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阅读交流课教学详案

合集下载

最新《老人与海》优秀阅读课教案

最新《老人与海》优秀阅读课教案

《老人与海》阅读交流课教学目标:1、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2、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3、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而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到底这一篇小说有没有这样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一起交流和分享一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吧。

1、简介作者海明威,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1926年发表《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让海明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其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老人与海》梗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

二、交流汇报:学生回顾小说,整体感知:(一)从整篇小说上来看,你读完之后在你脑海里面出现最多的是什么词语?有没有那个场景让你印象深刻而回味无穷的呢?1、谈人物形象:(1)桑提亚哥问题一:桑地亚哥是个怎样的人?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

1《老人与海》阅读交流课教案

1《老人与海》阅读交流课教案

不能被打败的人——《老人与海》阅读交流课【教学目标】1.利用影视阅读《老人与海》,激发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

2.通过分析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感知人物的硬汉形象,体会老人永不服输的精神。

3.学习作品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目标二、三。

【教学准备】课外书《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的电影片段。

【教学设计】板块一:了解小说三要素。

最近,同学们已经阅读了《老人与海》这本书。

这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

小说必须要有人物,还有人物生活的环境,以及人物所发生的事情,就是小说的情节。

我们把人物、情节、环境叫作小说的三要素。

(板书:人物情节环境)今天,我们就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来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首先,让我们走进人物。

(板书:不能被打败的人)板块二:走进人物,感受硬汉形象电影片段这位老人就是小说中不能被打败的人,我们一起喊出他的名字。

(板书:圣地亚哥)PPT:憔悴不堪,瘦削的身材,越发显得单薄。

脖子处堆满了皱纹,脸上长着褐色的小疙瘩,摊开的手掌结着很深的伤疤。

老人的眼睛并非想象中那么颓靡。

海水般蔚蓝的眼睛,透着不甘屈服、毫不气馁的豪情。

这两段话是什描写?表现了圣地亚哥的什么形象?(板书:硬汉形象)你从句子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最能体现圣地亚哥硬汉精神,也是他的名言,你知道是那句话吗?(学生回答)板书: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垮他。

(齐读)板块二:品析情节,体会硬汉精神这句话是圣地亚哥捕获马林鱼后遇到鲨鱼时,所说的话。

下面我们通过情节感受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品析捕捉马林鱼的情节。

影视片段《最后的决斗》这是哪个情节?观看时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激动不容易)让我们回放圣地亚哥捕大马林鱼的经过。

PPT:大鱼上钩了→不分上下的僵持→最后的决斗与他斗智斗勇较量了两天一夜多的大鱼,终于成了他的手下败将。

1分析马林鱼这是一条怎样的马林鱼呢?你能从书中找出描写马林鱼的语句吗?交流:你找出哪个片段?学生发言。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老人与海》优秀教案(精选11篇)《老人与海》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老人与海偶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

2、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生字新词。

2、初步感悟课文内容,理清条理。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你喜欢海鸥吗?您见过海鸥吗?谁能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是什么样的?2.请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海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老人和海鸥”的故事。

(板书课题,读一读)二、学习生字新词三、引导质疑,指导自学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学生预设问题可能有: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2.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认为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个小组问的好,答的好。

(学生自学课文)四、检查效果,整体感知1.刚才大家认真阅读了课文,并进行了讨论,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设想问题为: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老人在哪里?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样的深厚情谊?课文是如何具体描述老人和海鸥的深厚情谊的?读一读您最感动的段落?)2.学生分节读书,教师正字正音。

指导理解相关字词。

3.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的?(总结板书: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4.你认为哪些段落写的好,多读几遍。

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精读重点段落。

《老人与海》优秀阅读课教案[推荐5篇]

《老人与海》优秀阅读课教案[推荐5篇]

《老人与海》优秀阅读课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老人与海》优秀阅读课教案《老人与海》阅读交流课教学目标:1、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2、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3、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而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到底这一篇小说有没有这样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一起交流和分享一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吧。

1、简介作者海明威,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1926年发表《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让海明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其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老人与海》梗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

二、交流汇报:学生回顾小说,整体感知:(一)从整篇小说上来看,你读完之后在你脑海里面出现最多的是什么词语?有没有那个场景让你印象深刻而回味无穷的呢?1、谈人物形象:(1)桑提亚哥问题一:桑地亚哥是个怎样的人?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

老人与海教学教案

老人与海教学教案

《老人与海》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理解《老人与海》的主题和背景。

3.掌握本章重点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1.海明威的生平和作品。

2.《老人与海》的故事背景和主题。

3.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作品。

2.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老人与海》的主题。

3.采用阅读分析法,分析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作业:1.阅读《老人与海》。

2.写一篇关于海明威的生平和作品的短文。

第二章:故事梗概教学目标:1.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梗概。

2.掌握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局。

教学内容:1.故事梗概的介绍。

2.主要人物和事件的介绍。

3.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局的分析。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介绍故事梗概。

2.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

3.采用讨论法,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局。

作业:1.复述《老人与海》的故事梗概。

2.选择一个主要人物或事件,写一篇分析短文。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3.理解人物形象对于故事主题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主要人物的介绍和性格特点的分析。

2.其他人物的介绍和作用的分析。

3.人物形象对于故事主题的意义的探讨。

教学方法:1.采用阅读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

2.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人物形象的作用。

3.采用写作法,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短文。

作业:1.分析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2.写一篇关于人物形象对于故事主题的重要性的短文。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理解《老人与海》的主题。

2.探讨主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掌握主题在故事中的体现。

教学内容:1.主题的介绍和分析。

2.主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探讨。

3.主题在故事中的体现的分析。

教学方法:1.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主题。

2.采用阅读分析法,分析主题在故事中的体现。

老人与海教案(五篇)

老人与海教案(五篇)

老人与海教案(五篇)第一篇:老人与海教案老人与海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创作背景以及写作风格2、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3、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内心独白,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4、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上课,同学们好。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有四个大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曾这样描述《老人与海》,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老人与海》。

(2分钟)二、问题设计及答案要点提示1、课前内容: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以做到知人论世。

请同学们先说说自己的认识。

(既然同学们不太了解,)那老师先介绍一下(找同学读PPT)不知道同学们对“迷惘的一代”有什么了解,迷惘的一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

这些作家之所以迷茫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应战后的世界,可是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

(3分钟)2、既然了解了作者,那么谁能讲一下老人与海这个故事呢?用简短的几句话描述一下。

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在归航途中,一条条凶猛的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最终依然没能抵挡住鲨鱼的进攻当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

(2分钟)3、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海》小说的高潮部分,那么请同学们先快速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老人与鲨鱼的5次搏斗。

(老人又是与什么鲨鱼搏斗?使用什么武器?搏斗的结果呢?)(8分钟)第一次:用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鱼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第二次:用刀子杀死两条铲鼻鲨,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第三次: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第四次: 用短棍击退两条铲鼻鲨,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第五次:用短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马林鱼没有可吃的了,只剩下残骸4、文章通过五次搏斗塑造了老人的形象,从具体情节分析本文塑造了老人怎样的形象?(结合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以及侧面描写方法进行分析,从课文中找出语句。

老人与海教案幼儿园

老人与海教案幼儿园

老人与海教案幼儿园《老人与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故事内容了解到人们面对挫折时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2.培养幼儿感恩、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3.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4.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老人与海》2.教具:课件、幻灯片、图片等3.环境准备:课堂布置成海洋的氛围,挂上相关图片、布置相关小道具三、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相关图片,介绍故事背景,引发幼儿的兴趣,讨论他们对海洋的了解。

2.故事阅读带领幼儿读《老人与海》的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适当调整阅读速度和方式,尽量使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和主要人物。

3.分析故事通过课件或图片,引导幼儿分析故事的内容和主题。

帮助幼儿思考以下问题:(1)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主人公为什么要出海捕鱼?(3)主人公和大鱼斗争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困难?有哪些困难?(4)主人公最终成功捕获到大鱼后又发生了什么?3.讨论与分享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幼儿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可以根据幼儿的发言情况和水平,适当引导和补充讨论内容。

4.情感教育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主人公的遭遇,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1)主人公面对困难时是怎么做的?(2)主人公是怎么坚持不懈地与大鱼斗争的?(3)主人公最后面对失败时是怎么想的?通过讨论,引导幼儿认识到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并且不轻易放弃。

5.扩展活动为了更好地理解故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扩展活动,如:(1)制作剪纸或涂色,画出故事中的经典情节;(2)分角色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表演;(3)寻找和海洋相关的单词或图片,制作个人海洋词典。

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四、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幼儿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发言质量,评价其能否表达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023最新-《老人与海》教案(精选4篇)

2023最新-《老人与海》教案(精选4篇)

《老人与海》教案(精选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如下是可爱的编辑帮大伙儿找到的《老人与海》教案(精选4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老人与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背后所藏的深意,并能通过读、写、说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出话题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昆明翠湖,走进发生在十几年前一个真实、平凡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齐读课题──老人与海鸥。

二、初读课文,引导质疑(一)初识文本,感悟“词”境。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组,反复品味。

撮起嘴炸了营应声而来翻飞盘旋抑扬顿挫连声鸣叫起起落落白色漩涡3.读了这两组词,说一说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在这两个画面中哪个画面最令你“意想不到”?(二)再识文本,引导质疑。

1.浏览课文,提出问题。

再读课文之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题预设归纳:老人究竟对海鸥做了什么?海鸥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寻常的举动?)2.初识海鸥行为的“意想不到”。

三、精读课文,理解“意想不到”默读勾画出老人爱海鸥的句子并尝试批注概括,围绕“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展开品悟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与海》阅读交流课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
2、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难点:小说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而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到底这一篇小说有没有样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一起交流和分享一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吧。

1、简介作者
海明威,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1926年发表《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让海明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其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老人与海》梗概
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
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

二、交流汇报:
学生回顾小说,整体感知课文:
(一)从整篇小说上来看,你读完之后在你脑海里面出现最多的是什么词语?有没有那个场景让你印象深刻而回味无穷的呢?
【预设】在这一个环节首先让学生把注意力聚焦在《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中来,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口中肯定能说出诸如:惊险、刺激、勇敢、可怜、坚强等一些词语来,我们可以顺势进入到课文内容的讨论中来,而第二个问题由学生来回答,他们也可以很好地用自己的话语来简要地说明其中某一个精彩场景,比方说老人捕捉马林鱼和老人与鲨鱼作斗争的精彩场面,关键是要让学生讲得富有条理,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还应当做相应的指引。

1、谈人物形象:
【在让学生谈《老人与海》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可以挑一个简单的店去谈,比方说从某一个经典的片段来谈其中一个人物的特点,或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来挑其中一个点去人物形象。

教师再相机进行点拨】
(1)桑提亚哥
问题一:桑地亚哥是个怎样的人?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

“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

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2)马洛林
问题二:你怎样看待马洛林这个孩子,你觉得他在小说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小男孩马洛林是“硬汉子性格”的最佳补充,在《老人与海》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孩子是从五岁起跟老人上船学习捕鱼的,孩子的个性特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人的性格,孩子虽然很小,但并不显很孩子气;从老人那里学到的不仅是捕鱼的本领,还有自尊自强的精神,并学会懂得生活的艰辛与男人的责任。

稚嫩的肩膀早已习惯了清早就得出门打鱼的生活的磨砺,纵然是“走路还打瞌睡”,仍然说“这算什么,男子汉就得这样。

”铿锵有力,落地有声的言语充分的展示了“海明威式”的硬汉子精神。

2.谈老人与大马林鱼、鲨鱼的缠斗
【设计意图】文章最精彩的莫过于老人与鱼的搏斗,老人的性格威力就是在不懈地出海――捕大马林鱼――斗鲨等一系列冲突中逐渐显示出来的。

大马林鱼、凶鲨它们强壮有力,是海中的无敌将领,毫无畏惧,为所欲为;而老人年老体弱,孤单一人而临这样的强大的敌手,展开交锋和冲突是非常激烈的,老人能在最后打退一切进攻者,这种威力不能不让人赞叹。

这种强弱对比,能够强化矛盾的冲突,更鲜明地突出老人性格的坚强。

而让学生去谈这一个部分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致,从而更能体会小说的用意。

(1)桑提亚哥追捕马林鱼的故事。

深海上,一条大马林鱼上了钩,但它把桑提亚哥的小船拖得离海岸越来越远,一直拖了两天两夜。

在追捕大鱼过程中,桑提亚哥精疲力竭,头昏眼花,右手受了伤,左手直抽筋,又缺乏食品。

为了保持体力,他不得不用难以下咽的生鱼肉充饥。

他冒着小船被颠覆的危险,始终对它穷追不舍;即使它跑到天涯海角,也准备奉陪到底。

结果,大鱼没把他拖垮,他却把大鱼拖垮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他终于制服了大鱼。

(2)桑提亚哥鲨鱼与搏斗的经过。

制服大鱼后,桑提亚哥在返航途中又同鲨鱼进行惊险的搏斗。

桑提亚哥与鲨鱼的搏斗共分五个回合。

用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鱼叉被
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十磅;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马林鱼再也没什么可吃的了,只剩下残骸……五个回合的搏斗结果却是一无所有,“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

★附带上学生在阅读中要求填写的表格:
(二)品析艺术手法
1.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

【参考】这一点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文章的语言特色,学生自然能明白小说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

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2.象征性的意象
【参考】老人其实是人类的化身,是正义的使者。

马诺林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也是人类的希望;
狮子是为百兽之王,是力量的象征。

他们多次给老人以鼓励和勇气,成为老人汲取力量的源泉。

海是人类征服的一切困难和挫折的象征。

鲨鱼正是宇宙间一切破坏性力量的象征。

3.精彩语句汇报
1、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

走远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

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2、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

3、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的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4、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5、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6、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7、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三、课堂小结
小结语:最后,我赠同学们一句话:
人生长河中,希望你们带着寻求生命中那条“最大的鱼”的美好理想出发,拓宽生命的厚度;带着永不言弃的精神出发,增强生命的韧度;带着达观与自信出发,练就生命的风度。

生活中,你应当首先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充实自我,以最大的热情去拥抱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向我走来,我将向什么样的生活走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懈努力,以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