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课件

CHAPTER定义环节动物是一类具有分节现象的无脊椎动物,身体细长,分为头部、躯干和尾部三部分。
特征身体细长分节,具有明显的头部和尾部;体表有粘液腺,可分泌粘液;呼吸通过体表进行;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肠和肛门;神经系统为链状神经系统。
定义节肢动物是一类具有分节现象和附肢的无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动物。
特征身体异律分节,具有头、胸、腹三个体段;具有分节的附肢;体表具有几丁质的外骨骼;呼吸通过气管系统进行;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肠和肛门;神经系统为集中型神经系统。
两者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环节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环节动物是生物界中较为原始的一类无脊椎动物,在进化上处于较低的地位。
它们主要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以腐植质为食,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具有一定的作用。
节肢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节肢动物是生物界中最为繁盛的一类动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生态环境中,从海洋到陆地,从淡水到咸水,从土壤到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
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捕食者、被捕食者、分解者等。
同时,一些节肢动物还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和害虫天敌。
CHAPTER体圆柱形,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无明显的头部和尾部身体细长,分为许多小段,没有明显的足部生活在土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01020304身体扁平,呈长条形有吸盘和刺,用于附着和刺入宿主皮肤吸血头部和尾部区分明显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环境中,属于冷血动物010204身体细长,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明显的的头部和尾部足部发达,用于爬行和捕食生活在沙滩或泥滩中,属于底栖动物03CHAPTER02030401体型微小至大型,适应各种环境。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复眼等器官。
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具备飞行能力。
种类繁多,包括蚊、蝇、蚂蚁、蜜蜂等。
身体外部覆盖坚硬的甲壳。
一些种类适应陆地生活,如潮虫、鼠妇等。
多数种类生活在水中,如虾、蟹等。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清单第二单元 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速记清单】(解析版)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二章动物的类群第一节无脊椎动物考点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1.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2.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
考点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刺胞动物(1)结构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水螅、水母、珊瑚和海葵等。
(3)代表动物:水螅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体表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
(4)生活环境: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大多数刺胞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葵、海蜇等。
2.扁形动物(1)主要的结构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3)代表动物:涡虫涡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大多体长I ~1.5厘米,背腹扁平。
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无肛门。
(4)生活方式: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如血吸虫、绦虫等,它们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3.线虫动物(1)主要的结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丝虫等。
(3)代表动物:蛔虫蛔虫是线虫动物,雌虫长20~35厘米,雄虫比雌虫略短,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
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最外面是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4.环节动物(1)结构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蝗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3)代表动物:蝗虫①身体分节:蝗虫的身体和附肢分节,头部有用于摄食的口器。
②外骨骼:外骨骼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需要蜕皮。
动物的主要类群环节动物

1 常见蛛形纲动物:蜘蛛、蝎子、 螨虫
2 蛛形纲主要特征
• 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 有四对分节的步足 • 只有单眼没有复眼
(五)肢口纲
• 海产动物,头部为马蹄形,甲壳覆盖,有尾剑,用 鳃呼吸。绝部份肢口纲动物已经绝种,鲎是仅存的 一种。
• 鲎是一类与三叶虫 一样古老的动物。功 能:止血。用于肺结 核咯血,胃出血;外 用治外伤出血。清热 解毒。
全蝎常用来治疗惊痫、风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耳聋 语涩、手足抽掣等。蝎毒具有祛凤、解毒、止痛、通络的 功效,对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有一定疗效。蝎子营养 价值丰富,是重要的滋补保健品。
• 成蝎外形,好似琵琶,全身表面 ,都是高度几丁质的硬皮。成蝎 体长约50~60mm,身体分节明显, 由头胸部及腹部组成,体黄褐色 ,腹面及附肢颜色较淡,后腹部 第五节的颜色较深。蝎子雌雄异 体,外形略有差异。头胸部,由 六节组成,是梯形,背面复有头 晌甲,其上密布颗粒状突起,背 部中央有一对中眼,前端两侧各 有3个侧眼,有附肢6对,第一对 为有助食作用的整肢,第二对为 长而粗的形似蟹螯的角须,司捕 食、触觉及防御功能,其余四对 为步足。口位于腹面前腔的底部 。
(三)多足纲
• 多足纲动物体分头及躯干两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单眼数个。躯干部扁而长或圆柱 形,由多数环节合成;每一环节有足一对(蜈蚣)或二对(马陆)。
1 常见多足纲动物:蜈蚣、 蚰蜒、马陆
2 多足纲的特征
• 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 • 躯干部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个体节都有一对(或两对)步足
(四)蛛形纲
• 工艺美术业用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形状独特,色泽美 丽,可以做工艺品,如宝贝、鸡心螺、榧螺、 竖琴螺等。
• 也有一些种类有毒,能传播疾病,危害农 作物,例如,蜗牛中的多数种类啮食植物,对农业生产有害。
动物的进化及演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动物的演变
一开始出现的是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们都是单细胞的,大都生活在水里。以后慢慢变成多细胞腔肠动物,还不能离开水。后来演变为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一类比一类复杂。环节动物身体开始分节,但没有附肢,只能蠕动,不能爬行。再经过漫长时期的进化,逐渐变为节肢动物,不但身体分节,还有带节的附肢,运动很敏捷,有了适应干燥环境的能力。但那还是无脊椎动物,只是在距今几亿年前,才出现海生脊椎动物。从鱼类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构造是一类比一类更复杂,生活习性由水生登上陆地,生理机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最先进的动物
六亿年前
地球表面到处是海洋,海洋里生活着许多构造简单的动物。
五亿年前
地球上仍然到处是海洋。 海洋里出现了最早的鱼类——甲胄鱼。 甲胄鱼是鱼的祖先,早已灭绝。
三亿年前
地壳剧烈运动,许多地方的海水退去,形成沼泽。在干旱的季节,有些鱼开始爬上陆地生活。 这时出现了总鳍鱼。总鳍鱼是鱼类发展到两栖类的中间类型的动物。
环境特点
代表动物
六亿年前
五亿年前
三亿年前
二亿年前
一亿年前
七千万年前
海水退去 形成沼泽
陆地面积扩大 气候干燥
大多是海洋
地形和气候比较稳定
地壳剧烈运动 气候变冷
大多是海洋
三叶虫 古杯动物
甲 胄 鱼
总鳍鱼
坚头类
蜥 螈
恐 龙
始祖鸟
鸭嘴兽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世间万物,各具特点。为什么长颈鹿生活在草原上,而鱼儿却必须生活在水里?为什么老虎喜欢吃肉,而大熊猫却喜欢吃竹子?为什么我们人类不能像鸟儿一样,长一对翅膀,在天空中翱翔?
冬天的雷鸟 在雪地上羽毛是白色的 夏天的雷鸟 在草地上羽毛是褐色的 保护色
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 PPT课件

环带
靠近环带的是前端
3、身体有什么特点?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4、摸一下蚯蚓的身体,有什么感觉?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
5、探究蚯蚓如何运动?
通过肌肉和刚毛配合运动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 叫做环节动物。 讨论:环节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形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前端有环带
2、有发达的感觉器官,适应复杂的陆地生 活。 3、有发达的运动器官,大大地增加了活动 范围。
请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气 门是蝗虫呼吸的门户。
侧线 背鳍
尾鳍
臀鳍 胸鳍 腹鳍
一、鲫鱼的外部形态
1.体色:背灰黑,腹白,不易被敌害发现, 为保护色。 2.体形:梭形,减少水的阻力,适于游泳。 3.体表:鲫鱼的体表有鳞片,起保护身体作 用,鳞片上有黏液,游泳时减少阻力。 4.身体分部: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鳃 盖后缘以前为头部,肛门以后是尾部,中 间部分是躯干部。
• 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 若失去,身体轻微摇晃。
故鳍是鲫鱼的运动器官。
鱼类的主要特征
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 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 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①观察蚯蚓的蠕动,区分蚯蚓身体的前端 和后端,找出体节和环带的位置所在。 ②用手触摸蚯蚓身体的腹面,会有什么感 觉?这是因为蚯蚓的腹面有许多 刚毛 __________ 。 ③摸一摸蚯蚓的体壁,感觉是否有黏液? 【师生互动】 1、想一想,蚯蚓刚毛的作用? 2、讨论蚯蚓的体壁始终保持湿润的意义?
1、蚯蚓的生活环境。 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泥土中 2、你能区分蚯蚓的前后端吗?
5. 侧 线
• 侧线的功能:侧线是鲫鱼 的感觉器官,有感知水流 和测定方向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下册《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与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相关的科普书籍、文章,了解这两种动物更多的知识,拓宽视野。
5.家长参与:
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活动,共同探讨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点,促进家校共育。
作业要求:
1.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确保作业质量。
2.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需按时提交,研究性学习报告在课程结束后一周内提交。
3.教师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如保护生态环境、尊重生命等。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1)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完成教材中“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一节的课后练习题,巩固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生态习性等知识。
(2)撰写一篇关于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的科普短文,要求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字数在300-400字之间。
(2)终结性评价:通过单元测试、实验报告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教学效果。
4.教学实施: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解:详细讲解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生态习性等,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3)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实践作业:
(1)观察身边的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如蚯蚓、蚂蚁、蜘蛛等,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等,并拍摄照片或制作观察笔记。
(2)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的某一特性,如蚯蚓的蠕动、蚂蚁的觅食行为等,并撰写实验报告。
3.研究性学习:
分组进行课题研究,选择一种环节动物和一种节肢动物,深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生态功能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要求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包括研究目的、方法、过程、结论等。
【七年级】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七年级】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第二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一节主要动物群1: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型:新授[学习目标]1.概述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观察、比较和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3.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问题指导]探点一环节动物一、自主学习:仔细阅读p80-p83页,完成以下问题:1.动物的类群主要包括低等的动物和高等的动物.2.像蚯蚓一样,身体由许多相似物质组成的动物被称为环节动物。
常见的环节动物是蚯蚓之外的动物。
3.通过观察和学习蚯蚓可以知道:蚯蚓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性,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蚯蚓体壁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分泌粘液,保持体壁正常,减少与土壤的摩擦4.如何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在一些地方,大雨后蚯蚓常爬到地面上,这是什么原因?5.环节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探点二节肢动物一、自主学习:仔细阅读第81页至第83页第1段的最后一段,并回答以下问题:1.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常见的种类有。
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身体、脚和触角。
使他们的运动量更大,活动范围更广,身体表面既有内部结构又有有效的预防。
二、共同探究:观察蝗虫标本,并结合图2.2-4共同解决以下问题:1.蝗虫的身体可以分成哪些部分?2.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可意义?3.坚硬的身体表面对蝗虫有什么意义?4.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引导和安排]【反馈检测】第一个层次是夯实基础达到标准。
1.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a、感觉轻B.感觉声音C.协助运动D.运动器官2.蚯蚓属于下列哪一个动物门类?()a、鱼类B.环节动物C.软体动物D.腔肠动物3.下列有关蚯蚓生活习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
蚯蚓白天挖洞,晚上移动c.蚯蚓是植食性动物d.蚯蚓是杂食性动物4.蝗虫翅膀的特征是()a.前翅革质,后翅膜质b.前翅膜质,后翅革质c、前后翼都是皮质的。
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的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如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如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等。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如蛔虫、钩虫、蛲虫等。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沙蚕、蛭等。
蚯蚓通过体壁进行呼吸,在粗糙的纸上比在光滑的玻璃上运动得快,因为其体表的刚毛能起到辅助运动的作用。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河蚌、扇贝、文蛤、石鳖、蜗牛、乌贼等。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其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容纳内脏器官。
•鱼:鱼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鱼的侧线可以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如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如蜥蜴、龟、鳖、蛇、鳄等。
•鸟: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鸟类的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其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表 ︰ 外骨骼 节肢动物
(蝗虫)
足 翅 气门
︰ 三对,后足强大 ︰ 两对,后翅飞翔
保护支持内部 结构,防止体 内水分蒸发 扩大运动范围
︰ 十对,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
身体分部,躯体﹑足 ︰ 和触角均分节,体表 身体特征 有外骨骼
现地球上生存的生物已确定名称的 约有___多万种,人们根据生物的形 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差异,把它 们分为____﹑ ____﹑ ____﹑ ____ 和____等几大类 。
其中地球上已知动物约有____多万种, 植物有_____多万种。
什么是环节动物呢,下面,让 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它们是怎么 样的吧!
1 蚯蚓的身体特征 2 蚯蚓是怎样运 动的?
3 蚯蚓是怎样呼吸的?
1 蚯蚓的身体特征
有许多环状的相似体节构成,靠近前端的几
节,颜色较浅,而且光滑,看去像一个粗大 的指环,叫做环带。
2 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配合使身体运动。
3 蚯蚓是怎样呼吸的?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 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 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 吸,同时能减少与土壤的摩擦。
4 推测气门的作用?
从蝗虫的中胸到腹部的第八节排列着两排整
齐的小孔,这就是气门,一共有十对。 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节肢动物的特征?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
节,体表有外骨骼。
运动
肌肉和刚毛配合 湿润的体壁
环节动物
呼吸 身体特征
(蚯蚓)
有许多环状的 相似体节构成
中胸和后胸。
2蝗虫身体的盔甲指的是什么?这 个盔甲对蝗虫有什么意义?
盔甲指的是外骨骼,它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 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 蝗虫的足﹑翅﹑触角有何特点?
足:分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
发达,适于跳跃。 翅:有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 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 软而宽大,适于飞翔。 触角:分节,是感觉器官,具有灵敏的嗅觉 和触觉作用。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
做环节动物。
-------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
蝗虫的躯体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蝗虫身体的盔甲指的是什么?这个盔甲对蝗 虫有什么意义? 3 蝗虫的足﹑翅﹑触角有何特点? 4 推测气门的作用?
1
1 蝗虫的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