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思维魔方课程笔记

合集下载

悖论

悖论

-----B阿---------C龟 阿A------ ---B阿---------C阿------D龟
飞矢不动: 1、飞箭在每一瞬间只能占据空间上 的一个点,不能同时又在另一个点上 2、每一个点是静止的 3、许多静止的点的集合也是静止的
: OOOO 运动场: B : OOOO C : OOOO A : OOOO B :O O O O C : OOOO
3、如果有多,存在物在数目
上就是无穷的。因为在各个个 别事物之间永远有一些别的事 物,而这些事物之间又有别的 事物。这样一来,存在物就是 无穷的了。
论题:事物是没有运动的 1、二分法 2、阿基里斯追乌龟 3、飞矢不动 4、运动场
阿基里斯追乌龟: 阿A----------B龟 阿A----
古典逻辑、欧式几何的产生。19世纪数 学家哈密顿、梅雷、戴德金、海涅、波 雷尔、康托尔和维尔斯特拉斯等正式研 究了无理数,提出了一个含有有理数和无 理数的新的数类———实数,才完全消除 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芝诺悖论
(爱利亚)芝诺(前490-436)追
随他的老师巴门尼德(前六世纪 末-五世纪初)继续证明世界是 单一的、没有运动的。
哲学悖论: A:有人说社会是在冲突中发展
的——冲突论:改革、革命 ┓A:有人说社会是在协调中发 展的——和谐发展观
A:有人提出要恢复繁体字
┓A
:有人说没必要恢复繁体字
科学悖论: 生物学悖论:人类进化是在遗传 中变异 光是粒子还是波? 实际上光既是粒子又是波,以粒 子的形式组成以波的形式发出
3、混淆了集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 自然数集合、桌子的集合是平常
集,集合词项 概念的集合、一切集合所组成的 集合是非常集,非集合词项

数学中的悖论

数学中的悖论

古希腊人曾为此大伤脑筋,怎么会一 句话看上去完美无缺,自身没有矛盾,却 既是真话又是假话呢!一个斯多噶派哲学 家,克利西帕斯写了六篇关于“说谎者悖 论”的论文,没有一篇成功。有一位希腊 诗人叫菲勒特斯,他的身体十分瘦弱,据 说他的鞋中常带着铅以免他被大风吹跑, 他常常担心自己会因思索这些悖论而过早 地丧命。在《新约》中,圣· 保罗在他给占 塔斯的书信中也引述过这段悖论(1:12 – 13)。
乔纳· 斯威夫特在一首诗中写了一段关于跳蚤的 无穷倒退,数学家奥古斯塔斯· 德摩根把它改写为: 大跳蚤有小跳蚤 在它们的背上咬, 小跳蚤又有小跳蚤, 如此下去 没完没了。 大跳蚤倒了个儿——变小 上面还有大跳蚤, 一个上面有一个, 总也找不到 谁的辈数老。
7.爱丽斯和红色国王
M:柏拉图—苏格拉底悖论有两个无穷 倒退。这正像在《透过镜子》中的爱丽 斯和红色国王一样。 爱丽斯:我在做梦,梦见了红色国王。 可是他睡着了,梦见我正做着关于他的 梦,在这儿他也在梦见我。啊,我的天! 这样梦下去哪有个完。
6.无穷的倒退
M:机器受到的难题就像人碰 到要解答 一个古老的谜?。 问题:鸡和鸡蛋,到底先有哪 个? M:先有鸡吗?不,它必须从 鸡蛋里孵 出来,那末先有鸡蛋?不,它 必须由鸡 生下。好!你陷入了无穷的倒 退之中。
鸡和鸡蛋这个古老的问题是逻辑学家称为“无 穷倒退”的最普通的例子。老人牌麦片往往装在一 个盒中,上面的画是一个老人举着一盒麦片,这个 盒上也有一张画有一个老人举着一盒麦片的小画片。 自然,那个小盒上又有同样的画片,如此以往就像 一个套一个的中国盒子的无穷连环套一样。《科学 美国人》1965 年 4月号有一个封面,画着—个人眼 中反映着这本杂志。你可以看到在反映出的杂志上, 也有一个小一点的眼睛,反映出一本更小的杂志, 自然这样一直小下去。在理发店里,对面的墙上有 很多相向的镜子,人们在这些镜子中可以看到反照 出的无穷倒退。

悖论

悖论

“悖论”(paradox)“悖论”(paradox)一词常见诸报端,其字面意思为“荒谬的理论或自相矛盾的话”。

从逻辑上看,悖论性的语句具有这样的特征:如果假定这个语句为真,那么会推出这个语句为假;反之,如果假定这个语句为假,又会推出这个语句为真。

说它对也不是,不对也不是,真是左右为难。

语义学悖论举例悖论古已有之。

一般认为,最早的悖论是古希腊的“说谎者悖论”。

《新约全书·提多书》是这样记述的:克里特人中的一个本地先知说:“克里特人总是撒谎,乃是恶兽,又馋又懒。

”这个见证是真的。

这个克里特岛的“先知”是伊壁孟尼德(Epimenides)。

后来欧布里德(Eubulides)将他的话改进为:我正在说谎。

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是句真话,由这句话的内容可知:说话者正在撒谎,既然是撒谎,那么说的是假话;反之,如果这句话是假的,说假话就是说谎,这句话的内容正是“我正在说谎”,因此这句话又是真的。

后来又发现了好几种“说谎者悖论”的变种,例如所谓“说谎者循环”:A说:“下面是句谎话。

”B说:“上面是句真话。

”“说谎者悖论”和“说谎者循环”是与自然语言的表达方式密切相关的悖论,涉及真假、定义、名称、意义等语义方面的概念,这类悖论被称为“语义学悖论”。

语义学悖论的实例很多,“格列林(K.Grelling)-纳尔逊(L.Nelson)悖论”就饶有趣味,它与形容词的应用有关:将形容词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自谓的”,即可对于它们自身成立、对自己为真的。

例如,形容词“Polysyllabic(多音节的)”本身是多音节的,“English(英文的)”本身是英文的,它们都是自谓的。

另一类称为“它谓的”,即对于它们自身不成立、对自己不真的。

例如,形容词“Monosyllabic(单音节的)”是它谓的,因为这个词不是一个单音节词;“英文的”也是它谓的,因为这个词是中文的而不是英文的。

问题来了:形容词“它谓的”是不是它谓的?得到的结果是:如果“它谓的”是它谓的,那么会推出“它谓的”不是它谓的,反之亦然。

有关悖论思维例子有哪些

有关悖论思维例子有哪些

有关悖论思维例子有哪些所谓悖向思维,笼统地说就是指背离原来的认识并在直接相对立的意义上去探索新的发展的可能性。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关于悖论思维例子,希望能帮到你。

有关于悖论思维的例子“两个信封”问题是蒙提霍尔一个鲜为人知的变体,基本理论为:给你两个装钱的信封,其中一只信封中的钱是另一只的两倍,选择一个信封,打开,此时,你可以选择拿走手上信封里的钱,或者拿走另一个信封,哪种方式获得的钱最多呢?一开始,你拿到钱多的那个信封的概率为50%,假定你手上信封里的钱为Y,那么接下来在计算概率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1/2(2Y) + 1/2(Y/2) = 1.25Y,如此一来,你就会不停捡起下一只信封,因为这么一算,下一只信封的钱永远会比手上信封的钱要多一些,这也是这个问题成为悖论的原因。

针对这个问题,如今许多科学家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是没有一个答案得到多数人的肯定。

有关于悖论思维的例子汤姆生是20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他的最主要贡献就是汤姆生的灯悖论,该悖论主要研究“超任务”现象(要求完成无限连续任务的任一逻辑佯谬)。

悖论内容如下:一盏装有开关按钮的灯,利用按钮不停开灯,关灯,每一次开(关)灯动作用时为上一关(开)灯动作用时的一半,那么在确定时间内,这盏灯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呢?从“无限”的本性考虑,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这盏灯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因为最后的开(关)动作永不存在,这类悖论最早由埃利亚(意大利城市)的芝诺提出,“超任务”是一种在逻辑上无解的悖论,然而有些哲学家,如贝纳塞拉夫,仍旧认为汤姆生的灯这种机器在逻辑上是可行的。

有关于悖论思维的例子目前,我们的太阳比40亿年前明亮40%,这个悖论也就应运而生,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当时的地球接受的日照比现在少得多,因此,地球表面应是冰雪覆盖的世界。

1972年,著名科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提出了这一悖论,许多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证据显示,当时地球表面有几处已被海洋覆盖。

数学悖论 - 讲解数学悖论并探讨其中的数学思想

数学悖论 - 讲解数学悖论并探讨其中的数学思想

06
如何面对与防范数 学悖论对生活的影

Pa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数学悖论的定义与 分类
悖论的定义与特征
添加 标题
悖论的定义:数学悖论是指数学中存在一些与直觉或常识相矛盾的结论或推理,使得人们对数学的基本概念、 定理或公理产生怀疑或困惑。
添加 标题
悖论的特征:数学悖论通常具有与常识或直觉相矛盾的特性,常常涉及到一些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深奥的概念 或问题,如无穷大、无穷小、集合论等。
解决方法:寻找新的数学 工具或方法
思考:深入探讨数学悖论 的本质和影响
扩展数学理论体系
引入新的数学概念 和工具,以解决数 学悖论问题
建立新的数学理论 体系,以更好地解 释和解决数学悖论
探索新的数学思想 和原理,以更好地 理解和解决数学悖 论
借鉴其他学科的理 论和方法,以扩展 数学理论体系并解 决数学悖论
无穷大与无穷小: 数学悖论中的无穷 大和无穷小,揭示 了数学中一些看似 简单却深奥的数学 思想。
无限循环:无限循 环是数学悖论中的 一种常见现象,它 引发了许多关于数 学基础和数学推理 的问题。
无限与数学证明: 数学证明中的无限 过程,常常引发数 学悖论,需要深入 探讨和思考。
自指与数学悖论
数学悖论中的自指 概念:指的是一个 数学陈述或系统在 自我描述或引用时 产生的矛盾或不一 致性。
防范数学悖论在决策中的应用
了解数学悖论的概念和影响
掌握防范数学悖论的方法和技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识别常见的数学悖论类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在决策中应用防范数学悖论的实践 案例
倡导科学精神与批判性思维
面对数学悖论, 应保持理性思 考,不盲目接 受表面现象。

悖论总结

悖论总结

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
需要洗。这四种可能彼此相悖,无论学生作出怎样的回答,老师 都可以予以反驳,因为他不需要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就是诡辩
• 诡辩式悖论:
2、“父在母先亡”
这是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乩语。它也有四种解释:一是“父在,
母先亡”;二是“父在母之先亡”;三是如果父母健在,可以解
释为将来;四是即使父母都去世了,也可以解释为“父亲在的时 候,母亲就去世了。”或者是“父亲在母亲以前就去世了。”真
是左右逢源。
• 诡辩式悖论:
3、甲乙两人偷东西,人赃俱获。他们被分开审问,可能的惩罚如
下: 甲否认乙否认:甲、乙各一年监禁 甲否认乙承认:乙释放、甲五年监禁 甲承认乙否认:甲释放、乙五年监禁
• 生活中遇到的常见悖论问题 NO.2
爬了3公里长的皮筋的1/300000,如此继续,蠕虫的进程表示为整条 橡皮绳的分数就是 1/100000*(1+1/2+1/3+1/4+...) 括号里的级数
是调和级数。由于这个级数是发散的,它的部分和我们要它有多大, 就可以有多大。只要这个和超过100,000,上面的表达式就超过1。这 就是说,蠕虫已经到达终点。此时调和级数该部分和的项数n就是蠕 虫爬行的秒数.也是皮筋最后长度的公里数。(n的值近似等于 e100000 )。 • 思考:如果橡皮绳按几何级数拉长,譬如每秒钟拉长一倍,会出现什
随着橡皮绳的拉伸,蠕虫离终点是不是越来越远了? 但细心的读者会想到:随着橡皮绳的每次拉伸,蠕虫也向前挪了。

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橡皮绳的伸长是均匀的。这意味着蠕虫随
着拉伸也向前挪了。 1公里有100,000厘米,所以在第一秒末,蠕虫 爬行了橡皮绳长度的1/100000。在第二秒钟内,蠕虫又在长度为2公 里的橡皮绳上爬了它的1/200000,在第三秒内,它又

四条逻辑规律定义什么是理性思维

四条逻辑规律定义什么是理性思维

四条逻辑规律定义什么是理性思维逻辑学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有什么用处?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它力求阐明什么是正确、安全、有效的推理和论证,什么是错误和无效的推理和论证,并教会我们对它们加以区分和鉴别的程序、方法和规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四条逻辑规律定义什么是理性思维,欢迎借鉴参考。

什么是理性精神?我说逻辑学是对于理性精神的培养和训练,那什么叫理性精神?什么叫理性思维?这里有四条基本的逻辑规律,某种意义上就定义了什么叫理性思维。

1、同一律必须满足这样一些规律要求,要遵守同一律,同一律就是你在思考论证过程中,你所使用的概念、命题、思想等等,都要与自身保持同一,事物要保持确定性。

概念保持统一,一个概念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指称什么对象就是指称什么对象,不能混淆概念。

比如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所以张三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这不对,张三是由他妈生的,不是猿猴进化而来的,他只活几十年时间,他一个人不可能完成从猿猴到人的进化过程。

那么这个结论不对了,就是前提有问题,什么前提?就是人,人是由猿猴进化过来的,完成这个过程的是人类,张三是人,张三是一个人,不是人类,所以我们日常语言里面,有一词多意,造成了好像推理有共同项。

从论辩的角度说,同一律还要求,在一个论辩过程中,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离题、跑题。

我们偏题、离题、跑题是经常发生的,同一律还要求我们,在反驳和批评别人观点的时候,不能歪曲别人的观点,故意将其荒谬化,你批评别人的时候,要持科学的态度去批判。

2、矛盾律另外是矛盾律,矛盾律就是思维不能自相矛盾,思维应该前后一致,不能自己跟自己打架,不能自我否定。

矛盾有深浅之分,有些矛盾就是因为考虑不周,用词不当造成的。

张三不小心谋杀了李四,这肯定有问题。

谋杀就是蓄意的,不会不小心。

还有一种特殊的矛盾,叫悖论,悖论是什么?悖论就是这样的句子,如果你假定他是真的,你可以逻辑推出是假的,如果假定是假的,你可以逻辑推出他是真的。

悖论

悖论

悖论原理
同时假定两个或更多不 能同时成立的前提, 能同时成立的前提,是一切 悖论问题的共同特征。 悖论问题的共同特征。
“悖论”这个词的意义比较丰富,它包括一 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数学结 论。那些结论会使我们惊讶无比。悖论主 要有三种形式: 1.一种论断看起来好象肯定错了,实际上却 是对的(佯谬); 2.一种论断看起来好象肯定对了,实际上却 错了(似是而非); 3.一系列理论看起来好象无懈可击,却导致 了逻辑上自相矛盾。
公孙龙论秦赵之约
《吕氏春秋》介绍过公孙龙的一个诡论:秦国与赵国订立 条约:今后,秦国想做的,赵国帮助;赵国想做的,秦国帮助。 不久,秦国兴师攻打魏国,赵国打算援救。秦王不高兴,差人 对赵王说:秦国想做的,赵国帮助;赵国想做的,秦国帮助。 现在秦国要打魏国,而赵国援救他们,这是违约。赵王把这个 消息转告给平原君,平原君向公孙龙请教。公孙龙回答:“赵王 也可以派人对秦王说:赵国打算援救魏国,现在秦国却不帮助 赵国,这也不合乎条约。” 不管这个寓言的真实性如何,他的推理无懈可击。公孙龙 对于秦赵之约的回应,与邓析赎尸诡论可谓一脉相承。
西方悖论的起源
西方孔子”之称的雅典人苏格拉底( 有“西方孔子 之称的雅典人苏格拉底(Socrates, 西方孔子 之称的雅典人苏格拉底 , 公元前470-前399)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曾经与普 公元前 - )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曾经与普 洛特哥拉斯 哥吉斯等著名诡辩家相对。 哥拉斯、 洛特哥拉斯、哥吉斯等著名诡辩家相对。他建立 “定 定 以对付诡辩派混淆的修辞, 义”以对付诡辩派混淆的修辞,从而勘落了百家的杂 以对付诡辩派混淆的修辞 但是他的道德观念不为希腊人所容, 说。但是他的道德观念不为希腊人所容,竟在七十岁 的时候被当作诡辩杂说的代表。在普洛特哥拉斯被驱 的时候被当作诡辩杂说的代表。 书被焚十二年以后,苏格拉底也被处以死刑, 逐、书被焚十二年以后,苏格拉底也被处以死刑,但 是他的学说得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继承。 柏拉图和亚里 是他的学说得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继承。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 我只知道一件事 我只知道一件事,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 是什么都不知道。 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一个悖论,我们无法从这句话中推论出苏格 这是一个悖论, 拉底是否对这件事本身也不知道。 拉底是否对这件事本身也不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悖论-思维魔方》课程笔记“悖论”(paradox)指思维中深层次的矛盾,并且是难解的矛盾。

它们是巨大且艰深的理智难题,以触目惊心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看似合理、有效的“共识”、“前提”、“推理规则”在某些地方出了问题,我们思维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原则在某些地方潜藏着风险。

悖论对人类理智构成严重挑战,并在人类的认知发展和科学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本课程将讲授历史上已经提出的一些著名悖论,涉及的论题有:一些扰人的二难困境;模糊性:连锁悖论;芝诺悖论和无穷之迷;逻辑-数学悖论;语义悖论;休谟问题和归纳悖论;认知悖论;合理行动和决策的悖论;道德悖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悖论;对于悖论的进一步思考,如此等等。

我认为,大学里应该传授两类知识:一类知识“实实在在”,另一类知识“奇奇怪怪”。

学习第一类知识后,你能够成为此类知识的使用者和传播者,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劳动者,能够直接在企事业单位就业,也为自己谋一份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学习第二类知识,则有助于打破你的思维定势,开拓你的理智空间,激发你的理智好奇心,使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一种健康、温和的怀疑主义态度,培养一种宽容和接纳的文明态度,能够成为民主社会中独立自主、理性负责的公民,经进一步深造后,有可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生产者,成为各行各业中的精英人物。

“悖论”(paradox)典型地属于“奇奇怪怪”的知识。

第一章预备知识和悖论概述逻辑思维的四个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悖论之所以成为问题:违反了逻辑的基本规律。

1同一律:概念保持统一,清晰。

命题保持统一:在一个思维过程中,如果认为一个命题为真,那就要一直以这种命题来推导。

不同一的几种情况:1.构型歧义:因为句子语法结构不确定而产生的一句多义。

2.在同一个辩论过程中,该讨论什么问题,就讨论什么问题,不能跑题、离题、腮边打网。

比如说:“食堂的饭好难吃”学校说:“你咋不想一想还有那么多人吃不上饭呢”怎么样好的与人辩论?我们不能把别人的观点荒谬化、极端化,我们有义务去正确理解别人的观点,在这个基础上去和别人辩论。

这是逻辑思维的要求,也是道德的要求。

2矛盾律:禁止矛盾律: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可能同真,必有一假。

3充足理由律:一个思想如果为真,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如何证明一个命题为真:1.找到命题的理由2.判断这些理由为真3.这些理由能够逻辑的推理出命题说理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说理就是按照逻辑学的方法来讲道理)公众说理是公众文明的成就,是形成民主政治秩序的基本条件,在民主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就必须要依靠说理。

法西斯哲学家:我们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工具来说服对方,讲道理是一种、大棒子是一种,一旦对方被真正说服了,那么用什么工具也就无所谓了。

这恐怕是个反例,但恐现实就是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并且我们还将长期处于这样的时代之中。

4什么是悖论?1.与常识或直观相冲突或矛盾。

可能因为当时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不足,而无法理解,比如说无穷小悖论,它似零又不是零;如伽利略悖论,自然数和自然数的平方组成的数列竟一样多。

2.与广泛认可的科学理论相冲突或矛盾。

这种悖论一般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或者哲理。

比如“之诺悖论”,比如他要证明运动不可能:飞矢不动、二分发、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3.在一个很好证明的科学理论里面推出悖论。

比如:彩票悖论;说谎者悖论:这句话是真的,当且仅当这句话是假的;罗素悖论:对于任意一个集合A,A要么是自身的元素,即A∈A;A要么不是自身的元素,即A∉A。

4.在一个理论内部推出矛盾等等价式。

总结:悖论是前提看起真实,推论看似合理,其结论却是矛盾或者荒谬的。

悖论的价值:悖论的存在表明,或者是推理的原则,或者是推理所基于的假设有缺陷的。

当我们识别并且解决了这些缺陷时,那么悖论就解决了。

逻辑的分类:5数学悖论(语形悖论):比如:布拉里-弗蒂悖论、罗素悖论、理发师悖论。

语形是指:研究符号系统中,符号之间的排列组合关系。

通过这些排列组合,组成一些我们认可的公理,应用几个推理规则,推理规则说明:从什么样的句子,也就是某种排列组合,能够推出什么样的排列组合。

整个推理过程只和形式结构有关,也就是符合的排列组合有关。

语义学悖论:比如:说谎者悖论、格雷林悖论、理查德悖论、贝里悖论。

语义是指我们构造一个符号系统,有些符号会代指外部世界中的某些对象,然后通过句子就可以描述外部对象的某些状态和关系。

这些表述有真也有假。

逻辑的句子是指,无论怎么对代指进行赋值,它总是真的(永真式)、总是假的(永假式)。

对这个符号系统做解释的时候,就是语义学。

语用悖论:意外考试悖论、全知者悖论、求徒悖论、纽科姆悖论。

语用是指,在语义学的基础上,加上使用语言本身这个人的环境因素。

6如何解决悖论:悖论是思维的矛盾。

矛盾律要求:思维不能自相矛盾。

罗素认为解决悖论的方案至少有三个要求:1.消除悖论。

2.让数学尽可能保持原样。

3.非特设性。

(你解决悖论的方案提出,除了能够避免悖论这一理由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理由。

)7苏格拉底诘问法:1.在对话过程中,询问对方一些概念的最初定义。

2.找出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证明之前的定义太宽泛或者太狭窄,迫使对方放弃最初始的定义。

3.这样继续下去,知道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美诺悖论:一种情况:你知道自己在探求什么,你已经知道了,所以研究不可能。

另中情况:你不知到自己在探求什么,你连这都不知道,所以研究不可能。

分析:第一种情况,有两层意思:你知道自己探求的是什么问题,研究可能。

你知道自己探求问题的答案,所以研究不能。

苏格拉底悖论: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这是我比别人更有智慧的地方。

类似的悖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

——这本身就是一条真理。

苏格拉底: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刘震云:一个卑微如草芥般的生命也有他的形而上的追求8结婚的二难定理:如果你结婚,你或者娶到一个好老婆,或者娶到一个坏老婆。

如果你娶到一个好老婆,你会获得人生的幸福。

如果你娶到一坏老婆,你会成为一个哲学家。

所以呢,你或者会获得人生的幸福,或者会成为一个哲学家。

而这两个结果呢,都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章上帝悖论和连锁悖论9半费之讼如果欧小子他打赢了这场官司按照合同的规定,这是他第一次打官司,第一次打官司,他就赢了,所以他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

如果欧小子他打输了这场官司,什么叫打输了?我问他要钱,他打输了这场官司,那按照法庭的裁决,他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那欧小子他打赢这场官司,或者打输这场官司,所以他总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我总能得到那另一半学费。

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根据法庭的裁决,我不应该给你另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输了这场官司,根据合同的规定,我不应该给你另一半学费,这是我第一次打官司嘛,第一次打官司就输了,你不是保证我学会吗,那我不应该给你另一半学费。

我或者打赢这场官司或者打输这场官司,所以我不应该给你另一半学费,你甭想从我这里得到那另一半学费。

同样的套路:鳄鱼悖论大公鸡悖论10有关上帝的悖论(一)上帝的属性:1.他是唯一的,只有一个上帝;2.他是全能的。

这个能力无限他是全知的,无所不知;3.他是道德完善的,有爱心、仁慈、正义。

4.他是必然存在。

他不会活的存在,活的存在那就以前不存在了;也不会停止存在,他永远存在。

一切东西呢都要送上理智的法庭悖论一:全能悖论如何证明上帝是万能的?如何证明上帝不是万能的?上帝能不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这个问题中已经蕴含了一个预定的假设:有一件上帝做不到的事。

——通过一个蕴含假设的问题,感觉可以诈出事实。

是一个说话的技巧。

当回答“能”的时候,那么肯定存在上帝不能做到的事。

当回答“不能”的时候,那么可能有两层意思。

一:有一件事情,可能可以做,但因为能力不够,所以不能做。

二:因为根本不存在,所以做不到。

所以对于石头悖论来说,这个提问的方式就是不合法的。

但是上帝是否需要逻辑呢?是不是能够遵守物理的理论?悖论二:苦和难的问题世界上,存在着广泛且严重的恶和苦难,这个命题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或者上帝无能为力;或者上帝一无所知;或者上帝漠不关心。

如何消解这四个命题之间的问题呢?1.恶和苦难没有真正的伤害。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健康比疾病更为常见,快乐比痛苦更为常见幸福比苦难更为常见,我们遇到一次烦恼就会换来一百次的快乐。

2. 恶和苦难是上帝赋予我们自由意志的代价。

上帝创世创造了我们,又赋予我们自由意志,自己的行为、决策、自由裁量权。

但是由于我们人类,在道德上不完善,常常做出错误的甚至是邪恶的决定。

悖论三:全知悖论上帝能够预知未来,具有预先知识但上帝这种预先知识似乎会与人的自由意志相冲突。

11有关上帝的悖论(二)悖论四:帕斯卡赌(Blaise Pascal法国思想家)相信上帝,是比不相信上帝更好的赌注。

引文:你有两样东西可输,即真或善;你有两样东西可赌,即你的理智和你的意志, 你的知识和你的福祉;而你的天性又有两样东西要躲避,即错误与不幸。

所以不管选哪一方,不会更有损于你的理智,这一点已成定局。

让我们掂量一下,赌上帝存在的得与失吧。

我们考虑两种情况:假如你赢了,上帝是万能的,你将赢得一切;假如你输了,你却毫无损失,所以那就毫不犹豫地赌上帝存在吧。

这个赌不合理的原理:1.帕斯卡赌把上帝塑造成一个小心眼,顺从我的人,我给你利益;逆我的人,我不给你利益。

这就违背了上帝博爱的本性。

2.帕斯卡赌让信仰变质了。

真正的信仰是出自于理性的思考和抉择。

12有关上帝的悖论(三)克尔凯郭尔神悖论1.崇拜上帝在理性上是适当的2.一个理性的人,不会也不能崇拜他不能适当理解的东西3.人作为有限的存在,不能理解适当地理解无限的上帝陈波对于宗教的看法:1.虽然我们通过各种悖论,说明了宗教是不理性的。

但是并不是说明是反宗教的。

宗教还承担了别的职能:1.身份情感认同: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道德教化3.心理抚慰和敬畏4.社会管理5.文化建设:建筑,音乐,绘画等13模糊性:连锁悖论模糊谓词:比如高、矮、胖。

模糊谓词三个特征:1.存在难以辨别它们是否适用的界限事例;正外延,负外延,界限情形2.模糊谓词“容忍”小幅度的变化,它们没有预先定义好的确定外延。

3.将导致连锁悖论。

连锁悖论(sorites paradox)一般形式有:条件命题的递增形式,如“谷堆”悖论条件命题的递减形式,如“秃头”悖论否定的合取命题形式,如“很少”悖论数学归纳法形式,如“王浩”悖论4.连锁推理特别指“连锁三段论”,其中前一命题的谓词是后一命题的主词,最后的结论则由前一个命题的主词和倒数第一个前提的谓词构成。

14忒修斯之船及其他莱布尼茨同一不可分辨原则莱布尼茨不可分辨的同一原则模糊性的来源1.模糊性在自然语言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不源自我们的语言,不源自我们真实的世界,而在于我们认知能力的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