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试验指导书之-直剪试验
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

直接剪切实验一、实验目的直接剪切实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出破坏时剪应力,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二、实验原理:土的破坏都是剪切破坏,土的抗剪强度是土在外力作用下,其一部分土体对于另一部分土体滑动时所具有的抵抗剪切的极限强度。
土体的一部分对于另一部分移动时,便认为该点发生了剪切破坏。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成正比;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除和法向应力有关外,还决定于土的粘聚力。
土的摩擦角φ、粘聚力c是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等强度计算必不可少的指标。
三、实验设备: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由剪切容器、垂直加压设备、水平力推力座、量力环等组成。
2.其它辅助设备:百分表、天平、环刀、秒表、饱和器、透水石、削土刀等。
四、实验步骤:1.按要求的干密度,称出一个环刀体积所需的风干试样。
本实验使用扰动土试样。
制备四份试样,在四种不同竖向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
2.取出剪切容器的加压盖及上部透水石,将上下盒对准,插入固定销。
3.将试样徐徐倒入剪切容器内,在试样面上依次放好透水石、加压盖、钢珠和加力框架。
4.徐徐转动手轮至量力环上的百分表长针微微转动为止,将百分表的长针=0。
调至零,即R5.在试样面上施加第一级垂直压力P=100kpa。
6.拔去固定销,以8s/r的均匀速率转动手轮,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
剪破标准:(1)当百分表读数不变或明显后退,(2)百分表指针不后退时,以剪切位移为4mm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这时剪切至剪切位移达6mm 时才停止剪切。
7.卸除压力,取下加力框架、钢珠、加压盖等,倒出试样,刷净剪切盒。
8.重复2-7步骤,改变垂直压力,使分别为200、300、400kpa进行试验。
五、数据分析:剪切位移为4mm 时对应的剪应力(kpa )即抗剪强度如下表:20 73.6 326.4 181.792 22 73.6 366.4 181.792 24 73.5 406.5 181.545 26 73.6 446.4 181.792 4000 0 0 0 2 28.0 12.0 69.160 4 52.0 28.0 128.440 6 69.2 50.8 170.924 8 80.2 79.8 198.094 10 89.0 111 219.830 12 90.8 149.2 224.276 14 94.8 185.2 234.156 16 96.8 223.2 239.096 18 97.6 262.4 241.072 20 97.6 302.4 241.072 22 97.6 342.4 241.072 24 97.6 382.4 241.072 26 97.6 422.4 241.072100 61.26 200 121.03 300181.79400 241.07由图可知:抗剪强度指标:C=10,φ=31.2。
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

直接剪切实验一、实验目的直接剪切实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出破坏时剪应力,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二、实验原理:土的破坏都是剪切破坏,土的抗剪强度是土在外力作用下,其一部分土体对于另一部分土体滑动时所具有的抵抗剪切的极限强度。
土体的一部分对于另一部分移动时,便认为该点发生了剪切破坏。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成正比;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除和法向应力有关外,还决定于土的粘聚力。
土的摩擦角φ、粘聚力c是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等强度计算必不可少的指标。
三、实验设备: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由剪切容器、垂直加压设备、水平力推力座、量力环等组成。
2.其它辅助设备:百分表、天平、环刀、秒表、饱和器、透水石、削土刀等。
四、实验步骤:1.按要求的干密度,称出一个环刀体积所需的风干试样。
本实验使用扰动土试样。
制备四份试样,在四种不同竖向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
2.取出剪切容器的加压盖及上部透水石,将上下盒对准,插入固定销。
3.将试样徐徐倒入剪切容器内,在试样面上依次放好透水石、加压盖、钢珠和加力框架。
4.徐徐转动手轮至量力环上的百分表长针微微转动为止,将百分表的长针调至零,即R=0。
5.在试样面上施加第一级垂直压力P=100kpa。
6.拔去固定销,以8s/r的均匀速率转动手轮,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
剪破标准:(1)当百分表读数不变或明显后退,(2)百分表指针不后退时,以剪切位移为4mm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这时剪切至剪切位移达6mm时才停止剪切。
7.卸除压力,取下加力框架、钢珠、加压盖等,倒出试样,刷净剪切盒。
8.重复2-7步骤,改变垂直压力,使分别为200、300、400kpa进行试验。
五、数据分析:14 94.8 185.2 234.15616 96.8 223.2 239.09618 97.6 262.4 241.07220 97.6 302.4 241.07222 97.6 342.4 241.07224 97.6 382.4 241.07226 97.6 422.4 241.072剪切位移为4mm时对应的剪应力(kpa)即抗剪强度如下表:100 61.26200 121.03300 181.79400 241.07由图可知:抗剪强度指标:C=10,φ=31.2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一)、土样制备1.概述土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的程序进行制备。
土样制备可分为原状土和扰动土的制备。
本试验主要讲扰动土的制备。
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取样、风干、碾散、过筛、制备等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土样的制备都融合在今后的每个试验项目中。
2.仪器设备孔径0.5mm、2mm和5mm的筛;天平;击样器;切土刀;橡皮板;木锤;烘箱;喷水设备等。
3.扰动土样制备步骤(1)将扰动土样进行土样描述,如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等,如有需要,将扰动土样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其含水量。
(2)将土样风干或烘干,然后将风干或烘干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但应注意不得将土颗粒破碎。
(3)将分散后的土样根据各试验项目的要求过筛。
对于物理性试验如液限、塑限等试验,过0.5mm筛;对于力学性试验土样,过2mm筛;对于击实试验、比重试验(比重瓶法),过5mm筛。
(4)为配制一定含水量的试样,根据不同的试验要求,取足够过筛的风干土样,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加水量,把土样平铺于不吸水的盘内,用喷水壶喷洒预计的加水量,并充分拌和均匀,然后装入容器内盖紧,润湿一昼夜备用。
(5)测定润湿后土样不同位置的含水量(至少二个以上),要求差值不大于±1%。
(6)按下式计算干土质量:m s=m/(1+0.01w h)式中:m s ——干土质量(g);m ——风干土质量(g);w h ——风干含水量(%)。
(7)根据试样所要求的含水量,按式计算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m w= 0.01(w-w h).m s式中:m w ——土样所需加水质量(g);m s ——干土质量(g);w ——制备试样所要求的含水量(%);w h ——风干含水量(%)。
(8)根据试验所要求的干密度按下式计算制备试样所需的风干含水率时的总土质量:m=(1+0.01w h) .ρd.V式中:m——制备试样所需的风干含水量时的总土质量;ρd ——制备试样所要求的干密度(g/cm3);V ——试样体积(cm3);w h ——风干含水量(%)。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报告直接剪切试验是土力学中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用于研究土壤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和强度特性。
试验通过施加水平剪切力来破坏土体的结构,以获得土壤的剪切强度参数和剪切变形特性。
本报告将对直接剪切试验的常规步骤、试验参数和试验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
试验目的:直接剪切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土壤的剪切动力学性质,包括土壤的剪切强度、剪切模量和剪切变形特性等。
这些参数对土体的稳定性评估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试验设备和样品准备:直接剪切试验所需的主要设备包括直接剪切仪、测力仪、千斤顶、压力计、编码器等。
试验前需要对土壤样品进行准备,包括收集样品、清洗、调整含水量和颗粒大小分布等。
试验步骤:1. 首先,将土壤样品填充到直接剪切仪的剪切箱中,并按照一定的高度和均匀程度压实。
2. 在样品上方放置刚性平板,用千斤顶施加垂直荷载使样品完全密实,并记录施加的垂直荷载值。
3. 将水平分隔板安装在样品上方,通过调节水平分隔板与样品之间的间隙来确定正应力水平,同时记录正应力值。
4. 在水平分隔板之上安装测力仪和压力计等设备,用以测量和记录剪切力和剪切位移。
5. 按照预定的速率施加剪切力,同时记录剪切力和剪切位移的值,直至土样破坏或达到所需的试验截止条件。
试验参数:在直接剪切试验中,常用的参数包括剪切强度参数、剪切模量和剪切变形特性等。
剪切强度参数包括黏聚力(cohesive force)和内摩擦角(internal friction angle)。
剪切模量反映土壤对剪切应变的抵抗程度,是衡量土体刚性和变形能力的指标。
剪切变形特性包括土壤的剪切变形曲线、剪切模量的变化规律和剪切带的发展等。
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可以绘制剪切力-位移曲线和正应力-位移曲线,分析土体的破坏过程和强度特性。
同时,可以计算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并与其他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对剪切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土壤在剪切作用下的变形特点和变形模量。
土力学直接剪切试验

土力学直接剪切试验
土力学直接剪切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简单试验方法,用于测定土壤的剪切强度和剪切变形特性。
它是土力学中的基本试验之一,适用于粘性土、含少量砂粒的粘性土和有机土等土壤类型。
试验原理与装置
试验原理是使土壤体在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发生剪切破坏,测定剪切力和剪切变形。
装置主要由剪切箱、剪切架、压力计、变位计等组成。
试验步骤
1. 准备土样。
将土样取自现场,通过过筛、风干等处理使其符合要求。
将土样加水混合,控制好含水量,使含水量符合试验要求。
2. 加载。
将土样放入剪切箱内,将荷载施加在土样上,按一定速度使剪切架上的刀口向内移动,产生剪切破坏过程。
3. 测量。
在试验过程中,记录剪切力和变形量,计算所得到的剪切强度、剪切模量等。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通过直接剪切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可用于土壤力学参数的确定和土壤的分类判断。
试验结果的分析应根据试验条件、土壤性质、试验数据的真实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剪切强度的计算中,应注意斜剪和无限大长方形的影响。
在土壤分类判断上,应结合其他的土壤特性参数进行综合判断。
总之,土力学直接剪切试验是土力学基础试验之一,具有简单、快捷、经济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的研究。
在工程实践中,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为土工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实验项目一:土的物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土的天然密度,以便了解土的疏密状态与其它实验配合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及饱和度等物理性质指标;2、测定粘性土的液限和塑限从而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评价粘性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并按塑性指数或塑性图进行土的分类。
二、实验设备环刀、天平、切土刀、钢丝锯、玻璃片、凡士林、烘箱、干燥器;铝盒;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等。
三、实验原理1、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土的密度是单位体积土的质量。
土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土体孔隙中充满水时的单位体积质量称为土的饱和密度;在计算自重应力时,须采用土的重力密度,即重度,是指单位体积土的重量。
ρ=(m2-m1)/V (1-1)式中:ρ——土的湿密度(g/ cm3);m1——环刀的质量(g);m2 ——环刀加土的质量(g)。
v—环刀体积(cm3)ρd=ρ/(1+0.01w) (1-2)ρ——土的干密度(g/ cm3);式中:dρ——土的湿密度(g/ cm3);w——土的含水量(%)。
2、烘干法测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烘干法是根据加热后水份蒸发的原理,将已知质量的土样放入烘箱内,在100~105℃温度条件下烘干至恒重时,失去的水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即是含水量,用百分数表示。
0w = (dm m 0-1)×100 (1-3) 式中:0w —土的含水量(%)0m —湿土的质量(g ) d m —干土的质量(g )含水量实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当含水量小于40%时,不得大于1%,当含水量大于、等于40%时,不得大于2%,取二者的算术平均值。
3、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根据用圆锥仪测得的入土深度与其相应的含水量在双对数坐标上具线性关系的特性,本实验用水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见图1-1)测得土在不同含水量时的圆锥入土深度,绘制其关系直线图(见图1-2),据入土深度在图上找出该试样的液限和塑限。
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

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直接剪切实验一、实验目的直接剪切实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出破坏时剪应力,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二、实验原理:土的破坏都是剪切破坏,土的抗剪强度是土在外力作用下,其一部分土体对于另一部分土体滑动时所具有的抵抗剪切的极限强度。
土体的一部分对于另一部分移动时,便认为该点发生了剪切破坏。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成正比;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除和法向应力有关外,还决定于土的粘聚力。
土的摩擦角φ、粘聚力c是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等强度计算必不可少的指标。
三、实验设备: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由剪切容器、垂直加压设备、水平力推力座、量力环等组成。
2.其它辅助设备:百分表、天平、环刀、秒表、饱和器、透水石、削土刀等。
四、实验步骤:1.按要求的干密度,称出一个环刀体积所需的风干试样。
本实验使用扰动土试样。
制备四份试样,在四种不同竖向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
2.取出剪切容器的加压盖及上部透水石,将上下盒对准,插入固定销。
3.将试样徐徐倒入剪切容器内,在试样面上依次放好透水石、加压盖、钢珠和加力框架。
4.徐徐转动手轮至量力环上的百分表长针微微转动为止,将百分=0。
表的长针调至零,即R5.在试样面上施加第一级垂直压力P=100kpa。
6.拔去固定销,以8s/r的均匀速率转动手轮,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
剪破标准:(1)当百分表读数不变或明显后退,(2)百分表指针不后退时,以剪切位移为4mm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这时剪切至剪切位移达6mm时才停止剪切。
7.卸除压力,取下加力框架、钢珠、加压盖等,倒出试样,刷净剪切盒。
8.重复2-7步骤,改变垂直压力,使分别为200、300、400kpa进行试验。
五、数据分析:垂直压力(KPa ) 手轮转数钢环读数(0.01mm)剪切位移(0.01mm)剪应力(KPa)10 00 0 0 02 16.0 24.0 39.520 4 21.0 59.0 51.870 6 23.0 97.0 56.810 8 24.0 136.0 59.280 10 24.8 175.2 61.256 12 24.8 215.2 61.256 14 24.8 255.2 61.256 16 24.7 295.3 61.009 18 24.8 335.2 61.256 20 24.8 375.2 61.256 22 24.8 415.2 61.256 24 24.8 455.2 61.2562000 0 0 02 20.0 20.0 49.400 4 32.0 48.0 79.040 6 38.2 81.8 94.354 8 42.0 118.0 103.740 10 47.0 153.0 116.090 12 49.0 191 121.030 14 49.1 230.9 121.277 16 49.1 270.9 121.277 18 49.1 310.9 121.277 20 49.0 351 121.030 22 49.0 391 121.030 24 49.0 431 121.0303000 0 0 02 25.0 15 61.750 4 42.0 38 103.740 6 52.2 67.8 128.934 8 57.8 102.2 142.766 10 62.6 137.4 154.62212 67.0 173 165.490 14 69.0 211 170.430 16 72.0 248 177.840 18 73.3 286.7 181.051 20 73.6 326.4 181.792 22 73.6 366.4 181.792 24 73.5 406.5 181.545 26 73.6 446.4 181.7924000 0 0 02 28.0 12.0 69.160 4 52.0 28.0 128.440 6 69.2 50.8 170.924 8 80.2 79.8 198.094 10 89.0 111 219.830 12 90.8 149.2 224.276 14 94.8 185.2 234.156 16 96.8 223.2 239.096 18 97.6 262.4 241.072 20 97.6 302.4 241.072 22 97.6 342.4 241.072 24 97.6 382.4 241.072 26 97.6 422.4 241.072剪切位移为4mm时对应的剪应力(kpa)即抗剪强度如下表:100 61.26200 121.03300 181.79400 241.07由图可知:抗剪强度指标:C=10,φ=31.2。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2004年5月学时:2学时 一、目的要求: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试验方法适用范围 一般粘性土,宜采用环刀法易破碎,难以切削的土,可采用蜡封法对于砂土与砂砾土,可用现场的灌砂法或灌水法。
三、仪器设备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刀,精度为0.01g 的天平,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四、操作步骤(1)测出环刀的容积V ,在天平上称环刀质量m 1。
(2)取直径和高度略大于环刀的原状土样或制备土样。
(3)环刀取土: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随即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将环刀两端余土削去修平(严禁在土面上反复涂抹),然后擦净环刀外壁。
(4)将取好土样的环刀放在天平上称量,记下环刀与湿土的总质量m 2五、数据记录与计算1、数据记录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2、计算土的密度:按下式计算 Vm m V m 12_==ρ 要求:密度试验应进行2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 3,取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学时:2学时 一、目的要求:土的含水率是土在105—1100C 下烘于恒量时所失去的水的质量和干土质量的百分比值。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为土的天然含水率。
试验的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
二、试验方法适用范围(1)、烘干法: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一般粘性土都可以采用。
(2)、酒精燃烧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的含水率。
(3)、比重法:适用于砂类土。
三、仪器设备烘箱:采用电热烘箱;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 ;其他:干燥器,称量盒。
四、试验操作步骤(1)取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30g,砂性土、有机质土为 50g,放入质量为m 0的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m 1,精确至0.01g.(2)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0C 的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与土的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项目三
直剪试验
试验目的:
测定土样在不同正压力下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为估算地基承载力、评价地基及土坡的稳定性、计算挡土墙土压力等提供必需的资料。
试验方法:
通常采用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得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τ。
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根据试验时的剪切速率和排水条件不同,直接剪切试验可分为: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三种方法。
试验方法的选择,原则上应该尽量模拟工程的实际情况,如施工情况,土层排水条件等(学生试验一般采用快剪方法)。
试验指导书:
直接剪切试验
一、目的
1、掌握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快剪的操作方法;
2、测定土样在不同正压力下的抗剪强度并确定土的内摩擦角和内聚力;
3、巩固抗剪强度的理论概念。
二、试验原理
当地基上施加外荷载后,如取出一单元体来分析
时,在单元体任意角度a的平面上(主应力面除外),
如图7-1上m-n平面,作用着法向应力σn和剪应
力τn,而剪应力有使m-n面以上土体向左滑动的趋势。
因此,土颗粒之间的阻力便要阻止它滑动,这阻力称为抗剪强度τf。
因此,剪应力τn和抗剪强度τf在不同的荷载作用下有可能出现下列三种情况:
⑴当荷载较小时,τn<τf,土体尚处于弹性压缩阶段,土体内尚未形成剪切滑动面;
⑵当荷载继续增加,使τn=τf,这时土体内已开始形成剪切滑动面;但尚未滑动而是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从理论上说只要外载稍有增加,土体内某面m-n上便开始剪切滑动。
⑶如荷载继续加大,使τn>τf,这时剪应力超过土的抗剪强度(实际这是不可能的,因当τn>τf时土中应力将重分配),直至在土体内某一面上的剪应力大于抗剪强度时,便形成了剪切滑动面,使土体沿滑动面滑动。
而在工程上所关心的是土体在什么情况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如何求得土的抗剪强度。
剪切试验便是解决这个问题,可在同一种土样上施加不同的法向力,进行剪切,将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作为土的抗剪强度。
按照库伦定律,剪应力与法向应力近似成线性关系。
因此可根据不同的法向应力和相应的抗剪强度得τf~σn曲线。
同时该曲线可用直线来代替,在直线上任意一点的纵坐标表示在土体内某一个平面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土的抗剪强度。
三、主要仪器设备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1(图7-2)砝码若干;
测微表(量程10mm,精度0.01mm)——1;秒表——1;
切土环刀——1;切土刀——1;
铝盒——2;推土塞——1;
方玻璃——2;腊纸——2;
螺丝起子——1。
四、试验步骤:
1、取下加压框架,了解剪刀盒的构造。
剪刀盒分上、下盒,下盒放在钢珠滑槽上,下盒中有一内圈,中间圆孔直径与上盒孔径相同,土样放在中间。
上盒侧面有传压块及钢珠,使其顶在测力环上。
剪切前为了固定上下盒,用固定插销销住。
2、将下盒内圈对准放入下盒。
在下盒内圈孔中放一透水石并在上面放一张腊纸,防止水分散失(如排水剪时放滤纸)。
套上土盒,并插入固定插销,使上、下盒暂时不能相对位移。
3、将切有土样的环刀刃口向上,反放在土盒上(切土方法同前,切好的土要测定容重),并使环刀顶边嵌入上盒顶面的浅槽中对准孔位。
在环刀上面的土面上,放一张腊纸后,用推土塞将试样轻轻地压入剪切盒中,并依次放上透水石,活塞和传力钢珠。
4、在测力环中装上测微表。
5、调整垂直压力加压系统,它由加压框架、加压杠杆(杠杆比为1:10)和砝码组成(有时为了知道垂直压力下的压缩和剪切时的垂直变形,在框架顶上装有测微表,本次实验不要求)。
试验前检查一下框架上下螺丝帽是否上紧、加压杠杆滑动是否正常。
而后将加压框架上横梁的中间圆孔对准钢珠放下(装加压框架时,需先将杠杆抬高),这时杠杆尾端必须挂在钩上。
2
(把杠杆系统从钩上取下,它们的自重相当于在试样上加的压力为0.5公斤/厘米2,再加上1.608公斤小砝码一个)、1.5公斤/厘米2 (杠杆系统和3.21公斤大砝码一个)、2.0公斤/厘米2 (杠杆系统、1.608公斤大砝码一个和3.21公斤大砝码一个)和2.5公斤/厘米2(杠杆系统、3.21公斤大砝码二个)。
7、如推轴离下盒的距离较大时,可拔出推轴插销(见图7-3)并旋转推轴,使其靠近下盒,再插回插销,并缓缓转手轮,使推轴与剪切
盒及测力环正好接触,但尚未加力(可由测微表
指针微动得知)。
而后拔去上、下盒固定插销
(切
..........
勿忘记),这时,试样已安装完毕。
将杠杆尾从
钩子上放下(即加上垂直压力),立即进行剪切。
8、在转动手轮的同时,开动秒表并以每分
钟6转的速度均匀地摇转手轮进行剪切试验,每
转一圈应读数一次(负责剪切者在手轮旋转3/4
圈时应预告读数者准备读数)。
一般在3~5分钟
内测微表读数已不再增加甚至减少时,土样已被
剪坏,但读数还需继续读3~5次后便可停止这
一试样的试验。
9、卸除垂直荷载,取出试样,并在剪切面附近切取约30~40克土样,分装在三个小铝盒中,以测定试验后的含水量(本次实验不要求),而后重复第2步~第9步,对其余3个试样进行试验。
试验完毕后,拆除测微表,并除去剪切盒内和仪器上的余土,然后将仪器装置复原。
五、计算与绘图
1、计算各个试样得抗剪强度
图7-4 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的关系曲线
τf =AR
式中 A ——测力计率定系数(N/0.01mm ),已由实验室事先对测力环进行校正后求得; R ——测微表读数,以0.01mm 计。
本试验取峰值。
2、以垂直压力为横坐标,抗剪强度τf 为纵坐标,绘制τf ~σn 关系曲线,从图上求得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如图7-4所示。
六、实验时注意事项:
⑴在剪切开始前,一定要检查一下,上、下盒的固定插销是否拔掉。
⑵剪切时转动手轮速度是6圈/分,在试验前可先练习一下,以便控制剪切速度。
⑶读数可直接读测微表的小格数(每格相当于0.01mm ),而后以格数最多的一次乘以测力环校正系数A ,便是抗剪强度。
直剪试验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试验者土样说明计算者试验日期校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