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财政收入相对匮乏,购买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转移支出的比重较小。
如表—1所示3.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具有发展中国家一般的特征,总体上表现为转移支出所占比例较低(如表—2所示),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财政在经济发展方面长期面临的支出压力。
但从表—2的数据变化来分析,也说明我国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表现为在全部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这种变化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财政的资源配置能力减弱,收入分配能力增强。
其间转移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虽然有所回落,但转移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上升仍将是一个总的趋势。
这是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相一致的。
思考题:你认为我国政府应怎样合理安排与使用财政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为什么?案例四: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历史变动情况参考资料:根据《中经网数据中心》数据整理简要分析:上表的数据概括了我国建国后的财政支出在几十年间的巨大变化,这既反映出财政支出总额的大幅度增长,也表现出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
从而表现出几个特点:1.经济建设费用一直是我国财政支出的主体。
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一比重通常在5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比重有所下降,这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及政府逐渐从一些生产领域退出有直接的关系。
(国家的经济建设开支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拨款、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等等。
其中基本建设费用支出又在经济建设支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特别是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的1951年、1956年、1960年、1970年,基本建设拨款占到经济建设开支的76—78%。
)2.社会文教费支出的比重有了较大的提高,成为仅次于经济建设支出的第二大支出项目。
这反映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
(社会文教费用支出是国家用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抚恤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3.国防费用,稳中有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防支出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随财政支出总量的增长,其绝对额仍然有较大增加,并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