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WELL 细胞迁移 侵袭实验
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操作步骤(Transwell)

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操作步骤(Transwell)实验介绍: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是通过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研究细胞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下的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和侵袭等多种方面的实验。
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可拍照显微镜、Transwell小室(孔径8μm,没包被胶的),24孔板、BD公司的Matrigel、无血清DMEM、(1%胎牛血清)DMEM和1640培养基、DMEM完全培养基、1640完全培养基(也可加到20%血清)、无菌PBS、棉签、胰酶、4%多聚甲醛固定液或者甲醇、结晶紫染液(0.1%(g/ml)PBS结晶紫)。
2.实验步骤:2.1 基质胶铺板:用XXX的Matrigel稀释1:8,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置37℃30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使用前进行基底膜水化。
2.2 制备细胞悬液: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小时后,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5×105/ml。
2.3 接种细胞:取细胞悬液100µl加入Transwell小室,24孔板下室加入600µl含20%FBS的培养基。
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
2.4 培养细胞:常规培养12-48小时。
24小时较常见,时间点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到细胞侵袭力外,处理因素对细胞数目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2.5 结果统计:通过给细胞染色,在镜下计数细胞。
胞悬液;将细胞悬液加入上室中央,保持液面水平;将下腔室中加入含有20% FBS的条件培养基;37℃培养箱中孵育20-24小时;取出transwell,用PBS洗涤2次,用4℃的5%戊二醛固定,加入结晶紫或Giemsa染色;用棉球擦去上表面细胞,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事项包括确保transwell在24孔板中浸泡1小时,消化细胞时用无血清培养基洗涤2次并计数,将细胞悬液加入上室中央保持液面水平,下腔室中加入含有20% FBS的条件培养基,37℃培养箱中孵育20-24小时,用PBS洗涤2次,用4℃的5%戊二醛固定,加入结晶紫或Giemsa染色,用棉球擦去上表面细胞,并小心避免混淆实验组和对照组。
细胞迁移侵袭试验技术(Transwell)

细胞迁移侵袭试验技术(Transwell)迁移实验(cell migration assay)实验介绍细胞迁移与侵袭实验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将研究的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可拍照显微镜,Transwell小室,孔径8μm,没包被胶的(Coster 和Corning公司的也较常用),Transwell迁移实验的细胞培养板24孔板。
细胞培养板应当与购买的Transwell小室相配套,BD公司的Matrigel,无血清DMEM,(1%胎牛血清)DMEM和1640培养基,DMEM 完全培养基,1640完全培养基(也可加到20%血清),无菌PBS,棉签,胰酶,4%多聚甲醛固定液或者甲醇,结晶紫染液(0.1%(g/ml)PBS结晶紫)2步骤和流程2.1基质胶铺板:用BD公司的Matrigel 1:8(根据细胞产生mmp的量来决定)稀释,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置37℃30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使用前进行基底膜水化。
2.2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5×105/ml。
2.3接种细胞①取细胞悬液100μl加入Transwell小室。
②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600μl含20%FBS的培养基,特别注意的是,下层培养液和小室间常会有气泡产生,一旦产生气泡,下层培养液的趋化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在种板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一旦出现气泡,要将小室提起,去除气泡,再将小室放进培养板。
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操作步骤(Transwell)之欧阳家百创编

迁移实验(cell migration assay)欧阳家百(2021.03.07)实验介绍细胞迁移与侵袭实验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将研究的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可拍照显微镜,Transwell小室,孔径8μm,没包被胶的(Coster和Corning公司的也较常用),Transwell迁移实验的细胞培养板24孔板。
细胞培养板应当与购买的Transwell小室相配套,BD公司的Matrigel,无血清DMEM,(1%胎牛血清)DMEM和1640培养基,DMEM完全培养基,1640完全培养基(也可加到20%血清),无菌PBS,棉签,胰酶,4%多聚甲醛固定液或者甲醇,结晶紫染液(0.1%(g/ml)PBS结晶紫)2步骤和流程 2.1基质胶铺板:用BD公司的Matrigel 1:8(根据细胞产生mmp的量来决定)稀释,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置37℃30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使用前进行基底膜水化。
2.2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5×105/ml。
2.3接种细胞①取细胞悬液100µl加入Transwell小室。
②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600µl含20%FBS的培养基,特别注意的是,下层培养液和小室间常会有气泡产生,一旦产生气泡,下层培养液的趋化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在种板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一旦出现气泡,要将小室提起,去除气泡,再将小室放进培养板。
细胞侵袭转移实验报告

细胞侵袭转移实验报告细胞侵袭转移是癌症进展和转移的重要特征之一。
了解细胞的侵袭转移机制对于癌症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研究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并探究其相关机制。
实验过程如下:1. 细胞培养与处理:选取一种具有侵袭能力的癌细胞株,如乳腺癌细胞MCF-7。
将细胞培养在含有适当营养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经过传代培养至适当细胞数目。
2. Transwell侵袭实验:将含有细胞的培养基加入到上游腔室中,下游腔室中加入含有化膜毛细孔的过滤膜,如Matrigel。
使细胞逐渐通过过滤膜向下游腔室侵袭。
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过滤膜并使用染色剂染色,以观察和计数通过膜孔的细胞数量。
3. Western blot分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有关侵袭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如转录因子Snail和转录因子Slug、E-cadherin和N-cadherin等。
提取细胞总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离,转移至聚乙烯二醇膜上,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
通过免疫反应,使用化学发光显色剂检测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
4. Real-time PCR分析: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包括Snail、Slug、E-cadherin和N-cadherin等。
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 后,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
通过观察PCR曲线和计算Ct值,比较各样本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
实验结果如下:1. Transwell侵袭实验表明MCF-7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
染色显示通过过滤膜的细胞数量较多。
2.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nail、Slug和N-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较高,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较低。
这表明细胞侵袭转移相关的转录因子和黏附分子表达异常。
3. Real-time PCR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Snail、Slug和N-cadherin的mRNA水平较高,而E-cadherin的mRNA水平较低。
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

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实验准备:细胞,24孔板,transwell小室(8μm,24孔板专用),ECM Gel,10%FBS+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10 μ、200 μL、1000 μL移液器及配套枪头,1.5 mL EP 管,冰盒实验设计:实验分组一般分为阴性组(上下层均没有趋化因素),实验组(按照实验需要,上层或者下层加入趋化因素),对照组(趋化因素与实验组中的相反)。
如果有特别需要,可以再加上阳性组(上下层都有趋化因素)。
实验操作(请细读注意事项):一、细胞侵袭实验1.ECM Gel原液提前1 h放在4 ℃冰箱中解冻,实验前转移到冰盒中。
2.将1.5 mL EP、枪头盒、transwell放在24孔板里面后,置于冰上预冷。
3.根据自己的使用量,按照ECM Gel : 无血清培养基=1 : 7.5在冰上稀释成使用液。
4.把枪头剪去一小段(约3 μm)后在冰上吸取40 μL/孔ECM Gel 使用液轻轻加入transwell上室中,加入时慢慢移动枪头,保证液体平铺在底部。
5.放在37 ℃孵箱15 min,让胶凝固。
6.消化、离心、计数细胞后,按照2.5x104 / mL用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如果细胞很多,这一步可以提前,在4、5之前做)。
7.按照每孔200 μL,将细胞悬液加入transwell上室,同时在transwell下室加入10%FBS+培养基500 μL,放入37 ℃孵箱培养。
8.若干小时后取出,吸去transwell上室多余液体,用PBS清洗两次,用棉棒在上室中轻轻转动,吸干水分并擦去膜内侧的细胞。
9.在上室中加入结晶紫染液,染色5 min,回收染液,用流水缓缓冲去染液,再次用棉棒在上室中轻轻转动,吸干水分。
10.在正置显微镜上放置一块载玻片,将transwell小孔倒置放在上面,拍照。
11.在100倍视野下,对膜的上下左右及中间计数,做平均数。
12.清洗transwell,可以反复使用。
培育技术中的细胞迁移和侵袭研究方法简介

培育技术中的细胞迁移和侵袭研究方法简介培育技术中的细胞迁移和侵袭是现代生物医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是癌症发展和转移的关键步骤,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研究方法对于深入研究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培育技术中的细胞迁移和侵袭研究方法进行简介。
首先,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是Transwell实验。
Transwell实验通过在一个具有孔洞的膜上涂覆细胞并将其置于培养皿中进行培养,通过孔洞上、下的培养液来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情况。
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模拟细胞穿过基底膜进入邻近组织的过程。
此外,也可将上下孔洞的培养液分别加入不同的试剂,以研究其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其次,划痕实验也是常用的细胞迁移实验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在细胞培养皿中划出一条明显的划痕,然后观察一定时间后细胞填充划痕的程度,来评估细胞的迁移能力。
划痕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细胞的迁移情况,并且操作简单快捷。
然而,由于该方法不模拟细胞穿越基底膜的过程,所以不能全面评估细胞的侵袭能力。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更加先进和精确的技术用于研究细胞迁移和侵袭。
例如,全息成像技术可以实时观察细胞的三维迁移和侵袭过程,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
单细胞迁移技术可以追踪和记录单个细胞的迁移轨迹,揭示细胞迁移的空间和时间特征。
这些方法需要更加复杂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但可以提供更为准确和详细的研究结果。
在细胞迁移和侵袭研究中,细胞系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细胞系包括癌细胞和原代细胞。
癌细胞系具有较强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是研究肿瘤转移的理想模型。
原代细胞系则来自于患者的组织,具有更高的生物学真实性。
不同细胞系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进行。
细胞迁移和侵袭研究方法的发展为探索癌症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工具和平台。
通过合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细胞系,研究者们可以逐步揭示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调控机制,为深入理解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重要线索。
细胞的侵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侵袭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观察并分析细胞侵袭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迁移能力。
3. 探讨不同实验条件下细胞侵袭能力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细胞侵袭是指细胞穿越细胞外基质(ECM)进入周围组织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肿瘤的侵袭转移、组织修复和炎症反应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侵袭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细胞与ECM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
本实验采用Transwell小室法,通过观察细胞在ECM上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评估细胞的侵袭能力。
三、实验材料1. 细胞:肿瘤细胞系A和正常细胞系B。
2. ECM:胶原蛋白I型、IV型。
3. Transwell小室:8μm孔径。
4. 培养基: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
5. 细胞培养试剂:青霉素、链霉素。
6. 实验仪器:倒置显微镜、图像分析系统、离心机、培养箱等。
四、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肿瘤细胞系A和正常细胞系B接种于6孔板,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 ECM包被:将Transwell小室的上室铺上胶原蛋白I型和IV型ECM,下室加入DMEM培养基。
3. 细胞侵袭实验:将细胞悬液加入Transwell小室的上室,下室加入含有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24小时。
4. 洗涤:用PBS洗涤Transwell小室,去除未侵袭的细胞。
5. 染色:用结晶紫染色细胞,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
6. 图像分析: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侵袭细胞,并使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侵袭细胞数。
五、实验结果1. 肿瘤细胞系A在ECM上的侵袭能力明显强于正常细胞系B。
2. 随着ECM浓度的增加,肿瘤细胞系A的侵袭能力逐渐减弱。
3.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肿瘤细胞系A的侵袭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六、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肿瘤细胞系A在ECM上的侵袭能力明显强于正常细胞系B,这可能与肿瘤细胞系A的ECM受体表达和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有关。
此外,ECM浓度对肿瘤细胞系A的侵袭能力具有调节作用,提示ECM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Transwell试验方法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与移动实验一、试剂和耗材1)细胞及细胞培养基:KYSE150细胞、含10%FBS的RPMI1640培养基及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
2)10×PBS (pH7.0):Na2HPO4·12H2O (MW 358.4) 2.87gKH2PO4(MW 136.09)0.2gNaCl(MW 58.44)8.0gKCl(MW 74.55)0.2g去离子水至100 ml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使用液为1×PBS(用无菌水进行1:9 稀释)。
3)冰乙酸:甲醛(1:3)4)Transwell小室(BD, Bioscience)5)Matrigel基质胶(BD, Bioscience,50ug/ml):商品化,保存-20°。
6)各种规格的枪头、1.5ml离心管及10ml玻璃离心管:高温灭菌后备用,其中准备一些枪头与1.5ml的离心管于-20o C预冷,备用。
7)5810R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Eppendorf),TC10全自动细胞计数仪(Bio-Rad)8)细胞计数板、6孔板二、实验步骤(一)侵袭实验1.润化:在无菌台上取出Transwell小室,置于24孔培养板内,小室内和放小室的孔内均用加少量无血清培养基,润化5-15min。
2.细胞准备:在做实验前12h,弃去培养基,用PBS洗三次,每瓶细胞加入5ml无血清培养基,常规培养24h。
3.细胞的接种:1)弃去无血清培养基,常规胰酶消化细胞,若室温过低可置于37℃培养箱中消化,消化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min以内。
3)弃除上清,适量无血清洗涤细胞并离心;4)弃除上清,加入适量无血清培养基重悬细胞(根据细胞消化前满度进行初步稀释,建议初步稀释至细胞密度大于1.5×105/ml),轻轻吹打均匀后,取10ul细胞悬液用于Bio-Rad TC10细胞计数;亦可取15ul细胞悬液与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混合后取10ul用于Bio-Rad TC10活细胞计数;5)计数后,取无血清培养基重悬一定体积的细胞悬液,将细胞密度调整至1.25×105/ml;6)将一定数量Transwell小室放入BD公司24孔板,取上述细胞悬液400μl(含5×104细胞)逐滴加入小室;取500μl含10%血清的培养基沿小室侧壁与孔壁的空隙处加入到孔中,并保证小室膜与培养液之间无气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nswell小室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一般为聚碳酸酯膜),将其放置于孔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
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
应用Transwell可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服务内容
1、细胞共培养:研究某一细胞分泌产物对另一细胞性能的影响;
2、趋化实验:研究某一细胞分泌产物对另一细胞迁移的影响;
研究某一因子或蛋白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3、肿瘤迁移实验:研究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或特定情况下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
服务流程
1、细胞共培养:
(1)在下室中接种能够分泌细胞因子或特定蛋白产物的细胞,在上室中接种效应细胞;(2)按照实验要求培养一定的时间;
(3)检测效应细胞性能的改变:可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分子、细胞凋亡等;
2、趋化实验:
(1)在上室中接种效应细胞,下室中接种能够分泌特定产物的细胞或加入因子;
(2)计数进入下室的细胞数可反映分泌产物或因子对特定细胞的趋化作用;
3、肿瘤迁移实验:
(1)在上室中接种效应细胞,下室中加入待测样品;
(2)计数进入下室的细胞量,可评价该样品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客户提供状态良好的细胞;我们提供实验结果与实验方法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