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2002-2003中国民政事业发展报告(2):

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李 慷

一、灾害救助

1、灾害救助的基本情况。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而且发生频繁。一般年份,每年全国成灾人口一亿多人,受灾人口近2亿人次,倒塌房屋大体在200—3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每年需要救助的灾民一般在6000—9000万人。

1994年发生了严重的干旱,1996年和1998年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1999-2001年又连续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其中1998年的洪涝灾害和1999-2001年的旱灾为建国以来最重。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的洪灾,长江干堤九江大堤一处决口;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洞庭湖、鄱阳湖溃垸1075个,淹没总面积32.1万公顷。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我国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1.8亿人(次)受灾,成灾1.2亿人(次)。

2002年,我国发生了旱灾、洪涝、风雹、台风、地震、沙尘暴、雪灾和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损失。经民政部会同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共同核定,2002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4711.9万公顷,其中成灾2731.8万公顷,绝收655.8万公顷;全国共有3.7亿人(次)受到各类灾害影响,其中成灾2.3亿人(次),因灾死亡2840人,紧急转移安置471.8万人;倒塌房屋175.7万间;直接经济损失总计1717.4亿元。全国成灾人口2.3亿,需要救助的灾民7000多万人次,倒塌房屋175万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或亲赴灾区察看灾情,慰问灾民,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向灾区提供救灾资金和物资支持,全力帮助灾区抗灾救灾。

1994年以来,中央财政每年用于灾害救助的财政专款平均达22亿元,接收分配救灾捐赠款物总值171.4亿元,紧急转移安置灾民7270.7万人次,解决了2亿多人(次)的因灾缺粮困难,为3000多万人(次)提供御寒衣被,为1亿多人(次)因灾引起的疾病提供了救治,恢复重建倒塌房屋2000多万间,数千万倒房灾民因此受益。

2002年,中央有关部门全年共下拨各类抗灾救灾资金55.5亿元,用于灾害救助的专款25亿,社会捐赠款12亿元。同时,国家每年向灾区安排大量生产贷款以及出台灾区减免税收等政策,及时解决了灾区人民的吃、穿、住、医等困难,保证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灾区的稳定。

2、2002年的减灾救灾。

2002年,民政部门围绕建立灾民紧急救援体系,全面规范救灾工作机制,大大提高了紧急救灾能力。在灾情管理方面,初步建立了灾情快速报告制度、重

大自然灾害预测会商制度和灾情专家评估制度。在救灾款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了救灾资金的管理分配机制,规范了中央救灾补助标准。

一是明确了按照应急、恢复重建、荒情救济三个阶段安排中央救灾资金; 二是进一步严格了中央救灾资金申请、办理、拨付的程序,缩短了中央救灾资金办理、拨付的时间;

三是对中央救灾资金从省下拨到县及发放到灾民手中的时限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是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中央救灾补助标准过低,严重脱离救灾实际的问题。在备灾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大了中央救灾储备物资数量,制定完善各级救灾预案,组织开展救灾演练,各地的紧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紧急转移的受灾群众24小时内得到救助紧急救灾目标。

2002年,民政部门在减灾工作方面的主要进展:

一是筹建国家减灾中心,拟定国家减灾中心的技术系统总体方案,执行有关项目的设备采购、技术合作与培训,以及减灾中心系统应用、灾害监视跟踪、灾害分析评估以及减灾辅助决策、紧急救援等事项。

二是启动实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减灾项目,目的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

三是举办国际减灾日座谈会。

四是在中国重庆进行山地灾害救灾抢险演练及山地灾害减灾经验交流会。五是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立项。

3、中国灾害救助的主要特征。

○“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工作思路。1994年以来,救灾分级管理体制作为“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救灾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扩展。从内容、形式到运行机制等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地方列支救灾资金呈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1995年,全国省级及其省以下各级政府列支救灾资金8.4亿元,比1994年增长50%以上;1997年为14亿元;1998年为27.5亿元;1999年为12.1亿元;2000年为15.74亿元;2001年为18.71亿元。截至2001年,全国所有省级和绝大多数地级、县级财政都列支了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部分乡镇也列支了救灾款,地方各级财政救灾预算列支总数达到了中央救灾款预算的一半以上。

○建立灾害救助综合协调机制。1998年起,民政部承担了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职能,解决了过去救灾工作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部门间协调性较差、信息沟通较少、抗灾救灾工作多头宣传等问题,整合了救灾资源,增强了救灾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救灾工作的效率和救灾资源的使用效益,使我国救灾工作逐步迈向专业化、规范化的轨道,政府灾害管理的宏观综合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

○建立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在民政部的大力推动下,全国各地省级及省级以下一些灾害易发地区救灾应急预案正抓紧制定。2002年3月,一向作为抢险救灾重要力量的我国军队正式把抢险救灾作为一项正规军事训练内容,列入了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预计到2003年,国家、省级、地区和县级救灾应急预案将形成完整的体系。

○建立灾害救助信息系统。中央、省级、地区和县级灾害信息网络并投入业务化运行,构建。2001年1月1日,我国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风云二号B”正式全天候对地球进行连续的气象观测。每遇大灾,24小时内中央就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地方所采取的措施,并能对灾害进行初步

评估,提出救灾对策,实现灾情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及时沟通。

○建立灾害救助物资仓储网络。目前,沈阳、天津、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成都、西安等8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储备了10多万顶救灾帐篷和一批棉衣被,专项用于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地区灾民救济工作的紧急需要。各地特别是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都积极落实了救灾储备制度,建立了救灾物资仓储设施,开始储备救灾物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在紧急安排灾区群众生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灾害救助的资金管理。各级政府加强了救灾款使用管理,明确救灾资金的使用范围,制定救灾资金“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和救灾捐赠款物“专款专物专用、集中使用、统一制定分配方案、分头组织实施”的原则,规范救灾款物基层发放程序,做到发放救灾捐赠款物政策公开、数额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

○加强灾害救助的立法工作。民政部目前已经拟定了抗灾救灾领域国家标准体系,抗灾救灾《基本术语》标准和《救灾捐赠》标准正在紧张编写,《救灾工作条例》目前也正在着手制定。救灾法规的制定和出台,将标志着我国的救灾工作走上依法行政的轨道。

4、灾害救助的工作展望。

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速发展,民政部门将逐步建立并完善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制度为基础,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应急措施相配套的灾害救助体系。继续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加强救灾预案、物资储备、信息评估、紧急救援和综合协调工作,全面实行救灾经费专户管理和救灾款物规范发放,努力提高救灾工作水平。

二、社会互助

1、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展开。

1995年底,江泽民总书记在陕西、甘肃两省考察时指出,要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展经常性的捐助活动,支援灾区和贫困地区。为此,各级民政部门自1996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以“扶贫济困送温暖”为主题的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募集了大量款物。近两年来,这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又得到不断丰富,捐助对象从灾区、贫困地区群众扩大到城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城市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从解决温饱到解决医疗、子女上学等困难。目前,在全社会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风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1996年起,各级民政部门逐步建立工作机构、工作网点和仓储设施,随时接收群众的捐赠。每年的4月和10月,集中动员城市群众将多余的衣被和生活用品捐赠给灾区和贫困地区。2001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中南海设立的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工作点开始接收捐赠,中办捐助点接收的当天,江泽民总书记和夫人王冶平捐赠的衣物就送到了捐助点。目前社会捐助活动逐步实现由集中性、突击性向经常性、日常性的转变;同时,社会互助受益主体不断扩大,经常性社会捐赠的用途已不再局限于解决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进而扩展到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教育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2、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成效。

从1996年到2001年6年间,全国共接收捐助款物116亿余元,其中捐款76亿元,其他物资折款40亿元,解决了3.2亿人(次)灾民、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尤其是1996年,湖南、河北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全国发动社会捐赠共募集救灾资金和衣物折款15.8亿元。在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除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区)组织募集、发运各类衣物近亿件外,还接收到捐款35.15亿元,捐物折款37.44亿元,累计达72.59亿元。大大超过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救灾投入,充分展现了社会互助的巨大力量。2002年全国共接收捐款11.1亿元人民币,接收衣被2.3亿件,使3518.1万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3、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的网络。

截至2002年12月底,全国共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点2.5万多个,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建立起了布局合理的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点网络。全国建成社会捐助接收工作站237个,辽宁省14个市全部建立社会捐助服务中心,全省100个县(市、区)已有97个建立了社会捐助服务分中心,全省98.5%的街道办事处建立了社会捐助接收工作站,93.8%的社区居委会建立了接收工作点。北京、吉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捐助接收站点网络已覆盖了大中城市的区、县级城市的街道和县城所在地。为了方便群众捐助,一些地方还在机关单位、大型企业、住宅小区设立了捐助点,在客流量大的商场、超市设立了“捐款箱”。

4、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建设。

民政部门从建立捐助公示制度、健全服务网络和款物管理发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强化内部管理和服务意识。各地在接收款物时也都做到了出具收据,登记造册,专账管理。基层发放经过民主评议,张榜公布程序,实现了公开发放,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逐步形成“捐助活动经常化、募集主体民间化、参与捐助自愿化”为特征的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工作新机制。制度化建设主要包括:

○建立捐助接收和服务网络。各城市社区居委会设立了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工作点,初步建立了从捐助款的接收和捐助物品的验收、登记、整理、打包到集中、清理、消毒、运输,满足居民随时捐助需要的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和服务网络。

○建立捐赠工作体系。结束了各自为政的接收捐赠方式,形成组织统一、管理严密的捐赠体系。救灾捐赠工作由民政部门统一组织,各系统、各部门只能在本系统、本单位内组织救灾捐赠活动。除中国红十字会外,未经民政部门同意,任何个人、任何单位不得在社会上开展任何形式的救灾募捐活动。

○明确捐赠款物专款专物。民政部门明确了捐赠款物专款专物专用、集中使用、统一制定方案、分头组织实施的原则。如定向救灾捐赠的款物,必须按照捐赠者的意愿使用;非定向捐赠的款物,除少量用于紧急转移安置灾民生活外,重点用于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公开捐赠运行。从向捐助者出具合法、有效的凭证到捐助款物的登记造册、保管,从救助对象的确定到捐助款物的发放都实行了公示制度,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明确捐赠的税收政策。纠正和制止个别地方假借捐赠之名、行逃税之实的不良风气,规范和净化了捐助活动。

○确立地区对口援助方案。全国确立了8省4市对口支援中西部10个省(区)

的省际援助方案,具体是北京支援内蒙古、江西,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江西、云南,江苏支援陕西,浙江支援四川,山东支援新疆,广东支援广西,福建支援宁夏,深圳、青岛、大连、宁波市支援贵州。各省内部则确立了地区间的对口援助方案。

5、社会互助体系的完善。

2003年,民政部门将从公示制度、服务网络和管理发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努力建立健全社会互助体系。一是督促各地建立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公示制度,各地除在本行政区域内做好公示外,受援地区要主动到支援地区进行对口公示,提高捐助款物接收、分配、使用的透明度。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捐助服务网络。各地必须在所有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小城市建立起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工作站,在所有城市社区居委会设立接收工作点,并悬挂民政部统一监制的牌匾,实现社会捐助服务网络全覆盖。三是切实做好捐助款物的管理发放工作。各捐助接收站点每接收一笔资金或大宗物资都出具收据,登记造册,专账管理。基层发放时民主评议,张榜公布,公开发放,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捐助资金和物资发挥最大效益。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互助体系将得到不断完善。

三、社会救济

1、城市救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要性和紧迫性。

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城市居民的生活困难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这有利于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一项政府花钱不多,社会效益极佳的民心工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中国政府重视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存权的重大举措,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救济对象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是建立和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步骤。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属于城市中的贫困人口群体,这部分人由于没有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等原因,发生收入中断或者完全没有收入,或者虽有收入但收入微薄,以致于不能够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任何社会都有贫困现象,即使在今发达国家中,也依然有相对贫困问题,存在着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帮助的贫困群体,困此各国都建立了普遍的社会救济制度。我国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只是将那些由自然原因造成贫困的社会弱者作为救济对象,主要是一些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社会孤老残幼,这部分人的数量非常有限且相对比较固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对的是所有居民,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保障标准的全体城镇居民都纳入保障范围,为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建立起衔接于其他保障制度之后的最后一道"防线"。

1994年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了“在城市要逐步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救济”的改革思路;经过调研和试点,199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建立这项制度;1999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保障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2001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规范了保障对象的审批、标准制定、资金来源和资金发放等工作;2001年和2002年,中央又先后提出把符合条件的所有特困职工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尽快实现“应保尽保”的要求。

(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保尽保”的发展进程。

1993年6月上海市民政局率先进行了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探索,得到了1994年第十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的肯定,并将推进该项制度作为民政部1995年的重点工作。

1995年4月,厦门、青岛、大连、福州、广州、无锡等6城市也建立了这一制度,年终发展为12个。

1996年底发展为101个。

1997年底,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市达334个,其中直辖市4个,计划单列市5个,其它地级以上城市160个,县级市165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50%。另外还有290个县的人民政府所在镇建立了这项制度。

1998年底,全国668座城市中有584座城市、1683个有建制镇的县中有1035个县政府所在镇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面分别为87%和63%。 1999年6月底,全国660个城市、1505个县人民政府所在镇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面分别达到99%和92%。

自2000年起,低保工作的重心开始由建立制度转移到了规范和完善制度上来。

2001年6月底,全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为458万人;10月份,全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为715万人万;到年底,全国纳入低保范围的人数达1170万人。 2002年1月底,全国12个省份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235万城市贫困人口纳入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占到1589万城市贫困总人口的78%。2002年7月实现了应保尽保。目前,全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截至2002年底,共有2064.7万城镇居民、819万户低保家庭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约占非农业人口6%。其中:在职人员186.8万人,下岗人员554.5万人,退休人员90.1万人,失业人员358.3万人,上述人员家属783.1万人,“三无”人员91.9万人。低保对象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矿山较多的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省低保人数都超过100万人;河北、山西、内蒙、山东、重庆、云南、陕西等省低保人数都超过50万人。2002年共用低保资金108.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6亿元,比上年增加一倍。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的地区给予的补助:1999年中央财政补助4亿元,2000年8亿元,2001年23亿元。2002年全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每月人均低保标准为155元,月人均补差52元。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以来情况

年份 1998年1998年2000年2001年2002年 保障人数(万人) 184.1 265.9 402.6 1170.7 2064.7

年增长率(百分比) 109.4 44.4 51.4 190.8 76.4

(3)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规范管理。

2002年,民政部门不断完善和提高城市低保工作规范管理的制度化程度,

建立健全了“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作,街居具体操作,社会广泛参与”的低保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一是对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的计算方法作了详细规定,集中力量解决了部分地方“虚拟收入”和“应得收入”的问题,坚决纠正按劳动就业年龄段计算“虚拟收入”的做法。二是建立城市低保对象家庭备案制度,即民政系统自下而上把低保家庭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人口、家庭住址、邮政编码、月领取低保金数额等制作成备案光盘,并层层上报备案,形成制度。这一措施方便了社会各方面的查询和监督,促进了低保对象和低保资金的落实。三是推动各地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国务院一系列文件精神,尽快出台或修订省级《低保管理办法》或市县《低保实施细则》,为规范管理创造条件。目前全国出台或修订省级管理办法的省份已增到26个,绝大部分省份和地市县有了本地区的低保规章或实施办法。四是加快推进城市低保信息化建设。民政部完成了《民政部低保信息管理软件正式版》,连同培训光盘,一同下发到街道和区(县)以上各级民政部门。目前低保信息系统已纳入国家“十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重点工程。五是初步建立了低保对象和低保资金发放的监督核查机制。六是民政部门组织动员了近百万人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低保对象的底数。目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规范管理主要集中在一些环节:

○科学制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煤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制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主要依据包括:(1)维持居民的最低生活需求所需要的物品的种类和数量;(2)生活必需品所需要的费用;(3)市场综合物价指数,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指数;(4)居民的平均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平;(5)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收入状况;(6)其他社会保障标准。目前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分为全额享受和差额享受两类。对于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按照其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具体发放的差额是这样计算的:即家庭月保障金额=当地月保障标准×家庭人口数/月家庭成员各类收入总额(抚恤补助金除外)。

○严格审核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根据程序规定,居委会受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在接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后,根据申请人所填写的内容及有关情况进行初步审查,对认为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签署意见,上报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再做进一步的调查和审核。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按规定严格核实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收入情况和困难程度,并取证有关证明材料后,签署审核意见,对符合条件的报送所在县(市、区)民政局审批。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一般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二十天内,签署审核意见。县(市、区)民政局接到已签署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审核意见的保障对象申请书后,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予以审批,审批时限一般不超过十天。获得批准的,通过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发给保障对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对于调查和审核过程中遇到的如存款数量无法明确,隐性收入无法核定,有高档消费品的申请人家庭,尽管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生活保障标准,但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不予保障。此外,对于不符合有关条件的不批;不按规定程序申报的不批;相关的证明材料和手续不全的不批;群

众反映强烈的暂时不批。

○切实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供给。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中规定,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需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科目,专账管理。由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为保证资金能够按时、足额下拨,必须实行专帐管理,以保证专款专用,不被挤占、挪用。对于保障资金的支出,各级民政部门应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专户,专门用于保障金的支付。

○严格监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使用。民政部门必须加强对保障资金的管理。基层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发放保障金时要坚持政策公开、金额公开、保障对象公开的原则,健全手续。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对申请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员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居委会应定点设置公布栏,张榜公布本辖区内保障对象名单、家庭收入状况、保障标准、补差金额、发放时间、享受优惠待遇等内容,接受群众监督。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应定期对领取保障金人员的家庭收入情况进行复核,居委会一般每月、街道在每季、县(市、区)民政局每半年对保障对象审核一次,发现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应停发保障金并收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申领生活保障金和领取生活保障金的人员,应接受民政局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监督管理,如实反映家庭成员情况及家庭的所有收入,不得隐瞒、虚报、冒领生活保障金。各级民政部门要经常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定期做好清理、对账工作,并积极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对保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贪污、挪用、扩大保障金使用范围等行为,要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立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信息系统。为改变落后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民政部门正加快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推行全国统一的管理软件,力争2003年年底基本实现与县级联网。运用科技手段加强低保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低保工作由传统落后的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转变。

(4)当前问题与工作对策。

目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主要问题:一是城市低保补差水平明显偏低,低保资金仍有缺口。近几年,中央用于城市低保的补助资金连年翻番,省级财政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低保资金的供需矛盾。但由于中西部地区相当部分市、县财政困难,一些地方仍存在资金缺口,在核发低保金时要么降低补助水平,要么低水平平均发放。2002年全国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52元。中西部有14个省份低于50元,其中,山东、河南、吉林、江西、湖南、海南、西藏都低于40元,最低的江西和海南为28元。二是低保对象的大病医疗问题亟待解决。据2002年下半年民政部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的“百城万户”低保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城市低保对象中有63%的家庭都有病人。此外,贫困群众子女就学难、住房条件差、打官司难以及北方地区较高的冬季取暖费支出等问题也很突出。三是低保人数仍将增加,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由于各地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按“实际收入”计算家庭收入的政策,低保人数会有所增加;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将转为城镇人口,其中部分困难居民将要享受低保;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和企业减员增效还会产生新的贫困人口;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过程中,一些未就业的困难职工家庭也会直接进入低

保。

针对以上问题,2003年,民政部门将继续落实“沈阳会议”精神,在巩固应保尽保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抓好规范管理。既要深怀爱民之心,保持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又要严格执行“低保”条例,不错保,不漏保;既要不断规范和恪守操作程序,又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妥善解决新问题、新矛盾;既要充实工作力量,健全基层服务组织,又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监督检查、统计报告和社会公示制度,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社会化水平;既要保质保量地做好低保工作,又要把城市低保与社会互助、医疗补助、子女入学、廉租住房、职业介绍以及就业培训等配套的政策措施结合起来,努力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的水平和效果。具体对策包括:一是要求凡有资金缺口的地方要采取紧急措施,确保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二是针对个别地方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督查,坚决纠正;三是积极探索建立稳定的低保资金筹措机制,进一步督促有关省份加大低保资金的投入力度;四是构筑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内容,以优待抚恤、社会互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和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

关于加大低保资金的投入。资金保障的关键是继续增加城市低保的财政投入。2003年中央补助低保资金为92亿元,比2002年再翻一番。中央要求各地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克服过度依赖中央的倾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列足资金预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及时拨付,足额发放。2003年中央组织的监督检查将把“低保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作为检查重点,对于以资金不足等为理由,出现少发、欠发或按低标准平均发放低保金的地方,一经发现将通报批评,严肃对待。

关于完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民政部门将按照国办发〔2003〕2号文件的要求,加快建立城市贫困居民的医疗救助制度,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实施办法,积极筹措资金,尽快启动这一工作。目前,全国各地探索建立完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措施有:天津、上海、北京、广东、福建等地出台廉租房制度,为最低收入者改善居住环境;广东、北京专设了低保户医院;浙江出台生源地助学贷款办法,青海西宁大学生、广东中小学生入学有救助基金;河北从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为低保对象提供便利;湖北、安徽等地开通低保投诉热线;北京、黑龙江等地将低保计算机网络纳入信息政务网。在各地探索的基础上,民政部门将加快完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步伐,以支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全面稳定。

2、农村救济。

农村救济基本状况。长期以来,农村困难户救济主要靠地方财政拨款,农村五保老人供养主要靠村提留,实行税费改革的地区由乡镇财政列支。1994年第十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以来,农村社会救济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截至2002年底,在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地区,有407.8万村民、156.7万户家庭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保障对象比上年增长32.9%,其中:困难户303.3万人,五保户51.1万人,其他人员53.4万人。在未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地区,按传统救济方式救济困难户1468.1万人、五保户162.2万人、其他救济对象250.5万人。

农村救济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早在全国第十次民政工作会议上,民政部就确立了“在农村初步建立起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层次不同、标准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1996年制定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点带面,

分步实施”的指导方案。目前,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省已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河北、辽宁、福建、江西、河南、广西、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区的农村低保制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01年底,全国农村低保人数达304.6万人。2002年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乡镇近2万个,比上年略有增加。农村低保关健是保障资金的筹集。目前,各地从实际出发,各有不同,多数地方是市以下财政和村集体共同负担,也有少数省级财政给予一定支持。目前,有的是市、县、乡、村四级负担,有的是县、乡、村三级按比例负担,有的是县、乡两级负担。如江苏省县、乡、村三级分担比例一般为3:3:4或3:4:3,该省也有不少地方实行了县、乡两级财政共同负担的办法。福建省一般实行由县、乡、村三级按比例负担,多数采取4:3:3或3:3:4比例负担,也有的地方采取5:3:2比例负担。在确定具体分担比例时不尽相同,对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经济条件好的地方,乡村集体负担的比重大一些,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由上级财政负担的比例就高些。村集体分担的经费一般从村提留、土地承包费、村办企业上交利润中列支。

农村救济的展望。目前,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农村社会救济工作,落实“五保”供养条例,完善“五保”供养办法,保障农村特困户的基本生活。将认真落实“五保”供养条例,完善“五保”供养办法。对农村中的“三无”对象,将严格按照《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的要求,努力做到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将针对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新情况,积极主动反映情况,认真研究解决五保供养资金短缺问题。当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十分慎重,只能在财力充裕的地方开展试点,尚不具备完全推开的条件。已经建立低保制度的地区,将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在农村费税改革过程中,将妥善解决“五保”供养对象、优待抚恤对象、定期补助对象的救助资金来源。按照中央的要求,将加快建立、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着重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大病重病的医疗问题。农村医疗救助是一项新的工作,各地将加紧调查研究,以着重帮助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等贫困农民家庭解决大病医疗问题为核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和工作规划,将统一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系,确保其发挥救助作用。将立足于农村低保、灾害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对口支援、结对帮扶以及灾区恢复重建等多种救助方式的统筹安排、科学衔接、相互补充,逐步建立涉及和覆盖农村各类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和服务网络。将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稳定政策的原则,切实保证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把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社会福利服务

(一)社会福利社会化。

1、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

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是加快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福利事业是由国家和集体包办,存在资金不足、福利机构少和服务水平低等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福利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思路,从1998年开始,我国加大了对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使得各种形式的福利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改变了以往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1999年底,民政部颁布了《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就社会福利机构的审批、

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国家计委等11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提出了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制定了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优惠政策,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政策保证。

2000年4月,广州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的召开在全国掀起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新高潮。会议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目标:到2005年,基本建成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会议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的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民政部相应制定了一些配套办法,使社会福利事业改变了国家包揽、资源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在政府的倡导、组织、支持和宏观管理之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多形式、多层次的福利机构。

另外,民政部还与建设部一道颁布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下发了《关于开展区域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2001年3月,《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和《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作为行业标准予以实施。通过上下努力,对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初步做到了扶持保护有政策、审批管理有办法、建筑设计有标准、检查监督有依据。

2、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成效。

目前,各地在国有福利事业单位中引进了市场机制,进行人事、用工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行市场运作方式,实行法人实体化管理,使之朝着自主经营、强化管理、规范服务、参与竞争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各类国家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从改革内部管理制度入手,全面推行了管理人员聘任制、服务人员合同制和按劳分配制度,增强了服务意识和效益意识,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初步实现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型、救济型向福利型的转变,软硬件都得到了加强。

截至2001年底,全国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发展到39338个,床位124.7万张,比八年前增长了34.5%;收养89.3万人,比八年前增长了23.3%;社区服务设施19.6万处,比八年前增长了120.2%;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6179个,比八年前增长了66.5%。截至2002年底,全国有各种力量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其中,社会力量举办的2000多个。全国城乡可提供食宿的收养性单位(含可提供食宿的社区服务中心)3.9万个;床位125.1万张,比上年增长0.4%;收养92.6万人,比上年增长3.4%;其中:社区服务中心类821个,床位2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万余人。另外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国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9.8万处,比上年增长1%;其中,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7898个,比上年增长27.8%。有2万个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

收养单位发展情况

年份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床位(万张) 105.8 108.9 113 124.6 125.1

收养人数(万人)80 82.7 85.4 89.3 92.6

床位年增长率(%) 2.6 2.9 3.8 10.3 0.4

3、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深化。

2003年,民政部门将继续改革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的运行机制。一是进一步深化国有福利机构的改革。调整国有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深化国有老年福利机构的改革,使其朝着多功能福利服务中心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二是建立和完善民办福利机构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培育和发展社会福利领域的行业协会。三是落实和完善民办福利机构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进一步开展公办民营的改制改组试点,探索福利机构民办公助办法,研究捐赠福利事业的税收减免和福利服务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地促进投资渠道多元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通过推进社会福利事业机构的改革,进一步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深化。

(二)老年人福利事业。

1、老龄事业发展。

人口老龄化。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当年全国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46%。其中,城市的占10.05%,城镇的占9.02%,农村的占10.92%。到2002年底,全国有65岁以上的老人9377万人,占总人口的7.3%。中国的老龄化还在加速。

老龄工作的加强。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在民政部门设置了精干的办事机构。1999年10月成立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到2002年底全国省级老龄工作机构的关系已全部理顺,78%的地市和65%的县市已按中央的要求建立了新的老龄工作机构,整个老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29个省区市制定了贯彻《老年法》实施办法,16个省区市制定了老年人优待政策规定,各地积极开展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同时,国家还制订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全社会关心老年人、支持老龄工作的新局面。

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保障。2002年,各地政府为确实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养老金被克扣、挪用和拖欠问题,基本做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方便老年人,很多地方还大力推进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二是积极推进医疗保险改革,积极推进了老有所医工作。广东、云南等地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注重老年人医疗保险政策的落实,农村老年人缺医少药的问题有所缓解。三是一些有条件的地方,推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多种形式的退养、生活补贴制度,山东、浙江等地推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退养、生活补贴制度,全国已有6000多万人参保,积累资金约216亿元,108万多农民领取了养老保险金。通过工作努力,各地加大了对贫困老年人的救助力度。如:吉林省开展了“救助万名特困老年人”活动,共捐款700多万元,有72000多特困老年人受益;江苏省建立城乡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特困老年人社会救助制度,对低于保障线的特困老人提高保障标准20%到30%。各地加快了对老年人优待政策的落实。如:北京、天津等16个省市区制定了单独的优待规定。浙江、安徽、云南3省通过老年法实施细则对优待老年人提出了具体要求。山东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反复协调和修改,在全省出台了新的优待老年人规定,扩大了优待范围,提高了优待标准。各地探索了减免老年人负担的途径。如:山东省总结税费改革试点单位减免老年人负担的做法,450多万老年人免除了新增加的农业税3.18亿元,547万老年人免除了公益事业金1.16亿元,748万老年

人免除了出资出劳金2.43亿元,三项合计达6.77亿元。湖北省做出对农村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各项公益事业中免除筹劳的优待规定。

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2002年,各地为确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各地有关部门设立了老年维权法庭、成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全国大部分农村推行了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制度。司法审判和司法行政部门加大了对老年人维权的力度。辽宁省推广基层法院设立老年维权法庭的经验,涉老案件实行优先审理、从速结案、重点执行的办法。浙江省大力开展老年法律援助服务,全省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456家律师事务所、90家公证处、70家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了老年法律服务窗口,通过发放“家庭律师卡”、“法律援助卡”等形式,一年来为老年人提供了4600多件法律援助服务。一些地区形成了从市县到乡镇(街道)的法律援助与服务网络,制定了法律援助管理办法,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队伍。江苏、山东、安徽、陕西、四川、吉林、辽宁等地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被赡养权,对有赡养纠纷的家庭实行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制度,签约率达85%。江西、湖北、山西等地农村注意发挥老年协会作用,调解家庭代际矛盾,成功率达95%。老年维权工作逐步深入,贫困老年人救助力度加大。

2、老年人福利服务。

(1)老年人福利服务的法制化。

老年人福利服务是社会福利事业与老龄事业的有机统一。1984年的漳州会议上,民政部对老年社会福利事业明确提出“三个转变”(即:由救济型向福利型转变,由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使老年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对象开始突破传统的“三无”界限。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标志着我国的农村五保工作走上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颁布实施,它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丰富、健全了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在家庭赡养和抚养、社会保障、参与社会发展、法律责任等方面对老年人应有的权利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为”提供了法律保障。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出台,标志着我国老龄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依据,由相关法律组成的保护老年人,特别是处在特殊困境下的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制度体系。与此相应,1997年,民政部制定了《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敬老院的办院方针、原则和办院形式,使敬老院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1999年至2000年,《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社会福利机构区域设置规划》等一大批文件规章和行业标准相继出台、颁布,在老年福利服务领域初步形成一个建设发展有规划、投资捐赠有优惠、硬件建设有标准、管理服务有规范的法制化管理体系。

(2)老年人福利服务的发展状况。

截至2000年底,全国共有老年人福利机构5万余家,床位数总计104.2万余张,共收养老年人80余万人。其中:国家办养老机构1054个,床位数6.4万张,共收养城市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的老年人和自费代养老人6万余人;乡镇敬老院3.8万个,床位数84.8万张,收养“五保”老人62万余人,全国已有70%的乡镇建起了敬老院;街道办敬老室、托老所1.1万个,床位数约10万张,收养老人近9万人;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1623家,床位数约3万张,收养老人4.7万人。截至2001年底,全国乡镇敬老院3.5万多家,集中供养“五保”老人68.6万;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186万。截

至2002年底,在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地区,有407.8万村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其中五保户51.1万人。在未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地区,按传统救济方式救济五保户162.2万人。

3、“星光计划”:推进城市老年福利服务的重点工程。

(1)“星光计划”的启动。

2001年,民政部宣布全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正式启动:决定在2至3年的时间内,利用全国福利彩票资金筹集资金总额的80%,依靠政府投入、社会参与,总投资额100亿,建设一大批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活动场所,建成居委会有站点、街道有服务中心、乡镇有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星罗棋布的福利服务网络,建立健全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通过“星光计划”的实施,以功能有效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为依托和载体,让老年人(包括各军休所的老人)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内,基本生活有保障,家庭困难有帮助,看病保健有服务,娱乐体育有场所,活动健身有设施,促进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在基层的落实,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星光计划”、社区建设和老龄工作的统一推进。

(2)“星光计划”的实施。

首批“星光计划”从2001年实施到2002年5月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建设6821个“星光老人之家”,投资总额24亿元,其中,民政部本级福利金投入4亿元,地方福利金投入5亿元,地方财政和地方自筹以及社会力量投入15亿元。第二批“星光计划”项目11169个,共投入48.5亿元,其中,民政部本级福利金投入6亿元,地方福利金投入7亿元,其余为地方财政和自筹资金,计划2003年5月建成。第三批“星光计划”项目将重点资助县城镇和农村乡镇建设“星光老人之家”。各地在实施“星光计划”过程中勇于探索,加速了工作进度。如:北京项目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天津提出将“星光计划”打造成精品工程,提高“星光计划”的科技含量,使社区服务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上海对建成项目实行示范型和标准型分级定位管理;山西等地在项目起始阶段就着手研究项目的管理与运营,通过签订协议书、委托中介组织等方法保证建成后的项目不走样,不流失;哈尔滨实行项目建设层层承包责任制;贵阳对新建项目实行“八统一”等等,都是值得总结的经验。目前,各地民政部门正坚持“四个统一”(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建筑设计、统一基本服务功能)和方便适用、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原则,加大投入,加快步伐,争取在2003上半年保质保量地完成第二批“星光计划”项目的建设任务,然后部署第三批项目计划。

(3)“星光计划”的可持续。

在首批“星光计划”项目建成,第二批“星光计划”项目在建时,各级民政部门就十分重视对“星光计划”项目建成后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以确保“星光计划”项目不仅仅能够建得成,而且能够管得住,用得起,用得久,确保“星光计划”项目的永续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各地也非常重视"星光计划"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呼和浩特、青岛、安徽、新疆、湖南、湖北等地先后出台管理办法,对"星光计划"项目的内容、服务标准、监督管理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加强了"星光计划"项目的管理。同时,各地对"星光计划"项目的运营模式进行了极具创新意识的研究和探索,呈现出不拘一格的经营模式。例如:天津市率先在首批建成的项目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星光老年之家”进行管理和运营模式的试点探索,从中总结出适合本市实际情况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加以推广。温州市采取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的方式建设和管理运营“星光老年之家”为市场经

济条件下福利机构的改革与发展闯出了条新路子。湖北、河北、天津等地加强与学术界、理论界的合作,共同探讨“星光老年之家”的发展之道。各地的探索都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星光老人之家”的管理和运营上创造出了多种多样不同的模式:既有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直接管理运营的传统模式,也有让基层老年自治组织(主要是老年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还有按市场经济运作,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的,也有注重专业化服务,依托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和运营的,还有少量的“星光老年之家”委托企业、开发商或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和运作,等等。“星光计划”在探索实践中,正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快速轨道。

(三)福利彩票事业。

1、中国福利彩票的性质。

中国福利彩票是有特色的彩票,是把社会救助活动与幸运游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公益性,是利国利民的高尚事业。我国的福利彩票事业,从诞生那天起就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它是用来向社会筹集基金,实施社会救助,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坚持“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从本质上讲,福利彩票是社会捐赠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助行为,具有浓厚的慈善色彩。这种特征,是通过福利基金的分配和使用体现的。

从福利基金的分配和使用上看,主要是用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事业方面,这说明它与我国最困难人群有着最密切的联系,起着行善积德、扶危济贫、造福社会、弥补政府投入不足的作用。福利彩票发行十几年来,已经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包括朱总理提出的用于社会保障,包括正在实施的为老服务的“星光计划”,包括福利基金实施的专项资助,都做出了贡献。福利彩票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旗帜,已成为一种方向,一种形象,一种感召力和凝聚力,成为福利彩票事业永葆不衰的动力。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无声的号召。以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而行善积德为主旋律,使彩民形成了买彩票得大奖、没得奖都是行善积德的回报的心态基础。民政部门始终高举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旗帜,牢固树立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任的思想观念,在彩票发行工作中,自觉地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持一致,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2、中国福利彩票的发行。

1987年7月,民政部开始发行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奖券。1994年,更名为中国福利彩票。2002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彩票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35号文],重申了我国彩票的发行审批权集中在国务院,明确了彩票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调整了彩票发行资金构成比例和彩票公益金分配比例,规定了彩票发行收入管理办法。文件提出在加强彩票市场管理、规范彩票发行和销售行为的同时,适当扩大彩票发行规模。

电脑福利彩票起始于1995年,当时仅在3个省3个市试点。2000年和2001年各省、区、市开始大规模建设工作,至2001年10月“西藏风采”电脑福利彩票在拉萨开卖,自此,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脑福利彩票销售系统全部建成和开通,为福利彩票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截至2002年年底,福利彩票累计发行790亿元,筹集福利基金250亿元,资助和兴建社会福利项目10万多个。2002年,发行量达到了168亿元,其中电脑彩票147.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3.3%;即开票20.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发行任务。筹集福利基金58.5亿元,上缴给中央财政25.5亿元,民政系统提留了33亿元,主要用于社区老年星光计划项目建设,及提供救灾资金等。

3、中国福利彩票的管理。

近几年,民政部门不断加强福利彩票的发行管理和制度建设。各地对福利彩票的发行都进行了长期规划,积极搞好基础建设,健全管理制度,理顺内部关系,改善外部环境。由于电脑彩票的特点要求打破市场分割,实行联网销售,因此各地通过实践不断理顺彩票发行系统内部的管理体制。一些省份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坚持发行业务统一管理的同时,发挥了地市等中间管理层次的能动作用,建立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规章制度为准则,以技术统一为手段,以行政协调为保证的条块结合管理系统。

山东等地的经验证明,地市彩票机构行政上接受同级民政部门领导,业务上接受省中心统一管理,经济上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的管理模式是比较可行的。各地还将健全彩票销售机构与转换机制结合起来,坚持“政事分开”的原则,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规范运营,提高了福利彩票销售工作的市场化程度。由于彩票市场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市场,格外讲究诚信、公正和公平,因此,民政部门要求彩票机构一定要严格管理,规范操作,诚实守信,取信于民,认真构建福利彩票的诚信体系,着力塑造福利彩票的品牌形象,精心培育福利彩票的亲和力,立足于以形象优势赢得彩票市场。

4、中国福利彩票的展望。

2003年,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将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动电脑彩票技术升级,继续搞好全国联合销售,抓好即开票发行,力争完成180亿的发行任务,为加快福利事业发展筹集更多资金。发行部门将继续挖掘大奖组即开票和电脑彩票的市场潜力、推进技术系统热线改造、组织电脑票联合销售、开发网点即开票市场、组织在线即开票试点等重点工作。民政部门将继续坚持“一手抓发行,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方针,全面加强彩票管理工作,向科学的管理要市场、要效率、要效益。

在管理问题上,要遵守彩票发行工作纪律;要加强技术系统和开奖过程的管理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避免工作失误和技术事故、保证彩票发行安全。特别是要加强大奖组安全管理,防止代销商弄虚作假、欺骗彩民、损害彩票形象;要加强彩票资金管理工作。通过严格管理和积极发行,确保中国福利彩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儿童福利事业。

1、孤残儿童福利。

目前,为了提供对孤儿、弃婴的救助和保护,全国已形成了以国家办的儿童福利机构为骨干,分散供养为基础,城乡结合,社会参与的格局。民政部1997年会同5部委共同制定《关于进一步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通知》,民政部1999年发布《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民政部发布《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明确了举办儿童福利机构的硬件标准、服务质量标准和从业人员的标准。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宗旨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儿童基本权益,帮助儿童适应社会、促进儿童自身发展。从收养性的儿童福利院、儿童村到康复型的各类残疾儿童康复中心,从教育性的特殊教育学校到兼教育性、收养性为一体的孤儿学校,这些社会福利机构为孤儿、弃婴提供了良好的收养、医疗、康复和教育服务,直至他们长大成人。各地还兴办了康复中心、弱智儿童培训班、残疾儿童寄养站、社区康复站等社区孤儿、残疾人服务组织达近万个。仅1996年,国家就投入1亿多元对百所儿童福利院进行了设施设备的更新和改造。截至2001年底,全国儿童福利院达到160个。另外,1996至2001年,民政部共投入2500

万元为3500多名孤残儿童实施了康复医疗手术。

2、孤残儿童寄养。

家庭寄养是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999年正式实施,新收养法规定:收养人的年龄限制从35岁放宽到30周岁;收养儿童福利机构的弃婴和孤儿,可以不受“无子女”和“只能收养一名子女”规定的限制。最近两年,上海市已有800多户市民家庭报名申请寄养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北京市儿童福利院900多个孤残儿童寄养在经过严格遴选的农村家庭中,还有江西南昌、山西大同、湖北黄石,很多儿童福利院都开展了这种养护模式,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江泽民主席2002年在中南海会见美国国会收养联盟代表团时指出,跨国收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已同美国、加拿大等15个国家建立了收养关系。

资料来源:中国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1231332.html,/ 07/16/2003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贫困的类型 绝对贫困是指生活资料的数量不足以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特别是食物数量不足,不能提供人生存所必需的热量,人的生存受到威胁,即通常所说的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相对贫困(掌握)的贫困是相对而言的,在同一时期或同一国家内,由于某些人或者家庭的收入水平步入另外一些人或者家庭,低于一般人或者一般家庭的生活状态或者贫困状态就叫相对贫困。 关于社会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测定: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理解 将社会成员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列,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所呈现之间的函数构成了洛伦茨曲线。 家庭收入等级占家庭总数 的百分比 累计的家 庭百分比 占家庭总收 入的百分比 累计收入 百分比 1202066 220401218 320601735 420802459 52010041100 公平的衡量指标之一——基尼系数理解 ?先计算洛伦茨曲线与45度角直线围成的图形面积,然后除以45度角直线与正方形底边和右边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实际上为半个正方形面积),其商(A/A+B)即为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为0,表示社会收入分配状况达到了绝对平等化程度; ?基尼系数为1,表示社会收入分配处于绝对不平等状态,即最高收入的唯一家庭占有了全部的国民收入,而其余所有家庭不占有任何收入。 ?基尼系数低于0.2,为高度均等;0.2~0.3,相对均等;0.3~0.4,比较均等;高于0.4,不均等。 ?基尼系数0.4为国际警戒标准。 ?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掌握 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中国在08年的基尼系数为0.469,并且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 ?现在贫富悬殊的距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12.66:1。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城乡差距:

社会保障第三学期《社会福利思想》A-C卷

《社会福利思想》 A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阐述其整体幸福与社会和谐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 A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上帝之城》 D.《马太福音》 2、对我国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 A.社会福利从属于社会保障 B.社会保障从属于社会福利 C.社会保障等于社会福利 D.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没有关系 3、以下属于“终老”的是( A )。 A.依年龄段制造费时不等的棺材 B.依年龄生理状况给予老年人不同的饮食待遇和日常护理 C.家里有上了年岁的老人,家属劳动力可减免征役 D.庶民老人可免除力役与事务 4、政府平抑粮价,避免大贾乘人祸天灾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制度始于( A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东汉 5、中世纪欧洲社会救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 C ) A.个人慈善救济 B.国家慈善救济 C.教会慈善救济 D.书院慈善救济 6、在宗教改革中提出“因信称义”观点的是( D ) A.西塞罗 B.奥古斯丁 C.卡尔文 D.马丁?路德 7、( A )将神学理论和亚里士多德学说强扭在一起,创立了社会国家学说。 A.阿奎那 B.托马斯·闵采尔 C.马丁·路德 D.爱德华三世 8、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性著作《乌托邦》的作者是( C ) A.潘恩 B.圣西门 C.托马斯?莫尔 D.维尔托德 9、世界上第一部《劳工法》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B ) A.关注贫穷问题 B.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C.解决宗教问题 D.解决国家财政问题 1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是( B ) A.阿托?琼斯 B.大卫?李嘉图 C.欧文 D.凯恩斯 11、在整个社会福利的发展进程中,( C )一直是关注经济和社会福利问题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等共同争议的核心问题。 A.到底是相信个体,还是依靠集体 B. 到底是相信家庭,还是依靠政府 C. 到底是相信市场,还是依靠政府 D. 到底是相信家庭,还是依靠市场 12、边沁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由其奠基的学说被称为( A ) A.功利主义 B.国家干预主义 C.无政府主义 D.民族主义 13、下列思想中,不属于梅叶所表达的社会思想的有( D )。 A.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同时,提出了激进的革命主张 B.认为要进行斗争,就必须依靠教育改变群众的无知状态,使群众认识真理 C.他认为教权和神权的相互联合造成了社会祸害 D.主张实行实业制度 14、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A ) A.充分就业理论 B.自由主义理论 C.剩余价值理论 D.自由市场理论 15、《贝弗利奇报告》确立了实施社会保险的原则,是( C ) A.普遍性原则、市场管理原则、全面性原则 B.个别化原则、市场管理原则、特定性原则 C.普遍性原则、政府统一管理原则、全面性原则 D.普遍性原则、政府统一管理原则、特定性原则 二、名词解释 1、公共福利:广义上指一个政府为其公民提供的所有商品和服务,尤其是那些旨在提高其公民的生活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从狭义上来讲,是指那些为无力支付的穷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政府计划 2、帕累托最优:生产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除了损害他人利益外,生产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使另一些人的情况变坏,即不会使任何一人移至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

社会救助知识要点

课程知识要点 第一章社会救助的理论基础 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广义贫困与狭义贫困的含义 2、人类早期社会救助思想的主要内容(慈善恩赐思想含古希腊幸福观、古罗马正 义观、欧洲中世纪公正观和基督教博爱观的基本思想) 3、福利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命题 4、贝弗里奇的社会救助思想 第二章社会救助概述 1、社会救助的基本内涵、特征(尤其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和保障水平的最低性) 和内容 2、社会救助产生的思想(社会救助思想,即人们普遍认为国家和社会应该承担应 付社会成员所面临各种经济风险的责任)、经济(生产力水平和完善的收入分 配制度)和社会条件(贫困问题危及社会稳定和安全) 3、社会救助制度的萌芽(历史前身是英国《济贫法》)及产生的标志(美国1935 《社会保障法》) 4、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及基本特征 5、我国传统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弊端(改革的原因) 第三章生活救助 1、生活救助制度的内涵(实质是衣食救助,保障温饱生活水平,解决生存危机问 题)与特征 2、我国生活救助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3、我国农村五保供养救助对象的资格条件(含“三无”人员的界定) 第四章医疗救助 1、医疗救助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 2、医疗救助的主要方式 3、我国医疗救助对象的资格条件、对象范围、常规方式、规范程序 第五章住房救助 1、住房救助的内涵、特征和实施方式 2、我国廉租房和公租房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教育救助 1、教育救助的基本内涵、特征与功能 2、教育救助的实施方式 第七章灾害救助 1、灾害救助的内涵、特征(尤其临时性非经常性,主要实施方式是实物非现金, 这与其他救助制度的重大区别)和功能 2、灾害救助的类型及救灾过程 第八章失业救助 1、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的内涵 2、失业救助与失业保险的异同 第九章司法救助 1、司法救助的客观原因(即意义) 2、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的内涵 3、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的异同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学习社会工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有人说社会工作是“助人自助”,是“专业化的助人活动”,又有人说它是“人的服务”或所谓“个人社会服务”,还有人说社会工作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等等。 什么是社会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初学者的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社会工作的。 一、社会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社会科学,它有着自己较独特的学科性质。 社会工作的科学性:(1)工作态度的客观性。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为求助者提供资源以帮助其摆脱困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作者虽抱有助人的价值观念,但他审视问题的立场及态度却是客观的。 他不是从感情出发,而是基于自己的知识基础、专业操守客观的对待问题,寻求合理且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关系是工作关系,他“专业角度”开展工作,力求避免将其个人偏见、冲动等态度不经意间地流露于助人的过程中。(2)工作方法的科学性。社会工作十分注重工作方法,因为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成功开展社会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不断积累、完善,社会工作已形成一整套针对不同任务的工作方法,包括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小组工作、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社区行政,等等。这些方法反映了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基本规律,经受了无数次助人实践的检验,已成为社会工作者必须遵循的标准的工作准则。(3)工作程序的合理性与严密性。从接触求助者到接受他的请求,从了解求助者的需要到设计工作方案直至最终解决问题,社会工作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前后连贯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都是为达到目标准备着条件,直至实现目标。当然,社会工作过程的合理性与严密性不是自动实现的,需要社会工作者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精心的设计。 社会工作的实用性。社会工作不是一门以探讨学理为宗旨的基础学科,而是已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的应用学科。与自然科学中已解决现实问题为宗旨的工程学类似,社会工作学是社会科学中已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宗旨的。 社会工作虽然也要告诉人们如何看待和分析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但它更看重的是教导人们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工作学科所提供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技巧,都是为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的。 社会工作的综合性。社会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必须善于运用多种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提供的理论、方法及技术为自己服务。社会工作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开放的,它通过不断的提炼、吸收一切有利于开展助人活动的各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内容。应当指出,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并不意味着其学科知识是杂乱无章、不成体系的。它是以实际利于助人活动、解决现实问题为标准,去取舍相关知识的。因此,社会工作的学科知识是整合的、成体系的。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复原的功能。社会工作能够减少、消除导致社会功能失常的一些因素,使之逐步恢复正常。如通过社会工作,使下岗乃至失业者重新就业;使贫困者得到救济;使关系紧张的夫妇矛盾得到缓解,乃至重归于好,从而不仅挽救了这对夫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复习材料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复习材料 第一章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发展 1、1942年英国发布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又被称为“贝弗里奇报告”。 2、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思想渊源包括:基督教教义、重商主义经济学。 3、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政策主要有:灾害救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贫困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特定人群救助、临时救助。 4、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从收容遣送变为救助管理,强化了自愿受助。 5、现行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免所得税,免征营业税,先征后返增值税。 第二章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的基本关系 1、在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上,有代表性的四大主义分别是: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2、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就要实行:社会职能社会化,社会事务社会办,社会福利社会化。 6、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主体多元化、福利设施向社会开放,服务对象公众化,社会福利社会办。 8、第三部门: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之外的“非营利部门”,它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其突出特点是志愿性、公益性和民间性。在国外,第三部门为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部门的总称,在国内主要指非营利的民间组织。12、对家庭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通过社区、社团、社工以及志愿者和社区成员去实施的。 15、市场经济学说中的公平包括:机会均等、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和结果公平。 18、社会救助主要是满足受助者的生存需要,社会福利则主要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社会救助的一般理论 1、社会救助:国家与社会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生活保障政策。社会救助时一种政府或社会行为;救助对象是容易遭遇生活困境的社会弱势群体;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 4、社会救助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乡村贫困救助、农村五保制度、灾害救助、特殊对象救助等。 12、依据救助手段,社会救助可分为: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以工代赈。 14、穷人与资产理论常识人迈克尔谢若登认为,资产积累和投资是脱离贫苦困难的关键,建议设立个人发展账户。 第四章社会福利的一般理论 1、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社会政策。其中:国家和社会是社会福利的责任主体,其本质主要体现在经济福利性上,是难以采取市场调节的社会公共领域;它穷掉社会化,福利的提供是开放式的;社会福利以提供服务为主;社会福利的目标不仅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还在于促使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5、按照社会福利资源的提供方式,可分为现金给付型、实物给付型和社会服务型社会福利。 8、福利经济学的思想渊源主要有: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霍布森的最大社会福利思想。 9、旧福利经济学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论述了福利的含义。 17、反对私营化社会服务的理论派别是:民主社会主义。 第五章贫困问题与社会发展 2、学者对贫困的界定包括:缺乏说、排斥说/剥夺说,地位说,能力说。 8、阶层贫困:亦称结构性贫困,是指因为各种原因造成部分社会成员收入过低或无收入而难以维持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的贫困现象。 11、确定贫困线的方法有:市场菜篮法(标准预算法),恩格尔系数法,生活形态法,国际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习题电子教案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习题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习题 题型及分值: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每题5-9分,共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填空 1.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 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 2.“三无”人员是指哪三无? 3.生活社会救助主要采取哪三种救助形式? 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P45 4.在社会福利制度中,可将公平分为哪三种?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P200 5.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哪些福利制度构成? 老年社会福利、妇女儿童社会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公共社会福利。 6.生产社会救助主要采取哪四种扶持形式。 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科技扶持、信息扶持。P90 7.早期的社会救助思想主要表现哪些思想? 慈善和恩赐思想、人权思想、温情主义论。 P8 8.残疾人医疗康复包括哪两类康复? 全面康复、医学康复。P273 9.公共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免费性质、平等取向、全民性。P295 10.我国孤儿的家庭养育主要有那三种形式?

亲属抚养、家庭收养、家庭寄养。P267 11.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主要表现在哪五个方面? 经济需求、医疗保健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心理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P232 12.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居民之间。P306 13.生产社会救助具有哪些功能? 扶助功能、稳定功能、激励功能。P92 14.生活社会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救助对象的全民性、最低保障性、适时调整型、长期救助与临时救助结合、选择性。P45 名词解释(5题): 1、社会救助:p18是指通过立法由国家或者政府对由于失业、疾病、灾害等原 因所造成收入中断或者收入降低并陷入贫困的人员或者家庭实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福利:p214指的是政府或者社会通过专业的福利机构,为解决社会上 的特殊群体以及一般社会成员的实际困难,提高国民生活质量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和设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p10凯恩斯认为,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 是消费惟一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及收入增加多。凯恩斯认为,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增加,个人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4、市场失灵理论:p14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各种经济矛盾都可 以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来自动解决。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许多矛盾(如贫富悬殊)并非如此,即产生了市场失灵。此时,就需要政府出面干预社会和经济等领域(如通过再分配调控收入差距)。社会救助制度正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建立和发展的,用以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社会公平问题。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区别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政治法律系 社专本101 杨振14号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1、社会福利的含义及特点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和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较高层次。社会福利制度一般来讲具有四个特点:社会福利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每一项社会福利计划的出台总是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目的,总是以缓和某些突出的社会矛盾为终极目标;社会福利的普遍性,社会福利是为所有公民提供的,利益投向呈一维性,即不要求被服务对象缴纳费用,只要公民属于立法和政策划定的范围之内,就能按规定得到应该享受的津贴服务;社会福利较社会保险而言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是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既定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力提高被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 2、社会保障的含义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力给与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3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区别 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社会,或者政府和国家。 (2)社会保障的保障的受益者是遭遇各种风险和困难的社会成员。 (3)社会保障满足的是受益当事人基本生活的需要。 (4)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尽管各国由于政治制度过程中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我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我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社会工作系社区2班孙傲 首先,在这里我要提出一个概念,什么是社会工作?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有人说社会工作是“助人自助”,是“专业化的助人活动”,又有人说它是“人的服务”或所谓“个人社会服务”,还有人说社会工作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等等。 不同的说法均试图去把握住社会工作的一个本质的定义。然而,社会工作有唯一的固定的本质吗?还是拥有多样的变化的本质?或者干脆说,社会工作本质上是被人建构而成的,不存在本质,只存在关于它的某种特定的论述?社会工作无本质只有对它的论述之观点,建基于我们对社会世界的特性即“象征性”的肯定上,因为这是一个象征的世界,象征是全部,所以无需追问什么“本质”的问题,只应关注不同的象征表达和表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本质探讨与避免“本质化”的某种必要。也许可取的立场是,可以去追寻社会工作的本质,在特定和具体的场景下,也可以确定它的本质,但始终注意,它最终也仍不过是可以改变的论述。 至今为止,对社会工作本质的界定与理解,或说关于社会工作本质的论述,都有哪些呢?基本上是如下列举的这些。 ·社会工作是个人性社会服务 类似的还有强调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服务的其他定义和理解。这种本质界定中很重要的是将社会工作的角色确定为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调和者,还有所谓从一种三维的角度来把握其自我身份或界定其本质。其中心的概念是“服务”。基本上,这反映的背后理论视角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但又属较宏观的一种认识。 ·社会工作是助人自助 这个关于社会工作本质的看法就其理论假设的基础来说跟上者是相同或十分接近的,因为它的核心观念即为“社会功能”,所以与一般功能主义的立场一致。不过它可以说是其中更具体的“机能论”的观点,因而属于一种微观性的视角和界定。这界定里核心的概念是“帮助”。 ·社会工作是控制和规训 这是将社会工作的本质认为一种压迫的形态,它不但没有前两种观点所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结课论文 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09-1班 姓名:杨先泽 学号:540909040148

国际社会救助的经验对中国社会救助的启示 摘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是解决贫困人口生活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团结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切入点。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和制度安排。本文在研究欧洲部分国家社会救助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探究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中国社会救助的原则、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模式应当具有公平性、效率性、流动性和发展性等功能特质。 关键词:社会救助,劳动力市场,社会政策,中国模式 从1990年代初,作为社会救助制度核心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在全国陆续建立以来,至今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缓解贫困、保障民生和实现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城市得到不断完善,正在向更加广大的农村地区扩展。这标志着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提高救助功效、完善现行制度和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因此,从国内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的视角出发,有益于进一步明晰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未来取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 一、社会救助的国际经验以及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特征 由于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救助制度在国际上被引进社会生活的时间以及在社会救助的立法、救助标准、社会救助实施等方面也多有不同。但是,社会救助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策和制度安排却具有某些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共有功能和目标,这就是,国家要帮助生活困难的人,为他们提供生存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陆续建立了社会救助制度,并且在反贫困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和实践经验。 1.社会救助历来是应对贫困和失业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和社会政策 从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历史视野看,社会救助历来是反贫困的重要社会政策。特别是在早期工业化国家,社会救助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和制度很早就得以建立。从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发展看,贫困和失业问题的存在是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两个重要催生力量,社会救助都是由于贫困问题催生并且伴随消除贫困的努力而逐步完善的,其目标就在于为遇到各种自然和社会打击而陷人生存危机的人们提供救助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条件。 2.采取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不同的社会救助管理模式 社会救助的分配绩效和社会救助模式所采取的中央集权化程度存在显著的 关系,但是由于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国际上采取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不同的社会救助管理模式。 3.注重社会救助的实施与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相结合 实现社会救助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有机结合是保证社会救助制度效率的关键,也是保持社会救助对象流动性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救助的救助功能的重要方面,

北京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作业含标准答案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一、单选题洪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社会福利思想的是()。(教学视频第五章第一节) A. 孙中山 B. 龚自珍 C. 郑观应 D. 洪仁玕 标准答案:C 2?社会福利制度只扮演常态社会结构 -- 家庭和市场功能失效后的补救角色是()社会福利。 (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三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A. 剩余性 B. 补救性 C. 制度性 D. 福利国家 标准答案:A 3?职业福利的特点不包括下面哪一项()。(教材第八章第一节) A. 以业缘关系为标志 B. 受到单一因素的影响 C. 具有功利性 D. 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为原则 标准答案:B 4?下列哪一项不是儿童社会福利的需求()。(视频教学课件第七章第一节,教材第六章第一节) A. 满足休闲和娱乐需求 B. 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求 C. 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求 D. 无障碍的需要 标准答案:D 5?—些身体健康的老人,他们还希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属于老年人 的()。(视频教学课件第六章第一节、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A. 经济需求 B. 社会需求 C. 健康需求 D. 生活需求 标准答案:B

6?下面哪项是职业福利中政府规定的法定福利()。(教材第八章第一节) A. 工伤事故补偿 B. 企业年金 C. 教育资助 D. 带薪休假 标准答案:A 7?下面实行高福利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一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新加坡 标准答案:A 8?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 福利待遇问题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第二节、教材导论) A. 广义的社会保障 B. 狭义的社会保障 C. 广义的社会福利 D. 狭义的社会福利 标准答案:C 9?对于残疾人,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将他们供养起来从而表示对残疾人的责任和 爱。这是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哪一种理念()(教材第七章第一节) A. 供养理论 B. 回归社会论 C. 增能理论 D. 活动理论 标准答案:A 10. 德国实行的社会保障模式属于()。(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一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A. 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 B. 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C. 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D. 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标准答案:C 二、判断题洪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1. 计划经济时期出现了员工福利的失序、失衡、失范问题。(教学视频第九章、教材第八章)标准答案:错误 12. 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均是残疾人的特殊福利需要。(教学视频第八章第一节)标准答案:正确

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浅议

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浅议 摘要:社会救助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对困难群众实施救济和帮助的一项制度。那么,如何建立好社会救助制度,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如今面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和挖掘现行社会救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对策,并对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社会救助制度问题对策 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是维护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的重要举措。目前。总体上看。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出现了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相比较而言。差距很大,特别是一些农村社会救助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不断创新发展,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整体功能不断增强。我国是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的国家,每年有大量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生活困难的灾民需要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农村有许多地区还没有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基础还很薄弱。主要问题如下: (一)政府职责履行状况不理想。从财政责任方面看。目前影响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障碍仍然是财政资金安排问题,农村自然条件差、经济相对落后、财力薄弱及地区间差距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救助事业的支持没有完全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级财政投向农村社会救助的财力严重不足,社会救助范围窄,救助标准低。二是对农村社会救助的财政责任划分不清晰,特别是地方各级政府的具体责任不明确。地方政府对农村社会救助投入极少。三是责任没有制度化、规范化。农村社会救助仍没有同定比例的经常性保障机制,只有临时性应急措施,贫困人口获得的救助款项时多时少。 (二)从管理监督责任方面看。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不顺,其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出多门。缺乏宏观协调,各级政府间、部门间难以协同作战,很难保证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效实施。二是对救助资金的使用缺乏统一、科学的安排。对救助项目、标准、程序等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测算。三是政事不分。影响了资金的正常使用与效益的发挥。四是缺乏一定数量、质量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低。五是工作方法简单、粗放,救助资金筹集、运行管理与监督方式不规范。 二、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对策 (一)强调地方政府足够的财力保障

社会工作学习心得

社会工作心得 社会工作,是助人活动,是一种艺术,是一个专业。现代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秉承利他助人的价值观,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业活动。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最多的是老师将我们以往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梳理,系统地将知识分块整理后传授给我们。同时,在课堂上通过分小组讨论让同学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念,是让同学们积极投身到知识创新与分享上来的一种良好方式,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增加了与老师的互动。我非常喜欢课堂上这种讨论的环节,觉得在讨论过程中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能听取其他人的观念与思想是互相促进与提升的一种良好方式。并且在展示小组成果时,展示的是智慧也是分享的喜悦。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内心构建起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其有两方面:即从社会使命看,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专业使命看,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所谓“自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和自强”。 近年来,社会工作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工作领域的扩大-从传统的弱势群体到各种有需要的人士,从对弱势人群的服务到关注公共问题;工作思路的拓展-从救济、救助到发展性的服务,从治疗到预防;工作方法的发展-直接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小组、社区,间接社会工作方法:社会行政、社会工作研究;助人价值观的变化:从施舍到服务,从帮助到协助,从自上而下到平等合作,专业主义与文化敏感性。 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开始头脑中假设的简单的助人行为,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分为三部分:一是价值理念。与其它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二是知识体系。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三是实务能力。社会工作者应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能够独立接案、结案和提供跟进服务,能够对提供的专业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整合、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是在利他主义指导下的科学服务,它对促进社会管理的作用在于:(1)通过深入细致的社会服务可以化解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2)社会工作者深入民众(非行政化、非机关化、非官僚化)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反映民情民意,使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在一定意义上加强了政府的基层工作);(3)社会管理者可以吸收社会工作的价值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效果;(4)在“小政府大社会”格局下,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的善治结构。 1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复习题 (1)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习题 一、填空 1.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 2.“三无”人员是指哪三无? 3.生活社会救助主要采取哪三种救助形式? 4.在社会福利制度中,可将公平分为哪三种? 5.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哪些福利制度构成? 6.生产社会救助主要采取哪四种扶持形式。 7.早期的社会救助思想主要表现哪些思想? 8.残疾人医疗康复包括哪两类康复? 9.公共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10.我国孤儿的家庭养育主要有那三种形式? 11.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主要表现在哪五个方面? 12.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3.生产社会救助具有哪些功能? 14.生活社会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二、名词解释: 1、社会救助: 2、社会福利: 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4、市场失灵理论: 5、政府宏观管理: 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7、社区社会福利: 8、市场微观管理: 9、灾害社会救助:

10、生产社会救助 11、公共社会福利 12、住房社会救助 13、生活社会救助 14、恩格尔系数 15、政府失灵理论 16、医疗社会救助 三、简答题 1、社会救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我国对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救助形式分别有哪些 3、生活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社会救助主要有哪些基本特征 5、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存在哪些问题 6、灾害社会救助有何特点 7、生活社会救助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功能有哪些 8、生产社会救助的实施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9、社会福利有哪些基本特性 10、我国老年社会福利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11、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实施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2、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社会救助的主要形式及基本原则有哪些 13、社会救助有哪些基本功能 14、生产社会救助的功能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5、简述我国廉租住房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16、医疗社会救助有哪些基本功能? 四、论述题 1、论述政府和市场在社会福利中的作用 2、联系实际,指出目前我国妇女儿童社会福利还存在哪些问题?并结合自己观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 社会工作通俗讲就是一种帮助人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她的主体就是社会,主要目标就是服务社会上的人。它帮助服务的对象主要就是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留守儿童与其她不幸者;预防与解决部分社会人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主要就是通过开展社区服务,来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与社会生活素质,从而实现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个人与社会的与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范畴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与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因此,在我国的社会工作的课程设计、专业要求与理论框架方面涉及面相对较宽泛,服务范围也比较广泛。 社会工作起源于英国工业化时期的贫民救济或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就是伴随英国工业化引发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欧美等工业化先行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理念与方法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大家都知道在欧美贫民救济与慈善事业多半就是有教会与庄园主个人组织的。随着工业革命与社会的发展这种多半由教会或私人举办的、无组织的救济与慈善活动,逐渐演变成了有组织的社会救济与社会服务,经过长时间的时间与积累其就逐渐成为了全国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因此,在国际社会上社会工作通常就是以多种方式帮助人类与环境进行着多样化、复杂的交流的一项工作。在国际上社会工作的宗旨就是促进人类发展全部潜能,丰富人类的生活并阻止人类功能失调。职业社会工作主要就是专注于问题的解决与变化。在国际社会的定义中社会工作者们正就是社会变迁、个人生活、家庭与社区生活进步的代理人。社会工作就是一个融合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多维系统,这个系统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协调人与人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与谐统一。 在文章的开头我详细介绍了什么就是社会工作,接下来我将与大家进一步探讨一下我们的大学为什么要设立社会工作这门专业?为什么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上要成立社工组织?社会工作者对我们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大家都知道大学教育就是为社会与国家培养人才的,由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们现在的社会出现了很多人与人与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因此,部分大学就根据社会与国家的需要设置了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并提出了系统掌握社会工作理

18年6月考试《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B 一、判断题 1.社会保障的内容有社会救助、商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与补充保障()。 2.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主体包括国家或政府、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及官方机构()。 3.福利国家模式实行的是递进税制()。 4.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5.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10级,最轻的为1级()。 6.企业年金根据缴费和受益关系不同,分为待遇不确定性、缴费确定性和混合性之分()。 7.社会福利的特点有保障项目广泛、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水平弹性化以及保障对象局部化()。 8.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之上的民营社会性救助事业()。 9.残疾人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残疾人提供物质帮助措施的统称()。 10.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社会保险包括基本生活补贴,养老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待遇()。 答案: ×××√×××√×× 三、简答题 1.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什么? 总目标: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分目标:(1)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2)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3)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简述社会保险费的分担方式? (1)雇主与被保险人共同负担。 (2)政府与被保险人共同负担。 (3)雇主与政府共同负担。 (4)雇主、政府与被保险人共同负担。 (5)被保险人全部负担。 (6)社会全部负担。 (7)政府全部负担。 3.简述农村五保制度的基本内容? (1)五保供养:对符合规定的农村居民,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照顾; (2)五保供养性质:集体福利事业; (3)五保供养对象:五保户; (4)五保供养内容:食穿住医葬教等; (5)实际标准:不低于村民一般生活水平; (6)经费和实物来源:村提留或乡统筹列支、集体企业缴利润,目前列入县级财政;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 社会工作通俗讲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他的主体是社会,主要目标是服务社会上的人。它帮助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留守儿童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社会人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主要是通过开展社区服务,来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从而实现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范畴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因此,在我国的社会工作的课程设计、专业要求和理论框架方面涉及面相对较宽泛,服务范围也比较广泛。 社会工作起源于英国工业化时期的贫民救济或慈善事业。社会工作是伴随英国工业化引发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欧美等工业化先行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理念和方法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大家都知道在欧美贫民救济和慈善事业多半是有教会和庄园主个人组织的。随着工业革命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多半由教会或私人举办的、无组织的救济和慈善活动,逐渐演变成了有组织的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经过长时间的时间和积累其就逐渐成为了全国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因此,在国际社会上社会工作通常是以多种方式帮助人类与环境进行着多样化、复杂的交流的一项工作。在国际上社会工作的宗旨是促进人类发展全部潜能,丰富人类的生活并阻止人类功能失调。职业社会工作主要是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和变化。在国际社会的定义中社会工作者们正是社会变迁、个人生活、家庭与社区生活进步的代理人。社会工作是一个融合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多维系统,这个系统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协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文章的开头我详细介绍了什么是社会工作,接下来我将和大家进一步探讨一下我们的大学为什么要设立社会工作这门专业?为什么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上要成立社工组织?社会工作者对我们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大家都知道大学教育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现在的社会出现了很多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因此,部分大学就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作业

《人口论》马尔萨斯 在《人口论》中,马尔萨斯对于社会救济的观点是:反对救济穷人,救济穷人即帮助穷人制造穷人。 对于当时的英吉利,已经制定了济贫法,规定了要为贫困的人征集救济的金额,而马尔萨斯却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这样年年为贫民征集一个这样大的金额,但贫民间的困苦依然不减。 富人的捐助,即会使贫民得到的救济金有所增加,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物价会随之上升,而且高于贫民救济金所能承受的能力。二是对有的劳动者来说,如果他们得到了过多的救济,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是比较富裕的了,已经能够拿许多时间来偷闲了,于是又阻碍了社会的生产。三是贫民有了救济,就会促成很多单身的人成家,于是就有了以供养贫民来创造贫民,这样人口增加了,国内的食品就不得不按较小的比例分配于各个人,最终又有更多的人陷于贫困,以至于被迫而请扶助。四是会减少普通人民的节俭能力与意志,被雇在制造业上的贫民,即因有教区津贴,费尽所得工资,能享乐时即享乐。 马尔萨斯认为,英吉利济贫法的制定,无疑是为了最仁慈的目的,但我们有大理由,设想它未曾成就它的目的。那种法律,却曾和缓非此即将极为严重的困苦;但受教区维持的贫民,如综合一切情况来考察,却亦似乎没有因此免去贫困。 为此,在采取措施上马尔萨斯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完全废止今日的教区法全部。二是凡开发新地的,给予奖励金,并使农业比制造业,耕地比牧地,更受奖励。第三是为极端贫困的人设立养育院。第四是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提倡晚婚和禁欲。 《贝弗利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贝弗利奇 早在1934年颁布的《失业保险法》引进了一项新的国民服务——失业救济,它结束了英国失业保险混乱的发展历史,为英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1942年,贝弗利奇发表了《贝弗利奇报告》,后来一经落实,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福利国家”的国家。 在《贝弗利奇报告》第五部分的社会保障计划里的国民救助里面详细的介绍救助的内容。国民救助用于满足未被社会保险覆盖的所有保障需要。国民救助必须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标准必须比社会保险低。发放救助时须经经济状况调查,且要有需要救助的证据。救助费用由国家财政直接负担,让国家至少承担起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义务。 社会保障计划分三个不同部分组成:社会保险满足基本需求,国民救助解决特殊情况的需求,资源保险用于满足超出基本需求的额外需求。 尽管国民救助和社会保险明显不同,但国民救助在管理和操作上要与社会保险相结合。国民救助是社会保障部在重要程度上仅次于社会保险的一项工作。社会救助的保障水平最低,但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