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苷类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临床助理医师《药理学》精讲之强心苷类

临床助理医师《药理学》精讲之强心苷类2016临床助理医师《药理学》精讲之强心苷类考试要想考到满意的分数是需要平时的努力积累,现在店铺为大家分享2016临床助理医师《药理学》精讲之强心苷类的复习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药理作用】一、对心脏的作用1、增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强心苷对心肌有直接加强收缩力,这是强心苷治疗心衰的药理基础,其增加心肌收缩力有三个显著特点:(1)缩短收缩期。
(2)降低衰竭心肌的耗氧量。
(3)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强心苷对正常心脏的心输出量没有影响。
强心苷使CHF心输出量增加。
正性肌力作用机制:目前认为,强心苷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强心苷受体(Na+-K+-ATP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结果使胞内钙离子增多,肌力增加。
2、减慢心率——负性频率作用治疗量强心苷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了对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刺激,提高了迷走神经兴奋性,使交感活性降低,呈现心率减慢和舒张完全,所以,回心血量增加,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冠脉循环及心悸症状。
3、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不同剂量对不同心肌组织作用不一。
大剂量时有直接抑制作用(负性传导);治疗量兴奋迷走神经,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增加有效不应期。
4、对ECG的影响治疗量强心苷最早引起T波变化,波形压低,甚至倒置。
S-T段压低呈鱼钩状,随后P-R间期延长,房室传导减慢。
Q-T间期缩短,反映普肯耶纤维和心室肌APD和ERP缩短。
P-P间期延长则是窦性频率减慢的反映。
中毒量则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二、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中毒可兴奋CTZ,引起呕吐;降低CHF患者血浆肾素活性。
三、利尿作用对CHF 患者产生明显利尿作用,主要心功能改善后增加了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也可抑制肾小管Na+-K+-ATP酶,减少Na+的重吸收的结果。
四、对血管的作用强心苷能直接收缩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增加。
而CHF患者则表现为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增加,动脉压不变或略升。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CHF和某些心律失常1、CHF:各种原因如心肌缺血、瓣膜病、高血压、先心病、心肌炎、甲亢及严重贫血引起的`CHF都可用强心苷。
强心苷类药物的使用及注意要点

强心甘类药物的使用及注意要点强心昔是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昔类化合物。
主要包括有地高辛、洋地黄毒甘、毛花苔丙(西地兰)和毒毛花昔K。
临床上常用的有地高辛和西地兰。
药理作用(一)对心脏的作用1.正性肌力作用强心昔对心脏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显著加强衰竭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出入量,从而解除心衰的症状。
2.减慢心率的作用治疗量的强心昔对正常心率影响较小,但对心率加快及伴有房颤的心功能不全则可显著减慢心率。
3.对传导组织和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治疗剂量下,缩短心室和心房的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
高浓度下,强心普可过度抑制Na+-K+-ATP酶,使细胞失钾,最大舒张电位减小,使自律性提高。
中毒剂量下,强心昔也可增强中枢交感作用。
故强心昔中毒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多见。
(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中毒剂量的强心昔可兴奋延髓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还可兴奋交感神经中枢,明显地增加交感神经冲动发放,而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
强心甘的减慢心率和抑制房室传导作用也与其兴奋脑干副交感神经中枢有关。
(三)利尿作用强心昔对心功能不全患者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主要是心功能改善后增加了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此外,强心昔可直接抑制肾小管Na+-K+-ATP酶,减少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促进钠和水排出,发挥利尿作用。
(四)对血管的作用强心昔能直接收缩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上升,这一作用与交感神经系统及心排血量的变化无关。
体内过程洋地黄毒甘脂溶性高,口服吸收好,大多经肝代谢后代谢产物经肾排出,也有一部分经胆道排出而形成肝肠循环,tl∕2长达5~7天,故作用维持时间也较长,属长效强心昔类;中效类的地高辛口服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相同制剂也可有较大差异,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人群中大约10%的人肠道菌群可灭活地高辛,当应用抗生素时可能引起血药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毒性反应。
强心苷

二、药理作用
1 加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对正常心脏和充血性心力衰 加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对正常心脏和充血性心力衰 ): 作用,但只能增加后者的心输出量。 竭均有正性肌力 作用,但只能增加后者的心输出量。该作 用使心脏体积缩小,心壁张力明显降低,耗氧量减少。 用使心脏体积缩小,心壁张力明显降低,耗氧量减少。
LOGO
一、 高
地高辛
药 学 疗 时 两 :① :① 加 缩 , 细 Na-KNaATP•,减 钠钾交 ATP ,减 钠钾交换,细 内钠 加,从 加,从 钠钙 交换趋 交换趋 跃, 钙 减 ,细 内钙 ,细 , 缩 , 加 缩 ;② ;② 加 脏组织电 质, 钠钾 交换 交换 , 经兴奋 ,尚 ,尚 交感 交感 经对 脏组织间 , 窦 结传导 减 , 加 感 。 二、药动学 二、药动学 口 较 (95% ), 进 肝肝肠 环经 肠, 肝脏 肝脏 谢, 谢 经肾 , 随粪 。
2
减慢心率和房室传导:减慢窦性心律和房室冲动传导, 减慢心率和房室传导:减慢窦性心律和房室冲动传导, 升高交感神经的活性,降低了迷走神经的张力, 升高交感神经的活性,降低了迷走神经的张力,从而使 心率加快。该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 心率加快。该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
3
利尿作用:强心苷的利尿作用是针对心功能不全的患 利尿作用 强心苷的利尿作用是针对心功能不全的患 畜,该作用使血管收缩反射停止,肾血流量和肾小 该作用使血管收缩反射停止, 球过滤增加,醛固酮分泌下降,从而改善水肿状态。 球过滤增加,醛固酮分泌下降,从而改善水肿状态。
三、适应 : 竭, 竭, 功
久,适 久, 长 。 四、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头痛,黄视,嗜睡,头晕, 恶心,呕吐,头痛,黄视,嗜睡,头晕, 精神失常或错乱。剂量过大有室性期外收缩, 精神失常或错乱。剂量过大有室性期外收缩, 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 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 洋地黄毒苷的各种反应机理和结果与地高辛 相似。 相似。
心血管系统药物强心药-精选文档

?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是心肌收缩力严重损害引起的疾病,症状是心输 出量明显不足,而心脏血容量有所增加,其结果 导致血压和肾血流降低,严重时发展成下肢水肿、 肺水肿以及肾衰竭。由于 CHF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的死亡率仍在不断增加,因此寻找疗效高、副作 用小的治疗 CHF的药物是目前世界上新药研究的 热点之一。
H3C
O OH
HO
HO
OH
? -L-鼠李糖
HO
HO
O OH
HO HO
? -D-葡萄糖
H3C HO
O OH
OCH3 ? -D-加拿大麻糖
2. 结构特征及构效关系- 2
3) 配糖基部分 ① 甾核立体构象:顺-反-顺
18
CH3
19CH3 11 12 13
1 H
2A 5
10
B 6
9
H
7
H C OH 8 14 D
? 强心药能加强心肌的收缩力,又称正性肌力 药,它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 通常分为强心苷和非强心苷两类。
一、强心苷类
? 强心苷是从植物体内提取的含甾体苷元的苷类 药物,它们通过抑制膜结合的 Na+,K+-ATP 酶的 活性而发挥作用。这类药物种类很多,小剂量使 用时有强心作用,能使心肌收缩作用加强;但大 剂量使用会使心脏中毒而停止跳动。
CH3
H
H
H
CH3 OH
HO 3
H
2. 结构特征及构效关系- 5
③ 羟基取代 ? 通常14位有OH,若脱水成双键(△8,14 or△14,15) 则失活。C14应保持sp3杂化 ? 在甾核的其它位置上可引入OH
强心苷知识点总结

强心苷知识点总结一、药理学1. 作用机制强心苷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和钠钾泵,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延长心肌动作电位。
具体来说,强心苷能够抑制胞外钠离子和胞内钾离子的交换,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从而增强了心肌的收缩力。
此外,强心苷还可以减慢心房和心室的传导速度,降低心率,从而有利于控制心率失常。
2. 药效强心苷主要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负性频率作用。
其正性肌力作用表现为增强心脏的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从而减轻心脏负荷,促进心脏排血,有利于治疗心力衰竭。
负性频率作用则表现为减慢心率,有助于控制心率失常。
3. 药效动力学强心苷的作用时间长,一般需要数天才能达到稳态浓度。
其半衰期较长,因此剂量需要逐渐增加,以达到治疗效果。
此外,强心苷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调整剂量。
二、药代动力学1. 给药途径强心苷主要通过口服给药,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2. 吸收和分布口服给药后,强心苷能够迅速吸收,但吸收率不稳定,尤其受食物影响明显。
强心苷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分布于组织间隙和细胞内液。
但其分布不均匀,易在心肌和肾脏等组织积聚,增加毒性风险。
3. 代谢和排泄强心苷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其中主要代谢产物是羟基化代谢产物。
其排泄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尿液中约60-70%的代谢产物可在24小时内排出。
三、适应症1. 心力衰竭强心苷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可以通过增强心脏的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减轻心脏负荷,延长生存期。
2. 心律失常强心苷常被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通过减慢心率、控制心律失常,帮助维持心脏正常节律。
四、禁忌症1. 房室传导阻滞强心苷会延长房室传导时间,因此在患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中使用时需谨慎,避免加重传导阻滞。
2. 心室颤动强心苷使用不宜在心室颤动患者中,因其可能增加心室颤动的风险。
3. 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尤其是在起始48小时内,强心苷使用会增加死亡风险,应禁忌使用。
用药之强心苷类护理课件

药物治疗方案优化与创新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强心苷类药物使用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 良反应。
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
强心苷类药物可以与其他治疗方式如机械通气、体外膜氧合等联合应用,以提高危重患 者的救治成功率。
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
与利尿剂联合应用
胃肠道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应注意观察并及时处理。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
孕妇
孕妇使用强心苷类药物时应特别谨慎,权衡利弊后遵医嘱使用。
儿童
儿童使用强心苷类药物时应根据体重和病情调整剂量,并密 切监测不良反应。
03
强心苷类药物的护理实践
药物给药流程与规范
给药前确认
在给药前,应确认患者的身份、病情和用 药史,确保给药对象正确。
根据其生理特点调整用药方案。
05
强心苷类药物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进展
新型强心苷类药物的研发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新的强心苷类药物正在研发中,旨在改善药效、降低副作 用和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临床试验进展
目前已有多个新型强心苷类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其疗效和安全性。
用药之强心苷类护理课件
CONTENTS
• 强心苷类药物概述 • 强心苷类药物的护理要点 • 强心苷类药物的护理实践 • 强心苷类药物的护理案例分析 • 强心苷类药物的未来发展与展
望
01
强心苷类药物概述
药物定义与特性
药物定义
强心苷是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苷 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 功能不全和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
案例三:心脏瓣膜患者需谨慎使用强心苷类药物, 密切监测病情,预防药物相互作用。
简述强心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原则

简述强心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原则
强心苷类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药物,但如果不当使用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
本文将简要介绍强心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胃肠道反应
强心苷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可能是由于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所致。
为预防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建议在饭后服用药物,同时遵医嘱适当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2.神经系统症状
强心苷类药物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等。
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药物干扰神经传导所致。
为减轻神经系统症状,建议避免长期使用强心苷类药物,同时遵医嘱使用血管扩张药等。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强心苷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包括室性期前收缩、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等。
为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建议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心电图,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4.药物中毒
过量使用强心苷类药物可能导致洋地黄中毒,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
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心律失常等。
为预防洋地黄中毒的发生,建议避免过量使用药物,同时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在
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总之,强心苷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不良反应的防治。
为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如有疑虑或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强心苷类

地高辛片0.25mg/片,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4mg/2ml/支。
体内过程:中效类地高辛口服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人群中约10%的人肠道菌群可灭活地高辛,当应用抗生素时可能引起血药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毒性反应。
口服吸收的地高辛分布广泛,能通过血脑屏障;约2/3的地高辛以原形经肾脏排出,t1/233-36h,肾功能不良者应适量减量。
毛花苷丙级毒毛花苷K口服不吸收,需静脉用药,绝大部分以原形经肾脏排出,显效快,作用维持时间短,属短效类。
药理作用:1.对心脏的作用:正性肌力作用,强心苷对心脏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的特点:a加快心肌纤维缩短速度,使心肌收缩敏捷,因此舒张期相对延长;b加强衰竭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的同时,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甚至使心肌耗氧量有所降低。
强心苷正性肌力作用的机制,强心苷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强心苷受体Na+-K+-ATP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导致钠泵失灵,使细胞内Na+量增加,K+离子减少,细胞内Na+量增多后,又通过Na+-Ca+双向交换机制,或使Na+内流减少,Ca+外流减少,或使Na+外流增加,Ca2+内流增加,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内Ca2+增加,心肌的收缩加强。
减慢心率作用机制,应用强心苷后心搏出量增加,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使心率减慢。
另一个机制是增加心肌对迷走神经的敏感性,故强心苷过量所引起的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对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心苷类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强心苷类是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苷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提高重症患者对β受体阻断药的耐受性,但不能降低病死率。
目前常用的强心苷类药物有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洋地黄毒苷、毛花苷丙、毒毛花苷K等。
二药理作用1.对心脏的作用
强心苷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使衰竭心肌收缩敏捷,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输出量增加。
并可反射性刺激窦、弓压力感受器和迷走神经引起心律和传导减慢,心肌耗氧量不增加或降低。
2.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治疗量是可通过正性肌力作用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还可敏化心肌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性及对迷走神经中枢的直接兴奋作用,升高心钠素水平等。
中毒量可直接兴奋交感神经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导致快速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
3.对肾脏的作用
强心苷可增加肾血流量,产生明显利尿作用。
也可直接抑制肾小管Na+-K+-ATP酶,降低Na+重吸收,产生利尿作用。
三适用范围强心苷类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与快速心律失常。
1.心力衰竭
适用于已用他药治疗而仍有症状的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重症患者可将地高辛与他药联用。
地高辛应用最为广泛,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对控制运动时的心室率效果更佳。
2.心律失常
(1)心房纤颤与心房扑动
强心苷类为治疗房颤的首选药物,能抑制房室传导,使冲动不能通过房室结下达心室,减慢心室率,使心排血量增加,解除心功能不全症状。
强心苷类能使心房扑动转为心房纤颤,然后再发挥治疗心房纤颤的作用。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可先采用增强迷走神经的措施,如压迫颈动脉窦、压迫眼球等,如无效或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可选
用强心苷,其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减慢房室传导而控制发作。
四不良反应强心苷类药物治疗安全范围小,有效血药浓度接近中毒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1.胃肠道反应
为常见的早期中毒症状,表现为厌食、恶心和呕吐。
剧烈呕吐可导致低血钾而加重强心苷中毒,应注意补钾或停药。
2.神经精神症状
主要为定向力障碍、昏睡、精神错乱及视觉异常(如黄、绿视等)。
视觉异常通常是强心苷中毒的先兆,为停药指征。
3.心脏毒性反应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是最严重的的中毒反应。
五注意事项伴窦房传导阻滞、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特别是有进行性心肌缺血者禁用。
年老患者、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期前收缩、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肥厚性心肌病、肾功能不全、严重的肺部疾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慎用。
强心苷类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时,应根据患者肾功能状态适当补钾。
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血压、心率、心电图、心功能监测,电解质尤其钾、钙、镁、肾功能。
疑有强心苷类药物中毒时,应作血药浓度测定。
(说明: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须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