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评价的程序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操作方案的探索

( 河南财 经 学 院成 功学 院 , 河南
摘
要 :在 分 析 我 国传 统 体 育 课 学 习效 果评 价 方 法 的基 础 上 , 根据 新 《 要 》 的要 求 , 提 出体 育 课 学 生成 绩 评 纲
价 操作 方 案 的具 体 案 例 ,期 望 为高 校 公共 体 育 课程 改 革和 建 立 完善 有 效 的体 育课 程 评 价 体系 提供 参 考 。
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民办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现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一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提高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提升高校教育整体水平。
首先,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和指标。
评价的目标应该与高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相适应,指标应该包括授课内容的丰富性、授课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等方面。
其次,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实践。
评价体系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因素,在评价时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避免采用过于简单化或片面化的评价。
最后,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借鉴国内外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优秀经验。
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国内外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手册、教学评价标准等相关资料,同时注重实践和经验总结,不断完善和优化评价体系。
课程改革视野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Vol.28No.4Ap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4期(上)2012年4月作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在完成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先后下发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高校体育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基于所获得的体育教学信息对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效果做出客观的、科学的判断.全面、有效地体育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增强教学责任心,激励和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以保证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2].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课教学评价主要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学校督导组评价、同行互评、同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通过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将各项指标所得分数相加,用得分总和对体育课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体育教学实践证明,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中定性内容较多、定量内容较少,且标准弹性较大;另外,参评者对标准把握上可能会存在偏差及主观因素,必然会降低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和真实性.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评价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3].1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以安徽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为了能够准确地把握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内涵及其本质,全面反映其外延内容,本研究随机抽取了安徽省不同类型15所高校,挑选长期从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教学监督、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指导等工作的20位专家为调查对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知网(CNKI )查阅大量有关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文献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详细的阅读、分析、总结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模式、方法.1.2.2专家访谈法在分析、归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对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咨询相关专家,对评价指标进行删除、补充和完善,初步完成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框架.1.2.3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因素决策分析方法[4].运用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中,首先将问题层次化,构建反映体系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层次结构模型;其次结合专家调查结果的判断矩阵求出特征向量,得到每一层次各元素对上层某元素的权重;最后加权求和,得出总目标权数.1.2.4数理统计法运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2结果与分析2.1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初步设计从我国目前高校采用的公体课评价体系来看,学生与专家的评价指标体系大体相同,但是,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5].依据有关专家建议,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课前准备、教学组织、运动负荷、表现效果、教学态度、思想教育等6个一级指标、27项二级指标对教师进行评价,各项评价指标涵义(见表1).2.2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过程及分析2.2.1筛选步骤根据本研究需要,在安徽省选择不同类型的15所综合性院校中,长期从事教学、教学监督、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指导等实践工作的共计20位专家进行咨询,并请专家填写调查表.运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对初步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通过专家打分筛选评价指标.2.2.2专家咨询表分析专家咨询内容分析:为方便本文研究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专家的思想,最大程度地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设计.层次分析法的分析:通过分析确定评价指标层次、权重、组合加权系数.2.3评价指标筛选结果与分析2.3.1评价指标权重结果分析根据20位专家的修改意见,从得到的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发现:用于学生与专家评价的核心指标分别为教课程改革视野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王建明1,赵洁萍2(1.铜陵学院体育部,安徽铜陵244000;2.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摘要:以教育评价理论为指导,在研究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层次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确定了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指标内涵,构建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对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使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过程与效果趋于量化、科学化,为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质量评价体系;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4-0154-03154--为例,说明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及过程(见表2).依据下列公式求出各个指标权重系数:w i =1/n nj =1Σ(x ij /ni =1Σx ij )w i 表示i 项指标的权重系数,n 表示指标共有n 项.则教学组织=1/5[1/(1+1/3+1/5+1/7+1/9)+3/(3+1+1/3+1/5+1/3)+5(5+3+1+1+1/3)+7(7+5+1+1+1/7)+9(9+3+3+7+1)]=0.5092依此类推,运用同样的计算方法求出其他指标的权重系数运动负荷=0.2333表现效果=0.0957教学态度=0.1186教学准备=0.0433运用Excel2003利用上述运算公式对有效地专家咨询学组织、表现效果、运动负荷、教学态度,次要指标分别为课前准备、思想教育.用EXCEL2003对专家给出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全部指标与专家意见高度一致.2.3.2评价指标筛选结果与分析删除学生、专家指标评价体系中权重指数小于0.1的一级指标.通过指标权重计算,评价体系中“思想教育”指标权重指数小于0.1,故删除该指标;删除学生和专家指标评价体系组合加权系数中小于0.02的二级指标.经过定量和定性筛选和修改,一级指标“思想教育”指标被删除,二级指标“课前诊断”、“课负荷量”、“思想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被删除.最终得到正式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和学生评价指标体系.2.4评价指标权重指数计算与分析2.4.1评价指标权重指数的计算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权重指数进行计算.通过两轮的专家问卷调查,确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的内涵及其影响程度.现以一位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及我们对矩阵的计算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涵义1教学准备1-1课前准备1-2课前诊断1-3任务安排1-4教案内容提前10—15分钟达到教学场地,准备充分,安排合理,认真备课了解学生学习能力情况,教学内容安排符合高校公体课学生实际情况教学任务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学习内容安排符合教学任务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基础根据教学任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取教学内容2教学组织2-1讲解示范2-2手段应用2-3方法手段2-4重点难点讲解语言条理清晰、内容准确而全面,示范动作规范、到位经常恰当的图片、案例、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多样性、新颖性、针对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3运动负荷3-1负荷安排3-2时间安排3-3负荷内容3-4课负荷量3-5负荷强度3-6负荷调整根据教学单元任务,运动负荷安排符合高校公体课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单元的各个部分负荷时间及内容运动负荷内容的目的性、针对性运动量适当,与教学任务及高校公体课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运动强度适当,与教学任务及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能够灵活的调整运动负荷4表现效果4-1教学能力4-2反馈能力4-3学生表现4-4学习气氛4-5任务完成教学管理能力及区别对待能力对学生情况的识别能力,对学生反馈信息的感受力学习目的明确、兴趣浓厚,表现出很强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团结协作教学任务完成良好、方法得当、效果明显5教学态度5-1仪表举止5-2精神状态5-3待人态度5-4学生培养5-5学生意见教师注重个人形象、仪表大方精神状态良好、对学生耐心、热情、富有感染力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态度谦和、语言得体注重学生组织能力、意志品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耐心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及时改进6思想教育6-1思想教育6-2理想教育6-3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唯物辩证法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理想教学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社会道德及体育职业道德教育表1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一览表注:部分指标引自[6][7][8].专家评价一级指标指标1指标2指标3指标4指标5权重系数2教学组织135790.50923运动负荷1/313530.23334表现效果1/51/31130.09575教学态度1/71/51170.11861教学准备1/91/31/31/710.0433表2判断矩阵及计算统计表155--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系数指标内涵权重系数组合加权系数2教学组织2-1讲解示范2-2手段应用2-3方法手段2-4重点难点0.2736讲解语言条理清晰、内容准确而全面,示范动作规范、到位经常恰当的图片、案例、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多样性、新颖性、针对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0.12230.17250.23130.25230.05450.06510.07350.08053运动负荷3-1负荷安排3-2时间安排3-3负荷内容3-4负荷强度3-5负荷调整0.2203根据教学单元任务,运动负荷安排负荷高校公体课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单元的各个部分负荷时间及内容运动负荷内容的目的性、针对性运动强度适当,与教学任务及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能够灵活的调整运动负荷0.23130.17250.25230.22160.12220.04930.03930.05290.04770.03114表现效果4-1教学能力4-2反馈能力4-3学生表现4-3学习气氛4-5任务完成0.1846教学管理能力及区别对待能力对学生情况的识别能力,对学生反馈信息的感受力学习目的明确、兴趣浓厚,表现出很强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团结协作教学任务完成良好、方法得当、效果明显0.20800.26050.10230.18890.24030.03720.04030.02580.03470.04665教学态度5-1仪表举止5-2精神状态5-3待人态度5-4学生培养5-5学生意见0.1659教师注重个人形象、仪表大方精神状态良好、对学生耐心、热情、富有感染力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态度谦和、语言得体注重学生组织能力、意志品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耐心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及时改进0.13710.17470.20470.29130.19230.02580.02950.03100.04620.03341教学准备1-1课前准备1-2任务安排1-3教案内容0.1556提前10—15分钟达到教学场地,准备充分,安排合理,认真备课教学任务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学习内容安排符合教学任务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基础根据教学任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取教学内容0.20650.25360.32180.03360.06070.0613表3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系数表中的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得到全部专家对各项评价指标的权值,再对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求平均值,计算出评价指标组合加权系数.通过评价指标的筛选、指标权重的计算等阶段,最后完成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见表3).2.4.2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开展对象,是教学质量的最直接的体验者,可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感受最深.因此,学生必须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对于充分发挥学生运动的主体作用有着深远的意义[9].教学组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权重值达到0.2736,该指标主要用于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示范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具有个性及教学重点能否突出等;运动负荷权重值到达0.2203,该指标主要评价教师能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负荷内容、适当的安排运动负荷及负荷的时间及结合科学而灵活的调整运动负荷.表现效果权重值到达0.1846,该指标主要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能力、协调各方面关系,对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否具有良好的接受力,能否妥善处理好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态度权重值到达0.1659,该指标主要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穿着是否得体,教学热情是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待学生能否达到一视同仁,能否耐心听取学生意见,并及时改进;教学准备权重值达到0.1556,该指标主要评价教师备课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安排是否考虑到场地因素等,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参考文献:〔1〕周义义,何满龙,刘建华.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7,28(5):95-96,48.〔2〕宾苑成.体育课质量的评定方法和指标[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25(4):105-108.〔3〕孙冬青.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16):196-199.〔4〕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88.〔5〕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6〕黄光杨.教育测量与评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刘星亮,等.体育测量与评价[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1999.〔9〕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1-234.〔10〕何国民,等.实用统计方法及SPSS操作精要[M].湖北:武汉出版社,2001.156 --。
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过程

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过程摘要:一、教学评价的定义与目的二、教学评价的基本过程1.制定评价目标2.选择评价工具3.收集评价数据4.分析与解释评价结果5.制定改进措施三、评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正文: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对学生学习成果、教师教学效果的全面评估。
教学评价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制定评价目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标。
评价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相关性和可行性。
可衡量性是指评价结果能够用具体的数据或等级来表示;相关性是指评价目标要与课程目标、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可行性是指评价方式要简便、易操作。
二、选择评价工具评价工具是教学评价过程中的重要载体,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能够更好地反映评价目标。
常见的评价工具有:测试题、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学生互评、教师评语等。
选择评价工具时要注意其信度、效度和针对性。
三、收集评价数据在评价过程中,数据的收集是关键环节。
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如测试、访谈、实地观察、学生作品等。
收集数据时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全面性。
四、分析与解释评价结果在收集到评价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
分析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定性分析则侧重于对数据背后的意义和原因进行解读。
在解释评价结果时,要注重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
五、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教师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此外,还需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价。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3.倡导多元化评价,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
4.强化评价的反馈功能,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5.遵循评价伦理,确保评价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总之,教学评价是一个系统性、连续性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序教学法的实施

1 研 究方 法
以齐齐 哈 尔 大 学 2 0 0 0级 8个 班 女 生 健 美 操 选 项 课 ,0 0 2 0
级 8个 班 女生 排球 选 项课 和 2 0 级 1 01 0个 班学 生 太极 拳课 教 学
为 研究 内容 ; 取 随机 抽 样 方 式 将 这 些 班 级 分 为 实 验 班 和对 照 采
终 结 评价 采用 分值 评 价 . 验 结果 见 表 1 实 .
2 2 分析 .
误答
I
正 答
从 实 验结 果 看 , 实验 组 的 分 值远 远 高 于对 照组 且具 有显 著
图 1程 序 教 学 法的 实施 示 意 图
收 稿 日期 :0 2一O 20 4—2 6 作 者 简 介 : 景 盛 (9 4 )男 , 宁 盖州 人 , 师 季 16 一 , 辽 讲
图 1 .
一
I
上 复
习
实施课时 目标
I
下复 习
一
学
学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结果 .
过
过
步 的
步 的
实 验班 与对 照班 教 学 内容 和进 度 均 相 同 , 由 同一 教 师 执 均
教 . 验组 采 用程 序 教 学 法 进 行 教 学 , 照组 采 用 常规 法 教 学 , 实 对
的, 它是 以 学生 自觉 为 主 , 高 教 师 劳动 效果 的一种 系统 , 寻求最 合 理 地 指 导学 生 认 识 学 习 活动 的方法 . 提 是
8 0年 传人 我 国 , 到 教 育界 专 家 学 者 的瞩 目 , 受 并对 此 进行 了大量 研究 和实 践 , 用 于 高 校 公 共 体 育 课 教 学 但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与计算方法

行综合评价 , 并通过湖南大学公共体 育课 堂教 学进行 了实证分
析。
1 高校 公共体 育课 教 学质量 评价 指标体 系的构 建
映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为 主, 尽可能 使评 价指 标和评价 价 指标体 系 , 如
表 1 所示 。 收 稿 日期 .08— 7 O '0 0一1 2
基 金项 目: 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科研课题 ( 编号 :490 ) 00 0 1。
e au to n e y tm o h sc u ain q aiy a d c riso ta v rl e au t n b u z te t sme o T e v ain id x s se frp y ia e c t u l n are u n o eal v ai y F zy ma mai t d. h l l d o t l o h c h s ini e i e s a d o e aa i t fe au t n me o l e fe n t e e a l ce tf a s p rtbl yo v ai t d ae v r d o x mp e. i n n i l o h i i h
维普资讯
第2 第8 4卷 期
20 年 8月 08
山东体 育学 院学报
Jun lo h n o gIsi t f h s a E u a o n p r o ra f a d n n tueo yi l d c t n a dS ot S t P c i s
V0 . 4 No. 12 8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Student Achievement Evaluation Syste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作者: 万来红;陈治华;谢彬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74
出版物刊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页码: 74-81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12期
主题词: 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体系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几十年来学生体质测试
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体育课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根据当前高校普遍采取的"三自主"课程结构形式,分析、讨论课程实施及评价中教师、学生等的角色地位关系,提出新的评价系统思路;由于教学群体组成的多样性,势必出现学生态度不同、努力程度不同、运动能力基础不同等现象,所达成的学习目标的期望程度与学习的进步程度也不相同,分析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致性,在理论和实践中构建出新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试图为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建立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21年 1 01 2月
第 6期( 总第 3 8期 )
天 津 市 经 理 学 院 学 报 Junl f i j aae C lg ora oTa i M ngr oee nn l
Au u t 0 1 g s 2 1
N .( e o 8 o6D cN . ) 3
3 、 评价方法上存在不科学性。 现行体育教学评价主要是 从静态的方式( 静态评价是对教学对象已 经达到的 能力和水 平进行评估判断, 优点是便于横向比 评价大学生的 较) 运动 成绩。对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进步程度、 投入程度缺乏定 性的动态评价( 动态评价是对大学生发展状态的评价, 它着 重考察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学习潜能, 优点是便于纵向比 较) 且, 。而 对体育教学评价一直都是偏重于终结性评价( 终 结性评价主要功能是检测教学水 平, 了解大学生达标情况) 的方式来进行的。 对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对知识的 掌握、 能
21 年 1 01 2月
天 津 市 经 理 学 院 学 报
Junl f i j aae oee ora oTa i M ngr l g nn Cl
Au u t 01 g s2 1
第 6期 ( 总第 3 期 ) 8
N . De .8 o6( cNo3 )
建立高校体育教学 的评价体系
对那些因 某种原因造成身体条件先天不足而被评为体育成
绩不合格的大学大学生参与少。目 前高 校的 体育评价方式仍以自 下的 上而 教师评价为主。 虽然有部 分体 育教师在探索大学生的自 我评价, 但总的来说, 大学生在评 价中 始终处于 一种被动 地位。 事实上, 绝大多数大学生更愿 意通过自 我评价的 方式来评价自己的 学习态度和运动参与 情况, 这正是目 前我国 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中 所缺乏的大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 目标 是进 行高 校体 育课 教 学 评 价 的 指南 ,它告 诉教 师 在 评 价 的 过 程 中检查 什 么 、判 断什 么. 因 此 ,评 价 目标 本身 必须 具体 、清楚 ,具 有可观 察性 ,能够 成 为衡 量学 生 学 习 水平 和教 师 授课 能 力 的尺 度. 为 了使 高校 体育课 的教 学评 价 目标 达到 清晰性 的要 求 ,在 确定 目标 的时候 要 注意 以下 几点 :( ) 目标 的确 1 定 由谁来 完成 要具 体说 明.( )评 价 目标应 该包 含学 习成果 ,而不 只是 学 习过程 . ( ) 目标 中 的教 授 和学 2 3 习行 为 ,应该 是具 体 的 ,而不 是抽 象 的.
1 评 价 目 标 的确 立
开展 任何一 项教 学评 价 ,都必 须从 确立 评价 目标 开始.有 了明确 的 目标 ,评 价才 有清 楚 的方 向 ,才不
会 出现盲 目性 .确立 高 校体育 课 的教 学评价 目标 ,实 际上就是 根据 高校 体育 课程 教学 需要 ,把 评价 中所要 检 查 的内容界 定 出来 ,就是 回答 “ 价什 么” 的问题 .对 于评 价 的组织 者 以及 实施 者来说 ,这 是一个 必须 评 弄 清楚 的重要 问题 .然 而 ,许多 学校 在 体 育 教 学评 价 的 实践 中 ,却 存 在 着 目标 不 明 确 、任 务不 清 晰 的现 象 ,评价 的随意性 很大 .评 价者 事先 没有计 划 ,临 时想评什 么就 评什 么 ,随心 所 欲 ,导 致评 价 的效 度和信
第1卷第2 4 期
2012年 6月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J u n l fL a n n e c e s C l g o r a i o i g T a h r o l e o e
V0 .14No. 1 2
J n.2 0 1 2 u
【 术 研 究】 学
收 稿 日期 :2 1一 O — 1 02 4 5 作 者 简 介 :闰永 泰 (9 6 ) 17 一 ,男 ,辽 宁营 口市 人 ,讲 师 ,主 要 从 事 体 育 教 学 、训 练 及 评 价 方 面研 究 .
闫永 泰
论 高校 公 共 体 育课 教 学评 价 的程 序
7 3
当代 教学评 价 目标建 立 的理论 基 础 ,并能 够在此 基 础上开发 和建 立具 体 的学科 评 价标 准 ,才 能使评 价真 正
度 都很低 . 因此我 们必 须努 力避 免这 种 现象 ,在高校 体育 教学评 价开 始之 前就 把评 价 的 目标 确定下 来 .一 般 来讲 ,在 确立高 校体 育教 学评 价 目标 时 ,通 常要 考虑 到以下 四个方 面n : ]
1 1 评 价 目标 的 针 对 性 .
评 价 的主要 目标 是检 验教 师 的教 学质量 和学生 的学 习成果 ,是 对整 个教 学效 果 的综合 判定 .所 以评价 依据 应该 是预先 设立 的教 学 目标 .换 句 话 说 ,评 价就 是 要看 经 过 教 学 过 程 以后 ,教 学 目标 的实 现 程 度如 何 ,这也 是美 国教育 评价 创始 人 泰勒 建 立 的 “ 目标 导 向评 价 模式 ” 的基 本 思 想 和 出发 点 .从 这 个 意 义上 讲 ,教学 目标对 高 校体育 教 学评 价是 至关重 要 的 ,没有 清 楚 的教 学 目标 ,就 没 有 具体 的评 价 范 围和 内容 , 评 价就无 从着 手. 1 2 教 学 评 价 的程 序
闰 永 泰
( 口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辽 宁 营 口 1 5 0 ) 营 10 0
摘 要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 学评价是 对高校体 育教 学过程 、效果 、质量和结果 的科 学测量.制定和遵循科 学 的评 价 程 序 是 开 展 体 育 教 学评 价 活 动 的 必 要 条件 ,只 有 按 照 科 学 的 评 价 程 序 开 展 的公 共体 育课 教 学评 价 活 动
关 键 词 :高 校 ;体 育 ;教 学评 价 ;程 序 中 图分 类 号 :G8 74 0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5 8 (0 2 O —0 7 - 0 08 6821)2 02 3
教 学评 价是一 个 系统 、科学 的过 程. 虽然 这一过 程会涉 及到 不 同的受评 主体 和评价 内容 ,但就 其实施 程 序来 说 ,有着普 遍 的规律 性 .无论 开展 什 么样 的评 价 ,都 要遵 循一 些基 本 的步骤 .深 刻 了解并切 实掌握 这些步 骤 ,对于科 学地 开 展教 学评 价工作 ,取 得可靠 的评 价结 果是非 常 必要 的. 本文 主要探 讨高 校公共体 育课教 学评 价 的一般 步骤 .
才 能客 观 真 实地 反 应 教 学 情 况 , 从 而 有 利 于 科 学 地 修 订 教 学 计 划 、 适 时地 改 进 教 学 方 法 、 及 时 地 调 整 教 学 内
容 、更 好 地 改进 和 加 强 教 学 工作 . 详 尽论 述 公 共体 育课 教 学 评 价 的一 般 程 序 , 旨在 为 高 校 科 学地 开展 公 共 体 育 课教 学评 价 活 动提 供 参 考.
1 3 评 价 目标 的 全 面 性 .
高校体 育课 教学评 价 目标 的全 面性 ,是 指评价 的内容不仅 要检 查学 生 的认 知能 力 、感 知 能力 、模 仿 能 力 、运动能 力 ,而且 还要 考核 他们 的情 感 、态度 和价值 观念 等方 面 的情 况 .对 于授 课教 师 ,主要 检查语 言 组织 能力 、运动 示范 能力 、对 教学 内容 的理 解能 力 、教 学执 行能 力 、课 堂 应变 能力 和 教学态 度. 狭义 的学科 教学 评价 时代 已经过 去 ,评 价 目标 的范围将 会变 得越来 越 宽 阔.评 价 组织 者只有 全面 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