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模拟考试试题1(概念)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学模拟考试试题1

工程地质学模拟考试试题1

工程地质学模拟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1.5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 下列矿物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B)A。

石英 B. 方解石 C. 黑云母 D. 正长石2。

关于矿物的解理叙述不正确的是(D)A。

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B。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C。

矿物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D。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断口显著3。

下列结构中,( D)不是沉积岩的结构。

A. 斑状结构 B。

碎屑结构 C。

生物结构 D。

化学结构4。

下列结构中,( )是岩浆岩的结构。

A。

全晶质结构 B. 变晶结构 C。

碎屑结构 D. 化学结构5。

按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成因产状等将岩浆岩(C)三大类.1.酸性岩2.中性岩 3。

深成岩 4。

浅成岩 5.喷出岩A.1、2、4B.2、3、4 C。

3、4、5 D。

1、3、46. 下列岩石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A )A .石灰岩 B。

花岗岩 C. 片麻岩 D。

砾岩7。

下列岩石中( A )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后而形成的岩石.A。

玄武岩 B.石灰岩 C.千枚岩 D.石英岩8。

两侧岩层向外相背倾斜,中心部分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并且两边对称出现的是()。

A。

向斜 B。

节理 C。

背斜 D.断层9。

节理按成因分为( B )1。

构造节理 2。

原生节理 3.风化节理 4.剪节理 5。

张节理 A。

1、4和5 B。

1、2和3 C 。

2、3和4 D.2、4和510。

属于岩浆岩与沉积岩层间的接触关系的是( B )A.整合接触B.侵入接触C.假整合接触D.不整合接触11. 若地质平面图上沉积岩被岩浆岩穿插,界线被岩浆岩界线截断,则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为( )。

A。

沉积接触 B。

整合接触 C.侵入接触 D.不整合接触12。

河漫滩是洪水期( )A。

能被淹没的浅滩 B。

不能被淹没的浅滩C。

1/3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D.1/4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13。

在第四纪历史上发生的两大变化是(C )A.人类出现、火山活动B.构造作用、冰川作用C。

工程地质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工程地质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2、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3、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

4、原生矿物岩石经物理风化破碎,但成分没有发生变化的矿物碎屑。

5、次生矿物岩石经过化学作用,使其进一步分解,形成一些颗粒更细小的新矿物。

6、粒径土颗粒的大小以其直径来表示,称为粒径,其单位一般采用mm。

粒径只是一个相对的、近似的概念,应理解为土粒的等效直径。

7、粒度成分土中各个粒组相对百分含量,通常用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8、等(有)效粒径非均粒土累积含量占10%(粒组累积百分含量)所对应的粒径.(平均粒径=50%限制粒径=60%)9、不均匀系数是土的限制粒径和有效粒径的比值,即为。

值越大,土粒越不均匀,累积曲线越平缓;反之,值越小,则土粒越均匀,曲线越陡。

曲率系数是累积含量30%粒径的平方与有效粒径和限制粒径乘积的比值,即为,Cc值能说明累积曲线的弯曲情况。

10、土的结构:是指组成土的土粒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土粒间的连结关系和土粒的排列情况。

11、土的构造:在一定的土体中,结构相对均一的土层单元体的形态和组合特征.包含土层单元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相互关联等方面。

12、细粒土的稠度:由于细粒土的含水率不同,表现出稀稠软硬程度不同的物理状态,如固态、速态或流态,细粒土这种因含水率变化而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物力状态,即为细粒土的稠度。

13、稠度界限随着含水率的变化,细粒土可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稠度状态,相对于转变点的含水率,称为稠度界限,也称为界限含水率。

工程地质模拟试题和解答(4)

工程地质模拟试题和解答(4)

工程地质模拟试题(D)一、单项选择题1.工程地质条件不包括()。

A .岩土的工程特性B .地质构造C.2.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矿物的(A .硬度B .解理C.断口D .韧性3.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

A.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B .吸水性质、透水性质、软化性质C.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D .岩石重度、岩石空隙性、溶解性4. 地质年代按时间段落的级别依次划分为(A •宙、代、世、纪、期B •宙、代、纪、世、期C.宙、期、代、纪、世D •期、宙、代、纪、世5. 水平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A .平行B .弯曲方向相反C.弯曲方向D .弯曲方向6. 下列有关岩层倾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 •岩层的倾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C.岩层的倾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7. 下列关于风化作用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A •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C.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8. 形成坡积土基础形式 D .水文地质条件)。

)。

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180 ° B •岩层倾向与岩层走向无关D •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数值)。

B •风化作用会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D •温差风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的地质作用是()。

A .风化作用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C.洪流的地质作用 D .河流的地质作用9.地下水按赋存条件的分类,不包括 (A .孔隙水B .潜水C .裂隙水 10.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压缩波 C .纵波和横波均为体波11. 边坡应力重分布所形成的结构面属于(A •原生结构面 C .次生结构面12. 判别活断层最有力证据的证据是(A •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裂缝B .地层的重复、缺失C .断层三角面D .呈带状分布的泉 13.下列关于冻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冻土包括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B •冻土不具有流变性C .冻土为四相体D .冻土具有融陷性 14.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 ( )。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填空题:1.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的能⼒。

2. 岩浆侵⼊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受到岩浆的热⼒与其分化出的⽓体和液体的作⽤,使围岩发⽣变化⽽引起的地质作⽤称为接触变质作⽤。

3. 岩⽯的⽔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的吸⽔性、透⽔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4.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岩块在重⼒作⽤下突然⽽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5. 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6.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下,地基⼟体中的细⼩颗粒,通过粗⼤颗粒的孔隙,发⽣移动或被⽔流带出的现象。

7. 对于地下⽔对混凝⼟结构的腐蚀类型,地下⽔中的SO4^2-,离⼦与⽔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成含⽔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泥结构疏松或破坏。

该种腐蚀属于结晶类腐蚀类型。

8. 常⽤的⼯程地质测绘⽅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布点法。

9. 某⼀勘察⼯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单位进⾏勘察,以解决与施⼯有关的岩⼟⼯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应进⾏施⼯勘察。

10. 静⼒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地中挖⾄设计基础埋臵深度的平整坑底,放臵⼀定规格的⽅形或圆形承压板,然后再其上⾯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下地基⼟的稳定沉降量,并作为分析岩⼟的承载⼒和变形的⼀种⼿段。

11. 断⼝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的不规则的破裂⾯。

12. 动⼒变质作⽤是指因地壳运动⽽产⽣的局部应⼒是岩⽯破碎和变形,其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种变质作⽤。

13. 岩⽯的⽔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的持⽔性、透⽔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在重⼒作⽤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是指在在⾃下⽽上的渗流作⽤下,当渗流⼒⼤于⼟体的重度或地下⽔的⽔⼒梯度⼤于临界⽔⼒梯度时,粘性⼟或⽆粘性⼟中某⼀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移动的现象。

工程地质模拟测试a及参考答案

工程地质模拟测试a及参考答案

工程地质模拟测试(A)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A.岩土的工程特性B.地质作用 C.基础形式D.水文地质条件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外圈的是()A.大气圈 B.地壳C.地幔 D.地核3.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 C.成岩作用 D.沉积作用4.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是()A.沉积岩 B.变质岩C.石灰岩 D.岩浆岩5.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岩石在干燥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的比值,称为岩石的()A.饱水系数B.渗透系数C.吸水系数D.软化系数6.沿岩石已有的破裂面而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称为()A.抗剪强度B.抗切强度C.抗拉强度D.抗剪断强度7.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 )A.差B.相同C.好D.不能确定8.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可能是( )A.沉积接触 B.整合接触C.角度不整合接触 D.平行不整合接触9.下列有关岩层倾向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岩层倾向与岩层走向无关B.岩层的倾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0 C.岩层的倾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D.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数值10.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 )A.钻孔分布图、平面图和柱状图B.钻孔分布图、剖面图和柱状图C.钻孔分布图、平面图和剖面图D.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11.下列有关风化作用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B.风化作用均会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C.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D.温差风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12.按埋藏条件分类,地下水可分为()A.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B.裂隙水、包气带水、岩溶水C.潜水、孔隙水、包气带水D.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13.地下水对建筑结构材料腐蚀的种类分为()A.结晶腐蚀、分解腐蚀、复合腐蚀B.结晶腐蚀、分解腐蚀、冰冻腐蚀C.分解腐蚀、冰冻腐蚀、复合腐蚀D.结晶腐蚀、冰冻腐蚀、复合腐蚀14.下列各结构面为原生结构面的是()A.片理面B.断层面C.节理面D.卸荷裂隙面15.洞室开挖过程中,周壁岩石有时会骤然以爆炸形式呈透镜体碎片或岩块突然弹出或抛出,并发生类似射击的噼啪声响,这种现象称为()A.围岩缩径B.岩爆C.岩体滑塌D.岩围塌顶二、判断题。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试卷及答案8套(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试卷及答案8套(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试卷及答案8套(可编辑修改word版)工程地质试题 1一、名词释义(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工程地质条件2、活动断层3、岩体结构4、液化指数5、软化系数6、地质工程7、卓越周期8、管涌9、固结灌浆10、地应力集中二、简答题(每题 5 分,共50 分)1、岩体完整性含义是什么?给出5 种以上反映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 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6、软弱岩石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是什么?7、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10、水库地震的特征是什么?其成因学说有哪些?三、分析题(每题10 分,共20 分)1、分析结构面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工程意义?2、分析坝基深层滑动的边界条件,简要说明剩余推力法、等稳定法的原理。

四综合论述题(14 分)分析边坡工程研究的内容和稳定分析的方法?工程地质试题 2一、区别各组概念(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8、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9、液化指数与液性指数10、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4、固结灌浆与帷幕灌浆5、震级与烈度二、简答题(每题 5 分,共50 分)1、岩体结构含义是什么?岩体结构类型是怎样划分?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 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6、结构面的成因分类是什么?并举例说明每种类型。

7、卓越周期含义是什么?如何利用波速试验资料确定卓越周期?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10、坝基渗透变形破坏类型有哪些?如何防治之。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8 分,共16 分)1、分析软弱岩石研究的工程意义?2、分析坝基深层滑动的边界条件,简要说明剩余推力法、等稳定法的原理?四、综合论述分析边坡工程研究的内容和稳定分析的方法?(14分)工程地质试题 3一、填空题(每空格 1 分,共 20 分)1、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1)阐明建筑地区的(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的影响(5)提出有关建筑物、、和的合理建议;(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2.活断层:指目前的断层或有过活动且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重点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重点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重点一、概念题(10/15,10分)1.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设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地质学分支学科。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研究核心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环境①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工程地质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②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③工程地质环境是指与工程相关的地壳上部的岩石、水、空气和生物在内的相互关联的多成分系统。

这个系统以地表为其上限,以人类作用于地壳的深度为其下限。

3.土和土体“土”是一个一般性概念,泛指地壳表面最新沉积的、未经胶结成岩的物质。

“土体”则是一个工程概念,特指那些经过一定地质历史过程并含有若干非连续界面的土层集合体。

4.粒组、有效粒径、土的结构粒组:是根据实际需要出发,为研究方便起见,将颗粒的大小划分成若干粒径区段,这些粒径比较接近的区段被称之为“粒组”。

有效粒径:指土粒的累积百分含量为10%时的粒径,用d10表示。

是土中最具代表性的粒径土的结构:指土中颗粒和孔隙的形态及其组合特征。

5.压缩性土的压缩性:指土在压力的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特性.6.特殊土指的是与一般土体(如一般粘土、砂土、粉土等)相比,具有某些特殊工程性质的土类。

如:黄土、软土、膨胀土、红土、冻土、混合土等。

7.地质灾害广义的定义是指由于自然的变异或人为的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的改变并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的灾害事件。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

8.滑坡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

9.崩塌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地质学考试试题库[1]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地质学考试试题库[1]

一、填空题:〔40×〕’1、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1)说明建筑地域的工程地质条件(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地质条件优秀的建筑场址工程地责问题(3)选择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有关建筑物的种类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合理建议;为制定改进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举措方案供应地质依照2.活断层:指当前正活动着的断层或过去历史上有过活动且不久的未来可能会从头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伏活断层〕。

3.震级:是权衡地震自己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开释出来的能量大小地震震动剧烈程度所决定。

烈度:抗震设计受地震开释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

4.地上悬河形成的三个根本条件:河水中携带有大批的敏感土粒子〔〕;抗震设计〔时间均匀流速小于〕;敏感水流河水中有河流拥有足够广阔可能.被泛滥的面积二、简述题1、活断层的区分标记有哪些?2、什么是斜坡的变形与损坏,试论述斜坡变形损坏的三个不一样演化阶段。

3、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为什么?1.地质方面:最新堆积物的错断:活断层带物质结构松懈:伴有地震现象的活断层,地表出现断层陡坎和地裂痕地貌方面:一侧隆起区,一侧断崖:活断层双侧常常是截然相反的地貌单元直接相接的部位常表现为:凹陷区水系:关于走滑型断层〔1〕一系列的水系河谷向同一方向同步移错〔2〕骨干断裂控制骨干河流的走向不良地质现象呈线形密集散布水文地质方面:导水性和透水性较强泉水常沿断裂带呈线状散布,植被发育历史资料方面古建筑的错断、地面变形考古地震记录地形变监测资料水平丈量、三角丈量全世界卫星定位系统GPS合成孔径雷达干预丈量InSAR2.斜坡形成过程中,因为应力状态的变化,斜坡岩土体将发生不一样方式、不一样规模和不一样程度的变形,并在必定条件下开展为损坏。

斜坡损坏系指斜坡岩土体中已形成贯穿性损坏面时的改动。

而在贯穿性损坏面形成从前,斜坡岩体的变形与局部破裂,称为斜坡变形。

斜坡中已有显然变形破裂迹象的岩体,或已查明处于进展性变形的岩体,称为变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6×4‟)1.地震烈度:地面震动强烈程度,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

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

2基本烈度:指在今后一定时间(一般按100年考虑)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遇到的大烈度。

它是由地震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地区地震地质条件等的综合最分析给定的,对一个地区地震危险性作出的概略估计,作为工程抗震的一般依据。

3.工程地质类比法:将已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的结果和经验运用到工程地质条件与之相似的同类建筑物中。

4.临界水力梯度:岩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呈悬浮状态,发生渗透变形时的渗流水力梯度。

5.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6.斜坡变形破坏:斜坡变形破坏又称斜坡运动,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是指地表斜坡岩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其它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向坡外的缓慢或快速运动。

7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8.RQD:岩石质量指标,RQD值越大,说明岩石性质越好。

9.岩溶:是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

亦称喀斯特。

10.渗透稳定性:是指在渗流水作用下,其结构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危及岩土体的稳定。

11 地面塌陷:是地面垂直变形破坏的另一种形式。

它的出现是由于地下地质环境中存在着天然洞穴或人工采掘活动所留下的矿洞,巷道或采空区而引起的,其地面表现形式是局部范围内地表岩土体的开裂、不均匀下沉和突然陷落。

12. 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引用)13.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人类修建水库工程,水库蓄水所引起的地震活动,称为水库诱发地震。

14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15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或问题。

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16滑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等因素作用下,依附滑动面(带)产生的向坡外以水平运动为主的运动或现象。

17振动液化:饱水砂、粉砂土在振动力的作用下,抗剪强度丧失的现象。

18卓越周期: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以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尤为明显而突出,这种周期即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卓越周期的实质是波的共振。

19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性有所增强,这种增强的溶蚀效应叫做混合溶蚀效应。

20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人类修建水库工程,水库蓄水所引起的地震活动,称为水库诱发地震。

21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这种现象或运动称为崩塌。

22.斜坡变形破坏: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是指地表斜坡岩体、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其他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向坡下的快速运动;斜坡破坏的型式只要有崩塌和滑坡。

二、填空题: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地震断层(粘滑型)和蠕变断层(蠕滑型)2.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模型模拟实验法3.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回弹)蠕滑弯曲倾倒4.渗透变形的基本形式有管涌流土5.按滑坡动力学性质,可分为牵引式,推动式和混合式三种。

6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 地质构造; 地形地貌; 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 天然建筑材料.7.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对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岩土工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问题、地下洞室稳。

定性问题。

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稳定.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渗漏、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

8 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洪流. 洪流它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历时短暂,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是威胁山区居民生存和工农业建设的一种地质灾害。

1、3.震级:是衡量能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大小所决定。

烈度:最大烈度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

4.地上悬河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河水中携带有大量的敏感土粒子(抗震设计mm);0.25-0.01河水中有敏感水流(时间平均流速小于0.7m/s);泛滥的面积河流具有足够广阔可能被.三、是非判断4678错1.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好的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的同步错移。

2.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的建筑损害程度大。

3.砂土相对密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

4.斜坡形成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5.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6.深层岩溶是原来在地表附近形成的岩溶由于地壳下降运动而埋藏到地下深部的。

7.水库蓄水前,只要河间地块存在分水岭,蓄水后就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渗漏。

8.潜在正断层应力场产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最小。

三、是非判断(全错)1.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

2.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3.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确定一经验值,此即稳定性系数。

4.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

5.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二、判断题(8×2‟=16)145810错1.把一类以突然错动并产生地震的活动断层称为蠕滑断层。

2.地震震动破坏静力分析法是考虑由地面振动的最大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

3.地震震动时间越长、饱和砂层越厚埋深越浅,越易产生震动液化。

4.边坡破高越大、坡度越小,越容易在坡顶面及坡脚处产生应力集中区。

5.滑坡后部陡倾,前部缓倾滑坡,容易产生牵引式滑动。

6.深层岩溶是原来在地表附近形成的岩溶由于地壳下降运动而埋藏到地下深部的。

7.有可能产生渗透变形的土体,其细粒含量越高、土的粒度越均一,越容易产生流土。

8.两种不同溶液的水相混合后,溶蚀作用有所减小。

9.按以往震例来看,应变积累速率较高地区,透水性好的坚硬岩体库盆、库水深的条件下,容易产生水库地震。

10.斜坡变形一般可以分为卸荷回弹,局部破裂、崩塌弯曲倾倒等形式。

二、判断题(8×2‟=16)4678错1.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好的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的同步错移。

2.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的建筑损害程度大。

3.砂土相对密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

4.斜坡成坡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5.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6.深层岩溶是原来在地表附近形成的岩溶由于地壳下降运动而埋藏到地下深部的。

7.水库蓄水前,只要河间地块存在分水岭,蓄水后就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渗漏。

8.潜在正断型应力场产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最小。

四简答1.岩溶混合溶蚀效应。

两种分别已经饱和的溶液,不再具有溶蚀能力;但这两种溶液混合以后,可以重新具有溶蚀能力。

2. 何谓地震基本烈度与设防烈度,两者有何区别?(1)地震基本烈度: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

即一个地区的平均烈度(2)设防烈度(设计烈度):是抗震设计所采用的烈度。

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经济性等的需要,对基本烈度的调整。

3. 地上悬河的形成条件有哪些?地上悬河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1) 河水中携带有大量的敏感土粒子(0.25-0.01mm);2) 河水中有敏感水流(时间平均流速小于0.7m/s;3) 河流具有足够广阔可能被泛滥的面积4.识别滑坡的标志有:(1)地形地貌方面:滑坡形态特征、阶地、夷平面高程对比(2)地质构造方面:滑体上产生小型褶曲和断裂现象滑体结构松散、破碎(3)水文地质方面:结构破碎→透水性增高→ 地下水径流条件改变→滑体表面出现积水洼地或湿地,泉的出现(4)植被方面:马刀树、醉汉林(5)滑动面的鉴别:勘探:钻探变形监测:钻孔倾斜仪5.水库诱发地震有何特点?(1)空间分布特征a.震中位置震中主要集中在断层破碎带附近往往密集成条带状或团块状,其延伸方向大体与库区主要断裂线平行或与X型共轭剪切断裂平行常分布于库区岩溶发育部位或断裂构造与岩溶裂隙带的复合部位b.震源较浅,震源体较小,一般发生在低烈度区c.等震线形状:主要与库区构造、岩性条件有关构造型水库地震:椭圆形,长轴方向与所在地段的主要构造线或发震断层走向一致或平行发生于新老地层接合部位的水库地震:等震线的长轴方向与新老地层的接合线方向一致岩溶区发生的水库地震:等震线多为不规则的多边形或近似圆形,且与当地发育的岩溶形态一致或基本一致(2)地震活动与库水位的关系a.绝大多数水库的地震活动与库水位呈正相关b.少数水库区的地震活动性随着库水位的增加而明显地降低,呈负相关(3)地震活动的序列特点a.震型内生成因水库地震序列以前震——余震型为主,偶尔见群震型。

外生成因水库诱发地震常属单发式主震型或多发式群震型。

b.地震频度与震级的关系㏒N=a-bM水库地震:b值大于当地同震级的天然地震,b≥1,前震的b值一般略高于余震。

c.主震M0与最大余震M1的震级关系水库地震:M0-M1<1M1/M0≈16.滑坡的形态要素主要有:滑动面(带)、滑床、滑坡后壁、滑坡周界、滑坡前缘(舌)、滑坡台(滑坡台阶)、滑坡洼地(湖)、滑坡裂缝、滑坡轴(主滑线)7、简述斜坡中应力分布特点。

(1)斜坡周围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转:愈接近临空面,最大主应力愈接近平行于临空,与之正交,向坡内逐渐恢复到原始状态。

(2)坡脚附近形成最大剪应力增高带,往往产生与坡面或坡底面平行的压致拉裂面。

(3)在坡顶面和坡面的某些部位,坡面的径向应力和坡顶面的切向力可转化为拉应力,形成张力带,易形成与坡面平行的拉裂面。

(4)与主应力迹线偏转相联系,坡体内最大剪应力迹线由原来的直线变成近似圆弧线, 弧的下凹方向朝着临空方向。

(5)坡面处由于侧向压力趋于零,实际上处于两向受力状态,而向坡内逐渐变为三向受力状态。

8.试述影响土的压缩性的因素?(1)土本身的性质:①粒度成分及矿物成分②天然含水率:含水率越大,压缩性越大。

③土的结构:扰动样>原状样。

④土的应力历史:OCR越大,压缩性越小。

(2)荷载性质:大小、速率、方式、类型等。

9. 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有哪些?(1)建筑物场址一般应避开活动断裂带(2)线路工程必须跨越活断层时,尽量使其大角度相交,并尽量避开主断层(3)必须在活断层地区兴建的建筑物,应尽可能地选择相对稳定地块即“安全岛”,尽量将重大建筑物布置在断层的下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