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物质结构基础(含答案)

第1章物质结构基础(含答案)
第1章物质结构基础(含答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基础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量子数,不正确的是------------------- ( B )

A.n=2,l=1,m=0,m s=-1/2 B.n=3,l=0,m=1,m s=1/2

C.n=2,l=1,m=-1,m s=1/2 D.n=3,l=2,m=-2,m s=-1/2

2、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 A )

A.n=3,l=1,m1 =+1,m s=+1/2 B.n=4,l=5,m1 =-1,m s= +1/2

C.n=3,l=3,m1 =+1,m s=-1/2 D.n=4,l=2,m1 =+3,m s= -1/2

3、原子序数为19 的元素的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为----------- ( D )

A.n=1,l=0,m=0,m s =+1/2 B.n=2,l=1,m=0,m s =+1/2

C.n=3,l=2,m=1,m s =+1/2 D.n=4,l=0,m=0,m s =+1/2

4、在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其合理状态的一组是----------------- ( D)

A. n = 1, l = 1, m = 0 B. n = 2, l = 1, m = 2

C. n = 2, l = 0, m = 1 D. n = 3, l =1, m = 0

5、在等价轨道的d轨道中电子排布成,而不排布成,其最直接的根据

是-------------------- ( D )

A.能量最低原理B.Pauli原理C.原子轨道能级图D.洪特规则

6、若将N 原子的基态电子构型写成1s2 2 s 2 2p x2 2p y1,这违背了--------------------------------- ( B )

A.泡里原理B.洪特规则C.对称性一致的原则D.玻尔理论

7、下列电子排布式中不正确的是:D

A.1s2 B.1s22s22p3 C.1s22s22p63s23p63d3 4s2 D.1s22s22p63s23p63d4 4s2

8、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 C )

A. PBr3 B. CH4 C. BF3 D. H2O

9、元素N的核外电子正确排布是-------------------------- ( A )

A. 1s22s22p x12p y12p z1 B. 1s22s12p x22p y12p z1 C. 1s22s22p x22p y1 D. 1s22s22p x12p y2

10、在B、C、N、O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C )

A. B B. C C. N D. O

11、下列离子半径变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

A. F->Na+>Mg2+>Al3+ B. Na+>Mg2+>Al3+>F-

C. Al3+>Mg2+>Na+>F- D. F->Al3+>Mg2+>Na+

12、下列的等电子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 A)

A. Al3+ B. Na+ C. F- D. O2-

13、既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又存在配位键的化合物是--------------------- ( C )

A. H3PO4 B. Ba(NO3)2 C. NH4F D. NaOH

14、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C )

A. I2 B. BaCl2 C. H2SO4 D. NaOH

15、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C )

A. KCl B. CO C. Na

2SO

4

D. NH

4

+

16、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sp3杂化的是-------------------------- ( C )

A. BF3 B. BCl3 C. H2O D. SiCl4

17、下列分子中,键和分子均具有极性的是--------------------------- ( D )

A. Cl2 B. BF3 C. CO2 D. NH3

18、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 C )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19、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其中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 ( B )

A. H2O B. CO2 C. C2H4 D. P4

20、下列分子中直线型分子构型的是------------------------------ ( A )

A. C2H2 B. SO2 C. C2H5OC2H5D. BF3

21、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 D )

A. NH3 B. CCl4 C. C2H6 D. C2H4

22、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的是------------------------ ( A )

A. BF3 B. NF3 C. PF3 D. CHCl3

23、下述化合物中,偶极矩不为零的是----------------------- ( B )

A.CS2 B.H2S C.CCl4 D.Br2

24、下列各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C )

A. CH4,CO2,BCl3非极性分子

B. CHCl3,HCl,H2S极性分子

C. CH4,CO2,BCl3,H2S非极性分子

D. CHCl3,HCl极性分子

25、下列偶极矩不等于零的分子是---------------------- ( C )

A. BeCl2 B. BF3 C. NF3 D. CO2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BCl3分子中B―Cl键是非极性的

B. BCl3分子和B―Cl键都是非极性的

C. BCl3分子是极性分子,而B―Cl键是非极性的

D. BCl3分子是非极性分子,而B―Cl键是极性键

27、下列各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A.CH4,CO2非极性分子B.CHCl3 ,BCl3 ,H2S,HCl极性分子

C.CH4,H2S,CO2非极性分子D.CHCl3 ,BCl3 ,HCl极性分子

28、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 ( D )

A.CCl4与I2分子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分子量相差较大

B.CCl4与I2都是直线型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型分子

C.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

D.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

29、膦(PH3)又称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有磷化氢。它的分子构型是三角锥形。以下关于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 B.PH3是非极性分子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PH3分子的P-H键是非极性键

30、在分子中衡量原子吸引成键电子的能力用------------------- ( C )

A.电离能 B.电子亲合能 C.电负性 D.解离能

31、下列关于σ键和π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共价单键即可以是σ键,也可以是都是π键

B.杂化轨道和其他原子轨道之间只能形成σ键

C.π键的强度恰好是σ键强度的两倍

D.有的分子中,只有π键,没有σ键

32、下列化学键中,极性最弱的是------------------ ( C )

A. H-F B. H-O C. O-F D. C-F

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BCl3分子中B—Cl键是非极性的

B. BCl3分子和B—Cl键都是极性的

C. BCl3分子是极性分子,而B—Cl键是非极性键

D. BCl3分子是非极性分子,而B—Cl键是极性键

2、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 ( D )

A. Cl2

B. NH3

C. H2S

D. CO2

34、在单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子之间存在着--------- ( C )

A.取向力 B.诱导力 C.色散力 D.诱导力和色散力

35、下列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是 ---------- ( A )

A. NH3 B. C2H4 C. HI D. H2S

36、下列物质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B )

a. CuCl2

b. SiO2

c. NH3

d. PH3

A.a>b>c>d B.b>a>c>d C.b>a>d>c D.a>b>d>c

二、填空题

1、某电子处在3d轨道,它的轨道量子数n为__3__,l为__2__m可能是_-

2、-1、0、+1、+2_______。

2、在下列空白处填入所允许的量子数:

(1) n= 1,l= _0__,m = _0_; (2) n= 2,l= 1,m = __-1、0、+1、___;(3) n= 3,l= 2,m = _-2、-1、0、+1、+2______。

3、符号“3p”表示电子的主量子数n等于_______ ,角量子数l等于__ ,该电子亚层最多可以有_3_种空间取向,该电子亚层最多可容纳__6_个电子。

4、3p轨道的主量子数为_3_,角量子数为1_,可能的磁量子数为-1、0、+1。

6、22号元素的电子结构是__1s22s22p63s23p63d24s2______,它属于_四_周期__ⅣA____族。

7、铬的原子序数是24,其外层价电子构型是1s22s22p63s23p63d54s1,它属于_四周期__ⅥB_族。

8、第29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Cu ,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ⅠB族,原子外层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10、 CO2是__非极性___分子,SO2是___极性__分子,BF3 是__非极性___分子,NF3 是_极性___分子。(“极性”或“非极性”)

11、下列各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分别是:

(1) CH3Cl和CCl4分子之间存在__色散力、诱导力___ ;(2) CH3Cl和CH3Cl分子之间存在__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__;(3) CCl4和CCl4分子之间存在____色散力______ ;(4) CH3OH和C2H5OH 分子间存在_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氢键力_____ 。

13、浓硫酸的黏度很大,这是由于H2SO4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硫酸与水混合能放处大量的热,这是由于H2SO4与H2O之间形成了氢键。

17、填表

七年级下科学第六章:物质的结构知识重点

第六章物质的结构 【概念和规律】 一、物质由微粒构成 1、无论生物还是非生物,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 4、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5、有的分子由一个原子构成(稀有气体),有的分子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原子构成。 6、金属直接由原子构成。 7、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8、在一定条件下,原子可以失去或得到电子,成为带电荷的离子。 9、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氯化钠。 10、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的原子有核模型认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11、现代研究表明: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而且它们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12、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 13、实验表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着空隙和相互作用,并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而且微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元素 1、把物质中的同一种原子统称为元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3、每种元素都有一个名称和符号,符号通常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有重复,增加第二个小写字母。 4、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有112种,其中94种为天然元素,18种为人工合成元素。 5、元素的分布不均匀 ①宇宙中氢元素最丰富,其次是氦元素; ②地壳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 ③地核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铁元素、镍元素; ④空气中的元素含量依次为:氮元素、氧元素。 6 7 8、在非金属元素中He、Ne、Ar、Kr、Xe、Rn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53

结构化学-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习 题 1. 用VSEPR 理论简要说明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价电子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分子和离子的几何构型。 (1) AsH 3; (2)ClF 3; (3) SO 3; (4) SO 32-; (5) CH 3+; (6) CH 3- 2. 用VSEPR 理论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形状。 (1) AlF 63-; (2) TaI 4-; (3) CaBr 4; (4) NO 3-; (5) NCO -; (6) ClNO 3. 指出下列每种分子的中心原子价轨道的杂化类型和分子构型。 (1) CS 2; (2) NO 2+; (3) SO 3; (4) BF 3; (5) CBr 4; (6) SiH 4; (7) MnO 4-; (8) SeF 6; (9) AlF 63-; (10) PF 4+; (11) IF 6+; (12) (CH 3)2SnF 2 4. 根据图示的各轨道的位向关系,遵循杂化原则求出dsp 2 等性杂化轨道的表达式。 5. 写出下列分子的休克尔行列式: CH CH 2 123 4 56781 2 34 6. 某富烯的久期行列式如下,试画出分子骨架,并给碳原子编号。 0100001100101100001100 001101001 x x x x x x 7. 用HMO 法计算烯丙基自由基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的π能级和π分子轨道,讨论它们的稳定

性,并与烯丙基自由基相比较。 8. 用HMO法讨论环丙烯基自由基C3H3·的离域π分子轨道并画出图形,观察轨道节面数目和分布特点;计算各碳原子的π电荷密度,键级和自由价,画出分子图。 9. 判断下列分子中的离域π键类型: (1) CO2(2) BF3(3) C6H6(4) CH2=CH-CH=O (5) NO3-(6) C6H5COO-(7) O3(8) C6H5NO2 (9) CH2=CH-O-CH=CH2(10) CH2=C=CH2 10. 比较CO2, CO和丙酮中C—O键的相对长度,并说明理由。 11. 试分析下列分子中的成键情况,比较氯的活泼性并说明理由: CH3CH2Cl, CH2=CHCl, CH2=CH-CH2Cl, C6H5Cl, C6H5CH2Cl, (C6H5)2CHCl, (C6H5)3CCl 12. 苯胺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苯差别很大,但其盐酸盐的光谱却和苯很接近,试解释此现象。 13. 试分析下列分子中的成键情况,比较其碱性的强弱,说明理由。 NH3, N(CH3)2, C6H5NH2, CH3CONH2 14. 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乙烯环加成变为环丁烷的反应条件及轨道叠加情况。 15. 分别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讨论己三烯衍生物的电环化反应 在加热或者光照的条件下的环合方式,以及产物的立体构型。 参考文献: 1. 周公度,段连运. 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季爽,申成. 基础结构化学(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李炳瑞.结构化学(多媒体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林梦海,林银中. 结构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邓存,刘怡春. 结构化学基础(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王荣顺. 结构化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夏少武. 简明结构化学教程(第二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8. 麦松威,周公度,李伟基. 高等无机结构化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 潘道皑. 物质结构(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0. 谢有畅,邵美成. 结构化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11. 周公度,段连运.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解析(第三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 倪行,高剑南. 物质结构学习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3. 夏树伟,夏少武. 简明结构化学学习指导.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4. 徐光宪,王祥云. 物质结构(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5. 周公度. 结构和物性:化学原理的应用(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物质结构基础

第二篇物质结构基础 第八章原子结构 [教学要求] 1.了解氢原子光谱、Bohr原子结构理论、电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化和能级等概念。 2.了解原子轨道、概率密度、概率、电子云等概念。熟悉四个量子数的名称、符号、取值和意义。熟悉s、p、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 3.掌握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能熟练写出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并能确定他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掌握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结构特征、熟悉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1.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2.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原理。 3.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教学时数]8学时 [主要内容]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 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电子云及其图象表示(径向与角度分布图)。波函数、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区别与联系。四个量子数(主量子 )。 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自旋量子数m s 3.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屏蔽效应,钻穿效应,

近似能级图)。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和电子排布(能量最低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规则)。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元素性质呈周期性的原因,电子层结构和周期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族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元素的分区)。 4.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离势,电子亲和势,电负性 [教学内容] §8.1原子结构的Bohr理论 8.1.1 历史的回顾 Dalton原子学说(1803年)------ Thomson“西瓜式”模型(1904年)------ Rutherford核式模型(1911年) ------- Bohr电子分层排布模型(1913年) 量子力学模型(1926年) 8.1.2 氢原子光谱 1.光和电磁辐射 2.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特征:1、不连续光谱,即线状光谱 2、其频率具有一定的规律 氢原子光谱由五组线系组成:

第六章 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文艺复兴运动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共产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方向 5.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6.“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7.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 8.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 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实现共产主义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 9.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10.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11.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主要依据是() A.现代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和觉醒

第5章物质结构基础(精)

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 本章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9学时。 1-2学时: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薛定谔方程和波函数、4个量子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云和角度分布图,2学时 重点:4个量子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之角度分布图 难点:波函数的概念、4个量子数的由来、角度分布图的意义 授课方式:讲解、全程多媒体教案、动画演示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描述、薛定谔方程和四个量子数等概念抽象,难于理解,教材直接从波粒二象性开始,教学中回顾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逐渐引入量子化学内容,并可与中学的原子概念相衔接。 1、Democritus 哲学原子→Thomson 的电子→Millikan 油滴实验(动画,引发学生从宏观现象测定微观数据)→ Rutherford 太阳系模型→引出原子稳定性问题→氢原子光谱与Bohr 理论:①稳定轨道假设;②能量量子化假设;③能级差与原子光谱。指出局限性引出波粒二象性。 2、从一副图画出发指出事物的双面性,回顾光的波粒二象性,de Broglie 的物质波延伸与实验证实。实际计算一下氢原子基态电子的de Broglie 波长,并与经典物体对比。结果表明微观粒子的波长远大于其自身尺度,甚至大于电子的运动空间——原子的尺度。是什么在波动呢?引出几率波的解释及波函数的表示:几率密度和几率。介绍几个著名科学家对量子力学——主要是量子几率的看法:Einstein 、Bohr 、Feymann 、Schrodinger 、多宇宙论。 3、引出Schrodinger 方程: 补充数学概念——从方程、函数方程、微分方程到偏微分方程,举例即可。介绍球极坐标和转换,从而方程的解被分解为径向和角度部分。举例说明量子化的根源,引出4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 、角量子数l 、磁量子数m 、自旋量子数m s ,四个量子数的含义、取值范围,电子层小结,指出2n 2的由来,享受一个规律被另一个更基本更深层的规律所阐释的快乐。 4、波函数的表示——空间图像:电子云图。径向不要求,重点在于角度部分图像,包括波函数的(带正负号)和电子云的(不带正负号)。以p z 轨道为例说明角度部分图像的画法,表明空间图像的数学依据,这种联系的细节不要求,但要知道图像来源于Schrodinger 方程,来源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破除学生头脑里根深蒂固的轨道概念,对于量子力学只谈状态(测量到的),不问过程。s 、p 、d 轨道的动画演示,要求学生把轨道的形状和正负号刻在脑子里。 0)(822222222=-+??+??+??ψπψψψV E h m z y x

物质结构基础 教案

第七章物质结构基础 (The Basis of Substance Structure) 学习要求 1.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了解波函数表达的意义;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符号和表示的意义及其取值规律;掌握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原则及方法;掌握常见元素的电子结构式;理解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系之间的关系;了解有效核电荷、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原子半径的概念。 3.理解化学键的本质、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征及它们的区别;理解键参数的意义; 掌握O2和F2的分子轨道,理解成键轨道、反键轨道、键、键的概念以及杂化轨 道、等性杂化、不等性杂化的概念;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4.了解金属键理论;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征与性质;理解氢键的形成及对物性的影响;了解常见晶体类型、晶格结点间作用力及物性;了解离子晶体晶格能、 离子极化作用对物性的影响。 在物质世界中,种类繁多的物质,其性质各不相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不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与它们的结构有关。在第二章,我们主要从宏观(大量分子、原子的聚集体)角度讨论了化学变化中质量、能量变化的关系,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反应能自发进行而有的则不行。而从微观的角度上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并不发生变化,而只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要深入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阐明化学反应的本质,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预测新物质的合成等,首先必须了解原子结构,特别是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知识以及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的有关知识。本章将简要介绍有关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原子的组成 自然界中的物体,无论是宏观的天体还是微观的分子,无论是有生命的有机体还是无生命的无机体,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到上个世纪40年代,人们已发现了自然界存在的全部92种化学元素,加上用粒子加速器人工制造的化学元素,到二十世纪末总数已达111种。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否还能继续分割电子、X射线、放射性现象的发

(第六章)体育基础理论试题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成人所摄人的氨基酸总量中至少需要 B 的必需氨基酸。 A、15% B、20% C、25% D、30%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占细胞内固体成分的 C 以上。 A、60% B、70% C、80% D、90% 3、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约占成人体重的 D 。 A、15% B、16% C、17% D、18% 4、脑组织中无能量储备,全靠血糖供应能量,大脑每天需要糖约 D ,血糖水平正常能保证大脑的正常生理功能。 A、70-80g B、80-90g C、90-100g D、100-120g 5、 A 是眼内感光物质的主要成分,对维持正常视力有重要作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 B 在能量代谢和糖代谢生成ATP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B2 7、运动后,补充 C 有利于减轻疲劳,缓解肌肉酸痛,增强体能及保护细胞免于自由基损伤。但不能过量补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8、运动后补充 D 有提高最大吸氧量、减少氧债和血乳酸的作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9、 A 参与构成骨骼及牙齿,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参与凝血过程。 A、钙 B、铁 C、锌 D、碘 10、缺乏 B 易患口角炎,口角糜烂,唇炎等。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C 11、缺乏 C 易引起牙龈肿胀、海绵状出血。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12、有人用捕捉的野鼠做试验,给野鼠充分营养饲料,发现吃得越多,死亡越早。进食量增加10%,死亡率增加 D 。 A、5% B、6% C、7% D、8% 13、轻度脱水指脱水量约占体重的 A 。 A、2% B、3% C、4% D、5% 14、脱水量占体重的4%至6%,则减少肌力及耐力,同时引起热痉挛,令长时间活动能力下降 B ,亦会影响体内无氧代谢的供能过程。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物质结构基础

第七章物质结构基础 一填空题: 1 电子排布式为[Kr]4d85s2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 2 在4个量子数中,决定原子轨道形状的是(),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伸展方向的是()。 3 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影响轨道能量高低的因素除主量子数外,还有()。 4 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3个原则是()、()、()。 5 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的()。 6 角量子数表示电子云的(),磁量子数表示电子云的()。 7 p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与p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相比,前者要()些,且具有()之分。 8 n=3,l=1的原子轨道在空间有()种伸展方向。 9 NH3和H2O 的键角不同,原因是()。 10 BF3的B原子以()杂化,其空间的几何构型为()。 11 (1) n=4和l=0的电子有2个,n=3和l=2 的电子有6个,该元素是()。(2) 3d为全满,4s中有1个电子的元素是()。 12 H2O 分子之间存在着()键,致使H2O 的沸点()于H2S、H2Se等;H2O中存在着的分子间力有(),以()为主,这是因为H2O有()。 13 共价键的特征是具有()和()。 14 sp2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分子构型呈()。 15 分别写出27号元素Co的:(1)原子的电子排布式();(2)原子的价电子构型();(3)+2价离子的价电子构型();(4)并指出元素Co在周期系中所属的周期、族()。 16 C2H6 、NH3、C2H5OH、H3BO3、CH4,上述化合物存在分子之间氢键的有()。 二判断题 17 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18 氢原子中,4s轨道能量高于3d。 19 含有氢原子的分子中,都有氢键存在。 20 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应是同一原子内能量相等的原子轨道。 21 在NH3和H2O分子间只存在氢键、取向力和诱导力。 22 电负性差值越大的元素形成的分子极性越强。 23 在CH4、CH3Cl及CCl4 3种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一样。 24 sp2杂化是指1个s电子和2个p电子进行杂化。 25 由1个ns轨道和3个np 轨道杂化而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 26 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27 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28 范德华力是永远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一种作用力,它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9 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族序数,就是该族元素的外层电子数。 30 在稀有气体(He、Ne、Ar等)及其他单原子蒸气(如Na(g)中),只有色散力存在。 31 在同一原子中,具有一组相同的量子数的电子不能多于1个。 32 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33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三选择题: 34 下列化合物中有氢键的是()。

第六章 物质结构测验题与答案

第六章.物质结构测验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A)HCl (B)NH3(C)SO2(D)CO2 2、下列分子中偶极矩最大的是: (A)HCl (B)H2(C) CH4(D)CO2 3、下列元素中,各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A)Be (B)B (C)C (D)N (E) O 4、H2O的沸点为100℃,而H2Se的沸点是-42℃,这可用下列哪一种理论来解释: (A)范德华力(B)共价键(C)离子键(D)氢键 5、下列哪种物质只需克服色散力: (A)O2(B)HF (C)Fe (D)NH3 6、下列哪种化合物不含有双键和叁键: (A)HCN (B)H2O (C)CO (D)N2(E) C2H4 7、能够充满l~2电子亚层的电子数是: (A)2 (B)6 (C)10 (D)14 8、下列哪一个代表3d电子量子数的合理状态: (A)3、2、+1、+1/2 (B)3、2、0、-1/2 (C)A、B都不是(D)A、B都是 9、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氢键表现得最强: (A)NH3 (B)H2O (C)H2S (D)HCl 10、下列分子中键级最大的是: (A)O2 (B)H2 (C)N2 (D)F2 11、下列物质中哪一个进行的杂化不是sp3杂化: (A)NH3 (B)金刚石(C)CCl4 (D)BF3 12、用来表示核外某一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l,m,ms)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2、1、-1、-1/2)(B)(0、0、0、1/2) (C)(3、1、2、+1/2)(D)(1、2、0、+1/2) (E)(2、1、0、0) 13、.所谓的原子轨道是指( ) (A)一定的电子云(B)核外电子的几率 (C)一定的波函数(D)某个径向的分布 14、下列电子构型中,属于原子基态的是( ),属于原子激发态的是( )。 (A)1s22s12p1(B)1s22s2 (C)1s22s22p63s13p1 (D.)1s22s22p63s23p64s1 15、周期表中第五、六周期的ⅣB,ⅤB,ⅥB元素性质非常相似,这是由于()。 (A)s区元素的影响(B)p区元素的影响 (C)d区元素的影响(D)镧系收缩的影响 16、描述ψ3dz2的一组n,l,m是( ) (A)n=2,l=1,m=0 (B)n=3,l=2,m=0 (C)n=3,l=1,m=0 (D)n=3,l=2,m=1 17、下列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

第六章 半导体的物质结构和能带结构

第6章 异质结和纳米结构 1、试讨论用窄禁带n 型半导体和宽禁带p 型半导体构成的反型异质结中的能带弯曲情况,画出能带图。 答: 2、仿照第4章对pn 同质结的讨论方法,完成突变pn 异质结接触电势差表达式(6-5)和势垒区宽度表达式(6-7)的推导过程。 解:设p 型和n 型半导体中的杂质都是均匀分布的,其浓度分别为N A1和N D2。势垒区的正负空间电荷去的宽度分别为(x 0-x 1)=d 1,(x 2-x 0)=d 2。取x=x 0为交界面,则两边势垒区中的电荷密度可以写成 ? ??-=<<-=<<22201101)(,)(,D A qN x x x x qN x x x x ρρ 势垒区总宽度为 211002)()(d d x x x x X D +=-+-= 势垒区的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即 Q x x qN x x qN D A =-=-)()(022101 Q 就是势垒区中单位面积上的空间电荷数值。因此上式可以简化为 1 20210)()(A D N N x x x x =-- 设V(x)代表势垒区中x 点得电势,则突变反型异质结交界面两边的泊松方程分别为 )()(011 1212x x x qN dx x V d A <<=ε )()(202 2222x x x qN dx x V d D <<=ε ε1ε2分别为p 型及n 型半导体的介电常数。对以上两式分别积分一次得 )()(0111 11x x x C x qN dx x dV A <<+=ε )()(2022 22x x x C x qN dx x dV D <<+=ε C 1‘C 2是积分常数,有边界条件决定。因势垒区外是电中性的,电场集中在势垒区内,故边界条件为 0)(1 1 11=-==x x dx dV x E

结构化学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结构化学第五章习题 及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538224381.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习 题 1. 用VSEPR 理论简要说明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价电子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分子和离子的几何构型。 (1) AsH 3; (2)ClF 3; (3) SO 3; (4) SO 32-; (5) CH 3+; (6) CH 3- 2. 用VSEPR 理论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形状。 (1) AlF 63-; (2) TaI 4-; (3) CaBr 4; (4) NO 3-; (5) NCO -; (6) ClNO 3. 指出下列每种分子的中心原子价轨道的杂化类型和分子构型。 (1) CS 2; (2) NO 2+; (3) SO 3; (4) BF 3; (5) CBr 4; (6) SiH 4; (7) MnO 4-; (8) SeF 6; (9) AlF 63-; (10) PF 4+; (11) IF 6+; (12) (CH 3)2SnF 2 4. 根据图示的各轨道的位向关系,遵循杂化原则求出dsp 2等性杂化轨道的表达 式。 5. 写出下列分子的休克尔行列式: CH CH 2 123 4 56781 2 34 6. 某富烯的久期行列式如下,试画出分子骨架,并给碳原子编号。 0100001100101100001100 001101001 x x x x x x

7. 用HMO法计算烯丙基自由基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的π能级和π分子轨道,讨论它们的稳定性,并与烯丙基自由基相比较。 8. 用HMO法讨论环丙烯基自由基C3H3·的离域π分子轨道并画出图形,观察轨道节面数目和分布特点;计算各碳原子的π电荷密度,键级和自由价,画出分子图。 9. 判断下列分子中的离域π键类型: (1) CO2 (2) BF3 (3) C6H6 (4) CH2=CH-CH=O (5) NO3- (6) C6H5COO- (7) O3 (8) C6H5NO2 (9) CH2=CH-O-CH=CH2 (10) CH2=C=CH2 10. 比较CO2, CO和丙酮中C—O键的相对长度,并说明理由。 11. 试分析下列分子中的成键情况,比较氯的活泼性并说明理由: CH3CH2Cl, CH2=CHCl, CH2=CH-CH2Cl, C6H5Cl, C6H5CH2Cl, (C6H5)2CHCl, (C6H5)3CCl 12. 苯胺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苯差别很大,但其盐酸盐的光谱却和苯很接近,试解释此现象。 13. 试分析下列分子中的成键情况,比较其碱性的强弱,说明理由。 NH3, N(CH3)2, C6H5NH2, CH3CONH2 14. 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乙烯环加成变为环丁烷的反应条件及轨道叠加情况。 15. 分别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讨论己三烯衍生物的电环化反应在 加热或者光照的条件下的环合方式,以及产物的立体构型。 参考文献: 1. 周公度,段连运. 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季爽,申成. 基础结构化学(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李炳瑞.结构化学(多媒体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林梦海,林银中. 结构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邓存,刘怡春. 结构化学基础(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王荣顺. 结构化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夏少武. 简明结构化学教程(第二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8. 麦松威,周公度,李伟基. 高等无机结构化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 潘道皑. 物质结构(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0. 谢有畅,邵美成. 结构化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11. 周公度,段连运.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解析(第三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 倪行,高剑南. 物质结构学习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3. 夏树伟,夏少武. 简明结构化学学习指导.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物质结构基础

第一章物质结构基础 【知识导航】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英语: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所预言的最后一种基本粒子(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已发现61种,包括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以物理学者彼得·希格斯命名,是一种具有质量的玻色子,没有自旋,不带电荷,非常不稳定,在生成后会立刻衰变。 2012年7月4日,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紧凑渺子线圈探测到两种新粒子,这两个粒子极像希格斯玻色子,但还有待物理学者进一步分析确定。 ——维基中文百科 【重难点】 1.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又一同构成了原子。由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因此,在化学中研究原子结构主要在于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规律。(如图1-1) 图1-1 原子的结构图1-2 核外电子运动2.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 核外电子运动无法用牛顿力学来描述,具有测不准性。(如图1-2) (1)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 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如图1-3)是p电子云的形状。 离核越近,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云密度越小。(如图1-4)

图1-3 p亚层结构图1-4 核外电子概率分布(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四个量子数(n、l、m、m s) 多电子原子中,决定能量的量子数是n、l。 (3)核外电子的排布 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及洪特规则。 根据n+0.7l的整数部分相同,近似分成若干近似的能级组。 3.原子结构与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金属性等)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一般而言,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离能和电负性逐渐增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离能和电负性逐渐减小,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Ⅷ族)。 基态的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称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1(SI单位为J· mol-1)。它可以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影响电离能大小的因素是: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和原子的电子构型。如果I2>>I1,则原子易形成+1价阳离子而不易形成+2价阳离子;如果I3>>I2>I1,即I在I2和I3之间突然增大,则元素R可以形成R+或R2+而难于形成R3+。 4.化学键 是指相邻的原子(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一般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本质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离子键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如图1-5)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结构教案(知识点+练习)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结构教案(知识点+练习)华东师大 版 第6章物质结构 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了用元素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粒子来描述物质的微观组成2.常见元素名称和符号的记忆与书写教学难点:介绍和理解“元素”概念“碘盐、含氟牙膏、高钙奶、富铁酱油、富硒茶” “介绍”,问加词的意义,从...从生活到化学 跃迁”:你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你也知道“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那就是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元素”是什么样的概念呢?参见: 说明: 实施例1:基于分子模型图解释氢元素的含义细节(课件展示分子模型图)分子名称分子符号分子模型都含有氢原子结论 例2:根据分子模型图解释氧元素的含义详细的分子名称,分子符号,分子模型都含有氧原子,原子的核电荷数结论水分子H2O,氧分子O2,二氧化碳分子CO2,硫酸分子H2SO4,氢分子H2,氯化氢分子HCl,水分子H2O,氨分子NH3,甲烷分子CH4 1 1 1 1 1 11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中,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是1,属于同一种类的原子,所以人们把原子核中质子数等于1的氢原子称为氢元素八八八个氧原子包含在这四种不同的分子中,核电荷数等于8,属于同一种原子,

所以人们将把核电荷数等于8的氧原子称为氧元素 1。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2种,其中94种在自然界中发现,其余18种是合成元素。 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氢、氧、碳、氮、硫、硅、钠、钾、铁、铜、氯、钙、银、铝、碘、磷、氢、碳、硫、硅、钠、铁、铜、氯、钙、银、铝、磷。元素 的分布极不均匀 (1)宇宙中:氢(H)氦(He) (2)地壳中:氧(O)硅(si)铝(Al) (3)核心中:铁(Fe)镍(Ni) (4)空气中:氮(n)氧(O) (5)人体中:氧(O)碳(c)氢(H) 宏观元素:氧、碳、氢、氮、钙农村地区常用的汞 氮肥包括硫酸铵[(NH4)2SO4)、硝酸铵(NH4NO3)、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氨水(NH3 H2O)和尿素[(NH2)2]等 常用的化学磷肥均为磷酸盐。例如, 常用的化学钾肥包括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等。 复合肥包括磷矿粉(主要是磷酸钙)、钙镁磷肥(主要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过磷酸钙(主要是磷酸二氢钙)。如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 2hpo4、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钾(KH2PO4)等。基本物质与化合物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概念特征的实践联系分子之间的区别是一种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断运动的最小粒子。

2012普化-第05章-物质结构基础-带答案

第5章物质结构基础 一、判断题: 1、原子光谱是一种线状光谱,每种原子都有其特征的光谱。(√) 2、玻尔理论圆满地解决了氢光谱,也解决了多电子原子的光谱。(×) 3、薛定谔方程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它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变化规律的基本方程。(√) 4、最后一个电子排在s轨道或p轨道上的元素属于主族元素。(√) 5、在量子力学中,原子轨道是指电子在核外运动的固定轨迹。(×) 6、n、l两个量子数确定原子轨道的能量,n、l、m三个量子数确定一条原子轨道, n、l、m、m S四个量子数可以确定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 7、同一元素,其负离子半径大于正离子半径。(√) 8、杂化轨道的几何构型决定了分子的几何构型。(√) 9、N2分子中,存在着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10、C H4分子中,存在着一个σ键和三个π键。(×) 二、选择题: 1、氢原子光谱是一种光谱。(B) A、连续 B、线状 C、红外 D、可见 2、决定电子运动能量的量子数是(A) A、n,l B、l,m C、m,m S D、n,m 3、某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3d54s1,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D) A、三周期ⅤB族 B、三周期ⅥB族 C、四周期ⅤB族 D、四周期ⅥB族 4、下列电子排布式纯属错误的是(B) A、1s22s22p4 3s1 B、[Ne] 3s23p8 3s1 C、[Ne]2s22p5 3s1 D、1s22s1 5、下列哪种关于物质内部范德华力的说法是错的(D) A、非极性分子的物质没有取向力 B、分子的极性越大,取向力越大 C、诱导力在三种范德华力中是最小的 D、极性分子的物质没有色散力 6、甲醇和水之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是下列哪一种(D)

2018年高考真题之物质结构基础

2018年高考真题之物质结构基础 全国1卷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Li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Li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Li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Li+与H?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r(Li+)小于r(H?),原因是______。 (3)LiAl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LiAlH4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LiAlH4中,存在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4)Li2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通过图(a)的B orn?Haber循环计算得到。

可知,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kJ·mol?1,O=O键键能为kJ·mol?1,Li2O晶格能为kJ·m ol?1。 (5)Li2O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b)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0.4665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Li2O的密度为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全国2卷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形。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2S、SO2、SO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其他分子的是_________。 (3)图(a)为S8的结构,其熔点和沸点要比二氧化硫的熔点和沸点高很多,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

华师大版科学七下第六章物质的结构同步测试

第六章物质的结构 1、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____________ A、冰受热融化成水 B、充满空气的皮球可以压缩 C、10厘米3大豆和10厘米3小米混合后,体积小于20厘米3 D、10厘米3水和10厘米3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厘米3 2、一瓶固体经化验只含一种元素,则该固体属于____________ A、一种单质 B、一种化合物 C、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某物质不是单质就是化合物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他们是两种不同的物 C、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4、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体现了分子的哪点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真金不怕火来炼”,这句话体现物质的哪种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 1 0 1 碳 6 6 6 氧8 8 8 钠11 12 11 铁26 30 2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组成为N60(或C60)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原子 B、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它是由氮元素(或碳元素)组成的 D、它是一种单质 8、令人信服的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____________ A、工业上蒸发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固态碘受热形成紫红色的烟 C、蔗糖放进水里不见了 D、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1)汽水(2)纯净的盐水(3)水银(4)液态空气(5)二氧化碳 A、(3)(4)(5) B、(1)(2)(3) C、(2)(3)(5) D、(3)(5) 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A、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了 B、由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 D、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了 11、单质分子由____________

第六章 物质结构基础解析

第六章物质结构基础 学习目标 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主要特征,常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及根据电子层的结构判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方法;熟悉元素有关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在物质相关性质中的意义。了解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使用。 自然界的物质种类繁多,其性质各异。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物质的内部结构不同引起的。因此要了解物质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必须清楚物质的结构。物质结构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等。我们从原子结构开始认识物质结构。 第一节原子结构 一、原子的组成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量相等,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它的直径约为10-16-10-14m之间,约为原子直径(10-10m)的十万分之一。所以它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和电子仅占整个原子空间的极小一部分,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因此,核电荷数由质子数决定。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所得的序号称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对整个原子而言,在原子中存在以下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每个质子的质量为1.6726×10-27kg,中子的质量为1.6748×10-27kg,电子的质量仅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由于质子、中子的质量很小,因此,通常用它们的相对质量。实验测得,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2C的质量是1.9927×10-26kg,它的质量的1/12为1.6606×10-27kg,质子和中子对它的相对质量分别为1.007和1.008,取近似整数值为1。显然,如果忽略电子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相加,所得的数值称为原子的质量数,用A表示,中子数符号用N表示,质子数符号用Z表示。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X表示一种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质量数和核电荷数是表示原子核的两个基本量。以A Z K,这表明钾原子的质量数为39,原子核由19个质子和Z的原子。例如元素钾可表示为39 19 20个中子构成。 归纳起来,原子的组成可简单表示为:

物质结构基础知识

第二章物质结构基础知识 习题 1.波函数是什么?它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吗? 2.原子轨道、几率密度和电子云等概念有何联系和区别? 3.HCl是双原子分子,其共价键是否有方向性?为什么? 4.BCl3分子是平面三角形结构,而NCl3分子却是三角锥形结构,为什么? 5.为什么氢气、氦气具有最低的沸点(分别是10.29K和4.2K)? 6.计算:(1)波长为401.nm(相当于钾的紫光)的光子的质量(光速为2.998×108m/s h=6.626×10-34J.S) (2)氢原子中的一个电子从第二能级跃迁到第一能级,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121.6nm,而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二能级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656.3nm,通过计算说明哪种光子的能量高。 7.下列说法对吗?如果错了应怎样改正? (1)s电子绕核旋转时,其轨道为一圆圈,而p电子是∞形。 (2)主量子数为3时,有3s、3p、3d、3f四条轨道。 8.有没有以下电子运动状态?为什么? (1)ψ1,1,0(2)ψ2,0,1(或-1)(3)ψ3,3,3(或-3)(4)ψ4,3,2(或-2) 9.填充 (1)填充合理的量子数 ①ψ ②ψ2,( ),1,+1/2 (),2,0,+1/2 ③ψ4,2,0,( ) ④ψ2,0,( ),+1/2 (2)第16号元素其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分布方式为__________,未成对电子数有_____个.它以__________杂化轨道和氢原子的_____________轨道重叠,形成的分子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该分子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型.该分子(填”有”或”没有”)_____极性. (3)以下各组分子间存在何种形式的分子间力(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答案填入相应括号中. 1.苯和四氯化碳( ) 2.甲醇与水( ) 3.溴化氢气体( ) 4.氨和水( ) (4)下列化合物中是否存在氢键?若存在,属哪种情况(分子间?分子内?)。答案填入括号. ①NH3()②OH HOO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