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国以来苹果品种选育研究的回顾及今后育种的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山东省苹果育种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山东省苹果育种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山东省苹果育种五十年回顾与展望摘要:综述山东省50年来苹果资源研究与利用、引种、杂交育种、实生选种、芽变选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育种和砧木育种工作的成绩。

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开发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性强、栽培性状好、品质优良、适应国际市场需要、适宜加工、适宜密植和绿色有机果品生产的新品种;创新育种技术及加大抗病矮化育种力度,培育优良砧木等要求。

关键词:山东;苹果;育种;回顾;展望果树优良品种是果品生产发展的基础,良种培育是果树科技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苹果是当今世界主要栽培果树树种之一,各苹果主产国高度重视品种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苹果育种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育种方法和手段也不断改进。

我国苹果新品种选育技术主要有引种、芽变选种、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组培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分子辅助育种等。

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芽变选种、实生选种、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常规育种技术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山东省的苹果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原山东省青岛果树试验站)首开先河。

之后,在苹果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烟台市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烟台市农业局果树工作站等单位,也相继开展了苹果选种、育种工作[1] 。

50多年来,山东省苹果资源研究、引种、选种和育种取得了显著成就,引进、选育的苹果优良新品种对山东及全国苹果品种的更新换代、果树生产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顾山东50年来的苹果育种历程,总结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进一步促进全省苹果育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五十年苹果选育种回顾1.1 苹果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山东素有“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之誉,果树资源极其丰富。

1957~1960年,山东省开展了全省果树资源的普查,初步摸清了资源分布及数量。

据《山东果树志》记载,山东果树资源(包括原产、原有及近代引进的)共有18科,34个属,92个种和变种。

苹果新品种选育研究

苹果新品种选育研究

苹果新品种选育研究苹果新品种选育研究1956年开始杂交育种,1964年从216个杂交组合,2116株杂交实生树中选出了5个新品种,1972年经山东省苹果芽变选种协作组认定并命名。

1978年获得青岛市科技大会奖。

青冠(印度×金帅,原代号6-25),座果率高,丰产,早期落叶病和果锈轻。

果实卵圆或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55g。

果皮绿色,贮藏后黄色。

果肉黄色,质细,汁液中多,甜味,并有浓香,品质极上。

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14%―16%,含糖量7.9%,酸0.24%,耐贮藏,常温下可达150天。

青丰(印度×早生旭,原代号3-13),座果率高,早果且丰产。

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60g。

果面底色黄绿,光滑,有暗红晕;果肉细致,稍软,绿黄色,汁中多,味甜清口,品质上等。

果实10月中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13%―15%,含糖量6.7%,酸0.08%。

常温下可贮存120天左右。

青旭(印度×早生旭,原代号3-14),座果率高,早期丰产,但采前落果较重。

果实扁圆形,不正,平均单果重150g。

果面底色黄绿,阳面暗红晕。

果肉乳黄色,细、脆、甜,有浓香。

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16%―17%,含糖量8.7%,酸0.21%,贮藏期100天。

秋红(鸡冠×玉散,原代号99-14),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45g。

果面底色黄,完熟后满布红色彩霞,鲜艳美观。

果肉淡黄色、质细、稍松、汁液中多,酸甜可口、有清香,品质中上,采前落果较重。

果实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13%,含糖6.5%,酸0.22%,不耐贮藏。

秋祝(元帅×祝光,原代号73-13),座果率高,丰产。

有采前落果现象,早期落叶病轻。

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160g。

果面底色黄绿,有红色条纹。

果肉乳黄色,致密、中粗、风味香甜、汁液多、品质上等。

果实8月下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13%―15%,含糖9.9%,酸0.09%,贮藏期30―40天。

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研究现状、创新果树栽培模式等

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研究现状、创新果树栽培模式等

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研究现状、创新果树栽培模式等
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包括目标设定、亲本选择、杂交、苗木筛选和种植试验等。

首先,研究人员会确定选育的目标,例如改善品质、抗病性、抗逆性等。

然后,他们会选择合适的亲本,通常会选择具有优异特性的苹果品种作为受体,再选择具有所需特性的品种作为供体。

亲本的选择对后续杂交和苗木筛选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接下来,通过人工授粉或自然传粉的方式将供体和受体进行杂交,产生大量的杂交种子。

杂交种子经过发芽和苗期生长后,会进行苗木筛选。

研究人员会筛选出具有目标特性的种子,并进行后续的种植试验。

种植试验是评估苗木生长状况、品质、疾病抗性等重要指标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完整的数据。

在研究现状方面,苹果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一直在进行中。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测序和遗传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苹果的基因组结构和遗传变异,从而加快选育进程。

同时,利用新的遗传育种技术如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也为苹果的选育提供新的手段和可能性。

此外,创新果树栽培模式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除了传统的栽培模式外,一些研究人员尝试采用高密度种植、有机栽培、节能温室等新技术和模式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这些创新果树栽培模式还可通过精准灌溉、智能农机等手段来优化果树生长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果实质量。

苹果种植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苹果种植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干旱、洪涝等极端天 气事件增加,对苹果种植产生不利影响 。
VS
病虫害防治压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病虫害防治难度加大 ,对苹果产量和质量造成威胁。
应对策略建议(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品牌建设等)
技术创新
加强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先进的 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苹果 品质和产量。
品质提升
注重品种选育和改良,提高苹果 品质和口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 质苹果的需求。
02
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消费者需求特点及趋势
健康与品质
消费者对苹果的品质和健康属性越来 越关注,更倾向于选择有机、绿色、 无农药残留的苹果。
多样化需求
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不仅要求苹果新鲜,还要求苹果具有 多种用途,如制作果汁、沙拉等。
口感与品种
消费者对苹果的口感和品种有更高的 要求,不同品种的苹果在口感、甜度 、酸度等方面都有差异,消费者更倾 向于选择口感更好的品种。
行业整合趋势及并购活动
行业整合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食品的需 求增加,苹果种植行业正朝着规模化 、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行业整 合是大势所趋。
并近年购来活,动行业内主要参与者之间的并
购活动较为活跃。其中,公司A通过 并购公司B,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公司C则通过与国内外知名水果品 牌合作,提高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竞争格局分析(市场份额、产品差异化等)
市场份额
公司A、B、C分别占据了约30%、20%、10%的市场份额。
产品差异化
公司A注重品种选育和种植技术的研发,拥有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品种;公 司B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公司C 则以有机种植和生态农业为卖点,产品深受健康意识较强的消费者青睐。

苹果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

苹果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

苹果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苹果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而苹果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管理对于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苹果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 苹果栽培方式的创新传统的苹果栽培方式主要包括定植、育苗、栽培、施肥和喷药等。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苹果栽培。

现代温室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等,都为苹果的高效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2. 苹果病虫害的管理研究苹果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保证苹果产量和品质,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绿色、环保的病虫害管理方法。

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生物农药的应用、植物抗病育种等,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

3. 苹果栽培管理技术的智能化和信息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苹果栽培管理也趋向于智能化和信息化。

通过传感器监测、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控制,可以实现苹果的精准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二、苹果栽培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1. 技术应用不足尽管有许多新技术被应用于苹果栽培,但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普及。

很多果农还在使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存在一定的障碍。

2. 病虫害管理仍有待加强尽管绿色病虫害管理方法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在实际应用中,病虫害仍然是制约苹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3. 智能化和信息化应用不足当前苹果栽培管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大多数果园还是依靠人工管理,无法实现精准、高效的管理。

1. 推广新技术政府和研究机构应积极推广新技术,帮助果农了解新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方法,鼓励果农尝试新技术,实现苹果栽培方式的升级。

2. 加强病虫害管理研究应加大对绿色病虫害管理方法的研究力度,推广应用对环境友好、对果园生态影响小的病虫害管理技术。

苹果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当前,苹果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未来,应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病虫害管理研究,并加速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实现果农增收致富,推动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研究现状、创新果树栽培模式等

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研究现状、创新果树栽培模式等

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研究现状、创新果树栽培模式等摘要:一、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1.引言2.选育目标与原则3.选育方法与技术4.选育成果与应用二、苹果研究现状1.国内外研究进展2.我国苹果产业现状3.苹果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三、创新果树栽培模式1.现代果树栽培模式概述2.创新果树栽培模式的优势3.具体实施措施与案例分析4.应用前景与展望正文:一、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1.引言苹果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水果之一,新品种的选育对于提高产量、品质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以期为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选育目标与原则苹果新品种选育主要围绕产量、品质、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

选育原则包括遗传多样性、优良性状的遗传稳定性、区域适应性等。

3.选育方法与技术苹果新品种选育方法主要包括杂交育种、倍性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其中,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异源杂交、自交和后代选择等手段,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组合。

4.选育成果与应用近年来,我国苹果新品种选育取得显著成果,如“红富士”、“红玉”等。

这些新品种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苹果研究现状1.国内外研究进展国内外学者在苹果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涵盖了遗传育种、生长发育、营养生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这些研究为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2.我国苹果产业现状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但产业整体水平较低,表现为品种单一、品质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等。

因此,加强苹果研究,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苹果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苹果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提高产品品质、丰富品种类型、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

同时,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创新果树栽培模式1.现代果树栽培模式概述创新果树栽培模式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包括矮化密植、无病毒苗木、水肥一体化等措施。

河北省苹果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河北省苹果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时还 开始 了苹 果矮 化砧 木 的引进 、 育种 工作 。 迄今 河北 省拥 有 3万余 株苹 果杂交实 生苗 , 其 中 近 2万株 进入初 选 阶段 , 并且 已选育 出一批 具有一 定 特色 或特 性 的优 系 。
2 河 北省 苹果 育种 概况
华北 , 明代 的 《 群 芳谱 》 中有 云 “ 苹果, 出北地 , 燕 赵尤
质遗 传多 样性 , 选 育 品种和 砧木 , 快 速实现 苹果 生产 现代 化 的最 为有效 途径之 一 。
我省 的西 洋苹 果最 早是 由外 国传 教 士在 1 9世纪 末 开始 引入的… , 而我 省现代 意义上 的 苹果育 种 , 是在 建 国初期 的 l 9 5 0年 由昌黎 果树研 究 所 同原华 北 农业 科 学研 究 所合 作 率先 开展 的 。当 时主 要 针对 我 国缺 少不 同成 熟期 、 适 应性 强和 经 济性 状优 良的 品种 , 制 定 了计划 , 并完 成 了第 一批 杂 交 组合 , 但 进行 3年后
1 9 5 6年 后 , 对河 北苹 果 资源进 行 了普 查 , 并对 引
入 品种 进行 整理 鉴 定和评 价 。 在此 基础 上 , 1 9 5 8年 又
恢 复了苹 果育 种 工作 ,1 9 6 2年进 行 了第二 批 杂交 组 合 。1 9 6 0年还 开 始开展 苹 果诱 变育 种 工作 , 以期选 育 出一批 果 大、 质佳 及 早熟 的新 品种 ( 系) 。
佳” ,说 明当 时河北 已是 我 国苹 果 的著 名产 区 。在长 期生产 实 践过程 中不断培 育 和选 择 , 创造 了较 为 丰富
的优 良品种 , 如红 彩苹 、 白彩 苹 、 苹婆、 香果 和八 棱海
棠等 都是 省 内外传 统名 果… 。

我国建国以来苹果品种选育研究的回顾及今后育种的发展方向

我国建国以来苹果品种选育研究的回顾及今后育种的发展方向

!"#$"% &’( )*+,--. -/ 011," 23""($’4 $’ 56$’&
123 123454, 654 7894:;, 54< 7854= %8244;
!"#$%&’#() *+),- .$/$0+1# 2%/-,-)-$ , 34 4 5 , "#$%&’#() , 6$%0% 78999: 3#,%0;
收稿日期 R -##-*’#*#+ 接受日期 R -##-*’’*#$
的苹果育种工作, 旨在总结经验, 找出差距, 供苹果 育种工作者在制定今后的育种计划中有所参考。

=>=
苹果育种的现状
育种单位和育成的品种类型 我国有 !# 多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 -"# 余名
科技人员先后不同程度的参加了苹果育种的研究工 作,有许多科技人员为之而贡献了自己一生的宝贵 年华。 有文献记载, 通过各种育种技术培育出苹果新 品种有 -’! 个。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的 - 个果树研 究所培育的新品种有 -# 个, ’& 个省 级 果 树 研 究 机 构培育的新品种有 ’’+ 个, 0 所农业 院 校 培 育 的 新 品种有 .- 个, ’& 个地市级果树 , 农科 / 所培育的新品 种有 !! 个。另外, 还有一些生产单位和民间组织利 用芽变选种和实生选种选出的苹果新品种有 ". 个。 在所有培育出的品种中, 早熟品种占 ’&($N 、 中熟品 种 占 -$(.N 、 中 晚 熟 品 种 占 .+(+N 、 晚 熟 品 种 占
品质的原因, 秦冠的栽培面积急剧下降, 但产量在 陕西省、 河南省西部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辽伏、 玫瑰红、 葵花、 向阳 红 、 烟红、 胜利、 香红、 秋锦等品 种在一些地区一度成为生产上的主要推广品种。 日本培育的红富 !" 世纪 &" 年代至 !" 世纪末, 士系品种在我国大面积推广,逐渐取代了国光、 金 冠等, 成为晚熟的主栽品种; 同时元帅也被短枝类 型的新红星等品种所取代, 在西北黄土高原果区推 广的秦冠进入了盛果期。但是红富士系品种对栽培 管理技术要求高、 适应性较差, 在黄河故道果区表 现苹果轮纹病严重, 在辽宁省和河北省北部常有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综合有关文献概述了我国建国以来在苹果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 分析了不同时期苹果育种的目标、 采用的育种 方法、 培育的新品种及辅助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苹果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苹果;育种;品种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中图分类号: %&&’(’
078+3&9+ )>>:9 ;? @89 A3?@ ;A>3B@54@ CB2;@ ;4<2?@BD ;4 E8;45( F3 GB99<;4= 49H 5>>:9 I2:@;J5B? ;? @89 <B95A 3C 824<B9<? 3C 5>>:9 GB99<9B?( F8;? >5>9B ?2AA5B;K9? @89 5I8;9J9A94@ 3C 5>>:9 GB99<;4= ;4 @89 >5?@ C;C@D D95B? ;4 E8;45( F89 5>>:9 GB99<;4= 5;A ;4 <;CC9B94@ >9B;3<,IB3?? GB99<;4= ,?99<:;4= ?9:9I@;34 ,?9:9I@;34 3C G2< ?>3B@, A2@5@;34 GB99<;4= ,5? H9:: 5? @89 ?@5@2? 3C 5??;?@54@ GB99<;4= @9I84;L29 ;? <;?I2??9<( F89 >B3G:9A 54< B9?95BI8 @B94< ;4 5>>:9 GB99<;4= ;? 5:?3 A94@;349<( :"; <-3(8 )>>:9 ; MB99<;4= ; E2:@;J5B?
!"#$"% &’( )*+,--. -/ 011," 23""($’4 $’ 56$’&
123 123454, 654 7894:;, 54< 7854= %8244;
!"#$%&’#() *+),- .$/$0+1# 2%/-,-)-$ , 34 4 5 , "#$%&’#() , 6$%0% 78999: 3#,%0;
!
害现象; 秦冠品种的适应性强、 产量高, 但果实品质 一般、 果肉较粗, 市场售价不高; 新红星同样存在贮 藏性差的问题。 在此期间, 苹果选育主要以富士为对 照品种, 选育品质优于富士或相当于富士, 抗性、 丰 产性等综合性状优于富士的中晚熟或晚熟品种, 兼 顾培育优质的早熟或中熟品种和优质、抗寒的大果 型品种。采用的育种方法仍以杂交育种和实生选种 为主, 结合芽变选种, 同时现代果树育种技术如分子 标记、 花药培养、 转基因等技术开始在苹果育种中应 用。 这一阶段是我国选育的苹果品种最多、 所育的品 种在生产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时期。培育的主要品种 有伏翠、 伏帅、 锦玉、 秀水、 红宝石、 宁秋、 宁光、 宁香、 丹霞、 特早红、 碣石红、 燕山红、 龙金蜜、 岱绿、 岱红、 岳金、 岳红、 岳帅、 华冠、 华帅、 宁锦、 宁冠、 宁丰、 宁 酥、 杭冠、 杭翠、 丹光、 丹苹、 寒富、 寒光、 云早、 云霞、 象牙黄、 秦星、 国红、 硕红、 华红、 矮丰、 富秋、 富红、 丽 红、 秋香、 新 苹 %*+ 号 、 鄂苹果 % 号、 昌红、 礼泉短 富、 惠民短富、 烟富 %*$ 号、 烟嘎 % 号、 ! 号等。许多 品种已在生产上占有一定的比例,如中国农业科学 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华冠是继秦冠之后我国自 己培育的苹果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目前已 有栽培面积 + 万 ()!, 并已在美国、 新西兰、 澳大利
品质的原因, 秦冠的栽培面积急剧下降, 但产量在 陕西省、 河南省西部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辽伏、 玫瑰红、 葵花、 向阳 红 、 烟红、 胜利、 香红、 秋锦等品 种在一些地区一度成为生产上的主要推广品种。 日本培育的红富 !" 世纪 &" 年代至 !" 世纪末, 士系品种在我国大面积推广,逐渐取代了国光、 金 冠等, 成为晚熟的主栽品种; 同时元帅也被短枝类 型的新红星等品种所取代, 在西北黄土高原果区推 广的秦冠进入了盛果期。但是红富士系品种对栽培 管理技术要求高、 适应性较差, 在黄河故道果区表 现苹果轮纹病严重, 在辽宁省和河北省北部常有冻

在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上, 元帅、 国光、 金冠、 红玉是最常用的育种亲本。用杂交育种获得的品种 中, 以元帅 (包括其芽变系红星和新红星) 为亲本培 育而成的品种有 *+ 个,其中以元帅系为母本的品 种有 "# 个, 以元帅为父本的品种有 +* 个; 以金冠 (包括其芽变金矮生)为亲本培育而成的品种有 %+ 个, 其中以金冠为母本的品种有 +" 个, 以金冠为父 本的品种有 "! 个;以国光为亲本培育而成的品种 有 +% 个 , 其 中 以 国 光 为 母 本 的 品 种 有 +$ 个 , 以国 光为父本的品种有 % 个; 以红玉为亲本培育而成的 品种有 ", 个,其中以红玉为母本的品种有 "* 个, 以红玉为父本的品种有 % 个。随着生产上栽培品种 的不断更新和育种目标的变换, 在亲本选配上也有 不断的变化, 各单位都特别注重选用新培育的优良 品种为杂交亲本, 如富士、 新红星等。在过去 "$ 年 中, 富士是杂交育种中作为育种亲本频率最高的品 种。目前以富士为亲本杂交培育而成的品种有华 冠、 华帅、 宁丰、 宁酥、 云早、 寒富、 富红和富秋 # 个, 其中 + 个品种是以富士为母本培育而成, * 个品种 是以富士为父本培育而成。还有一大批以富士为亲 本所做的杂交组合株系正在筛选之中, 若干年后会
果 树 学 报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0P’.!
S32B45: 3C TB2;@ %I;94I9
我国建国以来苹果品种选育研究的回顾 及今后育种的发展方向
过国南 阎振立 张顺妮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河南郑州 !"###$ ) 摘 要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品种对我国的苹果进入国际水果市场和抵御外来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 。 亚、 欧盟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了品种保护,%,
!"# 育种方法在苹果选育中的应用 我国有计划、 有 %010% 杂交育种 新中国成立以后,
规模的开展了苹果的杂交育种工作。从事苹果杂交 育种较早的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辽 宁省果树研究所、 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 吉林省果 树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 吉林省果树研究所 培育的金红是新中国成立后从杂交单株中选出的第 一个苹果品种,随后辽宁省果树研究所选育出了迎 秋、 北丰、 伏红、 红花、 双红、 锦红、 露香、 八月酥、 脆 红、 解放、 七月鲜、 伏锦、 小帅、 甜黄魁、 瑞香、 红铃果、 东风、 艳铃果等十几个品种, 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 选育出了国庆、 红生、 向阳红、 金丰、 葵花、 胜利、 伏香 等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出了国帅、 果铃等, 华中农业大学选育出了狮子山 % 号、 狮子山 这些品种的育出, 开创了新中国苹果杂交育 ! 号等, 种的先河。随后,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陕西省果树研究所、 山西省果树研究所、 山东省果树 研究所、 山西农业大学、 新疆八一农学院、 黑龙江省 牡丹江农科所、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青岛市农科 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沈阳农业大学等 单位也先后开展了苹果杂交育种研究,共培育出
’"(#N。所有的品种均为鲜食品种O’P"Q。 =>? 不同时期的不同育种目标
基金项目: 国家 +&. 计划项目 (-##’))-!’’!! ) ;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M)"’"M#+ ) 。 过国南, 男, 研究员, 硕士。
万方数据
%!&




!" 卷
苹果育种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育种目标, !" 世纪 #" 年代至 $" 年代初期, 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为 黄魁、 祝光、 鸡冠、 红玉、 元帅、 倭锦、 青香蕉和国光 等, 这些品种不同程度的表现产量较低、 风味偏酸、 品质差。针对这些缺陷, 辽宁省果树研究所、 中国农 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 吉 林省果树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等率先开展了苹果 育种工作, 当时的选育目标主要以高产、 优质、 耐寒 为主。具体的育种指标是选育高产、 优质的早中熟 品种, 以取代风味酸、 肉质松、 产量低的黄魁、 红魁、 祝光等早熟品种及界于祝光和红玉之间成熟的中 熟品种。采用的方法主要为杂交育种和实生选种, 期间先后选育出的苹果品种有华农 % 号、解放、 伏 红、 迎秋、 北丰、 红花、 双红、 锦红、 脆红、 八月酥、 友 谊、 伏锦、 国庆、 红生、 国帅、 狮子山 % 号、 狮子山 ! 号、 甜黄魁、 瑞香等。其中伏红、 迎秋、 伏锦、 锦红等 品种在 !" 世纪 &" 年代以前生产上还有少量栽培。 金冠、 元帅、 国 !" 世纪 $" 年代中期至 ’" 年代, 光为我国苹果生产上的三大主栽品种, 但是金冠的 果锈严重、 果面不净、 贮藏过程中有皱皮; 元帅的品 质一般、 贮藏性较差; 国光果个较小、 在一些地区易 裂果。这期间的育种目标是以培育优质、 高产、 耐贮 藏的晚熟品种为主。北方和西南地区的大多数农业 科研教学单位都开展了规模不一的苹果育种工作, 大都采用杂交育种、实生选种和芽变选种的方法, 选配上百个杂交组合, 积累、 培育了一大批育种试 材, 为我国的苹果育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 时, 也选育出了一批新品种, 如秦冠、 葵花、 向阳红、 胜利、 秦光、 延光、 延丰、 秋红 、 秋口红、 香红、 秋锦、 烟红蜜、 红光、 烟青、 脆苹、 金富、 云青、 沈香、 新金、 新冬、 新光、 玫瑰红、 烟红以及辽伏、 伏香等。其中秦 冠一度成为西部苹果产区主栽品种, 是我国惟一自 育品种栽培面积超过 %# 万 () 的品种。 近年来由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