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如何教会小学一年级孩子与人交往
培养小学一年级孩子的社交能力

培养小学一年级孩子的社交能力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将面临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学生活。
在这个阶段,孩子将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建立友谊,以及适应新环境。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小学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呢?1.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孩子社交能力的基础。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参加各种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建立自信。
此外,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2. 教育孩子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倾听是社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在与他人交流时,要专注于对方的言辞,不要打断别人说话。
同时,家长还要教育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敢于在适当的时候发表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是孩子在与人交往中能够理解和关心他人的重要品质。
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影等方式,让孩子了解不同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此外,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关心家人和朋友,让他们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4. 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小学生活中,孩子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如按时上课、排队等。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同时,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和谅解他人,培养他们的包容心。
5.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孩子结交朋友、锻炼社交能力的好机会。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兴趣班等,让孩子在与其他孩子的互动中建立友谊。
同时,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让他们学会在交往中保持和谐。
总之,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和关爱支持。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小学生活,成为一个自信、善良、有爱心的社交达人。
一年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年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友谊,还能促进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融入集体。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一、倾听与尊重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倾听和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级学生应该学会主动倾听他人的声音,并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在与同学交往时,他们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表达,也要留出时间和机会给对方发言,避免将交流变成单向的讲述。
同时,他们也要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和喜好,不要嘲笑或歧视他人,以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二、分享与合作分享和合作是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法。
一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玩具、书籍、食物等,来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在学习中,他们可以与同学一起完成小组任务,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进步。
通过分享和合作,一年级学生能培养出分享、关心和团队合作的观念和能力,从而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
三、解决冲突与妥协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冲突和分歧。
一年级学生应该学会妥善解决冲突,并通过妥协来达成双赢的结果。
当发生矛盾时,他们可以通过友好的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冲突解决的过程中,他们还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以达到和谐共处的目标。
四、友善与关心他人友善和关心他人是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年级学生应该学会友好地对待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在日常交往中,他们可以向同学们问候、微笑和帮助他人,表达出自己的友善和关心。
同时,他们也要学会主动向他人提供帮助,尽力解决对方的困难和问题。
友善和关心的态度能够帮助他们赢得更多朋友,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咨询与学习社交技巧为了更好地培养一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鼓励他们多向老师、家长或辅导员等专业人士咨询学习社交技巧。
这些专业人士可以指导他们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怎样解决冲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社交技巧引导一年级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

社交技巧引导一年级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社交技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会与他人交往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能。
通过引导和培养,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
第一部分:积极沟通一年级学生可以通过积极沟通来学会与他人交往。
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主动与别人打招呼并问候,例如“早上好”、“你好”等。
同时,他们还可以学习如何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例如分享自己的喜好、兴趣爱好等。
通过这样的积极沟通,一年级学生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起联系。
第二部分:尊重他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尊重他人的方式来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他们可以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尊重别人的感受和想法。
同时,他们还可以学习如何分享自己的东西,例如玩具等,以及如何等待自己的轮次。
通过这样的尊重他人的行为,一年级学生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友谊。
第三部分:友善待人友善待人是与他人交往的重要一环。
一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友善待人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们可以学习如何给予他人微笑和问候,以及如何帮助别人。
这种友善待人的行为会使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建立起更亲密和融洽的关系。
第四部分:解决冲突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冲突是难免的。
一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来建立和谐的关系。
他们可以学习如何平等地倾听对方的意见,如何与他人妥协和合作解决问题。
他们还可以学习如何用友善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意见,以及如何友好地处理和解决冲突。
通过解决冲突的能力,一年级学生可以在人际关系中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模式。
结论通过引导一年级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他们可以发展出积极沟通、尊重他人、友善待人以及解决冲突等社交技巧。
这些技巧将有助于他们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成长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培养这些技能,为一年级学生打下良好的社交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小学一年级孩子的人际交往技巧培养

小学一年级孩子的人际交往技巧培养人际交往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帮助小学一年级孩子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的方法,以帮助他们在学校和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1. 倾听和尊重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倾听和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
他们可以通过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承认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展示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2. 与他人分享分享是与他人建立连接的一种方式。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与同学分享玩具、食物或者自己的经历等方式来培养与人分享的习惯。
这样不仅可以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谊,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与他人分享的重要性。
3.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常常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情绪,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的关键之一。
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或者口头表达的方式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和经历。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还可以与他人建立更深的情感联系。
4. 学习合作和分享责任在学校和生活中,合作和分享责任是孩子们必须学习和掌握的重要技能。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可以参加组队活动,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分享各自的责任。
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能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分享和团队精神。
5.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偷看别人的物品或者无故干扰他人的个人空间。
培养这样的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 学会与冲突和解决问题冲突是人际交往中难免的一部分,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学会面对冲突和解决问题。
他们可以通过与同学进行友好的沟通,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孩子们可以学会妥善处理冲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培养小学一年级孩子的人际交往技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如何帮助小学一年级孩子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帮助小学一年级孩子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提高学习乐观进取的态度,并且发展积极向上的品德。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与同学和老师相处时,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感受、观点和意见。
他们可以通过倾听他人的想法,尊重别人的观点,不插队打断别人的发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尊重之情。
二、友好待人友好待人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要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可以主动与同学玩耍,互相帮助,闲暇时主动与同学聊天等方式来建立友好的关系。
三、合作共赢合作共赢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要学会团队合作,与同学一起完成集体活动和小组任务。
他们可以倡导分享与合作,一起完成课堂任务、参与班级活动,克服个人主义思想,培养合作精神。
四、沟通表达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有助于构建良好人际关系。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要学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主动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可以在日常交流中多与同学展开对话,学会询问别人的感受,互相倾听并提供帮助。
五、解决冲突在人际交往中,冲突是难免的。
培养解决冲突的能力是帮助小学一年级孩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
他们可以学会冷静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沟通和妥协,争取公平和谐的结果。
这样的训练将帮助他们积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的经验,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六、互助关爱互助关爱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温暖桥梁。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要学会关心呵护他人,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
他们可以关心班级里那些表现不好或者比较孤独的同学,主动与他们交往并提供帮助,增强班级凝聚力和互助精神。
七、家校合作家长和老师的合作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
小学一年级孩子的社交技巧培养与人际关系建立

小学一年级孩子的社交技巧培养与人际关系建立在小学一年级时,孩子正处于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
通过培养适当的社交技巧,他们将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小学一年级孩子的社交技巧培养,以及在此过程中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培养孩子社交技巧的第一步。
当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时,他们将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帮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1. 示范行为:作为家长,我们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意见和感受,并以身作则。
2. 教育与引导:和孩子谈论和解释什么是尊重,并且让他们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尊重的力量。
3. 提供反馈:及时提供正面的反馈,鼓励孩子对其他人展示出尊重。
同时,也要指出他们在尊重他人方面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积极沟通积极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孩子们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需要倾听他人并尊重他人的观点。
以下是一些帮助孩子积极沟通的方法:1. 倾听与表达:鼓励孩子倾听他人的观点,并且有耐心地倾听他人的想法。
同时,教育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进行训练。
2. 非暴力沟通:教育孩子用温和、尊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采取攻击或指责的态度。
教导孩子使用句型“我觉得/我想/我希望...”,以此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3. 解决冲突:教育孩子如何妥善处理冲突,通过协商和互相谅解来解决问题。
让他们明白,解决冲突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理解对方并寻求共同解决方案。
三、合作与分享合作与分享是培养小学一年级孩子社交技巧的关键要素。
通过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孩子们将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培养出乐于助人的品质。
以下是一些培养孩子合作与分享能力的方法:1. 团队活动:鼓励孩子参与团队活动,如小组游戏、合唱团或运动队等。
这将促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在合作中取得共同的成功。
如何帮助一年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如何帮助一年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年级是儿童正式接触学校和同伴的阶段,因此培养一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一年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并提供相应的方法和建议。
1. 培养沟通技巧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非常重要。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 示范: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向学生展示良好沟通的示范。
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例如倾听孩子的问题和感受,并提供积极的回应。
-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合作。
此外,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沟通的机会,例如在班级中进行辩论或小组讨论的活动。
2. 培养合作意识合作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面,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方法:- 小组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合作和互相帮助的意识。
- 团队游戏:引导学生参与团队游戏,如搭建积木、解谜等活动,通过协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3. 培养倾听技巧倾听是有效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倾听技巧对于他们与他人的沟通交流非常有帮助。
以下是一些建议:- 练习倾听: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练习倾听的活动,如听取同学的发言并做出回应。
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孩子的对话中注重倾听,鼓励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提供反馈:教师和家长可以提供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当他们展示出良好的倾听技巧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4. 培养同理心同理心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品质。
以下是一些方法:- 教育案例: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他人的情感和处境,并引导他们思考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从不同角度体验他人的感受,培养同理心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帮助小学一年级孩子发展社交技巧的建议

帮助小学一年级孩子发展社交技巧的建议社交技巧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帮助他们与同学和老师更好地相处,还能在日后的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发展社交技巧。
1. 鼓励主动交流鼓励孩子与同学主动交流,可以从简单的问候语开始,如“早上好”或“下午好”,然后逐渐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对话,如相互询问今天的活动或共同的兴趣爱好。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能够建立起与同学间的友谊,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
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经常让孩子参与小组活动,让他们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想,以及处理矛盾和冲突。
这样的经历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达成目标。
3. 培养友善待人的习惯鼓励孩子友善待人,无论是对同学、老师还是其他人员都应尊重和关心。
可以通过模范行为来示范给孩子,例如积极参与学校的公益活动,主动帮助其他同学或老师,并与孩子进行相关的讨论。
这样的行为能够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4. 鼓励参与课外活动参与课外活动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
鼓励他们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活动,如艺术班、体育俱乐部或志愿者队伍等。
这些活动能够帮助他们结识新朋友、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且提供一个锻炼社交技巧的环境。
5. 学会自我表达教会孩子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对于他们与他人交流非常重要。
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机会,如参与讨论或展示自己的作品。
同时,鼓励他们多读书、多参加文化活动,这样可以帮助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6.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孩子发展社交技巧非常重要。
鼓励他们在遇到困难或冲突时,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沟通和解决。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模拟真实的情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孩子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7. 鼓励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培养孩子社交技巧的一个重要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如何教会小学一
年级孩子与人交往?
如何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如何教会小学一年级孩子与人交往?
人需要交往就像需要吃、喝、睡一样。
因此,有人把人际交往称为健康所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一个人一旦脱离了社会群体,失去了社会交往,就会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破坏。
如何教会孩子与人交往?
讲述
没朋友,女儿闷闷不乐
张女士(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
女儿是我们一家人的掌上明珠,爸爸爱,妈妈疼,从小,漂亮的衣服,最好的玩具,女儿都不缺。
只是,因为我们工作忙碌,陪伴女儿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大多时候,都是她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玩玩具。
这个学期,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了。
我发现,在学校女儿似乎不太懂得跟同学交往,放学我去学校接她回家,看其他的同学们有说有笑地挥手道别,而女儿却沉默寡言,显得闷闷不乐。
昨天吃过晚饭,我试探着问女儿:“你在班上有好朋友吗?”女儿摇了摇头,神情很落寞。
“在学校没有同学和你一起玩吗?”这一问,
女儿好像要哭出来了。
我决定侧面去问问老师和其他孩子,了解一下情况。
这一问还真让我担心起来:女儿很少和同学在一起玩耍。
老师说可能是因为同学看她穿着打扮都很漂亮,用的东西也比其他同学的好,学习成绩也不错,以为她是一个很骄傲的孩子,不想和其他同学来往,所以,也不和她做朋友。
原来,我们的宠爱有时还影响了女儿,我不禁忐忑了。
仔细想来,我们的家庭不是那种大家族,人数不多,爷爷奶奶偶尔到家里来住住。
我们也很少让孩子和街坊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耍,女儿基本上没有机会与同龄的小朋友互动,所以,她也不善于和他人分享,时间一长,她就变得害羞,不知道如何与同学交往。
再加上作为父母,我们也没有注意在这方面对她进行引导。
我知道交朋友是件很复杂的事,成人尚且需要花时间去学习、经营和维持,更何况孩子?我理解女儿得不到同伴肯定的那种疏离感。
在女儿这个年龄,最害怕的应该就是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让人不开心的事,同学们都不跟自己玩。
我很想帮助女儿学会和同学交往相处,但又有些束手无策。
作为家长,我如何才能帮助孩子,让她尽快融入同学的圈子,和同学友好相处?
专家点评
这是新生适应问题
这属于一年级新生的适应性问题。
在小孩子还没上小学前,很多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生活。
已经上了一年级的小朋友,家长如果发现小孩子适应不过来,更要及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不适应的时期。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张女士很少让孩子和街坊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耍,女儿基本上没有机会与同龄的小朋友互动,所以,慢慢地孩子变得不擅于和他人分享交流,时间一长,她就变得害羞,不知道如何与同学交往。
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自我封闭,不爱与人交往,因为在交往中她感受到自己总是受挫,得不到人际交往带来的喜悦,得到的多数是压力和不知所措,可能获得习得性无助感。
进入学校的儿童,是由自由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开始,他们不仅进入了崭新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意味着进入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之中。
学会交往,培养小学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有利于他们处世、做人、适应社会需要。
心理学家丁赞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因此,对小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应引起每一位家长的重视。
张女士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性格因素和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两方面造成的。
人际交往是小学生最重要的社会技能之一,是儿童社会化的动因,如合作、助人、友爱和谦让等许多社会技能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的。
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当孩子不知如何与同伴相处,家长这时候就应该及时加以引导,改善孩子与同伴交往的人际关系。
建议
帮孩子创设交往氛围
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有些孩子并非不想和同学交往,而是不知道怎样与他人友好交往。
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是很重要的。
一般来说,要改变这些孩子的交往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高孩子的同伴交往意识。
有的孩子可能由于羞怯或不习惯而被动等待着,家长引导孩子与人交往是生活的必须,也是一种乐趣。
谦让友善朋友多,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样的人讨人喜欢,哪种人是大家不喜欢的。
在小孩子平时的交往中注意引导,让孩子主动地去亲近他人,认识新朋友。
2.组织多彩活动,创设交往氛围。
家长要注意让孩子扩大交往范围。
当他们能够接受别人与他交往时,要给予强化鼓励,并帮助他们主动与别人交往,从与亲戚交往,扩大到与亲戚的朋友交往;从与一个同学交往,到与这个同学的朋友交往,逐渐扩大交往范围,让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
还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往,并为他们创造在公开场合发言的机会。
组织活动是最好的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模式,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合作、学会交往,获得参与、获得发展。
3.完善自我,增强人际吸引。
要鼓励孩子带着真诚的微笑主动与人交往。
要相信自己是受人欢迎的,适当的场合表现自己,让别人记住你,同时也学会记住别人的名字,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样一定能结交到真正的朋友。
交往时,学会尊重别人,多使用礼貌语言,注意自己的举止,给别人尽量留下好印象;无粗鲁行为,不礼貌的行为尽量减少或者没有。
学会倾听和交谈。
越是小的孩子越不会倾听,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用眼神示意对方“我在专心听你讲话”,不要打断对方的话,适当时抱以肯定的回答。
总之,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家长在孩子们的成长路上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家长在言行上,一定要给孩子们树立最好的榜样。
平时可以多参与亲朋好友的活动,还可以联系一些家长朋友周末一起带孩子出去游玩,大人小孩增加接触的机会。
让孩子积极参加社会交往,增强交往的自信心,体验到交往的乐趣,也就学会了怎样与人进行交往。
(南昌巨人雷式一对一辅导中心整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