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脑脊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形态学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痰液检查虽可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但不够灵敏与特异且对疾病定位帮助不大。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ceolar lavage,BAL)中在纤维支气管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BAL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采取肺泡表面衬液进行炎症与免疫细胞及可溶性物质检查的方法。与支气管冲洗少量液体注入支气管信灌注大量的液体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不同,利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各项检验,对一些下呼吸道疾病和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分全肺灌洗和肺段亚肺段灌洗。前者多用于治疗,后者多用于采集检验标本。 一、标本采集和处理 通常于局部麻醉后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右肺中叶或左肺舌段的支气管,将其项端契入支气管分支开口,经气管活检孔缓缓少入37摄氏度灭菌生理盐水,每次30-50毫升,总量100-250毫升,不应超过300毫升。每次注液后以-13.3~-19.95kpa负压吸出,要防止负压过大,过猛。分别收集于用硅油处理进的容器中,容器周围宜用冰块包围,并及时送检。记录回收液量,至少应回收30-40%以上,BALF方能进行分析。分别注入的液体每次回收后混合一起进行试验。第一份回收的标本往往混支气管内成分,为防止其干扰,也可将第一份标本与其它标本分开检查。首先用单层纱布过滤以除去粘液,将滤液离心后分离上清液供生化检查和免疫学测定,沉淀物供细胞检查。微生物学检查的标本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合适的BALF应要求:①达到规定的回收比例; ②不混有血液,红细胞数小于10%;③不应混有多量的上皮细胞(一般小于3%)。 二、细胞学检查 1.有核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计数除上皮细胞及红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经每毫升回收液的细胞总数表示。细胞分类可用沉淀物制定涂片或用细胞离心器进行,正常非吸烟者BALF细胞数见表13-1,正常人的BALF含有核细胞为(5-10)×106/L。 2.淋巴细胞亚群分析:BALF中淋巴细胞增多,可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例如CD3、CD4、CD8、HLA-DR等以有助于发病机制的研究。正常人非吸烟者BALF中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表型见表13-2。 3.癌细胞:支气管肺癌患者的BALF沉淀物检出癌细胞,有助于肺癌诊断。 注:Mac巨噬细胞;Lym淋巴细胞;Nuet 中性粒细胞;Eos 噬酸性细胞

第二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第二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痰液检查虽可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但不够灵敏与特异且对疾病定位帮助不大。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ceolar lavage,BAL )中在纤维支气管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BAL 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采取肺泡表面衬液进行炎症与免疫细胞及可溶性物质检查的方法。与支气管冲洗少量液体注入支气管信灌注大量的液体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不同,利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各项检验,对一些下呼吸道疾病和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分全肺灌洗和肺段亚肺段灌洗。前者多用于治疗,后者多用于采集检验标本。 一、标本采集和处理 通常于局部麻醉后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右肺中叶或左肺舌段的支气管,将其项端契入支气管分支开口,经气管活检孔缓缓少入37摄氏度灭菌生理盐水,每次30-50毫升,总量100-250毫升,不应超过300毫升。每次注液后以-13.3~-19.95kpa 负压吸出,要防止负压过大,过猛。分别收集于用硅油处理进的容器中,容器周围宜用冰块包围,并及时送检。记录回收液量,至少应回收30-40%以上,BALF 方能进行分析。分别注入的液体每次回收后混合一起进行试验。第一份回收的标本往往混支气管内成分,为防止其干扰,也可将第一份标本与其它标本分开检查。首先用单层纱布过滤以除去粘液,将滤液离心后分离上清液供生化检查和免疫学测定,沉淀物供细胞检查。微生物学检查的标本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合适的BALF 应要求:①达到规定的回收比例;②不混有血液,红细胞数小于10%;③不应混有多量的上皮细胞(一般小于3%)。 二、细胞学检查 1.有核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计数除上皮细胞及红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经每毫升回收液的细胞总数表示。细胞分类可用沉淀物制定涂片或用细胞离心器进行,正常非吸烟者BALF 细胞数见表13-1,正常人的BALF 含有核细胞为(5-10)×106/L 。 2.淋巴细胞亚群分析:BALF 中淋巴细胞增多,可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例如CD3、CD4、CD8、HLA-DR 等以有助于发病机制的研究。正常人非吸烟者 BALF 中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表型见表13-2。 3.癌细胞:支气管肺癌患者的BALF 沉淀物检出癌细胞,有助于肺癌诊断。 表13-1 正常非吸烟者BALF 细胞 作者 年 例数 注入量 回收量( %) 总细胞数(× 106) 细胞(× 106/ml ) Mac Lym Neut Eos Hunninghske 1983 8 100 52 14 .0 26 .9 93 7 0 0 北医大三院 1987 10 150 62 13 .4 14 .7 86 13 0 .9 0 .05 Ettensohn 1988 78 120 63 7 .3 9 .4 95 4 1 0 注:Mac 巨噬细胞; Lym 淋巴细胞;Nuet 中性粒细胞;Eos 噬酸性细胞 表13-2 正常非吸烟者 BALF 中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表型 作者 年 例数 淋巴细胞( %) 总 -?/FONT>T TH TS H :S B 细胞 Yamada 1986 25 13 .8 63 .0 45 .4 25 .3 1 .90 5 .3 Wallaert 1987 12 7 .7 66 .4 48 .4 27 .5 1 .8 ?/FONT> 三、可溶性物质检查 BALF 离心液的上清液中含有复杂的可溶性成份,例如各种蛋质、酶类、脂类等(表 13-3)。这些成分的来源有:①被动漏出者(如白蛋白、血清类粘蛋白);②主动转运者;③局部产

胸腹水常规检查24982讲课稿

胸腹水常规检查 人体的胸腔、腹腔关节腔等统称为浆膜腔。正常情况下腔内含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当病理情况时腔内液体增多,发生积液,称为浆膜腔积液。按积液的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漏出液是非炎性积液,是由于:① 血浆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 性贫血;② 血管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心功能不全;③ 淋巴管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渗出液是 炎性积液,常见于细菌感染。 [ 项目名称] 胸腹水常规检查 正常人一般在胸腹腔内不存在大量积液,只有在病理情况下才会有胸腹腔积液发生。浆膜 腔积液检查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积液的性质,这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临床意义]实验的目的在于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1.漏出液外观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状。漏出液颜色不一,多混浊。漏出液比重常小于1.018,漏出液一般不会自行凝结。粘蛋白试验(李氏试验)为阴性。非炎性的漏出液中细胞数量少,常少于300个□。漏出液为非炎症因素所致。 2.渗出液外观多为深黄色浑浊、血性、脓性;比重常大于1.018。渗出液由于含有纤维蛋白原和组织、细胞破坏放出的凝血活酶,易凝结。粘蛋白定性检查,浆膜上皮细胞在炎性反应刺激下使粘蛋白分泌增加,所以渗出液中粘蛋白试验为阳性。显微镜检查,炎性的渗出 液中细胞数量多,常大于500个卩1。渗出液多为炎症性因素所致。 漏出液渗出液 原因非炎症所致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 比重<1.018>1.018 凝固性不易凝固易凝固 蛋白定量<25g/L>30g/L 糖定量近似血糖量多低于血糖量 阳性 外观淡黄,透明或微浊、浆液性黄色、血色、脓性或乳糜性

蛋白电泳以白蛋白为主,球蛋白比例低于血浆电泳图谱近似血浆 细胞总数小于100X106/L 大于500X106/L 细胞分类淋巴、间皮细胞为主急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以淋巴细胞为主 李凡它试验(粘蛋白定性)阴性 漏出液:常见于各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变、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因静脉阻塞、瘀血、回流受阻使血管壁营养不良,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力增高,渗透性加大加快,使血管内液体成分容易滤出而形成;其二是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时,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降低到不能有效抵抗流体静脉压力时,从而使毛细血管内液体的滤出明显增加所致;其三是由于肾脏排钠排水的减少造成的钠、水潴留,而钠和水的潴留可使细胞外液中的一个主要成分组织间液增多,从而导致浆膜腔内漏出液的大量形成。由于淋巴管和胸导管阻塞使淋巴液回流受阻,以致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当胸、腹腔内的主要淋巴管道阻塞时,如肿瘤压迫或寄生虫堵塞等,则可引起浆膜腔内的漏出液或乳糜样漏出液的形成。 渗出液:如发现乳酪样混浊,并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的变性破坏,常为化脓性渗出液。常见有葡萄球菌、脑炎双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感染所致的各种浆膜腔积液。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积液为稠厚黄色;由肺炎双球菌引起者,积液常浓稠而色深;由链球菌引起者,积液多稀淡呈淡黄色;由放线菌引起者,积液浓稠、黄或黄绿色,且有恶臭味。在结核性胸(腹)膜炎,化脓性胸(腹)炎和癌转移的早期,及胶原性疾病,可见半透明的带粘稠性黄色的浆液性渗出液。血性浆膜腔积液常见于穿刺创伤、自发性气胸、肿瘤等。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外观及透明度,比重及凝固,粘蛋白定性及定量,葡萄糖定量,细 胞计数,细胞分类,细菌学检查。 漏出液:非炎症,淡黄,浆液性,透明或微混,比重<1.018 ,蛋白定性- ,蛋白定量<2.5g/L, 近似血糖,细胞计数<100*10r6/L ,淋巴C 间皮细胞为主, 渗出液:炎症肿瘤化学物理刺激,可为血脓乳糜性多混浊,比重>1.018 能,蛋白定性蛋白定量>30g/L,低于血糖,细胞计数>500*10r6/L,中粒细胞淋巴细胞为主,可见病原菌。 胸腹水常规检测 操作步聚: 1、外观检测:包括颜色、混浊度(清晰、微混、混浊)有无凝块。

RED-C-001.03-V1.0肺泡灌洗液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规程(优质参考)

文件名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采集 的标准操作规程 编码RED-C-001.03-V1.0 文件类型标准操作规程文件页数共4页 编订部门呼吸内科 专业 编订人编订日期年月日 审核部门呼吸内科 专业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GCP办公室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 本文件为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权所有机密;未经相关部门许可, 不得擅自使用、泄露、公布及出版 目录 1. 目的: (2) 2. 范围: (2) 3. 责任人 (2) 4. 依据: (2) 5. 定义: (2) 6. 内容: (2) 7. 附件: (3)

1.目的: 建立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标准操作规程,使检查过程规范化,保证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的进行,保肺泡灌洗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2.范围: 适用于II~IV期所有临床试验中支气管镜检查中操作 3.责任人: 专业负责人 4.依据: 支气管镜术指南(2009版)及科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 5.定义: 利用肺泡灌洗术治疗肺部疾病及明确病因 6.内容: 6.1灌洗方法: ?术前与家属谈话,告知支气管镜检查目的、检查可能引起的风险后果、应对措施,以及不同意检查后的替代治疗方法及后果,并由法定监护人或法定监护人授权委托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填写支气管镜检查申请单。 ?术前3-4h禁食。术前口服可待因0.06g,有条件时刻雾化吸入利多卡因0.1g,将患者、相应病历、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原件带入内镜中心气管镜室。床边检查者,于床边进行上述步骤。 ?术前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核对申请单及确认知情同意书。 打开支气管镜检查工作电脑及工作站,登入患者信息后进入检查图像获取界面,确认工作情况良好。 ?患者术前用2%利多卡因鼻腔、气道局部粘膜喷洒或滴入麻醉。 ?将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予床单或约束带固定,吸氧鼻导管口放入左鼻孔,用医用透明胶带固定,眼部用单层消毒纱布覆盖,以免水及其他液体滴入眼中。 并接心电监护仪,确认氧饱和度>90%(氧饱和度具体数值视患者病情轻重程度而定)。 ?由助手固定患者头部,操作医生带好一次性消毒手套,将支气管镜连接部件与工作站连接好,并打开光源及视频采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继发感

(完整word版)胸腹水常规检查

胸腹水检查 正常胸腔与腹腔内都存在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如胸腔液<200ML,腹腔液<50ML,在病理情况下液体大量潴留于胸,腹腔就形成胸腹水. 一般分漏出液与渗出液,漏出液是通过毛细血管滤出积聚于组织间的非炎症性组织液.常见于引起毛细管流体静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回流受阻,钠水潴留等的疾症.渗出液多是炎症积液,由于微生物的毒素,缺氧,炎性介质的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高以致液体与大分子物质外渗形成积液.浆膜腔液检查的目的在于鉴别积液的性质,及找出引起积液的原因.腹腔积液的主要原因有肝硬化,肿瘤,结核性腹膜炎.胸腔积液有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肿瘤等. 一、标本要求: 1.常规检查要留二管,一管不抗凝,一管抗凝,抗凝剂可用EDTA-2K 2.要及时送检防止细胞变性 二、理学检查: 1.外观 颜色一般是淡黄色 (1)红色: 穿刺损伤,出血性疾病,内脏损伤.肿瘤,结核等. (2)白色: 胸导管阻塞/破裂,化脓性感染 (3)绿色: 绿脓杆菌感染 (4)黑色: 曲霉菌感染 (5)棕色: 阿米巴脓肿破溃进入胸腹腔 (6)黄色: 各种原因的黄疸 透明度清亮或微浊 2.凝固性正常胸腹水不自凝,漏出液一般不易凝固或出现凝块,渗出液因含较 多纤维蛋白原,凝血活酶可产生凝块.粘稠样积液多见于恶性间皮瘤,含碎屑样物积液多见于类风湿性病. 3.比重漏出液一般少于1.018,渗出液大于1.018.标本量多时可用比重计法, 量少不测. 三化学检查 1. 李凡他(粘蛋白定性试验)当浆膜上皮细胞发生炎症时,其分泌的粘蛋白增加,这种粘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在弱酸性环境下会产生白色沉淀. 操作: 取一干燥试管加1%冰醋酸4ML左右,滴1—2滴标本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注意若为血性标本应离心后取上清液做. 阴性: 晰不显雾状 +/-: 黑色背景下见白色雾状沉淀 +:白雾状 ++ :白色薄云雾状

临床胸腹水常规检查的质量控制

临床胸腹水常规检查的质量控制 临床上产生胸腹水的疾病很多,为鉴别诊断,胸腹水常规检查作为临床传统首选项目,检验质量非常重要。但是在基层医院,由于工作人员对标本的处理上质量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细胞形态学不熟悉,往往疏漏了许多有临床意义的诊断信息。现将本地区20家基层医院检验科在胸腹水常规检查上存在的问题与如何提高检验质量上作如下分析。 1 现状分析 1.1 标本未能及时检验:由于胸腹水极易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自溶等,但因缺少和临床医护沟通,标本未能及时送检,大大降低了阳性检出率。 1.2 细胞计数、分类不规范:(1)只计有核细胞数量,未做红细胞计数,而在创伤、穿刺损伤、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红细胞计数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2)有核细胞分类不规范,直接在计数池下作单核、多核细胞分类。临床医生往往就此模糊地理解为是淋巴和中性粒细胞,而疏漏了可能由于淤血、恶性肿瘤等使浆膜受损或受刺激产生的间皮细胞和变性细胞等。 1.3 浆膜黏蛋白定性试验不规范。黏蛋白是一种酸性蛋白,其等电点为3~5,在稀乙酸溶液中产生白色雾状沉淀。部分检验人员在配制稀乙酸溶液时,不严格量化标准,盲目地认为只要是酸性环境就可以。标本未离心就直接做试验,并且很少有实验室做对照。 1.4 细胞形态学技术欠缺。细胞学是在组织病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基层医院在脱落细胞形态的识别上不甚熟悉,沉淀物制片和染色也欠佳。在制片上,质量的好坏对于诊断有很大影响,哪种标本用推片法,哪种标本用涂抹法,不少涂片由于质量较差而不能确诊,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的标本认真做好制片工作。在细胞学报告格式上,调查发现分级诊断的较少,只作简单的形态描述。分级诊断法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细胞学所见,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较大的价值。 2 控制措施 2.1 加强医护沟通,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以书面的形式将留取标本注意

(推荐)胸腹水常规临床指导

胸腹水常规临床指导 一、检验目的与收费 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仅含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如胸腔液<200ml,腹腔液<50ml。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储留而形成浆膜腔积液。因位置不同,分别称为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等。收费3元/次。 二、检验项目 颜色,透明度,细胞总数,白细胞计数,单个核和多核细胞百分比,李凡他实验等 三、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浆膜腔积液由临床医师经胸穿刺、腹腔穿刺术采集。最好留取中段液体于消毒容器试管或消毒瓶内,常规或细胞学检查约2ml。为防止凝块形成,细胞变性、细菌破坏自溶等,除立即送检外,常规检查应采用EDTA-K2抗凝,生化检查标本应采用肝素钠抗凝。另留取1管不加抗凝剂,用于观察有无凝固现象。 四、标本运输保存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否则加10%乙醇放置冰箱,但不超过2H。浆膜腔积液久置,细胞可破坏或纤维蛋白凝集成块,影响细胞计数;葡萄糖也会降解。 标本转运必须安全密闭,防止溢出。 五、标本干扰因素 标本放置时间过久、采集管非抗凝导致标本凝固影响细胞计数和蛋白测定。穿刺损伤引起计数影响。 六、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1.颜色 【参考值】清亮、淡黄色 【临床意义】渗出液颜色随病情改变而改变,漏出液颜色较浅 2.透明度 【参考值】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积液透明度常与所含的细胞、蛋白质数量和细菌有关。漏出液因所含的细胞和蛋白质少而呈透明或微浑:渗出液因含细胞、细菌等成分较多而呈不同程度浑浊。 3.凝固性 【参考值】不易凝固 【临床意义】渗出液因含有较多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易于凝固,但其含有大量纤维蛋白溶解酶时也可不发生凝固。 4.李凡他试验 Rivalta试验 【参考值】 【临床意义】浆膜间皮细胞在炎症刺激下分泌粘蛋白增加,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在稀乙酸下形成白色雾状沉淀。 Rivalta试验可粗略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漏出液阴性渗出液阳性 5.其他酶类生化指标见生化指导 6.细胞总数 【参考值】漏出液<100个/mm3 渗出液>500个/mm3 【临床意义】积液出现少量红细胞多因穿刺损伤所致,故少量红细胞对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意义不大,但如见大量红细胞提示出血性渗出液,来自恶性肿瘤、肺栓塞和结核病等。 7.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白细胞总数不超过150个/mm3,可以不分类计数。否则应分类计数,单个核(淋巴和单核)和多核细胞百分比。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操作方法

把小鼠喉咙处皮肤剪开,用镊子把气管周围的组织分离开,气管暴露出来。注射器7号针头,针尖剪掉,再磨平,把动物仰位固定,针头从嘴巴里进去,伸到气管里。和平时灌胃一样,只是现在伸到气管。在甲状腺(气管显得稍宽处)下面,针头就伸到这里,大约甲状腺过3毫米处。然后拿一根线,从气管下穿过,把针头和气管一起结扎了,其实就是把针头固定在里面,不让它跑出来。打结时用点力,手拨动针头时明显感觉针头动不了就可以了。然后注射器吸取液体推进气管,第一次一般吸不完全,没关系,第二次的液体推进去后就能吸出来很多了。我基本能全部吸出来的。 希望能帮上忙。 标题:小鼠肺泡灌洗标准操作规程 关键词:肺泡灌洗;细胞分类计数;细胞因子 目的:检查小鼠各种病理生理状态(特别是肺部疾病)下,肺部 出现的各种病理改变。 例:哮喘模型中检测嗜酸细胞的分类数有否提高,灌洗 液中各种细胞因子,如IL-4,IL-5,IL-10,IFN-r等水平。 主体内容(操作步骤): 实验的准备 实验的器材、仪器、药品:4℃遇冷的单纯PBS和4℃遇冷的含1%BSA的PBS; 手术器械:眼科剪,眼科镊,穿刺针或4号半头 皮针;血细胞计数板;低温离心机 实验操作规程:灌洗分单侧和双侧。单侧一般为颈部和胸部解剖,气管和一侧肺叶结扎。再用穿刺针插入气管上端,0.3mlPBS反复冲洗,一般为3遍,每遍冲洗次数根据需要决定,一般3-5次即可。 双侧灌洗则只需要进行颈部解剖,暴露气管进行插管。PBS灌洗量增高到0.8ml.灌洗次数同上。 结果判定:1.回收的灌洗液4℃,1500r离心10分钟,回收上清置于-20℃等待进行细胞因子检测; 2.用1ml含有1%BSA的PBS重悬细胞沉淀,取10ul重悬液进行细胞计数。余液再次4℃离心,参数同上; 3.离心后去上清,不需太彻底,可根据第二步细胞计数所得结果和需要涂片张数决定需要残留多少上清重悬细胞沉淀。一般如果细胞总数有10*6次方/ml的话,用80-100ul重悬可以涂三张片,这样玻片上细胞密度比较适中。 4.涂片后待玻片自然晾干,然后置于10%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10分钟以上,随后就可以进行常规HE染色。5。染色后就可以进行细胞分类计数,计算300个以上细胞,结果就比较可靠了。 使用静脉留置针,颈部解剖显露气管,插入留置针,用细线打结固定,拔出针芯。链接注射器,即可开始灌洗!本实验室是这么做的,很方便,效果很好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技术规范(草案)

?诊治方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技术规范(草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能直接获取肺内炎症免 疫效应细胞,是探讨肺局部免疫病理过程的一种比 较安全和有用的检查方法。对某些肺疾病,特别是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肺泡蛋白沉积症、风湿性疾病 伴肺纤维化和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等)、肺部 肿瘤以及免疫受损患者的肺部感染等,BAL已成为 辅助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检测手段。近20 年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无论从检测范 围和检测项目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由于BALF检 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BAL操作时混血,大气道 分泌物混入,吸引负压大小,灌洗量,回收量,灌洗液 在肺内停留时间的长短以及肺泡上皮通透性的改变 等不同,所得结果亦有一定差异。因此,建立标准化 和规范化的BAL操作和BALF实验室检测程序是获 得准确结果的关键和前提。现将BAL操作及BALF 实验室检查技术做一原则规范。 支气管肺泡灌洗操作方法 一、术前准备 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术前准备,常规在纤 支镜气道检查后于活检刷检前做BAL。局部麻醉剂 为2%利多卡因。 二、BAL操作技术 1.灌洗部位选择: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选择 右肺中叶(B 4或B 5 )或左肺舌段,局限性肺病变则在 相应支气管肺段进行BAL。 2.BAL操作步骤:(1)首先在要灌洗的肺段经活检孔通过一细硅胶管注入2%利多卡因1~2ml,做灌洗肺段局部麻醉;(2)然后将纤支镜顶端紧密楔入段或亚段支气管开口处,再经活检孔通过硅胶管快速注入37℃灭菌生理盐水。每次25~50ml,总量100~250ml,一般不超过300ml; (3)立即用50~100mm Hg(1mm Hg=0.133kPa)负压吸引回收灌洗液,通常回收率为40%~60%;(4)将回收液体立即用双层无菌纱布过滤除去粘液,并记录总量;(5)装入硅塑瓶或涂硅灭菌玻璃容器中(减少细胞粘附),置于含有冰块的保温瓶中,立即送往实验室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实验室检查 一、BALF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检测 1.将上述回收灌洗液装入塑料离心管内,在4℃下以1200r/min离心10min,上清(原液或10倍浓缩)-70℃储存,用做可溶性成分的检测。 2.经离心沉淀的细胞成分用Hank's液(不含Ca++、Mg++)在同样条件离心冲洗2次,每次5 min。弃去上清后加Hank's液3~5ml制成细胞悬液。也可以应用灌洗原液以减少细胞丢失。 3.在改良的Neubauer计数台上计数BALF中细胞总数,一般以1×109/L表示。如果细胞数过高时,再用Hank's液稀释,调整细胞数为5×109/L,并同时将试管浸入碎冰块中备用。 4.细胞分类计数:采用细胞离心涂片装置,加入备用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5×109/L)100μl,在4℃下以1200r/min离心10min,通过离心作用将一定数量的BALF细胞直接平铺于载玻片上。取下载玻片立即用冷风吹干,置于无水乙醇中固定30min后进行染色,一般用Wright或HE染色。 5.在40倍光学显微镜下计数200个细胞,进行细胞分类计数。 二、BALF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1.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将上述获得的BALF 细胞成分,用10%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液3~5 ml制成细胞悬液。 2.将细胞悬液倒入平皿中,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孵育2h,进行贴壁处理,去除肺泡巨噬细胞。 3.取出细胞悬液,再用Hank's液冲洗离心1次,弃上清留20~100μl。经贴壁处理后的细胞悬液中,肺泡巨噬细胞显著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4.将经贴壁处理的细胞悬液分装3个小锥形离心管内,每管20~30μl,用微量加样器向标本中加单克隆抗体CD 3 、CD 4 和CD 8 各20~40μl,混匀置于4℃冰箱中作用1~2h。

胸腹水常规(仅供参考)

项目名称 胸腹水常规 (1)标本的收集 1.由穿刺取得的标本为防止细胞变性出现凝块或细菌破坏溶解等,送检及检查必须及时。 2.为防止凝固,最好加入100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钠盐)抗凝,每0.1m1可抗凝6m1浆膜腔积液,及时完成细胞涂片检查。 (2)理学检查 1.记录标本送检量、颜色及透明度,有无凝固物质或沉淀物,可按浆液性、粘液性、黄色透明、脓样浑浊、乳糜样、血样等报告。 2.测比重前,标本应充分混匀,其方法与尿比重测定相同。量少时,可用微量法测定。 (3)浆膜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反应) 原理 渗出液中可含多量浆膜粘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操作 取100m1量筒,加蒸馏水100m1,滴入冰醋酸0.1m!(pH3—5),充分混匀,静止数分钟,将穿刺液靠近量筒液面逐滴轻轻滴下,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白色雾状沉淀的发生及其下降速度等。 结果判断 阴性:清晰不显雾状; (土)渐呈白雾状; (十)加后呈白雾状; (2十)白薄云状; (3十)白浓云状。 附注

在滴下穿刺液后,如见浓厚的白色云雾状沉淀很快地下降,而且形成较长的 沉淀物,即Rivalta反应阳性。如产生白色浑浊不明显,下沉缓慢,并较快 消失者为阴性反应。 临床意义 1.渗出液中含较多浆膜粘蛋白,故呈Rivalta阳性,而漏出液为阴性,但如漏出液经长期吸收蛋白浓缩后,也可呈阳性反应。 2.炎症性疾患(化脓性、结核性等)蛋白含量多为408/L以上3恶性肿瘤为20-40g/L;肝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为40—60g/L;淤血性心功能不全、肾病变患 者的胸腹水中蛋白浓度最低,为l一108/L;肝硬变的腹水多为5—20g儿。 (4)细胞学检查 (一)细胞总数及有核细胞计数 计数方法基本与脑脊液相同,漏出液中有核细胞数量常在100×106/L以 下;渗出液中有核细胞数量较多,常在500×106/L以上。 (二)细胞分类 穿刺液应在抽出后立即离心,用沉淀物涂片后以瑞氏染色法进行分类。必要 时制备稍厚涂片,在干燥前放置乙醚乙醇等量混合液中固定30min,用苏木 素—伊红(HE)或巴氏法染色查找癌细胞。 (三)临床意义 1.穿刺液中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提示化脓性炎症或早期结核性积液。在结核性渗出液的吸收期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提示慢性炎症。可见于结核性渗出液、病毒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发性浆膜炎等。 1.以间皮细胞及组织细胞增多为主,提示浆膜上皮脱落旺盛,可见于淤血、恶性肿瘤等。 五、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检测及意义(一)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检测及意义(一) 作者:黄芳,王香玲,荫斌霞,展淑琴 【关键词】肺肿瘤 Clinicalsignificanceofdeterminationof3tumormarkersin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 【Abstract】AIM:Toinvestigatetheclinicalvalueof3tumormarkers 〔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cytokeratin19fragments(CYFRA211)andtissuepolypeptidespecifi cantigen(TPS)〕in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inpatientswithlungcancer.METHODS:ThelevelsofCEA,CYFRA21 1andTPSinserumandBALFweremeasuredin62patientswithlungcancerand36patientswithbenignlun gdiseaseby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lecys2010)andELISArespectively.RESULTS:Thelevelsofthe3 tumormarkersmeasuredinBALFweremuchhigherinlungcancergroupthanthatinbenignlungdiseaseg roup(P0.05)andtheywerehigherinpatientsinstageIIIandIVthanthoseinstageIandII.Thetumormarker sincreasedtodifferentdegreesamongthepatientsinvariouspathologicalclassifications.Itwasalsofoun dthatthelevelsofthesetumormarkerswerehigherandmoresensitiveinBALFthanthoseinserum,especi allyinTPS.CONCLUSION:ThemeasurementofthetumormarkersinBALFisofmoresignificantvaluethant hemeasurementinserum,whichhelpstheearlydiagnosis,pathologicalclassificationandprognosiseval uationoflungcancer. 【Keywords】lungneoplasms;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tumormarkers,biological 【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3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对肺癌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Elecys2010)、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62例肺癌患者、3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血清及BALF中CEA和CYFRA211,TPS的含量.结果:肺癌患者BALF中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P0.05),且随着TNM临床分期升高,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也明显升高.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3种肺癌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程度均有所不同.BALF中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与同期血清中的含量相比,出现更早且浓度更高,尤以TPS升高最为明显.结论:BALF中3种肺癌标志物的检测在肺癌的早期诊断、病理类型的推断及预后判断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其临床价值优于血清. 【关键词】肺肿瘤;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标记,生物学 0引言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中的应用已作过大量研究,表明肺癌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polypeptidespecificantigen,TPS)均较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和正常对照有所升高.但相关的临床意义,各家报道不一〔1,2〕.随着经纤维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的广泛应用,纤支镜对肺癌的诊断除了常规活检、刷检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亦可协助临床提高对肺癌的检测率.我们拟测定血清及BALF中CEA,CYFRA211,TPS,的含量,探讨其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2001/2003住院患者62(男55,女7)例,年龄50~83(60.7±9.4)岁,全部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肺癌患者.其中鳞癌24例,腺癌20例,小细胞癌18例.按照1997年UICC和ATCC肺癌TNM分期标准分期:Ⅰ~Ⅱ期21例,Ⅲ期25例,Ⅳ期16例.肺部良性病变组36(男29,女7)例,年龄47~73(61.0±7.7)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13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8例,急性支气管炎9例,支气管肺炎6例.正常对照35(男30,女5)例,年龄50~67(59.3±4.6)岁,为我院门诊体检正常者.3组受检对象

2020ICU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集、送检、检测及结果解读规范

2020ICU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集、送检、检测及结果解读规范 与普通病房及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相比。ICU环境微生态更为复杂,标本采集和送检污染机会多,危重症患者接受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要求也更为苛刻,标本检测程序和结果解读需要精细准确。因此,ICU 危重症患者合格的BALF获取、及时送检、规范检测和结果的正确判读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治,直接决定患者预后。因而有必要制定针对ICU危重症患者的BALF标本留取、送检、检测及结果解读规范。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危重症医学工作委员会牵头撰写ICU中BALF的操作规范,对提高BALF的诊断价值有积极意义。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 ro n ch o al ve o l ar l a v age f l u i d,B AL F)的规范化采集和送检流程,是获得正确B A L F微生物学和细胞学结果的前提,而通过不恰当的操作方式获得的结果易误导临床诊疗。1999年欧洲呼吸学会颁布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规范化操作和非细胞成分检测指南"[1],2012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颁布了"B A L F的细胞学分析在肺间质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2],201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了"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病原体检测中国专家共识"[3],均对支气管肺泡灌洗规范化操作流程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但上述指南或共识并不适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 n te n si ve c ar e u n i t,ICU)这一特殊医疗单元,亟需

制定针对I CU危重症患者的B A L F标本留取、送检及临床应用的操作规范。为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危重症医学工作委员会联合制定了本规范,以期为I C U患者的B A L F采集、送检及临床应用提供标准化流程。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1.危重症患者支气管-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明确重症肺炎的病原学。 3.明确支气管-肺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等需要获取标本者。 4.下呼吸道疾病的内镜治疗(气道阻塞,黏痰或痰栓的清除等)[4,5]。 (二)禁忌证 危重患者接受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如下,并建议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 1.严重的低氧血症: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经鼻高流量氧疗及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吸氧浓度(F i O2)为0.9~1.0不能维持脉搏氧饱和度>90%;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呼气末正

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技术操作规范(详细参考)

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技术 【概述】 60年代后期随着可曲性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的开发与 应用,逐渐兴起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oelar lavage)技术。1974年由Reynolds和Newball首次发表了有关BAL的文章,1989 年欧洲肺病学会建立了BAL协作组并报导了正常人和各种肺疾病患 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多中心检查结果。中华医学会呼吸分 会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分别于1993年和2002年也制定出有关BALF细 胞学检查技术规范(草案),使此项检查技术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由于BAL能直接获取肺内炎症免疫效应细胞,是探讨肺局部免疫病 理过程的一种相对比较安全有用的检查方法。因此,BAL已成为某 些肺疾病,特别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及免疫受损患者肺部感染 等疾病的辅助临床诊断、病变活动性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检测手段。【适应症】 1.凡能接受纤支镜检查患者均能承受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检查。 2.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外源 性过敏性肺泡炎、结缔组织病伴肺纤维化、组织细胞增生症X 以及嗜酸细胞肺浸润等。 3.弥漫性肺部肿瘤和免疫受损患者肺部感染诊断,如卡氏肺孢 子虫肺炎、细支气管肺泡癌。 4.用于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断与治疗,行局部和全肺灌洗。

5.用于肺部感染细菌学检测及肺化脓症冲冼引流治疗。 【禁忌证】 1.凡纤支镜的禁忌证均为支气管肺泡灌洗的禁忌证。 2.精神高度紧张不能配合完成纤支镜检查患者。 3.严重通气和换气功能患者,PaO2小于50mmHg或吸氧状态下PaO2小于70mmHg。 4.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频发心绞痛患者。 5.主动脉瘤和食道静脉曲张有破裂危险的患者。 6.近期发热、咯血和哮喘发作患者。 【术前准备】 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术前准备,常规在纤支镜于活检刷检前做BAL。局部麻醉剂为2%利多卡因。 【操作程序】 1.灌洗部位选择: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选择右肺中(B4或B5)或左肺舌叶,局限性肺病变则在相应支气管肺段进行BAL。 2.BAL操作步骤:①首先要在灌洗的肺段经活检孔通过一细硅胶管注入2%利多卡因1-2ml,做灌洗肺段局部麻醉;②然后将纤支镜顶端紧密楔入段或亚段支气管开口处,再经活检孔通过硅胶管快速注入37℃灭菌生理盐水。每次25-50ml,总量100-250ml,一般不超过300 ml;③立即用50-100mmHg负压吸引回收灌洗液,通常回收率为40-60%;④将回收液体立即用双层无菌沙布过滤除去粘液,并

支气管肺泡灌洗、操作技术及评分标准

支气管肺泡灌洗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是以纤支镜嵌入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水平,反复以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回收的一项技术,对其回收液(BALF)进行细胞学、生化学、酶学和免疫学等一系列检测和分析,是作为研究肺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项手段,是纤支镜应用的重要发展。依灌洗范围和应用的不同,将BAL方法分为两种:全肺灌洗和肺段或亚段灌洗。 (一)全肺灌洗用于肺泡蛋白沉着症、严重哮喘发作、肺尘埃沉着症、肺泡微石症的治疗。 以肺泡蛋白沉着症为例简要说明其操作过程。在手术室全麻下进行为宜,先经纤支镜引导下Carlen双腔管,吸纯氧10~15min 后,以150cm H2O压力,滴入37 ℃灭菌生理盐水500~1000ml,然后吸出或任其自行流出或虹吸回收,回收的流失量不超过200ml .灌洗应反复进行,直至洗出液完全清亮,总量一般在3~10L ,个别可高达18L .先灌洗一侧,隔2~3 天再灌另一侧。全肺灌洗技术操作较复杂,有一定风险,为此,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可选择小液量选择性肺叶灌洗,每次 50~100ml ,反复灌洗和吸出,一侧肺灌洗总量200 ~ 2000ml,隔3~7 天一次,两肺交替进行。 肺泡蛋白沉着症在采用BAL 治疗前,仅有1 / 4 病例病变可安然无恙全消退,死亡率高达 32 .4 % ;采用灌洗治疗,约3 / 4 患者症状可获缓解,有效者于灌洗后1~2 天,症状即见改善,胸部X 线表现的改善则较慢,一般需数日~数周。严重哮喘发作进行灌洗时,可于灌洗液中加溶痰剂,如乙酰半胱氨酸以增加粘液廓清作用;根据病情,可在局麻下进行小容量(250ml)灌洗,效果良好,操作并发症和死亡率很低,据24521 例的统计,分别为0 .08 %和0 .01 %。全肺灌洗治疗肺尘埃沉着症的操作方法,与肺泡蛋白沉着症基本相同,某组治疗之I~III期硅沉粉病70 余例次,灌洗后症状普遍好转,通过灌洗清除SiO2,典型病例肺通气功能、P(A-a)O2均有明显好转,虽然对已经发生的纤维化改变不能逆转,但对阻止病变继续进展,改善患者长期顶后,肯定会有好处。 (二)肺段灌洗主要用于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石棉沉着病、结节病、弥漫性肺泡癌和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诊断和疗效的判定,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当支气管肺感染严重,尤其是支气管结构异常,如支气管扩张症、肺囊肿、变性纤维化等症继发感染时,引流不畅、周身用药难以奏效,可通过BAL 反复灌洗、注药进行治疗。 1 .术前准备用药和麻醉同纤支镜检。 2 .在常规纤支镜检查气道后,于活检和刷检前进行BAL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常选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支气管,局限性病变则在相应支气管肺段进行BAL.嵌入后,经纤支镜活检孔注入2 %利多卡因,做灌洗肺段的局部麻醉,从活检孔快速注入37 ℃灭菌生理盐水l00ml 后,在6 .7 ~ 1 3 .

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病原体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

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病原体检测中国专家共识 (2017年版) 目前国内外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检测病原体的具体操作及处理流程不同。为了更充分利用BALF的检测价值、增加BALF 病原体的检出率、提高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成功率,需要进一步规范BAL的操作流程及标本处理,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为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织专家撰写了"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病原体检测中国专家共识"。 提示 本共识涵盖BAL的定义、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标本送检、并发症、临床意义、常见问题说明、BALF标本病原体实验室检测等几个方面,本文仅就常见问题说明展开,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年第八期。 常见问题说明 1灌洗部位的选择: 灌可参考近期的胸部CT,遵循"灌洗病变叶段"的原则,特别是出现新的或进展性的浸润性病变的叶段;影像学提示双肺弥漫性病变时,推荐选择右肺中叶或左肺舌段,这2个部位的灌洗操作便利且回吸收量较多(与下叶比较可增加约20%)。对于肺外周病变,有条件的单位可考虑采用径向超声支气管镜技术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2灌洗液量的选择: 灌灌洗量的多少可影响标本检测的结果,包括细胞比例、蛋白含量及GM水平等。具体灌洗多少生理盐水是合适的,不同文献甚至指南的推荐均有差异。Rennard等发现,灌入20 ml液体后获得的回吸收标本内含有更多的上皮细胞和铁蛋白,表明该标本更可能是BALF。研究结果表明,在灌入60或120 ml液体时所回吸收标本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至少灌入120 ml生理盐水时所回吸收的标本结果才相对稳定。上述文献主要集中于健康成人及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观察,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基于查找病原体的目的,又要防止在灌洗过程中感染的扩散,本共识认为采用60~120 ml的灌洗剂量,且分次灌洗,是比较好的方法。 3吸引负压的选择: 吸过大的负压会引起支气管壁塌陷或黏膜损伤,从而影响灌洗液的回收量和质量。但负压过小时,回吸收量亦会受到影响。美国胸科协会发布的指南中推荐采用100 mmHg的负压。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可以参考但不局限于这一数值,选择合适的负压(如-100~-150 mmHg),尽可能多的收集标本。 4BALF的预处理: B对获取的BALF,特别是含有黏液成分时,是否需要无菌纱布过滤?本共识认为不需要常规过滤,因为在过滤过程中,细胞会黏附于纱布,损失部分细胞及其他成分,如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更多的存在于黏液成分中。过滤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