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与集中式的区别

分布式与集中式的区别
分布式与集中式的区别

分布式与集中式的区别:

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图

集中式的系统结构图。

1、从图中可以看到,庞大的客户群(100万以上)在注册的时候就通过呼叫分发器,将客

户的注册通过一定的规则,比如是号码、IP的地理位置、申请的功能等等分别在全球各地的SIP的系统上完成注册、认证。

2、在某一个SIP 的服务器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呼叫分发器将有问题的服务器的客户

转移到其他的服务器上,所有的服务器群又都是相互备份的,从而保证了整个的不间断式服务。目前:MSN、QQ、SKYPE都是使用的这一技术,才使得他们有这么大的并发量。

3、SIP 的系统在将话务量通过多个媒体中继转发器将话务分别按照一定规则,比如:媒体

中继转发器与媒体网关之间的网络状况,每一个中继网关的工作量,每一个网关的落地的费率,以及落地后PBX的接通率的一系列指标,来判断每一路的话务是走哪里的网关。

4、呼叫分发器与媒体中继转发器,为了不成为瓶颈,分布式的系统将采用DNS解析的方

式通过SRV的机制,保证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多个点的连续性工作,确保大规模客户的同时在线与使用。

5、在服务器IP、注册端口发生变化时,不能使用的SIP的系统上注册用户可以自动的转到

其他的没有改变的系统上。

集中式系统结构图

集中式的系统结构图。

6、从图中可以看到,客户群在注册的时候只有通过互联网在唯一的集中式SIP的系统上完

成注册、认证。

7、即使在当地的机房中使用双机热备,磁盘阵列的技术,也不能保证其不间断工作,尤其

是在大量的客户向服务器注册的时候,接入带宽、服务器的处理能力都会成为运营中的瓶颈与隐患,如果遇到一些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服务器与外界失去联系,那么所有的客户都不能使用这些服务了。

8、集中式SIP的系统在将话务量集中起来后,只能通过单调的路由或者是拨号方式来判断

将话务送至指定的中继网关,在有多个中继网关、或者是大话务量的时候,系统本身就成为这一运营中的瓶颈,如果稍稍出些问题,那么所有的客户都不能使用了,给客户造成很大的损失。

9、在遇到端口、服务器IP发生变化时,也不能通过其他的系统做备份,这些都是集中式

系统的弊病,也是常人所说的做不大的原因。

集散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2012)

昆明理工大学试卷()B5-1 考试科目:集散控制系统考试日期:命题教师: 学院:信自专业班级:自动化07、测控07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课序号:考试座位号: 一、填空题(共32 分,每空1分) 1、DCS 设计思想是分散________、集中________,设计原则是分而 ________、综合________。 2、一个典型的DCS应该包括四大部分组成:至少一台___________站,至少一台___________站,一台___________站(也可以兼做)和一条通信系统。 3、在DCS操作站的画面体系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这三种类型的显示画面。 4、DCS 控制层软件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I/O 数据的输出。 5、现场总线是自动化领域的通信、网络技术, 也被称之为工厂的____________。 6、集散控制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简称四C技术)发展的产物。

B5-2 7、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的信息传输通路称为___________,它包括 ___________和有关的中间设备。 8、DCS中报警优先级由高到底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集散控制系统中,各种在组态中定义的回路控制算法、顺序控制算法、计算功能均在____________中实现。 10请列出主要DCS 生产厂家及产品①厂家:____________产品:____________ ②厂家:____________产品:____________③厂家:____________产 品: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2分,每题3分) 1、实时 2、在线 3、集散控制系统

基于Git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Git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版本控制管理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主流版本控制工具Git在大型软件项目版本控制管理中的优点与缺点,并在保留Git原有优势的前提下,设计了一套版本控制系统,弥补Git的不足,使它能满足大型软件项目版本控制的需求。 关键词版本控制;Git;分支管理;代码审核 0引言 现在的软件项目开发中,必然涉及版本控制。 版本控制的功能在于跟踪记录整个软件的开发过程,包括软件本身和相关文档。在空间上可以保证完成集中统一管理,解决一致性和冗余问题。在时间上全程跟踪记录工具将会自动记录开发过程中的每个更改细节,和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以便对不同阶段的软件及相关文档进行表示并进行差别分析,对软件代码进行可撤消的修改,便于汇总不同开发人员所做的修改,辅助协调和管理软件开发团队。 1 为什么选择Git 1.1 Git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流行的软件版本开源管理软件,Git的优势在哪里呢? 1.1.1 对网络的依赖性更低 虽然现在网络非常普及,但是并不是随时随地都有高速网络,低速的网络会让人心情烦躁,有时候就呆呆地盯着屏幕上的提交进度,什么事情也干不了。而Git的绝大部分操作在本地完成,不用和集中的代码管理服务器交互,只有最终完成的版本才需要向一个中心的集中的代码管理服务器提交。 1.1.2 方便的原子提交跟踪 Git的每次提交都会根据SHA-1算法生成唯一的commit id。而不像CVS那样都是对单个文件分别进行版本的更改。所以当你跟踪以前某次提交的代码时,不用考虑到底提交了哪些文件,所有的变动代码会一次性的取出来。 1.1.3 更方便的分支合并操作 Git的分支管理相对CVS 等系统容易多了,无论是建立新的分支,还是在分支之间切换都一条命令完成,不需要建立多余的目录。分支之间合并时,不仅代码会合并在一起,提交历史也会保留,这点非常有助于分支的管理与追踪。 1.2 Git的缺点 对于一个大型项目而言,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只依靠Git原有的功能来进行版本控制管理是远远不够的。Git无法满足大型项目的管理要求。 1.2.1对创建仓库、分支等操作的管理权限分级 Git是分布式版本控制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本地创建的分支、标签等注入到中央代码仓库中,极大的提高了中央仓库的维护成本。不利于大型项目的协同开发。 1.2.2对多个仓库进行同步管理。 Git的每个仓库都是独立的,无法做到跟踪软件本身的同时,对软件相关文档也进行跟踪,无法对不同阶段的软件及相关文档进行差别分析,不利于团队协作和管理。 1.2.3保护中央代码仓库以防污染

分布式数据库的并发控制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杨凌雯201320602019 一、并发控制中的概念和理论 1.1 并发控制中的概念 数据库的特点就是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在通常情况下它总是有若干个事务在执行,这些事务可能并发地存取相同的数据,称为事务的并发操作。 并发控制是负责正确协调并发事务的执行,保证这种并发的存取操作不致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确保并发执行的多个事务能够正确的运行并获得正确的结果。 分布式并发控制主要解决多个分布式事务对数据并发执行的正确性。 1.丢失更新问题 在图5. 1(a)中,数据库中数据项x的初值是100,事务I对x的值减30,事务T2对x的值增加一倍,如果执行次序是先T1后T2,那么结果x的值是140。如果是先T2后T1,那么x 的值是170。这两种情况都应该是正确的,因为具体实现时只有其中一种情况.但是若按图5. 1 (a)那样的并发执行,结果x的值是200,这个值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在时间t7丟失了事务T1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因此这个并发操作是不正确的。 2.不一致分析问题

在图5. 1(b)中,事务T1对x值的值减30,而車务T2只要读出x的值。但在t5时刻,由于T1已更新了x的值,此时T2使用的x值仍是100,因此就造成了不一致,这个问题称为不一致分析问题。 3.依赖于未提交更新的问題 在数据库技术中,把未提交的随后又被撤销的更新数据称为“脏数据”。这里事务T2在t4时刻读的x值就是脏数据。 1.2事务可串行化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般来说,对一组并发的分布式事务可能存在多种正确调度,可串行化调度是分布式事务能否正确执行的基本方法。 事务的可串行性是指若千个事务并发执行的结果与按希望的顺序执行的结果相同时,称诸事务是可串行的。这就是说,如果事务的并发执行能够通过以一定顺序串行执行就可使数据库处于新的一致状态,那么诸如丢失更新的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这就是串行化理论的观点。 1.分布式事务的一个调度 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访问数据库中数据的方式是通过发出读操作和写操作原语来实现的。通常,以T1表示某个事务,以Ri(x)表示该事务对数据项x的读操作,以Wi(x)表示该事务对数据项x的写操作,这里不考虑数据项x的粒度。事务的一个操作序列称为一个调度(schedule,也称历史history),一般以字母S表示。例如:S:R1(x),R2(y),W2(y),R2(x), W1(x),W2(x) S是关于两个事务的一个调度。 两个同时访问同一数据项x的操作,如果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写操作,那么称这两个操作是冲突的。 1)读操作不相互冲突,因此只有两种冲突:读-写冲突(或写-读冲突),及写-写冲突。 2)两个操作可以属于同一事务或者两个不同的事务,在后者的情况下,称为两个事务冲突。3)如果有两个事务Ti和Tj,Ti的所有操作都先于Tj的操作,那么这两个事务为串行执行的,必定不会有冲突。 2.串行调度

学生分布式系统复习题与参考答案2

一、填空题 1.访问透明性是指对不同数据表示形式以及资源访问方式的隐藏。而位置透明是用户无法判别资源在系统中的物理位置。 2. 迁移透明性是指分布式系统中的资源移动不会影响该资源的访问方式。而复制透明是指对同一个资源存在多个副本的隐藏。 3. 一个开放的分布式系统就是根据一系列准则来提供服务,这些准则描述了所提供服务的语法和语义。 4. 集群计算系统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它的同构性;它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分布式透明性。可用于单个程序在多台计算机上并行地运行。 5. 网格计算系统具有高度的异构性:其硬件、操作系统、网络、管理域和安全策略等都不尽相同。 6. 网格计算系统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把来自不同计算机组织的资源集中起来,使一组人或机构进行协调工作。 7. 分布式事务处理的四个特性是:原子性、一致性、独立性和持久性。 8. 分布式普适系统应用程序的需求归纳为三种,它们是:接受上下文的变化、促使自主合成、认可共享为默认行为。 9. 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样式很多,其最重要的有:分层体系结构;基于对象的体系结构、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结构以及基于事件的体系结构等四类。10. 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应用程序通常划分为三层,它们是:用户接口层、处理层和数据层。 11. 在结构化点对点体系结构中覆盖网络是用一个确定性的过程来构成的,这个使用最多的进程是通过一个分布式哈希表来组织进程的。 12. 超级对等体通常是维护一个索引或充当一个代理程序的结点。 13. 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主要分集中式、非集中式和各种混合形式三大类。其非集中式体系结构又分为 结构化的点对点、非结构化的点对点、超级对等体 三种。 14. 实现软件自适应的基本技术分为要点分离、计算 映像和基于组件的设计三种类型。 15. 分布式的自主系统指的是自我管理、自我恢复、 自我配置和自我优化等各种自适应性。 16. 一个线程独立地执行它自己的程序代码。线程系 统一般只维护用来让多个线程共享CPU所必需的最 少量信息。 17. 有两种实现线程线程包的基本方法:一是可以构 造一个完全在用户模式下执行的线程;二是由内核 来掌管线程并进行调度。 18. 分布式系统中的多线程通常有:多线程用户和多 线程服务器两大类型。而以分发器/工作者模型组织 起来的多线程服务器是最为流行的一种。 19. 虚拟化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构建一个运行时系 统,提供一套抽象指令集来执行程序。二是提供虚 拟机监视器。 20. 在服务器的组织结构中,迭代服务器是自己处理 请求,将响应返回给客户;而并发服务器将请求传 递给某个独立线程或其他进程来处理。 21. 服务器集群在逻辑上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逻辑 交换机;第二层是应用/计算服务;第三层是文件/ 数据库系统。 22. 在代码迁移的框架结构中,进程包含三个段,它 们是代码段、资源段和执行段三个段。 23. 进程对资源的绑定有三种类型:一是按标识符绑 定;二是按值绑定;三是按类型绑定。而三种类型 的资源对机器的绑定是未连接资源、附着连接资源 和紧固连接资源。 24. 中间件是一种应用程序,它在逻辑上位于应用层 中,但在其中包含有多种通用协议,这些协议代表 各自所在的层,独立于其他更加特别的应用。 25. 在RPC操作中,客户存根的功能是将得到的参 数打包成消息,然后将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存根。 26. 所有DCE的底层编程模型都是客户-服务器模 型。而DCE本身的一部分是由分布式文件服务、目 录服务、安全服务以及分布式时间服务等构成的。 27. IDL编译器的输出包括三个文件,它们是头文件、 客户存根和服务器存根。 28. 在面向消息的通信中,通常分为面向消息的瞬时 通信和持久通信两种机制。 29. 在面向消息的瞬时通信中,通常采用套接字接口 和消息传递接口。 30. 在面向持久的通信中,消息队列系统为持久异步 通信提供多种支持。它提供消息的中介存储能力。 31. 在消息队列系统中,队列由队列管理器来管理, 它与发送或接收消息的应用程序直接交互。 32. 在消息队列系统中,转换是由队列网络中特定结 点完成的,这些结点称为消息转换器。 33. 在面向流的通信中,数据流的传输模式有异步传 输模式、同步传输模式和等时传输模式等三种。 34. 在流与服务质量(QOS)描述中,服务质量特性指 的是数据传输所要求的比特率、创建会话的最大延 时、端到端的最大延时、最大延时抖动以及最大往 返延时等。 35. 流同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离散数据流与连续 数据流之间保持同步;另一种是连续数据流之间的 同步。 36. 在流同步的机制中,需要研究的两个问题是:一 个是两个流同步的基本机制;二是在网络环境下这 些机制的分布式版本。 37. 应用层多播的基本思想是结点组织成一个覆盖 网络,然后用它来传播信息给其成员。一个重要的 因素是网络路由器不在组成员中。

Git版本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

Git版本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 一、Git简介 Git是一个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是用来追踪计算机文件的变化的工具,也是一个供多人使用的协同工具。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完整的版本库。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的几乎所有操作包括查看提交日志、提交、创建里程碑和分支、合并分支、回退等都可以直接在本地完成而不需要网络连接。 二、Git客户端的下载和安装 Git官方客户端为Git Bash,Git bash是以命令行的形式来操作的,另外本使用方法中可视化软件采用了sourcetree,Git bash和sourcetree的使用请自行选择,用户需先下载Git和sourcetree。 1.Git的下载和安装: 1) 官网地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5416247207.html,/ 进入Git官网,由于电脑是Windows系统,选择Downloads for Windows。 2) 右键以管理员身份运行下载的安装包。

3) 选择安装路径 4) 一直点击Next按钮,当出现下图情况时选择“Use Windows’default console window”,然后点击“Next”

5) 继续点击“Next”,最后点击“Install”,等待安装完成。 6) 在开始菜单中打开Git CMD 在CMD中输入Git,出现Git的相关提示说明安装成功,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档:https://www.360docs.net/doc/5416247207.html,/s?id=1601036689157983619&wfr=spider&for=pc

2.Sourcetree下载和安装: 1)首先,下载windows版本的企业版sourceTree。直接进入官网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5416247207.html,/enterprise下载 2)进入下载保存sourceTree的目录,双击SourceTreeEnterpriseSetup_3.0.17.msi文件进行 安装

集散控制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解析(1)

集散控制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一、填空 4. TDC3000系统中,一条LCN网最多可连40 个模块,通过扩大器可连64 个模块。 5. CS3000系统主要由操作站、现场控制站、工程师站、通信总线、通信网关等部分组成。 7.现场总线是一种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计算机局部网络的底层控制网络。 9.现场总线的基本设备有现场总线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电流-现场总线转换器、现场总线-电流变换器等。 10. PROFIBUS现场总线的组态软件是STEP7。 11.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工业控制机生产过程组成。 12.计算机控制系统按参与控制的计算机不同,可分为工业控制机控制系统、PLC控制、单片机控制 20. CS3000集散控制系统的FCS有标准型、扩展型、紧凑型三种。 22.计算机控制系统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集中结构、分散结构大类。 23.集散控制系统由:工业控制机、通信网络、现场检测控制设备大部分组成。 25.集散控制系统又称为分散控制系统,英文简称DCS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简称为FCS 。

二、名词解释 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只承担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而不直接参与控制。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计算机既采集数据,又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其结果经输出通道作用到控制对象,使被控变量符合要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利用现场总线将分布在工业现场的各种智能设备和I/O单元方便的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系统。 实时控制:计算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数据的采集、、计算和输出。 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通信系统所传输的信息量,一般以每秒种能够传输的比特数来表示,其单位是bps。 计算机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工艺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操作显示集中、控制功能分散、采用分级分层结构形式、局部网络通信的计算机综合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组态:利用软件工具将计算机的软硬件及各种资源进行配置,使其按预定的功能实现特定的目的。 串行传输:把数据逐位依次在信道上进行传输的方式。 通信协议: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包括语法、语义、时序。 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简称SCC系统,是一种两级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中DDC级计算机完成生产过程的直接数字控制。 分级控制系统:由多台计算机完成不同的控制功能和对多个设备的控制,其特点是控制分散、危险分散。 模拟通信:通信系统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通常采用0-10m A DC或4-20m A DC电流信号传输信息。 数字通信:通信系统中所传输的是数字信号。 并行传输:把数据多位同时在信道上进行传输的方式。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信息处理领域内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一种框架模型,它将开发系统的通信功能分为七层,描述了各层的意义及各层的命名和功能。 六、问答题 1.操作站的主要功能:为过程显示和控制、系统生成与诊断、现场数据的采集和恢复显示等。工程师站的主要功能:控制系统组态的修改、控制参数的调试 监控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在车间管理级与过程优化级之间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同时可对信息进行优化计算,为系统决策提供参考。 2.组态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组态软件的安装按照要求正确安装组态软件,并将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通信协议等安装就绪。 (2)工程项目系统分析首先要了解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工艺流程,弄清被控对象的特征,明确技术要求,然后再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包括系统应实现哪些功能、需要怎样的用户界面窗口和哪些动态数据显示、数据库中如何定义及定义哪些数据变量等。

分布式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分布式控制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课题八:3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 学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二任务描述: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动机自动与手动正反转的设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设计三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程序的原则是: (1)自动每隔离十分钟启动一台电机,中间可急停,到了八小时后都自动关闭。 (2)手动顺序启动,手动反序停止。 设计四段程序,第一段是自动顺序启动三台电机,由SB1总起T0,T1延时触发。第二段程序是到点自动停止,每个电机配备一个定时器加计数器来实现。第三段程序是手动顺序启动由SB2总起,T5,T6延时触发。第四段程序是手动反序停止由中间继电器M1.0,M1.1,M1.2线圈触发,而在第三段程序的起停保电路中用它们的常闭触点来实现。 控制任务和要求: (1)启动操作:按启动按钮SB1,电动机M1启动,10s后电动机M2自动启动,又经过8s,电动机M3自动启动。 (2)停车操作:按停止按钮SB2,电动机M3立即停车;5s后,电动机M2自动停车;又经过4s,电动机M1自动停车。 (3)要求启动时,每隔10min依次启动1台,每台运行8h后自动停车。在运行中可用停止按钮将3台电动机同时停机。 三电动机及其PLC控制器的介绍 1.系统设计功能 1)电路设计 本课题的三台电动机应满足以下要求 (1)自动时,当第二台电动机延时启动时,不关闭第一台电动机。当第三台电动机延时启动时,不关闭第一,第二台电动机。且三者自各自启动就开始计数器计时,准备 关闭。 (2)用急停按钮使三台电动机同时停移,但时间必须在自动停止时间范围内。 (3)手动时,当第二台中动机延时启动时,必须等三台电动机按顺序都启动后才可以按下手动反序停止按钮,使他们各自停止。 2)主电路设计 由三台电机组成,启动电路由自动开关QF0.,接触器KM0-KM3.热继电器FR1-FR3各台电

分布式存储发展趋势及技术瓶颈分析

内容目录 1核心观点 (3) 1.1核心推荐逻辑 (3) 1.2我们区别于市场的观点 (3) 2分布式存储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 (3) 2.1以IPFS 协议为代表的分布式存储带来新思路 (3) 2.2分布式存储将带来互联网基础架构变革 (7) 3分布式存储开辟互联网基础设施产业新格局 (9) 3.1分布式存储开发新的存储市场 (9) 3.2分布式存储已和传统存储不断融合应用 (10) 4分布式存储面临的技术瓶颈与发展机遇 (12) 4.1数据价值分层是分布式存储经济激励的关键 (12) 4.2I/O 性能瓶颈需要底层和应用层联合优化解决 (13) 4.3服务质量保障 (15) 4.4在应用、运营层面中心化组织与分布式存储将进一步融合 (15) 图表目录 图表1:IPFS 协议的分布式系统 (4) 图表2:IPFS 协议构架 (4) 图表3:集中化的版本控制系统 (5) 图表4: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 (5) 图表5:Merkle DAG 数据结构及功能特点 (6) 图表6:DHT 网络工作原理 (6) 图表7:全球数据圈每年规模 (7) 图表8:IPFS 协议关注的基础问题 (7) 图表9:IPFS 与HTTP 协议的对比 (8) 图表10:IPFS 与HTTP 寻址方式对比 (8) 图表11:全球数据量增长状况 (9) 图表12:中国云存储市场规模及增速 (9) 图表13: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 (9) 图表14:个人云盘行业用户渗透率及MAU (10) 图表15:储迅部分合作伙伴 (11) 图表16:高性能分布式文件系统 (11) 图表17:CRUST 技术架构:工作量证明层MPoW、区块链共识层GPoW 及分布式云存储/计算层 (12) 图表18:CRUST 部分合作伙伴 (12) 图表19:数据价值分层是分布式存储经济激励的关键 (13) 图表20:IPFS 与HTTP 性能对比:远程读取操作的平均延迟 (14) 图表21:IPFS 与HTTP 性能对比:远程读取操作的延迟范围 (14) 图表22:IPFS 与HTTP 性能对比:远程读取操作的吞吐量 (14) 图表23:分布式存储面临的技术瓶颈与发展机遇 (15)

过程控制与集散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r t 1 y 3 y ) (∞y s t y 图1.3 过程控制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1-1过程控制系统中有哪些类型的被控量 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物位、物性、成分 1-2过控系统有哪些基本单元构成,与运动控制系统有无区别 被控过程或对象、用于生产过程参数检测的检测仪表和变送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报警保护盒连锁等其他部件 过程控制,是一种大系统控制,控制对象比较多,可以想象为过程控制是对一条生1-4衰减比和衰减率 衰减比等于两个相邻同向波峰值之比。 衡量振荡过程衰减程度的指标。 衰减率是经过一个周期以后,波动幅度衰减的百分数。 衡量振荡过程衰减程度的另一种指标。 一般希望过程控制系统的衰减比η=4:1~10:1,相当于衰减率Ψ=0.75到0.9。 若衰减率Ψ =0.75,大约振荡两个波系统进入稳态。 1-5最大动态偏差和超调量有何异同 最大动态偏差是指在阶跃响应中,被控参数偏离其最终稳态值的最大偏差量, 表现在过渡 过程开始的第一个波峰(y1)。 最大动态偏差是衡量过程控制系统动态准确性的指标。 超调量为最大动态偏差占被控量稳态值的百分比。 余差是指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量新的稳态值与设定值的差值。余差是过程控制系统稳态准确性的衡量指标。 调节时间ts 是从过渡过程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理论上应该为无限长。一般认为当被控量进入其稳态值的5%范围内所需时间 就是调节时间.调节时间是过程控制系统快速性的指标。 振荡频率β是振荡周期的倒数。 在同样的振荡频率下,衰减比越大则调节时间越短;当衰减比相同时,则振荡 频率越高,调节时间越短。振荡频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衡量过程控 制系统快速性的指标。 过程控制的目标 安全性 稳定性 经济性 过程工业的特点 强调实时性和整体性/全局优化的重要性/安全性要求 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 被控过程的多样性 / 控制方案的多样性/被控过程属慢过程、多参数控制/定值控制/过程控制多种分类方法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2-1什么是对象的动态特性,为什么要研究它 研究对象特性通常以某种形式的扰动输入对象,引起对象输出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时域或者频域上用微分方程或者传递函数进行描述,称为对象的动态特性。 动态特性:被控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y(t) 研究被控对象动态特性的目的是据以配合合适的控制系统,以满足生产过程的需求。 2-2描述对象动态特性的方法有哪些 参数描述法 /传递函数描述/差分方程描述/状态空间描述 非参数描述法---响应曲线/阶跃响应/脉冲响应/频率响应/噪声响应:白噪声、M 序列 2-3过控中被控对象动态特性有哪些特点 1)对象的动态特性是不振荡的 2)对象动态特性有延迟 3)被控对象本身是稳定的或中性稳定的 2-4单容对象放大系数K 和时间常数T 各与哪些因素有关,K 、T 大小对动态特性的 影响 T 反映对象响应速度的快慢 K 是系统的稳态指标/K 大,系统的灵敏度高 2-5对象的纯滞后时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纯延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扰动发生的地点与测定被控参数位置有一定距离。 具有自平衡能力的双容对象的传递函数1 )()()()(21221+++= ??= s T T s T T K s U s H s G 有纯延迟时 s e s T T s T T K s U s H s G 01 )()()()(21221τ-+++=??= 具有自平衡能力的多容对象 若还有纯延迟 4 PID 调节原理 4-1,P 、I 、D 控制规律各有何特点,那些是有差、无差调节,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消除控制系统的误差,应该选择那些调节规律 P 调节中,调节器的输出信号u 与偏差信号e 成比例 u = Kp e P 调节对偏差信号能做出及时反应,没有丝毫的滞后 有差调节,(放大系数越小,即比例带越大,余差就越大) 比例带δ大,调节阀的动作幅度小,变化平稳,甚至无超调,但余差大,调节时间也很长 比例调节的特点: (1)比例调节的输出增量与输入增量呈一一对应的比例关系,即:u = K e (2)比例调节反应速度快,输出与输入同步,没有时间滞后,其动态特性好。 (3)比例调节的结果不能使被调参数完全回到给定值,而产生余差。 若对象较稳定,则比例带可选小些,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敏度,使反应速度加快 积分调节(I 调节) 调节器的输出信号的变化速度du/dt 与偏差信号e 成正比,或者说调节器的输出与偏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 只要偏差存在,调节器的输出就会不断变化 积分调节作用能自动消除余差./无差调节 稳定作用比P 调节差 滞后特性使其难以对干扰进行及时控制 增大积分速度,调节阀的速度加快,但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微分调节(D 调节) 调节器的输出u 与被调量或其偏差e 对于时间的导数成正比 微分调节只与偏差的变化成比例,变化越剧烈,由微分调节器给出的控制作用越大 微分调节主要用于克服调节对象有较大的传递滞后和容量滞后 012345678 0.20.40.60.811.2 1.41.61.8Step Response Time (sec) A m p l i t u d e K=0.2K=1K=10K=100 调节作用用以减少偏差。 比例作用大,可以加快调节,减少误差 但是过大的比例,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Time (sec) A m p l i t u d e Ti=1Ti=5Ti=10Ti=inf 积分调节作用:是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因为有误差,积分调节就进行,直至无差,积分调节停止,积分调节输出一常值。 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Ti ,Ti 越小,积分作用就越强。反之Ti 大则积分作用弱。 加入积分调节可使系统稳定性下降,动态响应变慢。 积分作用常与另两种调节规律结合,组成PI 调节器或PID 调节器。 Time (sec) A m p l i t u d e Td=0.5Td=1Td=10Td=0 微分调节作用:微分作用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具有预见性,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因此能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 % 100) (1 ?∞=y y σ)()(∞-=∞y r e 31y y =η1 3 1 y y y -=ψp π β2=

浅谈分布式并发控制

浅谈分布式并发控制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并发控制的原理及目的方法。着重描述了几种基本的分布式并发控制的技术,例如基于锁的并发控制技术、基于时间戳的并发控制技术和基于事务的并发控制技术,等等。 关键字:分布式并发控制,基于锁的并发控制,基于时间戳的并发控制,基于事务的并发控制技术 0.引言 计算机现在一般不再单独使用,办公室工作站常与远程打印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相联。家庭计算机也可通过调制解调器访问电子信息,如电子邮件、公告板、web节点等。大的公司和企业有成百上千乃至上万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协同控制诸如汽车生产、石油提炼、钢铁冶炼、食品生产、电站运行以及商品的设计、开发、销售等。分布式计算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技术。 1.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硬件的配置方式和相应的功能配置方式。它是一种多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各处理器通过互连网络构成统一的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结构,即把原来系统内中央处理器处理的任务分散给相应的处理器,实现不同功能的各个处理器相互协调,共享系统的外设与软件。这样就加快了系统的处理速度,简化了主机的逻辑结构,特别适合于工业生产线自动控制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成本低,易于维护,成为计算机在应用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分布式处理系统是一个紧密耦合的系统。并且,分布式处理系统一般有比较复杂的互连网络。它和网络的区别是:计算机网络虽然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并不等同。分布式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整个系统中的各计算机和系统资源对用户都是透明的,也就是说,用户通过键入命令就可以运行程序,由操作系统为用户选择一台最合适的计算机来运行他的程序,并把运行结果传到合适的地方,而这些都不需要用户的干预。网络则一般不对用户透明,对数据的处理需要有用户的参予。一般,分布式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个特例。 分布式系统常常意味着各组成部分之间相当严格的同步以达到协同操作、远程过程调用(rpc:remoteproce durecall)或消息传送,而网络系统则意味基于消息的通信、可能很长的延迟(在收发消息之间)、松散的同步性以及没有全局的目标。事实上,在网络和分布式系统之间并没有很清晰的界限。但人们一般认为分布式处理的主要特征为:各部件是合作、

基于“多对多”服务的综合管控平台建设

研究·技术与应用 52 引言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传媒领域、商业领域、政务和民生服务领域涌现出大量的客户端。在一个报业集团可能会有多个新闻客户端、网站。这些客户端、网站往往是由不同厂商开发实施的,不但造成了系统重复建设和衔接问题,还增加了业务流和数据流的管理难度。 管控平台的建设目的首先是打造灵活高效的新一代发布体系架构,提供客户端和网站产品的建设标准与接口规范,统一管理系统和业务的接入,避免信息孤岛和烟囱式系统。 管控平台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接入支持。集团系统平台的各服务模块不仅可以面向集团自建的客户端提供服务,也支持向合作伙伴的客户端提供服务。客户端与服务端的解耦,可以自由升级、替换、插拔服务,实现不更新客户端,动态发布新的功能到客户端。通过组合各种业务服务快速开发新的客户端、网站应用。 管控平台能够支持多个发布终端和网站的管理,多个终端和网站可以独立管理,每个终端和网站拥有自己的独立域名、栏目、用户等;针对不同的终端和网站可以使用新的域名,进行在同一个后台相对独立的管理,可以调用多个后台模块支持;可以为每个站点指定不同的用户,授权不同的管理员负责管理、发布不同的站点,满足不同规模用户的多级管理需要 ;支持不同终端之间的数据共享。1.总体架构 管控平台架构遵从现有工作流程出发,充分考虑系统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简捷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利用先进的主流技术架构,确保系统的强壮性和可升级性,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1.1管控平台的模块化、分布式部署和版本控制 管控平台采用模块化、组件化、面向对象设计。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具备良好的集成和扩充能力,实现多种不同资源的嵌入整合,满足今后各系统的管理、升级、扩充和增加接入等要求。 管控平台采用分布式部署,各模块操作功能以插件安装的形式进行配置、删除,任意模块的操作功能都可分布至一 组服务器,模块可独立升级、替换。具备良好的兼容能力,支持平滑的、方便的系统升级与扩容,并发用户数不受应用系统本身限制,网络带宽及服务器性能的影响能够采用CDN 和分布式部署解决。 管控平台充分考虑足够的可扩展性和互连性,满足现有的网络与硬件资源和扩展及系统二次开发的需要,并支持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业务的需要。 管控平台具有接入系统版本控制功能,以应用商店的模式展示接管系统的新版本功能,提供线上升级、一键更新等功能。第三方系统按照管控平台的接口规范开发版本升级功能。各系统模块的版本号独立,提供实时查询,支持新老版本并行和切换。 1.2管控平台的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 Architect)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体架构的应用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其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与服务之间采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进行构建,并且能够被独立地部署到生产环境、类生产环境等。 微服务架构支持技术多样性,系统具有弹性、易扩展、易部署、便于组合和优化置换的特点,管控平台在充分吸收微服务架构的优点后,在设计、开发、测试、部署、运维上采用了微服务架构。 基于“多对多”服务的综合管控平台建设 摘 要:建设综合系统管控平台,实现服务模块化,由管控平台统一调度,建立全新的内容管理发布体系。从原先后台到前端“一对一”的管理模式,变为“多对多”的管理,即通过管控平台的配置,后台的多个模块化服务同时为多个客户端和网站提供服务,支持多个客户端和网站的管理和发布。关键词:微服务;分布式部署;多客户端发布 中图分类号:TP3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12-052-02 DOI:10.19483/https://www.360docs.net/doc/5416247207.html,ki.11-4653/n.2017.12.014文/ 章劲松 图1

并发控制 课后答案

第八章并发控制 习题解答和解析 1. 1.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 答:数据库是共享资源,通常有许多个事务同时在运行。当多个事务并发地存取数据库时就会产生同时读取和/或修改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存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 2. 2.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用什么方法能避免各种不一致的情况 答: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 (1)丢失修改(Lost Update)两个事务T1和T2读入同一数据并修改,T2提交的结果破坏了(覆盖了)T1提交的结果,导致T1的修改被丢失。 (2)不可重复读(Non -Repeatable Read)不可重复读是指事务T1读取数据后,事务T2执行更新操作,使T1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结果。不可重复读包括三种情况:详见《概论》(P266)。 (3)读"脏"数据(Dirty Read)读"脏"数据是指事务T1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T2读取同一数据后,T1由于某种原因被撤销,这时T1已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T2读到的数据就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则T2读到的数据就为"脏"数据,即不正确的数据。 避免不一致性的方法和技术就是并发控制。最常用的技术是封锁技术。也可以用其他技术,例如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采用时间戳方法来进行并发控制。 3.< 4. 3.什么是封锁 答: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5. 4.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试述它们的含义。 答: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它锁(Exclusive Locks, 简称X 锁)和共享锁(Share Locks,简称S 锁)。 排它锁又称为写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在T释放A上的锁之前不能再读取和修改A。 共享锁又称为读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可以读A,但在T释放A上的S锁之前不能对A做任何修改。 5.如何用封锁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答:DBMS在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首先对该数据执行封锁操作,例如下图中事务T1在对A进行修改之前先对A执行XLock(A),即对A加X锁。这样,当T2请求对A加X锁时就被拒绝,T2只能等待T1释放A上的锁后才能获得对A的X锁,这时它读到的A是T1更新 后的值,再按此新的A值进行运算。这样就不会丢 失T1的更新。 ?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C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本题33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环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4、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5、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三大类。 6、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一般有机理建模、试验建模和混合建模。 7、积分作用的优点是可消除稳态误差(余差),但引入积分作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8、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可分为单闭环比值控制、双闭 环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三种。 9、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 期存在偏差。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本题15分) 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3、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题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前馈与反馈的区别有哪些? 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分布式图书管理

华年校园分布式图书管理学习系统 立项报告 安徽辛普信息科技有限 2013年01月23日

一、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 随着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教育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中小学图书馆正在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资源和场所。 但是我们也要明确地认识到图书管理上的落后和藏书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其 他因素造成很多中小学图书馆非常冷清甚至被闲置。要想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对图书馆加强管理,对学生的读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在全校范围里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随处可读书。图书馆不是藏书馆,要变成读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一个延伸,把书籍摆放到教室、寝室甚至过道,学生可以随借随还,不受时间距离的影响,这种借还手续的便利以及书籍的无处不在将会极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使图书馆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第二课堂”。 其次信息管理系统将图书馆和这些分布在教室、寝室以及楼道的“图书橱柜”连接起来,图书借还信息集中共享,甚至和学校教学教务管理系统互联,通过管理系统的数据抽取,可分析学生的阅读行为,挖掘出阅读习惯和学习成绩、素质教育的深层次关系,为学校管理和教育管理提供实在的数据支撑。 1.2项目目标 利用最新的RFID技术与软件技术,结合校园一卡通,通过学校局域网连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系统包含图书管理服务器端软件一套和一体化智能书柜若干。书柜摆放到每个教室,图书的借阅与归还操作控制在教室内,无需管理人员现场值守,借阅信息则通过局域网传送至服务器端统一管理和分析。既方便了学生借阅,又方便了学校管理,以及为深度数据分析,挖掘学生学习行为奠定数据基础。 二、总体功能结构图 2.1结构图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并发控制算法综述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并发控制算法综述 摘要:并发控制是分布式数据库事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性能的优劣是衡量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功能强弱和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发控制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为了适应多用户操作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分布式数据系统是在集中式数据库系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发控制也是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的最关键热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并发控制事务算法 一.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概述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在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DBS)包含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DBMS)和分布式数据库(DDB)。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对数据库进行透明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别在不同的局部数据库中存储、由不同的 DBMS进行管理、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由不同的操作系统支持、被不同的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1]。一个应用程序通过网络的连接可以访问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库。它的分布性表现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是存储在同一场地。更确切地讲,不存储在同一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这就是与集中式数据库的区别。 从用户的角度看,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逻辑上和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一样,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场地执行全局应用。就好那些数据是存储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有单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一样,用户并没有什么感觉不一样。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适合于单位分散的部门,允许各个部门将其常用的数据存储在本地,实施就地存放本地使用,从而提高响应速度,降低通信费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相比具有可扩展性,通过增加适当的数据冗余,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集中式数据库中,尽量减少冗余度是系统目标之一.其原因是,冗余数据浪费存储空间,而且容易造成各副本之间的不一致性.而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系统要付出一定的维护代价.减少冗余度的目标是用数据共享来达到的。而在分布式数据库中却希望增加冗余数据,在不同的场地存储同一数据的多个副本,其原因是:①.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当某一场地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对另一场地上的相同副本进行操作,不会因一处故障而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 ②.提高系统性能系统可以根据距离选择离用户最近的数据副本进行操作,减少通信代价,改善整个系统的性能。 二.并发控制的概述 并发控制是指在多用户的环境先,对数据库进行并发操作进行规范的机制。并发控制是以事务为单位进行的,其作用主要是协调同一时间访问同一数据库文件的多个事务之间的关系,防止这些事务间发生冲突,产生一个可串行化得调度。如果不对并发执行的程序进行必要的控制,那么即使没有故障和程序出错也会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因此,一个数据库系统有无并发控制机制,以及并发控制机制的优劣是衡量一个数据库系统功能强弱和性能好坏的重要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