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检查方法

合集下载

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应用

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应用

一、微生物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3.血清学检查 ● 样本类型多为血清,部分检查可用于脑脊液、BALF或其他体液。 ● 常用方法为: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CrAg)、曲霉半乳甘露聚糖
抗原检测(GM实验)和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 ●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用于诊断隐球菌病,脑脊液或血清抗原阳性
是隐球菌病的确诊证据。
一、微生物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 GM实验适用于怀疑侵袭性曲霉病的患者,检查血清或BALF。阳性结 果是侵袭性曲霉病临床诊断证据之一。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其他真菌 学检查以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判断。
● G实验可用于怀疑侵袭性真菌病(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肺孢子菌 病等,不包括隐球菌病、毛霉病)的患者。阴性结果排除真菌感染的意 义更大。
检测中有应用前景。 ● 二代测序不作为常规检测推荐,疑难病例可开展对无菌组织、无菌体
液或BALF的二代测序。
二、组织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 免疫抑制人群怀疑真菌感染时,应尽可能做组织活检。 ● 活检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同时,应采集新鲜组织做组织真菌培养。 ● HE染色不易发现真菌成分,应做针对真菌的特殊染色:六胺银染色
荧光染色后进行真菌直接显微镜检查。
一、微生物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2.真菌培养和鉴定 ● 在送检真菌培养检查同时,应尽可能同时送检真菌直接镜检。 ● 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时,同时应进行真菌培养检查。 ● 真菌培养所需时间长于细菌培养,一般需要7 d,特殊情况需要2~4周
以上,如果怀疑双相真菌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组织胞浆菌等),应 同时在28 ℃和37 ℃两个温度下培养。
侵袭性真菌病的 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应用
一、微生物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1. 真菌直接镜检 ● 怀疑真菌感染患者的BALF标本及无菌体液(除血液外),应做真菌直

一文读懂侵袭性真菌病的G试验和GM试验

一文读懂侵袭性真菌病的G试验和GM试验

一文读懂侵袭性真菌病的G试验和GM试验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感染性疾病。

随着器官移植、肿瘤化疗、免疫抑制剂使用、侵袭性操作等不断增多,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

早期诊断及恰当的抗真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但IFD 的临床表现相对缺乏特异性,仅根据临床症状难以早期诊断,故误诊率高。

因此,所有国内外IFD指南中均明确指出,临床诊断和确诊的依据必须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查,后者是诊断标准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临床上迫切希望能有更加简便、快速、创伤性小、耐受性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检测方法,帮助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因此,近些年来,G试验和GM试验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热门推崇,其在临床上用于诊断侵袭性真菌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什么是G实验?G试验是用于检测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之一的(1-3)-β-D葡聚糖,因为其他微生物、动物及人的细胞成分和细胞外液均不含有此成分,且人体发生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过程中,(1-3)-β-D葡聚糖可持续释放入血及其他体液中,使其含量增高(浅部真菌感染无类似现象)。

在临床表现、微生物学证据及胸部高分辨率CT出现征象前,血清中(1-3)-β-D葡聚糖水平已经高于正常值(比发热或其他临床症状平均早4~5天,比胸部高分辨率CT平均早9.3天),且不受机体免疫状态影响。

因此,血液中检测到(1-3)-β-D葡聚糖是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依据,对除了隐球菌和接合菌之外的所有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即可用于念珠菌属、镰刀菌属、曲霉属、青霉/拟青霉、毛孢子菌等真菌所致侵袭性感染的诊断,能很好地指导临床及早使用抗真菌药物,尤其是对于念珠菌血症,G试验是首选检验。

G试验的缺点是仅可判定是否存在真菌感染,但不能确定真菌的具体菌种,且接合菌(毛霉、根霉等)或隐球菌感染时,G试验为阴性。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3种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3种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3种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肿瘤、AIDS患者、器官移植、导管留置及相应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在不断增加。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在使用最普遍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G实验、GM实验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作为早期检测工具,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情诊断和用药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该文就此3种常见的免疫学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标签:侵袭性真菌感染;免疫学检验方法;应用研究Application Research on Three Immunologic Test Methods of Invasive Infections with FungiJIAO Er-li,LI Yue-yu,MA Wen-huiInner Mongolia Steel Hospital,Baotou,Inner Mongolia,014010 China [Abstract]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umor,AIDS patients,organ grafting,catheter retaining and corresponding drugs makes the patients with invasive infections with fungi constantly increase,the most common immunological method of invasive infections with fungi at present included G experiment,GM experiment and cryptoce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antigen test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ensitivity and strong specificity,as an early test tool,it provides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disease diagnosis and medication assessment of invasive infections with fungi.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common immunologic methods in clinic.[Key words] Invasive infections with fungi;Immunology detection method;Application research随着实体器官的移植、骨髓的移植、留置导管、肿瘤及AIDS患者等的增多,临床对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激素以及抗肿瘤药物等的广泛使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病人也在不断增加。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用于侵袭性曲霉菌早期感染诊断的研究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用于侵袭性曲霉菌早期感染诊断的研究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用于侵袭性曲霉菌早期感染诊断的研究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在侵袭性曲霉菌(IA)早期感染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以62例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及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连续检测,共检测标本188份。

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GM含量,测定浓度可达0.5ng/ml。

同时对所选病例进行G实验检测和真菌培养,所得结果与GM结果联合分析。

结果以1.0为阳性界值,GM检测的敏感性为53.8%,特异性100%,诊断符合率88.7%;以0.5为阳性界值,敏感性为84.6%,特异性96.7%,诊断符合率95.2%。

G实验显示以GM0.5为阳性界值GM阳性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68.58±12.76)pg/ml,GM阴性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3.18±1.25)pg/ml,两组数据经t-检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GM检测可早于真菌培养方法9d预测曲霉感染。

曲霉菌感染患者GM的连续监测显示抗曲霉菌治疗前GM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抗真菌治疗有效患者的GM 含量呈下降趋势,无效死亡患者仍保持较高水平。

结论血清GM检测是侵袭性曲霉菌早期感染诊断和疗效监测的有用指标,与G实验联合应用判断效果更好。

标签:半乳甘露聚糖;曲霉菌;早期感染近年来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A)发病率逐渐增多,已经成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

有报道称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中IA的发病率为2%~26%,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15%,死亡率可达到74%~92%。

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抗肿瘤治疗后)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干细胞移植、器官移植特别是骨髓抑制)或皮质类固醇的患者,患者一旦发生曲霉菌感染,死亡率高达50%~90%。

研究开发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疾病的预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曲霉菌检测 曲霉菌感染检测经典方法

曲霉菌检测 曲霉菌感染检测经典方法

曲霉菌感染检测经典方法-GM试验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抗原检测曲霉菌感染的经典血清学方法之一,简称GM试验。

半乳甘露聚糖是曲霉菌特有的细胞壁多糖成份,当机体感染曲霉菌后,随着菌丝生长,半乳甘露聚糖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出来,是最早释放的抗原,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具有热稳定性和可溶性,通常可在血清,脑脊液和肺泡灌洗液中检测。

GM的释放量通常与感染的菌量成正相关,可反映机体感染的程度。

每周两次使用GM试验对高危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临床中的高危人群是免疫功能缺陷和高剂量服用激素患者,如:恶性血液肿瘤,实体器官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患者等,所以GM的应用科室通常分布在血液科,移植科(中心),肿瘤科,呼吸科,ICU,皮肤科和儿科。

GM试验的开展除了在公立医院实验室辅助临床医生诊断侵袭性曲霉菌病外,还可在大型私立实验室和一些制药公司做新抗真菌药物的药效评估。

GM抗原检测是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Cancer, EORTC)和真菌病研究组(Mycoses Study Group, MSG)推荐的侵袭性曲霉菌病的真菌学检测标准之一,美国Bio-Rad公司研发的用于检测血清中GM抗原的曲霉菌抗原检测试剂盒(PlateliaTM Aspergillus Ag),在2014年初获得CFDA批准。

Bio-Rad公司的曲霉菌抗原检测试剂盒(PlateliaTM Aspergillus Ag)(见下图)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分析法检测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抗原。

经典的ELISA检测流程,灵敏度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了92.1% 和97.5%,[1] 最低检出限为0.4ng/ml,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6天和诊断前10 天即可检出GM抗原,[2] 真正实现侵袭性曲霉菌病的早期诊断。

肺部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肺部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来, 随着 抗 肿 瘤 药 物 、 免 疫 抑 制 剂 和 器 官 移 植 等 治 疗 的广 泛 开
展, 以及 在 危 重 患 者 中广 谱 抗 生 素 的 长 期 使 用 , 侵 袭 性 真 菌 感
菌, 所 以其检测 阳性只能提示深 部真菌感染 的存在 , 无 法 用 于 具 体 种 属 的 鉴 定 。其 检 测 原 理 是 通 过 1 , 3 一 D 葡 聚 糖 肽 链 葡
医 院检 验 科 2 1 0 0 2 9 )
【 摘 要】 目的 了解 半 乳 甘 露 聚 糖 ( GM 试 验 ) 和 0 — 1 , 3 一 I )葡 聚糖 ( G试验 ) 在 肺 侵 袭 性 曲霉 菌 感 染 检 查 中 的 作 用, 为临 床诊 断 肺 曲霉 菌 病提 供 帮 助 。方 法 。 对该 院 2 0 1 1年 1 ~1 2月 3 2例 临 床 疑 似 肺 曲 霉 菌 感 染 患 者 的 痰 液 、 肺
染( i n v a s i v e f u n g a l d i s e a s e , I F D ) 的发 病 率 逐 年 上 升 ¨ 1 。随 着 氟
康唑在高危人群 中广 泛预 防性 使用 , 白 色 念 珠 菌感 染 有 所 减
少, 而 非 念珠 菌 及 曲 霉 菌 的 感 染 有 所 增 加 l 2 ] 。 临 床 E由 于 侵 袭 性 曲霉 菌 病 的增 加 , 如 何 正 确 地诊 断 和 准确 检测 曲霉 菌感 染
[ 3 ] 王培 华 . 输 血技 术学 [ M] . 2版 .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20l 0: 1 67 16 8 .
肺 部侵 袭性 曲霉 菌 感 染 的 实验 室检 查
许 英 , 陈友华 ( 1 . 江 苏省 泰 州市 中医院检验 科 2 2 5 3 0 0 ; 2 . 南 京 医科 大 学第一 附属

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及治疗论文

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及治疗论文

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及治疗【中图分类号】r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43-02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指由曲霉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ipa较罕见。

继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接受高剂量免疫抑制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实体器官移植术后、艾滋病及cgd 者。

值得注意的是,侵袭性曲霉病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者,如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常发生在存在结构性肺病(如肺结核及肺脓肿等)的患者,或轻度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甚至接受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者,以及无免疫性疾病史的其他疾病重症患者。

目前ipa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高危因素、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及实验室诊断,治疗主要以抗真菌药物为主。

1 ipa的诊断ipa是一种严重的真菌感染,病死率高达62 ~85% ,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lpa的病死率可高达67%~100%[1],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合并lpa患者相比,在无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合并ipa 者重的ipa病死率更高[2]。

确诊病例需要组织病理学依据或自正常无菌部位标本曲霉培养呈阳性。

临床诊断病例需有宿主因素(如发生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移植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等)、临床依据(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特征)和微生物学证据,拟诊病例需有高危因素,临床症状。

现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1 ct早期影像学表现为胸膜下单发或多发结节或斑片状阴影,数天后病灶周围出现晕轮征,10~15d后肺实变区周围坏死、液化出现新月征。

这是较为特征的征象。

但能够侵犯血管的其他真菌(如隐性菌、毛霉及根霉等)或细菌(如铜绿假单孢菌等)感染也可产生类似的ct征象。

除前述典型征象外,ct显示楔形梗塞或空洞形成对诊断也有帮助。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半侵入性或慢性坏死性曲霉菌病、侵袭性曲霉菌病等肺曲霉菌病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半侵入性或慢性坏死性曲霉菌病、侵袭性曲霉菌病等肺曲霉菌病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临床曲霉菌、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半侵入性或慢性坏死性曲霉菌病、侵袭性曲霉菌病等肺曲霉菌病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早肺曲霉病感染并不罕见,特别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

CT在检测隐匿性或小病变方面比普通胶片更敏感,在描述疾病程度和曲霉菌数量方面更准确。

自信的诊断很困难,它基于细胞学和组织学。

肺曲霉病是一种真菌感染,大部分时间由烟曲霉(Spergillus Fumigatus)引起,烟曲霉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条件致病真菌,其产生的气传袍子,可被吸人呼吸道末端,引起曲霉致敏相关的疾病,例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肺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ABPA)等疾病。

区分4种类型的肺曲霉病。

1、曲霉菌(腐生性曲霉病)。

2、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3、半侵入性或慢性坏死性曲霉菌病。

4、侵袭性曲霉菌病(可分为气道侵袭性和血管侵袭性)。

曲霉菌免疫活性宿主中的曲霉菌感染。

最常见的根本原因:结核病,结节病,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尘埃沉着病,纤维化肺病,肿瘤,肺梗塞,支气管囊肿,肺隔离症和继发于肺孢子虫肺炎的肺气肿。

单个或多个,它主要发生在上叶。

曲霉菌的临床表现是咯血。

胸部X光片和CT扫描显示(图:1,2,3,4,5,6,7):1、肺部空腔,包含坚实的圆形物质,通过空气边缘与墙壁分开。

此功能称为“空气新月”标志。

2、另一个常见特征是腔壁和邻近胸膜增厚。

3、这种真菌球可能是移动的。

图1:腐生性曲霉菌。

肺窗仰卧MDCT扫描显示重力依赖性腔内肿块。

图2:腐生性曲霉菌。

图1患者的俯卧MDCT扫描,肺窗显示重力依赖性腔内肿块。

图3:轴向CT显示55岁女性的曲霉病患者发现空气新月形上叶与固结区域相关,周围有磨玻璃样改变。

图4:轴位CT显示右下叶的团块,中央区域为空洞,考虑诊断为曲霉菌,术后诊断为肺癌。

图5:矢状图显示了与支气管扩张相关的右上叶曲霉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检查方法
导语:治疗疾病前身体检查是很关键的,对患者身体检查能够很好的掌握患者病情,这样对疾病治疗有很好帮助,同时也能够避免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法,减
治疗疾病前身体检查是很关键的,对患者身体检查能够很好的掌握患者病情,这样对疾病治疗有很好帮助,同时也能够避免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法,减少对患者身体损害,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检查方法都有什么呢,这类疾病在检查上,也是有很多方式,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检查方法:
曲霉菌属是一种丝状真菌,通过孢子形式进行繁殖。

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如土壤,水,食物,腐烂的植被等,主要经空气传播。

大多数健康人群的免疫系统能够抵抗曲霉菌的侵袭,而免疫受损或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个体则易致病。

侵袭性曲霉菌病(InvasiveAspergillosis,简称IA)是致病的最严重的一种形式:曲霉菌孢子通过呼吸道入侵体内,随血液循环侵犯其它器官和部位,如鼻窦,眼睛,皮肤,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

然而IA的早期诊断仍是当前较难攻克的医学难题之一。

近些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数据显示,I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整体死亡率达到58%.①主要发生于临床化疗,移植后免疫抑制和高剂量激素治疗患者,如:恶性血液病,骨髓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等。

涉及临床科室有血液科,移植科(中心),呼吸科,风湿免疫科,ICU,皮肤科等。

目前的诊断仍主要是一些传统的方法,即X-射线或CT扫描,组织培养,组织活检等,这些方法或特异性不高或检测周期较长,尤其组织活检时样本的采集无疑使病患雪上加霜,且很难早期诊断侵袭性曲霉病。

导致患者长期的抗真菌药物治疗,这样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而且增加了药物毒性作用,对患者造成进一步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