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应用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性质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和特点。
其中,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性质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理解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的性质,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分析来说明这些性质的应用和重要性。
一、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在任意一个三角形ABC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这个性质是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也是我们研究三角形的起点。
具体来说,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证明:方法一:直接相加法我们可以将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分别记为∠A、∠B、∠C。
根据角度的定义,我们知道∠A、∠B、∠C的度数之和等于180度。
因此,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方法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它表明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这个定理可以通过数学推导和证明得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
通过这个性质,我们可以应用到许多问题中。
例如,当我们知道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这对于解决三角形的相关问题非常有帮助。
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除了内角和性质外,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
在任意一个三角形ABC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其相邻的两个外角之和等于180度。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三角形ABC的一个内角记为∠A,与其相邻的两个外角分别记为∠B'和∠C'。
根据外角的定义,我们知道∠B'和∠C'的度数之和等于360度。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A的度数与∠B'和∠C'的度数之和等于180度。
因此,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其相邻的两个外角之和等于180度。
通过这个性质,我们可以应用到许多问题中。
例如,当我们知道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其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度数。
三角形的外角关系及其推论

04 三角形外角关系推 论
推论一:三角形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定理: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 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应用:在解决几何问题时,这个 推论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三角 形的外角大小关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证明:通过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度,以及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可 以得出这个结论
应用实例:在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涉及三角形外角的题目,需要运用三 角形外角关系进行解答 技巧总结:掌握三角形外角关系,有助于在数学竞赛中快速解题,提高解 题效率
THANK YOU
汇报人:
05
三角形外角在实际 问题中的应用
在几何作图中的应用
确定三角形的形状:通过已知的外角,可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计算角度:通过已知的外角,可以计算出其他角度的大小 判断三角形的相似性:通过已知的外角,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计算面积:通过已知的外角,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根据外角和定理,可以判断三角形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三角形。
计算角度:利用外角和定理,可以计算出三角形中某个角的大小。
证明三角形全等: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外角和定理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
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如建筑、测量等领域,外角和定理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外角定理的证明:通过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以及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可 以证明外角定理。
外角定理的应用: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外角定理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 答案。
外角定理的推广:外角定理可以推广到多边形,即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度。
外角定理的证明
外角定理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三角形作为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内角和外角的性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定义、性质以及在建筑中的应用。
一、三角形内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是指三个边的交汇处的角度。
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性质:1. 内角和为180度: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即∠A + ∠B +∠C = 180°。
这是因为在平面几何中,直线的两个补角之和为180度,而三角形的三个角相当于一个平行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三个补角。
2. 内角的大小关系:在三角形ABC中,根据三角形内角的性质,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关系:- 若∠A > ∠B,则BC边对应的∠A > ∠C对应的∠B。
- 若∠A = ∠B,则BC边对应的∠A = ∠C对应的∠B。
- 若∠A < ∠B,则BC边对应的∠A < ∠C对应的∠B。
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是指三角形一条边的延长线与相邻边之间所形成的角度。
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性质:1. 外角与内角关系:三角形的外角与其对应的内角存在一定的关系。
准确地说,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其对应内角的补角。
也就是说,∠D = 180° - ∠A,∠E = 180° - ∠B,∠F = 180° - ∠C。
2. 外角和为360度: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和等于360度,即∠D +∠E + ∠F = 360°。
这是因为三角形ABC的三条边的延长线形成了一条封闭的平行线,而封闭平行线上的任意角度之和为360度。
三、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应用在建筑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在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例子:1. 地基设计:在建筑的地基设计中,需要考虑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来确定施工中的角度和均衡力的分布。
准确地计算地基角度可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结构的牢固性。
2. 房屋结构设计:三角形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形状,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对于房屋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2.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及正多边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及多边形的内角1.三角形内角与外角定理及性质⑴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与之相邻的内角互补.例1.如图,AF,A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且∠B=36°,∠C=76°,求∠DAF的度数.例2.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中,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XY和XZ恰好分别经过点B 和点C.(1)若∠A=30°,则∠ABX+∠ACX的大小是多少?(2)若改变三角板的位置,但仍使点B、点C在三角板的边XY和边XZ上,此时∠ABX+∠ACX的大小有变化吗?请说明你的理由.例3.如图,求证:∠BOC=∠A+∠B+∠C.变式练习1.如图,∠1+∠2+∠3+∠4的度数为________.2.如图,点D,E分别是AB,AC上的点,连接BE,CD,若∠B=∠C,则∠AEB与∠ADC的大小关系是()A.∠ADC>∠AEB B.∠ADC=∠AEB C.∠ADC<∠AEB D.不确定第2题第3题3.如图,B处在A处的南偏西60°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20°方向,C处在B处的正东方向,求∠ACB 的度数4.如图,已知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若∠BOC=140°,求∠A的度数.5.如图,△ABC中,∠A=50°,点D,E分别在AB,AC上,则∠1+∠2的大小为第5题第7题第8题6.已知△ABC中,∠A,∠B,∠C的外角度数之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7.如图,∠1、∠2、∠3、∠4恒满足的关系是()A.∠1+∠2=∠3+∠4 B.∠1+∠2=∠4-∠3C.∠1+∠4=∠2+∠3 D.∠1+∠4=∠2-∠34.如图,△ABC中,∠B和∠C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BDC=()A.12(90°-∠A) B.90°-∠A C.12(180°-∠A) D.180°-∠A1.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2.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3.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4.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5.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6.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7公式(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n -·180° (2)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3)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n -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2)n -个三角形.②n 边形共有(3)2n n -条对角线.例 4.下列说法:①等腰三角形是正多边形;②等边三角形是正多边形;③长方形是正多边形;④正方形是正多边形.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例5.如图,△ABC ,△ADE 及△EFG 都是等边三角形,D 和G 分别为AC 和AE 的中点,若AB =4时,则图形ABCDEFG 外围的周长是( ) A .12 B .15 C .18 D .21变式练习1.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6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2.过m 边形的一个顶点有7条对角线,n 边形没有对角线,k 边形共有k 条对角线,则(m -k)n 为多少?3. 如图,图中分别是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试求出∠1,∠2,∠3的度数。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的应用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的应用三角形是我们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外角和定理是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外角和定理的定义、性质以及应用,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外角和定理的定义和性质在了解外角和定理的应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外角和定理的定义和性质。
外角是指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补角。
具体来说,对于一个三角形ABC,如果我们将边AB和边BC延长,使其相交于一点D,那么∠ACD就是三角形ABC的外角。
同理,我们可以定义三角形的其他两个外角。
外角和定理是指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和等于360°。
换句话说,对于一个三角形ABC,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等式:∠A + ∠B + ∠C = 360°。
二、外角和定理的应用外角和定理在数学的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将通过两个实例来说明其应用。
实例一:利用外角和定理解决几何问题假设有一个三角形ABC,其中∠A = 60°,∠B = 80°,我们需要求解∠C的度数。
根据外角和定理,我们知道∠A + ∠B + ∠C = 360°。
将已知的角度代入该等式,得到60° + 80° + ∠C = 360°。
通过简单计算,我们可以得出∠C = 220°。
实例二:应用外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假设有一个三角形ABC,其中∠A = 50°,∠B = 70°,边AC的长度为10 cm,我们需要求解边BC的长度。
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通过已知的角度和边长来求解未知的边长。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C的度数。
根据内角和定理,我们知道∠A + ∠B + ∠C = 180°。
将已知的角度代入该等式,得到50° + 70° + ∠C = 180°。
通过简单计算,我们可以得出∠C = 60°。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
本文将讨论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的特性和性质。
一、三角形内角的定义与性质三角形的内角是指三角形内部的角,共有三个内角,分别记作∠A、∠B、∠C。
根据几何学的基本原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即∠A + ∠B + ∠C = 180°。
1. 三角形的内角之间的关系由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所以三角形内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根据三角形的性质,如下所示:- 如果一个内角是直角(9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和也是90°。
这种三角形被称为直角三角形。
- 如果一个内角大于9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和小于90°。
这种三角形被称为钝角三角形。
- 如果一个内角小于9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和大于90°。
这种三角形被称为锐角三角形。
2. 等腰三角形的内角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中,两个底角(底边上的两个角)一定相等,而顶角(顶点的角)一定小于两个底角。
3. 等边三角形的内角性质等边三角形是指具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等边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均相等,每个角都是60°。
二、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是指从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延长线上取得的角,它与相对的内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1. 外角和内角之间的关系在任意三角形中,一个外角等于其非相邻内角的和。
例如,在三角形ABC中,设一个外角为∠DAB,相对的内角为∠C,则有∠DAB = ∠C + ∠D。
2. 外角的性质外角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还有一些其他的性质。
如下所示:-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和等于360°。
- 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意一个内角。
也就是说,对于三角形ABC来说,∠DAB > ∠A, ∠EBC > ∠B, ∠FCA > ∠C。
三、内角与外角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的性质有着广泛的应用。
外角的性质

• 三角形的外角特征: ①顶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如∠ACD的顶点 C是△ABC的一个顶点; ②一条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如∠ACD的一条边 AC正好是△ABC的一条边; ③另一条边是三角形某条边的延长线如∠ACD的 边CD是△ABC的BC边的延长线。
• 性质: ①. 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互补。 ②.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③.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④.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设三角形ABC 则三个外角和=(A+B)+(A+C)+ (B+C)=360度。 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180度。
•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 180°。 推论: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 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 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 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 (1)∠D=90°+∠A (2)∠D=90°-∠A (3)“略”
如图,已知∠3=∠1+∠2,求 证: ∠A+∠B+∠C+∠D=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 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对角线:在多边形中,连接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 多边形的对角线。 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 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 如图示: 多边形的内角和: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 18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多边形的外角和: 在多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取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它们的和叫 做多边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与边数无关) (多边形的 外角和定理)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应用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应用
三角形外角性质及应用
一、三角形外角性质
1、三角形外角的数量
所有三角形的外角数量为三个,每个外角的大小均为180°。
2、和三角形内角性质的关系
三角形外角性质与三角形内角性质有关,三角形内角和周长之和一定为180°,而
三角形外角和边长之和一定也是180°。
3、三角形内部性质的运用
根据三角形内部性质的关系,可以求出三角形的内外角性质,当已知其中两个角的大小时,可以求出另外一个角的大小。
二、三角形外角应用
1、三角函数的定义
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朋友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在正弦、余弦及正切函数的定义中,与角的大小有关的重要参数就是外角,这样可以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来定义三角函数。
2、求解三角形边长
利用三角形外角和边长之和等于180°的性质,可以求出三角形的边长,特别是利
用正弦、余弦函数,可以准确的求解三角形的边长。
3、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采用外角性质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可以计算出平面图形的面积,尤其是多边形,可以将多边形划分成多个三角形,然后求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将这些三角形面积之和就可以得出多边形的面积。
4、从几何图形中发现规律
通过三角形外角性质中相关关系,几何图形之中也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这些规律也可以拓展到更大的空间几何图形,通过探索,也可以发现隐藏的数学定理,进而拓展数学知识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应用
1.求角的度数
例1.(2005年四川省南充中考)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5°和65°,这个三角形的外角不可能是()
A. 115°B. 120°C. 125°D. 130°
解析:如图2,∠A的外角为:180° =125°。
∠B的外角为:180°-65°=115°
而∠CAD+∠BAC=180°
即:∠CAD=180°-∠BAC
所以180°-∠BAC<∠BAC
所以∠BAC>90°
故选C
图5
3.证明两角相等
例5.(2002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如图6,在△ABC中,AB=AC,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DE=∠B,AD=DE。求证:△ADB≌△DEC。
图6
分析:因为∠ADC是△ADB的外角
图8
证明:延长BD交AC于E
在△ABE中,∠BEC>∠A
在△CDE中,∠BDC>∠BEC
所以∠BDC>∠A
例8.已知:如图9,在△ABC中,∠BAC=90°,AD⊥BC于D,E是AD上一点,求证:∠DEC>∠ABC。
图9
证明:因为∠BAC=90°
所以∠BAD+∠DAC=90°
又因为AD⊥BC
所以∠ADB=90°
A. 3B.4C. 5D. 6
图7
分析: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C=60°
又因为∠APC是△ABP的外角
所以∠APC=∠B+∠BAP
而∠B=∠APD=60°
所以∠BAP=∠CPD
又∠B=∠C,所以△ABP∽△PCD
所以 。
设△ABC边长为x,则
解得x=3
故选A
4.证明角度不等关系
例7.已知,如图8,在△ABC中,D是三角形内一点,求证:∠BDC>∠BAC。
所以∠ADC=∠B+∠BAD
而∠ADE=∠Hale Waihona Puke ,∠ADC=∠ADE+∠CDE
所以∠ADE+∠CDE=∠ADE+∠BAD
因此∠BAD=∠CDE
又AB=AC,可得∠B=∠C
而AD=DE
所以△ADB≌△DEC
例6.(2004年荆州市中考)在等边三角形中,P为BC上一点,D为AC上一点,且∠APD=60°,BP=1, ,则△ABC的边长为()
故选C。
例3.(2006年重庆市中考)如图4,AB=AC,∠BAD= ,且AE=AD,则∠EDC=()
A. B. C. D.
图4
解析:设∠EDC=x°
因为∠ADC是△ABD的外角
所以∠ADC=∠ABC+∠BAD
即∠ADE+x=∠ABC+ (1)
因为AB=AC,AD=AE
所以∠B=∠C,∠ADE=∠AED
而∠AED是△DEC的外角
所以∠AED=∠EDC+∠C
即∠AED=x+∠C(2)
将(2)代入(1)得:
所以
所以选A。
2.判定三角形的形状
例4.(2003年成都市中考)已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如图5,在三角形ABC中,∠BAC的外角∠CAD<∠BAC
A. 150°B. 130°C. 120°D. 100°
图13
3.(2005年浙江省中考)如图14,直线a//b,则∠A=_________度。
图14
4.如图15,求∠A+∠B+∠C+∠D+∠E的度数。
(提示:利用如图∠1、∠2即可)。
图15
所以∠AEF=∠GFC
所以∠GFC=∠B+∠G①
又因为∠ACB=∠GFC+∠G②
①+②得:∠ACB=∠B+2∠G
所以
例10.如图11,求证:∠A+∠B+∠C+∠D+∠E=180°。
图11
证明:如图11,∠1=∠C+∠D,∠2=∠A+∠E
而∠1+∠2+∠B=180°
所以∠A+∠B+∠C+∠D+∠E=180°
∠ACB的外角为:55°+65°=120°
所以选D。
图2
例2.(200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如图3,AB//CD,∠B=23°,∠D=42°,则∠E=()
A. 23°B. 42°C. 65°D. 19°
图3
解析:延长BE交CD于F
因为AB//CD
所以∠1=∠B=23°
∠BED是△EDF的外角
则∠BED=∠1+∠D=23°+42°=65°
所以∠ABC+∠BAD=90°
所以∠ABC=∠DAC
又因为∠DEC是△AEC外角
所以∠DEC>∠DAC
所以∠DEC>∠ABC
5.证明角度的和差关系
例9.如图10,已知:在△ABC中,AB>AC,∠AEF=∠AFE,延长EF与BC的延长线交于G,求证: 。
图10
证明:因为∠AEF=∠B+∠G
又因为∠AEF=∠AFE,∠AFE=∠GFC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应用
角是平面几何中基本的、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学好直线形和圆的基础。本文谈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应用。
一.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特征
如图1,像∠ACD那样,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
图1
外角特征:(1)顶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如∠ACD的顶点C是△ABC的一个顶点;
(2)一条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如∠ACD的一条边AC正好是△ABC的一条边;
(3)另一条边是三角形某条边的延长线如∠ACD的边CD是△ABC的BC边的延长线。
二.性质
1.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互补。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练习:
1.(1996年昆明市中考)如图12, 、 、 分别是△ABC的外角,且 ,则∠ACB等于()
A. 20°B. 30°C. 40°D. 80°
图12
2.(2004年陕西省中考)如图13,在锐角三角形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CD、BE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