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烂脚的药方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良方6首 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特效中药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良方6首 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特效中药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良方6首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残疾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不但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往往导致脚的感觉丧失或减低而易受外伤,轻微的外伤都能迅速导致溃疡、感染和坏疽,以致最终不得不截肢。

因此,本病在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患者应及时就医诊治。

处方一:冰矾炉甘散外敷【药物组成】冰片、明矾、炉甘石各等份。

【治疗方法】上药共为细末。

取适量,外敷溃疡局部,覆盖无菌纱布,用绷带包裹,每天换药1~2次。

【功效】抗炎收敛,祛腐生肌。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6例,治愈20例,显效28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6%。

刘某,男,58岁。

患糖尿病3年,长期服用降血糖药,血糖基本稳定,1个月前因蚊虫叮咬右足趾感染,致足背部溃疡、痒痛。

诊见右足背溃疡面约5.Ocm×3.Ocm,有脓性分泌物,溃疡面皮肤周围红肿,瘙痒疼痛。

将溃疡面彻底清创后,用冰矾炉甘散涂于创面,覆盖无菌纱布加绷带包裹,每天换药1次,并配合口服消炎药和降糖药物治疗。

1个月后,创面完全愈合,痛痒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经验心得】本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脱疽”范畴,本病需标本同治(降低血糖,改善下肢局部血液循环,去除坏死组织)。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方法较多,多采用内外合治,尤其注重外治法。

本方中冰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明矾外用燥湿止痒;炉甘石具有收湿祛腐、消肿止痛的作用。

三药合用则产生抗炎收敛、祛腐生肌之功效,故能抑制创面炎症反应,促进渗液吸收及坏死细胞重新生长,适宜于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

处方二:化瘀通脉汤外洗【药物组成】当归30g,生地黄15g,川芎2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牛膝15g,桂枝10g.乳香10g,没药10g,透骨草15g,细辛6g,独活18g,白芷20g,防风10g,蝉蜕10g。

中医验方|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方之32首

中医验方|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方之32首

中医验方|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方之32首处方1【组成】川桂枝50g 生附片50g 紫丹参100g 忍冬藤 100g 生黄芪100g 乳香24g 没药24g【用法】水煎泡洗患足,可浸至膝部,每次30分钟,每晚 1次,每剂药可用5天。

每次浸泡前均应将药液和药渣煮沸。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益气生肌。

【主治】糖尿病性趾端坏死。

【方源】《百病外治3000方》处方2【组成】忍冬藤玄参各100g 赤芍50g 当归丹参各30g 红花10g【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阴虚内热者加生地、麦冬、天花粉各10g;气虚者加党参、白术、黄芪、茯苓各10g;湿盛加苍术、黄柏、牛膝各10g; 疼痛甚者加延胡索10g,全蝎5g,蜈蚣2条和西黄丸。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主治】糖尿病伴发坏疽。

【方源】新中医 1983; (2) :39处方3【组成】玄参100g 忍冬藤100g 当归90g 赤芍50g 丹参花粉麦冬各30g 丹皮红花各10g【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滋阴清热,活血解毒。

【主治】糖尿病性坏疽,证属阴虚血瘀,热毒内蕴者。

症见口干欲饮,多食多尿,足趾溃烂、疼痛,夜间尤甚,彻夜不能入眠,形体肥胖,面红唇干,脉沉数。

【方源】新中医 1985; (4) :29处方4【组成】黄芪当归赤芍各50g 桃仁红花川芎各 20g 牛膝地龙各15g 党参白术茯苓各10g【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补气活血化瘀。

【主治】糖尿病性坏疽,证属气虚血瘀,阳气不达者。

症见口干口渴,多食多尿,无力,体胖,脉沉缓,足趾溃烂,皮色紫暗。

【方源】新中医 1985; (4) :29处方5【组成】公英地丁双花连翘各15g 赤芍10g 丹参 12g 防己10g 虎杖15g 土茯苓30g【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主治】糖尿病性坏疽,证属气滞血瘀,热毒壅滞者。

症见足趾破溃红肿,局部发黑,身热口干,舌瘦红,苔少而干,脉弦细。

糖尿病足的中药疗法

糖尿病足的中药疗法

糖尿病足的中药疗法糖尿病足的中药疗法。

糖尿病足属血管类外科疾病,治疗也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

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中医治疗方法。

这里济南糖尿病医院周燕大夫跟大家分享两个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方法。

方法/步骤一、糖尿病足的中药疗法一——拂痛外洗法首先配制中药方:吴茱萸、艾叶、海桐皮各15克,生川乌12克,川断、独活、羌活、防风各10克,细辛5克,生葱4条(全株洗净)切碎,米酒、米醋各30克,川红花、当归尾、荆芥各6克。

煎制方法:将药液煎成2000毫升,分两次,每次用1000毫升,药液不重复使用。

拂痛外洗法——熏洗法:糖尿病足初期(没有出现溃疡的时候使用,用来改善脚部供血不足)测药液温度40℃,浸洗患足及下肢20分钟。

水温下降时,可随时加温,使药液保持温度。

每天2次。

根据病情需要,药汤可浸到踝关节或膝关节以上部位。

拂痛外洗法二-——湿敷法:适用于糖尿病足坏疽者(糖尿病足出现足溃疡)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软布数层蘸药汤,趁热摊敷在患处,注意不要烫伤,另用一块消毒纱布不断地蘸药汤淋渍患处,持续淋渍20分钟。

二、糖尿病足的中药疗法二——湿敷治疗法第一步:将创面的坏死组织进行清理,做法:用碘伏对创面进行消毒,然后生理盐水洗净,用消毒后的剪刀将创面清理干净,直到露出健康的肉面为止。

第二步:使用于氏糖疽康成品外敷糖尿病足患处,每天四次,每次三十分钟,拔毒生肌,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期间要注意腐肉和毒液的清理。

注意:以上方法均可以缓解糖尿病足的症状,但是达不到彻底治愈。

温馨提示:济南糖尿病医院,创建于1992年,是山东省规模最大、最早的糖尿病专科医院。

数十位糖尿病专业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亲诊,为糖尿病患者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济南糖尿病医院独创的"捷生"保足疗法专业治疗糖尿病血管病病变、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溃烂、坏疽效果明显,中西医结合、内外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标本监治。

糖尿病烂脚用什么药好

糖尿病烂脚用什么药好

糖尿病烂脚用什么药好
一、糖尿病烂脚用什么药好1. 糖尿病烂脚用什么药好2. 糖尿病烂脚怎么治疗 3. 糖尿病烂脚如何护理二、糖尿病烂脚如何饮食三、糖尿病烂脚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烂脚用什么药好
1、糖尿病烂脚用什么药好改善周围神经病变常用的药物有:
1.1、改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药物:如肌醇。

1.2、神经营养药物如神经生长因子、康络素、甲基维生素B12等。

1.3、抗氧化及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

1.4、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的药物:如卡马西平、阿米替林、苯妥英钠等。

1.5、其他:如利多卡因、中药制剂等。

2、糖尿病烂脚怎么治疗抗感染治疗,糖尿病足由于组织缺血,抵抗力降低,同时处于高糖状态,极易感染。

由于血管不通,药物无法有效运输到感染部位,因此感染常常难以控制,有时甚至出现败血症。

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其次是链球菌、肠球菌、杆菌和厌氧菌等,耐药菌中绿脓杆菌较多见。

尽早取病灶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先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待培养结果后改用敏感抗生素。

神经性足溃疡的治疗,糖尿病足可利用改变足部异常应力的神经性溃疡可通过合理的保守治疗。

处理关键是减轻原发病造成的压力,通过足部压力计了解压力分布,然后利用特殊矫形鞋子或矫形器来改变患者足部压力。

改善神经功能可用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等可促进神经细胞核酸及蛋白合成、促进轴索再生髓鞘形成。

缺血性足溃疡的治疗,对于血管病变严重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

糖尿病足(痈疽)中医特色病症管理方案

糖尿病足(痈疽)中医特色病症管理方案

糖尿病足(痈疽)中医特色病症管理方案一.病名概念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合并下肢感染,导致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的疾病,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学消渴病脱疽基本一致,归属于中医"消渴"、"痈疽"的范畴。

二.诊断I.诊断名称中医:痈疽西医:糖尿病足2.中医诊断依据(I)病名诊断患足发凉、麻木、或灼热、疼痛。

皮肤颜色正常或苍白、发红、干黑、色暗或干裂。

皮肤干燥或水肿,坏疽溃烂,趺阳脉搏动减弱,组织溃破有恶臭脓水流出,分泌物黄稠或清稀。

多有消渴病史。

(2)证候诊断早期即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足的O期、1期,通常分3型辨证治疗:(1)气阴两虚,络脉不和:患肢发凉,麻木,局部皮肤色暗或干裂,伴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手足心热,舌淡暗,脉细或脉细数。

(2)阳虚血瘀:患肢皮肤温度下降,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伴夜尿频多,畏寒肢冷,脉细涩。

(3)热毒炽盛:局部皮肤灼热,疼痛,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中期即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足的2期、3期,一般分3型辨证治疗:(1)热毒炽盛、湿热搏结:发热,患肢皮肤发红,组织溃破有恶臭脓水流出,分泌物黄稠,疼痛难忍,病变发展迅速,舌红,苔黄腻,脉滑•(2)气血亏虚,瘀阻脉络:皮肤干燥或水肿,坏疽溃烂,创面棕灰,脓似粉浆污水,气味恶臭,脓腐难脱,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暗,脉细弱。

(3)阳气亏虚,脉络闭阻:伤口色淡白,肉芽色淡暗,或足趾干黑,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腰膝怕冷,四末不温,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晚期即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足的4期、5期,分3型辨证治疗:(1)肝肾阴虚,痰瘀互阻:局部病变已伤及筋、脉、骨质,皮色暗红,脓腐脱后肉芽淡红,脓水清稀,创口日久不敛,伴腰膝酸疼,双目干涩,耳鸣耳聋,手足心热。

(2)脾肾阳虚,脉络瘀阻:患肢冰凉、水肿,肉芽色暗,久不收口,夜尿频多,畏寒肢冷,涅清便酒,舌见瘀点或瘀斑,脉沉细。

(3)气血两虚瘀阻证:患肢局部皮温下降,皮肤颜色正常或苍白,肌肉萎缩,皮肤干燥或水肿,坏疽溃烂,创面棕灰,创口日久不敛,患者常呈现神疲乏力或胸痹心痛,舌质暗淡,脉沉迟无力或弦紧。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为你介绍最全面药方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为你介绍最全面药方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为你介绍最全面药方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严重表现,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和血管损伤引起的。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主要是通过调理气血、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药方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
1.降糖药物类
2.补气活血类
中医认为糖尿病足是气血不足、经络阻塞导致的,因此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党参、当归、川芎等,这些药物可以补气活血、通经络、改善患者的体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

3.祛瘀化痰类
糖尿病足在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痰湿瘀血,中医常用的药物有海藻、海参、茯苓、薏苡仁等,这些药物可以祛痰化瘀、排毒养颜,帮助患者清热消炎,促进康复。

4.营养调理类
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注重调理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建议患者多吃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等,控制摄入糖分和脂肪含量,保持适度的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防止糖尿病足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糖尿病足是一个综合性的疗法,不仅需要用药治疗,还需要患者自觉配合饮食调理、生活习惯改善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

选择合适的药物、配合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
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密切关注自己的症状变化,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愿患者早日康复,健康快乐地生活。

陈文伯治疗糖尿病严重者脚裂,脚部溃烂、褥疮方---三黄药面油

陈文伯治疗糖尿病严重者脚裂,脚部溃烂、褥疮方---三黄药面油

陈文伯治疗糖尿病严重者脚裂,脚部溃烂、褥疮方---三黄药面

治疗糖尿病严重者脚裂,脚部溃烂。

众所周知,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其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疾,糖尿病肾病非常可怕,陈老指出,大部分的糖尿病人,因为气血亏虚皮肤一旦出现小的裂口,就不容易愈合,容易造成进一步的溃烂。

针对这种小的创口,陈老给出了独家的小秘方“三黄药面药油”。

取黄连10克,黄芪15克,黄芩10克,三种药材压成药面,100毫升香油。

香油加热,依次倒入药面,调成药油涂抹患处。

简单两味食物治疗糖尿病足坏疽、褥疮溃烂、妙不可言!

简单两味食物治疗糖尿病足坏疽、褥疮溃烂、妙不可言!

简单两味食物治疗糖尿病足坏疽、褥疮溃烂、妙不可言!中医养生 2022-12-05 09:00 发表于云南木耳散治疗糖尿病足引起的坏疽效果很好。

本文介绍了木耳散的详细用法。

木耳散治愈四期褥疮褥疮是昏迷和瘫痪等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

一、二、三期褥疮一般外科常规处理,加强护理,辅以照射、按摩等措施,较易恢复。

褥疮四期,即坏死溃疡期,疮面较深,坏死组织呈黑色,恶臭,露出韧带、甚至骨骼,且多有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各种抗生素均不敏感,容易引起脓毒败血症,死亡率较高。

此病大多属于中医外科“阴疮”范畴,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用中医验方木耳散外用,治疗三例四期褥疮,均获痊愈,特予报道。

典型病例刘某,男,24岁。

1986年12月8日入院。

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48天。

在某医院诊断为格林巴利氏综合征,因护理不得法,发病第六天骶尾骨处出现褥疮,越来越深,疮面越来越大,经常感染发烧。

于第48天转入我院神经内科。

入院后诊断为格林巴利氏综合征合并骶尾骨处四期褥疮。

检查:双下肢肌力0级,肌肉萎缩,皮肤感觉胸2~6平段减弱,胸6平段以下消失,双侧膝腱反射消失。

骶尾骨处有一直径约4厘米的疮面,两边深达1.5厘米,中间骶骨外露,外观呈鞍形,绿色脓性分泌物较多,恶臭。

先后做两次分泌物细菌培养报告:(1)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对妥布霉素中度敏感。

(2)有绿脓杆菌生长,对多粘菌素中度敏感,其余均耐药。

褥疮处理:先后用妥布霉素80毫克,一日二次肌注;多粘菌素B50万单位,一日二次肌注。

同时外科换药引流,疮面先后上过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妥布霉素、白糖等,直至次年4月8日疮面未见任何好转,且呈加重趋势,曾因褥疮感染发烧告病危两次。

遍用西药罔效,无奈之中,求之于中医,希望配中药外用。

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木耳散一方,颇为简便易行,遂为之试用。

取黑木耳30克(焙干,去杂质)研细末、白糖30克,混合后加温开水调膏外用,隔日一次换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