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林木种苗学 -第二章 种实的调制
【免费下载】经济林良种繁育整理12

1.良种繁育:研究良种繁殖与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的科学,生产上指繁殖良种材料和培育优质苗木的生产过程。
2.林木良种:在一定区域内,产量、质量、适应性、抗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当前主栽材料的种质材料,包括优良品种、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和优良种源等。
3.壮苗:指生根能力强、抗性强、移植和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的优良苗木4.种子园:繁殖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用于播种育苗或直播造林,也可实生改良。
5.优树:某些性状显著超过同等立地条件下周围同种、同龄林木的单株6.超级苗:生长特别突出,苗高、地径、根系超过平均值2~3个标准差的苗木7.辅助授粉:在不去雄、不套袋的情况下,以人工方法采集目的树种花粉,并授于另一林分的授粉方法。
8.种子成熟:分形态成熟和生理成熟两个时期。
9.生理成熟:指种子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10.形态成熟:指种实外部形态完全呈现出成熟特征,种子的形状、大小、重量已稳定不变,完成子胚发育过程。
(经济林采种多在形态成熟后)11.采穗圃: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为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带芽种条(穗条、根条)的良种繁殖基地,所生产的良种穗条,用于无性繁殖育苗或大树嫁接换种12.苗圃:繁殖优良种质材料和培育良种苗木的专门场所,包括圃地和附属设施等13.菌根:土壤中的菌根真菌菌丝与植物营养根系形成的共生体。
14.苗圃轮作:在同一育苗地上,按一定的顺序,轮换培育不同树种的苗木,或将苗木与农作物、绿肥等轮换种植的方法,又称换茬15.连作:连年在同一育苗地上培育同种或近缘种苗木,又称重茬16.化感作用(相生相克、异株克生):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特定的次生物质从而对邻近其它植物生长发育产生的有益和有害的影响。
17.种实调制:指从球果或果实中取出种子,清除杂物,使种子达到适宜贮藏或播种的程度。
18.安全含水量:贮藏时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最低限度含水量19.发芽率:在最适宜发芽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时间依树种而异)发芽种子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数20.发芽势:种子自开始发芽至发芽最高峰时的发芽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率21.种子处理:指在圃地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措施的总称。
种苗学(种子篇)

种苗学第1章绪论1.1 种苗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学科特点1.1.1 苗木培育学的几个基本概念种子: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林木种子:林木种子指一切可以用于直接更新造林或培育苗木的繁殖材料,包括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果实,枝、叶、茎尖、根等营养器官,人工种子等。
(1) 真种子真种子系植物学上所指的种子,它们都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如刺槐、相思、银杏以及松柏类等。
(2) 类似种子的果实某些作物的干果,成熟后不开裂,可以直接用果实作为播种材料。
如山毛榉科(如板栗和麻栎)的坚果、蔷薇科的内果皮木质化的核果、槭树和白蜡树属树种的翅果等。
以上两类在林业生产上经常通称为种实。
(3) 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如种条、地下茎、匍匐茎、根系、叶片、腋芽、针叶束等(4) 植物人工种子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主要指体细胞胚,也包含其他可以发芽生长成植株的培养材料),并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而形成,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长成正常植株的颗粒体。
苗木(Nursery stock) :是指由林木种子繁殖而来的具有完整根系和茎秆的造林材料。
苗木类型•按繁殖材料分:实生苗、营养繁殖苗、插条、插根、压条、•埋条、根糵、插叶、嫁接苗•按造林时根系状况:裸根苗、容器苗•按苗木培育年限:1年生苗、多年生苗、播种苗、留床苗、•移植苗、形体苗•按苗木培育规格:标准苗、大苗•按育苗环境:试管苗、温室苗、大田苗•其他:有土苗、无土苗;等外苗、合格苗、目标苗和最优苗苗圃•苗圃概念:培育苗木的地方我国苗圃概念没有商业性质,因此一般称作生产优良苗木的基地。
国外的苗圃通常是一个企业,因此定义为通过无性、有性或其他途径生产各种苗木(果树、观赏木本植物和森林树种的苗木)的园艺企业或林业企业。
苗圃类型•根据苗圃生产苗木的用途或任务:森林苗圃、园林苗圃和其它专门苗圃、果树苗圃、特种经济林苗圃、防护林苗圃及实验苗圃等。
综合:苗木繁育中心、育苗基地•根据使用年限的长短: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根据苗圃育苗面积的大小:大型、中型和小型苗圃大型苗圃面积在20 hm2以上(不含20 hm2);中型苗圃苗积在7-20 hm2(含20 hm2);小型苗圃面积在7 hm2以下(含7 hm2)。
播种繁殖1

第一节播种繁殖的特点一、播种繁殖的意义1.播种繁殖的概念播种繁殖是利用园艺植物的种子,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培育,使其萌发生长,成为新的个体。
2.播种繁殖的意义在实际生产中播种繁殖应用最多,特别是许多蔬菜、花卉植物大多是用种子繁殖培育的。
植物的种子体积小,采收、贮运、销售都很方便,所以播种繁殖及其种苗培育在园艺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种子、种苗业是园艺业中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行业。
据2006年国家统计年鉴,2005年园艺作物中仅蔬菜中瓜类植物的播种面积就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2.82%,达到1772.1万公顷。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数据测量,截止到2005年,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占世界的46%,蔬菜产量的比例超过50%。
二、播种繁殖的特点1.园艺植物播种繁殖的优点(1)种子体积小,容易获得,采收、贮运方便,在较短时间内一次可得到大量种苗。
(2)播种苗生长旺盛,有强大的根系,主根发达,有利生长。
(3)播种苗对不良生长环境的抵抗较强,如抗旱。
抗风、抗寒等一般高于营养繁殖面。
(4)播种苗遗传性不稳定,可塑性强,有利于引种驯化和定向培育新品种。
(5)播种苗寿命比营养繁殖苗长。
2.种子繁殖的缺点(1)木本的果树、花卉及某些多年生草本植物采用种子繁殖开花结实较晚。
(2)后代易出现变异,从而失去原有的优良性状,在蔬菜。
花卉生产上常出现品种退化问题。
(3)不能用于繁殖自花不孕育植物及无籽植物,如葡萄、柑橘。
香蕉及许多重瓣花卉植物。
3.种子繁殖在生产上的主要用途(1)大部分蔬菜、一二年花卉及地被植物用户种子繁殖。
(2)实生苗常用于果树及某些木本花卉的砧木。
(3)杂交育种必须使用播种来繁殖,并且可以利用杂交优势获得比父母更优良的性状。
种子繁殖的一般程序是:采种→贮藏→种子活力测定→播种→播后管理。
每一个环节都有其具体的管理要求。
第二节种子的采集、贮藏及检验一、采种种子是苗木繁殖的主要材料,种子品质是否优良直接影响繁殖结果,因此如何采集高品质的种子是苗木生产的关键。
林木种苗总复习

林木种苗总复习种子的采收1.结实周期不是自然客观规律,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可以改变,既可以消除结实周期,使其间隔期为0年,也就是年年丰产、稳产。
2.促进园林植物结实的措施:(1)加强水肥管理;(2)合理配置授粉树授粉受精情况;(3)正确采收;(4)加强修剪,合理负载;(5)选择合适位置建立种子园;(6)加强病虫鸟兽防治。
3.种实的采收:(1)确定采种母树:在壮年期的植株树冠外围中上部采收优质种实(2)以形态成熟为准采充分成熟的种子①生理成熟: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胚具有发芽能力②形态成熟: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积累已经结束,外部形态呈现出特有的成熟特征③生理后熟:在种子达到形态成熟时,种胚不具备发芽能力,只有采收后经过一个后熟阶段,种胚才发育完全,具有正常发芽能力的现象。
(3)采收前的准备:资金、工具、场地、种子标签、员工技术培训、一签两证(4)采种技术:①人工采摘法:果实商品价值高、怕摔坏②地面收集法:果实不怕摔坏且易脱落③工具剪采法:果实不易脱落④地面人工采摘法:植株低矮(5)采收后及时调制种子的调制1.概念:是指种实采收后,对其进行的如脱粒、净种、干燥、分级等一系列工序2.脱粒:将种子与果肉及其他附属物分离(1)堆沤法:适用于种粒较大的肉质果类或种子外有其他肉质附属物(2)搓揉法:适用于种粒较小的肉质果类(3)击打法:适用于果实(或类果实)是干果的3.净种:将种子与杂质分离的方法(1)风选:分离与种子相比质量差别显著的杂质(2)筛选:分离与种子相比体积差别显著的杂质(3)水选:分离溶于水且与种子比重差别显著的杂质(4)粒选:分离与种子体积相当且不溶于水的杂质4.干燥:将种子中多余的水分去除的措施(1)晒干法:日光下暴晒(2)阴干法:将种子置于散射光下逐渐降低其所含水分的方法种子贮藏1.休眠:种子在完成其生理成熟后就转入到休眠状态,直至播种前的催芽才打破休眠,转入到生长状态。
是种子在贮藏期间最主要的生命活动,正是因为这种休眠状态使种子能维持其较长的寿命。
林木种苗工技师高级技师答案

林木种苗工技师高级技师复习题(3)一名词解释1、根生长潜力:苗木栽植后成活的关键在于根系能否迅速发出新根,恢复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以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因此,发根快慢和多少可以反映苗木活力的强弱,指出,不同苗木在最适生长环境中的发根能力是不同的,这种能力就叫做根生长潜力。
2、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造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3、安全含水量:使种子中原生质处于凝胶状态,呼吸酶活性低,呼吸极微弱,可以安全贮藏时,此时的含水量称之为安全含水量。
4、种源:通常是指在同一树种分布区中,一批种子或苗木的来源或原产地。
5、苗圃:生产苗木的基地6、密封干藏:需长期贮藏以及用普通干藏法容易丧失发芽力的种子,如杨、柳、榆树、桑树等种子,需密圭寸干藏。
7、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由基因引起和控制的器官的形成、机能的展开,以及动作模式的有程序扩展。
8、根生长潜力:9、穴植法:穴植法10、嫁接繁殖:嫁接是用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移接于其他植物体上。
用于嫁接的枝条称接穗,所用的芽称接芽,被嫁接的植株称砧木,接活后的苗称为嫁按苗。
11、速生期:速生期是从苗木加速高生长开始到高生长大幅度下降为止,这是苗木生长的最旺盛时期。
12、壮年期:13、种实调制:种实调制是指种实采收后,为获得纯净而优质的种实,并使其达到适于贮藏或播种的程度所进行的一系列处理14、形态成熟:当种子完成了种胚的发育过程,结束了营养物质的积累时,含水量降低,营养物质由易溶状态转化为难溶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种子本身的重量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呼吸作用微弱,种皮致密、坚实、抗性增强,进入休眠状态后耐贮藏。
此时种子的外部形态完全呈现出成熟的特征,称之为形态成熟。
15、硬枝扦插:硬枝扦插选取一二年生落叶、茁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长10cm左右3〜4节的插穗,插入繁殖床,培育苗木的方法。
16、假植:假植是苗木栽种或出圃前的一种临时保护性措施。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自测题二答案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自测题二答案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处。
1、在选择优良林分的基础上,经留优去劣的疏伐改造而营建的采种林分是:( )。
A .母树林 B .采穗圃 C .无性系种子园 D .实生苗种子园2、常绿阔叶树移植,一般采用:( )。
A .带土球起苗B .裸根起苗C .截根起苗D .带宿土起苗 3、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中,属于离体保存的形式是:( )。
A .植物园B .种质资源库C .自然保护区D .种子贮藏库 4、种子的安全含水量高于气干含水量的树种是:( )。
A .云南松 B .桉类 C .油茶 柏类 5、不属于种子长期休眠的原因是:( )。
A .种皮坚硬B .温度低C .种皮不透水D .种皮不透气 6、辅助用地一般占苗圃总面积的( )。
A .25% B .30% C .20% D .15% 7、达到形态成熟的种子具有的特点是:( )。
A .呼吸作用强B .含水量高C .种皮坚硬、致密,抗旱力强D .种子不饱满 8、种实调制时,种子干燥可以采用晒干法的树种是:( )。
A .栎类 B .云南松 C .油茶 D .杨树 9、室内温度保持在18~30℃的温室是:( )。
A .中温温室B .玻璃温室C .低温温室D .高温温室 10、母树林营建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
A .肥水管理 B .疏伐 C .子代测定 D . 松土除草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正确题打“√”,错误题打“×”,并将答案填入下表相应题号处。
1、枝接一般在嫁接7~15天即可检查成活率。
( )2、种实调制时采后立即播种的种子不必进行干燥。
( )3、温床仅靠太阳能加温而不用人工加温。
( )4、1.8—0表示一年半生留床苗。
( )5、水平压条与埋条育苗相同,都是将剪下来的一年生枝平埋在土壤中。
种苗学

种苗学一、名词解释1.树木种子指一切可以用于直接更新造林或培育苗木的繁殖材料。
2.植物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
3.真种子真种子系植物学上所指的种子,它们都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4.类似种子的果实某些植物的干果,成熟后不开裂,可以直接用果实作为播种材料。
5.良种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6.苗木指由树木种子繁殖而来的具有完整根系和茎秆的造林材料。
7.种苗学是研究良种育苗培育原理与技术的科学。
即研究树木种子生产经营和壮苗培育全过程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8.遗传品质遗传品质指繁殖材料的遗传特性,主要通过引种、选种、杂交育种和遗传转化来实现,良种基地是良好遗传品质的载体。
具有速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
9.播种品质播种品质主要指种子物理特性、种子发芽能力等,通过适时合理采种、调制、贮藏和催芽处理等来实现。
10.树木发育小周期每个树木每年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物候特征。
11.生长期从萌芽到生长停止。
12.休眠期进入休眠状态到来年萌芽。
13.林木发育大周期从种子萌发到林木老死。
14.树木结实大小年一般把结实多的年份叫做大年(丰年或种子年),结实量中等的年份叫平年,结实量很少或没有产量的年份叫小年(歉年)。
15.树木结实周期性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
17.花芽分化林木每年形成的顶端分生组织,开始时不分叶芽与花芽,在成花诱导激素和外界条件的作用下,顶端分生组织就朝成花的方向发展,开始形成花原基,再逐渐形成花,这一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18.苗圃培育苗木的地方。
19.母树林是在优良天然林、人工林的基础上,经过留优去劣的疏伐改造,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
20.种源指取得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21.种子的成熟由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具有种胚和胚乳的过程(胚根、胚芽和子叶),成熟的标志是胚具有发芽能力。
林学 林木种苗学

林木种苗学1.(林学)培育森林:1.木材利用,2.调节气候,3.涵养水源2.种苗学:研究林木良种生产和壮苗培育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3.种子是植物有性繁殖的材料,苗木是通过播种或无性繁殖(扦插、嫁接等)而培育出的树苗。
它们是植树造林以及园林绿化的基本材料。
4.种子—苗木—林木,种子—林木,营养器官—苗木—林木5.种苗生产的特点:1、严格的地域性:1发展本地树种2谨慎引种3慎重推广2、强烈的季节性:不违农时,适时耕、种、管3、生产的连续性:采种—调制—贮藏—播种—抚育—出圃4、生产的复杂性:1苗木在不断地生长发育过程中(动态适地适树)2 环境因子(尤其气象因子变化较大,病虫害发生等),根据苗木生长发育规律和天气变化创造和协。
6. 种苗生产存在的问题1、种子质量参差不齐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种子生产单位与用种单位不一,虽成立种子品质检验部门,但由于盲目进种,造成种子质量差,育苗失败。
因此应建立良种基地(母树林、种子园),通过施肥,疏伐、管理形成优质种子。
2、苗木调运不科学苗木调拨、运输应注意满足树种生态学要求。
苗木质量指标以地径、根/茎、径/高、根体积更为重要,注意秋季抽梢的高苗抗性差。
3、育苗新技术有待推广组培可达快繁、脱毒目的;容器育苗在恶劣地区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无土栽培苗质量高;棚室可反季生产等。
但由于初期成本高,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7.育苗新技术应用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2.棚室精确育苗;3.立体容器育苗;4.组培苗生产。
8.种子(植物学上,即真正的):由植物的胚珠经过传粉受精作用而发育起来的一种有性繁殖器官。
包括1. 种皮(内种皮,外种皮,发芽孔)2. 胚乳3. 胚(胚芽,胚根,子叶)9影响林木结实的因素:内因1. 林木年龄及生长情况2. 授粉条件两性花〉雌雄异花〉雌雄异株。
授粉种子活力不变 3. 种子丰歉年(丰年—80%林木大量结实,欠年:<10%林木结实)外因:1.光照条件2.气候和天气条件3.土壤条件4.生物因子(有害,有益)10.采种时间主要取决于:1种子成熟期2种子脱落期3成熟时天气状况11.种子成熟开花—授粉—受精—形成种子—生理成熟—形态标志1、生理成熟:种胚发育到具有发育能力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水量高的塑果(杨、柳等),必须及时干燥脱
粒,否则果实堆发热。可先晒几小时→摊放在通风 室内阴干,不宜过厚(5-6cm),(栎、栗、木诸) ,不宜阳干。 采种→水洗或手选,剔除虫蛀种实→摊(1520cm厚)于通风处阴干至安全含水量→ (砂藏)
(查水勤)
3、翅果类调制
把同一批种子,按种粒大小或轻重分等级, 种粒越大越重,育的苗越壮,等级越高。
方法:
“赞比亚”种子分级器 筛选 风选 水选
一、干燥
人工干燥
1、自然干燥脱粒
日光下摊晒为主。凡果鳞较薄、软的球果(杉木、
水杉、柳杉),或果鳞较厚,但所处地区秋季晴干 (马尾松),均可用自然干燥法。
摊晒→翻动 夜,雨堆积覆盖 摊晒 开裂时 移入通风
干燥的室内脱粒需
连加敲打 翻动
1~3周以上
2、人工干燥脱粒
在干燥室,人工加温或减压干燥。可大大缩 短脱粒时间,一般几小时或2-3天。
多数翅果(榆、白蜡、臭椿、槭树、杜仲、 枫杨等)种实调制时不必脱去果翅,干燥后 清除混合物即可贮藏或播种。
其中,杜仲、榆树种子曝晒易丧失发芽能 力,适阴干。
4、荚果类调制
含水量较低(刺槐、皂荚、合欢、相思树 等) ,阳干。采后一般曝晒,又不易裂开或 果皮裂开后种子不能脱出的,可敲打或搓压 荚果,再除夹杂物。
§4、净种和种子分级
一、净种 (1)从采集的种子中除去夹杂物,保留纯 净种子的过程。夹杂物、鳞片、果皮、果柄、 枝叶碎片、空粒、废种、异类种子、石砾净 种越仔细,净度风越选:高比;重等(很级轻越)高,利于贮藏。 方法: 水选:比重(阴干,主要含水量)
筛选:大小 手选:大小(大粒种子)
二、种子分级
第二章 种实的调 制
调制:通过干燥、脱粒、净种而得到适于 播种或贮藏的繁殖材料的过程。
采种后应尽快进行调制,以免种实发热发 霉。调制方法得当,不仅提高出种率,而且 保证种子质量,按调制方法将种实归为三类: 球果类、干果类、肉质果类。
§1、球果的调制
球果成熟后,逐渐失去水分,鳞片开裂, 种子脱出,所以球果干燥是球果类种实调 制的关键。
1、桑、山丁子:用手挤或棍搅→洗去果肉→将下 沉的种子晾干过筛。 2、桧柏、女贞类:擦破种皮→浸水洗净→晾筛
蒴果
坚果
§3、干果类的调制
翅果 荚果
干燥——脱粒——净种
1、蒴果类调制
含水量较低的塑果(桉、木荷、泡桐、几香天椿后等):
框内晒/或用木板档围在布单上
晒塑果开裂,
搅动或敲打促脱→收集、筛去杂质。
二、净种
主要为去翅。去翅可用链枷敲打或装在袋 中揉搓。球果类净种一般用风选及筛选。
针叶树种子大多有翅,去翅利于保存和播 种。松属、云杉属,落叶松属等较易去翅; 而杉木、水杉、柳杉等种翅不易除去,生产 上不去翅贮、播。
§2、肉质果类的调制
浆果、核果、仁果,以及包在假种皮内的种 子(如红豆杉、罗汉杉等),果皮多为肉质, 含有较多的果胶和糖类,易发酵、腐烂。所 以采集后应及时调制。操作方法:取种—— 净种——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