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中考试题归类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精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精编版】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01 知识管理知识点1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原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________与________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____________趋势加速发展。

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____________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________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世界贸易组织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知识点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利: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________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________、相互竞争。

弊: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________境地。

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____________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中国应对: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了____________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________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____________________成员领导人会议;中国正式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一员。

02 基础过关知识点1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肯德基快餐盛行、海尔产品畅销海外、丰田汽车驰骋世界……这主要反映了()A.世界经济全球化 B.世界经济区域化C.世界格局多极化 D.地区经济一体化2.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是()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B.跨国公司的出现C.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D.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3.小明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有一张不小心被污损的邮票(见下图)。

初中九年级《历史》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专题中考题解析

初中九年级《历史》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专题中考题解析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专题中考题解析1.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

”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人是()A.瓦特B.本茨C.斯蒂芬森D.莱特兄弟答案:A2.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这表明人类开始进入()19世纪70年代电话进一步普及,耐用电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19世纪80年代发电站广泛建立,电风扇、电动缝纫机、电焊机被发明并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数字时代答案:B3.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下列现象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A.机器轰鸣,火车奔驰B.在线购物,网络订票C.楼上楼下,电灯电话D.车马劳顿,家书万金解析: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灯、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在线购物,网络订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故选B项。

答案:B4.下表反映了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应用所需要的时间,这最能说明()A.科技革命对生产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B.科研领域不断发展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D.科技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答案:C5.1492年10月,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到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

“新大陆”指的是() A.非洲的好望角 B.亚洲的印度C.亚洲的菲律宾D.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答案:D6.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的一页,下列对“三角贸易”理解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B.三角贸易首先从美洲出发C.充分暴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D.造成了非洲长期落后答案:B7.下面知识结构的主题是()A.两极格局的形成B.社会主义的探索C.告别“雅尔塔”D.经济全球化趋势答案:D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中考历史知识点汇编专题四经济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试题

中考历史知识点汇编专题四经济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试题

专题四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第一局部: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开展史①新航路开拓:世界整体初步形成1.各大陆联络加强,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2.促进国际贸易开展,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丰富3.促进世界各大陆之间人民的迁徙,形成新的民族4.亚非美一些国家开场被沦为殖民地,贫穷落后②两次工业革命:世界整体最终形成3.国际贸易迅速开展,世界最终形成统一的场〔二〕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三〕当今世界经济开展中心转移方向:欧洲—北美——亚太【学习认识】1.推动世界统一场的因素有:新航路开拓,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两次工业革命3.中国应该保证国内经济平稳快速开展,坚持HY开放,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加强国际交流与,促进世界经济一共同开展,进步综合国力,缓解经济危机;促进产业转型,大力开展创新产业;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那么第二局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美苏两极格局完毕,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出现“一超多强〞场面2.当今世界主要力量兴起: A.“一超〞HY。

B.“多强〞:俄罗斯、欧盟、HY、中国。

【拓展探究】国际格局演变历史〔一〕二战后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冷战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1、产生背景:二战以后,美苏双方寻求世界霸权,双方力量平衡。

2、形成过程:A.序幕:1946年,英首相丘吉尔“铁幕演说〞。

B.开场: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正式形成:1949年北约建立,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影响:A.美苏争霸,世界局势长期不。

B.两大集团,力量平衡,防止新的HY的爆发。

4、完毕: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完毕。

〔二〕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1、背景:冷战完毕,世界局势总体上由紧张走向缓和,和平与开展成为主流,但和平的局势并不稳定。

2、世界主要力量中心:A.“一超〞HY。

B.“多强〞:俄国、欧盟、HY、中国。

3、A.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决定因素:经济实力。

湖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十五经济全球化—金砖峰会试题

湖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十五经济全球化—金砖峰会试题

专题十五经济全球化——金砖峰会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欧洲一体化进程继续稳步推进。

2014年元旦,拉脱维亚加入欧元区,成为继爱沙尼亚之后的第18个欧元区成员国。

2015年元旦,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的第19个成员国。

这意味着,波罗的海三国全部加入了欧元“大家庭”。

此外,欧盟扩大的进程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欧洲蓝皮书:欧洲发展报告(2014~2015)(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元正式启动的时间。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材料二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总水平从2001年的15.3%逐步降低到2005年的9.9%。

到2005年1月,中国绝大多数关税削减承诺执行完毕。

根据承诺,中国自2005年1月起全部取消对424个税号产品的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特定招标等非关税措施,仅仅保留了依据国际公约以及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为保证生命安全、保护环境实施进口管制产品的许可证管理。

——《中国对外贸易白皮书》(2011年)(2)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应如何应对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挑战?(3)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我们从中得到了怎样的认识?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美国的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

波音公司的总部在美国的西雅图市,波音公司在美国有自己的总装厂和一些主要部件的生产厂和研发中心。

但是,一架设备先进的飞机由许许多多的零部件组成,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质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零部件生产厂,如波音757—200的发动机就由英国工厂制造。

中国的工厂也为波音飞机生产部分重要配件……——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由1983年的43倍,扩大到目前的60多倍。

2年中考1年模拟中考历史 专题13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试题

2年中考1年模拟中考历史 专题13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13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读考点界的距离)息传递工具的发明: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3、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核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原因:20世纪入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都需要加强联系。

2.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最重要表现)。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减少了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企业可以越来越多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对发展中国家是有利又有弊,是一柄“双仞剑”)☞2年中考[2015年题组]1.(2015年甘肃兰州卷) 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孤立和隔绝局面,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文艺复兴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启蒙运动【答案】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2.(2015年江苏盐城卷) 在研究历史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

如果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A、英雄,传播欧洲文明B、强盗,带来深重灾难C、强盗。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英雄,促进了文明的融合【答案】B【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血腥的资本积累3.(2015年江苏盐城卷)“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

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A、家庭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D、星系自动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经济全球化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经济全球化

工中的利益分配很不均衡,发展中国家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当堂训练】《创新作业本》76页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 在资源的争夺上,这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 结果,将会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 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 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体现,并回答经济全 球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 主要体现:资源的争夺。 影响:强化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科技的垄断;
5.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①有利(机遇): 有利于_______,有利于_______ ,有利于
_______ ,还可能_______ 。
② 不利(挑战): 存在着_______的方面,使各国_______,
拉大了_______。
【典型例题】 1. 【2017安徽17题】 【世界是平的】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Windows视窗的开启、内容的数字 化和网络浏览器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的交流,这是世 界变平的创世纪时刻。忽然之间人们发现,他们可以和世界更 多地方的更多人展开分工合作,并且分享更过类型的知识。— —摘自[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变平”的直接因素是什么?“世 界变平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 答案: 直接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或信息技术的发展,2分) 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分)
3.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应对策略)
①顺应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经济全球化考试题含答案试题库完整

经济全球化考试题含答案试题库完整

经济全球化考试题含答案试题库完整以下是一份经济全球化考试题含答案的试题库,共包含800字以上的试题。

单选题1. 经济全球化是指()- A. 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全球化- B. 企业间经济关系的全球化- C. 世界上所有人都参与经济活动- D. 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一样答案:A2. 下列哪个因素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A. 三星智能手机发布- B.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C. 个体户经济的兴起- D.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答案:B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点是()- A. 国家间贸易自由化程度增加- B. 科技交流频繁- C. 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D. 人民币逐步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答案:A多选题4. 下列哪些因素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多选)- A. 贸易自由化政策- B. 技术进步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C. 金融市场的繁荣- D. 国家保护主义的盛行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国际组织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多选)- A. 联合国- B. 世界银行-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亚洲开发银行答案:B, C判断题6.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简答题7. 解释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答: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有多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它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国家的出口市场,增加了国家的经济收入。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使得国家的经济更加依赖于外部环境,对国内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技术和知识的传播,推动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8. 举例说明跨国公司是如何参与经济全球化的。

答: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并具有总部和子公司的企业。

它们通过跨国经营和投资,实现在不同国家间的资源配置和市场开拓。

例如,苹果公司是一家知名的跨国科技公司,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并通过在不同国家的生产和供应链建立了全球化的业务模式,充分利用全球市场和资源。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选择题1.虽然当今地区冲突频繁、恐怖活动增多,但世界的两大主题仍然是()A. 合作与发展B. 和平与发展 C. 和平与合作 D. 民主与进步2.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

这一趋势的表现是()①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②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③中国海尔公司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本土化④1997年泰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引发亚洲经融危机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3. 某政治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部分蛋糕分给了富人,其它人只得到面包屑。

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A. 恐怖主义猖獗B. 环境污染严重 C. 贫富差距悬殊 D. 毒品走私泛滥4. 1995年,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成立,该组织是()A. 欧洲联盟B. 世界贸易组织 C. 联合国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北京奥运会会歌:“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我们经常所说的“地球村”突出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特点()A. 经济全球化B. 知识经济 C. 世界大同 D. 世界多极化6.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

这种现象说明()A. 商品消费多样化B. 世界经济全球化 C. 生活方式现代化 D. 世界格局多极化7.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为此提出了()A.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B. “相互合作”的思想C. “共同发展”的思想 D.“永久和平”的思想8.2017年5月14-15日,来自世界29个国家的元首和130多个国家的政要,在北京参加了第一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A. 经济全球化趋势B. 政治多极化趋势 C. 经济区域化趋势 D. 贸易保护主义趋势9.“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地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 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它发达国家B.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C. 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 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10.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不应该选用的是()A. 纽约的海尔大厦B. 中国与美国合作生产的第一架MD-82飞机C. 世界贸易总部大厦D. 《格尼卡尔》11.通过市场开放、公平贸易,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组织是()A. 北约组织B. 华约组织 C. 联合国 D. 世界贸易组织12. 美国苹果手机有450多个零部件,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捷克等地,它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A. 经济区域集团化B. 经济全球化 C. 多极化 D. “一超多强”13.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全国中考社会试题汇编20(2010年福州市)大众牌汽车的零部件来自四大洲20多个国家。

这种现象反映了() A.美苏“冷战”对峙局面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C.世界经济全球化D.亚非拉国家的振兴15.(2010年长春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世界性金融危机。

这一现象反映了()A.文化多元化 B.科技现代化C.政治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20.(2010年河南省)公元l500年以后,世界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

如今,世界已形成了“地球村”的局面。

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殖民主义扩张 B资产阶级思想传播C.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广泛建立 D.科学技术的进步20.(2010年湖北省宜昌市)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发动的一次军事进攻,它加强了美国在全世界的强权地位,但没有实现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仍然是()A.单极化B.多极化C.全球化D.区域化30. (2010年武汉市)当今世界,人类赖生存的经济命脉已经联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各国都在一条船上”。

这种现象告诉我们()A.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解决B.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使其经济地位下降C.经济全球化不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35(2010年连云港市)北京奥运会会歌唱到“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这里的“地球村”含义丰富,若体现在世界经济发展特点方面,主要是指经济()A.多极化 B.自由化 C.商品化 D.全球化(2010年江西省)有个美国人向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亚克购买了1辆勒曼兹车,他在无意间促成了一系列国际交易:在他付给通用汽车公司的1万美元中,有近3000美元付给了韩国,作为例行劳动和装配工作的报酬;1850美元付给日本,用于购买先进的部件(发动机、驱动桥和电子设备);250美元付给英国,作为广告及营销服务的费用……这一现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①生产国际化②贫富差距扩大③贸易全球化④各国经济联系密切()44.(2010年四川省自贡市)它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为各国的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

该组织是()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19.(2010年娄底市)某政治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

这一观点表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什么问题?()A.恐怖主义泛滥 B.贫富差距悬殊 C.环境污染严重 D.毒品走私猖獗20. (2010年浙江省义乌市)2010年,希腊因债务危机引发了国内大规模罢工。

对希腊债务危机最有可能进行实质性干预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B.联合国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7(2010年沈阳市)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增长,一些猎人猎取兽皮卖到中国、欧洲和北美。

17世纪,估计每年有20万到30万张紫貂皮从西伯利亚流入世纪市场。

无节制地捕杀产毛皮的动物很快使许多物种灭绝或者濒临灭绝,并且永远地改变了这些物种从前生存的环境。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全球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B.物种交流带来了各种疾病的传播C.动植物品种的交换使世界人口激增 D.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12. (2010年桂林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关系链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人民日报》(2000年10月12日第三版)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第三次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是如何发挥各自作用的?(2分)(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2分)(3)依据材料二,谈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分)。

23.(2010年河南省)(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

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2分)(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1分)(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

(2分)(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36(2010年岳阳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

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美洲的特产玉米。

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

非、欧。

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也传到了欧美。

材料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材料三: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什么历史事件把“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从而促进了各大洲的经济交流?(2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2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积极的影响?(6分)(4)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请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2分)26.(2010年湖州市)(10分)2010年5月至10月,第41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

世博会就是一个微缩的世界,是“地球村”的生动写照。

置身宏大的世博园,人们最能切身感受到的是“盖今之天下,乃地球合一之天下”的道理。

上海世博会既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舞台,也是世界加强与中国沟通的桥梁。

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⑴写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2分)⑵材料体现了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4分)⑶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应坚持哪一基本国策?怎样坚持这一基本国策?(4分)四、解答问题、探究历史,你必定行(本大题共24分)32(2010年湘潭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从开始至今已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

让我们一起走进世博,感受人类文明的辉煌成果。

材料一: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许多参观者在这里看到了他们平时绝无可能看到的商品,看到了这些神奇的机器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凤凰网《走进世博会》⑴第一届世博会中“这些神奇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2分)举出一例“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的交通工具。

(1分)材料二: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巴西皇帝佩德罗拨通了刚刚问世的电话。

双重电报机、冰库车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世博会,展品有丝绸、茶叶、瓷器等。

——凤凰网《走进世博会》⑵电话是哪一位发明家的成果? (2分)1876年世博会上中美两国展品的差异说明了什么? (1分)12、(1)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冲击。

(3)中国应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积极应对全球化趋势26.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分)⑵经济全球化。

(2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世界经济和人类的发展。

(2分)⑶对外开放。

(1分)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

(1分)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1分)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1分)36、(1)新航路的开辟(2)欧盟的建立(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发展模式创新;促进国际利益融合;推进国际体系转型;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意既可)(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2分)(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一条即可,1分)(3)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区域性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其他符合题意也可,2分)(4)维护国家根本利益。

(意思相近即可,1分)32、⑴蒸汽机。

(2分)火车(汽船)(1分)⑵贝尔。

(2分)(中国参展的都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美国都是现代工业品)说明当时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1分,或者工业落后,工业化水平低等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⑶经济全球化。

(2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分,其它答案如经济发展迅速等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