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鉴赏】史上最全的宫廷画家郎世宁作品 绝对值得收藏!

合集下载

故宫博物馆藏《骏马图》清郎世宁

故宫博物馆藏《骏马图》清郎世宁

故宫博物馆藏《骏马图》清郎世宁故宫博物馆藏《骏马图》清郎世宁郎世宁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入宫廷充当画师,历康、雍、乾三朝。

经过多年的努力摸索,他根据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按照皇帝的要求创作御用绘画作品,以洋画技法为主,使用中国画具、纸张和颜料,参以中国画法,形成了独特的“清画院的绘画新体”(91),受到宫廷的欣赏,成为乾隆朝画院主要画派之一。

这种画派新体被王致诚、艾奇蒙、安德义、潘廷章和贺清泰等人,及郎世宁的中国徒弟等继承并加以发扬,在宫廷前后存在约一个世纪,并影响京畿地区,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可忽视的内容。

在这些画中,骏马的身形、皮毛都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这与我们古代的白描手法有着天壤之别。

郎世宁的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的技法不同的是,他是画油画出身,特别善于表现马的皮毛和肌肉,同时因为他学过解剖,能用明暗的方式表现出皮毛的质感,给人以很强的真实感,他画的马就从过去那种画上的马变成相片里的马了,也就是完全有立体感、质感很强,让人看了产生想动手摸一摸的感受,就像真的似的。

所以,当时在宫廷里轰动一时,得到了皇帝和王公贵族的喜欢,更是受到乾隆皇帝的器重。

郎世宁的作品以惊人的艺术表达能力,创造了大量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也使清代宫廷纪实绘画的数量与水平远超前代。

这些绘画以精彩的笔墨记录了中华帝国最辉煌的历史,栩栩如生地表现了盛世的恢宏光荣。

据文献记载,郎世宁的画法被称作“线画法”,代表当时宫廷的主流画派。

郎世宁来到中国以后,画有大量作品,存世的有近百幅。

郎世宁在人物肖像画方面,以当时先进于中国的解剖学作为造型依据,加之擅长运用逼真画法描绘人物,体现出较强的写实能力,因而受到好奇西方学术、艺术和科技的清朝皇帝的器重。

郎世宁的肖像作品追求立体感、准确性、比例合理、晕染精细、凹凸分明。

这一类作品的特点可以从他几幅比较重要的作品当中如体现出来,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乾隆朝服像》《乾隆大阅图》《孝贤纯皇后像》《平安春信图》等。

郎世宁最经典的百幅作品欣赏

郎世宁最经典的百幅作品欣赏

郎世宁最经典的百幅作品欣赏郎世宁《弘历采芝图轴》郎世宁,1688年生,1766年逝世,意大利米兰人。

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

年轻时在欧洲学习绘画,曾为教堂绘制圣像。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到京后约于雍正元年(1723)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

他很好地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既讲究西方绘画中的立体效果,注意透视和明暗,重视写实和结构准确的合理性。

由于他能画并精通建筑学,曾参与增修圆明园建筑工事。

擅画肖像、走兽、花果、翎毛尤善画马。

所作大多以西画法入绢纸,略参中法,以写实为工,专注形似。

他将欧洲的绘画品种和方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为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颇得皇家青睐。

去世后葬于北京阜城门外。

存世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战图》等。

郎世宁《弘历观荷抚琴图》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霍斯库鲁克之战》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郊劳回部成功诸将士》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凯宴成功诸将士》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平定回部献俘》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平定伊犁受降》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通古斯鲁克之战》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御题格登鄂拉斫营之战》《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又可称《御题平定伊犁回部全图》、《回疆一带得胜图》、《乾隆年间准、回两部平定得胜图》、《御题平定西征全图》、《平定伊犁受降图》等等。

实为同一组战图。

确切的官式名称为《乾隆御笔平定西域战图十六咏并图》。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制作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由当时清宫内的西方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得义四人起稿绘图,第二年又命丁观鹏等人用宣纸依原稿作着色画,原图稿完成后送至法国雕刻铜版。

直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十六幅原稿、铜版、印画才全部完成后并送回至宫廷,历时十三年之久,花费约204000里拉(法旧币制一里拉约为一两白银)。

郎世宁的画都有哪些名作

郎世宁的画都有哪些名作

郎世宁的画都有哪些名作郎世宁的画都有哪些名作郎世宁为中国的宫廷绘画作出了贡献,那么他的画里面都有哪些名作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郎世宁的画与名作,希望能帮到大家! 郎世宁的画中名作《瑞谷图》雍正初年,全国五谷丰登,雍正皇帝令大学士张延玉传旨,着清朝御用画师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作《瑞谷图》。

雍正五年八月二十二日,雍正皇帝颁示《瑞谷图》,并降旨曰:“今蒙上天特赐嘉谷,养育万姓,坚实实好,确有明征。

朕祗承之下,感激欢,着绘图颁示各省督抚等。

朕非夸张,以为祥瑞也……自兹以往,观览此图,益加儆惕,以修德为事神之本,以敬民为立政之基。

”谕旨“末端钤敬天勤民”宝玺。

康雍乾三帝对此玺厚备至,三朝各刻一方。

乾隆帝在《敬天勤民宝四言诗》中称其为“匪贵其材,实珍其义,掌之黄阁,传以亿年”。

《瑞谷图》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镇馆之宝,作者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

雍正初年(1723年)恰逢难得一见的丰收年景,雍正闻报各处粮食丰收,大悦,便令大学士张廷玉传旨,让宫廷御用画师郎世宁作《瑞谷图》。

此后连年风调顺,五谷丰稔。

2006年,《瑞谷图》成为国礼赠送意大利驻华大使,《瑞谷图》以珂罗版传统复制技艺进行复制,工艺精湛是极少数可以进入艺术拍卖市场的复制品,真丝锦囊包装,盛装于黄龙锦筒内,瑞谷图象征五谷丰登,商业礼赠中寓意财源广进、赠送长辈,寓意桃李天下、福寿双至。

瑞谷图中有五穗,分别象征:国泰、民安、家和、业顺、人兴。

是礼赠的佳作。

《乾隆大阅图》《乾隆大阅图》则是头戴盔、身着铠的武装骑马像。

毫无疑问,这是一幅形神毕肖的“御容”肖像画,也是一幅非常成功的新体肖像画。

更成功的新体肖像画则是表现乾隆接见少数民族领袖、塞北秋等政治活动的巨帙作品。

乾隆御阅后恢复了中断十几年的秋之制,亲率王公大臣、八旗官兵至塞北皇家围场(即今河北围场县),与蒙古八旗会合打猎。

郎世宁奉命以大手笔描绘了很有作为的年轻君主,居安思危,习武练兵,在侍卫大臣前后簇拥护卫下,不顾鞍马劳顿,继续转向新围场的轻松游荡的情景。

郎世宁笔下的花鸟画,满满都是春色

郎世宁笔下的花鸟画,满满都是春色

郎世宁笔下的花鸟画,满满都是春色综合草长莺飞的春天,万象更新,人们也褪去了冬日的疲惫,想要尽情地享受春日的美好。

现在,就让我们通过郎世宁的画笔,去感受画家笔下的那些美景吧~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翠竹牵牛》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生于米兰。

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

年轻时在欧洲学习绘画,曾为教堂绘制圣像。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11月获康熙皇帝召见。

当时61岁的康熙,酷爱艺术与科学,他把郎世宁当做一位艺术家看待,甚为礼遇,任郎世宁为如意馆画师。

如意馆作为皇家画院,会聚着一大批各门类的艺术家。

如意馆有两处,一处在大内启祥宫,另一处在圆明园。

圆明园如意馆位于洞天深处东北部,距离皇帝日常居住、办公的九洲清晏和勤政亲贤都很近。

圆明园四十景之洞天深处在如意馆,以画艺效力的传教士,被称为“西洋画画人”,有的太监也称他们是“画画蛮子”,可见其地位并不高,但郎世宁除外。

他是如意馆中身份极为特殊的画师,历经康、雍、乾三朝,被皇帝破例授予奉宸院使,赏赐了饰有蓝宝石的三品顶戴,所以在周围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

有的传教士对他有如下的描述:“画画的郎老爷,官名'世宁’,圣名'约瑟’,很有德的,万岁很爱他的,他有河道雪亮蓝顶戴,王公大臣面前,有体面”。

足见其地位非同一般。

《孔雀开屏图》328cmx 28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开始大规模地扩建圆明园,颇受雍正眷睐的郎世宁绘画才艺得以充分展示。

圆明园牡丹花开,让他来画;地方官进瑞谷,让他来画;海外贡动物,让他来画;让他画弈棋,画果子棋盘,甚至宫内家具也多出自他的手笔。

圆明园各处都有郎世宁的画作。

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鸡冠花》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荷花慈姑花》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海棠与玉兰》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芍药》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牡丹》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菊花》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罂粟》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桃花》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石竹》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虞美人与蝴蝶花》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紫白丁香》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樱桃》郎世宁的「仙萼长春图册」共含16幅图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独家高清:郎世宁骏马图欣赏

独家高清:郎世宁骏马图欣赏

独家高清:郎世宁骏马图欣赏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7.19-1766.7.16),字若瑟,意大利人,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年)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

此外还参加了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郎世宁擅绘骏马、人物肖像、花卉走兽,风格上强调将西方绘画手法与传统中国笔墨相融合,受到皇帝的喜爱。

极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

图1
细节图如下:
图2
横屏欣赏,效果更佳!
图3
细节图如下
细节图如下。

郎世宁宫廷画鉴赏 - 副本

郎世宁宫廷画鉴赏 - 副本

郎世宁宫廷画中西碰撞之美2020-4-12郎世宁宫廷画中西碰撞之美他精于肖像、花鸟、走兽,尤工画马,用六年的时间完成了《百骏图》长卷巨制,这些作品皆运用西洋技法,注重物象写生与焦点透视,表现中国传统审美观与祥瑞思想。

乾隆时期,郎世宁运用中国传统纸、绢、颜料、毛笔,并与如意馆内的中国画家合作,共同创造出“中西合璧”的院画新体,题材涵括帝后肖像、奇花异卉、珍禽走兽、重要庆典活动等。

这是新华网对郎世宁的评价。

清康熙帝五十四年,郎世宁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

当时61岁的康熙帝接见了他,虽然康熙帝并不认同他的信仰,但却把它当作一位艺术家看待,甚为礼遇。

康熙对他说:“西方的教义违反中国正统思想,只因为传教士懂得数学基本原理,国家才予以聘用。

”他又表示诧异道:“你怎能老是关怀你尚未进入的未来世界而漠视现实的世界?其实万物是各得其所的。

”旋即任命郎世宁为宫廷画师,进入如意馆,在中国绘画达50多年。

虽然郎世宁的绘画并不能代表那时欧洲绘画的最高水平,但他融中国工笔绘法和西洋画三维要领为一体,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画风。

堪称郎世宁新体画。

郎世宁擅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及西画颜料,以显示中西趣味兼容并蓄的画面。

在《百骏图》中,马匹、人物、树木、土坡都应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极富立体感;而如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的堆放等仍含有中国传统手法,即使是马匹及树干上的阴影表现,亦是以中国传统的渲染方法来完成。

《溪山瑞兽图》共有四帧,分别绘有双狮相嬉、双牛齐奔、双熊觅食、双象和鸣。

在题材选择上,狮子,大象为异域珍兽,而牛和熊又在中国有分布。

这是对中国传统走兽画格局的创新和拓展。

《溪山瑞兽》四帧在艺术语言运用上有着其独到之处,在中国传统工笔画技法基础上融入了西洋素描的明暗效果,使图中物象具有强烈的明暗立体感。

在具体表现手法上,他运用中国的毛笔、纸绢和色彩,却能以欧洲的绘画方法表现动物的解剖结构和皮毛质感,使得笔下的走兽形象造型精准、比例恰当、凹凸有致,而有别于中国绘画采用单线白描来勾勒物象轮廓的传统方法;而在背景的坡石,树木的画法中又遵循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皴、擦、点、染中规中矩,丝丝入扣。

“乾隆戎装大阅图”:郎世宁和他的宫廷绘画

“乾隆戎装大阅图”:郎世宁和他的宫廷绘画

“乾隆戎装大阅图”:郎世宁和他的宫廷绘画图-1 《乾隆戎装大阅图》是郎世宁在宫廷的重要作品之一。

此图描绘了乾隆皇帝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

郎世宁(1688-1766年),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他是意大利米兰人,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

郎世宁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1714年,即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渡重洋,到达当时被葡萄牙占领的澳门。

上岸后,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学习中国的礼仪,熟悉中国的文化,并取了个中国名字叫郎世宁。

不久,他从澳门转到广州。

当时的广东巡抚,知道来华的欧洲人中有位画家,就上奏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很高兴,下旨请他到北京来。

郎世宁从康熙五十四年到中国,直至去世,他的后半辈子都是在中国度过的,最后安葬在了北京。

郎世宁到了中国之后很快进入宫廷,成为一名很重要的宫廷画家。

他为皇帝画了多幅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以及众多的人物肖像、走兽、花鸟画作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介绍到中国,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现在可以见到的郎世宁最早的画画于雍正元年。

雍正皇帝之后是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对宫廷绘画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

可以说,郎世宁是乾隆皇帝十分倚重的一位画家,他画了很多反映当时重要事件的大型绘画作品,现在有些仍然收藏于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内,曾经多次展出与观众见面。

据当时的档案资料记载,乾隆皇帝经常下命令,叫郎世宁给他画“御容”,让郎世宁画圆明园殿堂中的装饰画。

在宫里作画未必是个美差,从一个故事中可以知道。

一次郎世宁正在他的画室里,皇帝带着她的若干后妃到了画室看他作画。

第二天,乾隆皇帝问郎世宁说:“我昨天到你那里看画,你觉得后妃中谁最漂亮?”郎世宁回答得非常巧妙:皇帝来的时候我正在数要画的地上有多少块花砖。

皇帝问他有多少,然后马上让太监去数,果然数目是对的,乾隆皇帝很高兴。

在皇帝身边作画,既要心态平衡,又要有很机智的一面。

史上最全郎世宁字画图解

史上最全郎世宁字画图解

史上最全郎世宁字画图解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并于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离开欧洲来到东方,次年抵达澳门,起汉名郎世宁,继而北上京师,随即于康熙末期进入宫廷供职,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

郎世宁在清宫廷内为皇帝画了多幅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以及众多的人物肖像、走兽、花鸟画作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介绍到中国,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现存郎世宁的作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明款的,画上题有“臣”字,都是为皇帝画的,大概有六七十幅;另外还有一部分作品虽然没有他的题款,但西洋风格很浓,也能达到郎世宁绘画水平。

两者加起来可以过百。

在雍正年间,郎世宁根据皇帝的旨意,向中国的宫廷画家斑达里沙、八十、孙威凤、王珓、葛曙和永泰等人传授欧洲的油画技艺。

从此,纯属欧洲绘画品种的油画,在清朝的宫廷内也开始流行。

从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中得知,在这段时间里,郎世宁创作了不少作品,但是保存至今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多已经失传了。

画家借助了西方追求如实表现物象体积感和立体感的绘画技巧,将马的各种姿态刻画得活灵活现,甚至连毛发的光泽也清晰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令人有呼之欲出之感,这是中国艺术史中以郎世宁为首的“海西画派”所独有的艺术风格。

郎世宁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画家,他专门为宫廷中的人物作画,在清朝时期曾经非常的有名气,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康熙到乾隆三个朝代。

他虽然是一个意大利的人,但是却在中国生活了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绘画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郎世宁简介中有着一些相关的介绍,那么郎世宁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郎世宁作品价格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现在收藏行业越来越火,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魅力字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郎世宁传世作品并不算多,据目前行情来看,大多郎世宁作品被收录在国内外著名大博物馆收藏,流入民间的更是寥寥无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日鉴赏】史上最全的宫廷画家郎世宁作品  绝对值得收藏!郎世宁《弘历采芝图轴》郎世宁,1688年生,1766年逝世,意大利米兰人。

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

年轻时在欧洲学习绘画,曾为教堂绘制圣像。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到京后约于雍正元年(1723)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

他很好地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既讲究西方绘画中的立体效果,注意透视和明暗,重视写实和结构准确的合理性。

由于他能画并精通建筑学,曾参与增修圆明园建筑工事。

擅画肖像、走兽、花果、翎毛尤善画马。

郎世宁《高宗大阅兵图》所作大多以西画法入绢纸,略参中法,以写实为工,专注形似。

他将欧洲的绘画品种和方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为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颇得皇家青睐。

去世后葬于北京阜城门外。

存世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战图》等。

郎世宁《弘历观荷抚琴图》郎世宁《十骏犬图之一苍水虬》郎世宁《十骏犬图之二斑锦彪》郎世宁《十骏犬图之三苍猊》郎世宁《十骏犬图之四金翅猃》郎世宁《十骏犬图之五蓦空鹊》郎世宁《十骏犬图之六墨玉璃》郎世宁《十骏犬图之七茹黄豹》郎世宁《十骏犬图之八睒星狼》郎世宁《十骏犬图之九霜花鹞》郎世宁《十骏犬图之十雪爪卢》清代郎世宁在宫廷内曾创作了《十骏犬图》轴十幅,画了十条品种高贵的名犬,分别命为:“霜花鹞”、“睒星狼”、“金翅猃”、“苍水虬”、“墨玉璃”、“茹黄豹”、“雪爪卢”、“蓦空鹊”、“斑锦彪”和“苍猊犬”。

这中间的前九条狗都属小头长吻、腰腹收缩、四肢细劲那类品种,均为出色的擅长奔跑的猎手,敏捷强壮,速度耐力惊人,成为皇帝一行围猎时的好帮手;最后那条威猛的大狗,应当是藏獒。

从画面上所题写的字句来看,这些名犬,大都是周遍各个部落的首领或地方官进献给皇帝的。

从画面上看,图中的犬,无疑是由画家郎世宁所绘,因为狗采用的是西方的素描画法,造型立体具有质感,欧洲风味很足;而图画背景部分的花草坡石,讲究皴法、勾勒,追求平面的装饰效果,与动物的画法相比较,二者有很大的差异,这应当是由供奉宫廷的中国画家用传统画法补画的,但署名只有郎世宁一人。

郎世宁《十骏图之奔霄骢》郎世宁《十骏图之赤花鹰》郎世宁《十骏图之大宛骝》郎世宁《十骏图之爾云驶》郎世宁《十骏图之红玉座》郎世宁《十骏图之霹雳骧》郎世宁《十骏图之如意骢》郎世宁《十骏图之狮子玉》郎世宁《十骏图之雪点雕》郎世宁《十骏图之自在驈》郎世宁所画的两份《十骏图》:一份载于《石渠宝笈初编》,收贮于御书房,由郎世宁一人所画,十幅十马分别命名为奔霄骢、赤花鹰、雪点雕、霹雳骧、薾云驶、万吉骦、阚虎骝、狮子玉、自在驈、英骥子。

一份载于《石渠宝笈续编》,收存于宁寿宫,十骏中的三骏是郎世宁所画,另七骏为同是宫廷画师的波希米亚人艾启蒙所画,十骏分别称为:红玉座、如意骢、大宛骝(系郎世宁画)、驯吉骝、锦云骓、踣铁骝、佶闲骝、胜吉骢、宝吉骝、良吉黄(系艾启蒙画)。

还有十骏马图册,据说是清·王致诚所绘。

郎世宁《弘历哨鹿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平安春信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孔雀开屏图》328cmx 28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秋林群鹿图》郎世宁《开泰图》台北故宫博物院郎世宁《双鹤图》郎世宁《狩猎图》立轴设色绢本郎世宁《白鹘图》郎世宁《八骏神品》郎世宁《八骏图》郎世宁《八骏图》郎世宁《纯惠皇贵妃朝服像》郎世宁《池莲双瑞图》郎世宁《弘历观画图》郎世宁《花鸟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花鸟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花鸟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花鸟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花鸟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花鸟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花鸟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花鸟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花鸟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花鸟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花鸟图》册,清,郎世宁绘,绢本,设色,共十开,每开纵32.6cm,横28.6cm。

款署:“臣郎世宁敬画”,下钤“郎世宁”朱文印、“写生”白文印。

每开均有钤“郎世宁”、“写生”印。

鉴藏玺印有:“乐寿堂读书记”、“古希天子”、“乾隆御览之宝”、“八徵耄念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养心殿鉴藏宝”等。

每开均有乾隆朝内阁大臣梁诗正的题诗。

此图册分别描绘了牡丹、兰花、罂粟、萱草、荷花、梅花等艳丽多姿的花卉和体态生动的蝶、鸟。

构图上取法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格局,以虚托实,注重对所绘物象的突出。

在表现技法上,则充分发挥了欧洲绘画注重明暗及透视的特点,以工致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花瓣、叶片以及鸟雀的羽毛质感和体积感,呈现出与传统的中国花鸟画迥然不同的艺术风貌。

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风成为清代宫廷绘画艺术的一大特色,受到了清皇室的青睐。

《石渠宝笈》著录。

郎世宁《花阴双鹤图》郎世宁《画交趾果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柳阴立马图》郎世宁《锦春图》郎世宁《柳荫双骏图》郎世宁《柳荫三骏》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鄂垒扎拉图之战》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拔达山汉纳款》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阿尔楚尔之战》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和落霍澌之捷》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黑水围解》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呼尔满大捷》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霍斯库鲁克之战》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郊劳回部成功诸将士》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凯宴成功诸将士》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平定回部献俘》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库陇癸之战》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平定伊犁受降》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通古斯鲁克之战》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乌什酉长献城降》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御题格登鄂拉斫营之战》《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又可称《御题平定伊犁回部全图》、《回疆一带得胜图》、《乾隆年间准、回两部平定得胜图》、《御题平定西征全图》、《平定伊犁受降图》等等。

实为同一组战图。

确切的官式名称为《乾隆御笔平定西域战图十六咏并图》。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制作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由当时清宫内的西方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得义四人起稿绘图,第二年又命丁观鹏等人用宣纸依原稿作着色画,原图稿完成后送至法国雕刻铜版。

直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十六幅原稿、铜版、印画才全部完成后并送回至宫廷,历时十三年之久,花费约204000里拉(法旧币制一里拉约为一两白银)。

作为战图的四位作者郎世宁、王致诚先后于1766年、1768年去世,安德义于1773年离开清宫,改任天主教北京主教,均未能见到成品。

可见成品的仅艾启蒙一人。

完整的一组《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包括16幅铜版画,18幅文字,文字为乾隆御题序、战图诗文等,为木板印刷。

在最初送至法国雕刻铜版完成后即印制了200张铜版画送回国内。

乾隆三十七年清内府又再印制多分。

较珍贵的200份战图大多被乾隆皇帝赏赐给王公大臣,或分藏于各行宫园林中。

现可见的战图大多为时再版印制。

这组《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与后来制作的其他6组战图均收藏于西苑的紫光阁内。

直至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紫光阁悉数珍藏或掠至海外,或毁于战火。

这组战图现能完整可见的极其稀少,大都零散的被各国博物馆或学术机构或私人收藏。

而战图的原制铜版则大多下落不明,现能明确已知的大多收藏于德国和欧洲博物馆。

郎世宁《乾隆岁朝行乐图》郎世宁《乾隆朝服像》郎世宁《秋林骏马图》郎世宁《乾隆行乐图》郎世宁《乾隆皇帝朝服像》郎世宁《神骏图》郎世宁《瑞鹿图》郎世宁《万树园赐宴图》郎世宁《午瑞图》郎世宁《卧马图》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刺么與魚兒牡丹》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百合纏枝牡丹》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豆花》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翠竹牵牛》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鸡冠花》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荷花慈姑花》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海棠与玉兰》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芍药》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牡丹》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菊花》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罂粟》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桃花》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石竹》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虞美人与蝴蝶花》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紫白丁香》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樱桃》郎世宁的「仙萼长春图册」共含16幅图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分四时花卉,各幅间并缀以巨石、翎毛、小草,为融合中西画法的难得杰作,每幅均宽28.4公分,高33.7公分。

16幅为:牡丹、桃花、芍药、海棠与玉兰、虞美人与蝴蝶花、黄刺么与鱼儿牡丹、石竹、樱桃、罂粟、紫白丁香、缠枝牡丹、翠竹牵牛、荷花与慈姑花、豆花、鸡冠花、菊花。

郎世宁《羊城夜市图》郎世宁《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正月观灯》一管纤毫旧未呵,待题正月恰正歌人生颇喜披袭冷,又被春灯过眼波郎世宁《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二月踏青》万物将期草木溶,取来蘸取杏花中嫌君图卷层峦少,不会遍山灼灼红郎世宁《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三月赏桃》天地多情且复苏,寻青踏马意多徐相逢就借东君便,一咏一怀正当涂郎世宁《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四月流觞》诗情新媚更诗余,便伞褶裙总晏如群卉亦知朝节气,同人缓缓过长居郎世宁《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五月竞舟》江阁登临颇欲胜,中都子弟冶游成盛朝已附屈原老,竞看龙船载妓新郎世宁《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六月纳凉》就人新暑似江南,半蒲烟光嫩不含得便画舲听雨去,诗怀夜宿到吴山郎世宁《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七月乞巧》年光欲看已青青,又度天孙河鼓星我独爱君山藐汉,中原相望气何森郎世宁《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八月赏月》壮月江潮久不平,何为驱扇画流萤我来即是弄潮者,几个中年不靡声郎世宁《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九月赏菊》天地才生颜色老,人间诗客倍春思茱萸一插豪情在,坐久峰峦竟不归郎世宁《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十一月参禅》金风待振秋蝉咽,玉露樊笼都唱歇谁种无声菊满山,使之焕发于朝野郎世宁《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十月画像》寻山老道韵颇如,笔致萧严待客诂既在人间蛰守久,转承意兴竟全无郎世宁《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腊月赏雪》格物于今又一开,千门万户雪相埋。

题词见冷心情下,已素婴孩何必猜郎世宁绘“雍正十二月圆明园行乐图”是一组表现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的顺序排列,分别为“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竞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十一月参禅”和“腊月赏雪”。

从描绘的景物判断,表现的对象应为圆明园。

画面以山水楼阁为主,建筑描绘细腻,其中既有中式园林建筑,又有西式亭台楼阁,更有中西合璧者,画面的景观可能是画家以圆明园的建筑结合自己的想象而创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