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网规划
《道路网规划》课件

大数据分析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道 路网进行优化和模拟。
规划软件介绍
AutoCAD
用于道路网规划和设计的 常用软件。
ESRI ArcGIS
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 分析的软件。
TransCAD
用于交通规划和模拟的软 件。
道路网规划的实践
05
案例
城市道路网规划案例
案例名称
北京市城市道路网规划
规划背景
随着北京市人口和经济的快速 发展,原有道路网已无法满足 需求,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和 扩建。
规划内容
重新规划城市道路网络,增加 道路里程和密度,优化交通布 局,提高交通效率。
实施效果
经过几年的实施,北京市交通 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交通拥堵 问题得到缓解,市民出行更加
便捷。
乡村道路网规划案例
案例名称
河北省某乡村道路网规划
03
需求分析
总结词
了解城市或区域的发展需求和目标
详细描述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了解城市或区域的人口、经济、产业、交通等方面 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道路网规划的目标和重点。
交通预测
总结词
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和趋势
详细描述
基于历史交通数据和未来发展预测,对城市或区域的交通需求进行预测,包括交 通量、交通方式、出行时间等,为后续的道路网规划提供依据。
规划内容
在铁路沿线地区修建公路和桥梁,形成较为完善的道路网 络,提高交通通达性。
规划背景
青藏地区地广人稀,原有道路网络不发达,为了促进地区 经济发展和加强与内地的联系,需要进行道路网的规划和 建设。
实施效果
道路网建成后,加强了青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促 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同时,也为国家安 全和战略发展提供了保障。
城市道路网规划

(9) 当旧城道路网改造时,在满足道路交通旳 情况下,应兼顾旧城旳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原 有道路网形成旳历史;对有历史文化价值旳街道 应合适加以保护。
(10) 市中心区旳建筑容积率到达8时,支路网 密度宜为12~16km/km2;一般商业集中地域旳支 路网密度宜为10~12 km/km2。
(11)次干路和支路网宜划成1:2~1:4旳长方 格;沿交通主流方向应加大交叉口旳间距。
(6)城市环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11) 内环路应设置在老城区或市中心区旳外围; (22) 外环路宜设置在城市用地旳边界内1~2km 处,当城市放射旳干路与外环路相交时,应规划好 交叉口上旳左转交通; (33) 大城市旳外环路应是汽车专用道路,其他 车辆应在环路外旳道路上行驶; (44) 环路设置,应根据城市地形、交通旳流量 流向拟定,可采用半环或全环; (55) 环路旳等级不宜低于主干路。
(12) 道路网节点上相交道路旳条数宜为4条, 并不得超出5条。道路宜垂直相交,最小夹角不得 不大于45度。
(13) 应防止设置错位旳T字型路口。已经有旳 错位T字型路口,在规划时应改造。
(14) 大、中、小城市道路交叉口旳形式应符合 表和表旳要求。
3.城市道路是中各类道路旳规划指标应符合表和旳 要求。
4.城市道路网布局
(1)城市道路网规划应适应城市用地扩展,并有利于向机 动化和迅速交通旳方向发展. (2)城市道路网旳形式和布局,应根据土地使用、客货 交通源和集散点旳分布、交通流量流向,并结合地形、地 物、河流走向、铁路布局和原有道路系统,因地制宜拟定。 (3) 各类城市道路网旳平均密度应符合表和中要求旳指 标要求。土地开发旳容积率应与交通网旳运送能力和道路 网旳通行能力相协调。 (4) 分片区开发旳城市,各相邻片区之间至少应有两条 道路相贯穿。 (5) 城市主要也出口每个方向应有不少于两条对外放射 旳道路。七度地震设防旳每个城市每个方向应有不少于两 条对外放射旳道路。
对外交通9城市道路网规划

PPT文档演模板
对外交通9城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路网规划
3. 城市道路网基本形式
n 混合式道路系统:在同一城市中存在几种类型的道路 网,组合而成为混合式的道路系统。
n 方格网加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是大城市发展后期形成 的效果较好的一种道路网形式。
对外交通9城市道路网规 划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对外交通9城市道路网规划
第九章 城市道路网规划
n 1. 城市道路的功能 n 2. 城市道路网络的等级结构 n 3. 城市道路网基本形式 n 4.道路网规划指标 n 5.城市道路网络规划的影响因素 n 6.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n 7.交通需求预测
PPT文档演模板
对外交通9城市道路网规划
1. 城市道路的功能
PPT文档演模板
n 城市道路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命脉,具有多种功能。 n 交通功能- 通(通行) n 达(进入) n 城市骨架功能-划分地块 n -建筑和用地的依托 n 管线设置功能-为城市管线提供埋设空间 n 环境景观功能-改善城市通风、日照 n -布置街道绿化,形成城市景观,展示城市风貌 n 公共空间功能-开展商贸、文化活动 n 防灾功能-避难道路,保证消防活动、救援活动 n -防火带
km/km2)
•城市用地总面积
n 城市干路网密度δ干为城市干路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 积之比。
n 城市干道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n (a)城市干道网密度δ干
n
n δ干
•城市干道总度
•城市用地总面积 (km/km2)
对外交通9城市道路网规划
城市道路网规划

城市道路网规划引言城市道路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的交通流动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规划的城市道路网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并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重要性、目标和原则,以及规划的过程和工具。
重要性城市道路网规划对城市的交通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合理和高效的道路网络可以减少交通拥堵,缩短通勤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它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良好规划的道路网络也可以增加城市的可持续性,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目标和原则城市道路网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规划者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密度平衡原则:道路密度应适中,既要满足交通需求,又要避免过度拥堵和资源浪费。
•可达性原则:道路网络应能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缩短通勤时间。
•安全性原则:道路设计应考虑交通安全,提供安全通行的道路环境,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环境友好原则:道路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推广低碳交通方式。
•城市发展原则:道路规划应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协调,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过程城市道路网规划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数据收集和分析:了解城市的现状和需求,收集交通数据和人口数据,进行交通量分析和交通需求预测。
2.目标设定: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需求分析结果,确定道路网络规划的目标和重点。
3.方案设计:根据目标设定,设计不同的道路网络方案,并评估其效果和影响。
4.评估和选择:综合考虑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最优的方案。
5.细化设计: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道路布局、交叉口设计、标线和交通信号等。
6.实施和监测:将规划方案付诸实施,并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
规划工具在城市道路网规划过程中,规划者常常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辅助决策。
第6章城市道路网规划

道路服务水平
道路交通噪声
大气污染物
调 整 道 路 网 规 划 方 案
满足规划要求
否道路网布局的 检验与调整是提出推荐方案
第二节 各级城市道路规划
一、快速路系统规划 1.快速路规划原则 (1)联络城市各个功能分区或组团,满足较长距离 的交通需求; (2)进行城市内外交通转换,屏蔽过境交通; (3)调整城市路网交通量; (4)形成城市建设的风景带,带动沿线的土地开发。 2.快速路系统组成要素 (1)快速路道路特征 快速路设计车速60-80km/h,严格控制与快速路交汇 的道路数量,穿过人流集中的地区时,要设置人行天 桥或地道。提供不间断交通流。
8、星状放射式道路网 是和子母城市的布局 相配套的。道路网从 城市中心起呈放射状联系多个卫星城市,而城市 由几个层次的同心圆所组成 。 9、交通走廊式道路网 城市中心区道路网形成之后,城市沿着放射 干道发展,形成交通走廊式道路网。
四、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方法 1.道路网规划指标的确定 主要有人均道路用地面积、车均行车道面积、 道路网密度、道路等级结构、道路网联结度、非 直线系数等。 2.道路网空间布局形式 常见的有四种典型类型:方格网式道路网布 局、环形放射式道路网布局、自由式道路网布局、 混合式道路网布局。
第三节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
二、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规划 在原有道路网改造规划中,当交叉口的交通量达到最 大通行能力的80%时,应考虑设置立体交叉,其形式选
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整个道路网中,立体交叉口的形式应力求统一, 其结构形式应简单,占地面积少; (2)交通主流方向应走捷径,少爬坡和少绕行;非 机动车应行驶在地面层上或路堑内; (3)机非分开行驶时,应减少交叉口的层数和用地。
第四章 城市道路网规划

路网等级结构规划的指导原则
远近分 离原则
• ——不同 距离出行 者的需求
通达分 离原则
• ——穿越 与到达交 通的需求
通过性 可达性
快速路
主/次 干路
集散道 地方道
路网等级结构规划的指导原则
远近分 离原则
• ——不同 距离出行 者的需求
通达分 离原则
• ——穿越 与到达交 通的需求
快慢分 离原则
• ——不同 交通方式 的需求
容量调 控原则
• ——减少 低效运行 的需求
功能划
分原则
•——减少 公共空间 功能与交 通功能冲 突
第三节 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及影响因素
一、路网基本模式及其优缺点
1. 路网基本模式划分
对人口在50~200万的大城市,可根据城市的用地形状和交通 需求确定是否建设快速路。快速路可呈“十”字形在城市中心区 的外围切过。
(1)城市快速路
快速路
我国的城市道路分类
(2)城市主干路 •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骨架网络,主要用于城市分区之间的联
系,承担中远距离的交通出行任务。 • 主干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应当分道行驶,交叉口的机动车与
城市各类各级道路占地面积与城市总用地面积之比,是路网间 距与道路红线宽度的综合指标。用%表示。
(3)人均道路面积 城市人口的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单位为m²/人。车均道路面积
是道路用地面积与服务车辆的比值,单位为m²/车。
•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道路广场 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8%~15%;
大; ② 一条路上行驶着机动车、非机动车; ③ 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的混合,或者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
城市道路网规划

四、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
1、影响城市道路网布局的因素
城市道路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工程量,
次干道
放射式道路网有利于市中心对外联系, 不利于各分区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城 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加上一个或几个环城 道路,便形成了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国外很多大城市如莫斯科、巴黎,伦敦、柏林、东 京的道路网,都由放射干道网发展到环形放射干道网。
莫斯科道路网
国际空间站的一名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夜景图
三、城市道路网的类型与特点
城市道路网的形态受自然地形、历史形态、城市 规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形态往往各不相同。 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
方格网式
环形放射式 自由式 混合式
三、城市道路网的类型与特点 1、方格网式(棋盘式)
主干道 次干道
最常见的一种道路网结构型 式,多见于采用轴线对称的古 城道路系统。北京旧城、西安、 洛阳、太原、郑州、石家庄、 开封、福州、苏州等城市的道 路网都属于方格网式。
城市交通行为的多样性要求城市道路必须提供不同类型的服 务,以实现交通效能的最大化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因此,城 市道路网中的道路应按照使用者的要求被赋予明确的使用功能 和设计标准,这就要求城市道路应该进行科学的分类与分级。
二、城市道路的分类与分级 2、城市道路的分类
不同国家对道路分类的方法不尽相同。 美国城市道路依据道路交通流特性、道路间距、路网等级 结构等分为五个等级: 高速路和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集散道路、地方道路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 除快速路外,城市道路应按照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
量以及道路所处的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 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
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有特殊情况需变更 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城市道路网规划

城市道路网规划第1节引论城市道路网是所有城市道路组成的统称。
城市道路网一旦形成,就大体上确定了城市的发展轮廓,并且其影响会一直延续下去。
因此,城市道路网规划也就显得尤其重要。
从交通工程的观点来看,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继续,只有在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提出功能良好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因素(一)用地分区形成的交通运输对道路网规划的影响城市中的各种用地,如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城市行政中心、公园绿地、码头仓库区及铁路场站等都是交通的策源地。
交通策源地每日都发生和吸引着大量的人流和货流,构成不同目的和形式的城市客、货流交通。
若要使路网规划得较为合理,就必须通过交通调查取得必需的交通资料,只有在充分占有交通资料的条件下,才可能使得城市分区布局有利于交通便捷、均匀、分散,减少不必要的往返运输、长距离运输、迂回运输,减少交通事故。
其原则是分区内部的近距离交通多,超越分区的远距离交通少。
在分区内布置无害工业、手工业及各种机构,供居民就近工作;要修建与分区内就业居民人数相适应的住宅,区内应具有完善的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日常生活公共设施,使得居民上班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出行距离较近,这就形成了分区内部交通小系统,其主要的交通形式是步行和自行车。
各分区之间的交通是较远或远距离交通,形成全市交通系统。
分区之间的交通应该达到通畅快速,车辆的流动与分布、交通种类与速度都直接影响道路系统的布局与形成。
(二)地形条件的影响城市的地形条件对城市用地分区、道路线型有很大影响。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该认真地分析城市地形特点和变化,做到用地划分自然,道路平、纵、横面线型配合地形变化,既满足技术标准,又能结合环境和景观。
(三)城市进出口公路系统的影响城市对外交通有铁路、水运、航空和公路。
公路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关系极为密切。
公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的部分一般称为城市的进出口。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与公路的横断面有很大不同,技术标准也不同,因此,城市进出口既有横断面改建,又有横断面的衔接过渡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城市进出口发生严重的交通阻塞,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
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城市道路网的平面投影几何图形。
(1)方格网式路网
又称棋盘式道路,是 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 它适用于地势平坦地 区的城市。方格网式 路网划分的街坊整齐, 有利于建筑布置。这 种路网交通分散,灵 活性大。我国一些古 城多采用该形式。
缺点是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如果方格网式路网密度 大,则交叉口多;旧城区的方格网式路网由于道路狭窄, 功能不分,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如果 方格式路网较均匀,尚可组织单向交通以缓解道路交通 紧张的状况。
等;
4.修改规划方案; 5.绘制规划图; 6.方案说明。
第六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评价
一 评价内容 1.技术性能; 2.经济效益评价; 3.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二 评价原则
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
三 技术性能分析 1。和城市用地布局的配合关系; 2. 与对外交通设施间的衔接关系; 3. 功能分工与结构合理性; 4. 道路密度与横断面布置的关系; 5. 交通组织、控制与管理方案。
道路面积密度()
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 城市用地总面积
(Li
F
Bi)(%)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0)规定r应在 8%~15%之间,对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r宜为 15%~20%。
3.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 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与城市人口总数之比 上海 2.3% 南京3.5%
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
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 城市居民总人口
(Li Bi)(m2 / 人) n
4.非直线系数 (1).方格式干道网
非直线系数
道路起 终点间的实际路线长度 道路起 终点间的实际空间直线距离
ab a2 b2
(2).放射式干道网
ab
a2 b2 2ab cos a
注意
交通干道的非直线系数应尽量控制 在1.4之内,最好在1.1~1.2之间。
第二章 城市道路网规划
第一节 概述 城市道路网:由各类各级城市道路所组成
一经形成就确定了城市用地布局和轮廓,影响深远。
第二节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 1.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要求 快速路和主干路:通 干路:通和达 2.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 a 地块形状规则 b 有利于组织城市景观 c 考虑通风和日照 3.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道布置的要求
优点: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自然环境 和景观的破坏较少,节约道路工程造价。
缺点: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 建筑用地分散。
(4)混合式道路网
混合式道路系统也称综合式道路系统,是以上三种形 式的组合。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采用方格网式和环行放 射式的混合式,就是在保留原有旧城的方格网式的基础 上,为了减少市中心的交通压力而设置的环行路或辐射 路。
二、城市道路红线
(一)道路红线是指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 产用地及其它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 用地范围,也是道路的总宽度。红线的作用是控制街道两侧 建筑不能侵入道路规划用地,红线不但是具体道路单项工程 的设计依据,也是城市公用设施各项管线工程的用地依据。
(二)红线规划设计内容 1.确定红线宽度 红线宽度也即路幅宽度,它是道路横断面中机动车道、非机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119: 39:4319:39Oct -2021-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9: 39:4319: 39:431 9:39We dnesd ay, October 21,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2120.10.2119:3 9:4319:3 9:43Oc tober 21, 2020
四 规划方案评价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目标 任务 指标 评价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120. 10.21W ednesday, October 21,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9:39:43 19:39:4319:391 0/21/2020 7:39:43 PM
第四节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技术指标
1.道路网密度 城市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
Li KM / KM 2 A
2.道路面积密度 城市各类各级道路占地面积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
国内:(北京 8.1% 上海 9.2% 南京 3.4% 重庆 3.7%) 国外:(洛杉矶 50% 纽约 35% 东京 16%)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月21日 星期三7 时39分 43秒W ednesd ay, October 21,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212020年10月 21日星 期三7时 39分43 秒20.1 0力奋斗。2020年10月21 日下午7 时39分 20.10.21 20.10.2 1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21 日星期 三下午7 时39分 43秒19: 39:432 0.10.21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下午7时 39分20.10.2119:39Oct ober 21, 2020
总之,城市道路的红线规划包括红线宽度、红线平面位置、 交叉口型式和道路控制点规划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五节 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分析外部环境; 确定发展目标; 预估未来发展; 成图。
设计的一般方法: 1.现状调查,资料准备; 2.初步方案设计; 3.干道主要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横断面形式
为解决方格网式路网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可在方 格网上增加对角线道路。
(2)放射环式路网
优点: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 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缺点:在市中心区容易造成机动车交通集中,有些地区 之间的联系需绕行,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好。
(3)自由式路网
自由式路网一般是由于城市地形起伏, 道路结合地形选线而形成。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21 日星期 三7时39分43秒 19:39:4321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7时39分43秒 下午7 时39分1 9:39:43 20.10.2 1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 2120.10.2119:3 919:39:4319:39: 43Oct- 20
动车道、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等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包括远期发展用地。
2.确定红线位置 道路红线的平面位置依赖于道路中线的定位。 红线的实现有三种方式:(1)新区道路(2)旧区道路(3)
旧区道路 3.确定交叉口型式 城市道路交叉口分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大类别。平面交叉
口又分一般平面交叉、拓宽渠化交叉和环形平面交叉三个类 型;立体交叉则有苜叶型、环型、喇叭型、菱型、定向式等 多种平面形式。 4.确定道路的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 规划道路中线的转折点和各条道路的相交点,就是道路的控 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