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设计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电子设计报告(打印)

电子设计报告(打印)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内容信号源:利用电路产生一个频率为10kHz,幅值为±5v的模拟正弦信号;AD采集电路:对该信号进行16位的采样,转换成数字信号,请选择合适的AD器件并完成电路设计;单片机电路:选用合理的单片机,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路,包含有键盘电路、LED数码管显示电路、复位电路、时钟晶振电路;DA输出电路:假设将输入的信号同时输出,请选择合适的DA器件并完成电路设计。

二、设计分析根据对设计内容及要求进行分析,得出该系统首先需要利用模拟电路知识设计出一个信号发生电路,利用该电路产生一个频率为10KHz的模拟正弦信号,再设计一个16位AD转换电路,利用该电路对模拟信号进行16位的采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将该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单片机电路要包括键盘电路、LED数码管显示电路、复位电路、时钟晶振电路;最后设计一个DA转换电路,通过单片机将数字信号送入DA转换电路,输出模拟信号。

系统框图如下:1、模块分析信号产生模块:根据设计要求,需要考虑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值;同时要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有一定的带载能力。

AD转换模块:设计要求对模拟信号进行16位采样,精度比较高,所以需要的AD芯片的转换速率也比较快。

单片机最小系统:该设计中AD采集电路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要求AD转换速率要大,如果选用普通的51单片机,其速率很难达到要求。

所以要选择一种高速率单片机。

DA转换模块:DA转换模块同AD转换模块相同,同样需要转换速率较高的芯片。

2、系统方案选择根据上面的分析,首先需要设计一个模拟信号产生电路。

方案一:采用三级管搭建LC正弦波振荡电路,此方案虽然电路简单,但调试比较麻烦,如果是采用电感反馈式,谐波成分比较多。

方案二:直接采用用集成运放构建RC振荡电路,此方案实现简洁,调试方便,但是此电路静态功耗较大。

综合考虑设计要求,选择方案二实现信号产生电路。

三、选用的器件由以上的分析;查阅资料,经过比较研究,综合考虑得出信号产生模块可以选择TI公司的芯片OP07,该芯片温漂电压的温度系数为15uV/℃,输入失调电压为30uV。

电子工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工程设计实验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设计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同组人日期20 年月日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设计实验报告书摘要进入21世纪,电子工程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动化电子电路控制工程因其智能化,稳定度高等优点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本次电子工程设计课题为基于51单片机的自动温控调节系统。

该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AD590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运放调理电路将传感器转化的电信号调整为可以被A/D识别采集的电压信号,再经过A/D转换,转换成数字信号由单片机采集,数码管显示。

通过编程,单片机产生控制信号经过D/A转换送至驱动电路,控制温度控制器件从而实现温度调节。

本次电子工程设计主要设计稳压电源电路、信号调理转化电路、功率驱动电路。

稳压电源电路部分为220V交流信号通过变压器,交流整流桥DB105,稳压模块LM7805、LM7812、LM7912产生+5V,+12V,-12V直流信号。

信号调理转化电路部分为AD590产生的电流信号通过电压转换电路、跟随电路、放大电路、差动电路产生0—5V电压信号。

功率驱动电路为1mA经过限流电路、两级功率放大电路,送驱动器。

AbstractEnter twenty-first Century,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of the people in various fields are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Automation of electronic circuit to control the project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high intelligence, stability of the increasing scope of application. The electronic engineering design project based on 51 single-chip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he system through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D590 temperature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the operational amplifier conditioning circuit of sensor into the electrical signal can be adjusted for A/D recognition and acquisition of the voltage signal, then after A/D conversion, converted into digital signal by SCM acquisition, digital tube display. Through programming, microcontroller generates a control signal after D/A conversion is sent to the driver circuit, control temperature controller so as to realize temperature control. The electronic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main design of stabilized voltage power supply circuit, signal transformation circuit, power driving circuit. Regulated power supply circuit is part of the 220V AC signal through a transformer, AC rectifier voltage regulator module DB105, LM7805, LM7812, LM7912 +5V, +12V, -12V DC signal. Signal conversion circuit part of the AD590 generates a current signal by voltage conversion circuit, with circuit, amplifying circuit, a differential circuit generates a voltage signal 0 - 5V. Power driving circuit for 1mA after limiting circuit, two stage power amplifying circuit, to drive.目录1 绪论 (1)2 设计内容与电路设计 (2)2.1设计内容: (2)2.2电路设计要求: (2)3 主要芯片与工具方案 (3)3.1 设计平台与仿真工具 (3)3.2 芯片及模块方案 (3)3.2.1 运算放大器的选择 (3)3.2.2 传感器选择 (3)3.2.3元器件的选择 (4)3.2.3.1电阻 (4)3.2.3.2电容 (4)3.2.3.3三极管 (5)4 总体方案介绍 (5)4.1系统设计方案 (5)4.2系统设计方案 (5)5 单元电路设计(设计思路、原理及功能实现) (6)5.1直流供电电源部分 (6)5.1.1系统框图及波形 (6)5.1.2直流电源原理: (7)5.1.3电源电路原理图 (7)5.1.4 电源电路PCB图 (8)5.1.5 注意事项 (9)5.1.6测量与误差比较 (9)5.1.7实验中遇到得问题 (9)5.2 前级信号调理电路(变送器)部分 (9)5.2.1变送器功能工作原理 (9)5.2.2变送器工作原理图 (10)5.2.3 PCB版图: (11)5.2.4主要应用芯片 (12)5.2.5温度校准 (13)5.2.6测量结果 (13)5.2.7误差分析 (13)5.2.8实验中遇到得问题 (14)5.3 功率放大器电路(驱动器)部分 (14)5.3.1驱动器原理 (14)5.3.2驱动电路原理图 (14)5.3.3 PCB版图 (15)5.3.4测量结果 (16)5.3.5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6)6心得体会 (17)7 附:电路实物图 (18)1绪论当代电子技术在不断发展、日益完善,电子工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需求与应用。

电子工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工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工程设计报告题目:稳压电源、变送器(与驱动器)电路设计专业:自动化小组:第六组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2.10.23摘要本学期电子工程设计实验包括上下两个学期进行,本学期我们所要完成的实验包括三部分内容:直流稳压电源,温度变送器的设计制作,以及驱动电路*的设计(带*为选做)。

实验流程分为设计和制作&调试两部分:设计:利用protel99se软件设计电源和变送器的原理图,通过软件自动布线功能用原理图制作出PCB版图。

制作&调试:将实验元件按照设计图合理布局,正确插放并焊接。

电源调试:用万用表对电源三个不同输出电压测量,得到的电压与理想值相同。

变送器调试:测量0~100℃间等间隔温度下(10℃)对应的输出电压值,通过调节相应电位器使之在0~5V间尽量满足线性关系。

经调试,我组的电源,变送器以及驱动电路均达到设计要求。

目录一、课题背景-------------------------------------------------------------4二、实验简述-------------------------------------------------------------4三、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4 (一)稳压电源-----------------------------------------------------------41、设计思路---------------------------------------------------------42、电路框图---------------------------------------------------------53、基本要求---------------------------------------------------------54、稳压电路基本形成及工作原理---------------------------------------5(1)集成线性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图设计------------------------------5 (2)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6 (3)焊接电路板实物图----------------------------------------------6 (二)变送器电路---------------------------------------------------------71、设计思路---------------------------------------------------------72、电路框图---------------------------------------------------------73、基本要求---------------------------------------------------------84、变送器基本形式及工作原理-----------------------------------------8(1)变送器的工作原理----------------------------------------------8 (2)变送器电路的参数计算-----------------------------------------8 (3)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图设计----------------------------------------8 (4)焊接电路板实物图----------------------------------------------9四、调试过程及分析-------------------------------------------------------101、调试过程----------------------------------------------------------10(1)稳压电源电路板--------------------------------------------------------------------------10(2)温度变送器电路板----------------------------------------------10 2、测试数据----------------------------------------------------------10(1)电源电路------------------------------------------------------10 (2)变送器电路----------------------------------------------------103、误差分析---------------------------------------------------------10五、出现的问题分析及解决-------------------------------------------------11六、选作题:驱动器-------------------------------------------------------121、基本要求----------------------------------------------------------122、驱动电路的基本形式和工作原理----------------------------------123、调试---------------------------------------------------------144、问题--------------------------------------------------------------14七、结论-----------------------------------------------------------------14八、心得体会与建议-------------------------------------------------------14九、附录-----------------------------------------------------------------15十、致谢-----------------------------------------------------------------18 十一、参考文献-----------------------------------------------------------18一、课题背景本项目致力于解决“小型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中电源部分与变送器部分电路设计。

电子工程设计报告模板

电子工程设计报告模板

电子工程设计报告模板
一、需求背景
(本节描述需求来源、需求背景和开发背景)
二、问题定义
2.1 问题描述
(本节描述中需求要达到的目标和功能性需求)
2.2 非功能性需求
(本节描述对于用户体验、性能、安全等非功能性要求)
三、系统设计
3.1 系统架构
(本节描述系统的模块划分,及各模块的功能和接口定义)
3.2 数据流设计
(本节描述系统的数据流转方向和取向,包括输入源和输出结果)3.3 技术选择
(本节描述项目中使用的技术和工具)
四、代码实现
4.1 系统结构
(本节描述代码的结构和模块间关系)
4.2 算法与处理流程
(本节描述数据处理的算法实现和具体的处理流程)
五、测试和结果
5.1 功能测试
(本节描述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测试的结果和测试报告)
5.2 性能测试
(本节描述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的结果和测试报告)
六、总结和展望
(本节展示对本项目的总结和未来完善的需求方向和改进方案)。

《电子专业综合设计》报告模版

《电子专业综合设计》报告模版
摘要(150-250字)
关键词(3~5个)
英文题目
英文摘要(150-250字)
英文关键词(3~5个)
一、设计目的和意义
二、控制要求
三、设计方案论证
四、系统设计
五、设计结果及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递增引用,引用相关内容)
附录(程序、电路图等)
西南科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
电子专业综合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
综合设计任务书
学生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名称:
起止日期:指导教师:
设计要求:(提示:指导教师给出的具体设计要求,报告中删除此提示)
综合设计学生日志
时间
设计内容
设计题目(替换为自己的设计题目)

电子设计报告

电子设计报告

电子设计报告电子设计报告本报告旨在介绍一项电子设计项目,项目主要任务是设计一款具有多重功能的电子设备。

该设备包含微处理器、显示屏、输入输出接口以及各种传感器。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款高性能的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制器。

该微处理器具有强大的计算和控制能力,能够实现多种功能。

其拥有多个引脚以连接显示屏、传感器和其他外部设备。

其次,我们选用了一块高分辨率的显示屏。

该显示屏尺寸适中,可显示丰富的信息。

它能够以高清的画质显示图像和文字,并且具有较低的功耗。

我们通过接口将显示屏与微处理器连接,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显示。

为了实现设备的多功能设计,我们加入了各种传感器。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的温度,并将数据传送给微处理器。

湿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环境的湿度,并将数据传输给微处理器。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距离传感器和光线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可以帮助设备检测物体距离和光线强度,进而实现自动控制和调节。

最后,我们还设计了各种输入输出接口,以增强设备的功能。

例如,我们加入了USB接口,使设备可以与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音频输出接口和扬声器,使设备能够播放音乐和声音。

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注重了设备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我们充分考虑了设备的外观设计和人机交互界面。

设备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操作界面友好易懂。

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或物理按钮进行操作,实现各种功能的切换和控制。

在测试和优化阶段,我们不断调整和改进设备的功能和性能。

通过严格的测试程序,我们验证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产出阶段,我们将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总之,这款多功能电子设备的设计取得了成功。

它具有多种功能,供用户选择和使用。

通过微处理器、显示屏、传感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有机结合,设备实现了高性能和用户友好的体验。

我们相信,在不断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这款设备将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销售和口碑。

电子工程设计实验报告(美图)

电子工程设计实验报告(美图)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电子工程设计实验报告系部 : 信息工程系专业 : 电子信息工程班级 : 09-2姓名 : 任萌萌周晟浩学号:090202230 090202224指导教师姓名 : 曹艳丽第一部分电子工程设计介绍一、目的和意义电子工程设计是在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的基础上,以单片机系统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结构和实现过程。

学会应用系统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的基本技能,学会基本应用程序的编制和调试。

从而在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得到训练,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作风和与其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主要任务电子工程设计(二)工64学时。

分为两个阶段工作:综合实验部分和应用系统设计部分。

两部分相互关联,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1)综合实验部分:以EL-MUT-III单片机实验系统为硬件环境,每组完成4个综合实验中的2个,涉及电路的设计、实现(插接线)、编程和调试。

包括了显示电路、键盘电路、开关量的输入、输出电路。

(2)应用系统设计部分:要求自己设计电路,并且在网孔板上通过布线、焊接、安装,实现系统的硬件结构,并通过开发系统进行编程和调试,实现系统功能。

一、电子工程设计课题的技术指标与功能要求(1)综合实验部分:通过熟练的掌握EL型微处理器教学实验系统的使用方法与单片机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实现在数码管上显示0循环和模拟交通灯信号。

(2)应用系统设计部分:根据模块的要求设计接口和辅助电路,有详细的电路连接图,图纸规范,详细,正确,电路焊接牢固,布局合理,接线整齐,程序设计结构合理,易读性较好,有功能性注释,最终通过A/D转换对0-5V输入信号进行采样,将0-255H显示在LED显示块上,通过D/A转换能够用3个键盘控制三角波、方波、正弦波的输出。

第二部分综合实验部分一、循环程序设计 1、循环程序方案说明用LED 显示块一次显示0,1,2,3,4,5,6,每次显示停留3s ,然后显示1,2,3,4,5,6,。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报告模板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报告模板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报告模板
本报告旨在介绍我们团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项目情况及设计思路。

我们团队的项目名称为XXX,是一款具有创新性和实
用性的电子产品。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介绍该产品的背景和市场需求,设计方案及原理,以及最终的实现效果和成果展示。

一、背景和市场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XXX
产品正是针对市场上的某一需求而设计的,它可以解决XXX
问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和效率提升。

根据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调查,我们团队对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规划,确保产品能够切实满足市场需求。

二、设计方案及原理
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团队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探讨,最终确定了XXX的设计方案。

我们采用了XXX技术和XXX原理,结合了XXX模块和XXX功能,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能够长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三、实现效果和成果展示
经过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我们最终成功实现了XXX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在经过多次的测试和调试之后,产
品的性能表现出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们将在比赛现场展示产品的实际效果和成果,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反馈。

总结
在这次电子设计大赛中,我们团队将会展现出我们的设计理念
和创新能力,希望能够得到评委和观众的认可和肯定。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我们的XXX产品将能够在这场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为我们团队赢得荣誉和奖项。

感谢评委和各位观众的聆听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设计报告学院实验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学号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刘杰日期2017 年月日摘要电子工程设计课程基于一套完整的温度测控系统,通过对相应的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进行设计,最终实现温度闭环测控的功能。

第一学期主要是进行硬件电路的设计,其中包括三个部分:直流稳压电源,信号调理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直流稳压电源需要将输入的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从而为系统中的其他电路提供电源,本设计中需要输出+5V、+12V、-12V三路直流电压信号,信号调理放大电路主要采用运算放大器,将传感器AD590输出的273uA至373uA的电流信号转换成0至5V的电压信号,从而使得模数转换器能够进行采集,功率放大器主要采用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构成,其主要将数模转换器输出的mA级电流信号放大到1到2A,从而驱动制冷片和加热片进行温度控制,以上这些电路的设计涉及电路仿真、原理图设计、PCB设计、电路焊接、调试等相关知识的应用,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理论联系实际,锻炼了诸多与硬件电路设计有关的工程实践能力。

第二学期主要是软件设计。

以STC15系列单片机来进行软件设计。

对于软件设计主要可以大约分为4部分,分别是AD采集。

LCD显示,灯的显示,pwm波输出。

AD采集是4路的,但是最后的程序中只需要一个,LCD的显示在最后的程序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一部分,pwm波的输出以及之后的滤波电路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代替模数转换电路的作用。

但是也有一个硬件电路的焊接,是滤波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

需要将0~5v的电压转化为-10~+10v的电压。

关键字:温度控制;单片机;直流稳压电源;功率放大器Abstract Keywords:目录第一章温度测量控制系统总体概述 (1)一、总体概述 (1)第二章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3)一、实验目的 (3)1.稳压电源模 (3)2.放大电路模块 (3)3.功率放大模块 (3)4.差动放大模块 (3)5.数/模转换模块 (3)二、实验原理与分析 (3)1.稳压电源模块 (3)2.放大电路模块 (5)2.1 单电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双电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功率放大模块 (7)4.差动放大模块 (7)5.数/模转换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原理图 (8)1.稳压电源模块 (8)2.放大电路模块 (8)2.1 单电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双电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功率放大模块 (9)4.差动放大模块 (10)5.数/模转换模块 (11)四、PCB图 (12)1.稳压电源模块 (12)2.放大电路模块 (12)3.功率放大模块 (13)五、材料清单 (14)1.稳压电源模块 (14)2.放大电路模块 (14)3.功率放大模块 (14)4.差动放大模块 (15)5.数/模转换模块 (15)六、焊接电路板 (15)1.稳压电源模块 (15)2.放大电路模块 (16)3.功率放大模块 (16)4.差动放大模块 (17)七、数据分析 (18)1.稳压电源模块 (18)2.放大电路模块 (18)3.功率放大模块 (19)4.差动放大模块 (20)八、调试问题和误差分析 (22)1.稳压电源模块 (22)2.放大电路模块 (22)第三章单片机温度采集与闭环控制系统 (23)一、系统功能 (23)二、系统原理 (23)三、程序流程图 (23)1.主流程图 (23)2.各模块流程图 (25)2.1 A/D转换模块流程图 (25)2.2 键盘扫描模块流程图 (26)2.3 计算温度差模块流程图 (27)2.4计算占空比模块流程图 (28)四、核心程序 (29)1.A/D转换程序 (29)2.键盘扫描程序 (29)3.计算温度差程序 (29)3.计算占空比程序 (29)4.PWM波程序 (29)五、PID算法 (29)1.PID算法基本原理 (29)2.PID计算程序 (29)3.系统调试PID参数 (29)第四章系统联调 (30)第五章体会感想 (33)第一章温度闭环控制系统总体概述一、总体概述温度作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研等部门最普遍的测量项目。

它在工农业生产、现代科学研究以及高新技术开发过程中也是一个极其普遍而又非常重要的参数。

因此,在这些领域中,对于这个参数的测量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纺织工业、冶金、化工、食品、温室种植,汽车制造以及气象预报和科研实验室等许多地方,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温度的闭环控制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基础的电子设计内容。

本次电子工程设计旨在用单片机外围电路以及显示电路的设计,制作,硬件调试,A/D 转换电路,D/A转换电路的设计,制作,硬件调试,并对单片机系统以及外围电路进行软件驱动编程,最后经过软硬件联调,实现整个温度显示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指标,完成电子工程设计的全部任务。

本次课程可以分为上下两个学期,上学期我们主要需要完成两个部分,第三个部分选做。

第一个部分是稳压电源模块,其主要的作用是将平常的交流220V,50Hz的电源转换为+5V,±12V的直流电压源来为后置的电路来提供驱动;第二个部分是变送器模块,其主要的作用是将模数转换模块根据室温采集到的温度转化出来的电流进行改变,产生一个输出,来使得半导体制冷片来进行加温或降温的操作。

第三个部分是驱动器模块,其主要的作用是当设定的温度与实际的温度的温差为正的时候,通过单片机和DA转换电路来输出一个正电压和正电流,当温差为负的时候,输出一个负电压和正电流。

但是输出的电流过小,总功率不足以驱动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所以需要驱动器来对电流进行放大,该放大主要分为两级,最终可以将电流放大1000倍,最后可以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工作。

下学期我们主要做的是程序部分,对于电路只需要制作滤波和差分电路。

对于程序的学习践行了分步的操作,第一个是因为在STC52上集成了模数转换电路,一共有四路,我们根据老师给的程序进行学习,并对程序进行修改,使其只显示其中的一路。

另外的都不显示。

第二部分是LCD1602进行显示,需要将初始化的中显示的字符改成自己的学号或姓名并且从第二行开始进行显示。

第三部分是使单片机输出PWM波,同时使得输出的PWM 波连接到自己焊接的滤波和差分电路来代替模数转换电路,是输出的电压从0~5v转化为-10v~+10v的电压。

图1.1.1 温度闭环控制系统整体框图第二章温度闭环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一、实验目的1.直流稳压电源模块为了给电路提供一个直流的稳定的工作电压,设计一个稳压电源,要求220V交流电经过变压器分别输出一路9V的直流电压,两路15V的直流电压,经过稳压电路,最后输出5V、+12V、-12V三路直流电压。

2.变送器电路模块实现用将温度信号用电压值来表示,将0~100度的温度(0.273mA~0.373mA电流)转换为0~5v的电压。

3.驱动器电路模块前级驱动电压为-12V ~ +12V ,随着输出负电压的增加,制冷量增加,随着输出正电压的增加,制热量增加,从而以控制输出电压,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本模块就是将m A 级的电流放大到1A-2A左右。

4.差动放大电路模块单片机系统可以输出0~5V的PWM波,但是要想实现温度闭环控制,也就是要可以加热和制冷,相对应的需要正电压和负电压,因此就要有差分放大环节。

5.低通滤波模块低通滤波模块将单片机的PWM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该模块接在差动放大模块之前。

二、实验原理与分析1.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单向交流电经过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来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

直流电源的输入为220v的电网电压,一般情况下,所需的直流电压的数值与电网电压的有效值相差很大,因此需要通过电源变压器进行降压之后,再对降压之后的交流电压进行处理,变压器的副边电压有效值取决于后面电路的需要。

目前,也有部分电路不用变压器,使用其他的方法来进行升压或降压。

在本次实验中,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的降压之后的交流电压的大小为9v和15v。

变压器的副边电压需要通过整流电路从交流电路转换为直流电压,即将正弦波的交流电压转化为单一方向的脉动电压,整流电路分为半波整流和全波整流,这两种整流电路的输出均含有较大的交流分量,会影响负载电路的正常工作。

单向半波整流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简单易行,所用的二极管的数量少,但是由于他只用了交流电压的半个周期,所以输出的电压低,交流分量大,效率低。

因此这种电路仅适用于整流电流较小,对脉动要求不高的场合。

在本实验中,因为对于电路的参数有一些要求,所以需要,所以选择的是全波整流,而选择的电路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该电路一共由四根二极管组成,其原则就是保证变压器的副边电压在整个周期内,负载上的电压与电流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与半波整流电路相比,在相同的变压器副边电压下,对二极管的参数要求是一样的,而且还具有输出电压高,变压器利用率高,脉动小等优点,因此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图2.2.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为了减小脉动,而需要低通滤波电路滤波,使输出电路平滑,理想情况下,应将交流分量全部滤掉,使滤波电路的输出仅为直流电压。

然而,由于滤波电路是无源电路,所以接入负载之后一定会影响它的滤波效果。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的原理是电容滤波电路。

主要的原理就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作用来使输出电压保持平滑。

电容在充电时,回路电阻为整流电路的内阻,即变压器内阻和二极管的导通电阻之和,其数值很小,因此时间常数很小,电容放电时的时间常数为负载*c,通常远远大于充电的时间常数。

图2.2.2电容滤波电路虽然整流滤波电路能将正弦交流电压转化为较为平滑的直流电压,但是,由于输出电压平均值取决于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所以当电网电压波动时,输出电压平均值将随之产生相应的波动;另一方面,由于整流滤波电路内阻的存在,当负载变化时,内阻上的电压将产生变化,于是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也将随之产生相反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