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面层配合比设计及性能验证

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面层配合比设计及性能验证

7 ~ 1 0 0
6 2
O6 T 2 3
T 0 6 5 1
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更是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囡 。
厂 拌乳 化沥 青冷 再生 技术 是一 种值得 推 广 的重 要成 果 ,对 促进 我 国公 路 建设 中旧路翻新 提 出一种 新 的 思路 , 可 以创 造 巨大 的经济 效益 和环 境效 益[ 3 1 。 通 辽高 速公 路改 造工 程采 用乳化 沥青 厂拌 冷再
我 国“ 十一 五 ” 发 展规 划 中要求 发展 过程 中提 高
资源利用率 , 并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 、 实现可持续发 展 的 战略方 针 。沥青 路 面再生 技术符 合 我 国经济 发 展 的基 本原 则 ,因此 沥青 路面 再生技 术 引起 了研究 人员的广泛关注[ 1 】 。 而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作为 种技 术成 熟 、 旧路 面材料 利用 率 高 、 施 工质量 可控

破乳速度 黏 度 恩格拉黏度计 E 2 5
筛上残 留物 ( 1 . 1 8 m m筛 , 不大于 ) / % 2 5 ℃赛波特黏度 V J s
残 留分含量( 不小 于) / %
0 . 1
2 - 3 0
1 、 0 6 5 2
T O 6 2 2
0 . 0 9
1 2 4 5
中 图分 类 号 : U 4 1 6 . 0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3 5 2 8 ( 2 0 1 3 ) 0 1 - - 0 0 2 5 — 0 3
试 验结果 及规 范要 求见 表 1 。
0 引言
表 1 冷再生用乳化沥青质量要求 试 验 项 目 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慢裂或中裂 T O 6 5 8 慢 裂

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基层配比设计与施工

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基层配比设计与施工
构 已经无 法满 足 日益增 长 的交通 量需 求 。2 0 0 8年 7
月 ,江 西省交 通厅 决定 对九 景高 速公 路沥 青路 面进
行大 修技 术改 造施 工 ,并在 K 2 + 8 ~ 1 2 5 0 1 6 4 0 K 3 + 6 处 铺 筑双 幅6 8 m的试 验路 。试 验路 施 工 于2 0 年 8 .k 0 08
E gn eig N n h n Isi t o e h oo y N n h n 3 0 9 , C ia 3Ja gi n iern , a c a g n tue f T c n lg , a c a g 3 0 9 t hn ; . n x Ga y e i n u Ex rsw y pes a En ie r g ap gn e n C r i
关 键 词 :道 路 工 程 ;乳 化 沥 青 ;冷 再 生 ;配合 比 ;施 Z Z 艺 --
中 图分 类 号 :U 1 .6 4 62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 1 0 — 7 6 2 1 ) 8 0 7 — 5 0 2 4 8 (0 1 0 — 0 0 0
DoI 1 .8 9 isn 1 0 — 7 62 1 .80 2 : 03 6 /is .0 2 4 8 .0 10 .2 .
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基层
于 文金 ,刘福 明 z ,高建 华 3
( . 西 省 交 通 工 程 质量 监督 站 ,江西 南 昌 30 0 ;2南 昌工 程 学 院 土 木 建 筑 学 院 .江 西 南 昌 30 9 1江 308 . 30 9:
3江 西 赣 粤 高 速 公 路 工 程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江 西 南 昌 3 04 ) . 3 0 6
的 沥青 混合 料 被废 弃 ,既 污染 环 境 ,又 浪 费 资 源 。 采用再 生 技术 ,加 大可再 生 能源 的开发 ,使 得 旧路

乳化沥青冷再生基层混合料配合比及施工质量控制

乳化沥青冷再生基层混合料配合比及施工质量控制
2 工程项目基本概况
S230(闾江口至雪云路常州交界处)公路路面改造工程, 梅梁路 K31+867-K33+595 右幅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全幅施 工,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旧路面进行仔细清扫,同时 充分保证级配符合公路施工要求与现状,合理撒布石料石屑 与水泥,配合维特根冷再生机来完成乳化沥青洒布,在施工完 成以后应根据相关要求,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在此期间应 禁止任何车辆通行[1]。
4 乳化沥青冷再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乳化沥青冷再生基层这一种公路养护方 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 际施工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通过采取 有效措施来加强对这一部分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为公路养 护工作的顺利完成创造有力条件。
4.1 级配的有效控制
3.2 流体含量确定
在对流体含量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应将碎石、石屑、旧路 面铣刨料和水泥按照最初现场勘查期间所做出的估值进行初 步估算,然后根据这一比例进行试拌,然后将乳化沥青的用量 初步设置为 4% 这一参数值,以此为初始点来进行针对性调 整,加水量应该尽可能控制在 1% 左右,根据重型击实试验来 确定其在达到预期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主要数值(如表 2 所示)。
关键词:乳化沥青;再生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质量控制
1 前言
近几年我国的公路养护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其路面再生技术因具有节约原材料、绿色环保等等诸多特点 与优势,被有效应用在了公路养护工作中,符合现如今时代的 “绿色环保”主题。目前路面再生技术分为就地再生、场拌再 生、热再生、冷再生等多个部分,需要施工单位根据养护公路 的情况来进行综合判断。本文以 S230(闾江口至雪云路常州 交界处)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为实例,对乳化沥青冷再生基层混 合料配合比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详细分析,对于促进公路养 护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2017年第1期广东公路交通GuangDong GongLu JiaoTong总第148期文章编号:1671 -7619 (2017)01 -0008-04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刘桂(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420)摘要:依托某髙速公路大修工程,对现场冼刨RAP材料进行了分析。

选用改性乳化沥青为粘结料,室内试验确定了最佳用水量和最佳改性乳化沥青用量均为4%,进而确定了目标配合比为RAP(10 ~31.5) :RAP(0 ~ 10) :矿粉:水泥:外加水:改性乳化沥青= 43:57:2. 5 :1. 5 :4:4,通过室内性能试验验证,表明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技术可行,路用性能良好。

关键词:道路工程;厂拌冷再生;改性乳化沥青;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B0引百近年来,在筑路、修路、养护持续发展的同时, 大气污染、PM超标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每年因 维修养护而产生的废料不计其数,严重制约道路 行业绿色发展;矿山及沥青资源属于稀缺资源,不 可再生;节能减排任务艰巨[1-2]。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技术,是将经破碎、筛分 后的旧路面沥青混合料,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新集 料、乳化沥青、水泥、水,并按照规定范围内的级配 进行拌和,重新生产,达到良好路用性能的再生沥 青混合料,经摊铺、压实后作为沥青路面结构层的 整套技术[3]。

厂拌冷再生技术的废旧路面材料回收率高,可达到百分之百,极大地解决了废料遗弃的问题; 厂拌质量可控易控,再生沥青混合料能实现良好 的路用性能[4]。

本文依托某高速公路大修项目工程,开展乳 化沥青厂拌冷再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以期 为养护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为4cmSBS改性沥青SMA-13+6cm SBS改性沥青 AC-20+8cm基质沥青AC-25,基层为传统的半刚 性基层。

通车运营近10年后,在重载超载交通量 的反复作用下,原路面出现了车辙、龟裂等病害,使用性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

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基层配比设计及施工工艺研究

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基层配比设计及施工工艺研究

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基层配比设计与施工摘要:借鉴国内外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方面的经验,对掺加水泥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评价,在最佳乳化沥青和水泥用量下进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试验,分析了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并将再生的混合料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基层,实践表明其满足相应的路用性能要求。

关键词:道路工程乳化沥青冷再生配合比施工工艺0概述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每年投资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6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03万公里.但是,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陆续建成的高速公路大部分已进入维修期,大量翻挖、铣刨的沥青混合料被废弃,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采用再生技术,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得旧路面的材料得到重新利用,对降低建设成本、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促进我国公路建设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也是一项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有效措施。

九景(九江-景德镇)高速公路为国家高速公路网杭瑞高速(杭州-云南瑞丽)在江西省的一段,起点九江,终点景德镇,全长134。

712公里,该项目于1997年4月开工建设,2000年12月建成通车,总投资30.2亿元,到目前为止使用年限已达8年。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交通量特别是重型和超重型车辆的增加,全路段各种公路病害发育,出现程度不等的病害(如裂缝、翻浆、沉陷等病害),PCI数值基本在60—70之间,原有路面结构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交通量的需求.2008年7月江西省交通厅决定对九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大修技术改造施工,并在K126+480~K132+560处铺筑双幅6。

08公里的试验路。

试验路施工于2008年8月8日开始,2008年11月17日结束,2009年进行了全线技术改造.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充分利用九景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材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投资。

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目前 我 国高速公 路 总里程 已居世 界第 二 ,在 不 断铺 设新 公路 的 同时 ,公 路养 护技术 和养 护管理 已 经 得 到人 们越 来 越 多 的重 视 。 由 于交 通 的 日益 繁
重 ,超载 、重载 的车辆 越来 越多 ,以及施 T 中质量 控制 不严 等原 因 ,据2 0 0 9 年 的统计 .我 国每年需 要 翻修的沥青路面大约有 1 2 %,而产生的废 旧沥青混合
产生 影 响的细 节 ,例 如盲 道 的提
碍设计 关注 的是社 会弱 势群体 的
2 0 0 7, ( 1 4) :4 7 - 4 8 .
示设 计 、缘 石 坡道等 。 国家 民政 部 和建设 部早 在2 0 0 1 年就对 城 市 道路 交通 的无 障碍设 计提 出 了具 体 的要 求 ,规 定 在 城 市 市 区道 路 、城市广 场 、卫星 城 、道 路广
e x p e r i e n c e, t h e n s u g g e s t s t he o p t i mu m a mo u nt o f wa t e r a n d e mu l s i ie f d a s p ha l t . Ke y wor ds :c o l d r e c y c l i ng t e h n o l o y ;e g mul s i ie f d a s p h a l t ;mi x r a t i o ;g r a da t i o n
关 键 词 :冷 再 生技 术 :乳 化 沥 青 ; 配合 比 :级 配 中图 分 类 号 :U 4 1 4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0 0 2 — 4 7 8 6 ( 2 0 1 3 ) 0 5 — 0 0 4 8 — 0 3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比设计方法优化分析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比设计方法优化分析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比设计方法优化分析摘要:公路路面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一种绿色铺面材料,因其延长道路寿命的同时增加了沥青旧料的利用率,逐渐受到关注。

在以往的道路保护施工中,由于传统柏油路面的就地再生工序技能相对复杂,若旧柏油路面发生隆起或破碎,就必须先将道路上的废旧沥青料经过再生专门机械设备进行挖整、破碎之后,将再生剂与新的施工物料按一定的配比加以混匀,制备能达到一定的路用性并能作为修补道路构件的新材料,然后再铺设在需保护的路面上。

本文就针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比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比设计引言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是指在拌和厂将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进行破碎、筛分,掺入一定比例的新矿料,与再生结合料(如水、乳化沥青和水泥)在室温下混合成混合物,然后铺筑在路面结构的基层或下面层再次形成沥青路面。

其主要目的是使旧料材料得以重复利用,显著特点是节省资源、经济环保、施工过程易控等。

1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原理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是在道路建设中使用的一项道路修复技术,一般是对付沥青路面基础损伤严重的问题。

冷再生法是使用有沥青混凝土道路耐久性的旧铺层料作为基底,再添加上适当的新骨材,把所需要使用的添加剂按的一定配比掺入其中并拌和均匀,所使用的添加剂分为泡沫沥青、混凝土、乳化沥青等。

在所有材料全部生产完毕之后,再通过粉碎、浇筑、调拱、调坡等工艺,使道路或路面得到原有的承载强度,提高了道路的品质。

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对原有柏油路面耐久性构件进行铣刨加工,在新获得的老旧沥青面层混合料中加入部分粗集料颗粒或细集料和相应配比的混凝土、沥青料、砂浆、外加剂等,经完全拌和后产生一个完整的建筑材料层,将其再次摊铺于道路,再经碾压成形后产生可以承担相应负荷的道路工程构件层。

在此过程中必须小心,对原有的沥青路面在进行铣刨时不要损伤路基下的结构层,不然在其表面加铺的沥青混料时易形成反射裂纹。

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设计

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设计

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1就地冷再生概念采用就地冷再生设备对旧沥青路面面层材料进行处理,RAP级配若需要调整时加入部分新骨料或填料,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乳化沥青作为再生剂和活性添加剂(水泥、石灰或粉煤灰),在自然环境温度下完成铣刨、再生、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的连续作业过程。

当前公路工程大、中修路面改造工程中对旧沥青面层再生利用的相关研究不够完善,传统的补强、铣刨加铺等方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就地冷再生是公路工程中一项重要的道路维修养护的重要实用技术之一,相对于目前公路工程大、中修采用的传统方式,能够100%地利用路面废料,对节省养护资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沥青路面养护改造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要求2. 1原材料要求(1)乳化沥青乳化沥青宜采用慢裂或中裂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应在常温下使用,其温度不应高于60°C。

其质量应满足表2.1中的要求。

表2.1 冷再生用乳化沥青质量要求注: 黏度可选择测试标准黏度、恩格拉黏度或赛波特黏度之一(2)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用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RAP为路面铣刨后的取料,没有结成的块状和杂物。

RAP 应按照表2.2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

表2.2 RAP检测项目与质量要求(3)新集料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如果需要添加新集料,集料质量应满足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4)矿粉矿粉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技术要求。

(5)水泥水泥作为活性添加剂时,可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

水泥应疏松、干燥、无聚团,结块、受潮变质。

水泥强度等级可为32.5或42.5,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水泥性能应满足表2.6质量要求。

表2.6水泥质量技术要求(6)水乳化沥青冷再生过程中外加水应为可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应经试验验证,不影响产品和工程质量时方可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期
张世龙 :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 生配合比设计 表 4 矿料筛分结果和合成级配 (通过率 /% )
8889
筛孔 尺寸 /mm 铣刨料 ( 0~ 5) mm 石屑 水泥 目标级配 规范上限 规范下限
37 .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6. 5 84. 1 100 100 86. 2 100 80
13. 2 63. 8 100 100 68. 5 80 60
4. 75 26. 3 98. 4 100 35. 7 60 25
2 . 36 13 70 . 9 100 20 . 5 45 15
0 . 3 1 . 6 27 . 6 100 5 . 0 20 3
0 . 075 设计含水量 /% 0 .1 16. 5 95 2 .2 7 1 干密度 / g∃ cm
检测项目 1. 18 mm 筛上残留物 ( % ) 不大于 技术要求 0. 1 阳离子带正电荷 慢裂或中裂 2~ 30 不小于 2 /3 均匀 62 50~ 300 40 97 . 5 ! 1 ! 5
2 材料分析、 选定与检测
2 . 1 旧料的分析 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 旧沥青路面厚度只有 10 cm 左右, 因此采用冷铣刨方式处理。首先将旧沥青 路面冷铣 刨后的 旧料集 中运 到拌 和场地 , 对 大于 31. 5 mm 的旧料进行二次破碎, 用装载机运至堆料 场。回收料堆应尽量 避免在高温和重 力作用下使 材料重新 粘接 在一起 , 注 意堆 料高 度, 注意 防水。 然后在料堆上多次进行表 2 中检测项目 , 并满足技 术要求。
表 1 各种再生技术的性能比较
沥青路面厂 拌热再生 应用范围 旧料利用率 添加新集料 较广 较低 较多 沥青路面 就地热再生 一般 较高 较少 沥青路面厂 沥青路面就 拌冷再生 较广 较高 较少 乳化沥青、 泡沫沥青 不需加热 一般 容易 较多 较低 地冷再生 较广 一般 一般 乳化沥青、 泡沫沥青、 石灰、 水泥 不需加热 较高 一般 较少 较低
随着我国 2009 年新修通了 4 719 公里的高速 公路, 到 2009 年底, 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达 6 . 5 万公里, 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居世界第二 位。其中有大 量一、 二级 公路改建成的 高速公路 , 在改建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污染环境日趋严重 , 促使 我国加速再生技术的研 究。目前高等 级沥青混凝 土路面寿命一般 7 年左右 15
3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 . 2 再生结合料选定 改性乳化沥青是一种新材料、 新工艺、 新技术 , 乳化沥青中沥青微粒带有电荷, 与带有相反电荷的 骨料微粒能牢固、 均匀地吸 附在骨料表面 , 而且乳 化沥青与骨料拌 和后, 在骨 料上形成沥青 膜, 矿料 之间保持了足够的结构沥青和适量的自由沥青 , 粘 接牢固 , 可提高路面的稳定性、 耐磨性, 在冬季和夏 由表 4 和 图 1 可见 , 根据 旧料 铣刨 的筛 分结 果, 结合石屑进行配合比设计 , 经计算后旧沥青铣 刨料使用掺量为 87 % , ( 0 ~ 5) mm 石屑使用掺量 为 13 % , 水泥掺量 1 . 5 % ( 水泥不计入矿料级配 ) , 其合成级配符合乳化沥青冷 再生混合料工程设计 级配范围。
第 10 卷 第 35 期 2010 年 12 月 1671 1815( 2010) 35 8887 05



术 与


Sc ience T echno logy and Eng inee ring
V o l 10 N o 35 D ec 2010 2010 Sci T ech Engng
交通运输
1 目前沥青混凝土再生技术有以下几种
( 1) 厂拌热再生: 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回收沥青 路面材料 ( RAP )进行热拌再生利用, 再生后的沥青 混合料根据其性能和工程情况, 可用于各等级公路 的沥青面层及柔性基层, 但旧料的利用率较低。 ( 2) 就地热再生: 适用于仅存浅轻微病害的高 速公路及一、 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的就地再生
图 1 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级配曲线图
泡 1h , 然后取出试件立即进行 15
的劈裂试验; 另 恒温水 的
4 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
把经过 60 烘干 RAP 料和石屑 ( 0~ 5) mm 以
一组在常温自然条件下养生 23 h, 再在 15
浴中完全浸泡 1 h , 然后取出试件立即进行 15 87 % 和 13 % 进行配料, 假定使用一定的乳化沥青 ( 以 2 % 纯沥青计算 ), 分别添加 5 %, 6 %, 7 %, 8 %, 9 % (包 括乳化沥青中的水 )纯净水进行土工重型击实试验, 获 得最大干密度 (试验结果见表 5和图 2), 其最大干密度 对应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 最佳含水率 OWC 为 7 % (包括乳化沥青中的水、 外加水、 矿料中的水 )。
放在 60
的鼓风烘箱中养生至恒重, 养生时间一般
不少于 40 h , 再将试样从烘箱中取出, 然后侧放在地 面上 , 在室温下冷却至少 12 h , 然后脱模; 采用表干 法测定试件的毛体积相 对密度; 将试样分成两组 , 第一组放入 - 18 的冰 箱中保 温 16 h , 然后放 在 60 恒温水浴箱中保温 24 h, 最后将第一组与第二 恒温水浴中 2 h 以上 , 组试件全部浸入温度为 25
劈裂强度大于 0. 4 M Pa, 强度比大于 75 %
图 2 最佳含水率
8890







10 卷
击实 50 次成型马歇尔试件 , 将试样连同试模一起侧
6 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验证
6 . 1 空隙率指标 、 稳定度指标验证 取经 60 烘干的 RAP 料, 按 RAP 料和石屑 ( 0 ~ 5) mm 以 87 % 和 13 % 配 料, 掺 加 1 . 5 % 水 泥, 2 5 % 的纯沥青用量, 最佳含水率为 7 % , 常温下拌和 后双面击实 50 次成型马歇尔试件, 将试样连同试模 一起侧放在 60 的鼓风烘箱中养生至恒重, 养生时 间一般不少于 40 h , 再将试样从烘箱中取出, 立即放 置到马歇尔击实仪上, 双面各击实 25 次 , 然后侧放 在地面上, 在室温下冷却至少 12 h , 然后脱模 ; 采用 表干法测定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将试样分成两 组 , 一组放入 40 恒温水浴箱中保温 48 h 后进行 稳定度试验 ; 另一组在常温下放置 48 h 后放入 40 恒温水浴箱中保温 45 m in 进行稳定度试验。从试 验结果 7 可知, 该配合比的空隙率指标、 稳定度指标 和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 3
表 5 标准击实试验结果
5 1 . 986 6 2 . 004 7 2 . 041 8 2. 020 9 2. 002
5 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考虑施工中 原材料乳化沥 青蒸发残留物 含量 的波动性较大 ,因此以纯沥青用量换算成乳沥青进 行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OEC 试验, 分别以 1 . 5% 、 2 %、 2 . 5 %、 3 %、 3 . 5 % ( 纯沥青用量 ) 、 最佳含水率 7 %进 行配料, 常温下拌和后双面击实 50 次成型马歇尔试 件, 将试样连同试模一起侧放在 60 的鼓风烘箱中 养生至恒重, 养生时间一般不少于 40 h, 再将试样从 烘箱中取出, 立即放 置到马歇尔击实 仪上, 双 面各 击实 25 次 , 然后侧放在地面上 , 在室温下冷却至少 12 h , 然后脱模; 采用表干法测定试件的毛体积相对 密度 ; 将每组油石比 的试件分为两组 , 一组浸 泡在 25 恒温水浴中 23 h , 再在 15 恒温水浴中完全浸
电荷 破乳速度 恩格拉粘度 E 25 与粗集料的黏附性 , 裹覆面积
与粗、 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 蒸发残留物含量 ( % ) 不小于
针入度 ( 100 g, 25 , 5 s) ( 0. 1 mm ) 蒸发残留 延度 ( 15 ) / cm 不小于 物性质 溶解度 ( % ) 不小于 常温储 存稳定性 1d , /% 5d , /%
表 2 厂拌冷再生 RAP 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
材料 检测项目 含水量 RA P 级配 RAP 沥青含量 砂当量 /% 针入度 RAP 中的沥青 60 黏度 软化点 15 延度 RAP 中的粗集料 RAP 中的细集料 针片状颗粒含量、 压碎值 棱角性 技术要求 实测 实测 实测 > 50 实测 实测 实测 实测 实测 实测
[ 1 3]
利用 , 再生层可用作 上面层或者中面 层, 是一 种浅 层预防性养护技术。 ( 3) 厂拌冷再生 : 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 二级公 路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及基层、 底基层, 三、 四级公路 沥青路面的面层。 ( 4) 就地冷再生 : 适用于一、 二级公路的 下面 层、 基层, 三级公路面层、 基层, 用于高速公路 时应 进行论证。
最佳油石比 /% ( 纯沥青 ) 劈裂强度 /M Pa 浸水劈裂强度 /M pa 干湿劈裂强 度比 /% 规范要求
劈裂试验。根据表 6 和图 3 的劈裂强度和浸水劈裂 强度 , 结合工程经验 , 确定本工 程最佳沥青用 量为 2 . 5 % ( 纯沥青油石比 ) 。
表 6 劈裂试验结果
1 . 5 0 . 51 0 . 40 78 . 4 2 0 . 56 0 . 43 76 .8 2 .5 0 . 60 0 . 51 85. 0 3 0. 58 0. 49 84. 5 3 . 5 0. 56 0. 46 82 . 1
季都能保持良好的路况, 用改性乳化沥青进行冷再 生具有高温稳定性、 低温抗开裂性、 耐磨以及 防水 等优良性能, 提高路面强度 , 减缓沥青的早期老化 , 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工程选用改性乳化沥 青作为再生结合料 , 检测的乳化沥青质量必须满足 表 3 的技术要求。
表 3 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基层乳化沥青 ( BC 1 型 )技术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