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礼仪 练习
称呼礼仪培训

称呼礼仪培训物业作为服务行业会经常与业主/租户沟通(一)称谓礼仪1、最为普通的称呼是"先生"、"女士"和"小姐"。
当我们得悉顾客的姓名之后,就可与其姓氏或姓名搭配使用,如"王先生"、"张女士"、"李小姐"等,这能表示对他们的熟悉和重视。
2、遇到有职位或职称的先生或女士,可以词前冠以职位或职称,如"总裁先生"、"教授先生"等。
职位或职称亦可与姓氏、姓名搭配,如"王总裁"、"李选博士"、"叶工"等。
3、在服务工作中,要切忌使用"喂"来招呼客人。
即使客人离你距离较远,也不能这样高声呼喊,而应主动上前去恭敬称呼。
(二)问候礼仪问候礼仪是指我们日常工作中根据时间、场合和对象,用不同的礼貌语言向别人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关心。
1、见面时要打招呼,如使用"您好"、"您早"、"早"、"早上好"等问候语。
对长者、尊者、上级应谦恭问候;较熟的人要亲切地问候,不太熟的人可热情点头微笑打招呼。
2、根据工作情况需要,工作人员在使用问候语时还可跟上"我能帮你做些什么?"或"需要我帮忙吗?"3、在与客人道别或给人送行时,我们也应注意问候礼节,可以说"再会"、"欢迎下次光临"等。
4、顾客或同事若患病或感觉不舒服,则需要表示关心,可以说"多保重","是否要我去请医生来"等等。
(三)电话礼仪1、接听电话:最好在电话响第一声就接听,尽可能不超过三声。
2、电话时间:电话礼仪中有一条"三分钟原则"。
称呼别人礼仪教案

称呼别人礼仪教案教案标题:称呼别人礼仪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适当的称呼方式,展示尊重和礼貌。
2. 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场合下的适当称呼,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场合下的适当称呼方式。
2. 学习如何使用适当的称呼方式展示尊重和礼貌。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和笔。
2. 视频或图片资源,展示不同场合下的称呼方式。
3. 练习活动材料,包括填空、角色扮演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称呼不同的人。
2. 引发学生对于适当称呼的重要性的思考,引导他们意识到尊重和礼貌的重要性。
步骤二:介绍不同场合下的适当称呼(1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白板展示不同场合下的称呼方式,例如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
2. 解释每个场合下的适当称呼方式,例如在家庭中称呼长辈为爸爸、妈妈,在学校中称呼老师为老师、同学为同学等。
3. 强调在不同场合下使用适当的称呼方式能够展示尊重和礼貌。
步骤三:讨论和练习(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在不同场合下的适当称呼方式,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分发练习活动材料,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场合填写适当的称呼方式。
3.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不同场合下模拟使用适当的称呼方式。
步骤四: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强调适当的称呼方式对于展示尊重和礼貌的重要性。
2.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例如学习如何回应他人的称呼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适当的称呼方式。
2. 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场所,观察和记录不同场合下的称呼方式,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运用适当的称呼方式。
2. 检查学生填写的练习活动材料,评估他们对于不同场合下的称呼方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商务礼仪称谓礼仪要点_称呼时应注意的礼仪

商务礼仪称谓礼仪要点_称呼时应注意的礼仪商务礼仪最基本的作用是“减灾效应”:少出洋相、少丢人、少破坏人际关系,遇到不知事情,最稳妥的方式是紧跟或模仿,以静制动。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商务礼仪称谓礼仪,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目录商务礼仪称谓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商务会议中社交礼仪的差异商务礼仪称谓礼仪(一)称呼正规在工作岗位上,人们所使用的称呼自有其特殊性。
下述正规的五种称呼方式,是可以广泛采用的。
1.称呼行政职务。
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对外界的交往中,此类称呼最为常用。
意在表示交往双方身份有别。
2.称呼技术职称。
对于具有技术职称者,特别是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者,在工作中可直称其技术职称,以示对其敬意有加。
3.称呼职业名称。
一般来说,直接称呼被称呼者的职业名称,往往都是可行的。
4.称呼通行尊称。
通行尊称,也称为泛尊称,它通常适用于各类被称呼者。
诸如“同志”、“先生”等,都属于通行尊称。
不过,其具体适用对象也存在差别。
5.称呼对方姓名。
称呼同事、熟人,可以直接称呼其姓名,以示关系亲近。
但对尊长、外人,显然不可如此。
(二)称呼之忌以下四种错误称呼,都是职场人员平日不宜采用的。
1.庸俗的称呼。
职场人员在正式场合假如采用低级庸俗的称呼,是既失礼,又失自己身份的。
2.他人的绰号。
在任何情况下,当面以绰号称呼他人,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3.地域性称呼。
有些称呼,诸如,“师傅”、“小鬼”等,具有地域性特征不宜不分对象地滥用。
4.简化性称呼。
在正式场合,有不少称呼不宜随意简化。
例如,把“张局长”、“王处长”称为“张局”、“王处”,就显得不伦不类,又不礼貌。
返回目录接打电话礼仪1、接电话时,首先自报家门。
如:您好,这里是__ 公司,请问您找哪一位?2、打电话时,首先要说出自己是谁,有什么事,然后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听电话。
3、打长途电话时,要问对方身边是否有座机电话。
4、电话记录应做到“5W”。
when(什么时候)、what(什么事)、where(什么地点打来的)、who(谁打来的)、how(怎么处理的)。
生活中常用的称呼礼仪

生活中常用的称呼礼仪头次见面用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
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
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自身意见用拙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待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别人离开用再见,请人不送用留步。
欢迎顾客称光顾,答人问候用托福。
问人年龄用贵庚,老人年龄用高寿。
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
对方字画为墨宝,招待不周说怠慢。
请人收礼用笑纳,辞谢馈赠用心领。
问人姓氏用贵姓,回答询问用免贵。
表演技能用献丑,别人赞扬说过奖。
向人祝贺道恭喜,答人道贺用同喜。
请人担职用屈就,暂时充任说承乏。
高三中国古代称谓礼仪介绍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中国古代称谓礼仪介绍一、口头称谓语古代称谓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祖先也同样讲究语言美。
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
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如今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虽然有“汝,尔、假设、而、乃〞等好几个称法,但是他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貌。
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
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
例如,“陛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
但古人对长辈或者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
例如:1、用“道德不高尚〞或者“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
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
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的说法来称呼。
例如自称“臣、仆、在下、*子、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
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5、直呼自己的名。
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如今:但凡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身体为“玉体〞等。
社交礼仪-称呼礼仪.

礼仪
任务1 称 呼 礼 仪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1、到公司拜会,必须事先约好。会议的时间最好 安排在上午10点或11点左右,下午2点或3点。 2、介绍宾客时要先将地位高的人介绍给地位低的人, 对吗? 3、当你在介绍客人时,如果突然想不起来对方名字 的话,最好实事求是地告诉对方。 4、当别人向客人介绍你的时候说错了你的名字,不 要立即去纠正,免得对方难堪。
五、模拟任务训练
3.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进入一写字间,问前台秘书小姐:“这是四方 公司吗?”小姐不理,这时,有两个客户走来,秘书小姐说:“李姐,王哥, 我们经理正等着你们呢……” 小组讨论:以上情景在称呼上有什么问题?分别由组员担任各角色,上
台试演,全班评议。
四、 知识链接
(一)称呼礼仪的含义 (二)称呼的几种方式 (三)称呼的注意事项 (四)称呼的禁忌
(一)称呼礼仪的含义
称呼,主要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彼此的 称谓语,它表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着一 个人的修养和品德。
称呼语是交际语言中的先行官,是沟通人际 关系的一座桥梁。
工 作 中 的 称 呼
5、与韩国人交往,为了介绍方便,要准备好 名片,中英文或韩文均可,但要避免在你的名片上 使用日文。 6、发名片的时候要按照由近到远或顺时针方 向进行。 7、递名片时一定要用双手递,双手接;或者 是接递同时进行时用左手递右手接。 8、名片要随身携带,放在衣袋、钱包等方便 拿出的地方。
一、 能力目标
因为陈伯达是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叫他老陈,也不行,因为陈伯达已经是八
十四岁的老人了,而自己上台试演。全班讨论确定最佳方案,分组上台
试演。
五、模拟任务训练
2.有一位年轻人想要去市工商局,走了很长一段,不知距目的地还有多 远,看见一位老者在前方行走,跑过去张口就问:“喂,老头,市工商局还 有多远啊?”老者抬头望了年轻人一眼,说:“五里。”年轻人大喜,也不 道谢,急往前走,可走了很长一段,早就有几个五里了,还是不见工商局。 年轻人不禁骂起老者来。 小组讨论:请问年轻人的问题出在哪?小组派代表分别扮演老者和年轻 人,如何问路,分组上台试演,全班评议。
称呼礼仪

4、使用庸俗低级的称呼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切勿使用。例如“兄弟”、 “朋友”、“哥们儿”、“姐们儿”、“磁器”、“死党”、 “铁哥们儿”,等等一类的称呼,就显得庸俗低级,档次不高。 它们听起来令人肉麻不堪,而且带有明显的黑社会人员的风格。 逢人便称“老板”,也显得不伦不类。
外交中的称呼
• 在工作中,以交往对 象的职务相称,以示 身份有别、敬意有加。 • 仅称职位时,可以称 为“部长”、“经 理”、“主任”等, 对于有技术职称的, 可以称为"教授”、 “律师”、“工程师”的称呼
(1) 误读,一般表现为念错被称呼者的姓名。要避免犯此错误 ,就一定要作好先期准备,必要时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2)误会,主要指对被称呼的年纪、辈份、婚否以及与其他人 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 就 属于误会。
呈递名片
• 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双 手或者右手,将名片正面对着 对方后递给对方. • 若对方是外宾,最好将名片上 印有英文的那一面对着对方 • 将名片递给他人时,应说“多 多关照”“常联系”等话语, 或是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 如果名片刚好用完,一定要恳 切加以解释,言明实情并敬请 对方原谅。不过这种情形在一 般社交场合尚可原谅,但若是 在正式场合是非常失礼的,因 为名片只可多带备用,决不可 只带几张就前去赴会,若对方 是客户的会让他觉得很似乎不 太重视这次会面。
握手时,谁该先伸出手?
• 在正式场合,握手时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 位、身份,应该由职位,身份比较高者首先伸 出手来。 • 在社交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年纪、性别、婚否。 • 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首先伸出手。 • 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伸出手。 • 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伸出手。 • 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首先伸出手。 • 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至者伸出 手。 • 主人待客时应先伸出手来,与到访的客人相握。 • 客人告辞时,应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
称呼礼仪

称呼礼仪的含义
称呼,主要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彼此的称谓语,他 表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
称呼礼仪的几种功能
呼唤功能 关系功能 情感功能 有一次,去一个豪华商场购物,不小心,脱口对一 名女售货员称呼了一句“同志”,结果,刚才人家还是 阳光灿烂的脸,一下子“睛转多云”了,在卖给我东西 的同时,还送来一对“白眼珠”。 听说“同志”这个称呼现在已有了特指。刚上网那 阵,聊天室里有人打出“有同志吗?”的广告。我这个 孤陋寡闻的人还不明白
握手的正确方式
1、距离适度 2、手位适当 1)单手式握手 2)双手式握手 3、态度友善
4、力度适中 5、时间合适 6、姿态自然
握手的顺序 上下级 职位高低 长辈与晚辈 男士与女士 主客见面 已婚与未婚女性见面
握手的时机
握手的注意事项
改变您人生的一个寓言
案例一
有一次,演讲家曲啸同志应邀到一所监狱 向犯人讲话,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怎样称 呼的问题,如果叫“同志们”吧,好像不大合 适,叫“罪犯们”吧,好像会伤害到对方的自 尊。经过考虑,曲啸同志在称呼他们 时、、、、、、 他说的是“触犯了国家法律的朋友们”谁知这 句称呼一出来,全体罪犯热烈鼓掌,有人还当 场落下了眼泪。
6、使用称呼就高不就低
当被介绍给他人,需与多人打招呼时,称呼要有
序,应先长后幼,先上级后下级,先女后男,先 疏后亲为宜 7、错误的称呼导致的结果 (1) 有一次,俺去吃饺子,老板说有5块的, 6块的,10块的,问俺要哪种. 俺一脱口就说: 6块的多少钱? 老板剧寒...当时脸暴 红... 其实我想问6块的是几个? (2)有一次毛的舅舅来了。。毛很激动的抱 着他舅舅说:姨夫!你好久都没来看我了。毛的 舅舅很尴尬。毛的脸红像猴屁股说:对不起,姑 父。叫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1 称呼礼仪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使用过哪些称呼呢?这些称呼应该如何分类?
一、称呼的种类
目前国际惯用的称呼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泛尊称。
这是最简单、最普遍、也是面对陌生人最常用的称呼方式。
女性称“小姐”,男性称“先生”。
“小姐”应是对未婚女性的称呼,职业女性可统称为“女土”,已婚女性则应称呼“夫人”或“太太”。
如果不清楚其婚姻状况,可统称为“小姐”,决不可仅凭对方的年龄或自己的猜测而随意称呼对方为“太太”。
2.职业称。
如“王医生”、“李老师”等。
3.职务称。
如“张主任”、“赵局长”等。
4.亲属称。
如“李阿姨”、“刘爷爷”等。
5.姓名称。
即直接称呼对方姓名。
如,有个人叫“陈小东”,叫全名多是在比较严肃的场合;“小东”,一般是朋友或家人这样叫;如果只叫“东”,那就更亲热。
单纯只使用姓
由于各地风俗习惯的差异,当用到姓名中的“姓”来称呼对方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汉族人的姓名排列方式是姓在前,名在后。
西方人的姓名排列方式恰恰相反,大多
是名在前,姓在后,例如约翰·史密斯的姓是史密斯,名是约翰,称呼时不要混淆。
2.中国人的姓名中有复姓的情况。
如“欧阳”、“诸葛”、“司马”等,假如把“欧阳小姐”称作“欧小姐”,定会引起尴尬。
3.有些汉字在作为姓氏时有它特殊的读音。
如“仇”、“单”、“区”等。
知识链接
三、称呼禁忌
在与他人交往时,千万注意不要因称呼而冒犯对方的禁忌。
一般而言,下列称呼都是不能采用的:
1.错误称呼。
在称呼他人时,假如出现差错,显然是失礼的。
2.缺少称呼。
需要称呼他人时,如果根本不用任何称呼,或者代之以“喂”、“嘿”、“下一个”、“那边的”以及具体代码,都是极不礼貌的。
3.距离不当的称呼。
在正式交往中,若是与仅有一面之缘者称兄道弟,或者称其为“朋友”、“老板”等,都是与对方距离不当的称呼表现。
4.绰号性称呼。
对与自己关系一般者,切勿擅自为对方起绰号,也不应以道听途说而
来的绰号去称呼对方。
至于一些对对方具有讽刺侮辱性质的绰号,更是严禁使用。
5.庸俗低级的称呼。
某些市井流行的称呼,因其庸俗低级,格调不高,甚至带有显著的黑社会风格,在正式的交往中亦应禁用。
6.易于误会的称呼一些国内常用的称呼,一旦到了境外便会变味。
例如,“同志”可能被理解为“同性恋者”,“爱人”可能被理解为“婚外恋者”,“小鬼”可能被理解为“妖魔鬼怪”等。
对此类称呼,在对外交往中一般不宜采用。
练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