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原油管道十五年谈判纪实
中俄石油发展历程

中俄石油发展历程
近年来,中俄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持续发展,为双方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将介绍中俄石油发展的历程,着重强调各阶段的合作成果和双方的互利共赢。
首先,回顾中俄石油合作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当时,中俄两国开始进行初步的石油勘探和开发工作,相互交换经验和技术,打下了合作的基础。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合作进展相对缓慢,亟待进一步推动。
随着中俄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中俄石油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21世纪初,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俄罗斯拥有丰
富的石油资源,双方的合作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为了实现互利共赢,双方逐渐加强了石油领域的合作,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和框架协议。
在合作的推动下,中俄石油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公司开始在俄罗斯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而俄罗斯企业也积极投资中国的石油产业。
双方逐渐建立了一个互补和互助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此外,在石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俄合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中俄石油管道项目的建设为两国间的石油输送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石油贸易的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还有一些合作项目涉及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等领域,为双方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总的来说,中俄石油合作经历了从初步合作到全面合作的演变过程,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双方的合作不仅推动了两国经济的增长,也为全球能源安全和供应稳定做出了贡献。
可以预见,未来中俄石油合作将继续发展,为两国和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利益。
中俄原油管道十五年谈判纪实

中俄原油管道十五年谈判纪实作者:张国宝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02期2018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在黑龙江省塔河县呼玛河南岸全线贯通一个多月后正式投入使用。
随着中俄原油管道一线二线全部投产,俄罗斯每年可向中国输入的原油量也将增至3000万吨。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先生,作为中俄原油管道谈判的亲历者,为您讲述十五年谈判的曲折历程。
编者按:2018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在黑龙江省塔河县呼玛河南岸全线贯通一个多月后,该管道正式投入使用,设计产能每年将达1500万吨。
随着中俄原油管道一线二线全部投产,俄罗斯每年可向中国输入的原油量也将增至3000万吨。
本文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为《中国经济周刊》独家撰写的纪实文章,文中详尽回忆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15年中俄原油管道谈判历史。
方案为何先后出现“安大线”“安纳线”“泰纳线”三个版本?日本如何搅局?普京最终又出于哪些因素最终拍板“泰纳线”?文中还首次披露了诸多中俄马拉松式谈判的细节,俄方起初态度不积极是否和中石油选择的合作伙伴有关?在两国政府间协议处于胶着状态时,俄方又以“巧遇”的形式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为何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签约仪式前双方人员还要站在电梯旁谈判?为什么要建设中俄原油管道中国曾是个贫油国家,使用的汽、煤、柴油几乎全要靠进口,所以叫“洋油”。
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现和开发了大庆油田,1963年实现了石油自给,其后并有少量出口换汇。
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迅速增加,原油自给只维持了30年,到了1993年原油进出相抵又成了原油净进口国,并且逐年增加,到了2016年进口3.8亿吨,自产两亿吨,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60%。
上个世纪90年代,大庆油田开采逐渐从自喷、抽采到注水,并且注水开采比重越来越大,又发展出三次开采技术,注入有洗涤功能的化学剂,将石油从岩缝中洗出。
北京理工大学形势政策题答案

1、今年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____周年。
12月26日,温家宝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看望广大编辑记者和干部职工,并和听众连线交流。
(C)A、50B、60C、70D、802、今年12月1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艾滋病日,此次艾滋病日的主题是____。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日发布的2010年全球艾滋病状况报告指出,最近10年,全球艾滋病蔓延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和艾滋病致死人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这一拐点来之不易,但要实现“零感染、零歧视、零死亡,共享健康与发展”的目标还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
(B)A、“遏制艾滋,履行承诺'B、“普遍可及和人权”C、“相互关爱,共享生命”D、“全民动员”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货币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____,更好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B)A、“三农”和高新企业B、“三农”和中小企业C、重工业和高新企业D、重工业和中小企业4、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____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____,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A、“十一五”、90周年B、“十一五”、100周年C、“十二五”、90周年D、“十二五”、100周年5、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三农”新成就,粮食产量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____,并且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连续4年产量过____。
(D)A、“五连增”、千亿斤B、“七连增”、万亿斤C、“五连增”、千亿斤D、“七连增”、万亿斤6、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和目标等关键议题上依然分歧严重,本次气候变化大会在最后关键时刻相互作出一定妥协,通过了_______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决议。
(A)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全球气候变化公约》C、《京都议定书》D、《哥本哈根备忘录》7、美国参议院12月21日晚在程序性投票中以67票对28票的结果,决定结束有关美俄新的____的辩论。
中俄油气合作大事记

2 0 0 6 年8 月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完成
合作开始。 1 9 9 4 年1 1 月 中俄两国企业签署 《 中国石油 关于组织实施油气合作项 目的协议 》。 1 9 9 7 年8 月9 日 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
天然气总公司与俄罗斯 西伯利亚远东石油股份公 业股份公司签署 《 关于在天然气工业领域合作的 司会谈备忘录 》,俄安加尔斯克至 中国大庆 的输 协议 》,确定落实从俄罗斯经中国西部边境 向中
5 8.
国际石油经济
2 o 1 3 . 6
国际合作
l NTERNAT l ONAL COOPEF I ON
田到中国以及可能的第三国用户输送天然气管道和 纪要 》;与俄罗斯石油公 司签署 《 关于在 中国 、 开发科维克金凝析气田可行性研究总协议》 。 俄罗斯成立合资企业深化石油合作原则协议 》;
1 9 9 5 年1 月1 0— 2 0 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 向的谅解备忘录 》,决定实施从俄伊尔库茨克和 司和俄燃料能源部 、西丹科公 司在莫斯科举行会 西西" f  ̄ I N亚至 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项 目和 向中国输
议 ,共同制定 了关于从伊尔库茨克向 中国东北铺 送原油管道项 目前期研究 ;签署 《 关于铺设从东
西丹科公 司在北京会谈并签署备忘录 ,决定1 9 9 5
1 9 9 7 年6 月2 7 日 中俄总理 ( 李鹏和切尔诺梅
年1 月在莫斯科召开合作开采天然气可行性研究工 尔金 ) 举行第二次定期会晤 ,中国石油与俄能源 作会议 。总公 司确定赴俄谈判工作组 ,与俄油气 部签署 《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 司和俄燃料能源部
中俄原油管道运输的纠纷解决机制

的行政 管理规 定 , 但没有上升为法律 。 苏联 解 体后 ,
并通 过了多个文件, I 0 1 月3 例 ̄ 2 0 年5 1 H通过的 《 关于保
等 以 1 9 年 , 罗斯 国家 杜马 ( 95 俄 下院 ) 和联 邦 委员会 ( 上 障非 歧视性 进入天然气管道 运输 系统 的问题 》 , 包括 天然气行业 的独 立生产 商 ) 无差 院) 审议通过了 《 石油和 天然气 法 》 但 时任 总统叶利 保 障不 同企 业 ( ,
石油公司所产原油的质量也不尽相同。 例如鞑靼 19 年 9 1 俄罗斯 第二 届国家杜马一读② 9 9 月2 H, 通 众多,
过了 《 干线管 道运输 法 》 当年 l月 , 。 2 第三 届杜马选 举 斯 坦 、 巴什基 尔地区生产 的主要是 硫含量较高的重油 产生 , 新一届杜马高度重视油气管道 的立法 问题 , 并专
居世界第二位 。
油气行业是俄 罗斯国家经济 的命脉 , 油气管网的
建设、 运营关系到国家安全 , 因此俄罗斯一向高度重
苏 联时期 , 联政 府制定了几十个 油气管道行业 苏
俄油气管 网系统包括 原油管道 运输系统 、 品油 视对油气管道运输行业的规范和调控。 成 管道 运输 系统和天 然气管 道运输 系统 。 其中, 原油管
输 油公司 ( rnn f 负责① Ta set ) 。
该管道的建成投 产将为保障中国能 源安全供应 发挥重
俄罗 斯的天然气管道运 输系统 , 称 “ 也 统一供气
要作用。 管道建成 后, 不排除中俄双方因技 术 、 经济等 系统 ” 是 一个 集天然气生产 、 , 加工、 输送和地下储 存 原 因发 生争 议的可能 , 因此探讨 中俄 原油管道 的纠纷 设施于一体的工业和技术综 合体 。“ 统一供气系统 ” 总 解决机制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 长度达 1. 万千米 , 备2 8 55 9 装 1座压缩站, 拥有3 4座 天 61
中俄原油管道建设始末

1996年,俄罗斯时任总统叶利钦访华,中俄双方正式签署《中 俄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政府间协定》,拉开了两国在能源领 域合作的序幕。建设两国石油管道的计划早在那时由俄方提出。 但是其后几年中,由于俄罗斯政治经济局势动荡不稳,石油管道 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直至2000年夏,中俄双方达成协议,合作修建一条从俄罗斯安 达尔斯克到中国东北大庆的石油管道(安大线),总长度约为2400 公里。该管道将由中石油集团,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以及俄罗 斯管道运输公司共同承建,合作铺设,计划于2005年铺设完成, 每年向中国输送石油2000万吨,并逐步增加到3000万吨。 2001年9月,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时,正式签署了《中俄输 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总协议》。按照此项协议,中国将是俄罗 斯远东输油管道的唯一接收国。经过双方努力,已完成了论证等 技术性工作。安大线的合作计划,一度曾得到了两国政府的积极 推进,进展十分顺利。并将用铁路向中国运输的石油提高到每年 450万至550万吨。
在谈判桌上鏖战了近5个月之后,中俄双方终于在 “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上达成了一致。 2009年2月17日,中俄双方在北京举行了第三次能源 对话。由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带队的中方谈判代表和 由俄罗斯能源部部长谢尔盖· 什马特科带队的俄方谈判代 表已就中俄“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达成一致,并草 签了协议。 根据双方草签的协议,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总计250 亿美元的长期贷款,采取固定利率,约为6%左右;俄罗 斯则以石油为抵押,以供油偿还贷款,从2011年至2030 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通过管道供应总计3亿 吨石油,石油价格以俄石油运到纳霍特卡港口的价格为 基准,随行就市。目前俄方每年向中国通过铁路运输的 石油供应不受该协议影响,并增加至1500万吨。
一波三折的中俄“贷款换石油”

Ve k O u 、e IF c s , y
中
俄
一“
被外界 稻 “ 款换 石油 ”协 定 。 贷
口 林 夕 三
2月 1 7日 , 圜 和俄 屣斯 蔓 方在 此 京翠 行 了第 三 次 能 中 源封 。 固德 理 温 家 黉 凿 日舍 兄 了俄 斯 副缌 理 谢 琴 。 中 蔓方 簇署 了一 系列石 油输 送 、 款和 畏期 原油 贸 易的 协定 , 贷
题 。
中 圜社 科 院 俄 器 斯 中 亚束 欧 研 究 所 俄 器斯 茼题 喜 家姜
天有 不测 凰 霎 , 融危 樵 东囊 , 年 1 金 去 0月 , 器斯 短 毅 表 示 , 俄 簇 的 “ 款 换 石 油 ”协 定 懂 懂 是 中 俄 石油 俄 中 贷
判的一倜润滑剖 。中俄石油谈判近 年束一直没有重大选 方簇 署 《 油 领 域 合 作 蒜解 倩 忘 绿 》 。 掾 雨 圜 框 架 性 协 展的嗣键障碗在於 , 石 根 蔓方在供油的债格上存在分歧 。 定 , 圜 将分 别 向 俄罹 斯 石 油 公 司 和石 油 管 道 遁 输 公 司提 中 姜毅表示 , 出於 穗 定 供 虑 的 考虑 , 油 供虑 侵 格 肯 定 石 供 1 O信美 元 ( 11 0值港 瞥 ) 1 0僮美 元 ( 7 0 要造 行 段 性 谈 判 来提 前 碓 定 , 似 於 目前 的 圜隙 或 谈 石 5 约 ,7 和 0 约 8 颊
精期 2 0年的原油供虑德 3值嘲 , 足以解泱中圈常前石油
馑 铺 毅 西 伯利 亚 至 速 束 的石 油 管 道 一项 , 值 中 日网 畴 需求 的 4 左右 。 估算 t % 掾 考虑 到 油 债 畏 期越 势 , 值 将 德 傈 起 紧 ・ 方 水 船 高 的 要求 舆 中 方 的合 作 馘 意 多 次 “ 俄 失 连 1 O , O信美元 。 6 逭也部份解泱 了中圜外储增 畏遇快的同 之 交臂 ” 。 而逐 年走 高 的圜隙 油债 及 中方 的能源 “ 渴 ” , 锇 似乎 也荔 俄方 不 断提 高债碥 提供 了畴筒 和空 同上 的契 樵 。 漕 荫始 出现 “ 脱 ” 。 家赛 在 喾 月 下 旬 赴 俄 同 , 俄 虚 温 舆
中俄能源合作获重大突破的缘由分析

中俄能源合作获重大突破的缘由分析陆南泉众所周知,2008年以前,中俄能源合作并不顺利。
像输油管道合作项目就停留在书面或口头承诺上,并没有实际行动。
直到2009年年初,中俄能源合作终于出现了重大转机。
一 2009年突破性进展的背景2009年2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分别与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石油贸易、管道修建等内容的多份商业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向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分别提供1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20年长期贷款。
俄罗斯石油公司将在今后20年里每年通过管道向中国输送1 500万吨石油,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将于2009年年底完成“太平洋管道”一期工程及自俄罗斯边境城市斯科沃罗季诺至中国边境67公里中国支线的修建。
2009年4月13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批准了上述协议。
据有关报道,普京在会上说:修建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至中国支线的协议,将为东西伯利亚石油销往东方创造“稳定、可靠的市场”。
2009年4月21日,中俄双方副总理在北京签署《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
协议签署后,双方管道建设、原油贸易以及贷款等一揽子合作协议随即生效。
2009年4月27日,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中国支线在俄罗斯阿穆尔州的斯科沃罗季诺市郊区举行了管道建设开工仪式。
应该说,这次石油领域合作协议签署并生效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大突破,并对中俄能源领域全面、长期和稳定合作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有人把这项协议称做“世纪合同”。
2009年6月17日,俄罗斯最大的独立石油生产商卢克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签署协议,将在2009年7月—2010年6月向“中石化”供应300万吨石油,中方公司将支付现金。
普京总理2009年10月访华,在中俄能源合作方面有新的进展。
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又签署了一些协议。
从2009年2月17日签署协议到同年4月27日管道开工建设,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拖了十多年的输油管道问题解决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俄原油管道十五年谈判纪实作者:张国宝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02期2018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在黑龙江省塔河县呼玛河南岸全线贯通一个多月后正式投入使用。
随着中俄原油管道一线二线全部投产,俄罗斯每年可向中国输入的原油量也将增至3000万吨。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先生,作为中俄原油管道谈判的亲历者,为您讲述十五年谈判的曲折历程。
编者按:2018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在黑龙江省塔河县呼玛河南岸全线贯通一个多月后,该管道正式投入使用,设计产能每年将达1500万吨。
随着中俄原油管道一线二线全部投产,俄罗斯每年可向中国输入的原油量也将增至3000万吨。
本文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为《中国经济周刊》独家撰写的纪实文章,文中详尽回忆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15年中俄原油管道谈判历史。
方案为何先后出现“安大线”“安纳线”“泰纳线”三个版本?日本如何搅局?普京最终又出于哪些因素最终拍板“泰纳线”?文中还首次披露了诸多中俄马拉松式谈判的细节,俄方起初态度不积极是否和中石油选择的合作伙伴有关?在两国政府间协议处于胶着状态时,俄方又以“巧遇”的形式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为何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签约仪式前双方人员还要站在电梯旁谈判?为什么要建设中俄原油管道中国曾是个贫油国家,使用的汽、煤、柴油几乎全要靠进口,所以叫“洋油”。
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现和开發了大庆油田,1963年实现了石油自给,其后并有少量出口换汇。
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迅速增加,原油自给只维持了30年,到了1993年原油进出相抵又成了原油净进口国,并且逐年增加,到了2016年进口3.8亿吨,自产两亿吨,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60%。
上个世纪90年代,大庆油田开采逐渐从自喷、抽采到注水,并且注水开采比重越来越大,又发展出三次开采技术,注入有洗涤功能的化学剂,将石油从岩缝中洗出。
石油部门意识到大庆油田逐渐从盛产期开始进入衰退。
而大庆油田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炼油厂的原油来源,大庆原油通过铺设到吉林、辽宁等地的原油管道向这些地区的炼油厂供应原油,随着大庆油田的减产,这些炼油厂的原料供应将出现问题。
所以石油部门从90年代就开始与俄罗斯方面接触,探索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油田建设到大庆的管道,以弥补大庆原油产量下降的不足。
最初以私营的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为合作伙伴最初的考虑是从俄罗斯的萨哈、恰扬金等油田建设管道到大庆,但是与俄罗斯的谈判十分艰难,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
1994年,中石油与俄罗斯民营石油企业尤科斯公司接触,尤科斯公司对与中石油合作建设中俄原油管道比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积极。
苏联解体后出现了许多私营企业,其中较大的是这个尤科斯石油公司,它的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是苏联共青团的书记,苏联解体后他下海成立了公司和银行,其属下机构在私有化浪潮中收购了尤科斯石油公司的股份,并逐步持有了尤科斯90%的股份。
该公司采用股份制,其中募集资金中也有美国公民的股份。
尤科斯公司提出了“安大线”方案,从俄罗斯的安加尔斯克油田铺设原油管道到大庆,简称“安大线”。
“安大线”西起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安加尔斯克油田,向南进入布里亚特共和国,绕过贝加尔湖后,一路向东,经过赤塔州,进入中国,直达大庆。
这个方案很符合中石油的想法,所以一直以俄罗斯尤科斯公司为主要谈判对手。
1996年,中俄双方企业完成了“安大线”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
但是直到1999年我任国家发展和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时仍未能谈出结果。
2001年9月,中石油和尤科斯公司及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关于开展“安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总协议,但是俄罗斯政府似乎与尤科斯公司想法并不一致,项目没有实质性进展。
朱镕基曾想用支付田湾核电站14亿美元现汇换取俄方同意建设中俄原油管道我任副主任后分管能源原材料工业,开始直接介入进口俄罗斯原油和建设原油管道的谈判。
有一次,时任中石油总经理马富才从俄罗斯谈判回来,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报告了一个信息,说:俄方提出,如果能把俄罗斯向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提供设备的14亿美元易货贸易资金,改成以现汇付给俄罗斯,俄方将同意建设中俄原油管道。
田湾核电站采用俄罗斯技术和设备建设,当时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困难,急于出口核电这样的重大装备,于是与中国核电总公司谈成了一个易货贸易的买卖,即中方不付现汇买设备,俄方向中方提供14亿美元的设备贷款,中方以纺织品、轻工业品、家电等出口物资偿还,这对中方颇具吸引力。
到朱镕基任总理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外汇储备状况已经大为改观,不再在意支付这14亿美元现汇了。
朱镕基总理听了马富才同志的这一信息后,决定答应俄方意见,将田湾核电站的14亿美元易货贸易以现汇形式支付给俄方,以换取俄方答应建设中俄原油管道,并派我率团赴俄罗斯谈判落实。
我即赴俄,住进我驻莫斯科大使馆,以不公开的形式与俄罗斯的各有关部门商谈。
俄方派一名财政部的女司长陪同我们。
我先后走访了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财政部等部门,但感觉俄方态度并不像马富才同志传递的信息那样,对中方支付田湾核电站外汇,以换取俄方答应建设中国原油管道一事莫衷一是,推诿敷衍,这次出访没有取得什么进展,此事也就告吹了。
我估计马富才同志的这一信息是从尤科斯公司那里听来的,或许是尤科斯公司给出的一个主意。
“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日本搅局之后俄罗斯国内反对“安大线”方案的舆论越来越多,主要的反对理由是“安大线”经过贝加尔湖南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号称占全球陆地淡水的七分之一,是俄罗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担心石油管道一旦出现事故污染贝加尔湖。
另外,反对“安大线”的理由还有,俄罗斯应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安大线”只是将管道建到中国,向中国出口石油,应该考虑面向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管道方案。
于是,“安纳线”的方案浮出水面。
据说“安纳线”的方案是由日本提出的。
线路走向从伊尔库茨克州安加尔斯克油田出发,沿着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和中俄边境地区,通往俄罗斯远东港口纳霍德卡。
“安纳线”全程都在俄境内,而不是只通往中国的管道。
俄罗斯可以从太平洋岸边的纳霍德卡港将石油输往东亚其他国家。
日本也是一个需要进口石油的国家,也谋求进口来源的多元化,降低对中东石油的过度依赖,对俄罗斯只建通往中国大庆的原油管道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2002年年底,日本方面开始积极游说俄铺设“安纳线”,2003年上半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泉两次与普京总统会晤,专门讨论能源合作问题。
6月,时任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和前首相森喜朗访问俄远东地区,允诺为俄西伯利亚油田开发和管道建设提供75亿美元贷款,条件就是俄铺设“安纳线”。
日本还想通过与俄能源合作,提高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影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说白了就是要搅黄“安大线”方案。
由于日本的介入,俄内部开始重新讨论和确定原油管道的线路走向。
在按什么线路建设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问题上,中日之间展开了暗中角力。
普京最终拍板“泰纳线”,但悬念又出现2003年我国政府换届,胡锦涛任国家主席,2003年5月正当中国国内非典疫情肆虐的时候,胡锦涛主席开始了他作为国家元首的首次出访,参加俄罗斯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纪念活动和出席上合组织第三次元首会晤,我陪同出访。
访俄期间胡锦涛主席亲自做普京总统的工作,发表了上合组织莫斯科宣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巩固,有力地促进了俄罗斯下决心建设中俄原油管道工程。
经过两年多的论战和博弈,2004年12月31日,由普京总统亲自拍板建设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即“泰纳线”方案,将原“安大线”走向向北推了400多公里,远离了贝加尔湖,解决了俄罗斯国内长期争论的贝加尔湖环保问题。
“泰纳线”东起伊尔库茨克州泰舍特,从贝加尔湖北面400多公里处经过,然后沿着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从斯科沃罗季诺开始沿着中俄边境地区,最后到达太平洋港口纳霍德卡。
“泰纳线”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首先铺设泰舍特—斯科沃罗季诺区段石油管道,设计年输油量为3000万吨,在纳霍德卡同时建设大型石油储存装置。
斯科沃罗季诺就位于我国黑龙江省漠河黑龙江对岸,管道由俄罗斯一侧黑龙江边的腾达穿越黑龙江,再由中方建设从漠河到大庆的管道。
二期工程包括铺设斯科沃罗季诺—纳霍德卡石油管道,这一段的年输送能力为5000万吨,并将泰舍特—斯科沃罗季诺这段石油管道的年输油能力扩大为 8000万吨。
俄联邦政府颁布第1731号令,2005年4月26日,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颁布91号令,批准建设“泰纳线”。
最后决定线路走向的背景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巩固,互信关系增强。
俄罗斯方面意识到中国对建设中俄原油管道的强烈愿望,事实上中俄原油管道已经成了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两国互信的考验,同时也是俄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和俄能源外交、维护俄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也体现了俄罗斯向东亚各国出口原油的能源外贸战略姿态。
但是此時俄罗斯并未明确建设到中国大庆的管道,或者称之为“泰纳线”的支线。
俄方甚至有人说,中国需要原油可以从纳霍德卡港进口嘛!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设还只是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艰难的谈判和利益博弈还在后面。
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指明谈判不畅的俄方“内因”现在回想起来,俄罗斯政府对中俄原油管道迟迟不作决定与最初中石油选择尤科斯公司为合作方有关。
尤科斯公司总裁是苏联共青团书记,在苏联解体私有化过程中“下海”办了尤科斯公司,政治上与当局不和,还有政治野心,2004年俄罗斯政府以偷漏税为名开始调查尤科斯公司,霍多尔科夫进了监狱。
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时,曾让我和马富才到他下榻的总统房间汇报与俄方谈判中俄原油管道的情况。
胡锦涛主席和夫人刘永清正在吃晚饭,还给了我一块烤红薯,我拿在手里没有敢吃。
马富才同志汇报强调中俄原油管道至今谈不成的原因主要是日本从中搅局。
我记得胡锦涛主席听后说了一句,你们不要光从外面找原因,还应该从俄罗斯内部找找原因。
但是当时我们没有领会,马富才和霍多尔科夫第二天还举行记者招待会,俄罗斯政府只来了一个外交部副部长,政府态度不积极。
马凯和尤权两位领导力促6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方案,赢得输油支线中国优先地位俄政府以偷税漏税罪逮捕霍多尔科夫后,在2004年12月19日公开拍卖尤科斯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尤甘斯克油气公司76.79%股份,用以解决尤科斯的税务问题。
贝加尔金融集团以93亿美元左右等值卢布竞价胜出。
此后,俄罗斯石油公司又通过收购贝加尔金融集团全部股份,成为尤甘斯克公司76.79%股份的所有者。
而尤科斯公司的美国股东在美国起诉俄罗斯政府侵吞私有财产。
俄罗斯石油公司为筹集资金向中国方面提出了“贷款换石油”的合作方案,希望从中囯贷款60亿美元,俄方以销售石油款偿还。
此前中国的银行从未向外国企业一次性贷款如此大的金额,同时,苏联解体后经济下滑,中国国内舆论普遍对俄罗斯经济不看好,对俄罗斯的信用也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