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的特点及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蜀文化的分类

蜀文化的分类

蜀文化的分类蜀文化是指中国四川地区的文化,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蜀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

蜀文化可以分为多个分类,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类蜀文化1. 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是中国古代黄河流域之外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之一,位于四川广汉市境内。

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证明了当时这里已经具备了高度发展的青铜冶炼和玉器加工技术。

2. 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是指距今4000年前至公元316年左右,在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古代文明。

该文化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包括现今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区。

其特点是以铁器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并形成了独特的冶铁技术和冶金工艺。

3. 蜀汉文化蜀汉文化是指公元221年至263年间,在中国西南地区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权——蜀汉政权所创造出来的文化。

蜀汉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

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包括《三国演义》、《蜀中通志》等。

二、地域类蜀文化1. 成都文化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成都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于世。

该文化以川剧、火锅、茶文化等为代表。

2. 巴渝文化巴渝是指重庆市和四川省东南部山区一带,该地区因为地形险峻,人民生活困苦,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巴渝文化。

该文化以民间艺术和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如巫术、龙舟竞渡等。

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部,是全国最大的苗族和侗族聚居区之一。

该地区因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风情而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秘境”。

该地区的传统节日、手工艺、服饰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三、艺术类蜀文化1. 川剧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源于四川地区。

该剧种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方式和音乐风格而闻名于世。

其中,代表性的剧目包括《红灯记》、《二进宫》等。

2. 巴蜀画派巴蜀画派是指在中国古代画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画派,主要流行于唐至清时期。

该画派以写意花鸟为主,作品多以山水花鸟为题材,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独立。

我自己是四川人,过去对此感觉不明显。

后来一位在中国各个地方教过英语的美国老师告诉我,她发现四川人和别处人不同,很独立,不太容易听人的话。

过去有个名对联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这是明末清初的话,到清末民初似也如此),大致也反映出这一特点。

巴蜀文化与周边西南的云、贵、藏,西北的陕、甘、青,甚至远到东南亚的文化,都有一些相似,又都不那么一样。

当然,作为中国文化之一部分,巴蜀文化是中国文化之下的一个区域分支,还是存在于某一特定区域的中国文化,是可以斟酌的。

换言之,中国文化不必是由一个个可区隔的子文化相加而成,而是中国之内各地方人共同分享又各自表述的一个文化;共享者反映共性,各表者表现个性。

梁启超早就说过:“自春秋以降,我族已渐为地方的发展,非从各方面综合研究,不能得其全相。

”因此,要“了解整个的中国,非以分区叙述为基础不可”。

只有通过“分区叙述”以展现个性,才能够真正了解“整个中国”的共性。

以下所说的巴蜀文化或区域文化,大体都基于这一视角。

三星堆青铜面具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是中心或主体基本稳定,边缘却伸缩波动,变多于定。

巴蜀文化亦然,它不仅在时序上是流动发展的,对外也始终包容开放,没有太强的排他性。

在长期持续的互动中,外在因素时常内化于巴蜀文化之中,进而物质化于我们这几天看到的历史遗迹和民风民俗之中。

从三星堆到金沙的出土物事可以看出,从很早开始,巴蜀文化就有自己的区域特色,和中原不甚同;但又一直和中原保持接触,与中原文化关联密切,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不入流。

包括后来文翁的教化作用,影响恐怕也没有教科书上说的那么大。

司马相如的学问,就是在文翁入蜀之前修习所得。

蒙文通先生曾细考其文,发现他“所用词语,多本‘六经’”。

故在文翁办学之前,“六经之学已传于蜀”。

四川既然出过这样可以影响全国而且带动风气(后来赋的文体很流行)的人物,文翁开发的必要性就减小了(除非文翁入蜀更早)。

巴蜀文化的特点

巴蜀文化的特点

巴蜀文化的特点
一.物质文化发达
茶叶种植饮用最早。

酒,蜀酒浓无敌。

盐,李冰时盐井已开凿。

汉代临邛火井煮盐,首创。

蚕桑,几大中心之一,故有蜀锦。

菜蔬粮食丰富,讲究饮食。

二.文化教育后来居上
文翁兴学,在成都办学校,文翁石室。

多奇才,大才,数量不算多,杨雄、李白、苏轼陈毅。

史学发达,天文历数很有成就。

三.儒风偏薄,宗教气氛很浓
古代巫风颇胜,道教发源地。

佛教有峨眉山。

接受儒教思想较晚。

理学家少,精于易学。

四.有很强的涵容性,又有反抗性
民风淳朴,好接纳,不排外,多移民。

可见文化谦和大气。

好客,尊贤爱才,多纪念先贤的寺庙,如望帝丛帝、大禹、李冰、文翁、刘备、诸葛亮(武侯祠)、张飞、赵云、李白、杜甫、黄庭坚、陆游、三苏。

反抗性强,起义多
五.不平衡性
地理的不平衡,“巴山楚水凄凉地”巴差于蜀,包括景观,又造成人文的不平衡。

川西发达,依次为川南、川东北、西部,各时代不平衡。

东晋十六国差,唐宋好,元差,明清又较好,抗战大后方民族复新基地,当今正在雄起!。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指四川盆地的地域文化。

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文化以达州、巴中地区为中心。

活动于四川东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及贵州北部。

巴文化国家重点保护遗址有:罗家坝遗址(四川宣汉县)、城坝遗址(四川渠县)。

蜀文化则由三个古族融合而成,以德阳、成都地区为中心。

蜀文化国家重点保护遗址有:三星堆遗址(德阳广汉市)、金沙遗址(成都市青羊区)。

蜀国后成为西周封国,含川西、陕南、滇北一带。

巴、蜀交融已是战国之后。

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已有文化交流。

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

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

2018年12月,教育部认定四川大学巴蜀文化传承基地为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巴蜀文化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而巴蜀文化的特点又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巴文化与蜀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明显的区别,却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

纵观全局,中国文化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它的特点是:中心稳定,边缘波动。

而巴蜀文化,也同样遵循着这个准则,它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保持着稳定性,但是,也适度的容纳着外来文化。

这种特性可以从三星堆到金沙的出土中看得出来,它拥有着自己的区域特色,与中原地区的特点截然不同。

但是,这些文化却又与中原文化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

四川的整体地形是盆地,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四川人便时常抬头向上看,尽力地汲取来自四面八方乃至于头顶上传来的信息与文化。

因而,巴蜀文化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生机。

除此之外,巴蜀文化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关于《易经》的传统深厚而浓郁。

宋明理学家程颐,曾说过“易学在蜀”这句话,一直到晚清时期,张之洞来到四川,依然能随处可闻关于易学的谈论。

这足以证明,易学早已深深的植根在了巴蜀文化之中。

可能是因为四川人过于独立的思考能力,巴蜀地区的经学传统,一直很薄弱,不像中原地区和清朝的江南地区,发展得红红火火。

《巴蜀文化概览》札记

《巴蜀文化概览》札记

《巴蜀文化概览》阅读随笔目录一、巴蜀文化概述 (2)1.1 巴蜀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3)1.2 巴蜀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4)二、巴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5)2.1 巴蜀文化的起源 (6)2.2 巴蜀文化的发展历程 (7)三、巴蜀文学与艺术 (9)3.1 巴蜀文学的主要形式与特色 (11)3.2 巴蜀艺术的种类与特点 (12)四、巴蜀宗教与信仰 (13)4.1 巴蜀的主要宗教信仰 (14)4.2 巴蜀宗教文化的特色 (16)五、巴蜀民俗与风情 (17)5.1 巴蜀的民俗活动与习俗 (18)5.2 巴蜀的风土人情 (19)六、巴蜀历史文化名人 (21)6.1 巴蜀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与贡献 (22)6.2 巴蜀历史文化名人的影响与意义 (23)七、巴蜀文化与现代社会 (25)7.1 巴蜀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26)7.2 如何传承与发扬巴蜀文化 (27)八、结语 (28)8.1 巴蜀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29)8.2 对巴蜀文化未来的展望 (31)一、巴蜀文化概述源远流长,独具魅力。

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远古时期到现代,巴蜀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淀与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巴蜀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文明时期。

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孕育了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等古代文明,这些文明的遗迹为我们揭示了巴蜀文化的初始面貌。

随着历史的演进,巴蜀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为巴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巴蜀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地理环境、民族交融、历史变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地理环境方面,巴蜀地区地势复杂,气候宜人,这使得巴蜀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吸收了周边文化的精华。

民族交融方面,巴蜀地区多民族聚居,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为巴蜀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历史变迁方面,巴蜀地区历经多次战乱与迁徙,这使得巴蜀文化在历经磨难的同时,也得以不断革新与发展。

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与影响古代蜀文化是指中国古代四川地区的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在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古代蜀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融合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本文将从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与影响两个方面探讨其重要性。

一、古代蜀文化的特点1. 多元文化的融合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由于四川是一个地形复杂、民族众多的地区,蜀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融合了多个不同文化的精华,包括秦、汉、唐、宋、明等时代的文化遗产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

因此,古代蜀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综合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例如,古代四川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交往和贸易中汇聚了大量西域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等,因而使得四川这一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元性。

同时,四川地区的山水、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也塑造了该地区的独特性,更是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

2. 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之二是文化传承的延续性。

古代蜀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但是它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一直得到保持和传承,为后世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

例如,古代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使得文化价值观能够长久地传承下去。

巴蜀文化的传承方式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民间纹饰、宗教信仰、相声艺术等,不仅传承了古代巴蜀文化的核心思想,也通过不断的演绎和创新,推动了巴蜀文化的发展。

二、古代蜀文化的影响1. 文化历史上的卓越作用古代蜀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先秦时期,四川地区的巴蜀文化就已经开始在华夏文化的范畴内发展。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在文化和艺术领域有了大量的产出,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和宋代,四川地区的文化又逐渐恢复繁荣,成为当时中国文化的重要中心。

2. 建筑艺术上的突出贡献古代蜀文化对中国建筑艺术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成都武侯祠、乐山大佛、武陵山石刻群等都是古代蜀文化的杰出代表。

德阳巴蜀文化介绍

德阳巴蜀文化介绍

德阳巴蜀文化介绍德阳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成都平原的中部,是川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蜀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深受德阳市民的影响和传承。

下面将为您介绍德阳巴蜀文化。

一、巴蜀文化的历史渊源在历史上,巴蜀地区曾是巴国和蜀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丰富的历史地理和人文资源,为巴蜀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唐宋时期,巴蜀地区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和重要文化遗迹。

二、德阳巴蜀文化的特点1.建筑艺术:德阳地区有许多古代建筑,如柳泉寺、大观楼等,这些建筑体现了巴蜀文化的精髓。

建筑风格以酱油色砖墙、木结构和特色屋檐为主要特点,具有独特的巴蜀风格。

2.传统手工艺:德阳市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如巴蜀剪纸、蜡染、竹编等。

其中,巴蜀剪纸是巴蜀地区的特色文化艺术形式之一,代表了德阳人民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巴蜀剪纸以其精致的设计、细腻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3.音乐与舞蹈:巴蜀地区也以其丰富多样的音乐和舞蹈文化而著名。

巴蜀地区的土著音乐和舞蹈是川剧和巴蜀歌剧的重要源头,它们都融入了巴蜀地区特有的歌舞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舞蹈风格。

4.饮食文化:德阳市的巴蜀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川菜和巴蜀小吃是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菜以其辣味、麻辣和丰富的口感而著名,如麻辣火锅、水煮鱼等。

巴蜀小吃则是德阳市民独特的食品创造,如豆花、肥肠粉、狗肉粉等,以其独特的风味而备受推崇。

5.文化艺术:德阳市还有许多文化艺术活动,如巴蜀书法、巴蜀绘画等。

巴蜀书法以其独特的笔法、诗意的墨迹和美妙的字体而闻名。

巴蜀绘画则是以自然风景和人物生活为主题,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而广受赞誉。

三、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巴蜀文化,德阳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方面,德阳市政府通过修复和保护古建筑、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为人们了解巴蜀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资源。

另一方面,德阳市注重巴蜀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开设巴蜀文化课程,组织巴蜀文化展览和表演,培养巴蜀文化的年轻传承人。

成都天府之国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中心

成都天府之国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中心

成都天府之国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中心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在这个城市,巴蜀文化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影响着成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艺术表达。

本文将介绍成都作为巴蜀文化中心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当代的文化发展。

一、成都的历史渊源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三国时期。

在那个时代,巴蜀文化开始形成,并通过交通和商业的发展渐渐繁荣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都成为了四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学者、文人和艺术家。

二、巴蜀文化的特点巴蜀文化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首先,巴蜀文化强调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成都人倡导友好、和善的相处方式,并通过民间艺术和宴饮文化来表达情感和人际关系。

其次,巴蜀文化注重生活品质和享受。

成都人崇尚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注重精神和身体的平衡。

他们喜欢结伴而行,聚在公园或茶馆中,享受慢节奏的生活。

最后,巴蜀文化注重艺术和文化创作。

成都是蜀地文化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如川剧、蜀绣、巴蜀书画等。

这些艺术形式通过线条独特的表达和丰富的传统题材,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巴蜀文化氛围。

三、成都的文化遗产成都作为巴蜀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物、古迹、传统工艺品等。

例如,宽窄巷子是成都保存最完整的古老街区之一,以其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四合院式的布局而闻名。

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巴蜀建筑风格,并体验到古老巴蜀的生活方式。

此外,成都还有许多文化名人的故居和纪念馆,如郭沫若故居、蜀绣博物馆等。

这些地方将巴蜀文化的传统与当代艺术精神相结合,展示了成都悠久历史中的独特魅力。

四、成都的当代文化发展虽然成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这座城市并没有停留在过去。

如今,成都以其创新的城市管理和建设理念,成为了中国的创意与文化之都。

成都的音乐、电影、时尚和艺术等领域蓬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李白这句赞美的评价,让我们可以看 见当时成都的繁荣盛世。是的,巴蜀地区经济政治以及各方面的发展在历史的长 河中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一万年前,川西平原已经成为古蜀族的活动中心;四千多年前,古蜀人定都 于川西平原;两千三百多年前,四川被并入秦国;两千三百多年前后,西南先民开 拓的南方丝绸之路;西汉前期,四川的经济实力已位居全国榜首;东汉时期,成都 已是全国的五大都之一……
1、 巴蜀文化的地域特点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险幽秀之称: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 夔门天下雄。 巴蜀,即巴和蜀。“蜀”,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巴” ,即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巴蜀文化区是指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兼及周边地区而 风俗略同的地区。由于涵盖范围甚广,巴蜀地形复杂多样,含盆地、平原、丘陵、 山地、高原、高山诸多类型,大致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盆地四面环山,而西面 则是高原,地形复杂,海拔悬殊。 2、 巴蜀文化区的气候特点
巴蜀文化区因地形的多样,自然也拥有了比较多变的气候。成都平原,古称“ 广都之野”,适宜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长,这里自古即是山清水秀,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适于农耕的美丽富饶之地。
巴蜀地区的东部盆地,由于四面环山,冬季寒潮不宜入侵,夏季焚风现象显 著,具有冬暖、夏热、春旱,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秋季 多绵雨的特点。而巴蜀地区的西部高原,由于海拔悬殊,因而气候变化比较很大 ,有多种类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具有干雨季分明、日照充足的特点。
参考文献:《中国文化性格》,秦榆,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6月 《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李怡,巴蜀书社,2006年6月
链家金融 /
lhubbzr1TFbA
巴蜀人一直在不停地繁衍生息,巴蜀文化也一直在不停地被弘扬沉淀。直到
今天,巴蜀文化形成了她自有的特点,壮心浩荡又风情万种,雄心壮志又温文尔 雅。巴文化和蜀文化同是一家,一个是“盆地文化”,一个是“山地文化”。巴文化造 就了重庆人,蜀文化造就了四川人,四川人与重庆人在文化血缘上有着割舍不断
的联系,巴文化与蜀文化一脉相承,并在以后的发展中,将会被后代发扬与传承 。
巴蜀文化的特点及形成与发展
内容摘要:所谓巴蜀文化,即巴文化与蜀文化,巴蜀文化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 点,而巴蜀文化的特点又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巴文化与蜀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和 明显的区别,却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本文由巴文化与蜀文化的联 系和区别展开,从而探讨她们的特点以及她们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巴蜀文化 特点 四川 重庆 联系
3、 巴蜀文化区的自然资源 巴蜀文化区正是由于地形的复杂导致了气候的多变,而气候的多变则导致 了地理资源的丰富和生物圈的多样性。 巴蜀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主要以天然气、水能和煤炭为主;矿产资源种类齐 全,能源、黑色、有色、稀有、贵金属、化工、建材等矿产均有分布。巴蜀地区的矿 产资源不仅具有总量丰富、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综合利用价值也是不容小觑。 此外,水资源也很丰富,全年降水量甚高。 巴蜀地区的生物圈具有兼容性和多样性,其植物种类比整个欧洲还多。资源 植物约有4000多种,脊椎动物1100多种,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列入国家保护 的珍稀动物有55种。举世闻名的大熊猫,“金发女郎”金丝猴,“六不象”扭角羚等。 优越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巴蜀的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很早兴起创造了十分有利 的条件。 4、 巴蜀文化的人文特点 “自古文人多入蜀”,四川是我国的文化盛地。三国时期,诸葛亮“两表”耀千秋 ;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大批文人云集于此;宋代,苏洵、苏辙、苏轼一门 三父子;现代文学泰斗巴金、大文豪郭沫若均出自此地。众多文人的集中,也在一
现在的巴蜀地域看起来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在历史上,巴和蜀这两位亲密 的朋友最开始并不认识。在战国以前的历史文献里,巴和蜀是分称的,不论在地 域范围、人类群体,还是在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清楚地分界,到战国时代的文献中 ,才出现了巴蜀合称的记载。
巴国最初立国在汉水上游一带,西周时向东发展,战国时代南移长江流域, 最后进入重庆地区。蜀国最初指的是以成都平原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边包括 汉中盆地在内的古蜀国。公元前316年,巴、蜀统一于秦,但一直以郡、州、道的形 式存在,而在隋唐以后,巴和蜀才作为地区的代称在各种场合被广泛地使用。从 此,一代又一代的先民们开始突破巴蜀地区的地理障碍,打通了对外交通的要道 ,促进了与四方的交通和文化的交流,形成巴蜀文化善于兼容和开放的明显特点 。并且开始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巴蜀人。 2、巴蜀文化的发展
定程度之上将文人的气息渲散在这片巴蜀之地上,使得成都人崇文却不尚勇。而 受巴文化渲染的重庆人,性格却胆大、心直、外向、多些叛逆的江湖气而少些规 矩和儒雅,与成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巴蜀文化,一个巴文化,一个蜀文化。巴山与蜀水的不同的文脉所孕育出来 的两座城和两种人竟有几乎全然不同的文化品格,成都人和重庆人的区别在历 史的长流中竟渐渐地变得清晰,两者之间的血缘细节却仅仅联系在一起。 、、 巴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巴蜀文化的形成
巴蜀地区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今天 的重庆市和四川省古称巴蜀,所谓“巴”,即大致指今盆地东部(即川东地区);所 谓“蜀”,即大致指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区一级整个盆地连同周边地区。巴蜀文化是 一种内涵丰富,特色独具,影响深远的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 分,她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的洗练和变革,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点,并在历史 的浪涛中,将会变得更加意蕴深厚。 、、 巴蜀文化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