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句子、对联
对联的仿写

(三)对联试拟
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 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 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 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下联:
(三)对联试拟
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 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 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 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
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 开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说明: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允许重复。
请将下列诗句用连线连接起来。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
对联的禁忌:
一忌“合掌”。
所谓“合掌”就是上下联的意思雷同。例如: “春晖盈大地 ”,对“正气满乾坤”是不错的,因 上联比喻,引出下联颂赞的“正气”,上下联互相衬 托; 但对“朝霞满山川”则不好,因后者与上联意 思重复。
二忌“同字”。
即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有相同的字,如: “科学能致富”对“艺术可修身”是可以的,但对 “诚信能纳财”则犯忌,因上下联都有“能”字。 但也有例外: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 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 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句式一致,节奏相协。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 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5.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含义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复。
仿写 对联

二、对对联的方法
• • • • 1、把握对联的基本特点 (全品 听16) 2、进行联想和想象 3、仿用已有的修辞手法 4、利用传统的对联口诀: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春对夏, 秋对冬,暮鼓对晨钟;楼对阁,户对窗, 巨海对长江
例、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1、发愤识遍天下字 2、雨滋春树碧连天 3、腊梅吐芳迎红日 4、 学海无涯勤可渡 • • •
套用式
要求: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 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 爱她的云淡风清。
仿句: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 爱她的花红柳绿。
练习:
• 1、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 的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 美丽的风景,总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感受, 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妙的乐 章; , ;星 光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好的祝福。让 我们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吧!
• • • •
(四)仿写式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只倒上去 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 横着推过去的片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 是壮观! 上联: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下联: 梯田如叶,铺满大地一庄园
作业:完成《指南》p39 全品作业手册p12-13
命题式 续写式
嵌入式
造句式 套用式
命题式:
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 这类题目没有前后文,不需要考虑意义内容上的 前后关联,只考虑句子本身的句式 的意义联系。
下列一个句子写到“虚伪”。请在“友 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 写一句话。要求直接表述,言简意赅。 • 例句: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 仿句:友谊和信任产生温暖
高度赞誉和肯定陈忠实的忠诚品德和作品 高度。“原上鹿”暗指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 《白鹿原》 。采用嵌名联的形式,且一再反复, 强化表达效果。
仿写对联

一、(仿写)1、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像,__________2、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非浅的储蓄。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忠言逆耳。
3、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人生如,,。
4、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
5、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湖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温暖明媚的阳光;,。
6、做不了大江大河,就做一滴小小的水珠吧;;就做一株默默的小草吧;做下了顶天立地的英雄,7、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8、生命因为追求而美丽,生命如果没有有追求,就好像天空中没有了太阳;就好像大地上没有了群峰;就好像;就好像。
二、综合性练习1.下列对联内容与人物不相对应的一项是( )A.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道合乾坤。
——颂孔子B.何处招魂,香草还身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颂屈原C.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六出,威德成浮足千秋。
——颂关羽D.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
——颂文天祥2.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A.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B.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C.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D.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3.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改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明显有不工整的地方,请做改动使之符合对联的要求。
上联:登高远望见山清水绿千帆过下联:纵酒放歌喜暖日融泥春万木改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对偶句的仿写和运用

对偶句的仿写和运用对偶句是由两个句子构成的,分别为上联和下联。
要求上下联的字数相等,断句位置一致,结构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联系。
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同,即断句一致。
例如,XXX引用的一幅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上下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结构相对,位置相同。
对偶句的内容必须相关,不能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但又不能重复。
有正对和反对两种类型。
例如,某樵夫为其岳父祝寿,请一学究代做的一副对联,太尊翁尊翁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盖楼,您在楼头做寿,愚晚生晚生在下,下至十八层地狱龙王淘井,我在井底挖泥。
串对是一种上下联意思相承的对联形式,将一个意思分为两句话来表达,上下联紧密相衔接,联贯而下。
它们之间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内部联系非常严密。
例如XXX的《一失足成千古笑》和《再回头是百年身》,上联是因,下联是果,这种联系非常明显。
对偶句的类型可根据对偶形式的严谨程度来划分。
工对是一种严式对,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切,词性相当、节奏相同、结构相似。
例如XXX的《送别》中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上下联都非常严谨,对仗十分精准。
平仄相对、音调和谐也是对偶句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传统惯是仄声起平声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例如岳庙修复一新后,XXX为重新塑好的XXX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XXX抬头望;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上联末句尾字用的是仄声字“望”,下联末句尾字用的是平声字“车”,整联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同时,整个上下句都应该讲究平仄相对,音调和谐,读起来上口。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出现的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删除,同时可以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文章更加流畅易懂。
仿写句子 对联

5.在下列横线上,仿照加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
式基本一致,内容贴切、自然即可。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 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秋天金阳送来的累累硕果 皑白雪 冬日寒风赠予的皑
【解析】此题为套用式仿写。解答此题,先从下面几方面分析例
句:①句式:„„好比„„,虽然„„却;②修辞:比喻;③内 容:前半部分是甲好比乙,后半部分赞扬甲的某种精神。然后选 择合适的对象,套用例句即可。 答案(示例):农民好比蜜蜂,虽然耗尽了体力,却创造了甜蜜 的生活。
(2)(2008·绍兴中考)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初中三年的语文之旅,我们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接受着心灵的熏 陶,受益匪浅:漫步苏州园林,自豪于我国园林建筑的杰出成就; 走进黄土高原,惊叹于安塞腰鼓热烈奔放、震天动地的磅礴气势;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解析】此题为续写式仿写题。解答此题需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①句式:漫步„„,自豪于„„; ②修辞: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 ③内容:与初三所学课文内容相关,并且含有自豪之情和积极向 上的情感。 答案(示例):登上地球之巅 直前的气概 敬佩于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往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
无语,却展示出广博。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解析】这是一道自选话题的仿写题。品读所给例句,我们能看
出以下特点:一是全句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歌颂了一 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二是例句是一个二重复句,第一层为并列关
8仿写、续写、对联

8.仿写、续写、对联1.(育星教育网)(2016▪宁夏回族自治区)请结合语境,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2分)漫步水乡同里古镇,走上古朴典雅的渡船桥,绿水悠悠,小船静卧,暮色渐近,飞鸟相还。
渡船桥的桥联很精彩,联云:“春入船唇流水绿,人()渡口夕阳红。
”正是眼前之景,惟妙惟肖,精彩绝伦。
读后让人涌起思乡之情。
答案:最佳答案“归”。
有归来、返回之意,如“返、回、还”等【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对联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承”的特点,分析上联的内容与结构,根据对联要求对出下联。
本题上联相对位置是动词“入”,根据下联中“夕阳红”之意即可判断可填“归”。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分)(2016•安顺)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我喜欢白色,我愿我的心灵像白色的梅花一样高洁;我喜欢红色,我愿我的热情像红色的火焰一样炽热。
【分析】此题考查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运用,语意表达等方面,再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解答】从原句上可以看出,仿写句中要展开想象,用白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的特点,写一比喻句。
答案:我喜欢白色,我愿我的心灵像白色的梅花一样高洁。
我喜欢红色,我愿我的热情像红色的火焰一样炽热。
【点评】解答此题,可从句式及修辞两方面辨析作答。
3.(4分)(2016•广东)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丰盈你的精神;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
答案:丰富你的知识,开阔你的眼界,陶冶你的情操,净化你的灵魂。
【分析】此题考查仿写、续写能力.解答此题,要细读句段找到句子在用词,句意表达,修辞运用等方面的特点,辨析作答。
【解答】续写采用动宾句式,连写四句使其构成排比句,注意语意不能重复。
中考语文 仿写、对联与句子排序

仿写、对联与句子排序(含修辞)一、仿写、补写、修辞1.根据画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2.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我却偏爱冬季。
没有冬的肃杀,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出春的温柔妩媚;没有冬的单调,或许我们永远欣赏不到夏的多姿多彩;没有冬的真实,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
冬,就像一杯浓浓的苦咖啡,虽苦却芳香撩人,让人留恋。
3.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读冰心的诗歌,我感悟了纯真细腻的情感;读培根的随笔,我体会到了透彻深邃的哲理。
读傅雷的家书,我学到了谦虚严谨、积极向上的做人道理;读高尔基的小说,我拥有了战胜坎坷命运的力量;读鲁迅的诗集,我获得了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坚韧意志;读陆游的诗词,我树立了忠诚爱国、抗敌立功的志向。
4.依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结构相同,上下文意连贯,并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
你的祝福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送来芬芳。
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
如寒夜里的一团火,为我送来温暖。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欣赏是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示例:欣赏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
对对联——我们能行仿句

对对联——我们能行仿句
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心中有爱护环境的决心,脚下有行动保护家园的力量。
2. 江南烟雨,山间风霜,岁月流转,春华秋实,我们能行仿句,传承中华文化的千年智慧。
3. 风吹草低见牛羊,夕阳西下,牧歌悠扬,我们能行仿句,让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存共荣。
4. 青山绿水,美丽乡村,我们能行仿句,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5. 春江水暖,花开蝶舞,我们能行仿句,保护生态环境,让大自然的美丽永远存在。
6. 日出东方,光芒万丈,我们能行仿句,奋发向上,创造美好未来。
7. 雨过天晴,彩虹现出,我们能行仿句,团结一心,共同前行。
8. 山高水长,人杰地灵,我们能行仿句,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9. 云淡风轻,心静如水,我们能行仿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 明月清风,岁月静好,我们能行仿句,永葆初心,不忘使命。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美的对联,展现人类智慧与美好。
愿我们的行动,能够传播正能量,激励更多人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联:儒家仁
墨家爱
人文精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泰山雄 黄河壮 自然奇观
8.(2010·莆田中考)“四面湖山归眼底,万 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容易让人联想到范
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特点,
仿照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按照 “……的人,把……视为(动词)……结果 怎样”的句式来写。 【答案】示例:乐观的人 把失败当做垫
脚石
一步步登临理想的高峰
【典例2】(2010·南京中考)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有个基本了解。
拟写对联题的解题步骤(3步)
(1)认真阅读题目,明确答题要求。仔细分析,找出题目中的有
效信息。如解答【典例5】,首先要根据题干提供的情节判断出“他” 指诸葛亮,然后思考对联的内容。 (2)联系对联的基本特征,反复揣摩已知信息,联系生活积累,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纵向、横向或纵横交叉
生境界的高低。 示例三:“玉”与“主”:都有王者风范,只是机遇不同,存 于内心则为玉,施展出来则为主。
二、对联题
6.(2011·温州中考)温州江心寺正门的楹柱 上有一副对联,大意是“浮云早晨来会聚,每 天早晨来会聚,早晨会聚后早晨飞散了;潮水
常涨,时常上涨,时常上涨后时常消退”。根
据对联大意,用“/”给此联断句。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_______,有的灿烂盛开。
【分析】例句的语言形象凝练,前半句写景物,后半句突 出景物的特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仿写,语意要连 贯,语言要凝练,有文采。 【答案】示例:有的澎湃激昂 有的含苞待放
【典例3】(2011·乐山中考)仿写。 下面这个句子出自纪伯伦的《雨之歌》,其中 的“我”是诗人描写的“雨”。请你仿照这种句式, 写一段话,并注明你所描写的对象。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 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 范例:“心”与“必”:心里有了信念,成功往往就会成为必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人”与“大”:人懂得了约束自己,也就真
正长大了。
示例二:“上”与“下”:追求的方向不一样,也就决定了人
上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下联: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先理 解这副对联的大意,然后根据意思,注意
多音字“朝”和“长”的读音断句。
答案:上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下联: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7. (2010·烟台中考)完成下面的对联, 展示山东的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
【典例4】(2010·宁夏中考)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 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 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 改成_______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 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①方框中要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_ ②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个四字横批。横批是:______
彩,探求出一些隐含信息,准确把握语言特征。如【典例1】中隐含
信息是:仿写时应运用“……的人,把……视为(动词)……结果 怎样”的句式、比喻的修辞。 (3)精心构思,初步仿写,检查仿写的句子是否合乎要求,尽力做 到“形神兼备”, 使仿写的句子语言优美、意境和谐、格调高雅。
1.句式仿写“四要四防”:
话题要“从一而终”,防止中途易辙、偏离话题;修
辞要“依葫芦画瓢”,防止修饰不当、运用失真;结构上
要“循规蹈矩”,防止盲目随意、结构不一;内容上要
“百花齐放”,防止低级趣味、格调不高。
2.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决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
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3.用词不能重复。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 避免语意雷同。
对联的特征 (1)字数相等。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 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
地进行比较。如解答【典例5】,根据上联,首先确立“鞠躬尽瘁”
这个成语能概括诸葛亮的品质,可以作为下联的开头,然后再联系历 史事件写出下联的其余部分。
(3)筛选思索的结果,准确表达,验证拟写是否恰当。
1.拟写对联速记口诀:字数相等,断句 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 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自右而左, 由上而下。 2.做对联题,切记要写有情对。上下两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分析例 句,然后仿写,所仿写的句子要符合复 句关系(转折),采用拟人和排比的修
辞手法。
【答案】示例:我笑,大地却在呜咽; 我奔跑起来,林木却低下了头,弯下了
腰,露出了愁容。
狂风
仿写题的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明 确答题要求,根据上下文意及语境,仔细揣摩,展开联想,梳理大 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确定仿写内容。如【典例1】【典例3】中题 目的要求已很明确。 (2)局部分析文段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情色
容词对形容词,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量
词要对量词。
(3)结构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
结构对主谓结构等。
(4)节奏相合。上下两联在哪里停 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5)意义相关。上下联要体现一
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6)平仄相谐。平仄最起码的要
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谐,富于音乐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时要 注意观察所给的例句,句式上应该保持一致:
“XX说:‘……就是美,一种……的美。’”
内容上应表达对美的感受。
答案(示例):农民说:“麦浪滚滚,硕果累
累的秋天就是美,一种丰裕富饶的美。” 游客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黔南第一山 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2.(2011·安顺中考)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
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
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
例句①: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
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例句②: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湖
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9.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
这几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 出的上联拟写出下联。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下联:—————————— 示例: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 阿廖沙千辛万苦度童年
3.(2010·杭州中考)根据语境,仿照句子,续写两 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真实地付出,就会发现许 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在商界中,你付出智慧,你会发 现财富的大门是虚掩着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在学问上 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 你付出勤奋 你会发现知 你会
联要情意贯串,言简意丰,一气呵成,切不
可做成上下联互不相关言之无味的无情对。
练一练
一、仿写题
1.(2011·青岛中考)请模拟下面设问的形式,并以“生命”
为比喻的本体,写一段对生命认识与感悟的文字。(要求:
简明、有文采) 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最终东流入 海;生命像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长大后叶落归根……生命 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是永恒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分析例句, 研究例句的句式和内容,按照题干要求,采用
设问的形式,把“生命”作为比喻的本体,所
写内容必须是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答案(示例):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幅长长
的画卷,等待我们去精心描绘;生命像一曲美
妙的乐章,需要我们去用心演奏……生命是美 好的,生命是多姿多彩的。
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优秀的对联往往能够深刻评价、精辟概括重要历史人
物、重大历史事件或某一阶段的历史特征。题干中提供了历史
人物的相关情节,首先应明确情节中的“他”指的是诸葛亮,
同时对上联中的“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这一历史事件也应
仿写句子努力追求词性相同、词义相对、字数相同或相近,特别是字
数上的整齐,必将在结构上产生一种匀称之美,在韵律上产生一种节 奏感。 (5)讲究文采。 仿写句子的时候,要尽可能讲究文
采,能恰当地运用好词佳句。
【典例1】(2011·杭州中考)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
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七
仿写句子的原则
(1)句式相同。 仿写出来的句子,在句式结构上必须与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