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中药炮制综述

合集下载

黑芝麻炮制方法

黑芝麻炮制方法

黑芝麻炮制方法
黑芝麻是一种经常使用的食材,通过特殊的炮制方法,可以更好地释放出其营养成分。

以下是黑芝麻的炮制方法:
1.将黑芝麻清洗干净后,放在锅里烘烤。

烘烤前可以将黑芝麻用一层干净的布覆盖,这样做可以避免黑芝麻飞出锅外。

2.烘烤时需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宜过大,可以中小火慢慢烘烤。

当黑芝麻开始冒香味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了。

3.拿出烤好的黑芝麻,放到一个碗里,用勺子将它们压碎,这样它们就变得更易于研磨了。

4.将压碎的黑芝麻放入石臼中,用手研磨成细粉状。

石臼可以用大理石或陶瓷制成。

5.研磨出的细粉可以通过筛子过滤一遍,让粉末更加细腻均匀,去掉颗粒较大的部分。

6.最后将研磨出的黑芝麻粉装好,放到密封的容器中保存。

通过以上的炮制方法,可以让黑芝麻更加易于消化吸收,并且能让身体更好地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

黑芝麻

黑芝麻

黑芝麻
[拉丁名称]
[别名]
[药材来源]为脂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DC的干燥成熟种子。

除西藏高原外。

我国各省区均有栽培。

秋季果实成熟时。

采割植株。

晒干。

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晒干。

用时,捣碎,即黑脂麻。

[性味归经]甘,平。

归肝、肾、大肠经。

[药性说明] 本品甘平油润,功能补肝肾,益精血,润燥滑肠,味道香美无毒,可作食疗而久服。

[功效] 1.补肝肾,益精血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

2.润燥滑肠用于血虚津亏之肠燥便秘。

[药理知识]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之蛋白尿:黑芝麻500g,核桃仁500g。

共研细末,每服20g,以温开水送下,并嚼服大枣7枚,日3次,药尽为一疗程。

(《河北中医》,1985;(6):21)。

[有效成分]种子含脂肪油45~55%。

油的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油酸等,并含芝麻素、芝麻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及少量磷、钾、细胞色素等。

[临床应用] 1.新鲜灭菌的麻油涂布皮肤粘膜。

有减轻剌激,促进炎症消失等作用。

2.种子提取物给大鼠口服。

可降低血糖。

增加肝细胞及肌肉中糖元的含量。

但大量则降低糖元含量。

3.种子有致泻作用。

[贮存]
[鉴别]。

黑芝麻_黑芝麻的功效

黑芝麻_黑芝麻的功效

黑芝麻_黑芝麻的功效|用法用量黑芝麻《中国药典》:黑芝麻药材名称黑芝麻拼音Hēi Zhī Mɑ英文名SEMEN SESAMI NIGRUM别名胡麻、油麻、巨胜、脂麻来源本品为脂麻科(胡麻科)脂麻属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本品呈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

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

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

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

气微,味甘,有油香气。

鉴别(1)取本品1g,研碎,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 小时,倾取上清液,置试管中,加含蔗糖0.1g的盐酸10ml,振摇半分钟,酸层显粉红色,静置后,渐变为红色。

(2)取本品0.5g,捣碎,加氯仿10ml,浸渍2 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芝麻素及-谷甾醇对照品,加氯仿分别制成每1ml含2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l、对照品溶液各2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醚-醋酸乙酯(20:5.5: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黑芝麻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用时捣碎。

炒黑芝麻取净黑芝麻,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有爆声。

用时捣碎。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9~15g。

摘录《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黑芝麻药材名称黑芝麻拼音Hēi Zhī Mɑ英文名Semen Sesami Nigrum别名胡麻子、脂麻来源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种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达1m。

黑芝麻中药炮制综述

黑芝麻中药炮制综述

黑芝麻中药炮制综述黑芝麻中药炮制综述摘要:黑芝麻自传入中国就被广泛应用于养生食品和炮制药用。

本文对黑芝麻的性状,炮制方法,生用以及炮制功效,养生炮制方法和九蒸九煮的炮制历史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关键词:黑芝麻;炮制;功效;九蒸九煮黑芝麻为中药名,出《三元延寿书》,即《本草纲目》所载之黑脂麻,又名胡麻仁、巨胜子,载《神农本草经》,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

黑芝麻呈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

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纹。

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

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

气微,味甘,有油香气。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黑芝麻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钙、磷、铁质等。

黑芝麻炮制方法:古代:南北朝刘宋时期“先以水淘,浮者去之,沉者漉出,令干,以酒拌蒸从巳至亥,出摊干”(《雷公炮炙论》)。

唐代有九蒸九曝(《备急千金要方》)。

宋代有微炒别捣(《太平圣惠方》)。

清代有酒蒸晒(《本草经解要》)。

对炮制作用也有论述,如“滑痰生用,逐风酒蒸,入补蒸晒,炒食不生风病”(《得配本草》)。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法等:1.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2.炒黑芝麻:取净黑芝麻,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炮制作用:黑芝麻味甘,性平。

归肝、肾、大肠经。

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能。

生品现已少用。

古代医家认为生用滑痰,凉血解毒。

如治小儿瘰疬,与连翘等份为末,频频食之(《简便单方》);治浸淫恶疮,本品生捣敷之(《普济方》);治小儿头疮,本品生用嚼敷(《本草从新》)。

生用例:(1)瘰疬:治小儿瘰疬,可用本品与连翘为末,频频食之(《简便单方》)。

(2)皮肤疮疡:《普济方》治浸淫恶疮,用本品生捣敷之。

治小儿头疮,本品生用嚼敷(《从新》)。

炒黑芝麻香气浓,具有补益肝肾、填精补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常用于头昏,头痛,眼花,耳鸣,须发早白或脱发,肠燥便秘,妇人乳少。

中药黑芝麻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陈平

中药黑芝麻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陈平

黑芝麻是我国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调味品,同时也是一味具有补益精血、润肠通便作用的中药,主要用于精血不足引起的须发早白、头晕眼花,血虚津亏引起的肠燥便秘。

《神农本草经》记载:“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

”《别录》载:“坚筋骨,疗金创,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明耳目。

”现代研究表明,黑芝麻具有强抗氧化性能、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保护肝脏、降低血压、抗癌等功能。

除了药用,黑芝麻也是营养丰富的食物、油料作物、调味品,可根据不同需要,对黑芝麻中的油、木脂素、芝黑素、芝麻蛋白等进行综合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开发。

1化学成分1.1木脂素类芝麻素、芝麻素酚、芝麻林素、芝麻林素酚、芝麻酚、松脂醇。

1.2脂类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卵磷脂、甾醇。

1.3维生素维生素E 、烟酸、维生素B 1、维生素B 2、叶酸。

1.4微量元素含钙、铁、锌、硒、铜、锰等。

1.5其他成分黑芝麻色素、胡麻苷、车前糖、芝麻糖、寡糖。

2药理作用2.1对心血管保护作用芝麻素通过恢复一氧化氮(NO )水平,降低c -fos 蛋白表达,逆转肾性高血压伴高血脂大鼠(RHHR )心肌肥厚,并可抑制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肌损伤,抑制心肌重构[1],具有保护心脏作用。

黑芝麻含大量维生素E ,维生素E 能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A )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肥大。

芝麻油通过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降血脂和其有效成分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预防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中药黑芝麻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陈平综述,邓承颖审校(重庆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总工办,重庆408000)【关键词】黑芝麻;化学,分析;药理作用;综述;综合利用doi :10.3969/j.issn.1009-5519.2014.04.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19(2014)04-0541-03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Society for Vascular Nursing ;TransAtlantic Inter -Society Consensus ;and Vascular Disease Foundation [J].Circulation ,2006,113(11):e463-654.[26]Papanas N ,Kakagia D ,Papatheodorou K ,et narkshire Oxi -metry Index as a diagnostic tool for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type 2diabetes :a pilot study[J].Angiology ,2010,61(4):388-391.[27]Sen S ,Lynch DR ,Kaltsas E ,et al.Association of asymptomatic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with 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Stroke ,2009,40(11):3472-3477.[28]Agnelli G ,Cimminiello C ,Meneghetti G ,et al.Low ankle -brachialindex predicts an adverse 1-year outcome after acute coronary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J].J Thromb Haemost ,2006,4(12):2599-2606.[29]Caruana MF ,Bradbury AW ,Adam DJ.The validity ,reliability ,reproducibility and extended utility of ankle to brachial pressure index in current vascular surgical practice[J].Eur J Vasc Endo -vasc Surg ,2005,29(5):443-451.[30]Doubeni CA ,Yood RA ,Emani S ,et al.Identifying unrecognized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mong asymptomatic patients in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J].Angiology ,2006,57(2):171-180.[31]Kaiser V ,Kester AD ,Stoffers HE ,et al.The influence of experi -ence on the reproducibility of the ankle -brachial systolic pressure ratio in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J].Eur J Vasc Endo -vasc Surg ,1999,18(1):25-29.[32]Dachun Xu ,Jue Li ,Liling Zou ,et al.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of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to diagnose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a structured review[J].Vasc Med ,2010,15(5):361-369.[33]Potier L ,Abi Khalil C ,Mohammedi K ,et e and utility ofankle brachial index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J].Eur J Vasc En -dovasc Surg ,2011,41(1):110-116.[34]Leskinen Y ,Salenius JP ,Lehtim 覿ki T ,et al.The prevalence of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medial arterial calcification in pa -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requirements for diagnostics[J].Am J Kidney Dis ,2002,40(3):472-479.[35]Doobay AV ,Anand SS.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to predict future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 sys -tematic review[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5,25(7):1463-1469.[36]Lange SF ,Trampisch HJ ,Pittrow D ,et al.Profound influence ofdifferent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on the prevalence estimate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J].BMC Public Health ,2007,7:147.[37]Nicola 觙SP ,Kruidenier LM ,Rouwet EV ,et al.Pocket Doppler andvascular laboratory equipment yield comparable results for ankle brachial index measurement[J].BMC Cardiovasc Disord ,2008,8:26.[38]Beckman JA ,Higgins CO ,Gerhard -Herman M.Automated oscil -l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provides ac -curacy necessary for office practice [J].Hypertension ,2006,47(1):35-38.[39]Allen J ,Overbeck K ,Nath AF ,et al.A prospective comparisonof bilateral photoplethysmography versus the ankle -brachial pres -sure index for detecting and quantifying lower limb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J].J Vasc Surg ,2008,47(4):794-802.(收稿日期:2013-10-19)作者简介:陈平(1973-),女,四川广元人,主管药师,主要进行制药工程的研究;E -mail :d138********@ 。

黑芝麻丸的生产工艺

黑芝麻丸的生产工艺

黑芝麻丸的生产工艺黑芝麻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具有滋补健脾的功效。

下面将介绍黑芝麻丸的生产工艺。

一、原料准备黑芝麻丸的主要原料是黑芝麻、糯米和红糖。

首先需要将黑芝麻炒香,糯米煮熟备用,红糖准备好。

二、研磨黑芝麻将炒香的黑芝麻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磨成细腻的黑芝麻粉末。

研磨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速度,以保证研磨出的黑芝麻粉末质地细腻均匀。

三、混合原料将磨好的黑芝麻粉末与煮熟的糯米和红糖一起混合。

混合时需要搅拌均匀,使黑芝麻粉末充分与糯米和红糖融合在一起。

四、制作丸剂将混合好的原料用手揉搓成一颗颗大小均匀的丸剂。

制作丸剂时要注意用力均匀,使丸剂的形状饱满且大小一致。

五、烘干将揉制好的黑芝麻丸放入烘干室中进行烘干。

烘干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黑芝麻丸的大小和湿度进行调整,一般在50℃左右烘干4-6小时。

六、包装经过烘干后,黑芝麻丸的水分会逐渐蒸发,丸剂会变得坚硬。

将烘干好的黑芝麻丸放入密封袋中,然后将密封袋装入铝箔袋中,最后进行真空封口,确保黑芝麻丸的品质和保质期。

七、质量控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对原料的选择要求严格,确保原料的质量优良;对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严谨,确保黑芝麻丸的生产工艺符合要求;对成品进行质检,确保黑芝麻丸的质量稳定和安全。

八、成品包装经过质检合格的黑芝麻丸,会进一步进行成品包装。

一般采用小包装方式,将黑芝麻丸装入瓶子或小袋中,标注产品名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贴上标签。

九、成品贮存黑芝麻丸的成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

同时要注意防潮防潮虫,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就是黑芝麻丸的生产工艺。

通过以上的工艺步骤,制作出的黑芝麻丸质地饱满、口感香甜,能够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达到滋补健脾的功效。

黑芝麻丸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黑芝麻炮制方法与标准

黑芝麻炮制方法与标准

黑芝麻炮制方法与标准
《黑芝麻炮制方法与标准》
一、材料准备
1、原料:黑芝麻,大料,白糖,食醋(可按照需要)
2、辅料:盐,芝麻油,植物油(熟油)
3、调味料:花椒,豆酱(可按照需要)
二、炮制过程
1、把黑芝麻洗净,沥干水分后放入干罐内;
2、将大料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放入黑芝麻,煮至芝麻变软;
3、锅中的黑芝麻和其它材料放入炒锅中把,加入适量白糖,芝麻油,植物油,盐,食醋等调味料,翻炒均匀;
4、将炒好的黑芝麻放入木桶中,用竹棍搅拌均匀,使其和木桶之间充分接触,保持湿润;
5、将木桶中的黑芝麻放入恒温室中,温度为40℃,时间约10小时;
6、将炮制好的黑芝麻筛洗,把木桶剩余粉末和小碎片从黑芝麻中去除,将黑芝麻干燥后即可。

黑芝麻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黑芝麻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黑芝麻药材名称:黑芝麻拼音名称:HEIZHIMA别名:胡麻、巨胜、乌麻、乌麻子、油麻、黑芝麻。

科属:为脂麻科植物脂麻的成熟种子。

产地:我国各地有栽培。

性味:[性味、归经]甘,平。

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补肝肾,润肠燥。

中成药:共有39种中成药使用黑芝麻:炙甘草合剂颈痛灵药酒便乃通茶银红补肾药酒补肾温阳酒蜂参益气锭固肾生发丸海天益肾胶囊华容口服液七宝美髯胶囊等。

应用:1、肾精肝血亏虚所致的早衰诸证。

本品为具营养作用的益精养血药,其性平和,甘香可口,为食疗佳品。

古方多用于精亏血虚,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四肢无力等症,如《寿世保元》扶桑至宝丹(又名桑麻丸)以之配伍桑叶为丸服。

亦常与巴戟天、熟地黄等补肾益精养血之品配伍,用以延年益寿。

2、肠燥便秘。

本品富含油脂,能润肠通便,适用于精亏血虚之肠燥便秘。

可单用,或与肉苁蓉、苏子、火麻仁等润肠通便之品配伍。

配伍效用:黑脂麻配伍桑叶:黑脂麻甘平走肝肾,养肝血、滋肾阴,乌发明目,有滋水涵木之功,兼能润肠通便;桑叶甘苦性寒入肝,有清肝、平肝、明目之效。

二者伍用,有滋补肝肾、养血明目、乌须黑发、清肝平肝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阴虚血燥之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目赤、须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症。

用法用量:煎服,9~15G。

或入丸、散剂。

注意事项:脾弱便溏者勿服。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种子,晒干,生用或炒用。

炮制工艺: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用时捣碎。

取净黑芝麻,照清炒法炒至有爆声。

用时捣碎。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贮藏储存: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可达60%。

油中含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廿四酸、廿二酸等的甘油酯。

亦含甾醇、芝麻素、芝麻酚、芝麻林素、维生素E等。

此外尚含叶酸18.45MG%、烟酸0.48MG%、蔗糖0.64%、卵磷脂0.65%、戊聚糖、蛋白质和多量的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芝麻中药炮制综述
摘要:黑芝麻自传入中国就被广泛应用于养生食品和炮制药用。

本文对黑芝麻的性状,炮制方法,生用以及炮制功效,养生炮制方法和九蒸九煮的炮制历史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关键词:黑芝麻;炮制;功效;九蒸九煮
黑芝麻为中药名,出《三元延寿书》,即《本草纲目》所载之黑脂麻,又名胡麻仁、巨胜子,载《神农本草经》,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

黑芝麻呈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

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纹。

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

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

气微,味甘,有油香气。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黑芝麻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钙、磷、铁质等。

黑芝麻炮制方法:
古代:南北朝刘宋时期“先以水淘,浮者去之,沉者漉出,令干,以酒拌蒸从巳至亥,出摊干”(《雷公炮炙论》)。

唐代有九蒸九曝(《备急千金要方》)。

宋代有微炒别捣(《太平圣惠方》)。

清代有酒蒸晒(《本草经解要》)。

对炮制作用也有论述,如“滑痰生用,逐风酒蒸,入补蒸晒,炒食不生风病”(《得配本草》)。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法等:
1.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2.炒黑芝麻:取净黑芝麻,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并有
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炮制作用:
黑芝麻味甘,性平。

归肝、肾、大肠经。

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能。

生品现已少用。

古代医家认为生用滑痰,凉血解毒。

如治小儿瘰疬,与连翘等份为末,频频食之(《简便单方》);治浸淫恶疮,本品生捣敷之(《普济方》);治小儿头疮,本品生用嚼敷(《本草从新》)。

生用例:
(1)瘰疬:治小儿瘰疬,可用本品与连翘为末,频频食之(《简便单方》)。

(2)皮肤疮疡:《普济方》治浸淫恶疮,用本品生捣敷之。

治小儿头疮,本品生用嚼敷(《从新》)。

炒黑芝麻香气浓,具有补益肝肾、填精补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常用于头昏,头痛,眼花,耳鸣,须发早白或脱发,肠燥便秘,妇人乳少。

如治肝肾不足,头昏耳鸣或脱发的桑麻丸(《寿世保元》);治脱发的生发汤(《邹云翔医案》);血虚肠燥,用炒黑芝麻研末和鸡蛋、蜂蜜,用沸水冲成蛋花糊常服(《中药临床应用》);妇人乳少,用炒黑芝麻研末,加盐水少许食之(《本草纲目》)。

但应注意,炒黑芝麻虽属补益佳品,因性滑润,故肠滑便溏及精气不固者,非其所宜。

制用例:
(1)肝肾不足或病后虚弱:可用黑芝麻(炒)、桑叶(去梗筋,晒枯)等分,为末,以糯米饮捣丸,常服,用于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皮肤燥涩等,有补益肝肾,养血润燥的作用,如桑麻丸(《医级》)。

若病后虚弱,眩晕乏力等,可与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等同用。

(2)气虚肠燥便秘:可用炒黑芝麻(研末),与鸡蛋、蜂蜜,用沸水冲成蛋花糊,常服,治虚秘,对一般肾虚也有作用(《中药临床应用》)。

(3)乳汁缺乏:可用炒黑芝麻研末,加盐少许食之,治妇人乳少,有养血生乳的作
用(《纲目》)。

黑芝麻的营养价值1. 黑芝麻作为食疗品,有益肝、补肾、养血、润燥、乌发、美容作用,是极佳的保健美容食品;2. 黑芝麻的神奇功效,还在于它含有的维生素E居植物性食品之首。

维生素E能促进细胞分裂,推迟细胞衰老,常食可抵消或中和细胞内衰物质“游离基”的积累,起到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作用;3. 新近研究发现,黑芝麻具有降血脂、抗衰老作用,其食疗作用早已被公认,常食有益;4. 黑芝麻富含生物素,对身体虚弱、早衰而导致的脱胎换骨发效果最好,对药物性脱发、某些疾病引起的脱发也会有一定疗效。

黑芝麻适合的人群1. 适宜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眼花、视物不清、腰酸腿软、耳鸣耳聋、发枯发落、头发早白之人食用;适宜妇女产后乳汁缺乏者食用;适宜身体虚弱、贫血、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老年哮喘、肺结核,以及荨麻疹,习惯性便秘者食用;适宜糖尿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瘴、慢性神经炎、末梢神经麻痹、痔疮以及出血性素质者食用;2. 患有慢性肠炎、便溏腹泻者忌食;根据前人经验,男子阳痿、遗精者忌食。

黑芝麻的用法用量:煎服:9~15g 芝麻忌与鸡肉同食。

黑芝麻炮制历史研究:黑芝麻为五谷之首,可以补五脏,长肌肉,填脑髓,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黑芝麻的药用养生价值。

古籍当中,道家养生是从养肾开始的。

肾主水,其色黑,黑芝麻是黑色的,养肾的佳品莫过于黑芝麻,道家认为发挥养填补功效,应挑选生籽粒饱满的芝麻。

养生炮制方法有两种。

一是晋朝道士葛洪传下来的,见《抱朴子》:芝麻3斗,蒸熟后晒干,用水淘去沫再蒸再晒,如此反复9次。

这时芝麻皮肉分开了,去掉芝麻皮后,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或枣膏调和,制成弹子大的小丸,每天服用3次,每次用温酒送服1丸,忌食毒鱼、狗肉、生菜。

二是唐朝药王孙思邈传下来的:芝麻3升,蒸30遍,微微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3升调和,再用棒槌捣300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

每天早上服50丸。

40岁以上的人,久服明目洞视,肠柔如筋。

九蒸九晒”,是中药炮制中经常见到的,地黄、当归、附子等药材通常都是要经过九蒸九晒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药效。

未制的黑芝麻含油量高,皮质硬,不利于消化。

越细碎的食物越易消化和吸收,将黑芝麻九蒸九晒后,待黑色皮层完全破裂后捣碎成粉状,这就使得芝麻更易为人体吸收利用。

《本草纲目》记载:凡修事以水淘去浮者,晒干,以酒拌蒸,从巳至亥,出摊晒干。

黑芝麻炮制历史总结:黑芝麻的炮制虽然唐代就有记载,但至清代也仅蒸制、炒制和酒蒸几种方法。

并认为生用不具补益作用,其不同炮制品用途也有所不同,如“滑痰生用,逐风酒蒸,入补蒸晒,炒食不生风病”(《得配》)。

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尚须结合临床进行研究。

芝麻经炒后,能产生浓郁的香气,据分析气味的成分约有40种,主要是低分子的醛、呋喃及酮的衍生物,其中主要呈味质的是乙酰对二氮杂苯。

化学成分脂肪油,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甘油脂,并含芝麻素(sesamin)、芝麻林酚素(sesamolin)、芝麻酚(sesamol)、胡麻甙(pedaliin)、车前糖(planteose)、芝麻糖等。

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用于精血亏虚,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的功效。

参考资料: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91-92.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