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茶与平地茶的区别
六大茶类听课记录

六大茶类听课记录
今天很开心上了六大茶类的知识培训课程,下面是我听课中的一些总结记录:(一)按季节分,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等
人们一般把2~5月采制的茶称为“春茶”。
其中清明节前采制的茶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茶叫“雨前茶”
夏茶一般指6~7月采制的茶叶
秋茶是指8~9月采制的茶叶,
(二)按生长环境分,可分为高山茶平地茶
平地茶一般芽叶较小、叶色黄绿、光润欠佳、香低味淡,叶底薄。
高山茶园由于周围峰峦叠嶂、溪水纵横,森林茂密、覆盖度大,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土壤深厚肥沃,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条件。
茶园又多分布于群山环抱的山坞之中,终年云雾缭绕、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漫射光多,茶树常年生长在荫蔽高湿的自然环境里,饱受雾露的滋润,生长良好,芽叶肥壮、叶质柔软、白毫显露,所以素有“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说法。
(三)按制法和品质的不同,可将茶叶分为六大基本茶类
六大基本茶类分别是:绿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红茶。
这种分类方法已为国内外茶叶科技工作者广泛应用,是最常见的分类。
(四)按发酵程度可对茶叶进行分类
在茶叶加工中,通常把不同程度的酶促氧化过程称为“发酵”。
根据茶叶加工过程中鲜叶中茶多酚的酶促或非酶促氧化程度不同,可将茶叶分为:不发酵茶、微发酵茶、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
2023年广东省茶艺师初级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广东省茶艺师初级考试题(含答案)一、判断题(30题)1.用盖碗冲泡绿茶时,冲入开水后,应迅速将碗盖斜盖在碗上,使盖沿与碗间留一空隙。
A.正确B.错误2.冲泡潮汕工夫茶,斟茶时,在圆形排开的品杯中来回轮转,通常反复四五次才将茶杯斟满。
A.正确B.错误3.唐代煎用饼茶需经过蒸、煮、滤。
A.正确B.错误4.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全发酵的红茶类,半发酵的青茶类,部分发酵的白茶类,部分发酵的黄茶类及后发酵的黑茶类,共六大茶类。
A.正确B.错误5.湿看夏绿茶的品质特点是茶叶冲泡后,滋味欠厚稍涩,汤色青绿色。
A.正确B.错误6.冲泡黑茶的器具有茶盘、盖碗、公道壶、小品杯、茶叶罐、茶则、茶针、茶巾和烧水炉具。
A.正确B.错误7.在乌龙茶茶具的准备中,主泡器包含壶承、紫砂壶、盖置、壶垫、茶海、闻香杯、品茗杯、杯托。
A.正确B.错误8.茶艺馆迎宾员的职责就是站在门口礼貌迎送出入茶馆的宾客。
A.正确B.错误9.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体现在促进个人道德修养、行风建设和事业发展。
A.正确B.错误10.对茶艺师泡茶时手部主要的要求是保持清洁、无异味、不带夸张的饰物、不留长指甲、不涂有颜色的指甲油。
A.正确B.错误11.茶艺师在置茶时,为了看清投茶量,把头低下来往壶内看的举止是不优雅的。
A.正确B.错误12.闽红“三大工夫”茶,由于产地不同,茶树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分为白琳工夫、坦洋工夫、政和工夫。
A.正确B.错误13.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分解,加速茶叶储存过程的变质。
A.正确B.错误14.泡茶用水量应因茶类而异,一般来说,红茶、乌龙茶、白茶类,每克茶叶以冲泡50-60毫升沸水为好。
A.正确B.错误15.茶艺师在茶艺服务过程中,遇到不能满足顾客需求时,要做到适时说“不”字。
A.正确B.错误16.防止茶叶陈化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太长,含水量过高,冷库储存和阳光直射。
A.正确B.错误17.为顾客上完最后一道茶后,应做结帐准备。
2023年安徽省茶艺师初级考试(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茶艺师初级考试(含答案)一、判断题(30题)1.在茶馆的营业中,有专人在门口进行迎宾,主要根据来客的身份引导入座,先消费,再说明收费定价标准。
A.正确B.错误2.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维生素C 的氧化等都和氧气有关。
A.正确B.错误3.不锈钢茶具外表光洁明亮,造型规整有现代感,具有传热慢,透气的特点。
A.正确B.错误4.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是熊蕃。
A.正确B.错误5.紫砂壶具有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韵,茶叶不易霉馊质,泥色多变,耐人寻味,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等优点。
A.正确B.错误6.泡茶用水量应因茶类而异,一般来说,红茶、乌龙茶、白茶类,每克茶叶以冲泡50-60毫升沸水为好。
A.正确B.错误7.按照标准的管理权限,《茉莉花茶》标准属于行业标准。
A.正确B.错误8.绿茶由于维生素B和茶氨酸的含量比红茶多,因而有利于疏肝解毒、降血压等。
A.正确B.错误9.冲泡潮汕工夫茶,斟茶时,在圆形排开的品杯中来回轮转,通常反复四五次才将茶杯斟满。
A.正确B.错误10.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根据茶叶的品种来掌握水温。
A.正确B.错误11.科学饮茶的三个基本要求是正确选择茶叶、正确冲泡方法和正确的价格。
A.正确B.错误12.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王褒《僮约》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正确B.错误13.茶叶销售包装时,要注意做到选用透气度大的纸包装。
A.正确B.错误14.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其水分含量超过5%时,就会加速茶叶的变质。
A.正确B.错误15.不同慢性疾病者选择茶饮时,糖尿病患者宜饮乌龙茶和红茶。
A.正确B.错误16.斗茶起源于宋朝,却在明朝得以流行。
A.正确B.错误17.冲泡各种花茶、绿茶,必须用100℃的滚沸开水冲泡。
A.正确B.错误18.台湾乌龙茶的冲泡程序是备具、温壶烫盏、置茶、冲泡、刮沫、斟茶、奉茶、品茶。
A.正确B.错误19.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全发酵的红茶类,半发酵的青茶类,部分发酵的白茶类,部分发酵的黄茶类及后发酵的黑茶类,共六大茶类。
中国茶叶分类

中国茶叶分类一般茶叶可以分六种:1、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武夷岩茶(包括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铁罗汉、武夷肉桂、武夷水仙)、漳平水仙、漳州黄芽奇兰、永春佛手、台湾冻顶乌龙、广东凤凰水仙、凤凰单枞等。
图片来源:百度2、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银骏眉、坦洋工夫、祁门工夫、宁红等。
3、绿茶:龙井、碧柔春、黄山毛峰、南京雨花茶、信阳毛尖、庐山云雾茶等。
4、白茶: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5、黑茶:普洱茶、茯砖茶、六堡茶等。
6、黄茶:霍山黄芽、蒙山黄芽等。
中国茶叶的分类:按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
按季节分类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按其生长环境来分类分为平地茶和高山茶。
一、按色泽分按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可分为:绿茶、黄茶、Word文档 1白茶、青茶、红茶、黑茶。
其中绿茶又分为炒青、烘青、晒青、蒸青,红茶分为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三种,乌龙茶分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白茶分为白芽茶、白叶茶,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黑茶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滇桂黑茶。
绿茶为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黄茶为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白茶为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青茶为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红茶为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黑茶为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
二、按季节分按季节分类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
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捍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
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养活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养活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色泽增加,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茶文化复习资料思考题

茶文化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茶文化: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是以茶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集合。
2、茶谚:茶谚是社会上流传的简单通俗易记而又富有哲理地反映出茶叶生产、加工、利用过程中的一些富有经验和道理的固定俗话(语句)。
3、茶叶冲泡:是指用开水将成品茶的内含化学物质浸出到茶汤中的过程。
4、茶政:所谓“茶政”,无非也就是国家对茶叶生产、贸易、税收等所颁布和制订的一些规定、制度、法令和政策等内容的总称。
5、茶法:是指历代封建政府为控制茶叶的生产和运销,加强对茶叶生产者、交换者、消费者的剥削,以垄断茶利而实施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法令。
6、禅茶一味:禅味与茶味同一种兴味。
指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从而在饮茶过程中求得美好的韵律和精神开释。
与禅宗的静心、自悟相似相通。
7、茶道:茶道指的是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理念通。
即通过饮茶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形式。
8、温润泡:指的是置茶后冲入沸水,随即将茶汤倒出的过程。
9、贡茶:即产茶地向皇室进贡的专用茶。
10、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11、品尝:是指茶叶评审中赏形、闻香、观色、品味的过程。
12、无公害茶:指的是茶叶中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或夹杂物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茶叶产品。
13、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和加工,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出的,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的无污染、纯天然茶叶。
14、冲泡:是指用开水将成品茶的内含化学物质浸出到茶汤中的过程。
15、茶具:亦称茶器或茗器。
通指人们在泡茶、饮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具。
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茶道“四谛”为(A )。
高山茶的功效和作用

高山茶的功效和作用高山茶是对产自海拔较高的山区的茶的通称。
有高山,能产茶的地方,都可以有高山茶。
海拔高度,目前没有定论。
那么,高山茶属于什么茶呢?高山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来看看吧。
高山茶属于什么茶所谓高山茶,出自海拔1200至1600公尺的茶园,日夜温差大,茶树生长缓慢,由于湿度和雾珠的增多,使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可见光中的红黄光得到加强,而红黄光有利于提高茶叶叶绿素和氨基酸的含量,这对提高茶叶色泽和滋味是不可缺少的物质。
高山茶新销肥壮,色泽翠绿,茸毛多,节间长,鲜嫩度好。
由此加工而成的茶叶,往往具有特殊的花香,而且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且条索肥硕、紧结,白毫显露。
而平地茶的新梢短小,叶底硬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少光。
由它加工而成的茶叶,香气稍低,滋味较淡,条索细瘦,身骨较轻。
在上述众多的品质因子中,差异最显的是香气和滋味两项。
平常茶人所说的某茶“具有高山茶的特征”,就是指茶叶具有高香、浓味而言的。
高山茶的功效与作用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
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
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淤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
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
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靳棘碱、桑色素和茶素。
春茶,夏茶与秋茶的鉴别方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的。
在我国气候条件下,除华南茶区的少数地区外,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江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5月上旬至9月下旬,江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3月下旬至10月中旬,西南茶区茶叶采制期限为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茶区,包括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和西页茶区,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
但季节茶的划分标准是不一致的。
有的以节气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小暑至寒露为秋茶;有的以时间分:于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名采制为的夏茶,7月中旬以后采制的为秋天茶.我国华南茶区,由于地处热带,四季不大分明,几乎全年都有茶叶采制,因此,除了有春茶、夏茶和秋茶之分外,还有按茶树新梢生长先后、采制迟早,划分为头轮茶、二轮茶、三轮茶、四轮茶的。
茶树由于受气候、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每年每季茶的采制的迟早是不一致的。
大体说来,总是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南北差异达3-4个月。
另外,即使是同一茶区,甚至同一块茶园,年与年之间,也可以因气候、管理等原因,相差5-20天。
由于茶季不同,茶树生长状况有别,因此,即使是在同一块茶园内采制而成的不同茶季的茶叶,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
以绿茶为例,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所以,春季不但芽中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白毫显露,而且与提高茶叶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成分,特别是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丰富,使得春茶的滋味更为鲜爽,香气更加强烈,保健作用更为明显。
加之,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茶艺师(5级)练习题库与答案

茶艺师(5级)练习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81题,每题1分,共81分)1.由于乌龙茶制作时选用的是较成熟的芽叶做原料,属半发酵茶,冲泡时需用( )的沸水。
A、70--80℃B、90℃左右C、95℃以上D、80--90℃正确答案:C2.清代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指出“至茶品之四等”位于“香”之上的等次为( )。
A、“活”B、“清”C、“甘”D、“韵”正确答案:B3.( )五大名窑是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
A、宋代B、清代C、唐代D、明代正确答案:A4.红茶的呈味物质,茶褐素是使( ),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A、茶汤发红,叶底红亮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D、茶汤发红,叶底暗褐正确答案:C5.秋天应选饮( )更有利于健康。
A、乌龙茶B、茉莉花茶C、白茶D、绿茶正确答案:D6.用黄豆、芝麻、姜、盐、茶合成,直接用开水沏泡的是宋代( )。
A、豆子茶B、葱头茶C、薄荷茶D、黄豆茶正确答案:A7.茶艺馆领班的主要职责有( )。
A、每天负责准备好充足的货品及用品B、泡茶时要认真地按照茶艺方法和步骤进行沏泡C、负责对本班组员的考勤D、负责擦净茶具、服务用具,搞好茶馆的卫生工作正确答案:C8.红、绿茶卫生标准规定重金属指标中,铅含量的指标含为( )。
A、≤20×10-6B、≤5×10-6C、≤60×10-6D、≤2×10-6正确答案:D9.绿茶的发酵度是( )。
A、0%B、10%C、20%D、5%正确答案:A10.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文人推崇B、社会鼎盛C、朝廷诏令D、茶叶发展正确答案:B11.江河湖水泡茶,取水应在远离人烟的地方,水( )。
A、含泥砂少B、含氧气较多C、含污染物少D、含矿物质少正确答案:C12.( )泡茶的准备中,主泡器包含玻璃杯、茶船。
A、瓷壶用具B、乌龙茶用具C、玻璃杯用具D、花茶茶具正确答案:C13.庐山云雾内质的品质特点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乎是所有的茶人都知道,高山出好茶。
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前者的香气特别高,滋味特别浓。
比如该娅普洱茶,在云南生长,风景秀丽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茶园平均海拔13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云雾、雨露交叉覆盖,周围是数万公顷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近百公里范围内无任何污染源,环境十分洁净。
1、高山为何出好茶
古往今来,我国的历代贡茶、传统名茶,以及当代新创制的名茶,大多出自高山。
高山为什么出好茶呢?明代陈襄古诗曰:“雾芽吸尽香龙脂”,说高山茶的品质所以好,是因为在云雾中吸收了“龙脂”的缘故。
所以,我国的许多名茶,以山名加云雾命名的特别多。
如江西的庐山云雾茶,浙江的华顶云雾茶,湖北的熊洞云雾茶,安徽的高峰云雾茶,江苏的花果山云雾茶,湖南的南岳云雾茶等。
其实,高山之所以出好茶,是优越的茶树生态环境造就的。
据考证,茶树的原产地在我国西南部的多雨潮湿的原始森林中,经过长期的历史进化,逐渐形成了喜温、喜湿、耐荫的生活习性。
高山出好茶的奥妙,就在于那里优越的生态条件,正好满足了茶对生长的需要。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茶树生长在高山多雾的环境中,一是由于光线受到雾珠的影响,使得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的红黄光得到加强,从而使茶树芽叶中的氨基酸、叶绿素和水分含量明显增加;二是由于高山森林茂盛,茶树接受光照时间短,强度低,漫射光多,这样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诸如叶绿素、全氮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增加;三是由于高山有葱郁的林木,茫茫的云海,空气和土壤的湿度得以提高,从而使茶树芽叶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茶树新销可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易粗老。
在这种情况下,对茶叶的色泽、香气、滋味、嫩度的提高,特别是对绿茶品质的改善,十分有利。
(2)、高山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地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覆盖物,这样不但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茶树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齐全,从生长在这种土壤的茶树上采摘下来的新梢,有效成分特别丰富,加工而成的茶叶,当然是香高味浓。
(3)、高山的气温对改善茶叶的内质有利。
一般说来,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致降低0.5摄氏度。
而温度决定着茶树中酶的活性。
现代科学分析表明,茶树新梢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的降低而减少,从而使茶叶的浓涩味减轻;而茶叶中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含量却随着海拔升高气温的降低而增加,这就为茶叶滋味的鲜爽甘醇提供了物质基础。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某些鲜花的芬芳香气,如苯乙醇能形成玫瑰香,茉莉酮能形成茉莉香,沉香醇能形成玉兰香,苯丙醇能形成水仙香等。
许多高山茶之所以具有某些特殊的香气,其道理就在于此。
从上可见,高山出好茶,乃是由于高山的气候与土壤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在制作时工艺精湛,那就更会锦上添花。
当然,只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较多,温度较大,以及土壤肥沃,土质良好,即使不是高山,但具备了高山生态环境的地方,同样会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茶叶。
但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所谓高山出好茶,是与平地相比而言的并非是山越高,茶越好。
对主要高山名茶产地的调查表明,这些茶山大都集中在海拔200-600米之间。
海拔超过800米以上,由于气温偏低,往往茶树生长受阻,且易受白星病危害,用这种茶树新梢制出来的茶叶,饮起来涩口,味感较差。
2、高山茶与平地茶的比较
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由于生态环境有别,不仅茶叶形态不一,而且茶叶内质也不相同。
相比而言两者的品质特征有如下区别:
高山茶新销肥壮,色泽翠绿,茸毛多,节间长,鲜嫩度好。
由此加工而成的茶叶,往往具有特殊的花香,而且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且条索肥硕、紧结,白毫显露。
而平地茶的新梢短小,叶底硬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少光。
由它加工而成的茶叶,香气稍低,滋味
较淡,条索细瘦,身骨较轻。
在上述众多的品质因子中,差异最显的是香气和滋味两项。
平常茶人所说的某茶“具有高山茶的特征”,就是指茶叶具有高香、浓味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