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

食安管理新形势下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王博文(民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甘肃武威 733300)摘 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餐饮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确保网络餐饮食品的安全与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与挑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行业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of Online Cater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WANG Bowen(Minqin County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Wuwei 7333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twork catering industry has ushered in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ow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network catering food,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needs to be resolved at presen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online catering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alyse the reasons for its emergence,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relevant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ndustry standardization and development.Keywords: online catering; food safety; supervise近年来,网络餐饮迅猛发展,因其服务便捷、选择多样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04
案例分析
国内外网络订餐平台监管案例
国内案例
国外案例
美团外卖:2018年,美团外卖因未按规定进 行食品经营许可证报送、超范围经营等问题被 上海市消保委约谈。
饿了么:2019年,饿了么平台因存在无证无照经营 、超范围经营等问题被央视“3·15”晚会曝光。
UberEats:2020年,UberEats在西班牙被指 控为“避税天堂”,未向西班牙政府缴纳相应 的税费。
加强监管力度
加大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监管力 度,实施严格的监测和处罚措施。
提高商家准入门槛
加强对网络订餐商家的资质审核和 管理,提高准入门槛。
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网 络订餐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自我保护 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监管现状
网络订餐平台增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 的网络订餐平台涌现出来,如 美团、饿了么等,这些平台为 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餐饮选择
。
食品安全意识提高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 断提高,消费者对网络订餐的食 品安全问题也更加重视。
监管力度加强
政府对网络订餐的监管力度也在不 断加强,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 政策。
商家资质参差不齐
网络订餐商家资质参差不齐,部门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不够,缺乏有效的监测和处罚措施。
消费者安全意识薄弱
消费者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认识不足,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研究展望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
进一步完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法规 ,提高监管效率和覆盖率。
针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法律法规, 导致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给消费者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研究——以什邡市为例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研究——以什邡市为例摘要:“互联网+餐饮”飞速发展,外卖行业已经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网络订餐常态化。
网络订餐在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食品安全等问题,不良商家的存在与政府监管的漏洞让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网络餐饮的快速性、隐蔽性、跨地域性让消费者在订购时难以辨别食品的安全性,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对餐饮行业的有效监管变得十分重要,提高市场准入规则、完善政府监管体系、优化监管方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网络支付技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智能家电、网络订餐都只需手指轻轻一点,就能实现目的。
近年来,四川省什邡市的网络订餐规模不断扩大,增长令人惊叹。
美团、饿了么等大型网络订餐平台纷纷布局抢占市场,以各种手段吸引餐饮店入驻。
在利益的驱使下,平台放松了对商家入驻标准的管控,商家放松了对自身的约束。
网络餐饮单位急于逐利,经营不规范,给什邡市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1.网络订餐发展现状“懒人经济”效应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外卖市场蓬勃发展,2019年,我国外卖行业规模已经超过6000亿元,中国外卖消费者规模达到约4.6亿人,各平台商家入驻率、订单增长量、业务覆盖率、消费者数量迅猛增长①。
网络订餐现在不仅存在与市区,还在向城郊、大型乡镇渗透,什邡市作为县级市,经济比较发达,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共有取证的餐饮单位6000家,市区外卖配送以饿了么、美团为主,辅之以商家自行配送,镇一级,基本是商家自行配送,近年来城镇扩大化,外加两所大学的建成、开始招生,市区人口数量增多,外卖覆盖区域也随之增加,网络订餐在什邡市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1.网络订餐政府监管现状2.1范围广网络订餐时常打破地点限制,跨区域配送,涉及地域广,配送人员数量多,随机性强,情况复杂,有些是平台配送,骑手健康问题有保障,有些小餐馆选择独立配送,难以检测人员情况,为监管部门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完善对策探讨

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完善对策探讨董文甫(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 030001)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餐饮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与之相关的餐饮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
为了进一步改善网络餐饮的卫生条件,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不足,并提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对策,以期打造良好的网络餐饮环境。
关键词: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n Online Catering IndustryDONG Wenfu(Taiyuan Tourism College, Taiyuan 030001, China)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network catering is accelerating, and more and more related food safety problem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health conditions of network catering, ensur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hortage of network catering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f network catering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to create a good network catering environment.Keywords: online catering industry;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problems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需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实现食品全链条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网络订餐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电子商务317网络订餐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海 燕 锡林郭勒盟市场监督管理局摘要:目前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网上信息的传递越来越迅速,应运而生的网络订餐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
而人们在运用网上订餐这种方式进行消费时,网络订餐市场监管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在网络订餐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网络订餐市场的整体监督管理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转变,提高整体监督质量。
关键词:网络订餐;市场监督;优化中图分类号:F724.6;F71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6-0317-01一、目前网络订餐市场概况在网络订餐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网络订餐市场的主体类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当前,网络订餐市场的主体类型可以分为入网商家和网络订餐平台。
其中的网络订餐平台包括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入网商家则是通过现有的订餐平台销售自身的食品,或者通过自有网站销售食物,部分商家还会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开展自身的市场。
目前,在进行网络订餐方面的销售过程中,网上商家的整体管理存在问题,无法有效保证所有入网商家的卫生标准以及送餐环节等达到规定要求;同时,在进行网络订餐的过程当中,可能出现跨区域的现象,使得整体监管更加困难;另外,网络餐饮平台存在部分商家入网条件审核问题,造成对商家的入网审核问题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这些都是一些网络订餐市场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市场监管,优化整体网络订餐环境。
二、网络订餐市场存在的具体问题1.网络订餐市场监管协作性不足网络订餐市场主体涉及范围较广,致使网络订餐市场管理除了涉及到的范围之外,整体涉及的监管部门也较多,对于网络订餐市场监管,除了公安、网信办等部门,还需要通信等部门的大力协作,才能够对网络订餐市场进行有效监督。
但是,在当前的网络订餐市场管理中,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整体协作存在问题,使得信息无法有效传递、管理制度和部分措施无法得到具体、有效的落实。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研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订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手机App或者网站,消费者可以方便地下单订购各种美食,而商家也能够依托网络平台来扩大销售渠道和提升知名度。
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尤其是一些网络订餐平台上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政府应该如何加强对网络订餐食品的监管,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呢?一、当前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1. 标准不统一,监管空白目前,我国对于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监管还不够完善,存在着标准不统一、监管空白等问题。
由于网络订餐平台的涉及范围广泛,且经营者众多,有些小规模的经营者可能并没有获得相关资质或证照,缺乏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管理意识。
这就容易导致一些食品安全隐患的存在,比如食材不合格、餐饮环境不卫生等问题。
2. 第三方配送环节食品安全隐患大在网络订餐过程中,第三方配送环节也是食品安全的一个薄弱环节。
配送员在接触食品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食品污染的风险,而且配送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环境因素都会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在目前的监管中,对于第三方配送环节的监管力度还不够,监管缺失导致了食品安全隐患的存在。
3. 消费者难以监督,维权不易消费者在网络订餐过程中往往难以直接监督食品的安全状况。
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的维权渠道也相对狭窄,很难得到有效的赔偿或补偿。
这就容易导致一些商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忽视和漠视,进而加剧了食品安全隐患的存在。
二、政府监管应该具备的要点1. 加强对经营者的资质审核和管理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订餐平台经营者的资质审核和管理,规范其经营行为,并严格要求其取得相关的许可证和证照。
对于没有获得相关资质的经营者,应该坚决予以取缔并依法打击。
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法经营者的存在,并确保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2. 设立食品安全标准针对网络订餐食品,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明确食品从采购、加工到配送的整个流程中所应该遵循的各项标准和规章。
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及探讨

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及探讨摘要:网络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在给社会大众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新挑战。
本论文旨在深入分析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并探讨相关解决方案。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受到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信息不对称、监管缺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监管和管理的建议,包括加强信息披露、建立全面的监管框架、推动行业自律等。
本研究旨在为网络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餐饮业迅速崛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消费者可以轻松通过手机应用或网站点餐,享受各种口味的美食,而不必离开家门。
然而,与传统餐饮业不同,网络餐饮业的特点和运营模式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而餐饮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与食品相关的问题可能会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
网络餐饮业的迅速发展和复杂性使食品安全监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探讨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监管和管理的建议,这些建议旨在为网络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促进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二、网络餐饮业的特点(一)数字化订餐与送餐服务网络餐饮业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数字化订餐和送餐服务的普及。
消费者可以轻松使用手机应用或网站订购食物,送餐员将食物迅速送达消费者的手中。
这一特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使消费者能够在家中或固定地点享受美食,适应了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
(二)多元化的美食选择网络餐饮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可以提供多元化的美食选择。
这些平台通常聚集了各种餐馆和美食供应商,涵盖了各种菜系、口味,可以针对不同的饮食习惯做定制。
消费者可以轻松地选择他们喜欢的食物类型,满足不同的口味需求。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订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较于传统的餐饮方式,网络订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网络订餐中,食品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政府的监管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分析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现状1. 高科技手段带来的挑战从传统的餐饮方式转变到网络订餐,一大改变就是食品供应链更加复杂,从生产到配送到最后的消费者手中经过了更多的中间环节。
而这些环节中,食品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
在生产环节中,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使用劣质原料或违规添加剂,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
在配送环节中,可能存在温度控制不当、交叉污染等问题,也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2. 第三方平台的监管难题网络订餐的平台多以第三方机构为主导,但对于这些第三方平台来说,监管难题也是一个挑战。
一方面,第三方平台往往只担任信息传递和交易撮合的作用,其对于商家的真实情况了解有限,这就为一些不法商家提供了便利;第三方平台在对商家的审核和监管上也存在漏洞,可能会出现审核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
3.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越发关注。
而在网络订餐中,消费者往往无法直接接触和了解到食品的生产环节,对于食品安全的保障也存在疑虑。
一旦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的投诉和维权成为了一大问题,而这也对网络订餐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1. 规范市场秩序政府监管在网络订餐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规范市场秩序。
通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订餐市场进行规范,严格审核商家的资质和行为,杜绝不法商家的存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政府还可以对网络订餐平台进行监管,督促其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市场秩序的良好运行。
2. 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政府在网络订餐中还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研究作者:王思月来源:《管理观察》2019年第27期摘要:当前,方便快捷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这一严重隐患,并未随着政府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而得到有效遏制。
频发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事件体现了政府监管的问题。
本文简要分析了在政府监管不力的原因下提出了相应的顶刊桑作对策,认为应在法律法规、监管模式、信息公开、监管主体等方面解决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中图分类号:F724.6;F719.3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使“互联网+”的模式日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各个方面。
传统的餐饮服务顺应趋势,借助网络完成了“互联网+餐饮”的线下到线上的转换,网络订餐随之产生。
但随着各种网络订餐平台的入市发展,各种不符合食品安全规范要求的问题日渐显现出来。
食品安全的监管作为政府重要职能,监管部门积极回应消费者用餐安全,是建立服务型、保障型政府的重要方式。
而频发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事件与3.15晚会上曝光网络订餐平台的乱象,让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管提出了质疑。
如何重获公众信任,转变监管困境对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从造成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政府监管不力的原因入手分析,得出可操作性的具体改进措施。
1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政府监管不力的原因1.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订餐兴起于2013年,政府前无经验可依,因而不能对其有预见性的预防,故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滞后。
2015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才填补了互联网外卖行业法律的空白。
新食品法规定了网络订餐外卖平台的责任,要求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其准入资质。
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商家不得入驻外卖平台且上报给相关食品监管部门,对于不遵守相关规定的外卖平台,政府监管部门可依法对其处以5万以上20万以下的罚款,并责令改正。
但互联网外卖行业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环节繁多,单一方面的规定不足以发挥治理效用。
政府对于外卖平台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也不足以震慑大量融资上市的网络订餐平台。
法律法规的缺失大大限制了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工作的执行,导致了监管的惰性以及监管结果的无效性。
政府的监管过程也常因无法可依及执法乱序而遭受非议,成为目前政府监管面临的尴尬境遇。
1.2 政府监管模式不适用我国传统食品的安全监管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协调工作的综合监管方式。
政府对于“互联网+餐饮”这一新兴业态没有建立起相适用的“互联网+”的监管模式。
依然“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多部门共同监督和管理”的监管方式,目的想让食品制造的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得到政策主体的管理和指导。
但同时因部门之间职能界限不清、监管职权不明、信息保护、交流缓慢造成管理反复和管理盲区,直接导致政府监管效率的低下。
互联网外卖市场信息的瞬息万变、网络订餐经营主体的庞大复杂与跨地区性,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速度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我国工商机构等部门人数、能力的有限,对网络订餐市场的管理也有限,故而使政府在当前的监管模式下难以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
1.3 食品安全信息碎片化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涉及主体有四个:一是消费者;二是网络食品经营者;三是外卖平台;四是政府监管部门,主体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严重阻碍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
消费者作为了解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最少的一方,处于劣势地位。
網络食品经营者则掌握包括餐饮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的线上线下全部信息。
外卖平台掌握着所有网络食品经营者的部分食品生产信息和所有入网餐饮单的数量、线上经营情况、线卜经营的消费投诉情况,以及网络订餐配送的食品安全情况等线上信息。
政府则掌握了网络食品经营者的主体资质情况,以及对线下经营、消费投诉情况的实体经营监管数据的线下信息。
政府作为主要监督者没有向社会公众公开相关信息,也没有和外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使得外卖平台自治有限,政府自身监管难度增大。
1.4 监督主体单一力量薄弱近年来频发的网络食品安全事件表明,单一的政府监管已无法满足互联网新形势下食品安全治理的需要。
网络订餐涉及复杂且业务范围遍及全国各大城市,故外卖平台的准入审查作为一道安全屏障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网络订餐平台之间的市场竞争,放松了对入网经营主体的资质审查。
平台的审证人员非相关专业人员且为了提高业绩帮助一些无证、无照的不法商户冒用、伪造许可证件,上传虚假材料来入驻平台。
消费者在订餐时很少主动了解店家经营资质,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尽管当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由于食物比较廉价,但维权成本相对较高且证据难以搜集,往往自认倒霉放弃与卖家干涉或向政府监管部门投诉与举报,维权意识不高。
监管对象的庞大复杂,政府监管力量的有限,行业监管、公众监督这些市场与社会监管力量的缺失,是网络订餐乱象从生得不到治理的关键。
2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对策2.1 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我国目前没有制定专门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系统法规,针对这一领域法律的缺失,导致政府实施监管的困难,加快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系统立法已迫在眉睫:一是注重事前监管。
我国政府一般的法律制定都是事后原则,这样只能起到惩罚作用而不能做到提前避免。
应建立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机制,实施合理的日常监管,将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二是从笼统到细化。
现有的关于互联网外卖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定比较宽泛,并没有具体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与监督渠道。
政府应加强这一方面的细化与补充,防止不良商家有空可钻;三是食品安全立法要顺应当下社会发展,结合我国国情,处理好新设法律与已有法律体系之间的关系,适当修改和完善以前不适合的法律法规。
采用多种处罚手段并用,提高违法成本到足以能震慑到违法相关主体,并适当增加行政处罚的相关约束,多方面来遏制违法经营的不良风气。
2.2 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政府相对互联网外卖这一新兴行业应创新监管模式,用互联网监管互联网。
把网络监测系统引用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运用大数据处理广泛的发现存在的问题隐患,方便及时指导外卖平台和入网经营者进行整改。
传统的监管模式在食品源头管理部分和外卖食品的配送环节并没有发挥到有效作用。
推进网络订餐食品原料采购、运储到配送都统一的机制,按其流向形成具有唯一性的追溯代码。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下可设立网络食品安全办公室,纵向再延伸到省和市设置相对应的机构来专门进行承上启下的网络食品安全管理。
为明确各部门职责划分、避免职能交叉,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问责制度,强化监管部门的主体责任,对其责权范围作出具体规定,且落实到法律法规上。
同样为了避免相关部门间的裙带关系,将问责主体由政府扩大到社会机构、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由内部纠错机制向外部问责进行转变。
2.3 打破信息壁垒,推进合作共享政府监管部门与第三方平台信息共享,建立协作机制,能大大提高检查的力度和效度。
第三方平台要有明确的商户登记制度,和完善的入网商户资质备案库及经营者守信失信信息库,并将信息库的数据及时更新与反馈给相关政府部门。
政府监管部门应日常监督,定期抽检信息库的登记信息。
要求经营者基本信息有变更应及时报告,对于不符合的商家让其进行补充以及更新的同时还要对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进行情况公示,以便共同监督管理。
政府还应为消费者提供包括免费查询电话、简单的一键查询功能等多种食品信息数据获取方式,设立简便快捷的消费者投诉通道,接到违规违纪举报及时与违规单位的所属网络订餐平台共同进行线上线下齐抓共管,保障消费安全。
2.4 扩展监管主体,行业联盟自治政府受自身能力限制导致监管力量薄弱,应调动起社会与市场层面作为监管主体的监督力量:一是社会层面,政府应积极引导网络订餐消费者、新闻媒体、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社会部门加入监管队伍中来;二是市场层面,政府应该鼓励和促成市级层面的网络订餐平台企业形成行业联盟,建立行业协会。
协会定期举行会议,针对当下行业内部面临的共性问题研究解决对策。
协会规定对有违规行为的入网单位实行行业内部黑名单制度,例如无证无照的商家被一平台发现立即下线,且其他平台不得入驻。
餐饮协会为了解决网络订餐食品消费者不能亲眼看见食物加工全过程的问题,发起了“明厨亮灶”行动,鼓励商户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的方式让消费者眼见食品加工全程。
政府则联合行业协会、公益企业等共同搭建平台,通过相应的制度扶持和适量补贴来让更多的商家加入到这种公开加工模式,实现加工全程监管。
3 结束语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对于这一新兴行业没有相关的监管经验能依照。
食品安全法多但相关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却无法满足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形势的变化。
政府自身监管机制缺陷和监管模式落后导致管理能力的有限,且社会与市场两大主体监督的缺位,共同造成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監管。
基于此,政府作为监管的主体,制定系统立法、弥补自身缺陷、创新监管模式,并发挥领导优势充分调动起社会与市场作为监管主体,增加监管力量共同改变当前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不力的现状。
参考文献:[1]任峰.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2]毛建国.市场监管要有互联网思维[N].扬州日报,2016-8-30(A 02).[3]何嘉懿.我国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之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8(7):35-36.[4]吴永婵.政府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J].商,2016(15):69.[5]张舒恺,雷欣.互联网外卖食品安全监管问题[J].现代食品,2016(3):49-53.[6]林俐.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改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