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排水设施

合集下载

公路排水设施

公路排水设施

设计不合理
由于泥沙、垃圾等杂物的堆积,导致 排水管道、沟渠等堵塞,无法正常排 水。
部分排水设施设计不符合实际地形、 降雨量等条件,导致排水不畅或水浸 等问题。
设施老化破损
长时间使用或自然因素导致设施老化 ,出现裂缝、破损等问题,影响排水 效果。
问题原因分析
维护管理不到位
缺乏定期清理和维护,导致杂物 堆积、设施破损等问题得不到及
泄水槽
在路肩或边坡上设置的横 向排水设施,用于将水流 引导至路基以外的区域。
路基排水设施
边沟
沿路基两侧设置的纵向排 水沟,用于收集路面和路 基的雨水。
截水沟
在路堑边坡上方或路堤坡 脚外设置的排水沟,用于 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的地 表水。
排水沟
将边沟、截水沟等排水设 施中的水引至路基以外的 区域。
桥梁与涵洞排水设施
时解决。
自然因素
极端天气、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 会对排水设施造成损坏,如暴雨
冲刷、地震等。
人为因素
部分人为因素如施工破坏、乱扔 垃圾等也会对排水设施造成损坏
或堵塞。
解决方案与建议
加强维护管理
定期清理排水设施,保持其畅通;对老化破损的设施进行及时维修或 更换。
合理设计
根据当地地形、降雨量等条件,合理设计排水设施,确保其排水效果 。
植被控制
定期修剪排水设施周围的植被,防止其过度生长 影响排水效果。
紧急处理
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加强对排水设施的巡 视,及时处理堵塞、积水等问题。
定期检查与评估
设施检查
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结构完整性、功能性等方面 。
水流监测
通过安装水流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排水设施的水流情况,以便及时 发现潜在问题。

浅谈山区公路排水设施

浅谈山区公路排水设施

w i t h p r o j e c t c a s e , p r o t e c t i v e m e a s u r e s o f u s i n g g a b i o n r e t a i n i n g w a l l or f c o n c a v e b a n k e r o s i o n a r e p u t or f w r a d .T he
的问题 归纳起 来 主要 体现 在 以下几 方 面 : ( 1 ) 由于 边 沟 排 水 分 析 、 计算 、 施工简单 , 思 想 上未 给 予 重 视 , 存在“ 传 统 化 ”、 “ 通用化 ” 、 “ 标 准
化” 的现 象 。
之一 , 所以处于高填深挖 山区路线段完善排水设施 至关 重要 。 随着 经 济发 展 的需 要 , 普 通公 路 的建 设 得 到 了
快 速发 展 , 建设 质量 和标 准都 有 了全 面的提 高 , 然而 重 主体 、 轻 附属 的现 象仍 然 存 在 。部分 地 区排 水 设 施 建设 理 念 落 后 , 已 经 不 能 适 应 当前 发 展 的 需 要 。 需 要及 时改 变设 计 、 建设理念 , 修建环保边沟 、 节 能
第3 期
北 方 交 施
郭 薇
( 本 溪市公路勘测设计院 , 本溪 摘 1 1 7 0 0 0 )
要: 结合本溪地 区已建成 的等级公路 以及在建项 目, 介 绍 了边沟形式 的选择 , 提 出适合 于山 区公路 的排 水
设施结构形 式。
[ 4] 黄先刚. 秦岭山区沿河公路 水毁 因素分 析与评价研究 [ D] . 长安
大 学 硕 士 学位 论 文 , 2 0 0 5 .
乏、 运输困难的地 区, 工程单价偏高 , 造成总体造价

公路排水设施

公路排水设施

17
18
19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
22
(六)倒虹吸管(inverted siphon) 与渡水槽(bridged gutter)
当水流需要横跨路基,同时受到设计 标高的限制,可以采用管道或沟槽,从路 基底部或上部架空跨越,前者称为倒虹吸, 后者称之为渡水槽。
23
倒虹吸管
24
渡水槽
25
三、 路基地下排水设施
第四章 路基排水施工 主要内容
一、路基排水的目的和设置原则 二、地面排水设施的施工 三、地下排水设施的施工
学习目标:
1.掌握路基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2.掌握路基排水设施的构造布置与施工要点。
一、路基排水的意义与要求
(一)路基排水的意义
路基排水的任务,就是采用拦截、汇集、排除 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措施,将路基范围内的土基 湿度降低到一定的限度以内,确保公路排水畅 通,结构稳定,行车安全,使路基常年保持干
(一)暗沟
设置作用:设在地面以下引导水流的沟渠 , 无渗水和汇水作用。
适用范围:把路基范围内的泉水或渗沟所拦 截、汇集的水流引到路基范围之外。
断面形式:矩形
疏导路基泉水的暗沟构造
(二)渗沟
设置作用:采用渗透方式来汇集、拦截并排出 流向路基的地下水。
适用范围:用于地下水量大、分布广的路段。 设置位置:设在边沟、路肩、路中线以下或路
34
路基排水综合设计平面布置图例
35
路基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路基地面排水设施有哪些?它们各适用于哪种情况? 路基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它们各适用于哪种情况?
(一)边沟
设置位置:在路堑、零填挖路基的路肩外侧 或矮路堤、陡坡路堤的坡脚外侧。

隧道工程施工:公路隧道路面结构底部排水设施有哪些要求

隧道工程施工:公路隧道路面结构底部排水设施有哪些要求

隧道工程施工:公路隧道路面结构底部排水
设施有哪些要求
1、路面结构下宜设纵向中心水沟(管),集中引排地下水。

2、中心水沟(管)断面积应根据隧道长度、纵坡、地下水渗流量,通过水力计算确定。

3、中心水沟(管)纵向应按间距50m设沉沙池,并根据需要设检查井。

检查井的位置、构造不得影响行车安全,并应便于清理和检查。

4、隧底应设横向导水管,以连接中心水沟(管)与衬砌墙背排水盲管。

横向导水管的直径不宜小于l00mm,横向坡度不应小于2%,其纵向间距应根据地下水量确定,一般可按3050m设置。

当不设隧底中心水沟(管)时,横向导水管的纵向间距不宜小于l0m。

5、路面底部应设不小于1.5%的横向排水坡度。

6、寒冷和严寒地区有地下水的隧道,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0℃时,应采用深埋中心水沟。

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低于-25℃时,,应在隧道下没防寒泄水隧洞。

5常见的地面排水设施

5常见的地面排水设施

1: m
H
b a)
1:n
1:1 H b b)
R1=5.6
R=0.3
0.3~0.5 R=0.3
c)
0.3~0.5
R=0.3 d)
R=0.3
H 1:n
e)
1:n 1:0.1
H b f)
边沟的横断面形式示意图:a)、b)梯形;c)、d)流线形;e)三角形;f)矩形
挖方坡顶的截水沟
截水沟
边沟泄水流入涵前窨井剖面图(单级跌水) 挖方段截水沟:1-截水沟;2-土台;3-边沟
四、路基排水的一般原则
1.摸清水源,全面规划,做到正确合理 2.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与农田水利结合 3.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4.出口尽可能接至天然河沟,减少桥涵
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中央分隔带排水
路面表面排水设计
设超高的曲线段路面水可采用两种型式排出
排水性路面设计
縦断坡面の大きい箇所
跌水构造示意图:1-护墙;2-消力槛
急流槽
山区公路的排水系统
山区排水
平曲线路段的边沟
坡面排水系统
地下排水设施 渗沟布置图例
接头连接
横向排水管排水
三、排水的目的与要求
目的: 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保证路基路面处于
坚实和稳定状态。
要求: 1.各项设施应具有足够的泄水能力 2 .自由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渗流时间不能过长 3.排水设施应有较好的耐久性
公路排水的类型 1、 路界表面排水:排除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地表水,包括由落在
路界范围内的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能进入路界的公路毗邻地 带的地表水,以及由相交道路流入路界内的表面排水等。
2、 横向穿越路界排水:公路跨越溪沟、河流、渠道、洼地时, 将公路上游侧的地表水流穿过路基引排到公路下游侧。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是我国公路工程领域的重要
规范之一,主要针对公路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规范。

该规范分为总则、排水设施、排水设计、排水施工、排水验收等5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对公路排水工程进行了全面规范。

其中,排水设施部分主要包括涵洞、下穿隧道、涵洞管廊、桥墩、桥面排水、路侧排水等设施的设计要求;排水设计部分则着重介绍了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排水量计算、排水管道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排水施工部分则规范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排水验收部分则包括施工验收、竣工验收等环节,对验收标准和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总之,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的出台,为提高公路排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和保障。

- 1 -。

公路工程中关于排水系统维护的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中关于排水系统维护的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中关于排水系统维护的规范要求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系统的维护对于确保公路的安全通行和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公路工程中关于排水系统维护的规范要求。

一、定期巡视与清理为了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公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巡视和清理。

这包括检查雨水井、排水沟、沉砂池等设施是否存在堵塞或损坏情况,并及时进行清理和修复。

巡视频率应根据当地气候和道路使用情况而定,以确保排水设施保持良好状态。

二、清除垃圾与杂草公路排水系统往往容易受到垃圾和杂草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清除。

在巡视和清理的过程中,除了排除设施堵塞和损坏的问题,还应清除雨水井、排水沟和沉砂池中的垃圾与杂草,确保排水通畅。

同时,要对排水管网进行检查,清除其中的杂物和淤泥,防止堵塞。

三、防止侵蚀和冲刷排水系统的维护还需要采取措施防止侵蚀和冲刷的发生。

在公路设计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地形和水流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保护排水设施不被侵蚀和冲刷。

例如,在排水口周围设置适当的护坡和挡土墙,稳固排水设施,并采取植被覆盖等手段来减缓水流速度和减少侵蚀风险。

四、维修和更换损坏设施对于损坏的排水设施,必须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如果发现井盖、排水沟覆盖物或排水管道存在破损、失效或变形情况,应立即进行修复或更换。

此外,对于老化的设施,在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保证排水效果时,也需要进行及时更换和升级。

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排水系统维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包括正确使用防护装备,确保巡视和清理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在维修和更换设施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此外,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排水系统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六、监测与记录为了及时发现排水系统问题,对于公路工程,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与记录制度。

通过定期监测排水设施的运行情况和排水效果,及时反馈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同时,在维护过程中需对巡视、清理、维修等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内容和人员等信息,以备查阅和追溯。

不得不说,这次把路基排水讲清楚了

不得不说,这次把路基排水讲清楚了

不得不说,这次把路基排水讲清楚了一、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排水设施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讲究实效、注意经济。

一般情况下,地面和地下设置的排水沟渠,宜短不宜长,以使水流不过于集中,做到及时分散,就近分流。

沟渠的设置应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必要时可适当增设涵管或加大涵管孔径,以防农业用水影响路基稳定。

路基边沟一般不应用作农田灌溉渠道,两者必须合并使用时,边沟的断面应加大,并予以加固,以防水流危害路基。

二、地面排水设施常用的路基地面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等,必要时还有渡槽、倒虹吸及积水池等。

这些排水设备分别设在路基的不同部位,各自的排水功能、布置要求或构造形式,均有差异。

2.1边沟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平坦地面填方路段的路旁取土坑,常与路基排水设计综合考虑,使之起到边沟的排水作用。

边沟的排水量不大,一般不需要进行水文和水利计算,依据沿线具体条件,选用标准横断面形式。

边沟仅靠路基,通常不允许其他排水沟渠的水流引入,亦不能与其他人工沟渠合并使用。

边沟不宜过长,尽量使沟内水流就近排至路旁自然水沟或低洼地带,必要时设置涵洞,将边沟水横穿路基从另一侧排出。

边沟的横断面形式有梯形、矩形、三角形及流线型等。

边沟可采用浆砌片石、栽砌卵石和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

砌筑用的砂浆强度,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M7.5,对于其他等级公路采用M5。

边沟出水口附近,水流冲刷比较严重,必须慎重布置和采用相应措施。

由于边沟泄出水流流向路堤坡脚处,两者高差大,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地形与地质等具体条件,将出水口延伸至坡脚以外,以免边沟水冲刷填方坡脚。

沟水流流向桥涵进水口时,为避免边沟流水产生冲刷,应作适当处治。

当边沟水流流至回头曲线处,一般边沟水较满,且流速较大,此时宜顺着边沟方向沿山坡设置引水沟,将水引至路基范围以外的自然沟中,或设急流槽或涵洞等结构物,将水引下山坡或路基另一侧,以免对回头曲线路段冲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路基排水施工 主要内容
一、路基排水的目的和设置原则 二、地面排水设施的施工 三、地下排水设施的施工
学习目标:
1.掌握路基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2.掌握路基排水设施的构造布置与施工要点。
一、路基排水的意义与要求
(一)路基排水的意义
路基排水的任务,就是采用拦截、汇集、排除 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措施,将路基范围内的土基 湿度降低到一定的限度以内,确保公路排水畅 通,结构稳定,行车安全,使路基常年保持干
(一)暗沟
设置作用:设在地面以下引导水流的沟渠 , 无渗水和汇水作用。
适用范围:把路基范围内的泉水或渗沟所拦 截、汇集的水流引到路基范围之外。
断面形式:矩形
疏导路基泉水的暗沟构造
(二)渗沟
设置作用:采用渗透方式来汇集、拦截并排出 流向路基的地下水。
适用范围:用于地下水量大、分布广的路段。 设置位置:设在边沟、路肩、路中线以下或路
34
路基排水综合设计平面布置图例
35
路基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路基地面排水设施有哪些?它们各适用于哪种情况? 路基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它们各适用于哪种情况?
No Image
17
18
19
20
21
22
(六)倒虹吸管(inverted siphon) 与渡水槽(bridged gutter)
当水流需要横跨路基,同时受到设计标 高的限制,可以采用管道或沟槽,从路基 底部或上部架空跨越,前者称为倒虹吸, 后者称之为渡水槽。
23
倒虹吸管
24
渡水槽
25

三、 路基地下排水设施
作用:能在较短的距离内降低水流速度,减 少水流能量。
急流槽 定义: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坡度较陡, 水流不离开槽底的沟槽。 作用:能连接水位差较大的水流。
急流槽的构造
上 游 水 深 护墙高
护墙
消力槛高

消力池

消力槛
水 深
跌水的构造
(五)蒸发池
气候干燥地区 到路面坡脚的距离不宜小于5~10m
边沟出水口 路堑过渡到路堤时
边沟水流流向桥涵进水口时
涵洞
边沟 井
(二)截水沟
设置位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 坡路堤坡脚上方的适当地点。
设置作用: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 地面水流,保护挖方边坡和填方坡 脚不受流水冲刷。
断面形式:梯形
土台
2%
d 截水沟
土台
2%
截水沟
≥2m
基上侧山坡适当的位置。 结构形式:
填石渗沟 管式渗沟 洞式渗沟
降低地下水位的渗沟
a) 填石渗沟
b) 管式渗沟
c) 洞式渗沟
1、夯实粘土;2、双层反铺草皮;3、粗砂;4、石屑;5、碎石;6、浆砌片石沟洞
施工注意事项: 渗沟的布置应尽可能与地下水流向互相垂直; 应设反滤层; 与暗沟一样,宜由下游向上游施工; 宜设置检查井。
(一)边沟
设置位置:在路堑、零填挖路基的路肩外侧 或矮路堤、陡坡路堤的坡脚外侧。
设置作用: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 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设置要求:不需要进行水文和水力计算,选 用标准横断面形式。
边沟断面形式及尺寸
a)梯形
b)梯形
c)流线形
d)流线形
e)三角形
f )矩形
边沟纵坡及长度
燥状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
(二)路基排水的设置原则
摸清水源,全面规划,因势利导,综合治理。 如:与天然排水设施相结合
保护生态环境,与农田水利相配合。 如:南方地区与水田灌溉的结合
防重于治,防治结合。 施工场地的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可能与永久性
排水设施相结合。
二、地表排水设备
路堤
路堑截水沟
山坡路堤截水沟
(三)排水沟
设置作用:将路基范围内的水流引至桥涵或路基 范围外的河流或洼地。
断面形式:梯形
桥涵 R=10b 45º
45º 排水沟
其他沟渠或河道
桥涵 排水沟
(四)跌水与急流槽
设置位置:陡坡地段或特殊陡坎地段 跌水
定义: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沟底为阶梯 形,水流呈瀑布跌落式通过的沟槽。
(三)渗水井
设置特点:竖直方向的地下排水
适用范围:浅层地下水较难排除,距地面不 深处有良好渗水层,且地下水流 向背离路基或较深的路段。
设置作用:排除地面水或降低上层的地下水 位。
渗水井结构图
综合设计的意义
综合设计的含义,应包括地面与地下排水设施的 协调配合,路基排水设施与桥涵等泄水结构物的 合理布置,排水工程与防护加固工程的相互配合, 以及路基排水与沿线农田水利规划及有关其他基 本建设项目之间的联系,但主要目的在于确保路 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边沟纵坡
路基边坡的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
长路堑和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 0.3 %的纵坡。
平坡路段边沟宜保持不小于0.5%的纵坡。
边沟长度
边沟不宜过长。
一般边沟单向排水长度不宜超过300~500m,并 尽量使沟内水流就近排水至路旁自然水沟或低 洼地带。
若超过此值应设置排水沟或涵洞,将水引至路 基范围之外或指定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