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1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加油站油品损耗管理ppt课件

加油站油品损耗管理ppt课件

34
第三节
损耗处理
石油成品油损耗处理是一项责 任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石 油成品油计量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 组成部分。
油品损耗处理原则:一切损耗的处理必须实事求是,有依据,有凭证,
不得弄虚作假。出库前的一切损耗都应自行承担,
不得以任何借口转嫁用户。
损耗处理流程:


同意
损溢数量
核实
报批
主管审批
财务核销
之外的油品损失。
另一方面,因受技术水平和测量条件的限制,以及计量操作中的疏忽大
意的影响,油品的计量数值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不能反映真实的数
量。所有这些因素,都被计算损耗量的公式包容在内,使得按照公式计算
出来的数量并非是真正合理的损耗量。有的因额外的丢失和差错使作业前
后的差量很大而实际损耗并不大,有时又因计量不准确使计算量有盈余而
实际却亏损了很多。这些情况,就是计量工作中常说的“虚假盈亏”。
39
虚假盈亏的检查
体积
温度
密度
40
从油品体积上检查
1、容积表不准 2、罐底是否存在影响液位高度的因素 3、检查是否发生混油 4、检查车船等运输容器的余油是否卸净
41
从温度测量上检查
1、读错或提起读数太慢 2、温度计超期失准 3、未在测温位置测温 4、读数未进行修正 5、计量口位置不对
36
零售损耗的处理
A、零售单位的零售损耗可以在月终盘点后,及时按品种一次处理。 B、如发生溢余,则应当做当月收益,不能转跨下月抵消损耗。 C、不同成品油的盈亏不能相抵。
超耗或溢余数量超过一倍以上时,必须查明原因,写出详细的 书面报告,说明情况,报上级计量部门审核,经主管领导签字批准 后,按事故批准权限要求核销。溢余数量不得隐瞒不报。

石油产品基础知识—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石油加工课件)

石油产品基础知识—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石油加工课件)

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
① 纯物质的沸点
2. 沸程 2)在一定的外压下,液态纯物质的沸点为定值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不加说明 物质的沸点一般都是指在常压下的沸点。
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
2. 沸程
不是纯净物
对于混合物来讲很难用沸 点表示或者描述,我们就会用 沸程来表示。
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
• 例如:有些存储的油品,如果蒸气压比较大,易于气化蒸发,那么所产生的压 力也会更大,所需存储设备的材质也需要更耐压一点。
• 这就要求化工行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化工设备。否则,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易引 发安全生产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造成财产损失,更会造成人员伤亡。
思政小课堂
不仅要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保 持严谨的工作态度。
③ 混合物的沸程测定
04
干点/终馏点:当气相 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 后就不再上升,反而 回落,是这个最高的
气相温度。
2. 沸程05终馏 Nhomakorabea度:有的时候 也可以用98%或97.5%
时的馏出温度。
06
在大多数液体燃料规 格中,只要求测定其 具有代表性的10%、 50%和90%的馏出温
度及干点。
思政小课堂
蒸气压是石油加工设备设计的重要基础物性数据。
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
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
1. 蒸气压 蒸气压是在某一温度下一种物质的液相与其上方的气相呈平衡状态时的压 力,也称饱和蒸气压。
• 对于油品来讲,蒸气压反映了油品蒸发和气化的能力,蒸气压愈高的液体愈易 于气化。
• 在我们所讲的油品中,汽油是最容易气化的。
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
① 纯物质的沸点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ppt课件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ppt课件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
目录
一、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构成 二、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任务原理 三、实例引见及目前运用
一、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构成
影响汽油机性能的关键性目的:辛烷值和
为防止燃油系统中的燃油蒸气逸出,需求一套封锁的 燃油蒸发安装,它可以将燃油蒸气储存在活性碳容积中 的活性碳中。 该安装的组成部分: 〔1〕活性碳罐 〔2〕带排气和进气阀的空气阀 〔3〕复原阀 〔4〕温差阀
• 活性碳容器的复原:当发动机运转,且制冷剂温度大于70度时, 温差阀开启,使复原阀吸气管压力产生变化,复原阀使活性碳容 器与节气门导通,在付压作用下存储在活性碳容器中的燃油蒸气 流入发动机熄灭,活性碳容器几乎恢复原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实例引见及目前运用
谢 谢!
二、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任务原理
• 油箱的排气:燃油蒸发产生汽油蒸气,并由此导致超压,在某 一确定的正压下空气阀中的排气阀开启,燃油蒸气可以流向活性 碳罐容器中,并储存在那里。
• 油箱的进气:当油泵将燃油吸走后,油箱内会出现负压,这种 负压会防碍吸油的继续进展,在某一确定的负压下,空气阀中的 通气阀开启,活性炭容器把纵梁外的空气吸入,同时,燃油蒸气 由活性炭容器流向燃油箱。

17 油品蒸发损耗的测量

17  油品蒸发损耗的测量

一、蒸发损耗测量的用途
• 油品蒸发损耗的测量在下列情况下可能用 到:
• 油品蒸发损耗研究中用于验证理论的正确 性和由测量数据统计出蒸发损耗的公式; • 验证和评价各种降耗措施的可行性和经济 效益; • 用于衡量油库生产管理水平和制定各级油 库的损耗指标等。
二、油品蒸发损耗的测量方法
• 1.数量法 • 2.物性法
比样法
比样法是利用油品蒸发速度与其化学组成之间 的关系,以及化学组成与蒸发损耗率之间的关 系创立的一种测定方法。 ①比样 ②试验方法 ③损耗率的计算
①比样:
油品进罐时,采集一个油品的样品,称为原始 油样,净重A(密封低温保存)。 储存一段时间后,采集一个油样,称为待测 油样,净重B(经过自然蒸发的油品)。
②实验方法
两个试样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人工蒸发(恒温, 真空泵负压下蒸发)每隔一段时间称重,当 两试样相临两次的重量差相等时,说明他们 的蒸发速度已经相等,停止人工蒸发,得到:
③损耗量计算
人工蒸发后,
原始油样残重 a 待测油样残重 b
a 原式样损失量, a A a,损失率 A b 待测样损失量, b B b,损失率 B
1.数量法
• • • • 是直接或间接测量油品损失量的方法。 ⑴量油法 ⑵测气法 ③体积-浓度法
⑴量油法
• 量油法是通过测量不同时间或作业起始、 终了时油面的高度、密度和油温,利用油 罐的容积表换算而得出油品损耗量的方法。
⑵测气法
• 测气法的基本思想: V y Vh Vk • Vh:排气口测量的混合气体的呼出量,m3; Vk:吸入口测得的空气吸入量,m3; •
这部分原始油品同 原始试样相比较, 虽然经历了不同的 蒸发历程,但最终 蒸发速度相等,残 余组分相同,因而

16蒸发损耗1

16蒸发损耗1

(5)灌桶损耗;
第三节
地面油罐内温度变化
一、油罐气体空间温度场及变化的一般规律: 油罐内气体空间各点的温度在一天之内
是不断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以一昼夜为
一个周期,呈周期性变化。
理论大气温度 与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关系曲线
实测大气温度 与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关系曲线
油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一年内温度变化曲线
3、强迫对流 当气体各部分压强分布不均匀时,高压 区的气体将向低压区运动,从而造成气体 质量的迁移。 在输油、储油容器中,强迫对流传质过 程多发生在收发油作业时及由于温度下降而 吸入空气时。例如,罐内温度降低,会造成 一定程度的负压,外面的空气就被吸入储罐, 造成气体空间中气体的强迫对流。
事实上,储油容器中,气体空间任何 时刻的浓度分布状况都是相际传质及上述 三种气相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传质强度: 强迫对流>热扩散>分子扩散。

第二节
蒸发损耗概述
一、油品蒸发的机理 液体的蒸发是一种表面汽化的现象,是气液两 相共存体系中相际传质的一种表现形式。 液面处油品蒸发产生油蒸气,蒸气进入油 罐上部的气体空间,并通过气相的传质过程使 罐内的气体空间形成一定浓度的油蒸气-空气的 混合物(称油气混合物),当外界条件变化时, 油气混合物排出罐外(或吸进新鲜空气)。简 单地说,油品的蒸发损耗包括液面处油品蒸发、 油蒸气在气体空间的扩散和油气呼出这三个过 程。
在储油容器的气体空间中由于油品在容器在储油容器的气体空间中由于油品在容器中静止储存的时间不是足够长以及大气温度昼夜中静止储存的时间不是足够长以及大气温度昼夜变化等影响气体空间的温度分布和油气浓度分布变化等影响气体空间的温度分布和油气浓度分布很难达到均匀一致因而始终存在着油气的质量传很难达到均匀一致因而始终存在着油气的质量传根据造成油气迁移的驱动力的不同质量传递根据造成油气迁移的驱动力的不同质量传递的方式可以表现为分子扩散热扩散和强迫对流等的方式可以表现为分子扩散热扩散和强迫对流等多种方式

油库工艺与设备- 油品蒸发损耗及其管理-PPT演示文稿

油库工艺与设备- 油品蒸发损耗及其管理-PPT演示文稿
涂刷银白色涂料对降低油品蒸发损耗效 果最好,铝粉漆次之。
涂银色漆料
涂铝粉漆
第二节 降低油品损耗措施
(2)轻质油罐,淋水降温
该方法降低“小呼吸”损耗十分明显。夏天从罐顶给轻油罐淋水, 冷水沿罐壁流下,使罐顶和罐壁全被流动冷水幕膜所覆盖,热量被带走, 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就会降低,罐内油品昼夜温差变化也会大为缩小,油 罐“小呼吸”损耗因而得以降低。
人工淋水降温
自动淋水降温
第二节 降低油品损耗措施
淋水降温
第二节 降低油品损耗措施
油罐淋水注意事项:
• 油罐喷淋虽然能取得较好的降耗效果但需增加一定投资, 且耗水量较大。
• 另外罐体油漆易受破坏,油罐腐蚀也会加剧,如果下水排 卸不畅油,罐基础也会受影响。
• 为避免淋水带来的不利因素和水的浪费,应当考虑采用循 环水设施,以重复利用。
由于对覆盖层的性能要求相当苛刻,如密度小、流动性能 好、化学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不对油品(尤其对航空燃料、 产品汽油)产生污染等,因此真正有效并能实际长期使用的油 面覆盖层一直在开发之中。
(4)建筑地下水封洞库,覆土隐蔽油库,设法保持罐内 恒温,都可避免油罐“小呼吸”损耗,同时对“大呼吸”损 耗也会有一定降低。
第二节 降低油品损耗措施
3.提高油罐承压能力
适当提高油罐承压能力不仅能完全消除“小呼吸”损耗, 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呼吸”损耗。
4.使用具有可变气体空间的油罐或消除油罐中的气体空间。
• 淋水降温效果虽好,但不能时断时续,否则罐内气体空间 温差变化更大,不仅不能降耗,反面会增大“小呼吸”损耗。 另外,还要掌握好给水时间,通常做法是日出后即开始淋水。
第二节 降低油品损耗措施
(3)在距罐顶80~90mm处加装20~30mm厚隔热层或 反射隔热板,可降低油品蒸发损耗达35%~50%,该方法在 气体储罐上应用较为广泛。

油品储存过程中蒸发损耗研究

油品储存过程中蒸发损耗研究

p
T
从式1-2和1-3相比,两边从开始呼气的状态0(T 0、 P §P ·2 P 1-3 0k˄ T Ӿᔿ 1-2 ઼ ⴨∄ˈє䗩Ӿᔰ࿻બ≄Ⲵ⣦ᘱ ǃ P § Pk 0 / P · Py2˅ࡠબ≄ 大相对误差为 14.57%,最小相对误差为6.33%,平均相对 T0 T2 · T k2 P 1 §P 2 J0 k0 1 2 1-3 1-4 m § · ¨ ¸ P P § · § · ¨ ¸ ¨ ¸ P / P T ' P T VLn T VLn V VLn k Py2 2T ǃ ˅䘋㹼〟࠶ˈᗇࡠબࠪ≄փⲴփ〟˖ 㔃ᶏⲴ⣦ᘱ ˄T 2 J0 2 P 、P )进行积分,得到呼出 k0 k1 T 2ǃPy2˅ࡠબ≄ ¨ ¸22 ¨ P¨ /k 0 ¸0 y2 y2 1-3 0˄ Ӿᔿ ઼ ⴨∄ˈє䗩Ӿᔰ࿻બ≄Ⲵ⣦ᘱ ¨)到呼气结束的状态2(T ¸ ¨ ¸2 R ¨ ¸ ¸ 1-4 'V 1-2 VLn VLn VLn P T P T p p T 误差为 9.92%。考虑到理论计算与生产实际偏差以及在实 J2 0 ¹ ¸ k2 0 ¹ ¸ k2 k1 0 ¹ ¸ © ¨ © ¨ © ¨2 p p T0 ¹ 2 P J2 © Pk 2 T0 ¹ © Pk 2 / Pk1 T0 ¹ © 2ǃ 气体的体积: T ˅䘋㹼〟࠶ˈᗇࡠબࠪ≄փⲴփ〟˖ 㔃ᶏⲴ⣦ᘱ 2˄ y2 0˄T0ǃPy2˅ࡠબ≄ 际测量过程的所有误差。从表1也可以看出虽然理论计算 Ӿᔿ 1-2 ઼ 21-3 㔃ᶏⲴ⣦ᘱ ˄T⴨∄ˈє䗩Ӿᔰ࿻બ≄Ⲵ⣦ᘱ 2ǃPy2˅䘋㹼〟࠶ˈᗇࡠબࠪ≄փⲴփ〟˖ § P2 PJ 0 T2 · § Pk 0 T2 · § Pk 0 / Pk1 T2 · 与实际损耗量存在偏差,理论计算损耗量与实际损耗量变 ¨ ¸ 1-4 'V VLn VLn¨ ¨ P T ¸ ¸ VLn¨ ¨ P / P T ¸ ¸ ¨ ¸ ᔿѝ˖ p p T P T ǃ ˅䘋㹼〟࠶ˈᗇࡠબࠪ≄փⲴփ〟˖ 㔃ᶏⲴ⣦ᘱ ˄ 2 J2 0 ¹ k2 0 ¹ k2 k1 0 ¹ © © 2 y2 © ᔿѝ˖ §2 · P2 PJ 0 T2 § Pk 0 T2 · § Pk 0 / Pk1 T2 · 化趋势保持一致,实际损耗量越大与理论计算值差别偏 ¨ 'V VLn¨ § P P ¸ ·VLn¨ ¸ ¸ (4) 1-4 ¨P ¸2 ·VLn ¨P ¸2 · ¸2 ˗ § § Pk 0 P 0T P 0T 2 pJ 2 J 0 T0 T P/ p V¨ 2 k 2 k 0T k2 / k 1 k 1T © ¹ © ¹ ¨ ¸ üüબࠪ␧ਸ≄Ⲵᙫփ〟ˈP © ¹ ˗ ¨ ¸ ¨ ¸ 1-4大、轻质油损耗量明显大于重质油损耗量,同一种介质储 'V 'VLn VLn VLn 'V¨üüબࠪ␧ਸ≄Ⲵᙫփ〟ˈP ¨ ¸ ¨ ¸ ¸

简述油品蒸发损耗及降低损耗措施

简述油品蒸发损耗及降低损耗措施

油 品的高位喷 溅装车 造成 的损失 率达 2. 少 中 液位 储存 。 5 %,是 浸 没 式 装 车 损 耗 的 3 倍 。 ~5 f ( 2)减 少库 内输 转 。尤其是 炼厂 的 工损耗和储运 系统 损耗两部分组成 。 储运 I 123 . .储罐直径 油 品调和 倒罐 要 尽可 能做 到有 计 划 、周 系统损耗 包括油 品蒸发损耗 、装车损耗 、 j 温 度 、油 品 系数 等 因素一 定 ,罐 体 密 安 排 ,减 少 库 内输 转 次 数 ,减 少 损 储运放空损耗、清罐损耗、 跑冒滴漏以及 I
象、 发损耗发生的原 因以及危 害等方 面 蒸 进行 了阐述, 并提 出 了降低损耗 的相 关措
施 。
储罐的 “ 小呼吸 ”损耗是指油罐静止 储油时 ,由于罐 内气体空 间温 度和油气浓
度的昼夜变 化而引起的损耗 。 小呼吸 ” “ 损 耗的呼 气过 程多发生在每 天 E出 后的 l l ~ 2 h至正午前后 , 吸气过程 多发生在每天 E l 落前后 的一 段时间内 ,由于吸入空 气后油 品加速蒸 发。影响 因素主要有 :昼夜温差
石油化工生产过 程 中,由于生产 工艺、操 作 -的技 能以及生产设备的限制 , r 就会遣 { 损耗具有重 要意义。 i 1油品蒸发 损耗 的类型及原 因 11 .油品蒸发损耗 的类 型
储 存 蒸 汽 压 较 高 的 轻 质 油 品 , 可 以 降 低
损耗 8 %~9 %,这是 由储罐的结构形式 5 5
所决 定的。 ’
成一部分的 液态 烃类 份发生气 进入 纽 化而 {
1 2 5储罐 的 “ .. 小呼 吸”损耗
大气, 形成了油品的蒸发损耗。 本文重点 ! 油 品蒸 发损耗是一种选择性很强的损 针对油品储存过程中的油品。 蒸发损耗现 耗形 式 ,损 耗 的物 质主要 是 油 品 中较 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面上混合气体的压 力
油品的种类
气相中油蒸汽的传质 过程
分子扩散(浓度差引起) 热扩散(密度差引起) 强迫对流(压力差引起)
4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二节 蒸发损耗发生的过程
白天:t上>t下 热扩散的抑制期
夜间:t上<t下 热扩散的活跃期
5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三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
影响“小呼吸”损耗的主要因素有:
R
17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方程中各参数取值的规定
状态1:气体空间昼夜最低温度时 状态2:气体空间昼夜最高温度时 T1:气体空间的日最低温度,K T2:气体空间的日最高温度,K Py1:气体空间日最低温度下油品的饱和蒸气压,kPa Py2:日最高油面温度下油品的饱和蒸气压,kPa Cy1:状态1时混合气体中油蒸气的饱和浓度,Cy1=Py1/P1, % Cy2:状态2时混合气体中油蒸气的饱和浓度,Cy2=Py2/P2, % P1:状态1时气体空间绝对压力,kPa P2:状态2时气体空间绝对压力,kPa
平均温度; 油面温度的昼夜变化幅度约为气体空间昼
夜温差的20%~40%。
12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13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五节 罐内混合气体的油气浓度
油气浓度
Cy
Vy V

ny n

Py P
油气浓度与储 油时间的关系
14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五节 罐内混合气体的油气浓度
T2 T1

20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API理论公式
Vyx

V K
Py1 Py2
1380 8y
T2 T1 T1

Py2 Py1 Pa Pya Py2

Pa
Pya Pz Pya Py2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康士坦丁诺夫公式
M
x y
V
Py1 Py2 T1 T2
y
R
ln

Pa Pz Pa Pya

Py1 Py 2

T2 T1

M
x y
V
Cy1P1 Cy2P2 T1 T2
y
R
ln

1 1
C y1 Cy2
P1 P2
54
罐壁 高度
气体 空间
油品
温度
10
20
30
40
50
9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 的关系
气体空间温度总是高于大气温度; 大气温度与气体空间温度都呈周期性变化
,变化周期为24小时; 临近日出时大气温度与气体空间温度均达
到最小值,二者相差不大,约1~3℃; 正午后2~3小时大气温度与气体空间温度
7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罐内气体空间温 度变化:
日落~日出:
t油面>t气体空间>t顶 板>t大气
日出~日落:
t顶板>t气体空间> t油面
8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6:00 0:00 20:00 10:00 12:00 16:00 14:00
17 6 2 3
饱和的。
16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公式推导思路
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出第一次吸气
结束到第二次吸气开始之前两状态的空气质
量的变化量,并利用空气排出时成比例地带
走油蒸气的原理来求出呼出的油蒸气的质量

M y V1 1 Cy1
P1 T1
V2
1 Cy2
18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小呼吸”损耗的计算
瓦廖夫斯基-契尔尼金公式
即:利用蒸发损耗基本方程计算“小呼吸”损 耗量时有V1=V2=V

M y 1 Cy1
P1 T1

1 Cy2
P2 T2
V
Cy 1C
y

y
R
19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固定顶油罐(按损耗成因划分)
自然通风损耗 静止储存损耗 (“小呼吸”损耗)
空气
P2
P1
油气混合气体
动液面损耗
(“大呼吸”损耗)
由于ρ1>ρ2,所以P1>P2
6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三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
浮顶油罐
静止储存损耗 外界环境中风的作用
使油罐周边密封圈 空间产生强制对流 发生损耗 发油损耗 (粘壁损耗)
油气浓度分布与储油液位的关系
H
3
(m)
2
1
C (%)
从扩散和自然对流的角度出发来解释 从油罐吸气时产生的强制对流来解释
15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公式
半理论半经验公式 纯经验公式
蒸发损耗基本方程
假设条件
油罐是严密的,不存在自然通风现象 罐内混合气体在储存条件下可以看成理想气体; 油罐气体空间中混合气体的油气浓度是均匀而且
均达到最大值,二者相差可达10~20℃。
10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11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罐内油品温度分布
在一个昼夜内,油品温度变化不大; 油品储存一段时间后,昼夜平均油温基本
上等于大气平均温度; 一般,油面昼夜平均温度略高于油品昼夜
P2 T2
Cy

1
C
y

y
R
M
y

V1
1


Py1 P1

P1 T1
V2 1
Py 2 P2

P2 T2
Py / 1 Py
P /P

y
R

V1
P1
Py1 T1
V2
P2
Py2 T2

Py P Py

y
油品数量减少 油品质量下降 造成大气污染
2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二节 蒸发损耗发生的过程
油品蒸发损耗发Βιβλιοθήκη 的过程液面处油品的蒸发,产生油蒸汽 油蒸汽在气体空间中的扩散 油气混合物呼出罐外
3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二节 蒸发损耗发生的过程
影响油品蒸发速度的 因素
油品的温度 油品的自由表面 气相中油蒸气的浓度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油品蒸发损耗发生的过程 第三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第五节 油罐内混合气体的油气浓度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量的计算 第七节 油品蒸发损耗量的测量 第八节 油品降耗措施
1
第一节 概述
油品损耗
自然损耗 事故性损耗
油品蒸发损耗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