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系统表达和纯化流程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简略实验步骤

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一般程序如下:获得目的基因-准备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中(测序验证)-转化表达宿主菌-诱导靶蛋白的表达-表达蛋白的分析-扩增、纯化、进一步检测。
[主要试剂]1、LB培养基。
2、100mM IPTG(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 IPTG溶于100ml ddH2O中,μm 滤膜抽滤,-20℃保存。
[操作步骤]1、通过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以含目的基因的克隆质粒为模板,按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在上游和下游引物分别引入不同的酶切位点,本实验中为BamHⅠ和HiindⅢ),PCR循环获得所需基因片段。
PCR反应体系为:。
PCR反应条件为:94℃变性3min;94℃变性3min、52℃复性40sec、72℃延伸1min,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8min。
2、构建重组表达载体(1)载体酶切:将表达质粒pRSETA用限制性内切酶(同引物的酶切位点)进行双酶切,酶切产物行琼脂糖电泳后,用凝胶回收Kit或冻融法回收载体大片段。
(2)R基因PCR产物双酶切后回收,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入载体。
连接反应体系为:#3、获得含重组表达质粒的表达菌种(1)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根据重组载体的标志(抗Amp)作筛选,挑取单斑,碱裂解法小量抽提质粒,双酶切初步鉴定。
(2)测序验证目的基因的插入方向及阅读框架均正确,进入下步操作。
否则应筛选更多克隆,重复亚克隆或亚克隆至不同酶切位点。
(3)以此重组质粒DNA转化表达宿主菌BL21(DE3)的感受态细胞。
4、诱导表达1、挑取含重组质粒的菌体单斑至2ml LB(含Amp50μg/ml)中37℃过夜培养。
2、按1∶100比例稀释过夜菌,一般将1ml菌加入到含100mlLB培养基的300ml 培养瓶中, 37℃震荡培养至OD600≌(最好,大约需3hr)。
3、取部分液体作为未诱导的对照组,余下的加入IPTG诱导剂至终浓度1mM 作为实验组,两组继续于37℃、200rpm震荡培养3hr。
大肠杆菌的原核表达实验过程结果

大肠杆菌的原核表达实验过程结果
大肠杆菌的原核表达实验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构建表达载体:将待表达的基因克隆到适当的表达载体上,如常用的pET、pGEX等载体中。
2. 转化大肠杆菌:将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细胞中。
可以通过化学方法、电转化、冷冻复苏、热激转化等方法进行。
3. 诱导表达:在大肠杆菌细胞进行生长至适当时期后,添加适宜浓度的诱导剂,如IPTG等,诱导待表达基因蛋白的合成。
4. 细胞收获和破碎:诱导一定时间后,收获大肠杆菌细胞并进行破碎,以获得待表达蛋白。
5. 蛋白提取:对细胞破碎物进行离心、超滤等步骤,去除残余细胞构成和杂质,得到含有待表达蛋白的上清液。
6. 纯化和分析:将上清液进行分离、纯化、鉴定,以确定表达蛋白相应的分子量、酶活性等。
在以上步骤中,实验者需要进行质控和评估,确认实验步骤是否正确和表达蛋白是否达到预期,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大肠杆菌系统表达和纯化流程

转化及表达鉴定:3~4天(表达不明显做WB或者
换感受态)
常用的感受态:Bl21(DE3)、BL21(DE3)pLysS 、
Rosetta(DE3) 、OrigamiB(DE3)等
扩大培养:3~4天,根据表达鉴定的结果选择最
优的表达条件扩大
纯化:2~14天,多步纯化后蛋白仍不符合要
求或量不足,则重新扩大
:1~2天,带标签需要WB,tagfree需要
做质谱。
所以蛋白发货前要冻融测
试2次。
总量:1mg,3mg或者其他;1L或小试纯化(得到数据后可根据得率在扩大)
纯度:85%;90%;95%(灰度分析方法或HPLC方法)
浓度:≥0.1mg/ml
基因优化:蛋白序列大小>80kd,(能否提供基因序列,是否需要优化)
从哪里获得:能否接受从包涵体中获得蛋白(含复性)
标签:His tag 为主(N端或C端);GST,MBP,Trx,Flag tag等
是否酶切:是否需要酶切,接受残留氨基酸
内毒素要求:1EU/ug,0.1EU/ug等
最后Storage buffer:有没有具体buffer,常用Tris,PB 加NaCl,甘油。
复性的蛋
白有可能加入L-arginine或detergent
发货要求:液体或冻干粉
能否提供文献参考:protocol等
蛋白用作什么用途:结晶,抗体等。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与蛋白表达纯化

8.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与蛋白表达纯化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7日点击次数::次8.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与蛋白表达纯化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遗传背景清楚,目的基因表达水平高,培养周期短,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 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工具。
因此熟练掌握并运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规操作是对每一个研究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本章节介绍了实验室常用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构成特点,归纳了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纯化重组蛋白的基本流程和详细操作步骤,并且结合笔者的操作经验,总结了初学者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8.1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选择与构建8.1.1表达载体的选择根据启动子的不同这些载体大致可以分为热诱导启动子,如λPL,cspA 等和另外一类就是广泛使用的IPTG诱导的启动子,如lac,trc,tac,T5/lac operator,T5/lac operator等。
根据表达蛋白质的类型可分为单纯表达载体和融合表达载体。
融合表达是在目标蛋白的N端或C端添加特殊的序列,以提高蛋白的可溶性,促进蛋白的正确折叠,实现目的蛋白的快速亲和纯化,或者实现目标蛋白的表达定位。
常用的用于亲和纯化融合标签包括 Poly-Arg,Poly-His, Strep-Tag Ⅱ,S-tag,MBP 等。
其中His-Tag 和GST-Tag 是目前使用最多的。
His Tag 大多数是连续的六个His 融合于目标蛋白的N端或C端,通过His 与金属离子:Cu2+>Fe2+>Zn2+>Ni2+ 的螯合作用而实现亲和纯化,其中Ni2+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
His 标签具有较小的分子量,融合于目标蛋白的N端和C端不影响目标蛋白的活性,因此纯化过程中大多不需要去除。
目前常使用的表达载体主要是由Novagen 提供的pET 系列和 Qiagen 公司提供的pQE 系列。
除了His 标签外,还原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另一种实验室常用的融合标签。
大肠杆菌表达重组蛋白的超声破碎及纯化

大肠杆菌表达重组蛋白的超声破碎及纯化一可溶性蛋白的纯化(一)菌体的破碎1. 仪器与材料:-80℃冰箱;超声波细胞破碎仪;50mM PBS或50mM Tris-HCl pH 7.5;50ml 离心管;冷冻高速离心机2. 方法2.1反复冻融2.1.1收集菌液500ml,等分10份,4000 r/min 4℃离心15min,弃上清。
2.1.2 菌体沉淀中加入相同菌液体积的50mM PBS 或50mM Tris-HCl(选择使蛋白稳定的缓冲液和pH)重悬洗涤一次。
2.1.3 然后按原菌液体积的1/4加入缓冲液重悬菌体,并加入蛋白酶抑制剂PMSF 和EDTA(带His标签不加),PMSF终浓度为100μg/ml, EDTA的终浓度为。
取20μl重悬菌液进行电泳,检测蛋白表达的情况(是否表达,是可溶性表达还是包涵体表达)。
2.1.4 将菌液(经检测有表达)在-80度冰冻,室温融解,反复几次(反复冻融三次),由于细胞内冰粒形成和剩余细胞液的盐浓度增高引起溶胀,使细胞结构破碎。
2.2 超声波处理(对超声波及热敏感的蛋白慎用)2.2.1 将反复冻融的菌液(必要时可加入1mg/ml 溶菌酶,缓冲液pH>8.0,加入后需静置20min),进行超声破碎,超声条件:400W,工作5秒,间隔5秒,重复一定次数,(根据我们的仪器找出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条件)。
直至菌体溶液变清澈为止,大约花费时间。
2.2.2 取少量经超声破碎后的菌液,10000rpm离心10分钟,分别对上清和沉淀进行检测,并用全菌作为阳性对照,检测菌体破碎程度及目标条带占总蛋白的含量。
注意事项:(1)超声破碎具体条件可根据实验情况而定,要掌握好功率和每次超声时间,降低蛋白被降解的可能。
(2)功率大时,每次超声时间可缩短,不能让温度升高,应保持在4度左右,超声时保持冰浴。
(3)菌体破碎后总蛋白浓度的测定可用Bradford 法或者紫外吸收法。
(4)可通过SDS-PAGE 电泳观察菌体破碎程度及目标条带占总蛋白的含量。
大肠杆菌表达纯化蛋白

大肠杆菌表达纯化蛋白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被广泛用于表达和纯化蛋白的研究中。
本文将探讨大肠杆菌表达纯化蛋白的方法和应用。
一、大肠杆菌表达纯化蛋白的方法大肠杆菌表达纯化蛋白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质粒构建:首先需要构建包含目标蛋白基因的质粒。
这通常包括选择一个适当的表达载体,将目标蛋白基因克隆到质粒中,并添加相应的启动子和信号序列,以实现高效的蛋白表达。
2. 转化大肠杆菌:将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使其成为宿主细胞。
常用的转化方法包括化学转化、电转化和热激转化等。
3. 诱导表达:通过添加适当的诱导剂,如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大肠杆菌开始表达目标蛋白。
4. 细胞培养:大肠杆菌在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条件来支持蛋白的表达。
5. 细胞破碎:培养达到一定密度后,通过破碎细胞膜的方法将细胞内的目标蛋白释放出来。
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波破碎、高压破碎和化学破碎等。
6. 蛋白纯化:通过一系列的层析、过滤和浓缩等步骤,从细胞裂解液中纯化目标蛋白。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
大肠杆菌表达纯化蛋白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1. 生物医学研究: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纯化蛋白,可以获得大量高纯度的目标蛋白,用于研究其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疾病机制以及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开发:大肠杆菌表达纯化蛋白广泛应用于药物的筛选和研发。
通过表达和纯化目标蛋白,可以用于药物靶标的筛选、药物的活性评价以及药物的结构优化等。
3. 工业生产:大肠杆菌表达纯化蛋白的方法也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通过大肠杆菌表达大量的目标蛋白,可以用于生产酶类、抗体和其他重要蛋白制剂。
三、大肠杆菌表达纯化蛋白的优势和挑战大肠杆菌作为常见的宿主细胞,表达纯化蛋白具有以下优势:1. 高表达水平:大肠杆菌能够高效表达目标蛋白,产量较高。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简略实验步骤

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一般程序如下:获得目的基因-准备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中(测序验证)-转化表达宿主菌-诱导靶蛋白的表达-表达蛋白的分析-扩增、纯化、进一步检测。
[主要试剂]1、LB培养基。
2、100mM IPTG(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2.38g IPTG溶于100ml ddH2O 中,0.22μm滤膜抽滤,-20℃保存。
[操作步骤]1、通过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以含目的基因的克隆质粒为模板,按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在上游和下游引物分别引入不同的酶切位点,本实验中为Ba mHⅠ和HiindⅢ),PCR循环获得所需基因片段。
PCR反应体系为:模板(含R基因的重组质粒)1μl上游引物PR11μl下游引物1μldNTP(2.5mmol/L)5μl10×PCR buffer(含Mg2+)10μlTaq酶1μlddH2O补至100μlPCR反应条件为:94℃变性3min;94℃变性3min、52℃复性40sec、72℃延伸1min,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8min。
2、构建重组表达载体(1)载体酶切:将表达质粒pR SETA用限制性内切酶(同引物的酶切位点)进行双酶切,酶切产物行琼脂糖电泳后,用凝胶回收Ki t或冻融法回收载体大片段。
(2)R基因PCR产物双酶切后回收,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入载体。
连接反应体系为:pRSETA1μlR基因片段3μlT4 DNA连接酶(5U/μl)1μl5×buffer2μlddH2O补至10μl3、获得含重组表达质粒的表达菌种(1)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根据重组载体的标志(抗Amp)作筛选,挑取单斑,碱裂解法小量抽提质粒,双酶切初步鉴定。
(2)测序验证目的基因的插入方向及阅读框架均正确,进入下步操作。
大肠杆菌重组蛋白表达流程

大肠杆菌重组蛋白表达流程大肠杆菌重组蛋白表达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合适的表达载体:通常选择含有启动子、转录终止子、选择标记和适当的表达调控元件的表达载体。
启动子用于驱动基因转录,转录终止子用于确定转录产物的结束位置,选择标记有助于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而表达调控元件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
2. 构建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中,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
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目的基因的orientation(方向)、阅读框(ORF)以及表达调控元件的活性等因素。
3. 转化大肠杆菌:将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中。
转化方法有多种,如化学法(如CaCl2法)、电转化、热激转化等。
转化后,大肠杆菌吸收了外源DNA,成为重组菌株。
4. 筛选重组菌株:在含有选择性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培养转化后的菌落,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菌株。
此外,可以通过鉴定菌落的形态、颜色等特征进行初步筛选。
5. 诱导表达:将筛选出的重组菌株接种到含有诱导剂(如IPTG)的培养基中,诱导目的基因的表达。
诱导剂IPTG可以与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结合,增强基因转录和翻译的效率。
6. 收集和纯化重组蛋白:诱导表达后,菌体中会含有目的蛋白。
可以通过离心、破碎细胞、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和纯化重组蛋白。
常用的纯化标签有His标签、GST标签等,这些标签可以帮助分离和纯化目的蛋白。
7. 蛋白活性检测和应用:对纯化的重组蛋白进行活性检测,如酶活测定、蛋白互作实验等。
确认蛋白活性后,可应用于生物学研究、药物研发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大肠杆菌重组蛋白表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表达量低、蛋白包涵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尝试优化表达载体、改变诱导条件、使用融合标签等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化及表达鉴定:3~4天(表达不明显做WB或者
换感受态)
常用的感受态:Bl21(DE3)、BL21(DE3)pLysS 、
Rosetta(DE3) 、OrigamiB(DE3)等
扩大培养:3~4天,根据表达鉴定的结果选择最
优的表达条件扩大
纯化:2~14天,多步纯化后蛋白仍不符合要
求或量不足,则重新扩大
:1~2天,带标签需要WB,tagfree需要
做质谱。
所以蛋白发货前要冻融测
试2次。
总量:1mg,3mg或者其他;1L或小试纯化(得到数据后可根据得率在扩大)
纯度:85%;90%;95%(灰度分析方法或HPLC方法)
浓度:≥0.1mg/ml
基因优化:蛋白序列大小>80kd,(能否提供基因序列,是否需要优化)
从哪里获得:能否接受从包涵体中获得蛋白(含复性)
标签:His tag 为主(N端或C端);GST,MBP,Trx,Flag tag等
是否酶切:是否需要酶切,接受残留氨基酸
内毒素要求:1EU/ug,0.1EU/ug等
最后Storage buffer:有没有具体buffer,常用Tris,PB 加NaCl,甘油。
复性的蛋
白有可能加入L-arginine或detergent
发货要求:液体或冻干粉
能否提供文献参考:protocol等
蛋白用作什么用途:结晶,抗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