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合集下载

蔡元培生平

蔡元培生平

走进名家——蔡元培简介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中国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生平经历少年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举人,十六年会试贡士,未殿试。

十八年赴殿试,获二甲第三十四名,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补翰林院编修。

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

早期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

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学教习。

二十八年与蒋观云等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事务长。

夏,游历日本,同年秋回国,在上海创设爱国女校及爱国学社,任总理。

并以《晨报》为阵地,提倡民权,宣传排满革命。

三十年冬与陶成章、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被推为会长,次年加入同盟会。

三十年赴德意志帝国留学。

民国初年民国元年(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

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

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

“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

被迫辞职后,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教育和讲学。

民国十六年后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九·一八”事变后“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拥护国共合作。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

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主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共产党员。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的一生

蔡元培的一生

子集等传统经典。后来他前往杭州,考入了著名的 诂经精舍,师从著名学者俞曲园学习经学。在此期
01
间,他开始对西方文化和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
开始自学英文和数学等学科
1892年,蔡元培在杭州创办了"西泠印社",旨在推
广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1894年,他前往上海,担 任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长,开始了一段
01
教育生涯。在此期间,他积极推动教育改革,提倡
实用主义教育,主张学生应当全面发展
3
政治活动
政治活动
1902年,蔡元培在杭州创办了"浙江大学",并 担任该校的校长。在此期间,他积极投身于政 治活动,主张民主和自由。1905年,他参与了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并担任了同盟会上海分部 的负责人。在他的领导下,同盟会上海分部积 极开展反清革命活动
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
01
蔡元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教 育家的光辉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
02
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社会
活动家
他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文化教育
03
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
现代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
-
Thank You
感谢你的观看
XXXXXX
THANK YOU
202X
蔡元培的一生
部门:XXX 汇报人:xxx
1 早年生活 3 政治活动 5 总结评价
-
2 教育事业 4 晚年岁月
蔡元培的一生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是中国现代 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 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 想家

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优秀5篇)

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优秀5篇)

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优秀5篇)蔡元培,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蔡元培:一生事教全心救国的人世楷模

蔡元培:一生事教全心救国的人世楷模

蔡元培:一生事教全心救国的人世楷模1. 引言1.1 蔡元培的生平简介蔡元培(1868年- 1940年),字季敬,号诱华,江苏省启东县人。

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祖籍浙江绍兴。

自小耳聪目明,聪颖过人。

幼年时跟随诗人黄遵宪学习书法和著作,继学习经史百家。

1896年在上海创办私塾学东书院,后升格为东吴大学,1991年更名为南洋公学,1921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1918年出任北洋政府教育部长。

1928年担任国立北平大学校长,次年北平大学更名国立北京大学,继任第一任校长。

1931年创办中国自然科学地图,致力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

蔡元培非常强调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

他的办学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2. 正文2.1 蔡元培的教育理念蔡元培强调以德育为先。

他认为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才能成就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他提倡教育要注重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栋梁。

蔡元培倡导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他认为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

他强调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蔡元培提倡注重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来制定教育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他主张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蔡元培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德育为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个性发展。

他的教育理念深受人们的尊敬和赞扬,对当今教育事业仍具有启示意义。

2.2 蔡元培在教育事业中的贡献蔡元培在教育事业中的贡献非常突出,他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蔡元培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自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五育并举的思想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1.提出背景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

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

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2.军国民教育清末由国外传出,蔡元培认为,他并不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在中国,却是“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主要原因:(一)从国外环境看来,我国处于“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二)就国内情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

可见,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3. 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

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4.公民道德教育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

蔡元培小故事

蔡元培小故事

蔡元培小故事
蔡元培,字静亭,号木庵,江苏省镇江人。

他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
政治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蔡元培为人谦和、学识渊博、胸怀宽广,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蔡元培小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他自幼聪颖,好学不倦,家境虽然贫寒,但他却十分勤奋,刻苦钻研。

据说,蔡元培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的母亲为了供他读书,经常割下自己的一根头发,去卖来买书。

蔡元培深受母亲的教育,从小就懂得珍惜知识,珍惜学习的机会。

蔡元培年轻时就展现出了改革教育的雄心壮志。

他曾在北洋政府任教育总长,
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方案,力图改变当时中国教育的现状。

他主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蔡元培一生都在追求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他曾说过,“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

”他深知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因此他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更多有志气、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蔡元培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备受世人赞赏,他被誉为“中国教育的泰斗”。


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也一直激励着后人。

蔡元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才华、有勇气,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蔡元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也一直激励着后人。

蔡元培的故事告
诉我们,只要有才华、有勇气,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中国近代教育先驱蔡元培

中国近代教育先驱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年),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

他幼时接受传统教育,25岁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升补翰林院编修。

这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有识之士预感到国家将面临更大危机,提倡变法,蔡元培思想亦偏向维新,特别佩服谭嗣同。

戊戌维新失败后,蔡元培对清廷深感失望,返回绍兴,就职于新式学校。

蔡元培在晚清时期先后任教于中西学堂、上海澄衷学堂、南洋公学,还创立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爱国女学。

另一方面,他创办《俄事警闻》(后改《警钟日报》),并加入中国同盟会,任上海分会会长,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07年,他在驻德公使孙宝琦资助下前往德国柏林,开始了四年的留学生涯,期间主要研究哲学、美学、心理学和民族学。

1911年武昌起义后,蔡元培回到上海。

次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他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任内颁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确立了近代式的教育体制,并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描绘自己的教育蓝图。

同年7月,他因不满袁世凯专权,辞去教育总长之职,再赴欧洲。

1916年蔡元培回国,接任北京大学校长。

他支持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周树人)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

五四运动中,他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积极营救被捕学生。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蔡元培任大学院院长,专注于发展国家文教事业和学术研究。

他主张的大学院及大学区制,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新尝试,并主张教育事业要与学术研究相配合。

1928年,蔡元培获任命为中央研究院院长,在他的领导下,中央研究院于储备人才、扶掖专家及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成果。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蔡元培原拟取道香港前往西南,主持西迁后的中央研究院,但因年老体弱而滞留于港。

居港期间他一直关心抗日活动,争取国际支持。

最终蔡元培于1940年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视教育为救国的基本途径。

蔡元培

蔡元培

蔡元培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868年1月11日出生,1940年3月5日病故于香港九龙。

曾被聘为焦作工学院名誉校董。

蔡先生6岁入私塾读书。

从18岁到22岁,他读书十余万卷,其中重要书籍还作了批注。

在这期间他学习日文、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拉丁文等,并广泛浏览各国思想家的书籍,养成了他不主一家、兼收并蓄、新旧贯通的治学精神。

23岁在浙江乡试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补行殿试,任翰林院编修。

30岁蔡先生由北京回到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即校长),36岁曾被推为光复会会长。

41岁前往德国求学,46岁任国民教育总长,任满7个月后辞职到德国再做学生,后又转往法国读书数年。

51岁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声名赫赫。

63岁主持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在这期间,蔡先生被焦作工学院聘为名誉校董,并为“焦工同学录”题词:“好学力行”。

蔡元培先生在哲学方面的著作有:《哲学要领》、《哲学大纲》、《哲学纲要》;在伦理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学史》;在美学方面的主要论文有:《以美育代宗教说》、《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美术的起源》、《美术的进化》、《美学的进化》及《美术与科学的关系》等;其他方面的著作有:《石头记索隐》、《娇怪学讲义录》、《文变》等;还写过《修身教科书》五册,民国初年被各中学普遍采用。

蔡先生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品格是中华民族的无穷财富。

孙中山先生曾对蔡先生大加赞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给蔡先生以很高的评价,认为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奋斗了40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北大之父蔡元培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功绩卓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其74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 74年的人生历程, 年的人生历程 南京临时政府时代, 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 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 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 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 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 建主义的教育制度, 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 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 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 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一,朴素为人
"先生一生专力于革命和教育事业,素不知家产. 先生一生专力于革命和教育事业,素不知家产. 先生一生专力于革命和教育事业 一般人言家无积蓄为家徒四壁, 一般人言家无积蓄为家徒四壁,先生在六十岁以 徒四壁"的房子也没有. 前,连"徒四壁"的房子也没有.……(时任北 ( 大校长)当孙氏第一次接受访问送出时, 大校长)当孙氏第一次接受访问送出时,见门前 无车辆,曾对先生说: 你现在不可再徒行了. 无车辆,曾对先生说:"你现在不可再徒行了." 先生唯唯.第二次来时又如此, 先生唯唯.第二次来时又如此,孙氏于是买了部 新马车送给他.过了些时间因事再访, 新马车送给他.过了些时间因事再访,孙氏见所 赠新车还未应用,等先生走后, 赠新车还未应用,等先生走后,随着派人将自己 常御的马再送去. 常御的马再送去.
三-1,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教员方面: 教员方面: 作为民主主义思想家, 作为民主主义思想家,蔡元培首先聘请 陈独秀,胡适,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新派人物担任北 大教授,这是很自然的事.但除此以外, 大教授,这是很自然的事.但除此以外, 他对确有真才实学的旧派人物, 他对确有真才实学的旧派人物,包括曾经 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刘师培, 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刘师培,顽固守旧 的黄侃, 的黄侃,反对共和的辜鸿铭以及尊孔为教 的梁漱溟等人也予以聘任甚至破格聘任. 的梁漱溟等人也予以聘任甚至破格聘任.
三-2,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践行者 当然,蔡先生的兼容并包并非无原则的自 当然, 由包罗. 由包罗. 蔡先生请刘师培讲六朝文学但决不允许刘 提倡帝制, 提倡帝制,请辜鸿铭讲英国文学但决不允 许辜提倡复辟,反对共和.其次, 许辜提倡复辟,反对共和.其次,兼容并 包的各种学说必须"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包的各种学说必须"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 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否则是不会让 其出现在北大讲堂上的. 其出现在北大讲堂上的.
二,知进知退
第五次辞职原因有点例外,因为北大学生发 第五次辞职原因有点例外, 生讲义风潮,对讲义收费不满闹事而辞职. 生讲义风潮,对讲义收费不满闹事而辞职. 这次风潮由胡适调停解决. 这次风潮由胡适调停解决. 第六次辞职是因为罗文干被冤枉逮捕,他了 第六次辞职是因为罗文干被冤枉逮捕, 解罗文干的人格和清白,不与北洋政府同流 解罗文干的人格和清白, 合污,他向总统和教育部提出辞职, 合污,他向总统和教育部提出辞职,还写了 一篇《关于不合作宣言》的文章. 一篇《关于不合作宣言》的文章.他的这次 辞职社会反响很大,舆论强烈, 辞职社会反响很大,舆论强烈,教育总长也 因此下台.总统黎元洪出面挽留, 因此下台.总统黎元洪出面挽留,他辞职不 但不再到校,由蒋梦麟代理. 成,但不再到校,由蒋梦麟代理.
一,年,死后无一间屋, 蔡先生为公众服务数十年,死后无一间屋, 蔡先生为公众服务数十年 无一寸土,医院药费一千元,蔡夫人至今 无一寸土,医院药费一千元, 尚未给付, 尚未给付,只在那里打算典衣质物以处丧 衣衾棺木的费用, 事,衣衾棺木的费用,还是王云五先生代 筹的……" 筹的 (王世杰《追忆蔡先生》) 王世杰《追忆蔡先生》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学界泰斗
——蔡元培 ——蔡元培
组员:谭翘,李蓓,李安琪,赵正, 组员:谭翘,李蓓,李安琪,赵正,梁晓阳
简介 蔡元培(1868— 蔡元培(1868— 1940),字鹤卿, ),字鹤卿 1940),字鹤卿, 号孑民, 号孑民,民主主义 革命家和教育家. 革命家和教育家. 曾任教育总长, 曾任教育总长,北 京大学校长, 京大学校长,人学 院院长, 院院长,中央研究 院院长等职. 院院长等职.
二,知进知退 蔡元培从51岁出任北大校长到61岁最 蔡元培从51岁出任北大校长到61 51岁出任北大校长到61岁最 后卸任,共在任十年, 后卸任,共在任十年,但实际上在校 时间不足五年, 时间不足五年,期间他曾七辞北大校 长而不准.有人曾做过统计, 长而不准.有人曾做过统计,说蔡元 培一生辞职了24 24次 培一生辞职了24次.蔡元培为何在北 大就辞职了七次呢? 大就辞职了七次呢? 七次辞职,各有原因. 七次辞职,各有原因.
二,知进知退
第一次辞职是因为反对拥宣统废帝复辟.不过复辟 第一次辞职是因为反对拥宣统废帝复辟. 闹剧只玩了12天就完蛋了.他于当月23日回北大. 12天就完蛋了 23日回北大 闹剧只玩了12天就完蛋了.他于当月23日回北大. 第二次辞职是因为北大学生要到北洋政府请愿,反 第二次辞职是因为北大学生要到北洋政府请愿, 对中日一个军事协定,他劝说不成,当天请求辞职. 对中日一个军事协定,他劝说不成,当天请求辞职. 第三次辞职是在五四运动期间,他奔走要求释放被 第三次辞职是在五四运动期间, 抓的游行学生,以辞职表示和北洋政府的不合作. 抓的游行学生,以辞职表示和北洋政府的不合作. 结果因为政府一再挽留,他辞职不成. 结果因为政府一再挽留,他辞职不成. 第四次辞职是在1919年12月31日,北京教职员因为 第四次辞职是在1919 12月31日 1919年 不信任教育部,全体停止职务, 不信任教育部,全体停止职务,他作为校长当然要 辞职. 辞职.
二,知进知退
1926年 1926年6月28日,也就是三年半以后,他 28日 也就是三年半以后, 从欧洲回国,第七次提出辞职,仍没有获 从欧洲回国,第七次提出辞职, 但他没有再回到北大. 准,但他没有再回到北大.加上北大师生 和北京九个学校的恳切挽留,又没有辞成. 和北京九个学校的恳切挽留,又没有辞成. 一直到了1927 1927年 一直到了1927年7月军阀张作霖取消北大改 为京师大学校,他的校长名义才取消. 为京师大学校,他的校长名义才取消.
简评/// 简评///
从1916月以来,10年间,北洋政府的总统就换了5 1916月以来,10年间,北洋政府的总统就换了5 月以来 年间 还有临时执政1 摄政2 内阁总理换了30 30次 次,还有临时执政1人,摄政2人,内阁总理换了30次, 而蔡元培一直是北大校长. 而蔡元培一直是北大校长. 他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辞去北大校长的职务? 他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辞去北大校长的职务?除 了上面说到的具体原因, 了上面说到的具体原因,还有一个答案就在他自己写 关于不合作宣言》这篇文章里. 的《关于不合作宣言》这篇文章里.他开篇引用了 易经》的话, 小人知进而不知退" 他不是小人, 《易经》的话,"小人知进而不知退".他不是小人, 是君子,所以他知" 他想起1919 1919年春天华北欧 是君子,所以他知"退".他想起1919年春天华北欧 美同学会在清华开会,有人发言说, 美同学会在清华开会,有人发言说,现在政府哪个部 门能离得开留学生,如果留学生都辞职, 门能离得开留学生,如果留学生都辞职,政府当得起 吗?他提出在黑暗恶劣的时局面前知识分子要懂得进 退有时候比不进重要,所以提出"不合作" 退,退有时候比不进重要,所以提出"不合作"三个 为了表示自己的不合作,他一次次辞职, 字.为了表示自己的不合作,他一次次辞职,一方面 是以告退的形式维护自己的人格自尊, 是以告退的形式维护自己的人格自尊,一方面是抗议 和示范. 和示范.
一,朴素为人
"光绪三十年间,先生在上海,办爱国女子学校, 光绪三十年间,先生在上海,办爱国女子学校, 光绪三十年间 又治《警钟报》 为革命之倡导,隆冬之日, 又治《警钟报》,为革命之倡导,隆冬之日,余 往访,先生仅服薄棉袍,长才敝膝,受寒, 往访,先生仅服薄棉袍,长才敝膝,受寒,流涕 不绝. 蔡元培逸事》马叙伦) 不绝."(《蔡元培逸事》马叙伦) "天气非常寒冷,编辑室大而且空,并无火炉设 天气非常寒冷,编辑室大而且空, 先生每晚总须写撰两篇论文——一篇文言, 一篇文言, 备.先生每晚总须写撰两篇论文 一篇文言 一篇白话.那时先生右手冻疮溃裂, 一篇白话.那时先生右手冻疮溃裂,肿得好似馒 头一般.我记得先生右手套了半截露指手套, 头一般.我记得先生右手套了半截露指手套,将 左手放在大衣袋里取暖, 左手放在大衣袋里取暖,仍旧冷冰冰的座在那里 工作. 纪念蔡孑民先生》马鉴) 工作."(《纪念蔡孑民先生》马鉴)
胡适眼中的蔡元培 "我们回想一下,在过去数十年间,在思想 我们回想一下,在过去数十年间, 我们回想一下 文化界执着火炬而不断前进的有几个? 界,文化界执着火炬而不断前进的有几个? 数十年如一日,不为利禄变节的有几个? 数十年如一日,不为利禄变节的有几个? 始终忠实于真理,不愧屋漏的有几个? 始终忠实于真理,不愧屋漏的有几个?为 民主自由而奋斗到底, 民主自由而奋斗到底,不避刀俎斧钺的有 几个?始终成为青年导师,知行合一, 几个?始终成为青年导师,知行合一,不 欺骗青年的,又有几个? 欺骗青年的,又有几个?" 我所见的蔡元培先生》胡愈之,1940年 (《我所见的蔡元培先生》胡愈之,1940年)
一,朴素为人
直到十一年底,我们看见不少"一九二三型"汽 直到十一年底,我们看见不少"一九二三型" 在车的左右各站着一个彪型战士, 车,在车的左右各站着一个彪型战士,腰间挂着 饰有五色流苏的木刻枪, 饰有五色流苏的木刻枪,在故都的大街上电掣飚 驰而过,而先生还坐在这部表面斑驳的车厢里, 驰而过,而先生还坐在这部表面斑驳的车厢里, 仍由这匹有气无力的马每天按时拖到北大第一院 上班. 上班." (曹建《蔡孑民先生的风骨》) 曹建《蔡孑民先生的风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