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版降低油品储运蒸发损耗的措施
有效降低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分析

有效降低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相关控制技术的发展,从储油罐的密封不到位、储油罐的呼吸作用损耗两个方面对实际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的常见原因进行了简要阐述;从积极的使用先进的油气回收及管理技术、增强储油罐承受压力的能力、减小储油罐内部油面上气体空间三个方面对有效降低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的优化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常见原因;优化措施1 前言在对实际油品进行开采、运输、加工以及储存时,鉴于油品自身具有一定的挥发特性且相关操作工艺及设备存在的不足,油品的蒸发损耗难以完全避免。
若油品蒸汽进入空气,不但会污染环境、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还会增加相关油气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从而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1]。
以实际中的石油企业为例,实际中石油企业油品的损耗一般包括油品的途耗损失、储存过程损耗、加工过程损耗以及其他方面产生的损耗。
而其中的储存过程产生的损耗是企业各损耗中的重要部分。
鉴于油品的蒸发过程具有缓慢、持续等特征,其蒸发损耗往往不能得到人们的充分关注,且容易受相关的计量偏差影响而被忽略,但实际中,由于油品蒸发损耗而损失的油品数量不容忽视。
2 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的常见原因分析实际中影响储油罐内部油品的蒸发损耗的因素众多,一般包括储油罐内油品的真实蒸汽压力、储油罐的温度变化情况、储油罐直径及内部气相空间大小、相关的收发油程序等内容。
实际储油罐内油品的蒸发损耗取决于油品的损耗率以及损耗过程发生的时间长短。
2.1 储油罐的密封不到位在实际的储油罐使用过程中,当储油罐的密封环节存在疏漏或缺陷时,会造成储油罐内部自然通风现象的产生。
比如,如果储油罐的罐顶出现若干孔眼以及缝隙,容易导致空气进入储油罐,进而产生密度比空气大的混合气体,在这种情况下,当储油罐内部的混合气体通过下部的缝隙等通道达到储油罐外部,且有外部空气经过储油罐上部的缝隙等通道进入储油罐内部,就会由于自然通风的形成而产生一定的损耗。
降低油品储运蒸发损耗方法和建议

降低油品储运蒸发损耗方法和建议发布时间:2021-05-25T08:14:04.691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4期作者:芮云[导读] 油品在存储和运输的过程中,受到存储设备、装油卸油、运输方式等的影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油气蒸发量,油品中轻组分的挥发使得油品的质量大大降低,且大量油蒸汽散布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被人体吸入还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中国石化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油品车间天津市 300270摘要:油品在存储和运输的过程中,受到存储设备、装油卸油、运输方式等的影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油气蒸发量,油品中轻组分的挥发使得油品的质量大大降低,且大量油蒸汽散布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被人体吸入还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为此,必须找出引起油品储运蒸发损失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降低损耗,确保油品的质量。
关键词:油品储运;蒸发损耗;降耗措施1 油品储运蒸发损耗类型及其特点1.1 小呼吸损耗及其特点小呼吸损耗是指油品以静止的形态存储在储油罐中,因为昼夜温差的变化产生的蒸发损耗。
小呼吸蒸发损耗具有的特点包括:第一,油罐内的温度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在白天油罐内的气体空间受到钢板热辐射的影响其温度大于油罐外大气的温度,油罐内的气体空间温度在水平方向是均匀的但是在纵向上存在一定差异,白天时油罐内的温度上部比下部高,差值可高达20℃以上,晚上时上下部的温差较小,大约在5℃左右。
油品的表面层会受到上部气体空间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变化,白天油品表面层的温度高于油品内部温度,晚上表面层温度则小于内部温度,但是两者的温差较小,不超过5℃。
油品表面层的昼夜温差值是油罐内上部气体空间昼夜温差值的20%左右,而油品内部昼夜温度均匀,温差很小。
分析大气温度与油罐内气体空间的温度关系,两者呈正弦曲线变化趋势,一般同时在一个时间达到最大和最小温度,比如在早上到中午这段时间两者的温度上升非常快,而到了傍晚则温度下降得最快。
此外,从气体空间中油品蒸发浓度分析来看,蒸发浓度在水平方向上均匀,纵向上则从上往下浓度增大。
降低油品储运蒸发损耗的措施

油品储运蒸发损耗的原因和措施摘要:论述了油料蒸发损耗的原因,从操作、密封等方面论述降低和防止油料蒸发损耗采取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蒸发损耗,浮顶,密封,氮封1油品蒸发的危害油品在储运过程中,蒸发损耗量大约是原油加工量的0.2%~0.34%。
轻组分的挥发既降低了油品质量,同时大量的油蒸气散布在大气中,还会直接污染空气,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降低油品的蒸发损耗是节能与环保的一个重要课题。
2油品蒸发过程与特点2.1小呼吸损耗及其特点油品静止储存在油罐中,因昼夜气温变化而造成的蒸发损耗称之为小呼吸损耗。
油罐小呼吸损耗具有如下特点。
(1)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油罐内气体空间昼夜温度变化很大。
白天气体空间受钢板的热辐射,其温度高于油罐周围大气的温度。
据实测,气体空间的温度在径向是均匀一致的,而在纵向则不一致。
白天上部高于下部,其差值可达20~30℃;晚上,上下温差为5~10℃。
油品表面层(约0.5m范围内)受上部气体空间影响,温度变化较大,白天油品表面层温度比油品内部温度高,晚上则相反。
油品表面层和内部的温度差一般不超过5℃。
表面层昼夜温度的变化值为其上部的气体空间昼夜温度变化值的20%~40%。
油品内部的温度基本上是均匀一致的,它在一天之内的变化一般只有1~3℃。
大气温度和油罐内气体空间的温度均按正弦曲线变化,它们同时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
从日出到正午这段时间内升温最快,傍晚前降温最快。
白天,油罐气体空间温度显著高于大气温度。
(2) 气体空间中油品蒸气浓度的分布规律气体空间中油品蒸气浓度的径向分布基本均匀,纵向则自上而下地增大。
在油面上0.7~1m的范围内,浓度显著增大,且愈接近油面,浓度愈接近饱和值,这个大浓度层称为扩散层。
在此大浓度层以上的整个气体空间,油品蒸气浓度较小,分布也比较均匀。
罐内油品蒸气的浓度昼夜之间也发生变化,白天温度高则浓度大,晚上温度低则浓度小。
2.2大呼吸损耗及其特点油罐收发油时,因罐内液面的升降而造成的蒸发损耗称之为大呼吸损耗。
储运罐区油品损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储运罐区油品损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摘要:罐区油品在收发、储存等作业过程中排放出的油气,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污染,能源浪费及经济损失。
通过对油品蒸发损耗和操作过程中产生损耗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油品损耗的因素,并提出了降低损耗的措施。
关键字:油品蒸发损耗降耗措施引言罐区油品在转输过程中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耗损,这些耗损不仅会减少公司收益,环境污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而且还会导致油品质量下降。
石油化工企业总的能耗主要是由装置加工损耗和储运系统损耗两部分组成。
储运系统损耗包括油品蒸发损耗、装车损耗、储运放空损耗、清罐损失、跑冒滴漏切水及其他各种损耗。
其中,油品蒸发损耗占储运系统总损耗70%~80%,油品蒸发不仅污染环境, 易引发火灾事故,危害公共安全,而且还使油品质量下降、油品数量损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影响油品损耗的因素储运过程中的油品损耗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油品蒸发损耗; 其中包括呼吸损耗、静止储存损耗、灌装损耗、出罐损耗、湿润损耗和沸腾损耗六种。
第二类是操作损耗,其中包括由于生产操作失误所造成的跑油、冒油、混油,以及清罐、油罐切水作业中油品的损耗和某些设备由于维修不善造成的滴漏损耗。
1.1蒸发损耗的成因(1)储罐温度变化白天大气和太阳的热量, 经罐顶和罐壁传入罐内, 使油气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油气从罐中排出。
热量的输入还使油面温度上升, 加速了液体的蒸发, 使排出的油气饱和度增高。
另外, 传入的热量还会导致气体空间的强制对流, 从而促进液体表面蒸发和油蒸气的扩散。
由此可见, 储罐温度上升使油品蒸发损耗增加。
(2)储罐的小呼吸损耗当外界环境温度产生变化时,也会引起一定的油品损耗,我们把这种损耗称之为小呼吸损耗。
引发油品储运小呼吸损耗的主要原因就是昼夜温差变化、所处地区的日照系数、储罐容积大小、油罐装满程度、油品物性都不会不同程度出现小呼吸损耗。
(3)储罐的大呼吸损耗储罐的大呼吸损耗指的是油品在进出油罐时,产生的油品损害。
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及降耗措施王文

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及降耗措施王文发布时间:2021-11-02T17:51:29.5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0期作者:王文[导读] 摘要:油品仍然是能源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但是大部分的油品资源都相对集中,能源供给离不开运输和储存。
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陕西榆林 719300摘要:油品仍然是能源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但是大部分的油品资源都相对集中,能源供给离不开运输和储存。
而由于油品自身的性质的影响,不仅加大了油品储运的难度,还会产生严重的损耗。
因此,本文基于这一现状,从油品储运损耗的角度入手,通过原因和降耗措施的手段分析,有效提升油品储运损耗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油品储运损耗;原因;降耗措施引言:油品资源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这也使得能源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油品的储运问题,大多数的油品资源都集中在一个区域,为了辐射全局,油品储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油品储运损耗较大,不仅影响到正常的使用,还会加大油品资源使用的成本。
1 油品储运的简单分析1.1 油品储运的概念分析油品储运主要是指针对油品资源集中的问题,为实现一个区域内的油品资源分布,通过油品储存和运输作业,借用专业的设备和设施,在专业操作标准和维护要求的基础上,搭配计量知识开展的油品储存和运输作业。
1.2 油品储运的流程分析在进行油品储运时,主要是从油品开采后开始,通过把开采并处理好的油品储存在预先设置好的储存地点,在积累到一定量级后,分批次、有规划地向外界进行运输,一般采取油罐车的方式进行运输。
1.3 油品储运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设备设施分析在油品储运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设备是极为复杂的,这不仅包括储存环节的设备设施,还有运输环节的设施设备,在进行储存时,主要包括:储油罐、输油管道、油库用泵、油库用阀和油品装卸设施等。
而油品的运输环节,一般主要通过铁路、码头和公路三种方式,每一种发油方式都有其特有的设备和设施。
降低油品储运蒸发损耗的措施

降低油品储运蒸发损耗的措施1油品蒸发的危害油品在储运过程中,蒸发损耗量大约是原油加工量的0.2%~0.34%。
轻组分的挥发既降低了油品质量,同时大量的油蒸气散布在大气中,还会直接污染空气,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降低油品的蒸发损耗是节能与环保的一个重要课题。
2油品蒸发过程与特点2.1小呼吸损耗及其特点油品静止储存在油罐中,因昼夜气温变化而造成的蒸发损耗称之为小呼吸损耗。
油罐小呼吸损耗具有如下特点。
(1)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油罐内气体空间昼夜温度变化很大。
白天气体空间受钢板的热辐射,其温度高于油罐周围大气的温度。
据实测,气体空间的温度在径向是均匀一致的,而在纵向则不一致。
白天上部高于下部,其差值可达20~30℃;晚上,上下温差为5~10℃。
油品表面层(约0.5m范围内)受上部气体空间影响,温度变化较大,白天油品表面层温度比油品内部温度高,晚上则相反。
油品表面层和内部的温度差一般不超过5℃。
表面层昼夜温度的变化值为其上部的气体空间昼夜温度变化值的20%~40%。
油品内部的温度基本上是均匀一致的,它在一天之内的变化一般只有1~3℃。
大气温度和油罐内气体空间的温度均按正弦曲线变化,它们同时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
从日出到正午这段时间内升温最快,傍晚前降温最快。
白天,油罐气体空间温度显著高于大气温度。
(2) 气体空间中油品蒸气浓度的分布规律气体空间中油品蒸气浓度的径向分布基本均匀,纵向则自上而下地增大。
在油面上0.7~1m的范围内,浓度显著增大,且愈接近油面,浓度愈接近饱和值,这个大浓度层称为扩散层。
在此大浓度层以上的整个气体空间,油品蒸气浓度较小,分布也比较均匀。
罐内油品蒸气的浓度昼夜之间也发生变化,白天温度高则浓度大,晚上温度低则浓度小。
2.2大呼吸损耗及其特点油罐收发油时,因罐内液面的升降而造成的蒸发损耗称之为大呼吸损耗。
当油罐收油时,液面不断上升,空气和油品蒸气的混合气体随着液面的不断上升而被挤出罐外,造成油品的损耗。
油品储运蒸发损耗的原因及降耗措施

油品储运蒸发损耗的原因及降耗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成品油的消耗量不断攀升,而成品油的储运环节则成为了决定油品消耗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因此,要提高成品油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成本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成品油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能量损失,如果不能有效地减少这些损失,将会对油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提高对于成品油运输过程中损耗的重视程度,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来减少油品损失,从而提升企业效益。
关键词:油品储运;损耗原因;降耗对策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原油的消耗量不断攀升,而原油的储存和运输环节则成为了决定油品消耗的关键因素。
由于原油本身具有一定的易燃性,所以对其进行输送时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运输过程中油品的安全性。
若不对原油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进行有效的降低,将会对油品品质和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需要加强对于成品油的运输管理,减少其在储存和使用方面产生的损失。
在实际的石油输送过程中,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成品油的流失,其中包括油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及储运过程中的管理不善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油品输送过程中的损失。
1油品储运损耗的相关概念由于不同类型油品具有不同的物性特征,所以其储运损耗也会有所不同。
根据油品的内在属性,可将其归为三个主要类别。
第一类为固态或液态的油。
流动类。
包括原油和成品油的流通损耗以及油品本身蒸发损耗。
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流动类物质的体积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无法被改变的;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使其稳定地储存于指定地点。
闪失损失。
闪点是表示油品沸点与温度之间关系的一个物理量,它直接影响油品质量及储存时间。
在储罐运输过程中,当油品突然燃烧或剧烈搅拌时,由于成品油和气体混合物高温所导致的汽化现象,被称为闪点损失;闪点降低指油品因受热而使其沸点下降,从而导致液体蒸气压升高。
挥发损失。
指油品从罐内向外界扩散时所产生的热量,包括热传递、热对流等方式。
油品蒸发损耗的分析及降低措施

油品蒸发损耗的分析及降低措施摘要:详细介绍了引起油品蒸发损耗的原因及蒸发损耗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降低损耗的几点措施。
油品分厂原料车间常毅原创,请注明转摘1 研究油品蒸发损耗的重要性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已成功地在海外上市,在不断抢占市场、扩大销量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向管理、科技要效益,提倡健康、安全、环保一体化。
油品蒸发损耗会降低油品质量、减少数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亟待引起各级管理人员、各类石油库和加油站经营者的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如何更加有效地降低油品蒸发损耗,一直是石油储运专业人员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讲,重视油品蒸发损耗问题就是重视企业效益、企业安全、油品质量和环境保护。
石油及其产品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的轻组分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在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及销售过程中,由于受到工艺技术及设备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较轻的液态组分汽化,逸入大气,造成不可回收的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油品的蒸发损耗。
油品蒸发损耗属于自然损耗,适当范围内的损耗具有一定合理性,得到各种油品蒸发损耗定额的认可。
而且,这种损耗是以缓慢的形式持续发生的,损耗量的大小常常被产品计算误差所掩盖,因而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是,调查资料表明,油品蒸发损耗的累计数量是十分惊人的。
根据1995年第四届国际石油会议报道,在美国,油品从井场经炼制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全部过程中,油品损耗的数量约占原油产量的3%。
1975年前苏联石油化学工业部所属企业的调查表明,炼厂中的油品损耗量约占原油加工量的2.47%,其中纯损耗的70%是发生于原油罐、调合罐和成品油罐的蒸发损耗。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炼油厂储运系统的油品损耗占原油加工量的0.3%~ 0.45%,其中储罐中油品的蒸发损耗占60%以上。
这些数据表明,油品蒸发损耗的数量确实是相当可观的。
若以总损耗率为3%估算,全世界每年散失于大气中的油品约有1亿t,相当于我国1999年原油产量的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2021新版降低油品储运蒸发损耗的措施2021新版降低油品储运蒸发损耗的措施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油品蒸发的危害油品在储运过程中,蒸发损耗量大约是原油加工量的0.2%~0.34%。
轻组分的挥发既降低了油品质量,同时大量的油蒸气散布在大气中,还会直接污染空气,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降低油品的蒸发损耗是节能与环保的一个重要课题。
2油品蒸发过程与特点2.1小呼吸损耗及其特点油品静止储存在油罐中,因昼夜气温变化而造成的蒸发损耗称之为小呼吸损耗。
油罐小呼吸损耗具有如下特点。
(1)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油罐内气体空间昼夜温度变化很大。
白天气体空间受钢板的热辐射,其温度高于油罐周围大气的温度。
据实测,气体空间的温度在径向是均匀一致的,而在纵向则不一致。
白天上部高于下部,其差值可达20~30℃;晚上,上下温差为5~10℃。
油品表面层(约0.5m范围内)受上部气体空间影响,温度变化较大,白天油品表面层温度比油品内部温度高,晚上则相反。
油品表面层和内部的温度差一般不超过5℃。
表面层昼夜温度的变化值为其上部的气体空间昼夜温度变化值的20%~40%。
油品内部的温度基本上是均匀一致的,它在一天之内的变化一般只有1~3℃。
大气温度和油罐内气体空间的温度均按正弦曲线变化,它们同时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
从日出到正午这段时间内升温最快,傍晚前降温最快。
白天,油罐气体空间温度显著高于大气温度。
(2)气体空间中油品蒸气浓度的分布规律气体空间中油品蒸气浓度的径向分布基本均匀,纵向则自上而下地增大。
在油面上0.7~1m的范围内,浓度显著增大,且愈接近油面,浓度愈接近饱和值,这个大浓度层称为扩散层。
在此大浓度层以上的整个气体空间,油品蒸气浓度较小,分布也比较均匀。
罐内油品蒸气的浓度昼夜之间也发生变化,白天温度高则浓度大,晚上温度低则浓度小。
2.2大呼吸损耗及其特点油罐收发油时,因罐内液面的升降而造成的蒸发损耗称之为大呼吸损耗。
当油罐收油时,液面不断上升,空气和油品蒸气的混合气体随着液面的不断上升而被挤出罐外,造成油品的损耗。
当油罐发油时,液面不断下降,空气进入油罐内,使气体空间中油品蒸气的浓度下降,这又将促使液面进一步蒸发。
在发油停止后,随着蒸发的进行,油罐内压力又将回升,不久又将出现向外呼吸现象(称之为回逆呼出),它也是大呼吸损耗中的一部分。
油罐收发作业的特点是:收发量每次都比较大,作业时间长。
收发油时液面平稳升降而无明显的扰动,液面上的油品蒸气大浓度层不易遭到破坏。
3降低油品储运蒸发损耗的措施3.1优化操作,降低损耗操作中尽量将油品集中存储,并将油罐收油至收油高度上限,不要分散在许多油罐中,这样可减少气体空间的总体积。
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就可以降低小呼吸损耗。
油罐的量油取样作业应尽可能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因为这时没有温度的急剧升降,且油罐内外的温度和压力较接近,打开量油孔不会有严重的呼吸现象。
目前,我公司储运罐区油罐计量都采用自动化仪表计量,出厂计量采用先进流量计计量为准,很大程度减少了油气蒸发损耗及检尺采样产生的静电安全隐患。
油罐的收发油作业时间长,油罐内既有液面的升降,又有气体空间的温度变化,即大呼吸与小呼吸共同发挥作用。
如果收油过程正是温度迅速上升的时候,一方面油罐内气体不断膨胀,液面蒸发加快,另一方面液面不断上升。
这样油罐内逸出的气体体积将显著大于同时间的进油体积,加大了蒸发损耗。
如果在降温时收油,油罐内气体收缩,蒸气分子凝结加快,这样液面上升时从油罐内排出的气体体积将小于进油体积,损耗将减少。
显然,傍晚至午夜降温较快的时间收油较为有利。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在发油不久后就收油,且尽可能加大泵流量,一方面油罐内上部为新鲜空气,另一方面油品来不及大量蒸发,使排出油罐外的混合气体中油品蒸气的浓度较低,大呼吸损耗就较小。
收油时应尽量一次连续收完,不要间断地分几次收油。
否则,会因油品的不断蒸发而使大呼吸损耗增加。
发油时尽可能慢一些,让液面蒸发的时间长一些,气体空间中的油品蒸气浓度不致于下降太大,以减少发油终了后出现的回逆呼出损耗。
油品装车因时间短、速度快,油温来不及有明显的变化。
而槽车内气体温度昼夜变化很大,白天高于油温,夜间低于油温。
在装车过程中,从液面蒸发出来的油品分子,不仅以扩散方式向上运动,而且还由于上下温差形成自然对流。
白天车内气温高于油温,液面上的蒸气大浓度层受油温的影响,它的温度低于上部气体的温度,因而不能形成对流。
晚上装车时,液面上的蒸气大浓度层的温度高于上部气体的温度,形成向上的对流运动,车内气体空间中的蒸气浓度增大。
随着对流运动的进行,大浓度层中的许多油品分子进入上部气体空间,液面的蒸发现象将更剧烈地进行。
因此,晚上装车的损耗反而比白天装车损耗大。
3.2发展浮顶和内浮顶油罐,改进密封装置油罐的罐顶漂浮在油罐内液面上,随液面的升降而升降,这样的罐顶即为浮顶。
由于浮顶与液面间基本上无气体空间存在,即浮顶将液面与空气隔开,液面的蒸发表面不存在了,油品无法蒸发。
故利用浮顶基本上消除了蒸发损耗。
只有浮顶的罐即为浮顶罐,它用于原油及高挥发性油品的储存。
在普通立式固定顶油罐内增加一个浮顶后即为内浮顶油罐。
它兼有固定顶和浮顶油罐的优点,既能降低蒸发损耗,又可防止雨雪沙尘等侵人,适用于质量要求严格的挥发性油品的储存。
不仅新建油罐可以采用,已建成的普通立式油罐也可加设浮顶而改建成内浮顶油罐。
近年来国内新建的原油和轻质油罐全部为浮顶或内浮顶油罐,若干石油化工企业将原来储存轻油的固定顶油罐也改造为内浮顶油罐。
内浮顶罐和拱顶罐蒸发损失标定对比见表1。
表1蒸发损失标定对比表工厂位置油罐类型储存介质油气平均浓度g/cm3进油量t进油体积m3油损失量kg/次油损失率%小呼吸损失量t/a大呼吸损失量t/a总损失量t/a总损失降低率%北方地区内浮顶罐石脑油3.663507 4369160.000461.1640.81.964 97.5拱顶罐石脑油215.3 3434 4512.3 977.7 0.0281 29.1 48.978南方地区内浮顶罐汽油15 3275.3 4549 69.92 0.0021 3.84 3.45 7.29 98.5拱顶罐汽油1254.4 3297.4 4535 8083.80.276.9404.2481.1由此可见,储存轻质油品的油罐利用浮顶可十分显著地降低油品蒸发损耗。
各种类型的浮顶油罐其结构大致相同,只是浮顶与罐壁间的密封装置存在着差异,而浮顶油罐的防损耗能力关键在于密封装置的效果。
由于罐壁上下几何尺寸难免有差异,为了使浮顶上下浮动自由,不被罐壁卡住,在浮顶与罐壁之间留有200~300mm的环状间隙。
为了防止这一环状间隙的液面产生蒸发损耗,在沿浮顶的外周设计了各种形式的密封装置。
密封装置有3种形式,即机械密封、弹性密封和管式密封。
机械密封由于密封构件下面存在一定的油气空间,又不能严密封闭环状间隙,故有一定的蒸发损耗;另外其结构复杂,易损坏,目前已很少采用。
弹性密封由于其外形可变,从而解决了因大型浮顶油罐罐壁的径向几何尺寸差异较大而密封不好的难题;由于考虑了耐油问题,可使密封材料部分浸没在液面以下,从而消除了密封装置下面的环状油气空间,减少了油品的蒸发损耗。
根据有关测定资料结果表明:机械密封的浮顶油罐浮顶上的油气浓度为75.7mg/L,改为弹性密封后浮顶上的油气浓度为7.5mg/L,受弹性材料的弹性限度等因素的影响,弹性密封装置仍然有一部分油气通过密封与罐壁之间微小的间隙外溢至浮顶上。
锦州石化公司新建4台五万立方米原油罐采用了二次密封装置,封住从密封与罐壁之间溢出的油气,进一步降低了油品的蒸发损耗。
根据对5000m3的汽油浮顶罐密封改造前后蒸发损失比较得出:弹性密封加二次密封比机械密封的蒸发损耗一年要减少9887kg。
可见,改进密封能显著降低蒸发损耗。
由于弹性材料一旦老化,就失去弹性而变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大型浮顶油罐采用管式密封装置,即用耐油尼龙橡胶制成与浮顶和油罐壁之间的环状间隙尺寸相同的环状圆筒,管内根据当地气温条件及罐装油品性质选用轻柴油或水作填充液。
当浮顶浮动时,挤压环状圆管,管内液体被挤压至浮顶与油罐壁间隙较大的一侧,填充其增大了的间隙,避免了密封材料压缩变形的缺点,密封效果理想。
内浮顶油罐的密封装置采用耐油橡胶制成,其工作原理同外浮顶油罐。
3.3采用氮封炼厂储罐大都建造在室外,为使这些油品或产品不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减少油品损耗,常采用罐顶充氮气法,使之与外界隔绝。
当储罐液面下降压力降低时,向罐内补充氮气,当储罐液面上升压力增加时,停止补充氮气,同时被压缩的氮气从呼吸阀适量排出,从而始终保持罐内的氮气压力微量正压(压力一般在400~1000Pa之间)。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隔绝空气,又保证储罐不变形。
我公司新建6台芳烃内浮顶罐采用氮封设计,投用使用后效果较好,油罐氮封不但防止因产品蒸发而带来损失,避免有毒,可燃气体的泄漏,而且防止产品变质、防止易爆混合气体的形成。
3.4其它措施(1)采用密封装车,设置油气回收装置。
灌装汽油时使罐车处于密封状态并保持一定压力,逸出的含油气体用柴油吸收,实践表明回收率可达80%~90%。
(2)防止油罐顶自然通风。
油罐破损、采光孔打开、通气孔不在一个高度等造成孔眼不在一个高度,因气体密度不同将发生流动,新鲜空气从上部孔眼进油罐,油罐内混合气体从下部孔眼逸出。
它不仅使油品蒸气大量逸出油罐外,而且还加速液面蒸发,由此造成的损耗是很严重的。
在油罐的开孔和维修方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杜绝油罐顶自然通风。
(3)水喷淋冷却。
在夏季高温期,对储存柴油等轻质油的拱顶油罐采取水喷淋冷却,一个储量为80%的柴油罐,经淋水试验,夏季可减少损耗近90%。
但是消耗了大量的水,还会加速罐体的腐蚀,对油罐基础产生影响。
4结论通过以上对降低油罐的蒸发损耗方法分析后,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浮顶油罐在降低油品损耗上有其它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
即使对于蒸发损耗小的油品,在油罐寿命周期内内浮顶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