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 概述

合集下载

运动疗法概述ppt课件

运动疗法概述ppt课件

1.增强肌力 2.可能耐力下降
每一肌横断面积范围内很慢 代偿性过负* 增加力的负荷 (代偿性肥大)
1.肌纤维增粗 2.快纤维向慢纤维转变 3.保持氧化能力
1.增加肌力 2.增强维持肌张力的能力 3.不易疲劳
固定肢体
每一肌横断面积范围内减少 力的负荷,减少收缩频率
1.肌萎缩
力量和耐力均下降
2.氧化酶减少
▪ 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 ➢ 运动单位的募集程度 ➢ 肌肉的横截面 ➢ 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 ➢ 肌肉作功时的力臂长度 (杠杆效应) ➢ 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二、运动生理基础
▪ 对骨骼肌的影响 ▪ 对心血管的影响 ▪ 对代谢的影响 ▪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 对骨关节的影响 ▪ 对神经体液的影响 ▪ 对精神心理的影响 ▪ 对代偿功能的影响
其他分类
▪ 作用部位
器械使用
局部
整体 器械
个人 组织形式
小组
徒手
临床应用
▪ 神经系统:脑血管意外、脑瘫、脊髓损伤 ▪ 运动系统:创伤、关节手术、关节炎、骨质
疏松 ▪ 心肺系统: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 ▪ 内分泌系统:糖尿病、肥胖
超越传统观念,早期临床康复
运动疗法禁忌症
▪ 绝对禁忌
➢ 危重病需绝对休息者 ➢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 掌握好适应证 ▪ 循序渐进 ▪ 持之以恒 ▪ 个别对待 ▪ 及时调整
运动疗法常用设备
▪ 卫生部1996年4月发布的《综合医院康复 医学科管理规范》
▪ 运动治疗室一般面积为200~300m2,高度宜 在3m以上
▪ 运动训练和运动评估设备
肩 关 节 旋 转 训 练 器
上肢CPM

运动疗法概论

运动疗法概论
06
添加标题
曾治一病怒不食的妇女,其法为:“使
添加标题
以两能食之妇夸其食美,其妇亦索其
以上可见,我国古代已有简朴的康 复医疗,其中针灸、导引、气功等对 世界医学有相当的影响。特别是现在 国外的气功热、太极拳热等,都是祖 国医学的康复手段。我们应继承发扬我国古代康复医学的遗产,发挥中医学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创建具有我国特点的现代康复医 学。
08
2 . 物理诊断(physical diahnosis)如
09
肌电图、电诊断等
可见,物理医学是物理治疗和物理诊断的总称。即用各种物理因子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01
在此基础上于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后形成了康复医疗。
02
正因康复医学是在物理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有“物理医学是康复医学之母”的说法。
其他分类
01
作用部位
02
器械使用
03
局部
04
整体
05
器械
06
徒手
07
组织形式
08
个人
09
小组
10
临床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脊髓损伤或炎症、周围神经损伤、脑性瘫痪等 运动器官疾病 颈肩腰腿痛、四肢骨折或脱位后、关节炎 内脏器官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 代谢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
能量消耗
03
作用部位
04
器械使用
05
组织形式
06
技术手段
07
动力来源
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
助力运动
抗阻运动
随意运动
肌肉收缩形式 等长运动 等速运动 等张运动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运动疗法简介•运动疗法基本理论•运动疗法技术•运动疗法应用•运动疗法的前景与挑战01运动疗法简介运动疗法是指通过科学的运动方法,改善患者身体功能、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定义主要是通过针对性的运动锻炼,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和功能重建,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目的定义与目的运动疗法起源于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当时主要是以简单的身体活动和按摩来治疗疾病。

发展历程起源现代运动疗法在20世纪中期开始形成规模,并逐渐发展出各种流派和理论。

发展目前,运动疗法已成为康复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康复治疗中。

现状适用对象运动疗法适用于各种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如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适用范围运动疗法可以用于康复治疗的各个方面,如恢复身体姿势和平衡、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心肺功能等。

同时,运动疗法还可以与其他康复治疗技术结合使用,如物理疗法、职业疗法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适用对象与范围02运动疗法基本理论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是运动疗法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肌肉收缩和放松肌肉收缩和放松是运动疗法的基础,包括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和等动收缩等。

能量的产生和利用能量的产生和利用是运动疗法中需要关注的内容,包括ATP的产生和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等。

运动生理学基础牛顿第三定律是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包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动量、冲量等。

牛顿第三定律关节生物力学肌肉生物力学关节生物力学是运动生物力学中需要关注的内容,包括关节的组成、分类、功能等。

肌肉生物力学是运动生物力学中需要关注的内容,包括肌肉的组成、分类、功能等。

03运动生物力学基础0201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概述神经反射弧是神经发育学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

运动疗法ppt

运动疗法ppt
1 .组合运动模式:头颈、躯干和四肢都有 两种对角线运动模式,每种模式有三种运 动----屈曲与伸展,并与内旋、外旋和内收、 外展组合。
2 .姿势性反射和翻正反应
3 .收缩/放松促进术 :反复收缩法、节律起 动法、拮抗肌反转法。
二.力学原理的运动训练
(一).力量训练 1.基本运动方式: (1).点刺激运动:用于肢体瘫痪,肌力 0~Ⅰ级而无法运动者。 (2).助力运动:用于肌力Ⅰ~Ⅱ级的患 者功能训练或ADL代偿性活动。 (3).主动运动:适用于肌力Ⅲ级的患者。 (4).抗阻运动:适用于肌力Ⅳ~Ⅴ级的患者。 (5).等长运动:肌纤维长度和关节角度不变,张力增加 (6).等张运动: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 (7).等速运动:
1.皮肤刺激:包括促进和抑制
(1).触觉刺激法:快速擦刷、轻微触摸、 局部施加深重的压力或柔和的触摸
(2).温度刺激法:有冰块擦刷或轻触皮 肤3~5s,可粗机肌肉收缩。
2 .本体感觉刺激
(1).兴奋手法:快速牵伸肌肉、轻叩肌肉 的基建和肌腹、快速挤压肌腹、在关节活 动的末端施加牵伸、牵伸手或足内肌、抗 阻收缩、挤压关节、骨突处施压。
牵引方法:手法牵引、滑轮牵引、电动 牵引、倒立牵引、自动牵引等。
(十二).关节活动训练
指通过患者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以及 治疗者的牵引和手法治疗,改善和维持关 节活动范围的治疗方法。用于预防制动时 (长期卧床、瘫痪、固定)发生关节痉挛, 治疗由于骨关节外伤和疾病、神经疾病或 其他原因导致的关节活动障碍。
2. 基本原则: (1).因人而异 (2).循序渐进 (3).持之以恒 (4).主动参与 (5).全面锻炼
3. 基本类型
(1).力学和运动学原理:肌力、耐力、平衡、 协调性、牵张、关节活动步态、转移等训 练、牵引、手法治疗、医疗体操。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
准备运动器材
根据治疗方案,准备相应的运动器材和设备,确保运动疗法的顺 利实施。
实施治疗
在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由康复治疗师或护士等人员协助患者进 行运动治疗,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监测生命体征
在运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 血压等,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治疗效果评估
针对肥胖症患者,通过运动疗法帮助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和控制疾病进展。
呼吸系统疾病的运动疗法
哮喘康复
针对哮喘患者,通过运动疗法帮助改善肺功能、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病康复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通过运动疗法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呼吸功能和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运动疗法
高血压康复
骨折康复
针对骨折患者,通过运动疗法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 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
腰痛康复
针对腰痛患者,通过运动疗法帮助减轻疼痛、增加腰部肌肉力 量和稳定性,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运动疗法
糖尿病康复
针对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疗法帮助控制血糖、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肥胖症康复
制定治疗计划
根据治疗目标,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运动类型、 强度、持续时间、频率和进展等,同时考虑到患者的年 龄、健康状况、运动经验和风险因素。
制定康复计划
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长期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 目标、康复措施、康复时间和康复效果评估等,以确保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逐步恢复到最佳状态。
实施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运动疗法概述 • 运动疗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 运动疗法的实施与评估 • 运动疗法的前景与挑战

运动疗法期末重点笔记总结

运动疗法期末重点笔记总结

运动疗法期末重点笔记总结一、运动疗法的定义和原理(500字)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是以运动为手段,通过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的原理是通过运动能够调整身体的生理机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循环,最终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运动疗法的适应症(800字)1. 心脑血管疾病:运动疗法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水平、增加心肌供血和心肺功能,对心脑血管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2. 呼吸系统疾病: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肺功能,扩充肺活量,增加肺泡通气量,促进气体交换,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恢复和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3. 消化系统疾病:运动疗法可提高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改善肠道功能,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道功能紊乱等。

4. 神经系统疾病: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神经细胞的代谢活动,对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等有一定的康复作用。

5. 骨骼和肌肉系统疾病: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促进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康复。

6. 代谢性疾病:运动疗法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加速脂肪的分解和消耗,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对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7. 精神心理疾病:适当的运动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情绪的稳定和心理的健康,对精神心理疾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三、运动疗法的运动选择与方法(2000字)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中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呼吸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对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康复治疗运动疗法

康复治疗运动疗法
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康复治疗的重视,运动疗法在过去的几十 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现在,它已经成为康复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和损伤的治疗与康复中。
02
运动疗法的基本原理
神经生理学原理
01
02
03
神经可塑性
通过训练,神经系统可以 重塑,以适应新的环境和 任务。
目标
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失去的功能、增强 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提高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以及减 少疼痛和不适。此外,它还旨在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提 高生活质量。
运动疗法的重要性
促进身体恢复
运动疗法可以刺激身体的自然 反应,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 肉和骨骼的力量,并提高身体
各系统的功能。
神经反馈机制
通过反馈机制,患者可以 了解和调整他们在运动中 的表现。
运动模式重塑
通过反复训练,可以改变 和优化运动模式,以提高 运动效能。
肌肉骨骼原理
肌肉力量训练
通过抗阻训练,可以增强 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能力 。
肌肉耐力训练
通过有氧运动,可以提高 肌肉耐力,延长运动时间 。
骨骼适应
通过负重训练,可以增强 骨骼强度,降低骨折风险 。
心理疏导
通过心理咨询和疏导,帮助患者处理康复过程中 的心理压力。
03
运动疗法的实施步骤
评估与诊断
初步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病史、身体状况、运动能力等进行全面了解。
诊断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以及障碍的 类型和程度。
制定治疗计划
根据评估和诊断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治疗方案。
注重运动前的热身
在开始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 动,以预防运动损伤。

【医学课件】运动疗法

【医学课件】运动疗法
帕金森病
运动疗法可缓解肌肉僵硬,提高运动协调性,增强平衡 感。
脊髓损伤
运动疗法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
运动疗法可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心血管功能。
甲状腺功能减退
运动疗法可改善代谢状况,提高甲状腺功能,减轻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运动疗法可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
2
详细描述参考文献1的相关内容,如研究方法、 样本大小、研究结论等。
3
参考文献2:作者2,书名2,出版社2,出版年 份2,页码3-4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运动疗法的基本理论
运动生理学基础
1 2
肌肉收缩原理
肌肉的缩短和伸长是由神经系统对运动单位的 募集和刺激引起的。
能量代谢
运动过程中,身体利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 白质作为能源,产生ATP以供肌肉收缩。
3
心肺功能与运动
心肺系统在运动中起着输送氧气和排放二氧化 碳的作用,对运动能力有重要影响。
运动处方与实施方案
《【医学课件】运动疗法 》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运动疗法概述 • 运动疗法的基本理论 • 运动疗法的实践技术 • 运动疗法在常见疾病的应用 • 运动疗法的科研进展与未来趋势 • 参考文献
01
运动疗法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运动疗法是一种通过运动手段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旨在改 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减轻疼痛、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01
运动疗法研究的深入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运动疗法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例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
• 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脊髓损伤或炎症、周 围神经损伤、脑性瘫痪等 • 运动器官疾病 ——颈肩腰腿痛、四肢骨折或脱位后、关节炎 • 内脏器官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 • 代谢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
四、运动疗法的实施原则 ☆
1、安全性原则
地位:是康复医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之一。
运动疗法的特点
主 动 治 疗
局 部 全 身 结 合
功 能 恢 复 目 标
简 பைடு நூலகம் 易 行
预 防 治 疗 结 合
二、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 • • • • • • 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 增强心肺功能 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增强内脏器官和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 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化消极情绪
运 动 疗 法
概 述
成都航天医院 丁浩
1、概述 2、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3、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 4、运动疗法的实施原则 5、运动疗法的运动学基础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 kinesiotherapy, therapeutic exercise, movement therapy) 是在物理治疗中利用力学的因素(躯体运动、牵引、 按摩、借助器械的运动等)缓解患者症状或改善功能 的一种治疗方法,亦称治疗性训练。
治疗师(按摩、被动运动) 患者自我(运动方式和量)
2、针对性原则
☆ 病情和目标差异 ☆ 年龄和性别差异 ☆ 兴趣和文化差异 ☆ 经济和环境差异
3、渐进性原则
☆ 训练效应积累 ☆ 训练方法学习 ☆ 心理性的适应 ☆ 安全性的建立
4、持久性原则
☆ 训练效应的维持与消退 ☆ 行为模式价值 ☆ 康复预防价值 ☆ 康复与社会环境
9.运动疗法的分类 ☆ ☆ 传统的运动疗法 - 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 - 增强肌力 - 增强耐力 - 其他 •增强肌肉协调能力 •恢复平衡功能 •恢复步行功能 •增强心肺功能
9.运动疗法的分类 ☆ ☆ 中枢神经损伤后的运动疗法 - 神经生理疗法(neurophysiological therapy, NPT) · Bobath疗法 · Brunnstrom疗法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 · Rood疗法 - 运动再学习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MRP)
4.关节运动方向: 屈、伸、内收、外展、旋前、 旋后、内旋、外旋、内翻、外翻
5.关节附属运动accessory movement:
6.运动中肌肉的类型
☆ 原动肌(agonist) ☆ 拮抗肌(antagonist) ☆ 协同肌(synergist) - 副动肌 - 固定肌 - 中和肌
7.肌肉的收缩形式 ☆ ☆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 向心性收缩(concentric contraction) - 离心性收缩(eccentric contraction) • 控制肢体坠落速度 ☆ 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
5、整体性原则
当全身健康状况改善后, 局部功能改善更容易。
五、运动疗法的运动学基础
1.运动杠杆lever:肌肉、骨骼、关节 力点 支点 重点
2.运动平面与运动轴: 矢状面、额状面(冠状面)、 水平面(横切面)
矢状轴(X轴)、额状轴(Y 轴)、垂直轴(Z轴、纵轴)
3.人体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 视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 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 向前。
等长、等张和等速收缩特点比较 ☆
项目 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 等速收缩 可任意选定 (1~500 °/s ),运 动速度恒定 可变,顺应性 阻力,与运动 速度有关
速度
固定不变 (0°/s) 可变,顺应性 阻力
变化,不易 控制 固定,受杠 杆作用影响
阻力
运动幅度

全幅或半幅
全幅或半幅
8.运动疗法中常用的运动方式 ☆ ☆ 被动运动(passive movement):适用瘫痪或很软弱肢体 - 预防挛缩和粘连 - 刺激伸屈反射 - 增强本体感 - 为主动运动作准备 ☆ 助力运动(assisted movement) - 增强肌力和改善功能 ☆ 主动运动(active movement) - 增强肌力和改善功能 - 改善心肺功能和全身状况 ☆抗阻运动(resisted movement) - 发展肌力 ☆ 牵引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