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英语翻译:词典不离手,冷汗不离身第3页-翻译文化.doc
如何利用词典进行英语翻译?

英语 dictionary ⼀词源于拉丁语 dictionorium,意为"⼿册"。
鲁迅先⽣在译《死魂灵》时曾有句名⾔:字典不离⼿,冷汗不离⾝。
词典不仅是我们治学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们翻译的案头顾问。
纵览译苑中的种种误译、讹译与拙译,它们往往与词典的运⽤莫不相关。
掩卷⽽思,欲就翻译与词典之间的若⼲微妙⽽⼜辩证的关系发表如下议论。
⼀、词典--不可不靠⼀则译界轶闻:我国⼀位知名学者在⼀篇谈论翻译与“杂学”的⽂章中举了⼀个例⼦:… going vegetarian and repeating 'Om mani padme hum' a hundred times between each bite of lettuce,他认为句中的 Om mani Padme hum 相当于《济公传》中的"奄摩呢叭尔哞",并断⾔此词组"词典不能帮忙"。
⽂章发表后,北⼤有⼈写信给他指出:Om mani padme hum见于商务印书馆的《综合英汉⼤辞典》第858页,有汉译,还有英⽂释义,所以并不是“字典不能帮忙的那些个东西”的好例⼦。
这位学者即复函(后发表):我只得承认是我的疏忽,没有先多查字典⽽就假定这是⼀般字典⾥不会收录的……(《翻译通报》)。
译界演绎的故事往往惊⼈地相似。
38年之后,有⼈在《中国翻译》(P.38)上写道:Textile finishes have in general become a "no-no" in today's market place…(句中的)no-no词典上根本查不到,经推敲的结果译为"⽆⼈问津"则较为适合。
其实,⽆需劳驾"推敲",只需打开最普通的《英华⼤词典》(P.939),就会发现将no-no译为"⽆⼈间津"是"较为不合适"的。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庄绎传(CATTI英语专家委员会顾问)漫谈翻译(DOC)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庄绎传(CATTI英语专家委员会顾问)漫谈翻译2005年9月27日于北京翻译漫谈(一)翻译的乐趣我从小就喜欢翻译。
记得在青岛上中学的时候,曾把英语课本里的故事译成中文,不是为了发表,纯粹是觉得好玩儿,而且有一种成就感。
大学毕业后,留在北外当老师,后来有幸参加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著作的翻译和修订工作,参加重要文件的翻译工作。
当时我觉得学习外语,能做这样的工作,是无上的光荣,这种感受也鞭策我努力钻研。
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吃一堑,长一智。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没想到天下竟有这样好的译文,它本身就像一句谚语,然而它又与原文如此接近,如此吻合,使我惊讶不已。
后来我又看到这样一句话: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
To win this victory will not require much more time and effort, but to consolidate it will.原文里重复出现的词语,译文没有重复,一个小小的will竟然替代了原文用二十多个字表达的意思。
我在这里看到了道地的英语。
每当我看到这样好的译例,就回想起小时候在海边玩耍,捡拾贝壳。
阳光下,那贝壳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拿在手里,别提多么高兴了。
近年来,参加了几本词典的审定工作。
原书都是英英词典,加上汉语译文后,变成英汉双解词典。
译文对不对,顺不顺,这就是审定者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原文:The cold weather frosted up the track last night.译文:昨晚寒冷的天气使跑道上结了霜。
改为:昨晚天气寒冷,跑道上结了霜。
原文:My toes were frostbitten from skating too long.译文:滑冰的时间太长使我的脚趾冻伤了。
浅谈中国文化在英语语言学翻译中的体现

教育教学jiao yu jiao xue107浅谈中国文化在英语语言学翻译中的体现◎陈才竹摘要:在英语语言学翻译中不仅仅要实现翻译内容的精准性,还要传达出内容背后的文化内涵。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文化在英语语言学翻译中的几点具体体现。
关键词:中国文化;英语语言学;翻译体现如何能够在确保翻译精准度的同时体现出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当前英语语言翻译从业者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中国历史文化在英语语言学翻译中的体现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分悠久历史的国家,尽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很多语言形式以及文字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文化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很多传统的文化与思想依然根植于很多人的脑海深处。
尤其是一些经典的传统历史时期或者历史人物,一直到今天都能够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乃至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启发。
而在进行英语语言学翻译的过程中,针对这部分内容是很难做到翻译的“信、达、雅”的,一方面是部分词汇背后蕴含的文化背景过于深厚,仅凭一个单词是很难真正传达出其内涵的;另一方面则是某些特定词汇在理解起来就存在一定的难度,翻译的难度自然不言而喻。
比如,以中国历史上比较经典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诸子百家争鸣”为例,在进行英语语言学翻译的过程中,要在精准传达相关词汇的含义的同时,还能够交代清楚其历史背景才是最为关键的。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翻译者通常都会采用“汉语借词”的方式来进行语义的精准传达。
以下面这句话为例“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能够促进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在这个阶段,出现了老子、孔子、孟子、庄子以及韩非子等大思想家。
这些思想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并逐渐形成了以道家、儒家、法家和墨家为主的众多派别,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之为诸子百家。
”其中关于这段文字的翻译为“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periods, the era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Chinese culture. During theperiods, many great thinkers appeared, such as Laozi, Confucius,Mencius, Xunzi and Han Feizi. They stated their views and graduallyformed schools of philosophy, such as Taoism, Confuciannism,Mohism, which were called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s.”在这一段落的具体翻译过程中就采用了被英文词典收录的关于中国英语式的汉语借词,其中包括孔子、道家以及儒家等词汇。
英语词汇翻译技巧浅谈

62语言研究英语词汇翻译技巧浅谈薛莉芳湖南省委党校社会与文化教研部摘要:英语词汇翻译,不仅仅是一本中英词典就能解决的,它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最基本的词义、词性,还牵涉到很多与词义和语言无关的因素,比如文化背景知识和科学常识等。
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中存在很大区别,除了个别的特殊词语外,很少有英汉两个词在词义和用法上是完全对等的。
汉语词汇和英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几种区别:语义范围、情感意义、内涵意义、搭配意义、风格意义和联想意义。
汉语语言具有一定的对称性,英语则是非对称的,这也是英汉互译中需要注意的一点。
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表达对翻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翻译;技巧;英语词汇;词义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所以注定在翻译上无法做到一一对应。
有时需要根据英语词汇课所在的语境,注意他们的用法和上下文结合来翻译。
翻译基本英语词汇也许并不是很难,但想做到精确和精致的翻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此,译者一定对英语词汇的词义做出准确的理解和表达,掌握各种翻译技巧,才能时词汇在语句中表达出准确的意义,才会让句子更加完整通顺。
一、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表达1.词汇的理解。
首先,对于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对词汇的翻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对于词汇的理解出现了问题,就谈不上翻译了。
比如:We must make ourselves aware of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China.我们必须意识到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改译: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古今(发展)。
这解释里的Past and present 不能简单的为“过去和现在”,而是翻译成“古今”更符合语境。
显而易见,对于一个词汇的词义理解不够准确是无法完成精确翻译的。
2.词汇的表达。
在准确理解英文词汇的基础上,要准确表达出这个词在句子和全文中的含义。
词汇的表达可是难道了很多人,经验再丰富的译者也会经常在词义的表达上犯难。
平日里我们口中的“忠于原文”,指的就是准确的表达出词汇的意义。
英语翻译的常见误区

英语翻译的常见误区英语翻译是很多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然而,很多人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
这些误区可能会导致翻译出现偏差或错误,进而影响工作或交流效果。
本文将介绍英语翻译的一些常见误区,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误区一:直译与意译不分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很多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死板地按照原文进行直接翻译,而忽略了意译的重要性。
事实上,英语翻译中所涉及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很大,直接翻译可能会导致翻译不准确或难以理解。
解决方法: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需要根据原文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意译。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一些词语,或者进行常识性的补充说明,以使翻译更加准确、清晰、易懂。
误区二:词语字面意思理解不准确有些词语在英语中可能有多种意思,但是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这些词语的多重含义。
这种情况下,对于英语文章的翻译可能会出现偏差或不准确的情况。
解决方法:在对于原文的理解上,需要充分了解英语单词的多重含义。
不要仅仅只看到词语的表面意思,而忽略了其隐含的多种意义。
有时候,需要查阅相关的词典或者通过网络搜索等方式,来扩展自己对于英语单词含义的认识。
误区三:语法结构理解混淆英语的语法结构往往与中文有所不同,这可能会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语法错误。
有时候,特别是在翻译长句时,很容易把原文的语法结构混淆。
解决方法:在对于原文进行翻译时,需要充分理解英语的语法结构。
可以使用在线翻译工具或者专业的英语学习教材,来加强自己对于英语语法的理解。
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英语翻译的技巧,比如分句、分段和使用标点等,以便更好地掌握英语翻译的技巧。
误区四:文化背景与时代差异理解不足英语翻译的另一个难点就在于不同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的差异。
很多英语文章中的文化和习惯深处,可能会让翻译的人不太容易理解。
解决方法: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和时代背景。
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文献、观看英语电影或者在英语国家待一段时间等方式,来拓展自己对于英语文化和时代背景的了解。
浅谈我对翻译的认识(精品文档)_共4页

浅谈我对翻译的认识翻译是文化的跨文化交际,一种语言的文字是语言符号,而附着于这种语言文字之上的非语言符号便是文化。
翻译便是将一种文字符号转换为另外一种文字符号的过程,但是翻译不仅仅是要替读者解读原文的语言符号,而且还必须破解原文的非语言符号也就是文化内涵,所以只有深刻细致的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才能正确理解和准确讲语言的文化底蕴表达出来。
翻译的分类论述的内容杂而多,包括口译和笔译,口译又包括交替口译、同声传译、耳语传译等等。
翻译按方式来分,有汉语译成外语和外语译成汉语两种。
翻译按翻译客体性质或文体分,可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强调文学作品文本的艺术审美与文学欣赏,风格、价值观和思想,再显的是原文作者的精神活动和语言艺术美,这些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故事、叙事文学、散文等;非文学翻译涉及的内容和学科知识十分广泛,强调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知识、事实、事件和信息,再显的是实用性事实、信息的交际性和功能功利。
翻译按翻译工具形式来分,可分为:口译和听译、手语翻译、视译和笔译;口译是一种促成分属不同语言的人们有声言语交际活动,口译与笔译相对,按传送方式分为同声传译、交替传译、耳语传译;按场合和内容可分为外交口译、技术口译、学术口译、工程谈判口译、会议口译、陪同口译、法庭口译、媒体口译、商务口译、社区口译;按就工作性质而言,口译可以划分为外事翻译、军事翻译、商贸翻译、医学翻译、联络翻译、会议翻译、法庭翻译、技术翻译、展览翻译、导游翻译、生活翻译等;听译主要针对在听力理解的基础上,利用短时记忆和简要的笔录进行即时翻译;手语翻译可分为手译、口译和手语手译三种类型。
手译是把健听人的口语翻译成聋人手语传达给听力障碍的人。
手译一般用在谈话、开会、讲课、新闻联播等场合。
口译是把聋人的手语翻译成健听人的口语和书面语。
口译一般用在聋人作报告、聋人企业家的业务洽谈、座谈会等场合。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谈英语翻译技巧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谈英语翻译技巧英语翻译是中西文化差异下的一项重要任务。
英语是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之一,对于中文到英语的翻译工作,需要考虑到语言、文化和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下面将分享一些英语翻译的技巧。
其次,要注意语言的纠错和打磨。
英语是一门严谨的语言,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都有一定的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句子的结构是否正确,用词是否准确,以及表达是否通顺。
此外,要注意语态和时态的转换,以及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等词性的转换。
只有语言表达准确无误,翻译才能更具说服力。
同时,要注重文化差异的处理。
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到这些差异。
例如,在英语中有很多成语和俗语,翻译时要注意寻找相应的英语表达方式。
另外,中西方的礼仪、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差异较大,所以在翻译时要注意语言的文化适应性,避免产生误解或冲突。
还要注意对于一些涉及敏感话题的翻译,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避免给读者带来困扰或冒犯。
此外,要注重语言风格的转化。
每个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所以在翻译时要根据原文的风格选择合适的英语表达方式。
例如,对于正式的文档或学术论文,翻译要保持严谨和准确;对于文艺作品或广告等,翻译则要注意保持表达的生动、吸引人。
最后,要进行反复校对并参考其他资源。
翻译工作是一个反复推敲和打磨的过程,翻译者可以多次阅读自己的翻译稿,检查语义和语法的准确性,并寻找其他资源进行参考。
可以查阅相应领域的专业词典或参考资料,遇到难以翻译的词汇或表达时,可以与其他翻译者或专家进行交流和请教。
总之,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和要求。
翻译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和文化素养,通过准确理解原文、纠错打磨、处理文化差异、转化语言风格等方式,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技巧,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仁爱英语 九年级上册unit 3 topic 2 课文翻译

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3 topic 2 课文翻译Unit3Topic 2SectionA-1a(王俊峰和他的父母要去美国。
迈克尔和康康去给他们送行。
现在他们在去机场的路上。
)王俊峰:真不敢相信我就要飞往迪士尼了。
我太激动了。
康康:当然了。
(迈克尔看到一个陌生人拇指向上伸着手。
)迈克尔:麻烦停一下车!司机:怎么了?迈克尔:这个陌生人想让我们载他一程。
看他的动作。
(司机停下了面包车。
)外国人:打扰了,你们能带我去机场吗?司机:可以。
我们也要去机场。
上车吧。
外国人:非常感谢。
(二十分钟以后他们到了机场。
)康康:你的飞机是什么时候?王俊峰:五点。
我叔叔,明天来接我。
但我还是很担心我的英语。
康康:不用担心。
你可以买一本旅游指南,《美国之行》。
王俊峰:好主意。
希望我的交流不会有太大困难。
迈克尔:需要帮助的时候,就给我发邮件或者打电话。
王俊峰:谢谢你们。
我得走了。
拜!SectionB-1a(简在学校门口遇到了康康和由纪夫。
)简:嗨,康康,由纪夫!由纪夫:你好,简!康康:由纪夫,简说“嗨”的时候,她招了手,你说“你好”的时候,你是鞠的躬。
由纪夫:在日本,我们打招呼的时候会鞠躬,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简:在加拿大,我们招手来表示和平和友谊。
康康:我觉得那就是肢体语言。
即便安静的时候,我们也会用肢体语言来交流我们的感受。
由纪夫:你有没有注意到方老师高兴的时候就会笑,生气的时候就会把手放在身体两侧?那样我就会知道她是要表扬还是要惩罚我们。
简:我妹妹生气的时候就会双臂交叉跺着脚。
康康:我想知道肢体语言在所有文化中是不是同一个意思。
简:我们应该调查一下。
如果人们更加了解肢体语言,就能更好的沟通了。
由纪夫:我们问问方老师和琼斯老师,看她们会不会帮我们做调查。
简:好主意。
再见,康康。
再见,由纪夫。
康康和由纪夫:再见,简。
SectionC-1a有些东西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这里有一些关于动物的词语,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用法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的几段译文就较好地照顾到了西方人
的思维和理解习惯。
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
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
却有八百里火焰,周围寸草不生,若过此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
“It’s impossible to get to the west,”the old man replied, “The mountains are about twenty miles from here. You have to cross them to get to the west, but they’re over 250 miles of flame. Not a blade of grass can grow anywhere around. Even if you had a skull of bronze and a body of iron, you would melt trying to cross them.”
(詹纳尔译《西游记·孙悟空一调芭蕉扇》)
美国把贸易和人权扯在一起,只会损害两国的经济利益。
The US policy of linking trade with human rights can only bring harm to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two countries.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成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hina can’t develop in isolation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四、戒主语暗淡
主语是句子的灵魂,定住译文的主语的是关键性一步棋。
主语定偏了,整个句子将显得松散乏力,甚至误导读者。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两国的利益。
Failure to settle this issue is bound impair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seriously.
If the problem is not solved , it is sure to affect the interest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在上面的两种译文中,显然第一种译文主语选得好,句子流畅。
共同的利益把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连接在一起。
What holds our two great nations together is the cement of common inter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