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 指示

合集下载

(完整版)语用学指示

(完整版)语用学指示

语用学是现代语言学发展最快和受到语言学界普遍重视的分支学科。

它以言语交际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特定语境中话语的动态意义,强调交际双方在意义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本课程将聚焦于语用学的传统研究课题,从指示语、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古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等视角剖析言语交际,为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系统的交际理论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发展历史、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了解传统语用学的研究体系及分析单元;了解各种交际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对言语交际的解释力及其局限性;培养学生运用语用学理论进行话语分析的能力。

了解语用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了解传统语用学研究体系的主要课题;熟谙各交际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对言语交际的解释力;掌握运用语用学理论进行言语交际研究的基本方法。

以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为主,辅以课外语用小论文的写作。

教学手段可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三讲:指示语一、指示语的含义:是其所指或意义需要特定的交际语境来确定的词语和语法范畴。

如:时、空、人称等。

如:我半小时后到那里。

二、指示语的特点:1、说话人参照:以自我为中心,主观性词语。

比勒(Buhlerk)指示场理论——“我”-“这里”-“现在”主体定位系统。

中枢人物:说话人;中枢时间:说话时间;中枢地点:说话人说话时所处位置;话语中枢:一句话中说话人当时正说到的部分。

社交中枢:说话人相对听话人的社会地位和等级。

有些指示语以说话人以外的参加者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如:家宅、活动组织等。

“Party”2、指示语的先用作用及指示的不可替代性(以非指示代指示)三、指示词语的用法:1、手势型用法即与身体语言一起使用,要理解指示的意义必须要知道说话人在说话的同时使用了什么样的身体语言。

如:“把钢琴放在这里”。

“不,不是这里,而是这里”。

理解完全依靠原来的真实交际情景2、象征型用法理解无需重现交际的真实情景,而往往只是包括交际发生人时间、地点在内的更大范围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者。

语用学 指示语

语用学 指示语

bring also are components of place deixis
Equivalents of these words can be found in Chinese, that is:这儿, 那儿,这个,那个,左和右,来和去,带走和拿来。
③除此之外,地点指示语可以是表示空间位置的副
• last指示的是上一章中讲述意识流的信息,或是传达该信 息的篇章部分 • I bet you haven’t heard this story… this指示接下来要叙述的故事,或是叙述故事的那个篇章部 分。
• Now I wonder through my garden indecisively, trying to hold on to the last days of late summer. • Now主要的是起到语篇的衔接作用 • Here we choose to define...as... • here 指示的是这部分要叙述的内容
地点指示语指话语涉及的地点或空间位置。 ①In English, location adverbs and demonstratives such as :here, there,this,that,left, right are typical place deixis.
②Besides, pairs of motion verbs such as come and go, take and
词,或由“介词+方位名词”组成表示空间位置的
介词短语,或者是“介词+物体”等组成的表示方
位的介词短语。
英语中的come和go可以表示言语时间参与者的 移动方向不同:
• He is coming. He is going.

指示语的分类及语用功能-文档资料

指示语的分类及语用功能-文档资料

指示语的分类及语用功能?依据列文森(Levinson)《语用学》(Pragmatics)1的归纳,可以将指示语分为五类,即: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语篇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下面一一予以说明。

?1.人称指示语?人称指示语指交谈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

可以分为三个小类:(一)第一人称指示语,如“我是军人”中的“我”,表达说话人的自指;(二)第二人称指示语,如“你真好”中的“你”,表达说话人的对指;(三)第三人称指示语,如“他是好人”中的“他”,表达的是说话人的旁指。

上述三小类都强调了“说话人”这一角色,所以人称指示语是以说话人为参照点的,而且其参照点存在于语言之外的语境中:正在说话的人是“我”,对面听话的人就是“你”,在言语交际中,“我”、“你”的交际角色是可以互换的。

?当然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特殊人称指示,下面试举几例:(1)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在指示时有两种用法:包括式和排除式。

包括式即包括第一人称在内,如“咱们去上课吧。

”中的“咱们”就包括说话人“我”;排除式即指示对象不包括听话人在内,如“我们去逛街,你接着睡吧。

”中的“我们”就不包括听话人“你”。

(2)“我们”未必总是被两个或更多的人在说话时用以指自己,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被一个说话人用来指他自己以及他认为他所能代表的其他人。

例如“我们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中的“我们”可以指接待的校长和其随行人员,也同样能指示该学校的全体教职工。

(3)用复数第一人称代替单数第一人称来指说话人自己。

如“在这本书里,我们将介绍一种新的主持方式,这一方式是我们多年来从事节目主持的经验总结。

”这句话中的“我们”其实指示的就是说话人自己“我”。

(4)说话人不用第二人称“你”,而用一个指称第三人称的名词短语来指听话人。

例如“宝宝乖,宝宝不哭哦。

”中的“宝宝”其实就是指“你”,但用“宝宝”会显得更加亲切,是想如果换成“你乖,你不哭了。

”那么整句话关怀的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语用学之指示语

语用学之指示语

1
第二章 指示词语及其功能
• 什么叫指示词语 • 指示词语的指示用法 • 指示词语的类别 • 指示词语的功能 • 思考与分析
精选版课件ppt
2
一、什么叫指示词语
1、英语“deixis“的汉译
英语“deixis”一词来自希腊语,原意 为“指点(pointing)”或“标示 (indicating)”。
?泛珠三角?又叫?92?即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加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进行区域合作共谋经济发展?101?根据该语言环境很难推测因为它对应的是精确信息而非含糊指示78可见对于需要精确或准确信息时相关数字可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信息空缺造成理解障碍
第二章 指示词语及其功能
精选版课件ppt
精选版课件ppt
11
2、象征用法:
指在使用指示词语时仅需要知道言语 事件的基本的时间空间参数就可以理解的用 法。 (10)这所学校的环境真美。 (11)This city is beautiful.
只要知道(10)这句话是在武汉大学说 的,不论说话的具体地点在何处,“这所学 校”指的都是武汉大学。
精选版课件ppt
4
指示 词 语 包 括 : 指 示 代 词 、 人 称 代词、物主代词、时态助词、某些情态 助动词和表示移动的动词、时间和地点 副词、某些称谓,以及在特定语境中表 示事物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的词语。
精选版课件ppt
5
3、指示系统的组织方式 在面对面的言语交际中,指示系统一般是以自 我(说话人)为中心组织起来的。 指示语的指示中心: ①中心人物一般是说话人; ②中心时间是说话人说话的时间; ③中心地点是说话人说话时所处的地点; ④语篇中心是一句话中说话人当时正说到的部分; ⑤社交中心是说话人相对于说话对象的社会地位。

指示词语的翻译与语用学

指示词语的翻译与语用学

son,1983:21)指示词语是语用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翻译是跨 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 它探讨如何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和语用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介绍语用学中的指示词 语理论并探讨指示语的翻译策略。 2.指示词语的语用含义
指示词语(deixis) 这个术语来源于希腊语, 原意为“ 指点
或指明” 。指示词语就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语言学家巴 尔一系勒尔(Bar- Hil el ) 于1954年发表《 l 指示词语》 (Indexical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门生气勃勃的独立的新科学,它为 语言研究开辟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为言语交际中话语意义
的恰当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提出了理论 、方法和一套应该遵 从的原则。列文森(Levinson )认为“ 语用学是对语言和语境之 间对说明语言理解具有重要性的那些关系的研究” 。(Levin-
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 因此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 而语 用学正是推断语言在语境中意义的学问, 它可以从语用语言
它 意 就 法 定 例 I'll b- 'iet, againinanhour 这 们的 义 无 确 。 如,
句话, 离开了产生它的语境, 听话人就无法知道是谁在什么时 间再次到什么地方来。 这句话里的I是人称指示词, here是地点 指示词, an hour这个短语虽然不是一个指示词语, in 但对它的 理解是要以说话的时间( 即指示词now)所表示的时间为基点 去推算的, 因此, 离开了语境也就无法确定这个词的意义。语
在不同语境 中的含义。
译文:这里野生的许多种类我们很熟悉, 是欧洲园林内种 植的种类一一像这一奇异的百合花等种类。 中国读者会对“ 我们” 感到很困惑, 因为“ 我们” 欧洲园 对“ 林内的植物” 并不熟悉 , 因此 , 这句话当中的“ 最好翻译成 us” “ 西方游客” 。 从该例句中, 不难发现, 相对于中文, 英语常使用人称指 示词语。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我们通常将英语的人称指示词 语译成汉语的名词, 甚至在一些广告的翻译中可以将其省略。 下面是一则减肥产品的广告。 例2 :世界首例, 中国一绝, 天然椰子汁。 译文:Natural Coco Juice,a world special.You enjoy beyond

语用学第二章(指示语)

语用学第二章(指示语)

p. 59 对售票员和出租车司机也是可以的: (96)a. Would you mind selling me a ticke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b. Would you take me to the airport?
表示感谢: 汉语,“谢谢”,“多谢”。 英语 答谢: Thank you. 回答可以吃/喝……时:Yes, please. No,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回应对方对馈赠、辛苦的感谢。 回应对方对赞扬的感谢。
2.4.3 时间指示副词 已经:完成、结果 曾经:经验 (44)a. 这本书我已经买到了。别买了。 b. 这本书我曾经买到过。后来丢了。 c. I have bought the book. Don’t buy anymore. d. I once bought the book. But I lost it.
指示语的定义: 在语境中才能确定其所指对象或信息的词语, 特别是代词类的词语。
外交部发言人面对德国记者提问:“在德国, 德国公民能了解德国总理的子女及其财产状况, 在中国能吗?”发言人面对恶意刁难,沉着冷 静,机智地回答:“当然能,中国公民也能了 解德国总理的子女和财产情况”全场为发言人 的机智抱以热烈掌声。 (猫眼看人2012年3月6 日)
2.5 地点指示 话语涉及语境的空间信息。 这儿,这里,那里 墙上,河对岸,城西边。 2.5.1 象征/手势手法 一边用手指,一边用地点指示语。 “小王你坐这儿。小张你坐这儿。”
2.5.2 视角标准 从说话人或听话人的视角来表示空间信息。 (64)树前边有一只小猫。 前排左起第一人为三毛。
且河对岸两岔镇依山而筑,势如屏风,不漏 不泄,大涵真元,活该干部在这村子聚了窝了! 但是,仙游川有十个姓氏,同是一村风水,偏 偏只荫福了田家、巩家? (《浮躁》) No wonder the corps of cadres settled in Crossroads Township, which had arisen across the river to serve as a huge screen to protect the village and infuse it with the proper spirit. But since the people of Stream of Wandering Spirits are divided among ten surnames, all sharing in the auspiciousness of the location, why did only the Tian and Gong clans prosper?

语用学2 deictic words

语用学2 deictic words

2.2.4 discourse or textual deixis(篇章指示) Discourse deixis has to do with the use of expressions in some utterances in reference to a certain portion of the on-going discourse. Some expressions of discourse deixis are taken directly from time and place deictic.
The word deixis is from a Greek word meaning indicating or pointing. It has been taken over as a technical term in linguistics to refer to certain aspects of their contexts of utterance, including the role of participants in the speech event and their spatio-temporal and social location.
在有一名说话人和至少一名听话人参与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对参与者所 谈及的人物、事物、事件、过程和活动等做出确切的理解都必须把它们 和某些语境构成要素联系起来。使用和理解指示词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 参照点(point of reference)。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这个参照点都集中 在说话人身上,处于交际活动中心的人是正在说话的那个人。
Person deictic information is mainly provided by the system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person pronouns. It also includes possessive(所有格) and vocative(呼格) forms.

语用学之指示语共85页文档

语用学之指示语共85页文档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语用学之指示语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用学是现代语言学发展最快和受到语言学界普遍重视的分支学科。

它以言语交际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特定语境中话语的动态意义,强调交际双方在意义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本课程将聚焦于语用学的传统研究课题,从指示语、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古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等视角剖析言语交际,为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系统的交际理论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发展历史、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了解传统语用学的研究体系及分析单元;了解各种交际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对言语交际的解释力及其局限性;培养学生运用语用学理论进行话语分析的能力。

了解语用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了解传统语用学研究体系的主要课题;熟谙各交际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对言语交际的解释力;掌握运用语用学理论进行言语交际研究的基本方法。

以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为主,辅以课外语用小论文的写作。

教学手段可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三讲:指示语一、指示语的含义:是其所指或意义需要特定的交际语境来确定的词语和语法范畴。

如:时、空、人称等。

如:我半小时后到那里。

二、指示语的特点:1、说话人参照:以自我为中心,主观性词语。

比勒(Buhlerk)指示场理论——“我”-“这里”-“现在”主体定位系统。

中枢人物:说话人;中枢时间:说话时间;中枢地点:说话人说话时所处位置;话语中枢:一句话中说话人当时正说到的部分。

社交中枢:说话人相对听话人的社会地位和等级。

有些指示语以说话人以外的参加者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如:家宅、活动组织等。

“Party”2、指示语的先用作用及指示的不可替代性(以非指示代指示)三、指示词语的用法:1、手势型用法即与身体语言一起使用,要理解指示的意义必须要知道说话人在说话的同时使用了什么样的身体语言。

如:“把钢琴放在这里”。

“不,不是这里,而是这里”。

理解完全依靠原来的真实交际情景2、象征型用法理解无需重现交际的真实情景,而往往只是包括交际发生人时间、地点在内的更大范围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者。

如:今年我们无法与海外旅游。

这个城市很拥挤。

四、指示用法与非指示用法的区别指示用法只是一些词语在某些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语用功能,这些词语还有非指示性的用法。

如:文内照应、泛指等。

文内照应:王涓在学习英语,他希望去英国留学。

泛指:所指不在语境中也不在语篇中,有的只有起强势作用,如“打他个痛快”。

什么树开什么花。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另:别人在忙着呢(指自己)五、人称指示需要以说话人情景来确定涉及对象的词语或表达式。

1、成员a. 我、你、他、咱、它、她、咱们、自己、自个儿、人家、大家、彼此、大伙儿。

b. 指示代词:各、某、本、别、这、那+人或称谓。

c. 名词短语作指示:例:“大家在忙呢”。

——我在忙呢。

——他在忙呢。

“人家”的指示对象:我、他、你“大家”的包括与排除式:卫生靠大家“彼此”:“别人”:别人不做要我做。

1、人称指示的变数用法人称指示存在单数与复数形式,在使用中可以用单数形式表示复数意义,也可用复数形式表示单数意义。

包括:我、你、他、她、它。

(1)单数形式表复数定义a. 第一人称:走,咱今晚看电影去(咱们)还我河山(我们)你大国敢不仁,我小国敢不义!(你们、我们)今后七年,我花300亿美元引进210项重大技术项目(我们)。

(陈治安P28)我外交部,我后方基地。

指说话人所在一方。

(正规场合,存在对立双方)ⅰ、出现的语用条件:ⅱ、语用功能:b. 第二人称:你班上多少人。

(你们)两者可替换。

c、第三人称:这两个男女却放他不得。

(他们)(徐阳春p58)(2)复数人称形式表单数定义:a. 第一人称:咱们是个计算机盲,不会拔弄那玩意儿。

(我)上次我们讲了语言的起源,今天接着讲语言的发展。

在文学中,我们提出……(我)谦虚我们抽烟,不小心把被子烧着了。

(我)我们那口子(我)。

ⅰ、语用功能:平等功能:从权势地位向平等地位下移,向亲密靠拢,缩短心理距离,让听话人在情感上产生同类感。

领导说话如此。

亲切感。

谦逊功能:汉文化忌讳突出个人,把观点,功劳等归于集体。

逃避功能:把不好表现与行为归于大家,可以逃避责任。

ⅱ、语用条件:b. 第二人称:你们这样搞不行(你)你们上课要认真听讲(你)。

可取省略形式。

你们班上有多少人。

(两可)ⅰ、语用功能:避忌功能:为避免指出个体而刺激对方,用包含的复数方式,起到委婉作用。

C、第三人称:变数用法的总规律、功能、条件。

3、人称指示的变称用法ⅰ、语用功能:亲切功能:包括说话双方在内,共同行动,平等亲切。

取悦功能:求助于对方,情感铺垫。

ⅱ、语用条件:多见于长辈、领导,非正式场合父母、顾客多用。

第一人称表第三人称?(2)第二人称表第一人称:这个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表,你(我)问他十句,他才答你(我)一句。

(陈)你(我们)不打,它就不倒。

这个人我真拿他没办法,不管你(我)怎么问,他就是不开口。

(徐)语用功能:变换成第二人称角度。

第二人称表第三人称?(3)第三人称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何自然1988:26)英语常用,如电话等:This is John Smith.——I’m John。

It’s me.专名称谓作第一、二人称。

“他”与亲属称谓组合表第二人称,用于口语当面称谓,降辈称呼。

亲属之间:他爹,他妈,(孩子他爹)非亲属之间:邻居,他大哥,你生病了?路人:他大叔,车站怎么走?(要熟识之间)(说话人多为女性)年辈晚于己也用:“她闺女,听说你考上大学了?”人称指示言此意彼的用法和直接听话人与间接听话人的区别:言此意彼:意为说给甲听实际说给乙听“我平时说的话都当耳边风,他说的话比圣旨还快”。

(4、人称指示的包含用法:covering reference。

指人称代词包含多方交际对象,具有指代多方的同时性。

(1)包含式与排除式:“我们”有包含听话人和排除听话人两种功能:“您安心养病吧!我们过几天来看您”。

您安心养病吧!等您病好了,我们一块上西山去玩。

“大家”:包含说话人也可排除说话人:“今天晚上全靠大家帮忙了。

”“大家一起跑。

”“咱们”:包含式(3)包含说、听和第三方“我们”可指三方,包括在场与不在专场的任何相关角色。

“你们”可指听话方和第三方。

“小李和我中午去了餐馆”。

“你们吃了什么”?5、名词性短语的指示用法特定语境下,专有名词、称谓语、职业、社会角色等可行使人称指示语功能,它们不表特征,而是表示说话人的言语指向。

(1)名词短语指自己:这回你就听老师一句话吧。

亲切?你原谅妈妈,我是没有办法啊!冯大伟(我)要求上前线(自称名)(2)名词短语指听话人:宝宝乖,宝宝别哭。

(你)谁欺负了兰兰(你),叔叔(我)打他去。

3)名词短语指第三人称。

哥哥坏,妈妈带你打他去。

(4)称呼语的指示用法称呼可以指定作第二人称听话对象。

先生,你的表掉了。

同志,要茶还是咖啡?买菜的,大葱多少钱一斤?特点:这些词的所指完全依说话人的指示而定,名词性短语作指示语的条件和规律?(5)指示代词+人或称谓的指示用法:某,别+本+这,那+你这个同志/这个同志。

带有主观感情色彩。

6、人称指示的语境转换在语境与语流中转换人称形式,产生基点(说话人)转移。

(1)对话过程的人称转换:交际双方轮流担任说话人和听话人。

甲:“我去了趟北京”。

乙:“你觉得怎么样”?(2)陈述过程的人称转换a. 引述别人的话,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人称需转换。

他得意地说:“我是一个胜利者”。

/他得意地说他是一个胜利者。

b. 心理活动描述,需人称转换:这个和我差不多的、老插队出身的北京姑娘,她在避着我哪。

他觉得挺有意思,他不由得又望了望他的背影,他觉得这背影很够味儿。

(张承志《北方的河》)7、人称的尊卑与亲疏等级系统人称指示词语存在尊卑、亲疏等级区别。

(1)尊卑a. 自称谦卑与他称尊敬构成对应:在下——阁下,晚生——前辈,鄙人——诸君b. 第二人称敬称:您——你,你们中性。

c. 姓名——身份语对应系统。

(2)亲疏系统是个级次渐变系统。

名——姓名——通用称呼——身份语敬亲词语:陈老临时改变称呼:老Q。

8、人称指示选择的语用规律人称指示调节与变换有共同的驱动因素:尊卑规律、距离规律(亲疏、心理距离)、隐委与礼貌规律。

六、时间指示(一)、含义:以说话那一刻为参照点来计算和理解的时间表达方式。

今天是新学年开始?今天我们讨论语素。

参照点存在于当前具体的交际情景之中。

(二)、汉语时间指示的构成类型有哪些表达方式是时间指示方式1、时间副词:正在、刚刚、马上、立即、后来2、时间名词:昨天、今天、现在3、短语:(1)方位短语:三天前,三分钟后(2)指示性短语:这个星期,那会从现在开始,等一下,等会儿英语有时态等语法时间范畴。

(三)、时间表达的几种方式1、指示时间与绝对时间(1)绝对时间:不受说话时间影响,以日、夜、月份、季节、年份等自然周期和钟点为基础:参照点不存在当前的、具体的交际情景之中。

如: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公元前,公元后,耶稣诞生时(2)指示时间:参照点存在于当前的具体交际情景之中(3)两者的结合:“这”、“那”加上“星期”、“月”、“年”、“早上”、“下午”等,或加星期或月中的某一天。

这种表达有时有歧义:“今年”:可指历制单位,1月1日起,也可指度量单位,以说话那一天算起。

一般规律:a.星期、月、年一般以历制单位使用,在一个星期、月、年中都可使用。

b.月份名称、一天中的三段+“今”包括说话时间在内的一整个月或一天的任何时间都可说。

“今早上”(上午、下午都可说)c.汉英差异:next Thursday 下星期四:英语在周一、二说时有歧义。

2、编码时间和接受时间。

同时发生无差别,不同时发生有差别。

如:我明天11点来。

3、间指示的两种表达角度时间指示往往要用空间概念来表达,如前、后、上、下等。

时间前后关系的确定在语用上有两种表达的角度。

(1)主体感受到的时间到来的先后标准人对时间流动的知觉从未来向过去流动,过去的为前,先来的为前,未来的、后到的为后,时间面对主体而来。

现在前现在/今后(生、世、日、月、人)先后去今来上这下(回,次,周,月,年,辈子)以前以后先前、后来不对称,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he day after tomorrow,Last week, next week前世不忘,来世相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来日方长,去日苦多/空前绝后,/前人后人/未来向我走来(时间动)/ 时间来了,逝去的时光,后来的日子会更好,日子去了。

客观表述时间的指示语大多是时间流动型的,汉、英、日等语言相同。

(2)主体活动方向型(事物发展方向型),主体活动或事物发展的时间进程人自身的活动是从过去朝向未来,已过去的为后,未到来的为前,凡属“未来”前方型的时间表达总与人自身的活动有关,是人的活动趋向而不是时间自身的运动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